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回18岁-蛮妈-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想跟她一起打工的江北或者外省的姑娘有几个嫁到好人家的,不是的嫁给了哪些大龄未娶或者有些小毛病的?当年她跟老公结婚,同打工的人还羡慕她,找了个好人家呢!
她恨啊,真正的讽刺!恨公婆不早点跟她说清楚,老公虽然有病,但是真心对她非常好,她也是真心爱着老公的。要是她早知道老公有这个病,怎么也不会让他出这个门,绑也得把他绑在家里。
李建芳也恨毒了小叔子,后来据她跟村里人了解,老公这个病就是被她小叔子给欺负吓唬成这样子的,老公的病平时不怎么发作,看起来倒也像正常人。
认识她的时候,已经好几年都没发作了,连精神病药都不需要服用,在大家都以为他已经好了情况下,没想到意外发生了。正真是发做起来要了他命啊~
李建芳抱着女儿,对着骨灰盒大哭,那叫一个悔恨,女儿才这么点大,压根就没见过爸爸,这让她们母女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后来经过警察的解说,再结合实际情况他们分析,那年端午节正是他发病的时候,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走到四川去的,到了那儿也不知道过的什么日子。
听警察的口意在四川,应该是被人打死在街头,头上有一条长长的伤疤;是他致命的伤,血流净而死;没有目击证人,那个时候连监控都没有,而且又是个流浪人,要不是家属报案,都不会有人特意去核实身份。
死的时候身上连件衣服都没有,赤条条地,死在垃圾房边上,大家一开始都以为是个要饭的神经病,后来看到身下流了一地的血,这才报警。
最后还是好心的民警送了套衣服给他穿上,这才把他送回家乡安葬。死不瞑目,衣不遮体!多少年过去了,都没抓到凶杀!
李建芳在江安生活好几年了;江北这边的亲人都劝她再嫁,她还这么年轻,才20多岁,就这么守着也不是个事,当妈的如何能肯呢,她妈让她带女儿回江北老家找个知底的人嫁了,这样父母亲戚都能照看到。
可那个时候的李建芳在江安生活了好多年,她在江北已经不习惯了,为了孩子她也不想离开江安,更不想回苏北找人嫁了;再加上她一个寡妇带一个女儿也确实找不到什么好人家;说什么还是要回江安再找,这样公婆看孩子也方便。
后来经人介绍在江安找了户人家;那个男的也是二婚,不过他是离婚再娶,也带一个女儿;因为老婆是个精神病,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才离婚的;双方各带一个女儿,倒也有些共同语言,在媒人凑合下两人个领了结婚证。
不得不说,李建芳这个婚结得太鲁莽了,人都没了解清楚,在媒人的说和下,再加上男方几句甜言蜜语就这么跟人领证了?!已经有过一段婚姻的人,而且前段婚姻也是对男方了解不彻底,就这么把自己廉价的嫁了?
可惜李建芳就是死脑子,太天真了。第一段婚姻,没告知父母,妈妈和继父也只是在她快结婚时才知道有那么一个人存在,男方是江安的,父母想要去调查底细,也无从下手。
没想到女儿第二段婚姻,还是这一个样子,依然是领证了才告诉亲人和父母,连个婚礼都没办理。刘金英对自己的二女儿失望透顶了,甚至在后来漫长的时间里,都不想看到二女儿。
李建芳结婚了自然就搬到老公就爱一起生活,男方很穷,他家的房子在村里是最破的,非常显眼,跟她第一任老公家境比起来差远了,好在她也没在意,她觉得夫妻双方只要肯吃苦,日子肯定能过起来。
刚开始因为不了解对方,夫妻双方慢慢磨合包容对方,倒也相安无事相处了一段,那段时间也处出点感情出来。
☆、第 54 章
作者有话要说: 非常感谢我的小天使Wah给我的地雷,这是我写文这么长时间以来收到的最好鼓励~
所以我愿意加更一章答谢她!
可惜好日子不长,慢慢随着在一起的时间越久,男方暴露出来的毛病越多,人也变得越来越不着调。
李建芳这才知道,自己再次走眼,第二任老公没能力赚钱养家,两个人各带一个女儿在一起组建家庭;两个孩子都要读书,男方还需要赡养精神病前期,家里花钱的地方很多,日子过得非常拮据。
他一个大男人不去想着赚钱,还要把老婆拴家里,不许李建芳出去打工养家,光靠种地养猪,日子自然越过越穷!每次只要李建芳出门打工,他每天都会打无数个电话,发无数条短信催她回家;李建芳也吃那一套,被他灌迷魂汤管得,不知道东南西北。
李建芳的糊涂和软弱不值这些,她跟前夫的女儿叫小蝶,小蝶在读初三之前都是在自己家,跟着爷爷奶奶的,不过那个时候爷奶年纪大了,养孙女也很吃力,为了让孩子吃的好点,老两口出门捡垃圾卖钱,可是那点钱都不够老两口的吃药的钱。
李建芳那个时候自己的日子都顾不过来,哪有钱给女儿,好在她小妹李建华倒是疼孩子的,可怜孩子没有了父亲,妈妈又改嫁,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每个月都会给孩子寄点生活费和衣服。
小蝶呢,人虽然小但非常懂事、很孝顺,知道爸爸去世,妈妈改嫁。爷爷所在的村办工厂在大环境下破产了,爷爷连退休金都没有了,家里生活日渐窘迫,二叔又好赌,经常到爷奶家搜刮钱财!
小蝶每次收到小姨寄过的钱财,她只给自己买一箱子方便面当午餐,剩下的钱都拿出来给爷奶买药。
就这样小蝶在人生发育期,天天吃方便面过活,结果严重发育不良,个子长得很矮。按说李建芳身高有1。6米,亡夫身高也有1。74米,小蝶不说长到1。6米往上吧,至少也得1。6米吧,结果呢,小姑娘身高才1。44米,后来无论再怎么补,也没用,她停止发育了。
在小蝶需要母亲呵护的那几年,李建芳那会儿在夫家给继女当好母亲呢,做了几年贤妻良母,却把自己亲生女儿给丢一边,你们说这人得有多糊涂?
李建华趁着孩子放暑假,把小蝶接到身边才发现这孩子面黄肌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她目瞪心骇。在她再三追问下,才知道,这几年自己寄过去的生活费都花哪里去了?
小蝶才说出自己几年一直吃方便面;气得她当场给李建芳打电话,把她大骂一通,说她不配为人母,这才把她骂的半醒,为什么说是半醒呢,各位看客请往下看。
小蝶读初三的时候,被李建芳接到身边伺候,孩子马上要中考了,最重要的一年,怎么也不能再放任不管。那一年孩子到是享受到了难得的母爱和父爱,可惜这种日子她也就过了一年。
初中毕业时;这个人渣有次故意装醉,半夜借故太冷爬到小蝶床上,说是捂一捂,取暖;小姑娘单纯没(ˇˇ) 想~那么多,真的以为他只是冷而已,没想到后来他用手摸小姑娘的大腿时,小姑娘这才惊醒,人倒是机灵的;警告他,如果不从她床上下去,她就要喊人了;也幸好这个人渣是个胆小鬼,也有所顾忌;总算没成事。
这个人渣倒是有心计的;怕小姑娘告状,当天半夜他就把李建芳叫醒,跟她说了刚刚发生的事情,当然他肯定不会实事求是的说实话了,而是颠倒黑白的说小姑娘不检点,想要勾引他。
李建芳也是个猪脑子,自己女儿才16岁,花一样的小姑娘;这个年龄段会看上了又丑又邋遢的中年男人?如果有钱的话,还有人会信,偏偏是个穷鬼;她竟然相信了这个人渣的话。
所以第二天小姑娘跟自己妈妈说这件事时,可想而知李建芳当时的态度了,没能得到亲妈的安慰,小蝶反而得了训斥,小蝶一气之下,搬回了爷爷奶奶家,再也没过来,直到她出嫁。
李建芳和小蝶母女之间的关系本就因为她改嫁关系变得很微妙,再加之这次之后关系就更差了。
小蝶把这次事情告诉了小姨、小舅、大姨和大姨夫,他们都相信了她,可自己的母亲却选择了相信老公,怀疑女儿的话。
因为李建芳的态度,给小蝶心里留下了很深的阴影。你说她竟然当着女儿面说不信,还骂女儿小小年纪不学好,竟然学会了撒谎。
你说得多糊涂的人,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小姑娘一气之下,回了自己曾经的家,回到爷爷奶奶身边;决定以后守着爷奶过了,妈妈有老公,继女,不需要她的。
随后的几年里,本有机会弥合母女关系的。小蝶一个人在外地谋生,遇到难处了,身上钱花光了没钱了,打电话跟她求助,让她汇点钱。
李建芳竟然是这样回答自己的女儿:“你也跟我要钱,你姐姐(后老公的女儿)也跟我要钱;我到底给谁?”
这句话彻底的伤了小姑娘的心,小姑娘当时在电话里哭着喊着问她,她到底是谁的妈妈?没等李建芳回答,自己撂下电话就跑了。
李建芳就这样跟第二任老公又相处了2年,人年纪大了,经历事情多了,慢慢的看清清楚老公的真面目,她后悔了,后悔没听妈妈的话,兄弟姐妹的劝说,没好好对待女儿。
慢慢地开始回忆起当初女儿说过的话,再加上后来弟弟妹妹都跟她说,她老公这个人不是良人,靠不住。你一把年纪了,该醒醒了,别太天真了,也该好好为自己,为女儿打算!这才慢慢醒悟过来,头脑清晰了。可惜晚了,一个快50岁的女人,你说让她做什么?有家难回,后来她就离家一直外漂泊靠着给别人做临时工,赞了点钱。
小蝶结婚成家后,李建芳的日子更难了,不但是经济上还有精神上,真的很难想象。李建芳的继女,也就是现任老公的女儿在20多岁的时候,慢慢开始发病了,遗传他前妻的精神病。
她老公日子也不好过,女儿要到精神病院治疗,家里经济紧张,后来靠着村上给女儿的补贴,买点抑制这方面的中药回来熬给孩子喝,可惜没有效果,只能把她锁在家里。
李建芳在外飘了几年,继女大了,她就没再管着,小蝶结婚生子后,她继女病的更严重了,李建芳为了躲避继女也为了缓解和女儿的关系,主动提出去帮女儿带孩子去了。
小蝶有了孩子后,她体谅到做妈妈不易,做个单亲妈妈更加不容易,她选择原谅了妈妈,只可惜伤害造成,再也不可磨灭,母女间没有了平常的亲密,到像个亲戚似的,客气有余亲密不足。
李建芳给小蝶带了1年多的孩子,跟老公关系越发差了,老公嫌弃她整天伺候亲生女儿及外孙,对犯了神经病的继女,不闻不问;见天的发短信骂她,随便他怎么骂,李建芳就在小蝶带孩子不回去了,等外孙3岁时候,她选择回去跟第二任老公离婚了。。。。。。
不幸之人唉。。。。。。。话又说过来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张林青本不想管,可又可怜小蝶,想她小小年纪,经历这么多。想想还是看在老婆的面子上,趁她年纪小,让方美琴带着她;把她懦弱的性子给扳过来,别再让她走那么一条路了。。。。。。
可是张林青不知道自己的蝴蝶效应到底能不能改变多少,只能尽自己的力量尽量去改变身边这些上辈子处于不幸的人的命运。
方美琴写完信后,张林青觉得自己需要出去活动一下;正好借寄信的机会出去走走,寄好信,他就在周围转了转。
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因为这个时候菜品不是很多,张林青不喜欢吃剩菜,所以方美琴也没做太多,3个人吃饭不需要铺张浪费,她做了3个菜一个汤。不过过年了嘛,馄饨还有汤圆那是必不可少的,都当主食。
吃完饭,一家人出去散步消消食;遇到邻居,道声新年好,然后一家人走到街道上,说说笑笑一起放了鞭炮,也没守岁,早早的休息去了。
大年初一,吃过团圆后;张林青带着老婆和小妹先去李斌家拜年,并约好中午有张林青请客大家一起去和平饭店搓一顿去。
然后带着礼物去了水厂的几个领导家拜年。从领导家出来,看时间也不早了,就带着老婆和妹妹坐有轨电车去外滩,再步行去和平饭店,坐下来没一会儿,李斌一家人也到了。
8个正好宽宽松松的坐一桌,点的全是和平饭店的招牌菜,热热闹闹的吃了午饭;张林青给李斌两个孩子都发了红包,李斌夫妇也给月美发了个好包,一行人吃过饭,溜溜达达的坐车去了城隍庙逛了逛,就当逛街消食。晚上张林青单独带着方美琴和小妹去吃川菜。
☆、第 55 章
上辈子虽然也经常带老婆参加经销商的宴席,但那个时候,方美琴已经有了糖尿病,饭店做的每道菜都会放糖,已经不适合她了;方美琴到了餐桌也不敢吃,她不知道那道菜是没放糖的。
为了她的健康,只能在家做饭吃。这辈子才刚开始,张林青只要有时间、有机会就带着方美琴吃遍魔都有名的馆子;但是本帮菜就算了偏甜,不太适合方美琴,也不适合他们家人的口味。
吃过晚饭,顺便去人民广场看了会儿烟火,就回家了。晚上一家人坐一起看了会儿电视,张林青就拉着方美琴复习功课了。
他要抓紧时间看书了,顺便把上学期落下的功课,给补上,不然下学期可真的要挂科了。
明天姐夫他们就回来了,到时候又得忙一阵了。初二那天,张林青和方美琴早早起床去供销社和百货大楼排队,买菜去了。今天是晚上姐夫他们都会到,年前约好,晚上就在张林青家吃饭。
重生一世,张林青已经不再像前世一样,像个大爷似的,坐在桌子边等吃的,他主动跟在方美琴旁边,洗洗弄弄,甚至帮着做几个自己的那手菜;不过大多数的时候,方美琴不乐意他下厨,她认为老公每天忙着上班,下班还得坐兼职,晚上还得抽时间学习,实在是太累了,他是人又不是铁人,身体不搞垮的,想厨房本来就是女人的地盘。
3个人忙忙碌碌准备了一天,晚上6点多,姐夫和春奇他们都到了,给张林青带了不少家乡过年准备的吃食。方美琴和月美把菜也陆陆续续的端上桌了。张林青开了几瓶饮料。
这次张月华和3个孩子也跟着来了,3个孩子有点拘束,张林青就让月美招待她们。
3个孩子进门给舅舅舅妈拜年后,方美琴一个人给了一个压岁包,就让月美领着她们上桌吃饭。
本来张月华是不同意的,这个年代家家户户的小孩子是不允许上桌吃饭的,尤其还是女孩子,方美琴可不管这些。
直接让她们上桌吃饭,在饭桌上使劲给3个孩子夹肉、鱼、鸡之类了。
3个孩子在乡下这么些年,以前没分家时,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是轮不到她们的。都进了二叔家儿子的肚子里,后来分家了,再加之陆姚松在魔都工作,每个月都会往家寄钱、粮票、布票等等;日子才慢慢的好起来,那也只限于能吃饱,想吃好是不可能的,乡下人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有买菜的概念。
虽说家里条件慢慢好起来了,但是张月华是从苦日子过来的,所以日子一直过得很节俭;孩子们也懂事,从没为了吃的跟妈妈吵闹。
3个孩子每年也就是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一两块肉,这次算敞开了吃肉,小嘴吃的油乎乎的,肚子吃的圆滚滚的;月华和陆姚松看那是一阵阵心酸。
方美琴看了,可不敢再让孩子们吃了,怕她们吃多了,吃伤了可不好,让月美拿了一袋子梅子过来,让几个孩子解腻。
陆姚松这是第一次见到孩子们这么能吃肉,看的心里非常难受,不得劲啊。
你想,一个大男人在外面拼死拼活忙两钱还不都是为了孩子们?他心里暗自下决心,要好好干,趁着年轻自己多吃点苦,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条件。
方美琴看几个孩子吃了梅子后,肚子还是圆滚滚的,怕她们刚才肉吃多不消化,赶紧让月美领她们下桌,喝点山楂水消消食,在房间里溜达溜达,顺便看电视去了。
孩子们吃饱饭下去了,大人才好商量事情;广奇给张林青带了点家里过年的吃食,老豆腐,张月华给二弟带了自己年轻包的包子,豆腐用水养起来,包子直接用袋子装好,扔在地板上,天冷倒也不怕它坏了。
春奇年前帮张林青送礼,各家亲戚都有回礼,他都给张林青带过来了;张林青接过东西,也不整理,放在厨房里,赶紧让大家吃饭,天冷了,饭菜容易冷,好在方美琴煮了不少团圆,在厨房捂着呢,吃完热乎乎的汤团后,张月华帮着弟妹收拾餐桌,洗洗刷刷去了。
4个大男人开始商量从初三开始干活,做饭的事情呢,让张月华在自己家给他们几个做饭;这样也省的方美琴送来送去,还都冷了,吃的也不痛快。
聊完工作,几个人又各自聊了下在家过年的时候,后来张林青看时间不早了,让春奇兄弟早点回去休息,明天好打起精神过来干活。
张林青想着姐姐的工作还没着落,自己如果不提的话,她肯定会胡思乱想,还不如现在就跟她说说好让安安心呢。
正好张月华和方美琴携手从厨房走了出来,张林青喊她们坐下,把自己要开批发部的想法跟他们夫妇说了下,想请姐姐给自己看店。
张月华有点吃惊看着张林青,她说,这不是资本主义的尾巴吗,你这么胆大包天地开店会不会被抓啊?
陆姚松笑着拍了拍老婆的手:土地都承包给农户了,现在国家在大力发展,只会支持,这么会被抓呢,你放心吧,二弟怎么可能坑自己呢?
张月华想想也是,她本来是打算让二弟给自己在他们单位食堂找个工做做,女人嘛,做饭那是老本行。现在听说让自己看店,就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有点担心,还有就是自己不识字啊。
张林青笑着说:“别担心,我们肯定等你上手了再忙其他的;再说了我还请了我大姨子和你一起看店,她识字的。”
张月华刚想说:“弟妹,这就开始帮衬娘家了,不是跟她娘家妈关系不太好么?”被陆姚松在桌子底下踩了下脚,这才把刚才差点吐口而出的话给收了回去,看了眼老公,陆姚松轻微的摇了下头。
张林青没看清他们夫妻的小动作,接着说:“刚开店我也不知道能不能赚多少钱,所以我想先给你按35块钱一月的工钱,不过没有休息天哦,你得体谅下!姐,姐夫,你们看行不行?生意好的话,我再给你加工钱。如果你觉得不行的话,我再帮你找食堂帮佣的工作,你看怎么样?”
“二弟,你姐我种地的时候,什么时候有过休息的日子,还不是没日没夜地在地里干活,站店我也知道,可不就是像在供销社卖东西那样?”
张林青和方美琴笑着点点头:“姐,真聪敏!就是和他们一样,不过他们是吃公家饭的,你呀,只能吃私人饭哦!”
“二弟,你为我们家帮衬良多,说实在话确实做的够多的了,没有哪家小弟想你这样好无回报的帮衬着姐姐姐夫,我们心里都记着呢,我不去食堂帮佣,我就给你干,我们不要工钱。”张月华道。
“就是,给什么工钱呐,白干也是应当的。”陆姚松道。
“为了以后的和谐生活,我们亲姐弟明算账哈!你们现在负担重,有3个孩子要养,我怎么能透支3个外甥女将来的幸福生活呢。”张林青说着俏皮话。
张月华夫妇就没再推辞,回去路上张月华问陆姚松:“刚在二弟家,你踩我脚做什么,为什么不让我说?”
陆姚松:“你有没有脑子啊,你二弟帮你是天经地义的,帮你弟妹家,就是贴补娘家啦?你这不是在帮弄是非么?再说了,就算弟妹贴补娘家,你弟弟都没话说,你这个当姐姐的参合算怎么回事啊!”
这是陆姚松第一次这么严厉说张月华,她有点接受不了,一家五口回了江湾的家,她都没再开口说一个字。
陆姚松也没哄她,这事还得她自己想清楚,不然以后怎么和小舅子相处?这不是明白这要闹翻的节奏么?
拿到房子钥匙的陆姚松第一时间就装修了自己的家。为了给孩子们一个惊喜,他让孩子们先闭上眼睛,进屋后再睁开眼看看,喜不喜欢。
进门那一刻,孩子睁开眼立马欢呼起来:“噢,爹,我们家好干净,墙好白啊!”
陆金娣用手指着客厅的沙发:“爹,这是什么椅子,怎么这么长?”
陆金红则是行动派的,立马跑过去一屁股坐下来,还晃了晃:“爹,妈,这个垫子好软啊?”
张月华看着3个孩子都跑到沙发坐了下来,这个时候她也顾不上生气了,走过去试坐了下,是挺软乎的,问老公这个椅子叫什么?城里人真会享受啊!
陆姚松说是叫沙发,城里可不是家家户户都买得起的。
张月华刚想说,既然城里人也不是都能买得起,咱们家干嘛要这么奢侈啊!
结果就被大女儿陆金莲的一声惊呼声给吸引了。
原来老大跑到厕所看了一眼就惊呼起来:“爹,妈,小妹你们快来看啊,厕所好干净啊,马桶好白啊!”
☆、第 56 章
一家人除了陆姚松都围过去看马桶了,陆姚松则心酸的摇摇头;老婆、孩子们见识太少了,今后得好好补偿她们(他倒是忘了自己刚到魔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