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肥妻火辣辣:拐个将军来种田-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小花听着声音就没进去,而是去找赵氏了。
赵氏正在收拾柴和,见到她回来,惊讶了一下。
“咋这么早就回来了?往年都快要过年你才回来。”
“想你了就回来了。”张小花呵呵笑道。
赵氏白了她一眼。
“少哄人了!说吧,咋回事?”
“没咋回事,就是早回来几日帮你干活。”
赵氏嗯了声。
“正好,我要蒸干粮,你烧火吧。”
“嗯。娘,我回来看咱们家有好几个人在和我爹说话。”
“你爹要盖房子。”
“盖房子?”张小花惊讶,现在家里的条件都能盖房子了?
“也不是什么好房子,就是土房子,跟你赵大叔他们商量一下,看看要花多少钱。”
“在哪盖?”
赵氏犹豫了下道。
“在老屋的后院,就是咱们原来住的地方。”
张小花呆了呆。
“那个房子不是给小叔了吗?”
“先些日子你小叔回来一趟,说他要在那边买房子了,这边就给咱们了,也不多要钱,把之前的那个钱给他就是了。”
“爷爷奶奶答应了?”
“你爷爷说这是你们兄弟之间的事,他不管。你奶奶说,不管谁来住,前院都是他们的,他们死了就不管了。”
“你们答应了?”
“你爹答应了。”
张小花斜着眼看着赵氏。
“你也愿意?以前的日子你还没过够?”
赵氏叹气。
“我是不愿意的,果园这个小屋虽然小点,可是住着自在,那边,哎。可你爹说,你小叔不回来,你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身边没个儿女不行……”
“那他忘了以前我奶奶是咋对待他的了?”
“我也说了,可他说你奶奶年纪大了,这两年看着改了不少。再说这不是还有你爷爷吗,以前你爷爷不在家,现在不用出去了,有你爷爷在家看着,你奶奶不会再像以前了。”
张小花点头。
“他说的对,可那是对他!你呢?你以为你就轻松了?娘,我告诉你,你将来的日子要比以前还要累!”
赵氏一愣。
“说句不好听的,爷爷奶奶万一生病了,谁伺候?万一卧床不起,谁伺候?你指望着我那些婶子回来伺候吗?她们是回来,可她们的家不在这里,能在这里长住?就住那么几天,端个茶倒个水,应应景,你呢,你不但要伺候老人,你还要伺候他们,做饭做菜,洗碗收拾,你想过没有啊!”
780 有关孝顺
赵氏愣愣的,这个她真的没想过。
张小花气的不行。
“还有啊,我告诉你,别看你们在跟前,你伺候着,将来也落不到什么好,人家还嫌弃你伺候的不好呢!人就是这样,做的人得不到好,说的人就什么都好了!娘,你咋就那么没心,这样的事能答应吗?”
“我……”
“我早就说过,你们不去我庄子做事,就踏实地在这里住着,等哥哥们考上了,置办了房子,你们过去住就是了,爷爷奶奶需要照顾的时候,每家住几个月就是了,可你们现在却大包大揽起来!”
关于孝道古代不用说了,就是现代说的也很多,有的说父母需要陪伴,有的说父母需要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虽然原则都是要孝顺,可惜说的全是理论,实际屁用没有!
先说陪伴,所有的儿女不可能都在家里陪着父母吧,不说追求梦想理想啥的,就是为了生活,为了将来父母生病住的起医院,你也得出去打拼吧?当然大城市的无所谓了。
既然出去打拼,时间就不可能由着你支配了,再加上应酬生活娱乐种种,又剩下多少时间呢?
所以陪伴很大程度是不可能的。
再说尊重父母的生活习惯,也就是说叫父母还在原来的老家生活,可父母生病了,有事了,又去找谁呢?
所以啊,人和人的情况不一样,孝顺也不一样的。
好吧,扯远了。
其实古代的乡下和现代的乡下的养老情况差不多,都是儿子养老,一个儿子不用说了,儿子多了就轮流住,每家住几个月,或者几年。
就算有的儿子无法接老人来住,就用经济补偿。
可一般来说,提供经济的那个,永远比亲自照顾的那个轻松的多。
而且,提供经济的那个往往更能得到父母的肯定,觉得他们更孝顺,反而是亲自照顾的百般不满意,这就应了那句话,远的香近的臭。
何况,做再好也不会十全十美,但提供经济的那个,就只留下钱,什么都不做,看上去就完美多了。
再说轮住,在外人觉得,都是儿子,谁家住不是住,住多住少也没啥,可谁苦谁知道,谁累谁知道,这可不像外人,上下两张皮,坐在那巴巴说几句就行了。
再说,同样是儿子,凭什么你出力少我就出力多,我出力多还落不到好,你出力少还当好人,这不公平!
以张家的情况,如果张老大一家搬进老屋,那照顾老人就会落到赵氏身上。
张老大会干啥,也就是跑跑腿,赵氏干啥,吃喝拉撒全部包括,要是老人躺在炕上,那你还要端屎端尿,儿子也就动动嘴,点评一下你做的好不好罢了。
就刘氏那样的,肯定借着由子难为赵氏,不但如此,还不会念着赵氏好,觉得还是外头的儿子好。
就算满意,也觉得这是应该,没什么可夸赞的,她不会想外头的儿子这点应该都没有做到。
不但是刘氏,基本大多数的老人都是这样。
赵氏每天巴巴地起来烧火做饭,喂猪喂鸡,伺候上顿伺候下顿,还得任劳任怨,不能有半点不平,不然就是不孝。
而其他人到时候把钱往炕上一放,只说几句,这个给爹娘做点好吃的,这个给爹娘做点好穿的,你们辛苦了,爹娘就拜托你们了,有啥困难尽管说,爹娘老了,你们要多费些心,如何如何的,然后拉着老人私下问一番,他们待你如何啊?好不好啊?再然后吃个饭,住几天,拍拍屁股走人,下一次还不知道啥时候回来。
这话有点诛心,可这就是现实,现实永远和道理没法相等,没有经历就永远体会不到。
“不说三叔四叔,二叔和小叔应该和爹一样吧,不能回来尽孝,就把爷爷奶奶接过去尽孝也一样啊,娘你也能轻快一些。”
伺候老人很累的!比孩子还要累,孩子不听话还能拍几巴掌,骂几句,老人不听话你能吗?就像刘氏那样的,你能怎么办?
还有,不但要伺候老人,还要伺候外人。
老人在你身边,亲亲顾顾的来看望老人当然来你这里看了,难道你连顿饭都不管吗?管饭你就咸菜碟子端上去吗?咋也得炒几个菜吧?
近道的吃完就走了,远道的呢,还得住几天,你不能只给人家一顿炒几个菜吧,你得上顿下顿全弄的像样点吧?
这些人都是农闲的时候来,特别是冬天串门看望老人,那时候天寒地冻,抱柴扒灰,洗碗刷锅,多冷啊!
自家人简单吃一口就行了,省了很多时间,冷的时间也不长,来客人了,连做带收拾,冻死个人!
有老人会说了,年纪轻轻的,多干点活咋了,做个饭算个啥事!
可是谁愿意多干活,谁不想暖屋热炕躺着,做个饭不算啥事,可问一下,有几个愿意做的?那不是烧把火的事,那是洗洗涮涮,一个多时辰才能完成的事!
全家人吃饱了抹下嘴巴就去歇着了,女人还要去收拾,还要喂猪喂鸡,等忙活的差不多了,第二顿也到了,这期间要是还有别的活,你比鸡起得早比狗睡的晚都做不完!
更令人绝望的是,这样的生活是没有尽头的,唯一的尽头是你命大熬成了婆,或者是你死了。
“那,那咋办?叫你爷爷奶奶轮住,他们也不会答应,他们说了自己还能动,还能照顾自己,过些年再说。”
“既然能动那你们凑上去干啥?”张小花不客气地道,“他们需要帮忙的时候你们去帮忙,柴粮不缺不挺好吗?当时怎么从那个院子出来的?这才多长时间就忘了,你们是没心啊还是犯贱啊!”
“死丫头你胡说什么呢!”
“我说的不对吗?”
张小花真是气狠了,就没见过这样的,上赶门去伺候人!
“你说的对那也不能这么说啊,我是你娘!”
“算了,反正你们愿意,吃苦受累是你们,跟我有什么关系!”
张小花也腻歪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父母要尽孝,管她屁事啊!
甩手走了。
气的赵氏不行。
“死丫头,脾气越来越大了,跟你娘这么说话!”
781
虽然这么说,可张小花的话赵氏还是放在了心上。
是啊,家里这一摊子事全是她,叫张老大烧个火张老大都不干,别说别的了,想想以前,那日子真是累啊。
而现在和以前也不一样了,以前年轻,现在她明显感到体力不支了。
想到这,追张小花去了。
“死丫头,你跑的那么快干啥!”
“我冷,我得回家待着,你不怕冷你在这里忙好了。”
“你还冷!你娘我伺候你们这么多年,还不是一直冻着!”
张小花站住转身道。
“你还知道你一直冻着?我告诉你,你现在就做两个人的饭,要是去了老屋住,做的可不是两个人的饭,那是好多人的饭,冻着,冻死你都是轻的!”
“死丫头好好说话不行吗!”
“我苦口婆心地跟你说了那么多,用心良苦地叫你们从那个家出来,现在出来了你还要回去,你还叫我怎么好好说话!”
“是你爹要的。”赵氏叹了口气。
“那你就依着他?他做饭吗?他喂猪吗?他干啥啊?”
“那咋办啊,小花,我也不愿意回去的……”
“那就不回去啊。你跟他说,盖房子你也不回去!”
“你爹跟本就不管,要盖还是要盖的。”赵氏面露苦涩。
张小花叹气,她也挺无奈,这女人一旦和一个男人成了家,有了孩子,很多问题明知道不行还得硬着头皮接受,没办法,想过就得接着,你还和他打吗?
有的能打过来,有的却是打不过来得,像赵氏这样的,不用想了。
何况大环境就这样,你能奈何啊。
“我两个哥哥明年就要考试了,正是需要银子的时候,家里哪有闲钱盖房子。”
“你爹说花不了多少的。”
“一文也是钱!”张小花吼了一声。
赵氏吓了一跳,瞪眼,可随即明白了张小花的意思。
“你爹……”
“钱不是你管吗?”
“是在我这里,可……”
“都给我,他要要就说给我了。”
“你一个小孩子拿那么多钱干啥,我说给你就是了。”赵氏道。
张小花都懒得在说什么了,她是小孩子,跟她要钱的时候咋不说她是小孩子?
赵氏这种人啊真是叫她无语。
回了家,村里的人都走了,就剩下张老大了,看上去心情不错,显然是事情说的很顺利。
“你啥时候回来的?”张老大看到张小花问道。
“刚回来,去看我娘了,听我娘说你要盖房子。”
“嗯,也不算盖,就是修一修。”张老大道。
“修啥啊,这房子哪块坏了吗?”张小花仰面看屋顶。
“不是这里,是老屋,咱们以前住的。”
“以前住的?”张小花假装道,“那不是给小叔了吗?”
“你小叔在那边买房子了,不回来了。”
“所以你就回去了?”
“你爷爷奶奶年纪也大了,身边总的有个人。”
张小花点头。
“爹说的是。”
张老大很高兴,他也看得出来赵氏这些日子不是很高兴,这叫他很是生气,却又很不安,前者觉得自己没错,后者又怕自己做错了。
如今家里终于有个人支持他了,这也等于认可了他的做法。
“你也觉得我做的对吧?”张老大笑呵呵地道“其实这么做也是为了你,你现在名声差的都没人给你说亲了,回去也能叫你名声好一些,你的亲事也好说。”
“爹,我正要跟你说呢,明年开春我主家要去别的地方开庄子,我也会跟着去的。”
“啥?去别处开庄子?开啥庄子?”
“就是到别处卖庄子,需要信得过的人打理,我是其中一个,可能短时间回不来了。”
“不行!”张老大拒绝,“你明年都十三了,你还往外跑,你亲事咋办!”
张小花道。
“爹,你听我说,我大哥和我二哥明年春试下场,先生说,不出意外会考上的,考上了就要去别处读书了,可能会去京都读书,京都是啥地方爹你是知道的,那要用很多钱的。”
张老大愣住。
“明年就下场了?这是不是有点太快了?”
“爹,大哥二哥都在学堂学了四年了,不快了。”
“是吗?四年了?”张老大愣愣的,有点失神。
“爹,现在最要紧的不是我,是大哥二哥的前程,你说是不是?所以你还是先别弄房子了,我也先不说亲了,等他们考上了,咱家条件好了,这些问题自然就全部解决了。”
“可是,可是……”张老大可是了半天也没可是出来。
张小花趁热打铁。
“爹,你想想,大哥和二哥要是考上了秀才,考上了举人,在考上了进士,那咱们家可就火啦!”
“是,火啦!”
张老大神情恍惚,仿佛看到了那个情景,两个儿子意气风发走在村子里,所有人都给他道贺,所有人都羡慕地看着他,所有人都说他生出两个好儿子,那,简直是太好了!
半天回过神来,张老大道。
“你们主家去哪里买庄子啊?”
“现在还不知道,远也远不哪去,也就几天的路程。到时候再说吧。爹,房子先这么住吧,等哥哥们考完了再说。”
张老大很是不甘,可是想想儿子的前程,房子就次要的了,便点点头。
“行,房子先放放。先说说你的事。要是你主家的庄子太远,就不要去了,在附近也能找到活的。”
“这个到时候再说吧。”张小花道,“现在主要是大哥二哥的事,你们在钱财上不能给他们拖后腿。”
“那不能!”
有这句话,张小花就放心了。
还是儿子的事好使啊,张小花感叹地道。
外面一直偷听的赵氏听完也长处口气,转而又想到,这个死丫头这张嘴也不知道随了谁,咋就这么会说呢!
张小花说服了张老大,等张大牛和张二牛回来一说,张二牛苦了脸。
“你说大哥就算了,带上我干什么啊,我要是考不上多丢人啊!”
“你必须考上,考不上可不是丢人的事,是事关爹娘,特别是娘会不会累死的大事!”
张二牛一激灵。
“你少吓唬我。”
男孩子就这样,永远也不知道他的娘每天要干多少活,也看不到他的娘每天要干多少活。
张大牛道。
“就算我们考上了,去京都读书,那爹娘一样在这里。”
“不会,到时候,你在那边给爹娘找个活干,这边的地我会叫人种,爷爷奶奶看着就行,我想他们也是愿意的。”
张二牛听出来了。
“那你看什么?”
“我去赚钱啊,供你读书!”
张二牛哼了声,有些不自在地转过了头。
782 劝说
对于张老大暂时不盖房子,也不搬回老屋住,刘氏想起来就骂一顿,还很肯定地道。
“这一定是那个死丫头不叫老大回来的,那个死丫头就是个黑心肠的,缺德都能冒烟!”
“行了,不回来就不回来吧,咱们又不是不能动,还用不着他们。”张青山吧嗒着烟袋道。
“这是那么回事吗?”刘氏依然气恨地道,“别人养儿子我们这是养了一群白眼狼啊!”
张青山没再说话。
对张老大不回来他也很生气,小儿子都说了,不要这个房子了,归他,他也说要搬回来,现在又说不回来了,这种感觉就像是闪了腰一样,怎么着都不舒服!
他和刘氏想的不一样,这院子大,就他和刘氏住太冷清了,老了,就喜欢个热闹,特别是儿孙绕膝,天伦之乐。
虽说孙子孙女都在外面,可身边多了两个大人也是好的,不然总感觉张家要破败了。
至于以前那些不愉快的事,他觉得那根本就不叫个事,谁家不争争吵吵的,吵过闹过还是一家人,咋也不能成仇人。
他知道刘氏脾气不好,只是现在他回来了,他会看着点,不会再像从前那样了,张老大答应回来,他还挺高兴,以后全家人就阖家团圆了,可没想到张老大又不答应了。
这个不答应还是在张小花回来之后,所以他也觉得刘氏说的对,是张小花劝说了张老大不回来。
这两年看张小花是挺好的孩子,怎么临了还这样,这叫他好不失望。
说什么张大牛张二牛考试,留着钱给他们,在他看来那就是托词!多大就下场啊,能考上吗?何况,就算考上了,也用不着去京都读书吧,其他儿子们读书可都没去京都,二儿子不也照样考上了秀才?
就是不愿意回来罢了!
真是的,到头来养出了冤家!
张青山只觉得胸口堵闷的慌。
而回来赵氏这个儿媳妇要面对刘氏的刁难,他是一点都没想,因为他不觉得那是刁难,所有的儿媳妇都是那么过来的,要不怎么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呢。
何况,他还认为刘氏比起那些刁蛮的婆婆已经算是好的了,就是指使媳妇多干点活,那算啥,年纪轻轻多干点活也是应该。
“不回来更好,咱们也清静,等来年开春,我在后院种些树,等成材了,咱们也差不多快完了,到时候叫他们把树一卖,就够咱们发丧的钱了,生不靠他们,死了也不花他们的钱!”
张青山说的很是豪横。
刘氏听了擦擦眼睛。
“咋就说起这个了呢?”
“早晚都死,咋就不能说呢。你记住了啊,我死了,就卖树,不花他们的钱!”
刘氏叹气。
“你明年春天才种,等成材了至少要十年之后。”
张青山嘿嘿笑了。
“咋的,你还不愿意我活那么久啊?”
刘氏白了他一眼。
“我愿意你活个几千岁呢!”
“那活不了。”
“那活不了你就活到我死。老头子,我可告诉你啊,你可一定要等着我死你再死啊。我可看出来了,他们啊,对你还是不错的,我就不行了,我嘴不好,得罪他们了,大的小的都看不上我,我要死在你后边,我就完了,我得受几年好罪!”
“那我也说的不算啊,阎王叫你三更死,你活不到五更天啊。”
“那你死了我就跟着你死好了。”刘氏道,“早晚都死,你死了,我活着也没啥意思了。”
老两口就着生死地说了一番,颇有些晚年的凄凉。
虽然不搬回来,可过年了没理由这么近不回来,所以张老大一家人还是回到老屋这边,陪着张青山刘氏过年,正月初一,张小叔一个人回来拜年,小婶子因为孩子太小回不来。
刘氏很想那个小孙子,可冬天太冷,天寒地冻的,去也去不了,想也只能夏天了。
“你娘想孙子,等开春不冷了,把孩子带回来看看。”张青山跟张小叔说。
“行!”
张小叔拍着胸脯保证。
张青山很满意儿子的态度,又道。
“也叫娃他娘回来看看吧,咋着也是张家的儿媳妇,这都多久没回来了。”
“行!到时候我们一起回来。”张小叔又道。
张青山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张小叔住了一宿就走了,说衙门有事,这叫刘氏好心情又不好了。
“大过年的有个屁事,一定是他那个老婆叫他回去的!”
初四张氏一家人回来拜年,得知张小叔只待了一宿,帮着刘氏骂了一顿,又得知张老大没有搬回来照顾爹娘,劝说了一番。
“爹娘都那么大岁数了,夏天还好,这冬天,天寒地冻,摔着碰着咋办?既然小五不回来了,你们就搬回来吧,果园的屋子那么冷,又那么窄,还是别人的地方,哪有自家的大院好啊,房子是现成的,找人修补一下,就能住,也花不多少钱。要是大牛二牛没钱你说一声,我们给你拿,咋也不能不叫孩子读书啊。”
张老大和赵氏听了心里都暖洋洋的,感觉确实是那么回事。
张小花听了心里也暗暗佩服,这话说得漂亮啊,既占了孝道,也照顾了兄妹的情分。
只是也就听听吧,千万别当真,不用说别的,就说那个大牛二牛读书那些话,当年张氏可是说了,不叫张二牛读的,怎么现在又说读书花钱他们拿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