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回18岁-蛮妈-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炷貇”方美琴一点就通,反问道
“你看啊,我们现在可以积极备孕,我们不是还有2年中专才毕业吗,你辞职在家,那点工钱不拿也没关系,只要考上大学,什么不会有?国家会分配的。这样你可以额白天复习功课,晚上继续读书,如果怀孕的话,再到你上大学,这段时间孩子也1岁多了,既不耽误你读书。又不耽误你看孩子。”张林青分析道
方美琴听完后,转念一想对啊,是自己走进死胡同了!不过再想想又觉得哪儿不对,哦,想起来:“青哥,那样你太辛苦了!一家的生活重担都压在你身上了!?方美琴虽然张林青的提议很心动,但是又心疼老公。
“这算什么辛苦?在乡下种地苦不苦?我是男人,这对我来说都是小事,到是你要想清楚,白天在家复习功课,晚上上学,以后孩子出生那是非常艰辛的事。”张林青。
作者有话要说: 求收藏
☆、第 61 章
“青哥,下乡那些女人不都是这么过来的,那会像你说的那么辛苦。比起她们我已经很享福了,人要惜福,不然要遭雷劈的。”方美琴笑着说着
“呸,妇言无忌,什么雷劈不雷劈的,净胡说八道。你都是知识分子了,怎么还这么迷信呢。”张林青把老婆楼怀里说着。
“呸呸呸,刚才的话不作数。行,青哥,这事我听你的,但你也得答应我一个要求,我还是想上班,在家呆着会很闷的,等快生了我再辞职你看好不好?”方美琴小声和张林青商量道。
罢了,“好,都听你的。”张林青没为这点小事和老婆争。他在心里盘算着自己手上的存款。
张林青想着,家里的存款已经超过6位数了,这可是在现在国内绝大部分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好事;以后老婆生完孩子如果夫妻两还是这么忙的话,倒是可以请人帮忙看孩子。
想了会儿,张林青便丢开了,老婆还没怀上呢,等到时候再说吧。
夫妇二人谈妥后,愉快的开始了造人计划。因为开始积极备孕,张林青特别注意老婆各项营养均衡,好在这个时候,世面上粮食、素菜、肉类供应的品种越来越多了,倒也不需要为吃的发愁。
家里人除了张月华夫妇多少猜到张林青夫妇想要孩子了;这样别怪她们,都是小孩子呢。
不过张月华私下嘱咐了李建芳和月美,让她们在家的时候,勤快点,把家里的家务全包了。
其实这点活,张月华不说,李建芳一个人就能搞定,还不到80平米的房子,能有多少卫生要搞,一个星期2次,家里就很干净了。
李建芳特别羡慕大姐找了个好男人,憧憬着以后自己也到像姐夫
这样既体贴又有本事的好男人。
张月华很是感慨,她觉得自己的二弟,像变了个人,自己从来没见过像老二这样能干又贴心的男人了。
她愉快的决定了,以后自家女婿都得以老二为标准。
张林青不但注意老婆的营养,还经常拉着方美琴经常运动,好让她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
周末也会带老婆去周边的城市旅游,让老婆拥有一个愉快的心情。
备孕这段时间对方美琴来说是个最舒心的日子,整个人的肤色被老公娇养白里透红,气色红润,原本平凡的脸蛋也显得美艳了许多。
单位的同事都很羡慕她,夸她命好,打趣她这段时间吃仙丹了。
当然也有嫉妒她而说酸话的,她可不在意,没意思的。就像老公说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她觉得老公还有句话非常贴切现在的行情,那就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老公工资高,相貌堂堂,又能赚钱,怎么可能没人嫉妒她呢,不嫉妒那就不女人了,只是有人露在表面,有人深藏不露。办公室里的那帮女人就没消停的时候,整天东家长西家短的,道人是非。
不过她到也知道办公室里那帮女人是怎么说她的,人无完人,张林青再好,还是有软肋的,那就是家庭关系不好,单位的人都知道。
方美琴再好的心情,看到老公公也会打折扣的。这段时间张老爹只要有时间就往她家跑。
倒不是她不孝顺,而是老公公每次一来准没好事,一准是为了大伯一家的事,让老公帮忙找工作,不厌其烦的来骚扰他们,实在是令人高兴不起来。
中秋前载,倒是收到一个令人高兴的消息。方美琴收到老家的来信,大哥准备在国庆结婚了。来信附上了采购清单和汇款单,希望方美琴帮忙从魔都购买结婚用品。
张林青不知道是真被老爹缠怕了,还是已经有了对策,这次很快的松口了,他答应给大哥安排个临时工,不过工作的事必须等回乡后当着大哥一家的面想谈。
他是这样对老爹说的,他不能帮着老大跑了后;自己还得贴花费吧,这得让老大一家还以为事情多好办,所以跑工作的所有花销得老大一家出。
张林青就是要借着这次跑工作的事,让张林明一家出出血,得让他知道什么东西都不是白得的,再说老爹不是一直都说老大一家穷么,这就让他们看看他们的大儿到底有多“穷”。让老爹看清楚到底大儿的真面目。
真是老话说的好,疼大儿宠小儿,大孙子是命根子。
这句话张林青在自己的父母身上深刻体会到。
不管心里怎么不舒服,张林青做到面上不显;还得作出了一副积极帮张林明跑事的样子。
张老爹看老二不但答应了,还开始帮忙跑工作。这是有心了,自然也是满心欢喜,他很快发电报回家,让老婆子把老二的房间给收拾出来。
儿子一年多没回来了,他的房间早就被老婆子堆了些杂物,这次趁着他为老大的事回来之前,赶紧得收拾出来,不然让他回家,发现连睡的地方都没有,估计他以后再也不想进这门了。那可就真的离心离德了,彻底地凉了他的心。
这一年的中秋和国庆只相差3天,因为要参加大舅子的婚礼,张林青夫妇提前向单位请假,连单位调休都请上了,就怕时间不够。
张林青的两个小店,他想趁着节假日,清空仓库货物,虽然货物不多,但是现在已经立秋了,天气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转凉,得马上把库存都清理干净,过来国庆节回来,就得上冬天的货。
张林青于是按照前世超市每逢节假日就开始做促销活动,所以早早的在自己的两个店铺都挂了牌子,这个时候宣传很简单,在报纸上也等了广告,写明店家本店为庆祝中秋和国庆假日,所有本店商品一律8。8折,满多少钱打8折等等字样。又然后用喇叭早晚时间重复播放广告。
什么是八折?就是原来1块钱的东西只要8毛,魔都的主妇们向来精明持家,连方美琴看了都想疯狂买东西。
结果可想而知周围的居民的疯狂扫货,不但是周围的,还有从江东赶过来买东西的居民。
一家人全家齐上阵;实在忙不过来,张林青临时请了2个周边的大妈帮忙看店、打包货物;这才稍微缓解下生意火爆带来的缺人危机啊。
接下来的几天里,一家人都忙的脚不沾地;张林青干脆放话,这几天不要做饭了,孩子们更是顾不上了,都是直接给钱让她们4个出去吃饭或者在学校食堂吃饭。大人们更简单了,就直接让小食店打包送过来。
中午吃饭时间往往也是最忙的时候,有时候饭送过来来不及吃都凉了,好在天气也热,吃点冷的倒也不在乎。
连春奇兄弟中午午休时间和晚上下班时间都赶过来帮忙;好嘛,这一阵忙活,也带来了想当的经济效应;店里的货、家里库房的货都清空了。
商品销售一空后,当天把短工的工钱都结清。张林青挂出牌子,本店商品销售一空,店家放假至国庆假后开门营业,谢谢大家惠顾!
为了犒劳大家这顿时间的辛苦,张林青在店铺关门后,特意去批发了几十盒杏花楼的咸蛋黄月饼,方美琴则直接在家附近的餐馆,定了两大桌菜邀请大家,好吃好喝犒劳一下;吃饭时给在桌的每个人都发了红包,外带杏花楼的月饼一盒,算是大家的过节礼品和幸苦费。
喜得那两位短工阿姨,站起来连声道谢:让老板以后忙不过来,再找她们,她们肯定好好干。
今年中秋节是个好日子,这不春奇在女方的催促下,也定下结婚的日子了。春奇跟家里打好招呼,先在魔都办婚礼,家里等年底回乡下过年再补办,正月里再去女方老家补办一次。
用广奇的话说,大哥这个婚礼挺累的,婚礼就要办三次,好在这边同事加亲戚加起来也就3~4桌人。双方虽然已经在魔都居住,实则亲戚都在乡下,两人邀请的对方亲戚都是至亲外,剩下的都是同事,到也不累。
张林青夫妇要赶着回乡下操办大舅哥的婚礼,只能跟春奇说抱歉了,没时间参加他的婚礼,张林青在下乡前送了100块钱礼金给他,让他多包涵,别介意。
吃完饭回到家,夫妇二人累的不想动,摊坐在沙发上,歇了整整2小时,才爬起来开始整理第二天回乡送人的月饼;整理完了,张林青夫妇二人拿着方建国结婚用品清单跑到百货大楼购物去了,有点物品是直接从自家小店拿的,上上下下5楼,两人跑的腿都软了,才把清单上的物件买好,打包好。
张老爹为了老大的‘前程’,请假提前回乡造势去了,走之前又到张林青家嘱咐了一番,生怕张林青夫妇不回去,让他们夫妇一定要按时回乡。
☆、第 62 章
“家里的房间已经打扫干净了,我先回去了,你侄子马上就要满周岁了,这么大的事,你哥也没办过,他没你能干。我回去让你妈给你们做点你们喜欢吃的菜;张林青本就要回去解决这事,自然是满口答应了。”
小月美因为还得上学,这次就不跟二哥二嫂一起回乡,他们把她安排到张月华家去,有3个姨侄女做伴到也不寂寞。
张月华这次本也想和二弟他们一起回去,她可算是衣锦还乡,气气婆婆。
后来还是陆姚松劝阻了说:“不差这几天,孩子要紧,这段时间店里生意忙,已经好久没心过孩子们了。”
张月华想到自己3个孩子还有小妹妹,她如果也回去的话,这几天孩子和老公都没饭吃,只能吃食堂了,食堂的菜再好吃也不如家里做的菜好吃。所以只能等她们学校都放假了才能一起回乡。
李建芳倒是因为店里没货可卖了,店铺放半个月的长假,倒是可以和姐姐姐夫他们一起回乡;她出来大半年了,倒也很想念妈妈、小妹和小弟。
她对母亲的感情远比方美琴来得深,毕竟当年她从4岁开始就一直跟着母亲改嫁的。
放假前夕,路途挺顺的,到县里的时候,正好赶上最后一班到乡里的车,张林青夫妇回家放下东西;跟张老爹夫妇打了个招呼,直接从大队借了2辆二八大钢自行车,先去给方建国送结婚用品,再送李建芳回家。
晚饭自然在丈母娘家吃了,丈母娘极力挽留;再加之张林青夫妇上门带了好多节礼,老婆子这次没说话,也没给脸色;不过老婆子病了,张林青看那个脸色不太好看,好在没跟他们一起吃饭,这顿晚饭算是吃的融洽。
晚上从丈母娘家披星戴月的赶回去,路上两人就商量不住张大妈收拾的房间;一屋子不知道什么味道,张林青不说都猜到,这屋子肯定之前放杂物的。
再说了,关系都已经这样了,再住一个屋檐下有何意义?还不如分开住对大家都好,张林青跟老爹拿了钥匙睡在小弟那边。
张老妈差点破口大骂,还是老爹拉着她不让她说话,并把她推进房里这才作罢。
张老爹用复杂的眼神看着张林青:“老二,你回来了有必要跟爹妈这么生分么?再说当年西屋就是分给你的。”
张林青充耳不闻老爹的话,也不还嘴,只是拉着老婆去了小弟的房子。
好在爹妈一直比较宠小弟,也知道爱惜他的房子,只要不下雨,都把房子门窗打开通风,这次为了给张林明儿子办喜事,更是提前打扫干净。
那项李建芳送走姐姐和姐夫,晚上跟妈妈还有小弟小妹睡在一起说悄悄话。
刘金英问二女儿在大女儿家过的怎么样?李建芳把在大姐家的所见所闻都告诉妈妈,小妹李建华和小弟李建中听的发出一声声惊叹,直说以后也要去大姐家上班赚钱等等。
刘金英喝住小儿和小女儿:你们现在年龄小,还是以读书为主。大女儿4岁之前自己就把她丢给前任公婆,没尽到做妈妈的义务和责任;手心手背都是肉,她没有一天不想她,可是自己还得看人脸色过日子,女儿能有今天是她的造化。
二女儿要不是因为婆婆的苛刻,她根本就不想让她这么小就离开自己,可自己一个带着孩子再嫁的离婚女人,嫁给一个未婚小伙子,进门自然就得低人一等,到了婆家立马就受到婆婆的苛待,连带女儿也跟在后面没好日子过。
李建芳等继奶奶和继父发出呼噜声就知道他们都睡着了;连忙把自己给弟妹带好吃,好玩的,还有好看飞发带、发夹一股脑的都拿出来分给弟妹。
又把自己存了几个月的工钱拿出来交给妈妈。刘金英很是吃惊,因为在吃晚饭时,张林青以每月20块钱的工钱一共交了120块给自己,她还没伸手,立马被婆婆一把强过去,说这自己养这个丫头这么大了,也该报答自己。
张林青当初在信里承认给李建芳的工钱,那个老不死的自然是笑眯眯的接下来,要不是她看在钱的份上,怎么能让自己留大女儿一家吃完饭?
刘金英接过女儿手中的钱,借着月光数了数,150块!这可是自己一大家子一年才挣到钱,加上老纹婆手里的120,大半年的时间女儿就挣了270了???
刘金英真不敢相信,她怕是大女儿偷偷给二女儿补贴她的,她可不想让大女儿夫妇为了这点钱失和。
连忙小声问二女儿,这真是你赚的??不是你大姐偷着给你的。
李建芳小声的在妈妈耳边说着:“妈,大姐夫一个月给开45块钱,我吃住都在姐姐家,衣服也是姐姐给买的,也没什么花钱的地方,姐夫让我不要告诉家里人到底拿多少钱一个月,别人问起就说是20,免得都给奶收罗去。”
刘金英很感动把二女儿搂在怀里,连声说:“好孩子好孩子,这些钱妈都给你存着,以后留着出嫁用。”
“你这孩子不藏私,你把钱都给妈了,你自己呢,身上岂不是一分钱都没有,连忙数出30块钱要给女儿。”
李建芳没接,直接告诉刘金英:“回来那天姐夫又给我发了20块钱的红包,我不缺钱的妈妈。再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姐夫说了,回去后就给我加工钱。”
刘金英:“你姐那个店生意这么好?”
李建芳:“生意非常好,我们回来的时候,店里东西都卖光了。”
李建华插嘴道:“二姐,我14岁了,不是小孩子了,大姐家还招人吗?我也想去大姐店里帮忙。”
刘金英和李建芳吓一跳,以为他们都睡着了,没想到小女儿挺有心眼的,转眼看着小儿子抱着二女儿给买的文具盒睡着了,以为小女儿也睡了呢,不想一直偷听她们说话呢。
刘金英想都没想小声喝到:“你给我好好读书,马上考初中了。”
李建华:“妈,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不是读书的料,学习成绩也不好,根本就考不上初中,还不如跟着二姐后面去给大姐家看店呢?”
“我不管你学的怎么样,但是一定要去考试,考不上再说,现在不许分心。”刘金英道。
李建华撇撇嘴暗暗道,下次我自己跟大姐说。
这项张林青倒是睡了一个好觉,方美琴却没那么幸运了,因为择床,一晚上辗转反侧到凌晨才迷迷瞪瞪的睡着。
早上张林青夫妇还没起床,就听到院子里乒乒乓乓的声音,还有很多人高声阔谈的笑声。
声音实在是太吵了,张林青夫妇认命地从床上爬起来。
张林青还好,睡眠不错,方美琴就苦不堪言了,昨天赶了一天的路,晚上又则床,好在年轻,倒也不显就是人显得无精打采的,眼睛下面有点黑眼圈而已。乡下人串门根本就不注意这些,说话声音都是很响亮的。
两人起床简单的梳洗了下,两人也没去西屋吃饭;拿着自己带的点心,就着昨晚的开水简单的吃点。
外面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多,张林青夫妇迟疑的对看了下;决定出去看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院子里站满了人,满满当当的。
众乡亲热情的跟张林青夫妇打招呼,张林青都笑着一一回应;又给男人们每人发根烟;女人们方美琴则每人给2块大白兔奶糖,说让带回家给孩子甜甜嘴。
张林青不知道众人聚在他家什么意思,按理说接了烟和糖就该散了,今天是中秋节,谁家不回去忙呢。
昨天给老婆娘家那边的亲戚都送了中秋礼,就剩下给华女姐家送节礼了,再说张林青一直惦记着培青哥哥的事,也想去打听下。
正好趁着大家都在,张林青给了张老妈100块过节费,1盒月饼,2块布料、2瓶白酒。
大伙一看都忙称赞张林青孝顺多礼,直夸张老爹夫妇有福气啊。
张老妈虽然接了礼,但对着张林青夫妇脸不是连鼻子不是鼻子的,张老爹也是板着一张脸,完全没有昨天的高兴劲。
张林青很是纳闷,怎么回事,一晚上的变化这么大?还是妈又说了什么了?他突然在人群中看到海奇,正对着他挤眉弄眼呢。
张林青一边跟着众人打哈哈,一边往外走,乡亲们太热情了,都围着他,还是海奇看不下去了把人拨一边,他一把拉着张林青,往外走,张林青这才算是脱围而出。海奇一直把他拉到河边的毛竹边,才放手。
还没等张林青开口呢,海奇就开始滔滔不绝的往外说起,众乡亲异常热情的原因。
不知道是谁走漏了风声,说是春奇兄弟跟着张林青发大财了;在魔都不但是有正式工作,以后生老病死都有国家养啦。
☆、第 63 章
据说连房子都买好了,听说花了好几千块钱呢,两兄弟对象都找好了,也是城里人,都有正式工作,吃公粮的呢,现在又都住宿楼房了,可真有福气~
现在乡亲们都传开了,谁要是能跟着张老五家老二,一准能发财。张林青头疼的拍拍脑袋,这是谁在害他呀,这下知道乡亲们和爹妈的反常了。
张海奇说完这些,边开玩笑边跟张林青道:“兄弟,你看什么时候有机会你也帮帮我得了,带兄弟一起发财。”
张林青道:“好啊,没问题啊。随时都可以,但是你看看我家老大我还没安排呢,还有我老爹的态度就知道不容易了。”
张海奇一想还真是的,暗骂,自己老爹做得孽啊,人家是坑爹,到他倒好,是坑儿子了。
当年张林青一家想移居吴市,别的都通过了,硬生生地被自家老爹生生的拦住了,当年自己虽小,但是已经懂事了,会辨别是非。
年纪也和张林青差不多大,出了那件事后,从那以后两家根本就直接断交了,老一辈见面根本就不说话,只有他们这些小辈还有来往而已。
张海奇想到那些对张林青苦笑道:“兄弟,当年的事是我家对不起你们家,别放心上了,我代我爹想你们家道歉。”
张林青:“好兄弟不说二话,但是这事确实不好办,不然你也知道乡里乡亲的还不得指着我的脊梁骨骂我软骨头,没骨气。”
张海奇道:“给你添麻烦了。”
张林青道:“你也别灰心,先学点手艺,等几年,我老爹淡忘了,我们到时候再说。”都是一起长大的,张林青也不好把话说的太绝。
“先谢谢了,你记着把,给你送完信,我先家去了。”张海奇说完就走了。
张林青在河边多待了会儿,打算想好对策再回去;可一想到老婆还得应付那帮老娘们,还是会吧。
没等进家门,老婆方美琴就出门找他来了,说是大哥一家还有村支书他们都来了。
张林青夫妇二人进门连忙对着长辈们、村干部们打招呼,那香烟;方美琴赶紧去泡茶,又拿了糕点出来招待众人。
张林明夫妇这次得了老爹的嘱咐,对张林青夫妇倒是没有横眉冷淡,冲老二夫妇笑得有点献媚。
因为中秋也是老大家儿子的周岁,虽不热闹,但家里人决定等国庆节张月华夫妇和月美回来后,一起吃个团圆饭。
方美琴当着众人面,给孩子买了个银锁和一副银手镯。
引得众人看的一致称赞。方美琴把带回来的兴湘楼的铁盒月饼拿出来切了分了分;众人吃的香甜,村支书直说真好吃,魔都带回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方美琴意会的点点头,回屋用纸包了一盒月饼,又包了些蛋糕桃酥之类的糕点,等支书走时再给他。
这边方美琴刚走开,那边就开始谈正事,队长本想趁机把围观看热闹的人都赶走,可人家都不想走,这个时候队长的威信可不如赚工分的时候了,人家都不听,都等在围墙外。
人清场后,张林青他们就开始谈正事;乡下有规矩,男人谈事,不让女人参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