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名门纪事-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少夫人恐怕记恨上了夫人,此时又不知道想什么主意呢。”祈月忧心忡忡,被人惦记着总不是一件好事。
“她也不过那点水准,看她这大半年和大嫂斗法,一点长进都没有。可这个王氏就不好说了,我竟在她脸上看不出一丝破绽来。”涵因若有所思,王氏所有的举动都挑不出来毛病。即便是今日出言试探她和皓宁的关系,表现出来的也是一种很恰当的忧虑。
一个贤惠的妯娌,听说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想要从中说和,这样做本来就是无可厚非的。
“真是个不简单的人啊。”涵因赞叹道:“她做到的,我还真是做不到呢。”
正文 第二百七十八章 慈恩寺
“小儿满了月,按照老例都是要请寄名符、寄名锁的。嫂嫂想好去哪家庙了么?”五夫人在这两个月来,常常过来看望涵因和孩子。妯娌之间相处很是融洽。
所谓寄名符是当时一种很普遍的风俗,为了让小孩子好养,父母会把他寄在和尚名下做寄名弟子,而是把孩子的生辰八字放在一只红布口袋里,叫寄名袋,挂在佛橱上,而和尚会送给孩子锁啊,僧衣啊之类的“法宝”,保佑孩子健康平安,并给孩子取个法名。
涵因笑道:“正在想呢,我从前都是去温国寺的,不知道咱们府里的习惯。”
唐国公府的人对温国寺都是有心结的,出了那么件大事,自然不会想再往那里跑。
“弟妹这么长时间足不出户,好多事情都不知道了吧,听说皇上钦定温国寺为皇家寺院了,又拨了款子给温国寺大修。现在那里正在动工呢,这事是由将作监负责的。”五夫人笑道。
涵因恍然道:“是了,五弟现在在将作监,弟妹对这事该是最清楚不过了。不知道修缮得如何了?”
“听说把另外半坊地也划给温国寺了,大殿、精舍都要重建,只留后面的碑林、舍利塔。”五夫人把自己知道的告诉涵因。
这是要把长公主最后的痕迹都抹去么,陈成暗示内卫构造有问题,皇帝便知道了内卫和温国寺之间有密道相连,但他却没有让动佛舍利塔,这么说的话还是要保留这条密道了。只不过他要自己掌握。
涵因回过神笑道:“那这么说,现在也没法子去那里寄名了。”
“是啊,现在温国寺的僧众都去慈恩寺了。听说怀素大师也在那里,正编修经书呢。”五夫人笑道。
“从前舅母都是带着我们去温国寺,我倒没去过那慈恩寺,不知道香火如何,是否灵验。”涵因问道。
五夫人笑道:“真真是国公府邸出来的姑娘,那温国寺只接待长安三品以上大员的家眷还有皇亲国戚,只在每月初一、十五或者是佛诞日才让一般人家进去礼佛,咱们公公当年路过长安的时候想进去看看。不清楚这规矩,吃了个闭门羹。当然也不怪人家无礼。虽然有一品国公之位,唐国公府那时候没人在京中,他老人家事前也没派人打招呼,就带着个随从大大咧咧去了,人家自然也不识得。反正后来唐国公府搬回了长安,一直也不去温国寺。礼佛、做法事都在慈恩寺呢。慈恩寺没有那么多规矩,香火也更旺盛,京中也有不少世家在慈恩寺礼佛呢。”
“涵因见识浅薄,倒让弟妹见笑了。只是卢昭卢公子的父亲也并非长安的三品大员,又不是高家、窦家那种外戚,怎么也常和温国寺往来。上次我还听宁馨说呢,去年就给他家公公在温国寺做了场法事祈福安康呢。”涵因有些不解。
五夫人手里拿着轻罗团扇,捂着嘴笑了:“妹妹聪颖绝伦,今天怎么犯了糊涂,你怎么忘了,温国寺可是长安禅宗第一寺,他们和卢家自然是渊源颇深。”
“哎呀,是了。真是该打,我怎么这都忘了,慧能禅师的俗家不正是范阳卢氏么。当年慧能禅师得黄梅五祖弘忍传授衣钵,为禅宗第六祖,创立了南宗。后来他的弟子荷泽神会辩倒了神秀门人崇远,南宗成为了禅宗正统。怨不得他们待卢家与别家不同。原来是这个缘故。”涵因对佛教的第一印象就来自于那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自然对慧能的故事耳熟能详。
“是了,因此但凡是范阳卢氏家的人,不论身份高低,温国寺都会欢迎的。”五夫人笑道:“我还听说卢公子从小就被大师们赞为有慧根,想让他出家呢,只可惜他是卢氏长房嫡长子,是要继承家族香火的。”
“卢公子超逸不凡,缘法自然也是与常人不同的。”涵因笑道:“既然温国寺去不了了,那我明日请示一下母亲,就去慈恩寺寄名好了。”
“我这些日子也正要那里去许愿,不如与嫂嫂同行。”五夫人笑道。
涵因从善如流:“那感情好呢,我正巧对那里不熟识,有弟妹陪着就太好了,弟妹真是贴心。”
“嫂嫂别客气。其实我小时候的寄名符也是从慈恩寺请的呢,父亲亲自带着我去的。”五夫人笑道。
涵因问道:“弟妹是在长安出生的?”
“可不是么,后来父亲就去定州赴任做刺史了。后来祖母带着母亲和我们兄妹几个回了太原老家。”五夫人想起小时候也满是感慨。
“说不定那寄名袋还挂在佛橱上呢,咱么这次就去看看。”涵因笑道,她却明显察觉五夫人的笑容僵了僵,不知道是想起了小时候的事,还是触动了什么情绪,不觉有些奇怪,再仔细看时,五夫人又已经把情绪掩藏了起来,仿佛只是涵因一时多疑。
“早没有了,早些年嫁到长安的时候就去看过了,哪家佛寺能把那个东西留二十多年呢。”五夫人摇摇头。
“也是啊。”涵因笑道:“要是全留着,怕是寺里要堆满了。”
两人又闲话些别的,约好过几日一起去慈恩寺。
慈恩寺在长安城南,与温国寺不同,是世宗皇帝为母祈福所建。规模更加宏大,占了整坊之地,不过也更亲民,世宗皇帝兴建此寺之后,就下令向一般百姓开放。这里香火旺盛,每天来这里参拜的人络绎不绝。据说,这里求子最为灵验。
因是第一次来,涵因并未带着两个孩子,而是参拜了之后,去见了主持,与他商议好寄名仪式的时间。又上了供奉。
因这里也有不少达官显贵来进香,慈恩寺单辟出几间院落,接待贵客,此处闹中取静,很是清雅。涵因与主持说完话,被小和尚引到此处休息。
五夫人却不知道什么时候跟她走散了,半日没见踪影,涵因等得不耐烦了。正想派人去找,五夫人也过来了。
涵因随口一问:“去哪里了,怎么这么慢呢?”
五夫人笑道:“碰上了了然大师,便请教了几句。”她笑得有些过分热络,和她平时那种不近不远的态度有些不同,涵因觉得有些奇怪,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弟妹带了四个丫头和一个婆子来。怎么就一个跟着你。”涵因笑问道,她带着张妈妈、祈月、盼晴、沁雪和兰儿,此时都在她身边。罗妈妈和慕云要看着三位姑娘处理家事,便没有跟来。
“哎呀,是了,走着走着就走散了。林妈妈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走得慢,那几个应该是跟她在一起呢,彩儿,你去看看她们怎么这么长时间还没回来,这几个小蹄子又找机会四处乱逛了,怕挨骂还拉上老妈妈。”五夫人对涵因笑道:“我的丫头没规矩。让嫂嫂见笑了。”
涵因笑道:“他们不常出来,一出来可不是撒欢儿似的。我看就别拘着他们了,反正咱们也要歇一会儿再走呢。”
涵因虽然是嫂子,但和五夫人是平辈,五夫人这样絮絮的解释一大堆。倒显得多余,大不同以往她的态度。
“我看那后面的碑林有几副好字。去欣赏一番,弟妹可要同去?”涵因问道。
五夫人笑道:“嫂嫂精神真好。我却是累了,要歇一歇。”
“那好,等她们回来,派人叫我一声。”涵因说罢,放下帷帽的轻纱,遮盖住脸颊,带着张妈妈和几个丫头走了。
涵因在碑林里溜溜哒哒欣赏着上面各式各样的书法字体,其中有不少是名家作品,龙飞凤舞,让人大开眼界。
正看着,碰上了怀素和高煜,涵因给他们行礼。
“听说怀素大师在此处精进佛法,真是幸会。”涵因笑道。
“这便是贫僧与几位施主的缘法。”怀素笑道,这一年他都专心于研究佛经典籍,气度又与之前不同,涵因觉得他隐隐有了那种高僧的感觉。
怀素又与二人相谈了一会儿,便告辞了。
高煜待怀素走远了,对涵因说道:“你提醒一下李湛,让他这些日子警醒些,他们恐怕要针对柳相,具体怎么样就不清楚了。毕竟我跟那边也不如以往了。”
这个消息在涵因脑子里头转了个弯,点点头:“怎么自己不去找李湛?”
“你知道的,我跟李湛之间终归有了嫌隙。”高煜笑道。
涵因一笑:“那就继续跟我合作好了……你看这个提议如何?”
“你?”高煜失笑:“你一个内宅妇人,想干什么……”
涵因没说话,看着他笑道:“考虑一下,不过,这次不管你怎么选,想好就站定了吧。”
墙头草的代价就是没有人把你再当回事,想要处处讨好最终的结果就是处处讨不到好。
“我明白。”高煜看着她粲然一笑,满园的美景都在此刻黯然失色,如今这双眼睛添了几分忧郁与沧桑,少了几分锐气,愈发显得深邃迷人:“其实,你说过的话,我都记得……”
涵因笑着点点头:“记得就好,我可不希望有个拖后腿的盟友。”
“我发现你总有本事让人扫兴……”高煜收回了笑容,眉头微蹙。
“实话往往都是不招人待见的。”涵因压根没想过照顾他的情绪。
“算了……不说这个了……”高煜有些无奈,又想起了什么,扫了一眼周围,见没有别人,悄声问道:“她没事吧。”
涵因瞥他一眼,冷笑:“谁呀,我却不知道这个‘她’是谁。”
“这时候装糊涂有什么意思,你明明知道我说的是谁……”高煜知道涵因故意打趣,说道:“毕竟我还是有愧于她的……”
“高公子有愧的女子好像不止一个两个吧。”涵因的笑中带着毫不掩饰的嘲讽。
高煜对涵因的这种态度颇为无奈,只好笑道:“我只是关心一下她的近况罢了,你又何必冷嘲热讽呢,毕竟我是希望她好的……”
涵因冷哼一声:“如果高公子真希望她好,那么最好就是不闻、不问,更不要让她知道。妾身还有事,就此别过了。”说罢,便沿着路继续向前走了。
高煜目送她离开,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自己也知道她说的是实情,事到如今,最好就是让皓宁自己断了念想。
正文 第二百七十九章 反常
出了碑林,前面是功德院,是寺庙记录历年信众的供奉、捐赠,因慈恩寺信众太多,孩子们的寄名袋在佛橱上挂上些时日便会收藏在这里。这里是收藏东西的地方,一般信众并不往这里走。
涵因走过去过去的时候正撞上了五夫人的婆子林妈妈,从功德院中出来。
林妈妈猛地撞上了涵因,吓了一跳:“三夫人。”
涵因笑道:“林妈妈怎么在这呢,五弟妹正在找你呢。”
“哦,家里亲戚孩子的寄名符放在这了,就过来看看。”林妈妈的脸色有些慌张。
这时候,院门里头传来一声清脆而兴奋的声音:“林妈妈,我找到了,夫人的寄名袋……”一个穿着翠色襦裙的小丫头从门里头跑出来,正是五夫人的贴身丫头碧儿,手里正举着一个显得很旧的红色寄名袋往外跑,她没料到还有别人,看见涵因便愣在了当场。
林妈妈等了她一眼,喝道:“咋咋呼呼的干什么,没规矩!”
碧儿忙哆嗦了一下,低下头不敢说话了。
林妈妈又转头对涵因笑道:“夫人请勿怪罪,老奴没有管教好丫头们,一不在夫人跟前就野了性子。”
涵因看看这个脸上还带着天真烂漫之色的小丫头,此时已经吓得煞白了脸,笑着安慰道:“什么大不了的事,正是爱玩儿的年纪。”对沁雪说道:“赏她几百钱,慈恩寺门口有不少摆摊的,有什么想吃的想玩的,就去买吧。”
沁雪笑嘻嘻的从荷包里挂出一把钱来,递给她:“夫人赏你的还不快接着。”
碧儿拿眼睛扫着林妈妈,手将那寄名袋攥德更紧了。接上面的赏赐自然是要双手的,可她手里的东西又不想让别人看见,因此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林妈妈笑道:“既然三夫人赏你的,你就拿着吧。还不把东西好好收起来。”
林妈妈一提醒。碧儿方回过神来。赶紧把那寄名袋掖进腰间,慌忙之中,寄名袋却掉在了地上。
沁雪动作一块,她尚未反应过来,便低头一捞拿在了手里,随后把钱和寄名袋放在碧儿手上:“拿好了吧。莫要慌里慌张的。”
碧儿的脸色又变了变,用力抑制住自己不打哆嗦。
林妈妈挤出一个干笑,对涵因说道:“那奴婢们先回去了,三夫人可要一同回去?”
涵因笑道:“先不了。慈恩寺第一次来,还要再转转。”又抬头看看天,说道:“你回去跟五弟妹说,申时二刻的时候我们在门口见吧。”
林妈妈笑着称了声:“是,奴婢们告退。”,福了福,拽着碧儿匆忙忙的走了。
涵因对盼晴一使眼色。盼晴会意,一闪身悄悄跟上了林妈妈和碧儿。
回头又问沁雪:“看清楚了?”
沁雪笑着点点头:“是,看清楚了,袋子上绣着是‘王遥’二字。”
“王遥……这不是就是五弟妹的闺名么,这么说这个寄名袋就是五弟妹的,怎么弄得神神秘秘的,林妈妈还说是她亲戚的孩子……”涵因奇道。
“谁知道呢,一个寄名袋,林妈妈还至于说谎。他们到底在掩饰什么啊。”祈月也满心疑惑。
“事有反常必为妖……”涵因冷笑了一声,从那日起,王氏就给她很奇怪的感觉。今天她的下人更是给人以一种欲盖弥彰的感觉。
说着一行人走到了功德院。正碰上个扫撒的小和尚。
沁雪走上去双手合十:“小师傅好。”
那小和尚放下笤帚回礼道:“请问女施主有何贵干。”
“请问,你们这功德院里面寄名袋会存多少年?”
“哦,因本寺来本寺寄名的施主很多,因此本寺会将寄名袋存放三十年,之后做法事焚去。”小和尚答道。
沁雪接着问道:“那存寄名符的人可有记录?”
“这个都会有,我们功德院每日所做的就是将各位施主的功德记录在册。”小和尚答道。
“哦,这么说都是有案可查了?”
“是的。女施主。”
“嗯。刚才出去的那个妈妈和丫头好像就把存在寺里的寄名袋拿走了。可这拿来拿去的,弄丢了可怎么办呢……” 沁雪眨着大眼睛问道。
小和尚忙解释道:“本寺管理严格。您说的那位是跟住持打过招呼的,都是大户人家的下人,不会乱动的。”
“哦,这样啊,多谢小师傅解惑。”沁雪冲小和尚又施一礼,回到了涵因身边禀报。
这边盼晴悄悄跟着林妈妈和碧儿回到原来她们休息的那个院落,悄悄把窗纸捅破,向里面偷看。
碧儿把那寄名袋交给五夫人,五夫人从里面拿出那张写着她生辰八字的纸看了看,点点头,又塞了回去,放在火上点燃。
林妈妈也从腰间掏出一张叠得皱皱巴巴的纸,说道:“这便是册子里面录着夫人生辰的那张纸,让老奴撕下来了。夫人您看。”
五夫人接过来瞧了,点点头,也放在火上点燃了:“今天的事情,你们都把嘴巴闭紧了,谁要是说出去,就别怪我不客气。”
林妈妈说道:“夫人,碧儿这小蹄子不仔细,恐怕被三夫人看出了端倪……”
五夫人一挑眉头:“怎么回事。”
林妈妈便把跟涵因在功德院撞上的事情说了,五夫人冷冷的一瞥碧儿,碧儿一个激灵,跪在了地上:“碧儿错了,夫人饶过奴婢这一次。”
“行了,起来吧,这地方人多眼杂,别跪来跪去,还以为怎么了呢。”五夫人平时看着温柔和蔼,训起人来的时候却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碧儿哆哆嗦嗦的站了起来,五夫人吸了一口气,表情平静了下来:“回去再领罚吧。”
“谢夫人。”碧儿的声音里虽然带着止不住的颤音,表情却是大松一口气的样子。
林妈妈有些忧心:“夫人,不打紧么。”
五夫人思索片刻,冷笑道:“怕什么,就算起疑又怎样,前些年官府和族中都已经打点好了,就漏了这一处,如今也没了隐患。再说了,这种事哪家哪户没有。就连三嫂自己娘家也不是那么硬气的,只不过没有人跟她家计较罢了。”
“是,还好夫人想的周密,若是一般人,谁还记得庙里寄名符这点小事。”林妈妈笑着奉承。
五夫人笑得有些自得:“哥哥马上要回长安了,我不能给他留下隐患。行了,时辰差不多了,我们走吧,到马车上等着三嫂。”
一行人走了出去。
盼晴隐藏好身形,待她们走远了,进了屋子,看了看那两团灰烬。林妈妈那张纸已经完全烧光了。而生辰八字那张纸裹在寄名袋里,并没有烧光,还留了最上面的一小块。盼晴将那小纸片拾了起来。
一路无话,回到府中。
盼晴方把自己看到的情形一五一十的告诉涵因,又把那烧得只剩下一小块的纸给涵因。
涵因细看那小块纸,上面是一点一横,想想说道:“这该是生辰八字的干支纪年吧。”
几个丫头点点头:“没错,生辰八字第一个该是干支年份。”
涵因沉吟一会儿,说道:“五弟妹比五弟小一岁,五弟是敬宗朝永宁三年出生的,也就是显宗皇帝即位那年,五弟妹就该是显宗隆和元年出生的。我记得那年应该是壬午年吧。记不清楚了,祈月,把历书拿来对对。”
祈月笑着递给涵因:“早准备好了,夫人说的没错,就是壬午年,那时候到现在,都已经两朝了,每次皇上登基都要改年号,亏夫人还算得清楚。”
“这还算好的,当今皇上一直用天禧这个年号,显宗朝也只有一个年号,敬宗朝改元三次,亏五弟他们是在敬宗最后一次改元之后出生的,要不然算起来真真要琐碎死。”她又怎么能忘呢,那一年,是她嫁给裴邈的第三年,也是在这一年,她收留了陈成和刘锦,开始了缀锦阁的生意。那时,她以为一切不幸已经结束,未来光明一片,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是她幸福时光的最后一个年头,当这一年结束之时,杨嫣突然出现在她的生活中,她宅门主妇的生涯也画上了句号。
“那五夫人这寄名袋里的生辰就不对了,壬字怎么也不是一点一横起笔呀。”沁雪的声音打断了涵因延展出去的思绪。
涵因收摄心神,说道:“五夫人为什么要更改生辰八字呢……如果是一点一横的话,壬午年之前是辛巳年,再之前是庚辰年,之后是癸未年,那么这一点一横不是辛巳年就是庚辰年……”涵因对着光举起那纸片,又看了看:“这下一笔的走势来看还是像辛巳年……”
祈月奇道:“五夫人为什么要改生辰呢?连官府户籍和族中都要改,还要把寺里的记录给烧了……”
“是啊,她这么做是为什么呢?”涵因寻思着。
这时候,兰儿在外面禀报:“夫人,五夫人的哥哥定襄伯一家到长安了,明日定襄伯和夫人过府来,太夫人让跟夫人说一声。”
“五夫人的哥哥定襄伯王达……”涵因念着这个名字,嘴角露出一抹微笑:“原来如此,我明白为什么了……”
正文 第二百八十章 生辰(加更)
李湛回来,逗逗两个孩子,心情很不错,笑问涵因道:“什么时候去做那寄名仪式?”
“下月初十就是吉日,就定了那一天,你可有空一起去?”涵因问道,却是拽着他的衣袖,用很期待的眼神看着他。
李湛笑道:“好,恰巧赶上休沐日,就陪夫人和孩子们去一趟。”
涵因满意的点点头,之后吩咐奶娘将两个孩子抱下去。
正色对李湛说道:“今天在慈恩寺碰上高煜了,让我给你带话,说他们正准备对柳相动手,只是不清楚他们会从哪出着手,叫柳相小心一些,莫着了道。”
“他倒是有心了。”李湛笑笑。
“是啊,他不想再被当成鸡肋了吧。”涵因一边说着,一边将头上的一笔寿字镶金白玉簪拆下来,散开头发。
李湛拿起阴刻玉兰纹犀角梳轻轻在她入丝缎般柔亮的发间滑动,笑道:“要是朝中事就像你这青丝一般顺滑就好了。”
“再顺滑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