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名门纪事-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湛笑道:“果然有问题。他们两个必然有一个是嫡出,一个是庶出。而后为了都做嫡出,就把其中一个改了日子。至于为什么改五弟妹却不改王达,想必历来出生了男子,族里都会重视,想要改生日,太引人注目。所以就改了女孩的。”

    “是的,而且五弟妹现在的日子是没变,女人十月怀胎,王达的母亲生了王达之后立刻怀孕才能赶上,不过我让三哥查了,说当年老定襄伯永宁三年七月份已经被贬出长安了,也就是说这位太夫人若要再次怀孕,只能是在王达出生后,老定襄伯赴任前,可那时候她还没有出月子,又怎么可能在此期间再次怀孕呢。而五弟妹说过她母亲没有跟着她父亲上任,还说她父亲在她出生之后还带她到慈恩寺求了寄名符。因此她根本不可能是隆和元年五月出生的。”

    “嗯,而且开始报备到鸿胪寺的只有五弟妹一个,因此王达是庶出,根本不能袭爵。王枞之前在长安中,并不敢做这样的事,后来做了两任定州刺史,回去之后他才操作这件事,因此当时鸿胪寺所掌握的子嗣情况还是没改之前的。”涵因笑道:“只是他们既然敢这么干,必然后来是将户籍、族册还有向鸿胪寺报备的谱牒都改了,如今这么做的人不少,我听说鸿胪寺这种冷门衙门就靠这个发财呢。”

    李湛笑道:“不管怎么样,他家都是以庶充嫡骗取爵位,在朝上参奏一本,他王达怕是要吃不消喽……”话说了一半,李湛忽然停住了,看着涵因,笑道:“你呀,难不成还生那件事的气么。”

正文 第二百八十九章 回击

    李湛还没来得及为这个发现好好兴奋一下,便想起自己打算把李令桓写在刘氏名下的事来了,这不正是以庶充嫡的法子么。其实这在当时已经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了,很多没有嫡子的家庭,嫡母也愿意将庶子写在自己名下,这样庶子承袭家产之后,生母的地位仍然低下,这样反而可以防止他们侍奉生母苛待嫡母。

    但涉及到袭爵就不一样了,庶子无权袭爵,若是被发现由庶子袭爵,不仅会褫爵还要丢官。李湛敢于这么做是因为不管他有没有嫡子,爵位都是由侄子承袭,而且这种要员的嫡子都可以门荫个官,领份俸禄,至于未来官途如何还要看个人的能力和造化。李湛家虽然和陇西李氏连了宗,却只是个旁支,也不会占嫡支的名额。因此他这种情况如果以庶充嫡大家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李湛当时想的是,李令彦不论是荫官还是分产,都影响不了涵因所出的嫡子,而且万一他有一天获罪,或者先死,家里有一个年长的儿子撑着家门,弟弟妹妹们也有个依仗。但涵因显然不是这么想的。

    涵因冷笑道:“我是为了自己么,还不是为了你,如今你看看你身处的位置,多少双眼睛盯着,如果你自己做得都不正,如何理直气壮说别人。再者,我看侄子房里的状况,想要侄媳妇生嫡子,怕是也艰难,到时候万一。我只是说万一侄子没有子嗣,或者有些别的意外,这爵位万一回到咱们这一房,倒时候被人揪出来以庶充嫡。必然是要褫爵的,这不是给子孙后代留隐患么。”

    “是,夫人教训的是。我那时候不是想……哎。罢了,这事情已经过去了。就别提了。”李湛心中叹气,那时候他的确有哪个想法,但是一直没有付诸实施,心中也在考量这件事,他曾经想,如果涵因生了儿子就把李令彦写在刘氏名下,如果涵因生女儿,就把李令彦写在她名下。后来她那样说了,他也照做了,何况她那时候对自己并不信任,还借着家里的事情做交换,涵因这种做法让他心中着实别扭了很久,仿佛笃定了他从来不会为她考虑一样。

    “这个女人真的很记仇……还偏偏大道理一套一套的”李湛哑然失笑,现在偏他又吃这一套了。

    涵因瞪了他一眼,冷笑:“怎么。我说的那条不在理,夫君可以批驳呀。”

    李湛挨了涵因这通大道理的数落,愈发了解了她的性子,她总是用最迅速的法子先把问题解决掉,之后一定会不放过任何时机再找回来。当时她不是不可以等孩子生下来再跟他慢慢商量。但她的脾气决定了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掌控的机会。

    “在理,夫人一直都在理……是我不占理,好不好。”李湛哭笑不得不得的捏了捏她的脸,叹道:“你呀,骨子里头太要强,一步都不肯让。”

    “我就是这样,反正你不喜欢,我也改不了了……”涵因瞪他一眼,嗔道。

    “喜欢,怎么可能不喜欢,涵儿做的都对。”李湛连忙哄她,说完又想想:“哎呀,但是你兄弟那件事很多人都知道,万一……”

    “我父亲获罪都多少年了,褫爵后三年,鸿胪寺的归档就会按惯例销毁了,只在国史那里有册封免职的记录。我姐姐被废为庶人,我家也不算做外戚了,宗人府的备案上也会按例削去。而户籍册子上只有父系和生辰,不记母氏,族谱前些年已经改过了,哥哥现在的爵位是皇上重新封的,谱牒是按照族谱送的,不会有问题。”涵因这些事情早就做好了准备,郑钦现在任校书郎,参与编修国史,因此有正当的理由去查阅各部档案,她拖到现在才跟李湛说,一来是为了等这些因为她要等郑钦把自己家的事留下的小尾巴处理干净。郑家族谱是族会通过改的,若是出了问题,族长,族中的长老们也都要担干系,这其中就有沛国公郑仁。

    李湛刮了刮她的鼻子:“那就好。难为你心细。”

    “只是现在能找到的证据就这两样,其他的怕是都被他家事先改了。而且,就以这几样东西,他们还是有应对之策的,须得安排得更周密才行。”涵因还是有些不踏实。

    李湛眼中闪过一道精光:“这点证据想要治罪,要看皇上愿不愿意这东西成为证据,我会跟柳相研究一下,若是是能跟去年谋反一案牵连起来,那样皇上也不会保他们,他们就别想翻盘了。”

    “不过,温国寺这件事闹这么大,柳相也许会以为你靠着皇上,准备另起炉灶呢。你这么快帮他把山东士族打下去,焉知他会不会过河拆桥呢,不如再等等,等你进了中枢再说。”涵因想到温国寺带来的一系列后果,不禁有些发愁。

    李湛却摇摇头,语气里面带着一丝狠辣:“这件事已经踩到了我的头上,如果不立刻给予有力的回击,那对方就会得寸进尺,官场胜负,阴谋诡计只是小道,重要的是势,阴谋诡计总有应对之法,但失了势就一败涂地了。虽然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我也不得不回应,即便没有你给我的东西,我也要用其他的法子。”

    没过几天,先是汴州一带黄河又开始泛滥,地方上连番上书要求皇上拨款赈灾、休整河道,户部则紧紧巴巴的拨了十万两出来。

    皇帝大怒:“怎么就能拨出这么点。”

    户部侍郎高建也是愁眉苦脸,如今各处都超支,亏空一年比一年大,户部也是拆东墙补西墙:“皇上,今年重新招募新兵,所耗费的军费都增加了。更何况天武的军饷现在有归了过来,开支大大增加……”

    “行了,行了。”皇帝也是一阵头疼,这些年国库日渐萎缩:“想做点事情怎么就那么难呢。好了。先把这笔款子拨下去救急,休整黄河的事,反正现在也修不了。等灾害过了都安生下来再说吧。”

    高建称是退下。

    这笔救灾款下拨后,有监察御史从地方上巡查途径汴州。看到官府就在不利,根本没有米粮发到灾民手上,于是,洋洋洒洒写了篇万言书给灾民陈情,弹劾汴州各级官吏贪污救灾钱粮。

    皇帝气坏了,心想这些黑了心的家伙,就十万两居然还要贪,着御史台严查。

    因为总金额本来就不多。上上下下查出来贪墨的银两也不过六万,皇帝仍然大怒,在朝臣面前大骂:“贪了六成还算少吗,贪多少才算多。以往拨的银子又贪了多少!”

    罚的罚,免的免,此事闹了几乎一个月才渐渐平息下来。

    当这场涉及银钱不多,但声势很大的贪腐案刚刚过去。柳正言对王达出手了,御史弹劾他欺君罔上。以庶充嫡,冒袭爵位。

    手里拿出的证据便是涵因找到的那两本名录。并从并州找到了当年管户籍的文吏,那人承认帮王家伪造了户籍,将王遥的生辰从永平三年五月初九改成了隆和元年,整整往后错了一年。

    朝中两方又开始争论不休。一边说这是欺君罔上,另一边则说这是因为当时地方户籍官员弄错了。

    实际上,皇帝并不想把王达拿下,这些日子他觉得王达还是很有才能的。只是这件事被揪出来,他也不得不处理了。虽然皇帝一般对以庶充嫡这种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如果这事情涉及袭爵,皇帝也不得不谨慎对待。

    因为这种世袭爵位大多是皇帝封给有大功的臣下,不是跟着开国之君打天下,就是后来有拥立之功的,有实封不说,在朝中也有很大的影响力,继任的皇帝对他们也很忌惮,想各种办法把他们的爵位除掉。其中无嫡子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手段。

    虽然后来逐渐规定无子可由嫡出弟弟的嫡子过继继承,但这个需要上报到鸿胪寺,请封世子,由皇帝批准。仍然是皇帝操控这些臣下的手段,如果听话就让继续袭爵,如果不合皇帝的意,皇帝仍然可以顺手剥夺他们的爵位。

    更何况每个等级的爵位还有大片的永业田,在国库如此缺钱的时候,收回这些永业田对皇帝的确是不小的诱惑。

    皇帝考虑再三,觉得宁可先把王达放一放,也不能开以庶充嫡的先例,又想到之前国库捉襟见肘的状况,一不做二不休,趁机收回一大批永业田,以缓解财政紧张的状况。

    于是,皇帝命大理寺详审王达一案,又命鸿胪寺将现在所有世袭爵位之家全部审核一遍,所有以庶充嫡的,爵位全部收回。

    消息很快传到唐国公府,上至各房夫人,下至丫鬟仆役都对这件事议论纷纷。

    韦氏首先幸灾乐祸起来:“五弟妹,你可别为娘家的事太过伤心,其实也不过就是个爵位。好歹也袭了这么多年了。”

    王氏看了韦氏一眼,知道她一直对自己没有好感,自然也不能指望她说出什么好话来,所以她并不意外。

    太夫人瞪了韦氏一眼,这话的意思就是王家骗了许多年钱,已经占了好大便宜了,这时候还说这样的风凉话,实在有失长嫂风范。

    于是对王氏说道:“不是还没查清楚么。你就回娘家看看你哥哥吧。”

    王氏这些日子仍然保持着高贵的仪态,在她脸上看不出丝毫沮丧和焦虑,只是那眼周的敷粉厚了不少。听了这话,她平静的脸上也露出几分感激:“多谢太夫人体恤。媳妇明天回去看看哥哥嫂嫂。”说完后,深深的看了涵因一眼,却没法从她的表情中看到任何兴奋、得意的神采。她有些疑惑,目光在涵因的脸上逡巡良久,始终看不出什么端倪,也只得作罢了。

    王氏回到自己屋里,心里止不住的郁闷,跟林妈妈抱怨道:“到底是哪里走漏了消息,哎,我叫大哥一定要小心,不要出纰漏,他们到底是怎么注意到这件事的?

    林妈妈仔细回想了一下,忽然一拍腿站了起来:“那日在慈恩寺功德院外面碰到了三夫人,会不会让他察觉了?”

    王氏点点头:“除了她,还真是想不出来别人了。

正文 第二百九十章 应对

    王氏回了哥哥家一趟,嫂子郑氏虽然什么都没说,脸色却沉沉的,平时见到她的时候还小姑子长小姑子短的,亲亲热热的拉着说话,这次就只是说道:“老爷在房里,你去瞧瞧吧。”

    王氏想跟她说些什么,又觉得颇没意思,又把想说的话咽了回去。不过她也理解郑氏的想法,她是郑家嫡支二房嫡女,平日里又最重嫡庶之别,莫说庶出,连旁支都不入她的眼,若是真证实王达是个庶出,她心中的恼恨可想而知。

    “哥哥,事情如何了?”王氏见到王达便焦急的询问。

    王达摇摇头:“御史找到了父亲好友刊印的诗集,那里面有送父亲离京时候写的诗,题记上写了永宁三年七月二十九日送王刺史之定州……按这个日期算,你是根本不可能在隆和元年出生的,因为那时母亲还在月子中,恐怕这次就算是推在户部抄写错误也说不过去了。”

    “我进来的时候,听管家说大理寺已经把哥哥的乳母还有母亲身边的几个老妈妈都带走了?”王氏问道。

    王达点点头:“今天刚刚带走的,大约明天会审问,母亲已经嘱咐过他了,不过若是动刑,这几位老人家恐怕吃不消,还是会招的。再过几天,估计鸿胪寺会请母亲过去问话。传我上堂也是可能的。”

    王氏叹道:“当初把我改大一岁多好,就没有这个麻烦了。”

    “父亲回来之后见母亲数年也未生育。就绝了要嫡子的念头,将我改为嫡子,那年你正好十三岁,内监司要甄选五品官员以上之家年满十三岁的女儿入宫选妃。母亲不愿意让你被宫里选走,跟父亲一商量,干脆就把你改小一岁。想着父亲被贬之后离开长安,反而没那么引人注目。谁知道这会儿又出了纰漏。”王达的手攥着拳头:“人人家都做这一套,偏揪出咱们来,真是可恶……”

    王氏皱着眉头:“母亲也是,当初回太原等级户籍的时候就该一并改好,到如今惹出多少麻烦来。”

    “也不能怪母亲,那时父亲不在,她一个妇道人家,年纪又轻。族人欺负她是继室,她终日忧心,又哪里想得到这么些,哎……这件事也是父亲回来之后主持的。”王达苦笑道:“怪就怪我的命不好吧。罢了,这个爵袭了这么多年,终究不是我的。”

    王氏眼中闪了泪花,一下子站了起来:“哥哥为官清廉自守,在地方上有口皆碑。政绩斐然,我怎么也不能让哥哥就因为这一点小事毁掉仕途。”

    这话说的决绝,王达一愣:“你要做什么?”

    “哥哥跟我去后头见母亲,我们一起说说这事。”王氏转身出了门。

    回到府里以后,就关上门。李澈回来了之后很快就打发他去姨娘那里歇了。李澈很是奇怪,虽然他平日只初一十五歇在王氏那里,但晚间还是要去王氏屋子里坐一坐,他的妾不少,但是他自认从来没有冷落过王氏。

    王氏每天也会跟他说说家里的事。李澈跟王达很是亲近,王达的事情他也很清楚,毕竟他俩一直是相互提携的,又是亲家,出事之后他也跟王达谈过,给他出过主意。

    本来还想安慰一下王氏,没想到还没说上两句,就被赶了出去,李澈心中很是诧异,百思不得其解,不过他想可能王氏为家里的事正心烦,没心情理他,他也乐得不去管她,很快他就把这件事抛诸脑后了。

    第二天一大早,王氏就叫人备车,带着身边的几个丫鬟婆子出去了。

    到了下午,大理寺派了人将王氏护送了回来。全家这才知道,她竟然干了一件了不得的事。

    原来昨天晚上王氏写了一张陈情状,自陈自己是庶出,母亲李氏亲自抚养她从小长大,待她如亲生一般,为了在婚嫁的时候嫁得好,李氏便将她归为自己名下,当做嫡出,后来发现生辰不对会怕别人起疑,就将生辰改了,而王达当时年纪尚小,并不知情。

    王家被大理寺带走的婆子,昨天晚上由王家派了人去给他们送被褥。今日大理寺卿将这些人带上来审问,他们也都众口一词的说王氏才是庶出,王达是嫡出。王达的母亲也亲自到大理寺请罪,证实了这一点,并且说都是自己的主意,与老定襄伯无关,儿子也不知道。

    整个唐国公府都被这个消息震住了。

    太夫人觉得难以置信,让庄妈妈把王氏单独请过来,问道:“五儿媳,这嫡庶可不是儿戏,你真的去大理寺这么说了?”

    王氏郑重的跪在太夫人身边:“是,母亲。”

    太夫人皱着眉头:“那……那你真的是庶出?”

    王氏低下头:“是的,母亲。”

    太夫人被她这简洁的一句话给噎了半饷,顺了口气说道:“那你的生辰真像他们说的,并不是隆和元年,而是永平三年……”

    王氏仍然说道:“是,母亲。”

    “事关重大,你可想清楚了!”太夫人见她只这么一句,心里也生了气。

    王氏仍然只说了一句:“是,母亲,我是庶出,因写在我家夫人名下,所以成了嫡出。”

    “那不一直是你哥哥的事吗?我看你是太过忧心你娘家的事,才犯了糊涂,我看你现在就去大理寺,就说你是糊涂的。”

    “我不能,母亲。”王氏咬咬牙,抬起头来直视太夫人。

    太夫人一时什么也说不出,她一直得意这个五儿媳,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她是太原王氏嫡支的正牌嫡女,如今听她这样斩钉截铁的说自己不是嫡出,心里巨震,沉默了一会说道:“行了,知道了,你回去吧。”

    王氏向太夫人磕了个头,便走了。

    太夫人在屋门还没关上之前,冷声对庄妈妈说道:“她这是什么态度,好歹也该有个解释,除了会说一句是,就再没别的话了?我们家当初求亲,求的难道是个庶女?叫她往后不必在我前头请安了,也不准她随意出门。”

    李澈所在的将作监刚刚完了温国寺的工程,最近甚为清闲,今日几个同僚约好了一起喝酒吟诗取乐,他虽忧心大舅子的事情,不过却架不住众人都热情高涨,如果不去实在显得不合群,也扫大家的兴,因此他也一起去了。

    一行人申时未到就从衙门中出来,酒喝到一半,他便被太夫人派去的管家从凝芳楼的诗会中叫出来的,他只好无奈的跟同僚告辞了。听管家在路上简单的说了一下事情的经过,就傻住了。

    回府后也没有换衣服,就跑去太夫人那里,太夫人脸色正沉,对他说道:“你媳妇做的这叫什么事,你回去好好跟她说说,叫她别跟着搀和她娘家的事!她现在是我们唐国公府的儿媳!”之后又没好气的说:“你说你这个家当的,媳妇有事你居然什么都不知道。”

    李澈心中的诧异并不比太夫人少,待太夫人训了话便直奔回了院子,一进屋,看见王氏坐在那里,屏退了下人,立刻问道:“到底怎么回事?你怎么去大理寺说了那样一番话!”

    王氏折腾了一天,满脸都是疲惫,此时天已将黑,厅堂中更显得昏暗,她也不叫丫鬟点灯,只静静的坐在右手的靠椅上,一言不发。听到李澈的质问声,方抬起头来:“老爷不是已经知道了么,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王氏平时对他很是恭敬,语调温柔和悦,今天却冷冰冰的很是生硬。李澈被她这个态度吓了一跳,愣了半天方说道:“这么大的事你怎么都不跟我商量一下!”

    王氏看着他,口气平静:“如果我不这么做,哥哥这件事就没法了结。”

    “你哥的事我全都知道,现在不是正在想办法吗。你跟着下搀和什么?”李澈忍住火气尽量让语气听起来平缓一些。

    “这是我娘家的事,我不能不管。”王氏语气平静,这么多年夫妻,她看得出来李澈眼中的愤怒。

    “那你就该背着我自作主张?”李澈瞪着王氏。

    王氏看着他的样子,忽而笑了:“老爷不过是因为我忽然成了庶女身份觉得面子上过不去罢了。可须知,我哥哥若是被认定是庶子,莫说爵位官位,甚至我们三房在族中的地位都不保了。”

    不知是她说话的腔调,还是话本身,李澈一下子就被激怒了:“你娘家的事?你知不知道你是谁,是我的妻子,你现在是李家的媳妇,你这么做把我置于何地?又把唐国公府置于何地?”

    王氏嘴角含着讽刺,冷笑道:“若是我们王家倒了,老爷你又会把妾身至于何地?更何况我哥哥没了官爵,谁和老爷在朝中守望相助,难不成老爷再回头去求三伯?”

    她自己狠清楚,李澈把她当做嫡妻敬重,这些年也没有失礼之处,但却没有情爱的成分。她在这个家的地位完全取决于娘家,太原王氏的嫡支嫡女,本身就有自傲的资本,王达和李澈又是政治盟友,李澈看在王达的面子上,也不敢薄待她。

    娘家才她在这个唐国公府里面立足的根本。王家倒了,焉知李澈还会不会把她放在眼里?

    李澈一肚子的气恼被她这句直白而刻薄的话堵了回去,想发火又不知道说什么好,一时间憋的胸口发闷,瞪了王氏半天,终于什么也没说,转身走了出去。

正文 第二百九十一章 夺子

    林妈妈看着李澈摔门而出,心也跟着门板与门框骤然相撞的巨响震了一下。见王氏面无表情的坐在那里,一阵心酸,扑到王氏面前,跪在地上,抱着王氏的腿,哭道:“夫人何必如此自苦,老奴若是知道那日夫人回娘家打的是这个主意,老奴便是受责罚也要拦着夫人啊……夫人,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