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肥妻火辣辣:拐个将军来种田-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娘好了?”
“好了啊,爹你要干啥?回家?”
“回啥家啊,我刚找了活,回家也得干完才行。”
“那要是这个干完又有活了呢?”
“那就接着干啊。”张老大从怀里把钱袋子拿出来,有些感叹地道,“这个真是好东西啊,叫人踏实,在家上哪赚这个去。”
“那是啊,这世上什么都能背叛你,唯独钱不能。”张小花说着伸手将钱袋子拿了过来,“现在由我娘替你保管,免得你丢了。”
“哎,你这孩子……”
张小花转身跑了出去。
“娘,我爹叫我把钱交给你保管呢!”
追出来的张老大听了不好追着要了,这死孩子,就知道向着她娘!
以前没拿过钱,就算拿钱也是奉命去花的,家里钱财全是刘氏管着,张老大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知道怀揣钱是什么感觉,这感觉真好,出去心里有底气,干啥都踏实。
怪不得爹喜欢在外面,虽然辛苦,可赚钱的感觉确实好。
就这样张老大快快乐乐地当了打工仔,不久赵氏也找了份缝纫的工作,给家捎了口信,两人安心地在镇上做了下来。
张青山开始还有些担心,来了一趟了解完情况放心回去了。
刘氏对赵氏病好了不回家十分不满,家里没人做饭喂猪蒸干粮等等,更重要的是她找赵氏算账的计划也落空了。
“女人家家的在外面疯像什么话!”刘氏气呼呼地道。
张青山坐在那吧嗒吧嗒抽着烟,听了道。
“你这说的啥话,正经的活,咋就不行了。”
“家里这么多活,叫我一个人干啊!”
张青山瞪了她一眼。
“就知道你那点活!你咋不想想家里的饥荒呢?小五成亲的钱还没还完呢。”
一说这刘氏更气。
“那个小贱人,要不是她要彩礼钱,哪能这样!”
“她不要也不够。行了,叫他们在外面做工吧,能赚点是点,早点把饥荒还了,心里也踏实。”
刘氏一想也是,可想想家里一堆活又忍不住道。
“那她们回来一个啊,蒸干粮我一个人可干不了。”
“干不了就先放下,等年底他们没活了回来再干吧。”
儿子媳妇都找了活在外面赚钱,债务也能早点还清,这叫张青山的心情很好,至于家里蒸干粮什么的那并不重要。
为了将张老大和赵氏拴在镇上,张小花不断地叫毛三丫打听镇上的活,给他们介绍,再加上这两人踏实能干肯吃苦,没多久就从短工换成了长工,收入也稳定下来了。
如果说爱情使人青春焕发,那么工作就是能叫人精神焕发。
赵氏在外面做工赚到钱不说还长了见识,回来就跟张小花说着现在流行的衣服、头饰、点心等,也会用钱买一些小零碎,美一美。
心情好了,精神就好,气色也好了,赵氏像那些乡下进城打工的女人一样,变得强势了。
而张老大也是如此。
这就是赚钱的魅力,即使赚的再少。
真希望这样的日子一直下去,可是快过年了,古代可不像现代,越到年节越火爆,这里是年节前段时间会火爆,完了就冷了,无论经商的还是做工的都要回家过团圆的年节了,过年更是如此。
429 鼓动
还有十几天的时间就过年了,赵氏的工先停了,张老大估计也干不几天了。
赵氏坐在炕上数着钱,脸上全是笑。
张小花趴在那看着,忍不住道。
“娘,你都数了五六遍了,还数啊!”
“五六遍还多,我第一次拿到钱数了一天呢!”
赵氏将最后一文钱数完,欢喜地看着一堆小钱,一脸的满足。
“一天!”张小花惊讶,“那多少钱啊,叫你数了一天?”
总有个几千文吧?赵氏还有这么有钱的时候?
“五十一文。”
赵氏又将铜钱一文一文地放进钱袋里,每拿一文都停顿了一下,充分享受着钱的触感。
“才五十一文!”张小花无语,“娘,那么点钱你也数那么久!”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那么多钱……”说着情绪又低落下去,“可惜数完了你爹就交给你奶奶了,以后我再也没有数过钱。”
“那是什么钱,为啥要给我奶奶?”
“是我娘家婶子给的,你爹说成亲家里把钱花光了,就叫我把钱给你奶奶。”
张小花笑了。
“娘,你后悔了吧?”
“后悔?没有,我没有后悔。”赵氏想了想道,“只是现在想起来自己咋那么傻呢,数钱都不找个没人的地方,要是你爹没看到,我就不用交了。”
“你错了,就算没叫我爹看到,你听说了家里没钱也会交上去的。”
赵氏苦笑。
“好像也是。”
“现在呢,不会干那样的傻事了吧?”
“那是啊,这都是我辛辛苦苦赚来的,为了这点钱,我的手指头都磨出茧子了,打死我也不会给任何人!”赵氏说这话带着一种杀气。
谁说女人只对对男人有占有欲的,对钱的占有欲并不比男人差!
“这是三百二十文钱,这里面有你爹上次给的一百一十文,我打算都存到钱庄里。”赵氏装好钱道,“我问她们了,她们说存在钱庄里可靠,就是要给钱庄点钱,可是放在身上又不行。”
张小花想起现代的银行,虽然被受各种诟病,但相比古代存钱自己要花钱,现代银行还有利息还是不错的。
“娘,要不你放我这里吧,我不要你的保管费。”
赵氏直接给了她一个白眼。
“娘,要不我每个月多给你一文钱?你放我这不但没有保管费,还多赚一文,怎么样?”张小花不死心。
结果当然是赵氏不肯了。
张小花叹气,她做了这么多,也解决了一些问题,怎么父母还把她当做小孩子呢?看看那些,主人公无论穿越三岁,还是八岁,没多久就能当家,有啥事父母都会问一句,娃,你怎么看?
相比起来,自己混的可够差的!
赵氏不知道张小花的想法,以为孩子看她赚的这些钱想要,就像她小时候一样,便在留了六文。
“这两文钱给你,剩下的给你大哥和二哥,这是娘赚的,你拿着,别乱花,等娘赚了钱再给你啊。”
张小花看着赵氏郑重地将两文钱放在自己手上有些好笑,还不叫乱花,两文钱能怎么乱花!
但还是表现出开心的样子。
“嗯,谢谢娘,我不会乱花的,我会攒着,等娘再赚钱给我,明年这时候我就能攒好多钱了!”
赵氏笑了,可是随即想起了什么,又担忧了,叹气道。
“娘还能出来做工吗?”
这倒是个问题。
张小花打听了,这地方过完年要正月十五店铺才营业,中间这段时间基本都是在家里聚会的,不然年前也不会大批地买年货,
只有一个地方例外,那就是**,那里是不分年节的,甚至年节生意还会更火,可赵氏能去那地方吗?
她是无所谓,做正常的活,没啥的,可赵氏肯定不会答应。
还有,就是京都没这个说法,到底是天子脚下,越到年节店铺的生意越火爆。
京都纨绔多,年节是他们玩乐的最好理由。
可是赵氏能去吗?
另外就是,年后是亲戚朋友互相串门拜访的时间,张家亲戚多,迎来送往,不说别的,就是一个吃喝就需要一个得力的人手。
这里可不像现代,来了客人下饭店,既不用做饭也不用收拾,带着嘴就行了,这要是来了几个客人,再加上家里的人,好几十口子,洗洗刷刷的,一天下来得累死你!
有了儿媳妇这个苦力,做婆婆的当然不会放过了。
说起来,年节是女人最累的时候!
“娘,要不我们去京都,那有活啊,年前年后都有。”
张小花眼睛一转,诱惑起了赵氏。
“娘,我给你说,在京都赚钱可比这里赚的多,到时候你就不是数铜钱了,是数银子!你想象一下,白花花的银子往你面前一摆,那感觉是不是比数铜钱好的多?”
赵氏伸手指头点点她的脑门。
“小丫头咋这么疯呢,还去京都,你咋不上天呢!”
“我也想上天啊,可上不去啊。再说了,我又不是没去过,我和大哥去过的,娘你忘了?我告诉你,娘,京都的吃的玩的那个多啊,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没有的!”
最终赵氏也没有动心,这叫张小花再次感到自己混的失败。
晚上张老大回来了,他的工作也结束了,这是要回家的赶脚啊,要不要鼓动一下张老大呢?
张小花心里盘算着。
吃过饭,张老大泡着脚道。
“大牛二牛他们啥时候放假啊?”
“我听哥哥说就这两天,快了。”张小花道。
“那就好,等等他们一起回家。”
赵氏没说话,坐在那保养自己的手,也就是往手上抹油。
这个油张小花也不清楚是从什么提炼出来的,类似现代七八十年代的擦手油。
张老大见没人搭话,又说起了别的。
“今天我去他小叔的学堂了。”
张小叔的学堂和张大牛的学堂不一样,前者属于高考加强班,后者就是启蒙扫盲的小学。
赵氏还是没说话,张小花问道。
“我小叔在那读书,我小婶子呢?她在干什么?”
“我正要说呢,没看到你小叔,我一打听,说你小叔在那没读几天就走了。”
“走了?去哪了?”赵氏忍不住问。
“说是去岳丈家了。”
“小婶子又带着小叔回娘家了!”张小花惊讶。
“这还长在娘家了。”赵氏嘀咕了一句。
张老大道。
“回去别说这个。”
“谁稀罕说这个啊!”赵氏擦了擦手起身出去了。
430 继续鼓动
见赵氏走了,张小花过去坐在张老大跟前道。
“爹,你真打听清楚了?小叔和小婶子回那边了?”
“那个人是这么说的,说是你小叔的同窗。那地方我没去过几次,我也不熟。”
“不会吧,从小婶子嫁到咱们家这段时间,他们差不多都在那边了,小婶子没事,那是她的家,小叔就不同了。爹,小叔那么聪明,我看不会跟小婶子去的。”
“也是啊,你小叔在丈人家门口住着肯定不自在,那你说去哪了呢?我问了好几个人,都说你小叔在那读了几天书就再没去。”
张小花想了想道。
“你说会不会小叔去京都了?”
张老大吓了一跳。
“去京都!你小叔去京都干啥?”
“那干的可多了!京都学堂多,小叔去求学啊。小叔的同窗也有京都人,去拜访啊。再说了,历年的考试试题都是京都那些学士啊官员啊,出的,小叔去打听这个也说不定。或者是,小婶子不是说要做工吗,京都的工钱可比这多,活也比这多,现在咱们这没活了,京都可是一直都有的。”
张老大听的一愣一愣的,半天才道。
“你说的那个试题是京都的人出的,谁说的?”
“哥哥们的先生说的,不管是童生试题还是进士试题都是京都的那些有学问的人出的!”
“那,去了能打听到吗?”
“应该可以的。爹,我跟你说,这个打听到,不是说告诉你,到时候一定考什么。打个比方,如果考鸡鸭鹅狗猪呢,他会说,考家庭饲养知识。或者是,农业、畜牧业的,给你画个范围,你就在这个范围内学就行了。”
张老大看着小闺女在那显摆,嗤笑了一下。
“行了,我知道啥意思,真把你爹当睁眼瞎了啊,不就是考经义还是考诗词吗,爹懂!啥玩意鸡鸭鹅狗的,哈哈,叫那些出题的大人们听了得气死!”
张小花丝毫不觉得尴尬,而是夸赞道。
“爹你好厉害啊,这个都懂!”
“你可把爹瞧扁了,你爹也是认字识数的!”
“嗯嗯,爹是文化人,这个我早知道。所以我觉得小叔应该是去京都打听这个去了。”
张老大点点头,也觉得可能是。
张小花拿过擦脚布给他。
“爹,要不我们也去京都转转?找找小叔,顺便赚点钱?”
这才是她的目的。
说服不了赵氏那就试试张老大吧,人不都说,男人对外面的向往远比女人大吗?
张老大动作顿了下。
“去京都?”
“是啊?爹你没去过吧,我和大哥都去过了!京都好玩的好吃的可多了。对了,最关键的是,大哥在京都还赚了钱,你知道赚了多少吗?嘻嘻,是银子哦,我们住在单间的客房,每天就出去吃好的,我都没告诉你们,嘻嘻!”
张老大瞪大了眼睛。
“你说,你和你大哥在京赚了不少钱?”
“是啊。”
“都花了?”
“是啊。”
“哎呀!”张老大心疼的不行,“你们个败家子,那钱能胡花吗!”
“爹,这都多长时间了,你还找后账!就算找你也找不到我,你应该去找大哥。他赚的他花的,你跟我发什么脾气!”张小花不乐意地道。
张老大瞪了她一眼。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更是个败家子!”说着就擦起脚来。
“能花才能赚呢。”张小花撇撇嘴,“大哥赚钱给我买好吃的,你赚钱都不买!”
张老大哼了一声。
“你就知道吃!现在家里正是用钱的时候,你二哥读书要钱,还有你小叔成亲的饥荒要还,这都是钱。”
张小花忍下理论这件事,而是道。
“对了爹,会不会小叔为了还债去了京都做事。小叔是读书人,找活肯定好找,工钱也会很高,很容易就能把债还上。”
没想到张老大却道。
“得了吧,就你小叔,那是个赚一个花俩的手,指望他还债,猴年马月吧!”说着端起盆去倒水了。
张小花有些意外,没想到张老大是这样看张小叔的。
“爹,你为啥这么说小叔?”等张老大回来张小花追问道。
“你小叔就适合读书,他要是读不成书,唉,难呀!”张老大叹了口气。
张小花看看他。
“就因为这样,你才要帮着他还债?”
“我答应你爷爷了。”张老大坐在炕上,低着头说道,顿了下又抬起头,“你爷爷老了,你小叔刚成亲,他啥也不懂,这个家得有个人撑着,你奶奶当年就说,出头椽子先烂,我是老大,能咋办!”
“那,你不管我二哥了?”
“管啊!爹这不是赚钱呢吗!”张老大脸上洋溢着自信,“农忙的时候在家忙,农闲的时候出来赚钱,家里有你爷爷照看着,迟早能把钱还上。”
“还完钱呢?”
“啥?”
“还完钱,我小叔以后你还管吗?要是小叔再欠钱啥的。”
“不会了,你小叔到时候就考上了,也知道过日子咋回事了,不用我管了。”
“爹的意思就是还上小叔成亲欠的债,以后就不再管他了,而是管我们,是这样吧?”
张老大伸手拍了她一下。
“臭丫头,还跟爹使心眼!我知道你和你娘咋想的,不就是不愿意还这个饥荒吗?你们也不想想,你爷爷在外面奔波了大半辈子,把我们养大,娶了你娘,生了你们,他容易吗?!”
“爷爷养大了你,给你娶了媳妇,可和生我们有什么关系。”
张老大没好气地又拍了她一巴掌。
“臭丫头,没有我们能有你们吗!”
好吧,这个逻辑是对的。
“我说的是小叔,不是爷爷,爹你能不能抓住重点啊。”张小花强调道。
“都是一回事!你小叔的债还不是你爷爷还,我能看着他那么大岁数还在外面辛苦吗?那是不孝,知道吗!”
张小花赶紧举手投降。
“得得得,爹,你别说了,我绝对不会拦着你做孝子的,娘也不会,您,歇着吧啊。”说完转身就走。
“回来!”
“您老还有啥事?”
张老大哼了声。
“少在那给我阴阳怪气的。我问你,你大哥在京都干啥活了?”
张小花心里一喜,这是动心啦?!
“也没干啥活,就是给人家抄抄写写的,弄弄书,这样的。要不你回来问大哥?”
张老大摆摆手叫她走了,嘀咕着。
“小丫头片子,也不知道随谁,长了这么多心眼!”
431 鼓动成功
如果说枪是男人的胆,那么钱就是男人的野心。
男人有钱就变坏,其实不是变坏,而是有了野心。
没钱的时候,吃饱了就是最大的满足,有了钱,想吃点好的,再有钱了,想穿点好的,当基本物质得到保证后,他想要的将是更多的钱!
因为只有更多的钱才能满足他的需要。
这个需要未必是给自己的,更多的是家人、亲人、身边的人。
张老大此时的心情就是如此。
他赚的钱并不多,也就几百文而已,可是和赵氏一样,这是他长这么大第一次拥有这么多钱。
即使之前他苦哈哈地种了十几年的地,所出产的粮食换来的钱都上交父母了,需要的时候还要跟父母要,并没有感受过钱在兜里什么感觉,和自由支配兜里的钱是什么感觉。
尽管这些钱也要上交给弟弟还债,但他还是有了以往不同的感觉,也许这是在外面打工赚来的,和种田赚来的不同吧。
他觉得自己很富有,富有就会生出野心!
有钱的感觉太好,他希望自己拥有更多的钱,这样,还完债还能有剩余,可以永远保留这种感觉。
所以,对张小花说的去京都动心了。
他虽然软弱,但毕竟是个男人,远比赵氏敢想,何况京都也不是没有去过。
那是十几年前,他跟着张青山去京都送货,路上的艰难不用说了,回来还差点被强盗抢了。
从那以后再没有去过。
十多年了,时间过得好快,张老大感慨万分,越发觉得自己该去看看了。
当晚和赵氏说起,赵氏吃惊的很,万没想到老实巴交的男人还有这样的胆量。
“你别听小孩子的话,去京都哪那么容易啊!”赵氏赶紧劝说。
“可他们去了。”张老大咂咂嘴,“我当时咋就没想想呢,两个孩子都能去京都,我这么大个人有啥好怕的。”
“去了就得花钱。”
赵氏也是想去的,她最远也就来过镇上,和去福安寺烧香,京都对她来说只是个名字。
可她不想花钱。
“咱有钱!”这话张老大说的很男人,“再说了,到那咱们还能赚嘛!孩子能赚到钱没道理我不行!”
赵氏一听也有了底气。
“那咱们什么时候走?”
“等大牛二牛放假就走。”
“你要带着他们一起?小花呢?”
“小花给人家看房子,哪能走得开。再说了,这小丫头就是个惹事精,还是消停在这待着吧!”
“别忘了,要不是小花,你能在这暖屋热炕住着,现在说这话了!”赵氏嗔怪道。
张老大笑着道。
“是是,咱闺女有本事。”
“那也不看谁生的。”
“那是啊,我娘子生的还差了,是吧娘子……”
“……手往哪伸呢!”
……
接下来,不用说,歪楼了,往少儿不宜方向发展去了。
张小花在自己的屋子盘算着,如果张老大真的能带着赵氏去京都,那么他们回家应该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唯唯诺诺了。
逆来顺受这个东西不是讲道理说教就能克服的,需要见世面,需要经历,更重要的是需要经济独立,也就是能赚钱。
你看看那些白骨精,一个个从容优雅强势吊炸天,为啥,就因为人家有本事,能赚钱!
娘们自己赚的,你管得着吗!
所以,钱真是好东西,能叫你不用看别人甩脸,还给甩脸给别人!
张老大和赵氏都是能吃苦耐劳踏踏实实做事的人,就算不聪明但在外面也能活得下去,甚至活的还不错。
只要把他们反抗胆气培养起来,就算回家种地,和刘氏小婶子同住一个屋檐下,也不用担心了。
至于他们怎样维护自己的利益,吃亏还是占便宜,张小花觉得那不是她操心的事,人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路上是没有保姆的。
第二天正是张大牛他们的放假的日子,张小花提前来到学堂的大门口等着哥哥。
张老大和赵氏来这些天,赵家三兄弟没在去张小花的住处,张小花都是在外面请他们吃饭,再雇车叫他们回去。
不管关系多好,大人想的总是多一些,张小花不想叫赵家兄弟有压力。
“放假了,你们啥时候回去?”赵大虎问道。
“看我爹娘的意思。”
赵二虎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