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一路荣华-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思忖着白璎珞的话,白老太太犹豫着说道:“你一个小女孩儿家,你的话,他就能听了?”
  “能让祖父相中的人,怎么也是有心胸有度量的人,珞儿跟他讲道理不就是了?有好多话,祖父跟他说不合适,珞儿去说,就没什么了,到时候,就算是不合时宜,杜轩觉得我是女子,又是个孩子,必定不会多想,造成什么不必要的误会。”
  白璎珞振振有词的说道。
  有些话,白老太爷确实不太好出口,就像劝说他进京求学,也只能点到为止,他若是自己能想明白,那自然再好不过。可若是白老太爷一意劝说,杜轩反而会觉得白老太爷在算计自己什么,毕竟,两人结识也是通过一盘棋,更不用说认识还没多久了。
  如是想着,白老太太似是被说服了,轻轻的点了点头。
  歇了午觉起身,白璎珞更了衣,带着流苏去了正屋。
  没一会儿的功夫,便有管事领着杜轩来了。
  “晚生杜轩,见过老太太,见过小姐,晚生是来请白老太爷指教珍珑的。”
  恭敬的行了礼,再站起身,看到白璎珞俏生生的站在白老太太身侧,杜轩顿时有些面皮发热,坐在扶手椅中,心里便有些微微的不自然。
  “老太爷出去了,留了话,说一会儿就回来,杜先生稍候片刻。”
  慈声说着,白老太太示意秋纹几人上了茶水糕点,一边随和的和杜轩聊了起来。
  问候了白家庄那几位和自己聊过天的老人家,又问了问学堂里的孩子,没一会儿,杜轩身上的局促感,便有些消褪了,不似一进屋那么紧张了。
  “不知杜先生贵庚几何?”
  杜轩眉清目秀,说话时彬彬有礼,这样的年轻人,是最得老人家喜欢的,没一会儿,白老太太对杜轩便多了几分好感,再问起话来,便更显慈和。
  “老太太唤晚生的名字便好,当不得您一句先生的称呼,晚生今年十八了。”
  杜轩颔首应道。
  “十八啊,还是个孩子呢……”
  幽幽的叹了一句,似是为他自小就在外奔波有些怜惜,白老太太柔声说道:“老太爷说你才学过人,既如此,你何不去考个功名,也算是为家里光耀门楣了。难道,这一世,你就要当个小学堂里的夫子不成?”
  将手中的茶碗轻轻放下,杜轩抬眼看着白老太太沉声答道:“晚生自幼奔波流离,冷待和白眼,更是不知受了多少。两年前到白家庄,要不是乡亲们,晚生兴许早已命丧黄泉,所以,白家庄的乡亲,都是晚生的恩人。如今,教授庄子里的孩童,让他们长些学问,将来都成为可造之材,是晚生唯一能做的,所以,老太爷的期许,晚生实在难以实现。”
  说到最后,杜轩起身冲白老太太拱手一拜,行了大礼。
  “哎……”
  轻不可闻的叹了口气,白老太太回头看了白璎珞一眼,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
  待到杜轩再次落座,白璎珞起身走到一旁,提起茶壶为杜轩蓄满了茶水。
  见是白璎珞,杜轩有些惶恐的站起了身,口中连声说着“不可不可,岂能劳烦小姐为在下斟茶”。
  白璎珞莞尔一笑,动作麻利的斟了茶,放下茶壶后退到了白老太太身后。
  “这碗茶,算是璎珞替白家庄的乡亲们谢过杜先生的。杜先生知恩图报,将自己所学毫无保留的教给学堂里的孩子们,乃是当之无愧的君子。”
  白璎珞夸赞的说道。
  “小姐谬赞了……”
  许是觉得有些受之有愧,杜轩的面色有些泛红。
  话锋一转,白璎珞沉声问道:“可是,璎珞有一疑惑,还望杜先生能替璎珞解惑。”
  “解惑不敢,小姐但说无妨,咱们可一起参详参详。”
  杜轩礼貌的回道。
  “如今的先生,以举人的功名教授乡野间的那些孩子,做他们的启蒙导师,自然是可以的,可是,先生难道打算一辈子都这么下去吗?”
  白璎珞发问道。
  这个问题,方才白老太太已经问过,杜轩也明确的表示,他愿意以这样的方式报恩,于愿足矣。
  是故,再听到这个问题,杜轩便有些不解的看向白璎珞。
  白璎珞继续说道:“璎珞换个方式吧。以先生的才学,若是参加会试,未必不会金榜题名,倘若先生有了官职,能真真正正的为百姓谋福祉,相比如今只做个学堂的先生教书育人来说,先生觉得,哪个更实惠,更能让白家庄的百姓受惠呢?”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自然是做官更能为百姓做实事。”
  杜轩实事求是的说道。
  “其实,先生拒绝我祖父的好意,只是自己的心结没解开罢了。先生一味的想着报恩,殊不知,兴许在白家庄乡亲们的心里,你早已是他们的一个邻居,他们中的一份子,而不是你所说的,他们都是你的恩人,所以,先生不如扪心自问,问问自己究竟想要的什么,而不是自己能做什么。”
  扬声说着,注意到了杜轩陷入思索的表情,白璎珞做了最后的结论,“所以,先生实在该好好想想才是,不要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差,而辜负了乡亲们对你的厚爱。”
  说了一大通话,白璎珞顿时觉得有些口渴了,喝了几口茶,再转过身,正对上白老太太赞赏的目光,白璎珞俏皮的眨眼笑了笑。
  
  第095章 双喜
  
  “尽力而为,但求问心无愧,若他坚持己见,那就正应了老人常说的‘命里无时莫强求’,到那时,就随他去吧。”
  杜轩走后,白璎珞这般和祖母说着。
  晚膳时分,白老太太吩咐了厨房,将白老太爷和杜轩的饭菜送去了书房,另一边,还让秋纹温了一壶酒送了过去。
  “瞧你祖父那样子,似是喜极了那个后生,如今,咱们也算是尽力了,但愿能有个好结局吧。”
  给白璎珞夹了一筷子菜,白老太太宽心的说着。
  膳罢,白璎珞搀着祖母去后院散了会儿步,再回到正屋,白老太爷正坐在软榻上看书,见白老太太和白璎珞进来,笑呵呵的说道:“方才吃饭时,我又老生常谈的和他提了进京求学的事,这一次,他却没急着回绝,直说回去思量思量。瞧这样子,兴许有戏,你和他说什么了?”
  回头看了一眼白璎珞,白老太太走到白老太爷身边坐下,将下午时白璎珞说的那几句话,原封不动的讲给了白老太爷听。
  有白老太太在,白璎珞和杜轩的见面,便也没有什么不合时宜的了,而如今,眼看杜轩不那么坚持的要守在白家庄做个没什么大用处的授课夫子,白老太爷感到十分欣慰。
  “珞姐儿倒会讲道理,一套一套的,若是男儿身,定然也是个有大出息的……”
  夸奖着白璎珞,白老太爷的唇边,泛起了几抹苦笑,不一会儿,眼中就有些萧索了,而一旁的白老太太,面色也跟着暗了几分。
  白璎珞知道,二老必定是想起了她的父亲,天资聪颖却英年早逝的白士鸣。
  之后的几日,杜轩再来园子里陪白老太爷下棋,一如往常的谦和有礼,可关于之前答应的考虑,却再未提及。
  白老太爷以为他有为难之处,便善解人意的再未追问,一老一少倒也相处和睦。
  四月十八,靖安侯和薛氏派了府里的管事来,打点着收拾起了行装,四月二十日一早起来,就要准备往京城赶了。
  午后杜轩再来,书房里,白老太爷便慈和的说道:“杜轩,难为你这些日子陪着我这老头子下棋解闷了,明儿开始,你便不用来了,日后便可以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了。”
  面色一惊,想到方才进府时院子里的下人都忙进忙出的归置着东西,杜轩犹疑着问道:“老太爷可是要回京了?”
  白老太爷点了点头,“人老了,便不能随心所欲的想做什么做什么了,我们从府里出来也有一个多月了,该回去了。”
  “理应如此,一家团聚自是最好不过的。”
  满含温情的说着,杜轩的面色有些犹豫。
  白老太爷看到,心中一动,原本打算不再追问的心思,顿时又蠢蠢欲动起来。
  “杜轩,之前,是老夫强求了,人各有志,也不能让你太为难。所以,你心里别有什么芥蒂,下回若是在路上见到老夫,可莫要躲开了去……”
  打趣的说着,白老太爷捋了捋胡子,“不过,你才学匪浅,真要是一辈子带着这小山村里,着实有些屈才了,得空的时候,老夫的话,你不如多想想,记住了吗?”
  面上显出了一片愧疚,杜轩站起身,郑而重之的冲白老太爷一拜,“老太爷的话,晚生字字句句都记在心里。这几日,晚生翻来覆去的思索着老太爷对晚生的谆谆教诲,回去后,又和村子里的几位长者商量了一番,晚生已经下了决心,待到将手里的事情都处理妥当,就前往京城求学,希望将来能不辜负老太爷对晚生的一片厚望。”
  眼中迸发出了一抹惊喜,白老太爷起身搀起杜轩,赞赏的在他肩上拍着,“好小子,终于想明白了,也不枉费老夫在你身上花了这么多心思,哈哈……”
  心情大好,白老太爷又仔细的叮嘱了杜轩许多事宜,才放他离去。
  再从书房出来,白老太爷的脚步便愈发轻盈,到了正屋,白老太爷迫不及待的将杜轩已然决定去京城求学的事,告诉了白老太太和白璎珞。
  心里长出了一口气,白璎珞一直提着的心,终于回落了下去。
  尽管将来的事情还不确定,可如今,终于算是迈开了第一步,这已经很值得白璎珞庆幸了。
  赏过了桃花,见到了长姐白秀,还出乎意料的遇见了心心念念的杜轩,这一番出京,白璎珞觉得收获良多,再启程回靖安侯府时,心中便再无负担,浑身上下透着一份轻松。
  午膳时分,庆安堂里人头攒动,一大家子人齐聚在一趟,笑语盈盈的说着这一个多月京城里发生的大小趣事。
  用罢午膳,白璎珞便告退了。
  一如走之前一般的整齐干净,沉香浅笑着站在承欢居门口候着,见白璎珞回来,请了安,一行人朝兰心阁而去。
  京城里的生活,果然比远郊山村里要繁华的多。
  只一个多月而已,竟有些翻天覆地一般,发生了那么多白璎珞不知道的趣事。
  头一桩,便是东宫太子侧妃有喜了,虽沉香说的不具体,可白璎珞心知,必定是林之湄。
  太子盛宠,林之湄又心气儿高,一心想着高过太子妃一头,东宫的三个女人当中,她率先有孕是再自然不过的。
  可是,对这个满京城都洋溢着欢喜的好消息,白璎珞却并不乐观。
  轻叹了一口气,白璎珞暗自祝愿林之湄能平安诞下孩儿。
  七大姑八大姨的琐碎趣事,白璎珞听了许多,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再醒过来,日头都已经西斜了。
  “六妹妹还睡着呢?”
  屋外响起了白璎芸的话语声,白璎珞打了个哈欠,急忙起身坐在妆台前整理了一下,再起身,白璎芸恰好顺着掀开的帘子进屋。
  正是晚春之际,天气已经很暖和了,白璎芸穿了一身湖绿色的长裙,愈发衬得发色如墨肌肤赛雪,只一个多月不见,她的身上,也多了几分婉约柔美的气质。
  说了会儿话,白璎芸言语间都是打探,可见白璎珞除了去过桃林,再就是清明那日在白家庄无聊的都留了一日,再无什么趣事,白璎芸便没了兴致,恹恹的坐了会儿就走了。
  想着大少奶奶贾氏临产在即,白璎珞让流苏将带回来的土特产归置出来了一份,带着去了煦和轩。
  贾氏的肚子大的如同一个球,已经不大能坐得住了,白璎珞进屋时,她正斜倚在软榻上,手里拎着一件小衣服看着。
  白璎珞吩咐了流苏将土特产拿去交给贾氏的丫鬟,一边,接过小包袱走到了贾氏身边,亲热的坐了下来。
  “又是给孩子做的小衣服?”
  一点儿也不客气的从白璎珞手里接过小包袱,贾氏笑的眉眼弯弯的。
  虽然孩子还未出生,可白璎珞已经做了好些小衣服送来了,小肚兜小短裤,还有半个手掌般大小的小鞋子,拿在手里,说不出的可爱。
  贾氏很领白璎珞的情,平日里待白璎珞也比对其他几位小姐要亲热些。
  “大夫和稳婆都怎么说?”
  伸手摸了摸贾氏高高隆起的肚皮,白璎珞关切的问道。
  “约莫就这几日了……”
  一脸将为人母的开怀,贾氏柔声说着,目光中尽是温和。
  不敢让贾氏太费神,两人说了会儿话,白璎珞便起身回屋了,将这一来一去带着的书,都亲自收拾了一遍。
  一连几日,靖安侯府都有些紧张。
  四月二十五破晓时分,煦和轩传出了一声婴儿的啼哭声,不一会儿,天边泛起了一抹鱼肚白,天亮了。
  十月怀胎,贾氏诞下了一个六斤八两的白胖儿子,这也是靖安侯府新一代的第一个孩子,白老太爷亲自题字,给孩子取了名字叫白启坤。
  内宅的人,便亲热的唤着坤哥儿。
  第三日,坤哥儿洗三,靖安侯府便摆了一整日的流水席,煦和轩里,孩子哭,大人笑,说不出的热闹。
  喧闹了一整日,再回到兰心阁,天色已经擦黑,白璎珞躺在床上,懒洋洋的叹道:“还是在京郊的庄子里好,又清静又自在,没这么多的应酬。”
  几人对视一眼,尽是好笑,流莺打趣的说道:“这样的话,若是从老太爷和老太太口中说出来,倒觉得正常至极,小姐这个年纪,本该是最爱热闹的时候,怎么您倒像是活了七老八十,什么都看透了似的。”
  “好啊,你敢取笑我……”
  倏地来了精神,白璎珞一跃而起,追着流莺要挠她的痒痒,顿时,主仆几人在屋内笑闹起来。
  安静下来,沉香提醒着白璎珞道:“小姐,明儿,苏府的人就要来下纳征了,按理说,咱们兰心阁也要准备一份贺礼给五小姐的,您说,送什么好?”
  “这么快?”
  似是有些惊讶,白璎珞顿了顿,又有些明白了。
  以白璎芸的性子,这件亲事再拖下去,兴许要变成丑事了,所以,二老爷和二夫人必定会快刀斩乱麻的把亲事定下来,以免夜长梦多。
  “先是添丁,再是嫁女,如今,靖安侯府也算是双喜临门呢,既如此,合该备一份厚礼才是。”
  抿嘴笑着,白璎珞吩咐了流苏去准备礼物。
  
  第096章 灰心
  
  第二日一大早,白璎珞到庆安堂陪祖父祖母吃用完早膳没一会儿,门前便响起了鞭炮声。
  苏府远在素平,虽路途遥远,可苏暮山夫妇对这门亲事,却极看重,只看送上门来的纳征请期的礼物,便可瞧见一二。
  当前的,自然是一对活雁,肥硕的身形,滴溜溜乱转的眼珠,给这喜庆的日子添了几分俏皮。
  逡巡进来的下人,两人一担的扛进了大红的箱子,不一会儿,秋然轩的院子便被堆得满满当当的了。
  苏府请来的中人,便是从前的媒人,几番下来,都已经轻车熟路的了。
  二夫人看着一院子的红木箱子,笑的眉眼弯弯嘴都合不拢了,当即就热情无比的将媒人迎进了正屋。
  临近午时,二老爷才回来,三人在屋里商议了一番,再出来朝庆安堂去时,便都是一副笑容可掬的和乐模样。
  “老太爷,老太太,芸姐儿的亲事,苏府挑选了几个日子,还请父亲母亲定夺。”
  将手里的红册子递给秋纹,二老爷喜气洋洋的说道。
  “一转眼,孩子们都大了,娶妻的娶妻,嫁人的嫁人,我们可真是老喽……”
  感叹的说着,白老太爷接过册子,捧在白老太太面前,二人仔细的看了起来。
  最后,挑中了二月十六,二月十八两个日子。
  “你们是芸姐儿的父母,女儿的终身大事,自然要你们来定夺的,这最后的主意,你们定吧,终归都是为了芸姐儿好。”
  指了指自己选中的那两个日子,白老太爷合上册子递回给二老爷。
  “既如此,那便二月十六吧,芸姐儿正月十六的生辰,及笄过后一个月出嫁,都带着六,寓意一生顺遂,也是个好兆头。”
  二老爷应和着说道。
  坐着说了会儿话,二老爷和二夫人便送媒人出门了,白璎珞从内屋出来,偎在白老太太身边道:“祖母,您和祖父会长命百岁的,你们还要看着坤哥儿的孩子长大呢。”
  竟是心里还惦记着方才白老太爷和白老太太那句略带感伤的话。
  宠溺的拍了拍她的脸,白老太太笑道:“傻孩子,能看着你出嫁生子,过上好日子,已是祖父祖母最大的心愿了,若是等坤哥儿的孩子长大,那我们岂不是变成老妖怪了?”
  提及自己嫁人的事,白璎珞顿时娇羞的低垂下了头,白老太太见状,冲白老太爷一笑,再未接着往下说。
  歇了午觉起身,白璎珞便带着礼物去了云水阁。
  白璎芸恹恹的躺在软榻上,两眼无神的看着窗棂,一点也没有亲事定下后的喜悦,丫鬟们虽觉得是件高兴的事,可见自家小姐这幅样子,又生怕惹得她不高兴,一时间,整个云水阁透着一份难言的别扭。
  “给五姐姐贺喜了……”
  接过流苏手里的锦盒递给喜雁,白璎珞走到软榻边柔声说道。
  屋内的锦桌上,已经层层叠叠的摆置了许多锦盒,想来,便是兄弟姐妹们送来的,可白璎芸正眼都不瞧一眼,仿若已经定了的亲事和自己一点儿干系都没有似的。
  “六妹妹这是专门来瞧我的笑话的?”
  面色不善的斜了白璎珞一眼,白璎芸坐起了身子。
  “若五姐姐这般想,那妹妹也没什么可说的了,姐姐歇着吧,我回去了……”
  分开一个多月,白璎珞的心情因为见到了白秀和杜轩而大好,从前因为白璎芸刻意和自己找不痛快的那些别扭,也都抛在了脑后。
  毕竟,名义上她们还是靖安侯府的嫡出小姐,两人从小还是在一处长大的,若是有什么不和睦的,传扬出去丢的还是靖安侯府的脸面,反而还会有损白璎珞的名声。
  所以,这一个多月,白璎珞也权当是出去散心了,回来前她就在想,终归,她和北宁伯世子之间并没有什么瓜葛,白璎芸那些小肚鸡肠的想法铁定是误会无疑,如今,白璎芸和北宁伯世子眼看已经不可能了。
  及至回来知晓苏府和靖安侯府已经紧锣密鼓的商议起苏文远和白璎芸的亲事,从前白璎珞和白璎芸之间那些小别扭,就更摆不上台面了,所以,白璎珞很乐意把那一切不高兴都丢在脑后,人前人后都和她做一对好姐妹。
  可如今白璎芸这般说话,白璎珞顿时没了好气,懒得和她周旋了。
  “哎,你……”
  眼见白璎珞真的要走,白璎芸嘟着嘴不高兴起来,脸上有些不该说方才那句话的悔悟,可面子上抹不开,白璎芸出了声,却再未往下说。
  一旁,喜鹊极会察言观色的走过来,亲热的拦住了白璎珞,“六小姐,我家小姐刚睡醒,还有些迷糊呢,她和您说着玩的,您别玩心里去。”
  回头看了白璎芸一眼,见她有些心虚的别过了头,白璎珞再未坚持,返身走回锦桌边坐了下来,一旁,白璎芸起身穿好鞋,又净了面,也走过来坐在了一处。
  知晓自己认错人的那日,白璎芸的心里,冰火交融一般的难受,而如今,原本能成的亲事,因为自己的一意孤行而落得了如今的局面,白璎芸的心里,满是后悔,可终究,都已经无法挽回了。
  闹了那一通后,二夫人狠狠的发落了云水阁的一众丫鬟,彻底将白璎芸禁足在了云水阁,自那以后,外头的消息,白璎芸再难听闻,尤其,是有关中山伯世子的消息。
  闷了这两个多月,白璎芸觉得,一颗低沉到谷底的心,已经再难有起伏。
  如今再见白璎珞,白璎芸心里便有些尴尬,可她从不是那种知错能改,能抹得开面子给白璎珞道歉服软的人,如今这般,已是她所能做的极限了。
  而自小一并长大,白璎珞又岂能不知白璎芸的为人?
  自此以后,两人怕是也只能保持人前的亲厚有加了,人后,大路朝天各走一边罢了,终归,两个人的生活是不会有什么交叠的地方的。
  如是想着,倒也相安无事,两人说了会儿话,白璎珞便起身出了云水阁。
  虽说离白璎芸及笄还有两年,可到底亲事也算是定下来了,一整日,整个靖安侯府都喜气洋洋的,而秋然轩更甚,见过了红木箱子里那些满满当当的聘礼,眼见都是好货色,比之京城里置办的丝毫不差,二夫人心中满意极了,一边,愈发感叹着还是自家亲戚稳妥可靠。
  二老爷已不是第一次嫁女,更何况,如今只是送聘礼定婚期,他的喜悦也仅仅是表露在脸上的那些,可及至二夫人将她拉到内屋说了几句悄悄话,二老爷顿时眉开眼笑的高兴起来,口中感恩戴德的将远在素平的大舅兄盛赞了几句。
  若真如苏暮山所应承的,大抵年底时,自己这官职,也能朝前走动一两步了吧?
  浑浑噩噩的被二夫人服侍着歇下,二老爷的唇角边,带着心满意足的笑容。
  靖安侯府的热闹持续了几日还没落定,京城中再度热闹起来,这一回,却是中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