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名门纪事-第3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毅说道:“自从打下武功县之后,这两日源源不断的有流民过来,现在咱们有将近四万人了,只是这些人良莠不齐。我把体格强壮的都编入了战队,其他的做后勤。不过情况不妙的时候,他们也可以顶上。”
“天武军留下来的有十万人,昭皇帝禁止军中吃空饷。不过还是难免空额,比其他军队要好很多,有八万多人左右,常规后勤占一半,正规部队大约有四万。其中精锐有一万人,武功县的城防虽然一般。不过也比那些小县城强上不少,老爷起兵也多日了,只要撑到大军一到就行了。”
“长安的防务都由天武军负责,他们也不会倾巢出动,徐知孝的手下我可是知道的,他在军中安插了不少自己的家里人,经常抢别人的功,安在自家亲戚头上,他那还有两个侄儿,还有这次被夫人的人杀了的刘晃,原先都是长安地头的小混混,见了我大气都不敢出。这两年仗着徐知孝的势竟升得这么快,军中不少人都不服,但是刘公公力挺他,谁对他也没办法。”哥舒翰对天武军十分看不起。
虽然他离开军队多年,但好歹也是突厥人出身的,从小长在马背上,又一直跟着父亲学带兵打仗,因此在他眼里,这些天武军就像面人一样,碰碰就坏了。
乔掌柜说道:“就我所知,太原那边下令徐知孝负责长安防务之后,他就把自己两个侄子提成了副都尉,他派刘晃来捉夫人,也是要为他积攒功勋好提拔。天武军内部中不少人对此颇有微词。”
张毅说道:“的确,天武军上一次重建之后,里面也有不少有打仗经验的将士,不过徐知孝任人唯亲,让他们很不满。天武军守卫京畿,本来立功的机会就少,他每次都要划在自己人头上。”
涵因说道:“就算天武军再差,人数在那摆着呢,武器装备也精良,切不可轻敌。”
哥舒翰站起来大笑道:“我们蛟龙寨的兄弟们也训练了多时,也见过血了,这一次正好和他们干一仗!”
他声音洪亮,豪迈气十足,不知不觉就有一种感染人的力量,让人在身处劣势时的不安感一下子消散了。
李嗣业和张毅也一起站了起来,大笑道:“没错!大丈夫就要在战场上堂堂正正的迎敌!我们一定能打败那些只会欺压百姓的杂兵!”
“我看这次正是立功的好机会,在都督来之前,我们先立下大功!”三个男人的眼睛闪着光芒,这种跃跃欲试的的神采,涵因在李湛眼中也曾见到过。
涵因在被逼到绝路的时候,也能迸发出这样的感染力,也有不惜一战的勇气,但是对战争的热血和渴望远远比不上眼前的男人们。在涵因看来,战争只是政治的终极手段,是不可控的,她这次留下,一方面是因为荣王和李令英的身体无法承受长途旅行,二来她的初衷是赢得更多的政治资本,对于她来说,能把城守住就是胜利。但是对于这些男人们来说,这是他们的机会。这可以说是涵因天生的,没办法通过后天努力弥补的差距。
涵因也受此感染,站起来说道:“那么前面战斗的事情就交给三位了,你们轮流守卫城墙,每人一天,安排好士兵的轮休,保持体力,我来负责后勤支援还有处理伤兵。不过我不懂兵,你们三人必须有一人负责大军的全局调度。你们谁来当此重任。”
李嗣业肯定是要力挺哥舒翰的,他刚要说话,哥舒翰却用眼神制止了他,毕竟他们是后来的,而张毅则一直是涵因的亲兵,虽然立功心切,但是他还要靠涵因举荐他到李湛那里,不能不给她面子。
张毅抢先说道:“大公子跟着哥舒大帅学习多年,是个知兵的人,我当初在哥舒大帅帐下是看在眼里的,我推举大公子统领大军。”张毅口里的哥舒大帅就是哥舒翰的父亲,他这样表态的确是为大局着想,不希望在这个时候跟哥舒翰起嫌隙,同时,在这个时代人的观念里,他父亲和他曾经作为哥舒翰父亲的手下,那么哥舒翰的地位本来就比他高一级,这也是天经地义的。如果他做统领,那么双方都会感到别扭。
李嗣业本来看向张毅的目光还有些戒备,听他如此说,愣了一下,冲他感激一笑,抱抱拳。
哥舒翰见他不跟自己争,心里也很感动,毕竟张毅离开也多年了,就算不念旧也没人会说什么。他笑道:“多谢曲兄弟的信任。”
涵因笑道:“好!既然这样,我就任命哥舒总兵为统领,负责这一次的战斗。大家精诚合作,为荣王殿下和都督立此大功!”
为了避免偷袭,武功县城外的树林已经被砍光,木材则被做成各种防御的器材。城外的百姓都被迁入城内,不仅是让他们免遭池鱼之灾,也是为了增加一些后备力量。武功城中的粮食、物品都被统管起来,由涵因来统一分配,以支撑更长的时间。城下的伤兵营也准备就绪,涵因之前就做过伤兵营的章程,现在这些事物对于她来说是驾轻就熟,她调集了武功县的奴婢,还有雇了不少妇人,经过培训,来处理伤员。
从天武军旧营地劫来的兵器发给了下面的士兵,尤其是准备在前面冲锋的士兵,每人都有一套铁甲。哥舒翰甚至还组织了一只二百人的骑兵队,这些马匹一部分是他从蛟龙寨带来的,还有一部分是涵因从天云马场弄来组织马球队的,另一些就是武功府兵的。
蛟龙寨收纳了不少胡人,他们都是善于骑射之人,组织有战斗力的骑兵不难,但战马有限,只能每人一匹,没有轮替,损失一匹就少一匹,因此这让哥舒翰运用骑兵大受限制。
邓允又运来了二十万两银子,他帮涵因的人抢夺天武军旧营地的兵器,再别想撇清关系,只能硬着头皮跟着涵因干了。而对于大部分的士兵来说,他们只是为了吃饱饭,有了充足的银两之后,涵因就大幅提高了士兵的待遇,并且颁布了立功的奖赏,还有伤亡的抚恤,对于这些人来说总比在外面眼睁睁看着一家老小活活饿死要强多了。
武功县城在躁动和不安中等待着他们的敌人。
PS:
感谢鱼戏石间的粉红票~~~
VIP卷 第六百七十七章 攻防
哥舒翰派去的探马传回消息,徐知孝在将唐国公府所有人在军前砍头祭旗之后,发五万大军来讨伐,现在大军已经出动,差不多已经过了咸阳,向着武功一路进发。为了避免涵因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太过难过,哥舒翰决定暂时不把这个消息告诉涵因。等这一战结束之后再说。他对李嗣业和哥舒翰说道:“就按照我们之前制定的计划。”
两个人表情严肃的点点头:“统领放心,保证完成任务!”说完走了出去。
哥舒翰对帐外吩咐道:“吩咐兄弟们,准备迎敌!”
涵因在城中听到了鼓声,知道敌人马上就要来了,她也开始吩咐主管后勤的部队准备好各种物资。这些日子,李令英的病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他素来沉默寡言,只是按照涵因的吩咐帮忙,也不多说一句话,别人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涵因对他笑道:“马上就要开战了,这里肯定要乱糟糟一片,我怕我顾不上你,要不你先回府吧。”
李令英却摇摇头,说道“叔母这里也需要帮忙,我身体已经没事了,叔母不必担心。有什么我能做的,尽管吩咐。”
涵因笑道:“好孩子,我现在要管让人往上运各种滚木雷石还有火油的事情,城头能对方的东西有限,不够了就要赶紧往上补。另外就是米粮的调度,现在城中米粮配额,我让兰儿主管这件事,不过她一个人忙不过来,要不你去帮帮她。”
往城头运送东西本来就存在一定的风险,年轻人喜欢事事亲自往前冲,李令英看着沉稳,终归是个男孩子,他已经向涵因要求了好几次。也要参加守城,都被涵因拒绝了。她可不敢冒险放他在这里。于是打发他跟兰儿去处置粮食的事情。
李令英向涵因拱拱手,说道:“是叔母。”
那边管物资的人正等着涵因发话,涵因便要过去。忽然李令英把涵因叫住,低低的问了一声:“我母亲他们回不来了,是吗?”
涵因心里一沉,上次徐知孝就已经准备杀唐国公府全家来祭旗了,这一次大军已经出动,那么就说明长安城中应该已经没有唐国公府的活口了。
她的嘴角勉力的撇了撇,却扯不出一丝笑容。终是说道:“现在想什么都没有意义,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努力把这一关过了。这样方不负你祖母、母亲送我们出来的心意。”
李令英郑重的点点头,跟兰儿去了。
徐知孝骑着马走在路上。看着迤逦而行的军队,心情却并没有好多少。他原本也是府兵出身,昭皇帝那一次打败的亲征他参加了,没死,升了校尉。刘胜那次大败,他留守,又升了,他知道这都是因为刘公公的特别看重,但他并不认为自己到这个位置只是靠运气。
自从关中地震,他经常带着自己的队伍去剿匪。那些个流民算什么,看见官军就跑,根本成不了什么气候。至于哥舒翰的蛟龙寨。在他看来也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之前,安禄山来势汹汹,他忙着准备长安的城防,就再没有去京畿周围剿匪。让这个小子钻了空子做大了。这一次就好好的教训教训他们。
离武功县城越近,徐知孝越发现周围的状况跟之前大不相同。越往县城靠近,人越少,周围的村庄静悄悄的,他派人去查看,发现屋子空空如也,粮仓中也没有什么米。徐知孝啐了一口:“娘的,还玩什么坚壁清野,粮都让他们这帮土匪抢光了。”不过他也没存什么好心,以往剿匪的时候,他也经常放纵士兵以“征粮”为名,搜刮当地的百姓,这是一种提高士气的方法。军饷发下来一层层剥皮,到了普通士兵那根本剩不了多少,没有好处,谁愿意搏命,将领们对这种情况要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么纵容士兵劫掠。不过这次武功县的那帮人动作快了一步,让他们抢无可抢。
不过这里属于京兆,离长安不远,周边有数个大粮仓,大军根本不存在缺粮的问题,因此坚壁清野的作用很有限。
再往前走,武功县城前的那片树林已经被砍光了。徐知孝挥手示意停下,让探马上前查看。过了一会儿,探马回报:“报,周围三十里没有发现敌军。”
徐知孝点点头,吩咐道:“再探。”他冷笑着说道:“之前还想着他们会在林中设伏,看来他们也就这么点能耐。”
他的侄子现在已经是他的副将了,拍马屁道:“那帮贼人听到叔父的威名,早就闻风丧胆了,现在就龟缩在那小破县城里头不敢出来。”
“大约是想撑到李湛的大军过来吧,哼,李湛发兵十五万,快也要走上二十多天。我看他们能扛到几时,恐怕不等李湛过来,刘公公和王相就会率军从太原过来了。到时候我们以逸待劳,看他李湛能奈我何。”徐知孝冷笑道,他虽然没有亲自守过城,但却见识过攻城的艰难,当年昭皇帝东征,高句丽仅用数万人据守扶余城,竟抗住了大隋五十万大军。长安城防之强,岂是扶余城能比,他根本不担心李湛来攻城。
“叔父英明!”徐知孝的侄子笑道。
徐知孝吩咐道:“传令下去,大军加快行进,到距武功县城十里处列阵!”
传令兵把主帅的命令传下去,大军的行进速度明显加快了,终于在晌午赶到了武功县城。
“天武军就是一群没有卵蛋的狗,娘的,也就会欺负欺负孤儿寡母,他们之前敢来蛟龙寨找不自在?”一个蛟龙寨士兵大声嘲笑着天武军。
另一个人符合道:“那帮祸害就是一群废物!就会在娘们面前耍横,碰上突厥人屁滚尿流的就跑了!”
“就是,就是,他们牛什么牛啊!”其余的人也应和起来。
大战在即,这样的调侃缓解了不少新兵的紧张情绪。
哥舒翰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渐渐腾起烟尘,天武军来的比他预计的还要快一些。他对城头的士兵吩咐道:“准备迎敌!”
听到统帅的命令,士兵们也都收起笑容,满脸严肃的看着前方,手中握紧了武器,城头的气氛也陡然变得紧张而肃杀,所有人的神经都紧绷了起来。
天武军越来越近了,他们没有扎营,而是在城外十里处开始列阵,士兵分成了四部分,两万人左右在后面作为本阵,一万五左右负责正面,两侧门各八千人左右,看样子是想要速战速决。本阵前,高高竖起了几根竹竿,上面挑着几颗头颅,远远的也看不清楚是谁,只是不用想也知道,那一定是唐国公府的几个重要人物的脑袋,战场上不宜有女人,那几颗头颅最大的可能应该是李湛的三个兄弟。
哥舒翰静静的观察着对方士兵的行动,心里默默思考着。
忽然下面的大军动了,几乎是同时,哥舒翰举起了手,城头第一排的弓箭手随着他的动作举起了自己的弓,箭朝天,弓弦紧紧绷着,随时准备将箭矢弹射出去。
天武军像潮水一样涌过来,步伐越来越快,正在这时,哥舒翰手用力一放,士兵们将手中的箭矢抛射出去。
抛射距离远,但并不精准,适合大范围远距离的密集攻击,给敌军的冲锋造成一些阻碍。天武军中很多人养尊处优惯了,看见箭射过来就想跑,但很快被后面的军官用刀驱赶着冲上来。
当他们冲到离城下数十米的时候,哥舒翰又下了令,所有弓箭手由抛射改为向下直射,距离短,力道大,也更加精准。此时,天武军士气正盛,仍然前仆后继的往前涌,终于有人跑到了城下,开始往墙上架云梯。
前面的人不停的将云梯推倒,后面的人则准备好了滚木雷石,只待涌上的敌人多了,就砸下去。城头一侧的大锅上火油已经烧热了,静候着哥舒翰的命令。
另外两门也传来喊杀声,全面的攻防战开始了。
在这个时代,一场双方都准备充分的攻城战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多的技术含量,主要就是拿人往上堆,对于攻守双方来说,这都是一场考验耐力的消耗战。
涵因这边的后勤也忙碌了起来,她要随时注意战场的动静,以便补充各种物资。
正在忙着,西门忽然有人来回报:“报夫人,北门有人正带着城里的一些百姓冲击城门,说要逃出去!副总兵派我请示大帅怎么办。”
一般来说攻城围三面,要空出一面不围,让守城一方看到可以逃走的希望,避免负隅顽抗,天武军主攻南门,因此北门就空出来。现在城里的人想要逃走,这会让城中人心不稳,甚至让城防一下子崩溃掉。
涵因问道:“多少人?”
“有几百人……在城门下聚集着,现在我们副总兵正派人拦着呢。”
涵因说道:“不必通知哥舒统领了,我去处理。”
VIP卷 第六百七十八章 震慑
涵因吩咐几个管事在这边盯着,也不坐车,骑上马,让盼晴和云际加上十多个护卫保护着自己,来到北门。那里果然聚集着一群人。这些人大部分穿着粗布衣裳,看起来就是普通的百姓,不远处有几辆马车,看样子是城中的富户,那些百姓们在北门大声喧哗着。北门的将士们用木栅栏堵在前面,不让他们靠近。双方正在对峙。
护卫高喊道:“郑国夫人到,让路!”
这些百姓们还是不敢对抗贵人,给涵因让开一条路,那边守城的士兵也驱散人群,要把涵因接过来。
涵因策马向前,走到一半,便被一个衣衫褴褛的男人拦在前面,那人跪倒在地,磕头说道:“夫人,让我们走吧,我们一家老小还想活命啊!”
涵因微皱了眉头,攥了攥手里握着的马鞭没有动,那边过来接涵因的士兵赶到了,把那人粗暴的驾走,占城一排挡住人群,让涵因通过。
涵因走到北门前的一处高台上,对守北门的副总兵低声几句,总兵便示意士兵,将这群人通通围起来。
之后,涵因对下面闹着要出城的百姓说道:“现在外面天武军大军攻来,城外在打仗,谁也不能离开。我们的义军会保障你们的安全。你们且安安心心的呆在城内,会有人给你们分发粮食……”
涵因尚未说完,底下有人叫道:“我们不想跟官府作对,我们要回家!我们要出城!我们的粮食都被你们抢走了,你们还想怎样!我们不想死都不行吗?”
下面的人群也骚动起来,有人哭着跪求,有人大声咒骂,还有人向前涌去。
涵因回头看了一眼那个副总兵,问道:“看清楚了吗?”
那副总兵点点头。随即过去吩咐士兵,手指冲着下面人群之中点了几下,那几个士兵得了令,凶神恶煞的扑了过去,将人群中的几个人一下子按倒在地,抓了起来,把嘴堵上。有一个站在后面的人拔腿就跑,被几个士兵追上去打到在地绑了起来。原来涵因料定有带头之人,他们一定不会让她顺利安抚百姓,在她说话之后必然带头煽动其他人。于是。她便命副总兵和几个亲兵盯着,看谁在那出言挑唆,果然不出所料。的确是有人故意煽动百姓。
涵因说道:“把这几个人抓起来拷问,看看他们受什么人指使。”
“是!”士兵大声答道。把那几个人推推搡搡的带下去了。
下面有几个女人哭喊道:“孩子他爹!”几个小孩也在大哭。
涵因喝道:“现在战事期间,谁敢再生事,就抓起来以通敌罪就地正法!”
那些百姓们纷纷低下头,再不敢往前冲。这些小民们都是一个样子。仗着自己人多,有人带头,就闹腾起来。拿下几个带头闹事的,立马就老实了。守这里的副总兵都是刚刚从小民提拔起来的,还不会管百姓,让他对这些百姓下狠手。他有些于心不忍,结果越闹越大。
刚说完,士兵拖着一个挑头的乱民过来。扔在涵因面前:“他招了。”这人被打得稀烂,趴在地上不住的求饶。
涵因问道:“谁指使你的?”
那人磕头如捣蒜,说道:“何大官人之前要走耽搁了,现在想要出城出不去,所以花钱让我们散布。说天武军要杀进来了,所有人都要死。不如一起冲出去……”
涵因早就看见停在一边的马车了,问道:“何家人是不是在那几辆马车上?”
那人点点头:“他给了我们没人五两,说冲出去之后,每人再给五两……”
涵因挥挥手,让人把他待下去,吩咐副总兵把那边的何家人抓过来。
何家人本来看见事情没有按照自己的预期发展,想要悄悄撤走,但是守城士兵先一步把这些人围了起来,并且守住了附近的各个路口,根本跑不了。
“叫什么名字?”涵因问道。
何家的当家人几步扑倒在涵因面前恳求道:“小的知错了,不该跟这些贱民们起哄,小的只是来看热闹的。”见涵因看着他冷笑,浑身打了个哆嗦,忙陪笑道:“小民愿意向义军捐一千, 不,一万两银子犒劳将士们。”
涵因没有理会他的话,继续提高了声音:“叫什么名字?”
“在下是何永贵,在下愿意捐一千两,不,一万两给义军!”何永贵忙说道。
涵因冷笑道:“不必了,你们的财产已经充公了。”随即大声宣布:“何永贵一家通敌,死罪!来啊,给我把他们就地正法。”
何永贵大声求饶着:“夫人饶命啊!夫人饶命啊!我表舅舅是……”他话还没说完,就被堵上了嘴,那几辆马车里的人也被揪出来,一家六口,被拉到一边,几颗人头滚落在地,现场一片鸦雀无声,再没有人敢说话。
涵因知道何永贵的那几个孩子没有什么罪,但是乱世用重典,如果不能够震慑这些人,到时候内部乱起来,城就会不攻自破。
涵因对看傻了的百姓说道:“你们赶紧散了,回你们该回的地方去,官府回发你们口粮,谁还想聚众闹事,通通杀无赦!听懂了吗?”
那些聚集起来的百姓吓白了脸,纷纷应着:“是……”慢慢退散开了。
涵因吩咐副总兵,说道:“以后再有聚众闹事的,要快刀斩乱麻,现在前面战事正在胶着,你们这面决不能拖前面的后退,听懂了吗?”
“是!”副总兵恭敬的应道,心里却对这位夫人的狠辣果决咋舌不已,他原是蛟龙寨的,最开始并不明白自己老大放着蛟龙寨的逍遥日子不过,非要跟着一个女人,现在他可不敢小瞧这个女人了。
涵因见这边没有什么问题了,方回去南门。有增派了两百士兵给李令英和兰儿,并且派人传话,叫他们在分发粮食的时候加强保卫。如果有人捣乱立刻拿下,不可手软。
涵因回来的时候,从第一线已经下来不少手上的士兵,整个伤兵营也都忙碌了起来,武功县的所有郎中都几种在这里,忙着查看病人,经过培训的护理员给这些人必要的清创、包扎。门口架着的大锅“呼噜噜”煮着白布、被单。
这些人不少都是涵因亲自培训的,见到涵因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