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潇潇雨歇-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渊听的笑了,也点点头,表示认同了李世民的这个观点:“是呀,如果不是这样,朕怎么会让秀宁如此辛苦。唉,朕的儿子是不少,可惜,能干的好儿子还是少了点,如果玄霸能活下来,他姐姐也不用这么辛苦了。”

瓦岗三年 第二百九十一章 正题

    第二百九十一章 正题

    李玄霸?这是唐瑛第一次从李家人嘴里听到这个名字。李渊的原配窦皇后为李渊生了四子一女,女儿就是平阳公主,儿子也都个比个的强。李玄霸是第三子,比李世民小了一岁,打小聪明伶俐,还孔武有力,可以说,李玄霸比李世民还像李渊,真能长大,绝对是个文武全才的有为青年。

    可惜的是,李玄霸死的太早,十五岁时溺水而亡。别说李渊了,就连李世民提起三弟,也是唏嘘有声。也正因为如此,唐瑛从李渊嘴里听到这样的说法,也不为奇了。不过,从这一句话中,唐瑛也听出了李渊对李元吉的不满,如果李元吉可用,李渊就不会一直让他当李世民的副手了。

    李渊没想到他一句话,唐瑛却已经转了数个想法了,见唐瑛还眼巴巴地望着自己,笑了:“别的女子只是羡慕秀宁有个好父亲,朕却在你眼里看到了真真切切的仰慕,唐瑛,就是你的这种眼神,让朕经常想起秀宁。想起当年,她凭一人之力,为大唐聚齐数万兵马,横扫半个河西。如果没有秀宁的功劳,朕要打进长安,会很难呀。”

    唐瑛连连点头,羡慕地说:“将门出虎女嘛。平阳公主真厉害,能指挥千军万马攻城掠地,为陛下开拓大唐基业立功,可比唐瑛这种小打小闹的强上百倍。”

    李渊呵呵一笑:“你这女娃,就是小看了自己。秀宁在朕的面前,永远是那个温存的女儿,哪怕是身着盔甲时,对朕也只有女儿对父亲的那种笑。朕一直想亲眼看看秀宁杀敌的风采,却只能在你身上,窥视到一点巾帼豪情。”

    唐瑛脸上有点发烧了:“陛下原来是把我当公主的替身看呀。我比公主可差的远。再说,公主不肯在您面前露出那种豪情,怕是不想让您为她担心吧,毕竟,战场上杀敌……太惨。”

    李渊点头:“朕明白。秀宁孝顺,体贴朕,疼爱家人。朕本来应该让她好好待在家里享福的,却……唉,不得不让她抛下幼子和丈夫,带兵去驻守那种危险的地方。唐瑛,朕不算是个好父亲呀。”

    唐瑛赶紧劝慰:“陛下,我想,公主一定很自豪,她身为女儿家,却能为自己的父皇驻守江山,这种荣耀,可以说是千年无人能达。再说,公主有这样的本事,您如果不让她施展出来,是不是也有些不公平呀?男人能做的事,女人一样可以办到。”

    “呵呵,你是在说秀宁,还是说你自己?”李渊乐了:“唐瑛,朕就喜欢你这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朕有时候也在想,秀宁要是能像你一样,把什么事都说出来,或许对她更好。可这孩子,太懂事了。唉!”

    唐瑛低下了头,不让李渊看见她发烧的脸,只有她才知道,她也不是那种有话说话的人,恰恰相反,她需要考虑避讳的东西更多。

    唐瑛的小动作没有逃开李渊的眼睛,他自然明白唐瑛在想什么,微微一笑:“你想什么,朕清楚。这人呢,不可能都是一根肠子直到底的。你也不要想太多,朕喜欢你,别人自然就要巴结你,他们巴结你,你就拿着,不用避讳什么。”

    唐瑛暗自吐吐舌头:“多谢陛下,唐瑛……嘿嘿,来者不拒,反正,我没伸手要过,不怕别人说三道四。”

    “对,咱来的明,站的正,啥也不怕。”

    李渊当真宠着唐瑛,连这话都赞成起来,倒让唐瑛有些不好意思了,赶紧做保证:“陛下放心,唐瑛不会做出逾礼之事,那些想通过我向陛下说些什么的人,我不会拿他们东西的。”

    “朕知道,你是个好孩子,这点朕放心。”李渊不在意地挥挥手,即便唐瑛收了别人东西,也不会替别人说话,这点他看的很明白,他也不在乎唐瑛在这方面有什么操守之类的,女孩子嘛,留点家底很正常:“唐瑛,朕听太子说,你对他有些不满的地方,能跟朕好好说说吗?”

    唐瑛愣了一下,才从李渊突然转换的话题下反应过来:“陛下,唐瑛只是有点自己的建议,并非对太子殿下不满。是不是我的态度不那么圆和,所以让太子误会了?”

    李渊笑笑:“太子说,在盛彦师和李义满的问题上,你和他们起了争执,你对朝廷的处置很不满,能说说你的道理吗?”

    绕了这么大个圈子,才说到正题上呀!唐瑛在心里狠狠鄙视了李渊一把,这帝王之术玩的太精明了。

    唐瑛和李建成等人因为盛彦师与李义满之事发生争执,已经是好几天前的事情了,争执的原因并不是唐瑛对李建成等人的不满,而是思想观念上的差异产生了碰撞。

    盛彦师是宋州总管,李义满死前却是潭州刺史,按理说两人并无挂碍,但却因为一件小事而双双身死。事情起源于盛彦师和齐州总管王薄对须昌的征讨之战。这一战事很小,一个小小的须昌城也扛不住两大总管的联手攻击,但令人遗憾的却是,这小小的一场战役,却断送了大唐两位总管,一位刺史的性命。

    此事发生在武德五年的三月,那时,唐瑛还随李世民在洺水与刘黑闼对峙。盛彦师原本受命劝降徐元朗,却被从徐元朗扣押,他后来伺机从徐元朗处逃回长安后,受命为宋州总管。正当洺州城外的大战一触即发,盛彦师立功心切,与王薄相约对依附徐元朗的须昌叛军发起攻击。

    就是这一决定,酿出了一场大祸。事情起因在王薄身上,他率军来到博州地界时,发现自己的军粮没带足,隧向博州刺史李义满征要补给。这本是小事一桩,唐军虽然以府兵为主,行军自带粮草是惯例,但在粮草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向驻军地请求支援,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互相帮忙,毕竟都是为国作战。可,谁知道李义满是个小气鬼,他素来与王薄不和,竟断然拒绝了王薄的请求。

瓦岗三年 第二百九十二章 看法

    第二百九十二章 看法

    这事原本也没有酿出大祸,盛彦师和王薄联兵并没有缺粮延误战事,战斗还是取得了胜利。但,盛彦师却做了一件比较出格的事,他在回兵宋州途径博州之时,竟把李义满给抓了,而且是直接带到了宋州给关了起来。

    李义满做的的确不对,但盛彦师和王薄显然也逾越了规矩,按理说,两个人应该连本上奏,在皇帝那里告李义满一状,让皇帝给李义满一些处分或者警告才是正理。可盛彦师不知是出于气愤还是什么,竟越级抓人,这事可就闹大了。

    事情传到朝廷后,李渊赶紧下令放人,至于如何处置,慢慢再说。可惜,李义满实在是太小气了,气量太小,自然命就短。传旨的人还没到宋州,李义满已经羞愤交加,死在了宋州监牢里。

    臣子们相互斗气是常事,可因此闹出人命来,可就是大事了。朝廷之上听闻李义满死在监牢里后,顿时一片哗然,李渊也觉得有些郁闷了,下旨让李建成好好处理此事。李建成便和东宫属臣商议了两天,又征求了一下裴寂等朝中重臣的意见,最后决定将盛彦师收监处死。

    在东宫讨论这一事件的时候,唐瑛是反对惩罚盛彦师的,在她看来,盛彦师收押李义满的理由充分,行为虽然过激,但不至于是错。相反,李义满为泄私怨而罔顾国事的做法才叫过分,本就应该受到处罚,虽然也够不上死罪,但他的死并不是盛彦师造成的,盛彦师不该为此负责。

    可别人的想法与唐瑛完全不同。李建成本人强调的是盛彦师抓人行为逾越礼法规矩,王硅韦挺等人也强调这点,还指责盛彦师别有所图。更有甚者,韦挺直接指出,朝廷上已经有人在说,盛彦师才从徐元朗处逃回,就擅自捉拿一州刺史,其用心可疑。

    盛彦师被徐元朗扣押期间,与唐瑛在刘黑闼处一样,受到了徐元朗的好生款待,哪怕明知道盛彦师不肯投降自己,徐元朗也没忍心伤害他,所以,盛彦师得以安全逃回后,自然有人就此说三道四。

    原本唐瑛一直在据理力争,可盛彦师可能投靠徐元朗的猜疑一出,唐瑛就沉默了。她也是从刘黑闼那里逃回来的,也没有以死殉道,她为盛彦师而争,就显得有些……兔死狐悲的嫌疑了。李建成显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虽然及时提醒了韦挺,但话已经出口,为时已晚。

    其实,唐瑛在这件事上如此激烈的反对态度,也让李建成不理解,别说李建成了,就是魏征,也有些迷糊。魏征其实也是反对处死盛彦师的,在魏征看来,盛彦师所犯之错虽然大,却没大到死罪的地步。只是,从大局上看,处死盛彦师也有些道理。所以,魏征大反对并没有唐瑛激烈。

    后来,魏征私下对李建成说,唐瑛反对处死盛彦师,恐怕是私人原因更多,因为盛彦师正是设伏杀了李密之人,可以算是间接为翟让等人报了仇,唐瑛因此对这个人有好感,那很正常。李建成这才有些恍然大悟。

    其实,魏征是胡乱猜测了,若说起私人原因,唐瑛不但不会反对处死盛彦师,还会赞成,就算不投赞成票,也不会出言反对。因为,盛彦师正是设伏杀了李密后,才获得朝廷重用的。魏征却不知道,唐瑛是有些恨盛彦师的,不是因为李密,而是因为王伯当。

    不管唐瑛怎么看待李密此人的,对王伯当她却始终怀有愧疚之心,虽然知道她有这个心思的人仅有李世勣一人,但唐瑛因为王伯当的死,对盛彦师没好感却是真的。因此,当魏征私下这样劝她时,得到的也仅仅是两个白眼而已。

    盛彦师最终还是被处死了,唐瑛位卑无权,不可能左右事情的最终结果。不过,她从这一事件中也看到了此时大唐官制上的不足,因此才在后来的官制讨论中,提出了文武分治的后世理念。

    李建成虽然没有听取唐瑛的意见,却因为唐瑛后来的沉默而不安,不管从那个方面来说,他都不想让唐瑛不高兴,不想得罪她。因此在事后,他把那天的事告诉了李渊。

    李渊与李建成等人的想法却截然不同。出于政治上的敏感和对唐瑛的了解,李渊深知唐瑛绝不会为私人恩怨而做出与众不同的建议,在考虑了几天后,特别是听到唐瑛提出的文武分治之法后,李渊便想和唐瑛好好谈谈。再说,和唐瑛聊天也是他的一大乐趣,有事没事聊上半天,心情大好。

    本来呢,唐瑛是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再说什么了,她知道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这些古人相差了很多,她的想法这些人怕是无法理解,因此并不想多说,多说无益、祸从口出嘛!但李渊如此大费周章地想听她的主张,还是多多少少让唐瑛感动了一下,她不好意思拒绝了。

    “陛下,在东宫当着众人的面,我已经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无奈,和大家想的都不一样,相比陛下也知道了,没什么可说的。”

    李渊摇头了,这女娃子跟他耍心眼,还是嫩了点:“朕知道,你是说,盛彦师做法有点过分,但罪不至死,而且,他被贼所擒没有慷慨赴死也算成了一项罪名,这让你有些不舒服了,对不对?”

    唐瑛没有否认:“还是陛下理解唐瑛的心情。盛彦师身陷徐元朗之手,并非他的过错,他可是奉了您的旨意前去劝降的,虽然没能成功,却不能因此获罪吧?”

    李渊点头:“当初是他自己主动请缨,没有成功,也保持了一定的气节,朕并没打算处罚他。可这次,他收押李义满的作为,可不仅仅是做的过分了,而是大不敬,这点,你可清楚?”

    唐瑛点点头:“太子等人都是这样说的,但,我的看法却不同。”

    “唔,说说,朕喜欢听。”

瓦岗三年 第二百九十三章 理由

    第二百九十三章 理由

    “是,”唐瑛笑笑:“陛下。如果臣说李义满之死怪不得盛彦师,不知道陛下会不会认为唐瑛有点异类?”

    “不是盛彦师,李义满怎么会死?你这想法,本就出奇。”

    “陛下喜欢唐瑛的,不就是这样的出奇之处吗?”唐瑛不失时机地扔了一个马屁过去,她还是很懂分寸的。

    李渊笑了:“你既然明白,就快点说。”

    “是。唐瑛认为,李义满是死在自己手上的。首先,他为了私人恩怨而不顾国家大义,此一不可取之处;其次,身陷囹圄,不思积极为自己争取权利,而是生气埋怨,并把自己给气死了,这样的脾性,也太经不起事了吧?有此二点,我认为,李义满是死在自己手里的,盛彦师没有杀他,所以,盛彦师罪不至死。”

    “呵呵。有点道理,但,这不是为盛彦师开脱之词。若不是盛彦师逾规抓人,朝廷自会处置李义满为私人恩怨罔顾国家大事的责任。”

    “盛彦师逾规抓人,到底是怎么想的,臣不清楚,但臣想,他或许只是想羁押李义满,然后让朝廷来处置。”唐瑛顿了一下继续说:“所以,唐瑛以为,对待盛彦师的问题上,先应该看他的目的,然后再论他的手段。但太子殿下却先论私,再论公。太子的说法是盛彦师私自做主,目无朝廷,逾规抓人,目无皇帝,说来说去,其实就两个字:面子。盛彦师抓人的做法,失了朝廷的面子,拂了陛下的面子。”

    “你力争只处罚他,而不处死他,理由仅仅是因为他的做法出于公,而非出于私?”李渊捋捋胡须,笑着问唐瑛:“这个理由,有人提出来过,但。站不住脚。公有公的规则和律法,私有私的情义和道理。”

    唐瑛犹豫了一下,终于下定了决心:“陛下,如果唐瑛说错了什么,你可不能怪罪我。”

    李渊乐了,这个唐瑛呀,反对杀盛彦师,果然是有原因的:“说吧,朕何时因为你说实话而怪罪过你?”

    “那,我先问陛下一个问题,你不能生气。”

    “唔?这么严重呀?”看到唐瑛想把话收回去,李渊赶紧放下捉弄她的心思,笑道:“说吧,朕保证不生气。”

    唐瑛看了一眼李渊的笑脸,踌躇了一下,终于把嘴边的话问了出来:“陛下,你们杀盛彦师,真的不是因为李义满是你们李家的人?”

    “什么?”李渊愣了,他根本没想到唐瑛会问出这么一句话来。

    唐瑛赶紧声明:“陛下,你答应不生气的。”

    李渊扶额了:“你这女娃,想什么呢?你以为朝廷杀盛彦师。只是为了替李义满报仇?若是为此,何必杀盛彦师,把王薄杀了,不就完了嘛!”

    唐瑛眉头紧皱:“陛下,那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朝廷不下令惩罚王薄,却下令杀盛彦师呢?李义满究竟有什么来头?”

    李渊叹口气,苦笑一下:“看来,外面有人在说老李家得天下了,容不得别人动姓李的人了,是不是?”

    唐瑛点头:“臣听过这样的话,但,臣并不相信这种说法,陛下不应该有这种想法。”

    唐瑛不说陛下不会有这种想法,而说陛下不应该有这种想法,这让李渊明白了唐瑛的心思。他并没有因为这样的猜忌而生气,略微思考了一下,点点头:“你想说什么,朕清楚了。朕先回答你刚才的问题,为什么不下令惩罚王薄,因为王薄死了,被李义满的侄儿杀了。朝廷不该再为难一个死人吧?”

    唐瑛啊了一声,这个事情她却不知道:“居然……李义满的侄儿敢这样报仇?朝廷不追究吗?陛下,既然王薄都死了,盛彦师更不应该为此而死呀?”

    李渊叹口气:“唐瑛,你心思敏捷,能想到别人想不到或者不敢想的问题,朕很宽慰。但是,你呀。看问题也有些偏颇。你可知李义满的来历?”

    唐瑛点点头:“听说也是义军首领,规模小,自保而已。”

    李渊点头:“对,他本是山东历城的一个豪杰,不满前朝暴*,也为了自保和保乡护土,揭竿而起。不过,这个人没野心,更是山东众多小义军中第一个向朝廷表臣服的人,在徐元朗拉拢他时,又被他断然拒绝。”

    “哦,如此说来,此人还是颇有些见地和忠心。”唐瑛好像明白了一些。

    李渊笑笑:“如果李义满不死,这件事也算不上大事,朝廷出面调解一下,给双方一点惩戒,各打五十大板也就没事了。可他偏偏死了,死在宋州监牢里了。在眼下这个关键时刻,他的死就举足轻重了。你明白朕的意思了吗?”

    “河北山东正在打仗……”唐瑛苦笑了,她这才明白盛彦师真正的死因:“原来,陛下是出于稳定江湖豪杰的想法,才做出这种决定的。只可惜,盛彦师死的有些不值。”

    李渊点点头。也叹惜一声:“此人还是很有才干的。但,在大局面前,朕不得不杀了他,以安抚山东甚至是江南的投向大唐的豪杰们。这件事,朕也问过二郎的意见,他回答朕一个字:杀。”

    唐瑛点头了,李世民身在山东平叛的前线,更清楚李义满之死可能造成的后果,所以,主张杀盛彦师也说的过去。只不过,这件事怎么想怎么不对味。从这件事上,也能看出,新兴的大唐帝国,急需一部囊括全局的律法,不然,这种混乱各自为政的局面,还会造成第二个第三个冤死的盛彦师。

    “盛彦师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从而稀里糊涂地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叹气一声,唐瑛向李渊建议:“陛下,您应该考虑制定大唐律法的事了。再出现类似的事情,官员们有法可依,有法能用,就不会擅自做主,也不会出现这样的冤情了。”

    “呵呵,唐瑛,这次,你和太子想到一块去了。”李渊哈哈一笑:“这件事出来之后,太子就向朕建议赶紧修订律法,和你建议地方官员文武分治的想法可谓不谋而合,你们都是想,不能让下面这些人自以为是,胡乱做主了。”

    “哦。”唐瑛哦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了。李建成,想的也很周全嘛,只是,这个人对自己怕是还有防备之心,不然,这些话为什么没对她说呢?

    李渊看看唐瑛,笑着问:“你对太子不满,可是因为太子没有对你解释清楚?还是觉得太子并不尊重你的想法?”

    唐瑛一愣,赶紧摇头:“陛下误会了,唐瑛说过,我与太子之争,只是观点不同,不存在什么满与不满之说。再说,唐瑛是臣,太子是君。太子没有治唐瑛不敬之罪,已经很大度了。”

    “哈哈哈,你这女娃,言不由衷。”李渊笑了数声后,才道:“唐瑛,你参与东宫事务也有段时间了,觉得太子为人如何?办事能力如何?”

    唐瑛微微皱了一下眉头,抬眼看到李渊鼓励的目光,她笑了一下:“陛下。说实话,太子每日为朝政而操心,勤勉二字当的起。太子在处理朝中事务时,也是游刃有余,想的周全,对臣子们也体贴有加。”

    “唔,没什么不足的地方?”

    “要说不足,也有。”唐瑛犹豫了一下,方回答道:“臣觉得,太子决定一件事,经常反复思虑,不能立刻下决断,因此,处理事务不能做到又快又好,这……有时候,可能稍稍耽搁了一些。不过,太子在大事上的决断还可以。”

    “你说的对。”李渊不停地点头:“太子呀,做事就是喜欢犹豫,讲究精细,总想做的越完美越好。他就少了一些杀伐决断的味道,这点,比不上秦王。只是,太子比秦王心细,于朝政而言,却是好事,遇事多想想,没坏处。”

    “嗯。”唐瑛点头认同这一说法:“战场上瞬息万变,需要秦王那样的果敢决断;朝廷事务繁琐,倒是应该仔细一些。”

    “呵呵,你和太子再处长点就知道了,太子,人很好。”

    “嗯,太子对陛下和臣子们都很好。”

    李渊看了看唐瑛微垂的眼帘,意味深长地笑了:“唐瑛,你对每一件事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观察事务也很细致,往往能从别人想不到的角度发现一些事情。但是,你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个人成见太深,这种缺点,阻碍了你的视线,你看问题就不全面了,反而影响了你的判断。”

    “这……”唐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李渊说的有些道理。

    “朕知道,你小时候吃了不少苦,对门阀豪族官吏都有些偏见。”李渊叹口气:“可是,此一时彼一时,你现在身为朝廷之臣,看问题就不要老看那些阴暗面,多想想时局,多考虑一些为什么别人的意见会与你相左。”

    唐瑛轻轻点头:“是,臣明白了,以后不会再这么偏激了。”

    “偏激没错,朕身边偏激的人很多。”李渊笑道:“只要偏激的有道理,朕还是很欣赏的。呵呵,杜伏威向朕递上了要来长安的请求,朕马上就答应了。”

    唐瑛马上向李渊表示祝贺:“恭喜陛下,江南定也。”

    李渊微微摇头:“还不一定呢。看看再说吧,江南,要平定没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