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语秋年-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即,她又低声说了一句什么,这才快步离去,跟上徐氏刘氏。
本来低着头的王听桃,突然就模糊了双眼,她忍不住抬头去看梅姨娘的背影,泪眼模糊里只有一抹深紫色的衣摆,浓烈至极。
王锦锦自然也明白刚才梅姨娘认出了王听桃,只是她没有听清楚她最后说的什么。
“梅姨娘……说的什么?”
王听桃擦了擦眼泪,低声道:“她说:不管怎样,我都是她最好的女儿……要我跟南明……好好的……”
王锦锦看了眼梅姨娘的背影,又看到了刘氏的背影,突然微微笑了起来。
她心底暖融融的。
“做母亲的,谁会不爱自己的子女呢?梅姨娘爱你,我娘亲也爱我,有她们的爱,就足够了。”
王听桃点了点头:“我会跟南明好好过的,不让她担心。”
说完,两人便从后门溜了出去。
后门早就准备好了马车,王锦锦不会骑马,王听桃也不会,好在这马车不用拉重物,赶往十里亭也不会太久。
王锦锦已经做好了回府挨揍的准备,毕竟调包了活人,这么大个罪,也不知道老太太会怎么惩罚她?
但她又不能晚归,否则蓝烟性命攸关。
***
再说刘氏。
方才梅姨娘发呆,说是景色好,她便也顺着话头说:“暮春春色最便妍,希望今年王家的面貌也能焕然一新。”
徐氏轻轻的咳了咳:“我别的也不求,但求身子骨好一些。每年冬天,都差些要了我的命。这身子一天比一天虚,吃了再多的药材也不管用,就想着临死之前看到石儿娶妻……怕也是难了。”
“你就是太悲观了。”刘氏叹气,“随其自然吧,像明珠儿,一直都给我说不想嫁人,我也想好了,她若到了年纪真不嫁,我也不催她,她只要高高兴兴的就好。”
徐氏也很无奈:“听石常年在外,我都甚少见到。这些想法,怕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说给他听。”
“总有机会的。”
徐氏这时又对梅姨娘说:“等老太太心情好一些,我陪你去看看桃姐儿,这么一直关着她,也不是办法。”
梅姨娘下意识看了眼刘氏,随即又低下头道:“是这个理。”
“私奔是老太太的逆鳞,碰不得这个话题。但只要桃姐儿听话些,应该也可以获得老太太的同意。”刘氏如此安慰道。
梅姨娘听到这番话,更不是滋味,只能唉声叹气。
这模样看在刘氏徐氏眼里,还以为她在担忧王听桃,却不知道,梅姨娘也担心王锦锦受到牵连。只是这个档口,她根本不敢说。
三人去宝堂斋接到了林氏,便又去前院招呼客人。
说来也怪,今日这大喜日子,天气却阴沉沉的,一副要下雨的架势。
王听兰见天公不作美就有些不高兴了,好在胡家人来的早,她盖着盖头,听着唢呐鞭炮,心情到底好了不少。
午宴过后,刘氏才稍微闲下来。
等会儿胡家人把王听兰接走,她们就更轻松了。
可偏偏这个时候开始下起了雨,暮春的雨,不大不小,吹面不寒杨柳风,倒也沁人心脾。
刘氏正站在廊庑下,就听旁边有人叫她。
回头一看,却是林氏。
“大嫂。”
林氏今日穿了件锈红色的褙子,头发挽成圆发髻,插了六支木钗,看起来温柔大气。
“弟妹,我身子不适,要回宝堂斋,你能不能送我回去。”
刘氏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儿,四下里一看,没有瞧见一个丫鬟婆子,估计今日太忙,都去四处帮忙了。她身边的绿蓉和宝珠忙着送客,身边也没个使唤人。
没奈何,刘氏微微颔首:“举手之劳罢了,大嫂不用客气。”说完,她又看了眼林氏身后,“绿芜姑娘怎么没有陪你?”
林氏笑了笑,说道:“她那丫头,今天发烧卧病在床,我怕她出来染晦气,就让她一直待在宝堂斋。”
“啊,真是奇了怪了。”刘氏撑伞给她,“明珠儿今日也病了,难道昨晚很冷不成?”
“喔?是吗?明珠儿也病了?叫大夫没有?”
“也是怕晦气,让老太太知道不愉,自己出府去看诊了。”
“明珠儿是个懂事的。”
两人边说边往宝堂斋去,林氏在带路,却一路上都没有看见丫鬟婆子,刘氏觉得古怪,却也没有问。想着今日王家大喜事,人手不足也有可能。
走了半晌来到宝堂斋门口,刘氏正要告辞,林氏却把她拉进屋,执意要她喝碗姜茶暖暖身子。
“不用了大嫂,你何必跟我客气。”刘氏觉得林氏今日出乎意料的热情,她以前对谁都冷冷淡淡啊。
林氏却拉着她往里走:“你淋了雨,万一生病怎么办?明珠儿已经病了,难道你也要生病不成?喝碗姜汤,也算是大嫂谢谢你啦。”
刘氏推辞不过,没办法,只好在宝堂斋坐了一会儿,路过那佛堂,她忍不住搓了搓手背的鸡皮疙瘩,觉得不自在。
林氏让丫鬟端来姜茶,笑着递给刘氏:“我畏寒,这姜汤一年四季常备,别看不好喝,对身子好着呢。”
刘氏接过碗,闻着刺鼻的气味有些难受,但又不想拂了林氏的面子,勉强喝了两口。
“前院那边儿离不得人,大嫂,我先告辞了。”
林氏看了眼姜汤的碗,随即笑了笑:“好吧,我也不留你了,绿秋,送二奶奶出门。”
刘氏起身行礼,便随丫鬟离开。
她才走不久,绿芜就打帘子进来了。
绿芜走到林氏跟前,看了眼那姜汤,皱了皱眉说:“大奶奶,这样是不是不妥……”
“没有什么不妥。”
林氏脸上温柔的笑意顿时消失,她冷冷的说:“不管那日她有没有看见,可她已经对我有隔阂了。刘氏是个聪明人,以后王家有个三长两短,她保不齐会怀疑到我身上。”
“可是……”绿芜还想说什么。
林氏打断了她:“你跟了我这么久,难道还不知道我的性子吗?刘氏给你什么好处了,你要处处替她说话?”
绿芜忙跪下,诚惶诚恐:“奴婢不敢,奴婢不敢!只是想着她身边的绿蓉是奴婢的表姐,若刘氏出了意外,绿蓉恐怕在王家并不好过,所以奴婢才会如此。”
“看不出来,你这丫头还挺念旧情。”
林氏语气不疾不徐,可却让绿芜毛骨悚然。
“要不……让绿蓉也到宝堂斋来做事?”
“多谢大奶奶好意!不用了……当真不用了。”绿芜忙说,“只是表姐罢了,倒是奴婢多管闲事,还请大奶奶责罚!”
绿芜咬牙低着头,双手仿佛要抠进地里。
林氏突然笑了起来,将手里的佛珠套在手腕上,把她扶起:“你是我身边最得力的丫鬟,我责罚你干什么?好了,下去吧。”
绿芜看了她一眼,这才点头,哆哆嗦嗦的退下了。
正文 逝世
十里亭。
一片青草妒春绿。
马车停在路边,王锦锦扶着王听桃下车,两人冒着小雨奔向亭中。
王听桃擦了擦脸上的雨水,四处张望,焦急非常:“他人呢?你不是说他会在这里等我吗?!”
王锦锦也一头雾水,心中七上八下:“我不知道!明明跟他说好了的,他……他来了!”
只见不远处的南明带着瓜皮帽,背着青布包袱,策马而来。
王听桃看着熟悉的身影,忍不住掉下泪来,不顾雨水,冲了过去:“南明!”
马上的人几乎是从马背滚下来,两人用最快的速度靠近,随即紧紧的抱在一起。
王锦锦揉了揉眼睛,突然觉得心里一阵一阵的温暖。
“桃儿……桃儿……真的是你?”南明一遍一遍的摸着王听桃的脸,“真的是你?我没有做梦?”
“你没有做梦!”王听桃也流下泪来,“这么久不见,你瘦了好多……”
“你也瘦了。”
两人说完,又紧紧相拥,仿佛天地之间只有他们两个。
王锦锦看着这一幕,觉得欣慰,又觉得不可思议。
她这辈子也不会和一个男人深爱成这样吧?什么生死相依,生死相许……王锦锦搓了搓肩膀,不能想象。
两人还在雨中腻歪,王锦锦看不下去了,将手拢在嘴边,大声说:“不要卿卿我我啦!快些走吧!”
沉浸在幸福喜悦中的两人这才回过神来。
两人相视,都有些不好意思的发笑。
“五妹,这一次真的谢谢你……如果不是你的帮助,我跟南明根本不可能相见。”王听桃走进亭中,拉着王锦锦的手,语气是从所未有的认真。
王锦锦笑了笑,看了眼南明:“好了,你的感谢我都明白,如果南明对你不好,我追到天涯海角也要让他好看!”
南明忙一脸郑重的点头:“五姑娘,你放心,我若对桃儿不好,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南明,别胡说!”王听桃心疼的捂着他的嘴。
王锦锦忍不住“扑哧”笑了起来,眼神在她们身上来来回回的转:“知道你们鹣鲽情深了,不用在我面前蜜里调油。”
南明和王听桃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王锦锦又正色说:“三姐,这么多年,在王家你和听芹和我关系最好。你这次做出这样的决定,只要能幸福,我也就放心了。”
王听桃点了点头:“我和南明在一起,怎么都会幸福,不管贫穷或者富有,只要他在我身边就足够。倒是你……你从来都是最有主见的那一个,若今后遇到什么,大可来苏州找我们。”
“苏州?”王锦锦一愣。
南明解释说:“我们打算先去北边躲避一年半载,之后再去苏杭定居,具体在苏州还是杭州没有定下来,到时候若你收到没有署名的书信,就知道是我们了。”
王锦锦颔首:“如此就好。”
王听桃还是有些担忧,她问:“我们倒是可以一走了之,但是你呢?你回去之后,和蓝烟怎么办?老太太她们会怎么处罚你?”
王锦锦摇了摇头:“这个我也不知道,老祖宗最讨厌私奔一事……但她再讨厌,也舍不得对我太狠心的。大不了打一顿,跪祠堂,或者抄抄经书,写写字罢了。倒是我那个贴身丫鬟……所以我得快些回去,保她安全。”
“小心。”王听桃沉声道。
她语气一顿,又说:“别的我也不多说了,南明你要好好照顾我三姐,她脾气有时候倔着呢,你要多包容她。包袱里的银子够你们用了,如果以后还有机会……我一定会来找你们。”
“好啊,我等你。”王听桃捶她一肩膀。
王锦锦忍不住笑了起来,也反手捶了她一下:“好了,快走吧。”
王听桃和南明也知道时间紧迫,不能再待下去了,两人跟王锦锦道了一次别,便相携上马。
“五妹,保重!”
王听桃朝王锦锦挥了挥手。
“快走吧!”王锦锦也挥了挥手,“一路平安!”
王听桃点了点头,便抱着南明的腰,背着行囊,策马消失在蒙蒙细雨之中。
王锦锦鼻尖有些泛酸,她踏上马车后,环顾孤零零的四周只有自己,顿时有些感慨。
王家的姊妹一个个到了年纪都走了,王听荷,王听兰,王听桃……下一个就是王听芹,再是她。
叹了叹气,王锦锦也不愿意再去想了。
马车缓缓的往王家行驶,王锦锦望着窗外的景色,突然觉得心头一慌,马车突然戛然而止,她险些被颠簸的跳起来。
“车夫?怎么回事?”
王锦锦捂着不适的心口,只觉得堵得慌。仿佛有什么大事要发生,又好像已经发生了什么事情。
车夫在外说道:“姑娘别怕,只是磕着石头了,小的把石头挪走就好。”
不过一会儿,马车又平稳的行驶起来。
但王锦锦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她皱着眉头,好不容易来到王家门前,却见门口没有一个丫鬟小厮,难道说这么快就知道王听桃私奔的事儿了?!不会吧?!
王锦锦大惊失色,暗暗打定主意,要把王家人想方设法的拖住才行。
本来以为一进门就有人把她带到老太太跟前问话,可一路走进去就没有看到一个下人,她心想:难道老太太震怒,把所有人都派去追王听桃了?!那这样的话,王听桃和南明就危险了。
王锦锦心里七上八下,她一路往里面走,越走越奇怪,直到内院,才看到一个三等丫鬟在拆红布和喜字。
“怎么府里都没有一个人?”
王锦锦拉着那丫鬟问。
丫鬟回头一看是她,顿时大惊失色,眼睛瞪的像铜铃,仿佛见了鬼:“五姑娘!!”
“啊?”
王锦锦都被她吓了一跳。
丫鬟抓着她胳膊,颤声道:“五姑娘,府里的人都找你找疯了!你到底去哪儿了?!”
王锦锦愣了愣,指着自己鼻子:“确定是找我?不是找……别人?”
老太太这么快就猜到她在帮王听桃?还是蓝烟已经被拆穿了?
“就是找你啊!你快回琼芳苑吧!二奶奶快不行了!”丫鬟说出这句话,王锦锦以为自己听错了,她呆呆愣愣的问:“什么?你说什么?是不是说错了?”
丫鬟有些怯怯弱弱,道:“二、二奶奶突发疾病,快不行了……”
她一句话还没有说完,王锦锦已经反身奔向了琼芳苑。
她不知道怎么跑的,也不知道天旋地转到底是什么感觉,只知道呼吸困难,身体僵硬,大脑一片空白。
“娘——娘——”
王锦锦拖着身子奔向院门,只觉得一路上人越来越多,出出入入的丫鬟手里捧着铜盆,一盆盆的水里全是红色,血腥气刺鼻冲天,王锦锦还没进屋,就已经感觉到了绝望。
“五姑娘……”
红着双眼的绿蓉,看着突然闯进来的王锦锦,瞪大双眼。
一屋子充斥着药味和刺鼻的味道,老祖宗王文业,徐氏李氏等人都在。
王锦锦进屋,所有人都看向她。
“你还知道回来……”王文业正想要说她,王锦锦却一把推开他,走到病床前。
刘氏紧闭着双眼,面色苍白,嘴角的血根本就没有停止流过,她嘴里不清不楚的说着话,可根本没有人听的清。
一个老大夫正在给刘氏把脉,在那儿摇了摇头:“二奶奶气息微弱,估计……熬不过今晚了,大家准备后事吧……”
“滚!”王锦锦揪着那大夫的衣襟,用尽全身力气把他推开,“庸医!胡说八道!”
“明珠儿!”老太太也急了,“快让开,不要胡闹,让大夫好好看诊!”
王锦锦不为所动,红着眼不要眼泪掉下来,她颤抖着手去给刘氏把脉,登时就再也忍不住,眼泪一排排的流。
“针。”
王锦锦咬着唇,朝那大夫索要银针。
大夫愣了一下,从随身携带的药箱里拿出一捆银针给她:“哎呀,不行了,二奶奶已经没了气息,大限已至……”
徐氏也在规劝:“是啊,明珠儿,让大夫来吧,你不要乱来……”
她话没有说完,就见王锦锦沉着着脸,两指背在一排银针上划了两下,挑了一根最粗的针,在刘氏檀中、喷门、璇玑等大穴位落针,从小到大,从细到粗,从深到浅,一共三十六针。
动作行云流水,速度极快,一看就是老手。
那大夫一脸惊讶:“这是《金针十三法》的起死回生吗?”
王锦锦根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她只知道,刘氏已经要没气儿了,她要想办法吊她最后一口气,和她说最后一句话,哪怕只是告别的话!
一针一针,伴随着她满脸的眼泪,嘴角都咬出了血,一点一点滴在刘氏的手背上。
“娘……娘……”王锦锦边哭边喊,她只怪自己学艺不精,如果真的能起死回生,那该有多好!
就在众人惊诧王锦锦会施针的档口,刘氏突然坐了起来,“噗”的突吐出一口黑血,虚弱至极的睁开了眼。
她有些不可思议和惊喜的看向王锦锦,嘶哑的无声的喊道:“明珠儿,你回来看我了吗……?”
王锦锦再也忍不住心底的悲伤,抱着她瘦弱的肩膀,嚎啕大哭:“娘——”
正文 中毒
刘氏已经是油尽灯枯。
她想要握住王锦锦,却没有半分力气,王锦锦连忙握着她的手,说:“娘……怎么会怎样?明明早上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病了?”
刘氏虚弱至极的说:“不知道,突然……突然就这样了……吐血……停不下来。疼,浑身疼……”
王锦锦把着她的脉,除了感觉微弱,并无中毒的迹象。可是刘氏的状况,分明就是中毒,还是剧毒!
“你可吃了什么不该吃的东西?”
刘氏低低的答道:“与……宴席上众宾客吃的都一样……哎,生死有命,或许娘……娘是真的无福了……”
王锦锦擦了擦眼泪:“胡说!娘,你一定要坚持住,我会治好你的!”
思及此,王锦锦又手忙脚乱的从怀里掏出一瓶解毒丸,给刘氏吃下,刘氏吃完,只是眼睛亮了亮,其它并无好转。甚至吐出来的血,也越来越黑,这说明她的身体一切都在急转直下。
王锦锦从来没有这般束手无策,即便是面对萧秋年,她也可以想办法去研制药,不像这次,刘氏的病来势汹汹,她根本没有时间准备,没有对策去治疗。
刘氏吃了解毒丸,可能是心理作用,又可能真的有用,她稍微能说话顺畅些了。
她转头对王文业说:“二爷,我们多年夫妻,我从未求你过什么,但求你……让明珠儿幸福,不要为难她,对她好些,再好一些……”
“若阑……”王文业难得崩溃一次,他踉跄的跪在床前,“若阑,是我不好,这么多年让你委屈了。你不容易,我都知道,其实……虽然……虽然我在外不止你一个,还有周姨娘余姨娘那些外头耍过的姑娘,但是……但是我心中最喜欢的仍然是你,你在我心里的位置,是其他人都比不了的!”
他哭着说这话,也不管余姨娘和周姨娘都在,还有王听瑶,几个人脸色都不好,可又不敢表露出来,纷纷装作一副不舍刘氏的样子,其实心底都要乐开了花儿。
王文业的情深意切在王锦锦眼里不值一提。
她趁着所有人都在,突然道:“既然如此,爹爹,你能不能当着老太太的面,答应我一件事,答应娘亲一件事?”
王文业愣了愣,拍着胸脯说:“别说一件,就是一百件爹也答应你。”
王锦锦环顾四周,一字字道:“若娘去了,你终身不得续弦,王家二房正室,你的发妻,永远都只有娘亲刘若阑一个!”
刘氏觉得这话不好,她担忧的看了眼老太太,虚弱的说:“明珠儿,不要这样……”
“就这样!”王文业一拍大腿,愣是答应了下来。
老太太也点头:“这不过是一件小事,若阑,这也是你该得的。不说只是二房正室的名号,我这个老太婆,也只认你这个二媳妇!老二若是想娶谁,只要老太婆不死,他就休想!”
“我不会!”王文业急急忙忙拉着刘氏的手,“我这辈子,最爱的只有若阑!”
周姨娘几个脸都要绿了,可她们只敢低着头。
说来说去,周姨娘今日也是难过,王听兰大着肚子嫁人,老太太本就不满意,这大喜日子,刘氏竟然要死了,晦气,当真晦气,可她一句话都不敢说。
而刘氏临死许了这个诺言,更让她们两个姨娘没半点盼头了。
这辈子能怎么办?就在王家老死得了呗。
旁人心里想什么,王锦锦已经猜到了,但她根本不在意。
她抱着刘氏,回想起以前,记得第一次见她,是在自己落水后,她急急忙忙的训斥自己,却又心疼的不得了,转头就把梅姨娘她们教训了一顿。
不管怎样,她始终都是爱她的。
王锦锦想到过去的点点滴滴,眼泪便忍不住的流,她已经无能为力,回天乏术了。
刘氏也知道自己这病不可能好,她让王锦锦靠过来,悄悄问她:“明珠儿……你告诉娘亲,为什么……在你七岁落水那年,你突然……突然就变懂事了呢?”
王锦锦一怔,没想到刘氏临死前的心结竟然是这个。
她有些难过,又握紧了拳头,下定决心的样子。她低下身子,对刘氏附耳说了一句,只有她们两个人知道的一句话。
刘氏眸中先是闪过惊诧不可思议,随即又是说不尽的无奈,最后便温柔的看向王锦锦,微微笑着说:“怪不得呢……但,你永远是我女儿……不管是明珠儿,还是暗珠儿……都是我女儿,我最爱的女儿……”
王锦锦这么多年对她好,她当然知道。
所以,这就足够了。
刘氏突然就不畏惧死亡了。
说不定在阴间,她还能碰到自己早夭的明珠儿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