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肥妻火辣辣:拐个将军来种田-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不过打不了。
赵氏愁的不行。
没多久张老大回来了。
“小花呢?”赵氏看看他道。
“小花,没看到啊。”张老大看到桌上有碗水,拿起来一口喝了,“渴死了我!”
“大牛二牛呢?”赵氏又道。
“也没看到……咋了你这是?”
“我要被那丫头气死了!”赵氏将小红偷饺子的事又说了一遍。
“我跟你说了,你别出去胡说啊。”赵氏说完叮嘱道。
“我跟谁说啊,这是你们娘们的事!小孩,偷吃的正常,我小时候也偷过,长大就好了!”张老大并不在意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他还有更重要的大事要宣布。
坐在赵氏身边,张老大低声道,“我跟你说个别的事!”
赵氏见他目光露着喜色,却有些不安地道。
“啥事?”
实在这段日子事情太多了,弄的她有个风吹草动就紧张。
张老大激动的很。
“我跟你说啊,有人找我叫我看管果园,每月给这个数!”说着伸出三个指头。
赵氏一时没听懂。
“啥,看管果园?老孟家叫你的,他们家不是不包了吗?”
“啥老孟家啊,他们雇得起人!是别人要包果园,因为不是本地人,说要雇个本地人看管果园。”
“那咋就找你了呢?”赵氏不相信这样的好事落在自己身上。
“是听说咱家耕读传家,书香门第,这才找我的。”
赵氏迅速想了一下。
“可小五不是要包果园吗?要是听到这个事爹还会叫你干吗?”
“爹不会叫小五干的,爹还想着叫小五读书考功名呢。再说了,对方找的是我,又不是小五,你放心吧。”
赵氏这才高兴起来。
“那给你多少钱?”
“这个数!”张老大又伸出三个手指。
“三文钱?”
“什么三文!再猜。”
“三十文?这么多!”赵氏吃了一惊。
“不对。”
“啊,是多了?”
“是少了,傻娘们!”赵氏嘚瑟地道,“是三钱银子!”
“三钱银子!”赵氏瞪大眼睛,简直不敢相信,“咋这么多呢,不会是骗子吧!”
“你咋回事啊,咋和爹一样呢,看谁都是骗子!不是,这个还要去官府立字据呢,官府还能是骗子?再说了,人家包果园那么大的投入,就骗你三钱银子?”
赵氏连忙点头。
“也是啊,那真是太好了。对了,他没叫咱也投钱吧?”
“投啥钱啊,人家是东家,咱就是个看管果园的,出力不出钱。”
“出力不出钱好,出力不出钱好。”赵氏也激动起来,“这样咱就能给大牛攒钱说媳妇了,还有二牛,还有小花嫁妆也能准备起来了……”
张老大本来不想打断媳妇的畅想,可是想想现实,没办法还是泼了一盆冷水,喃喃地道。
“这个钱要交娘的。”
赵氏一听顿时翻脸了,本来就有火,这下火更大。
“交给娘!那你来跟我说啥啊!”
“哎呀,你小点声啊!”张老大急忙捂她的嘴。
赵氏一把推开。
“有啥见不得人的?人家雇你看管果园给你工钱,这有啥见不得人的!”
240 会心一笑
“这不还没成呢吗,你嚷嚷的叫人知道了,找别人咋办啊!”
“找别人好,反正钱也到不了我手!”
张老大愣愣的。
“我说,大牛他娘,你咋变了呢?以前你可不这样。”
赵氏眼圈红了。
“以前,以前那是我傻!”说着愤然起来,“地里的收成给就给好了,可你的工钱也给,孩子都这么大了,手里一分钱都没有,将来咋办啊!”
“爹娘不会不管的……”张老大道。
“爹娘不会不管?”赵氏看着他,像看个笑话,“哈,爹娘还说了,小五考上秀才呢,还说将来做大官呢,可现在呢?我算看出来了,你还不如孩子,小花八岁,都比你看的清楚。”
张老大还要说。
赵氏摆手。
“不要跟我说了,去和你爹娘说吧,你想咋样就咋样好了,将来孩子娶不上媳妇不要来找我!”
就在张老大和赵氏说这件事的时候,张大牛也和张小花在村外的树林里说着。
“……大叔找过爹了,爹很高兴,说要和娘商量一下,我想现在应该商量呢,这件事就算成了。”
张小花却不是十分满意。
“果园不是我们出钱包的,卖出去的钱也不会归我们,爹的工钱还得交给爷爷奶奶,我们白忙活一场不说还欠了人家一个人情。”
果园是段玉出钱包的,或者说买的更确切,然后雇张老大看管果园。
她为什么想要自己包果园,就是因为工钱不会到他们手里,只能赚卖果子的钱,可段玉花钱卖了果园,她又没投钱,不好再去分一半,这样可不是白忙活,还的欠段玉一个人情了。
“这也没办法,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张大牛道,“你又要盖房子的地方,又要在学堂买个租个小房子买东西,需要太多银子。”
“不是没钱的事。”张小花抱着头望着天边的晚霞,悠悠地道,“是小屁孩想要有个属于自己的地方,我又不好不成全。”
“属于自己的地方?什么意思?”张大牛不太明白。
“就是尽情撒欢的地方,没人管着,自己想怎么着就怎么着。”
张大牛愣了下。
“他不是王府的世子吗?有的是钱,去哪里卖地方没有,为啥偏偏来咱们村卖果园啊?”
“别忘了学堂也在镇子附近。”
“我知道,可是这里距离镇上还有一段路呢。”
“可我们住在这里。”
张大牛惊讶。
“你说他是为了我们才买果园的?”
张小花点点头,叹了口气。
“上次他出事你也知道,是我和他一起回来的,大概因为这个很相信我们,所以才在这里买果园的。”
张大牛严肃起来。
“这样好吗?要是那些害他的人来找我们咋办?”
张小花转头看着他。
“大哥,好处是有代价的,这就是代价。”
张大牛一怔,尽管他还无法领会到这句话的深刻,但他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这叫他有些害怕。
尽管从开始知道那孩子的身份,知道那孩子的遭遇,这种害怕就已经存在,只是现在感觉距离近了。
“从我认识他的时候,从我们一起回来的时候,就算没好处代价也存在的。”张小花又道。
“那我们该咋办?”沉默了一会张大牛问道。
“没有办法,只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了。”张小花说完又笑笑,接着道,“大哥,你也不要担心,只要我们没和他在一起,他的敌人大概就没功夫来找我们,要是在一起就要小心了。你上学要好好武,咱不求打得过人家,只要能跑的过就行。
张小花心说,唉,要是能从圣母那里兑换出个内功心法,吐纳方法什么的就好了。
可惜圣母系统兑换的物品没有这方面的,难道是圣母不希望她有战斗力?靠仁爱来征服邪恶?
她刻薄地揣测着。
“我知道,我会好好跟着学堂武师学的。”张大牛点点头,转开了话题,“妹妹,我觉得咱们还是先不要盖房子了。”
“为啥?”
“你看啊,你要去学堂卖东西,你要早上去晚上回来吗?那也太累了吧?这么远的路一个人谁会放心?你肯定要住在那,可你一个人不能住在那,这样娘就能过去帮你了,爹看到娘去他也会去的,这样不就等于分家了吗?盖房子要花太多钱,我们暂时又不住,还是明年春天再说吧。”
“可人总的有个自己的窝啊,没窝心里不踏实啊。”
张小花想起现代哪些北漂的人,住在地下室,头上就是下水道,那感觉有多恶心啊,她很怕自己也会那样,所以一直拼命接戏赚钱。
来到这里,更感到不安全了,她其实比段玉还要迫切想有个属于自己的地方。
“秋收完了,就冬天了,那么短时间房子收拾不出来会挨冻的。”张大牛试图说服张小花。
张小花从怀里取出蓝云白如雪给的钱给了他。
“你看看,这些够吗?”张大牛打开小布袋,惊讶了一下。
“你哪来的这么多钱!”
“画画赚的啊。”张小花得意地道,“这回你放心了吧。”
张大牛怎么可能放心,他担心还差不多!
这才几天的功夫就赚了这么多,画石点金的神仙吗?
“你咋画画赚的钱?”张大牛追问道。
张小花笑眯眯地道。
“还记的咱们在京都第一次卖小册子吗?”
张大牛点头。
“咱们的那两个雇主来这里了,我刚巧遇上了他们。”
张小花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自然是简化版的,着重说了对方重金求画。
张大牛有点不信。
“他们咋知道是你画的?当时你不是躲起来了吗?”
“是,可他们还是发现了。至于咋知道我画的,是我自己说的。当时爷爷奶奶要卖我,我害怕,只想着赚钱了。”
张大牛伸手摸摸她的头。
“再不会有那样的事了!”
张小花点头,欢快起来。
“大哥,你拿着这个钱去把咱们相中的那个地方买下来,即使不马上盖房子,也要先占个地方,然后打个院墙圈起来,表示那里有主了。”
“好吧,我明天就去找大叔,他正好也要去官府办理果园地契。”说着将银子收起来。
张小花又想到了一个事。
“你说奶奶会放娘走吗?我去了小学堂那里,娘再去,家里谁做饭啊。”
张大牛看看她,忽然笑了。
“你笑什么?”张小花被笑的莫名其妙。
“笑你啊,还以为你无所不能呢,原来你也有想不到的事。”
张小花也笑起来。
“我无所不能,大哥还真看得起我。”
“你忘了,再过些天,咱们就有小婶子了,娘也得给人家一个尽孝的机会啊。”
张小花听了,眼睛一亮。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做饭这样孝顺的活娘不能一直霸占着,不然让人说起来多不好!”
兄妹两一起嘿嘿笑起来。
241 筹备婚宴
随着秋天的脚步近了,张小叔的亲事也快到了。
三天后就是张小叔的大喜日子。
乡下结亲不去酒楼那地方摆酒席,只在家里摆,主要是省钱。
当然很麻烦。
人都说小儿子成亲大事已毕,也就是说,最小的儿子都去上媳妇了,爹娘的任务也就完成了,所以小儿子成亲在乡下都要大操大办一下的。
张青山好脸,就算打肿脸充胖子也会风风光光地把小儿子的喜事办了。
他拿着笔在纸上填填写写一些人名。
张家虽然不是大户,可亲戚朋友也不少,再加上新亲,也就是女方那边人,大概也得好几百号人。这么多人,光靠自家人是没法招待的,那就只能请村里的人帮忙了。
红白喜事,没有人会拒绝帮忙的,毕竟在这样的场合露脸是很有面子的事。
这些帮忙的人在乡下俗称“落忙人”,他们有男有女,帮着做饭、接待客人,酒席开了还要陪酒,总之务必叫喜事办的热热闹闹,圆圆满满,宾客皆大欢喜,这样子的。
这些人里会有个头,相当总管,他负责安排“落忙人”做什么事,缺什么和主家沟通,这样主家就省事多了。
这样的总管要有足够的办喜事经验,才能应付,通常都是四五十岁走过南闯过北经过多场喜宴的人担任。
他能说会道,幽默诙谐,做事干脆利落,必要的时候还能拼酒,处理各种麻烦,应付各种突发事件,了解十里八乡的情况,总之就是一个方方面面都很能的人。
村里能担此大任的,非李大夫莫属了。
张青山早就和李大夫说好,李大夫当然也答应了。
他写完给刘氏。
“你看看,这些人够吗?”
刘氏拿过来一看,吓了一跳。
“这么多!”
张青山拿起烟袋点上,吧嗒了几口。
“不多不行啊,听说新亲会来很多。”
“小五媳妇不是大姑娘吗?一个大姑娘出嫁来那么多人干啥!”
“你这说什么话!她家是大姑娘,咱家可是小儿子,小儿子成亲,不办像样一点那能行吗,多少眼睛看着你呢!这过日子,平时省点没啥,要是有事再抠抠搜搜的,没的叫人说道!”
“我知道,就像大牛他娘那个妹子家,那家伙,来个亲戚都是一盘咸菜条子!”刘氏撇嘴道,然后又有些牙疼,“可是咱们也不能太铺张了啊,这钱都是借的啊。”
张青山却没像往常那样紧锁眉头,而是神情平静,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钱的事放心吧,明年开春就能还上。”
“你接了远途的活了?”刘氏一把抓住他的衣襟,“我告诉你,我不许你去!远途,路上有个啥事,你咋整啊!”
“啥远途啊!别瞎操心,我都这么大岁数了,就是想接人家还不乐意呢。”
“那你咋说春天就就能还上了呢?”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现在告诉你,明天村里就都知道了,你那嘴我还不知道!”
刘氏不乐意,刚想说什么,外面有声音传来。
“我说,老张哥哥在家吗?”
是李大夫。
张青山笑呵呵地穿上鞋迎了出去。
“哎呀,李大夫你来了,快,进屋。”
“在外面说就行,亮堂!”
“也行!”张青山叫刘氏去倒水,过去和他坐在是石磙子上。
“这是我写的单子,你看看这些人够吗?”张青山把自己写好的“落忙人”单子递过去。
李大夫看了也是吓了一跳。
“这么多人啊?”
“新亲那边多啊,我怕少了忙不过来。不过还得你说着算。”
“那边说要来多少人了吗?”
“说是一百多个,多少没说,我估计少不了。”
“那咱们这边能有多少?”
“李大夫喝水。”刘氏端了两碗甜水过来,给他们一人一碗,然后也坐下,说道,“咱们这边我看也就一百来人。”
“哪有那么少啊。”张青山摇头,“我算了一下,得二百来人!”
“咋就那么多啊!”
“你看,咱们村一家一个就好几十口,一家不可能一个啊,别忘了还有小孩子呢。”
李大夫笑了。
“小孩简单,给他们支个桌自己吃就行了。村里人也简单,我看差不多都在这落忙人里了,剩下也没几个,都是自己人,没那么多讲究。你就说说亲戚能来多少吧。”
“亲戚,我看看啊。”张青山伸出巴掌开始算,“我姐姐家大概得十来口,我姥姥家得二十来口,你娘家能来多少?”转头问刘氏。
刘氏想想。
“也得三十来口吧?”
“这就是六十来口,在家上老大媳妇家,还有我大哥二哥他们家,这加起来也得三十来口,还有小五的同窗,他说至少十几个,这就接近一百来口了。”
“还有丫头家呢?”刘氏提醒道。
“丫头家那边人口少,也就是他们一家三口。”
“也是啊。”
李大夫点点头。
“按照一桌坐十个人,这就是十张桌,女方家我看最多也就是一百五十来人,到不了二百,这又是十张桌,二十张桌,再加上其他人,多预备十张桌,三十张桌足够了。这些人有点多,我减几个……”说着和张青山商量着减谁,到时候都做什么。
正说着,院外有辆驴车停下了,一声爹娘我回来了,传了进来。
刘氏一看,一拍大腿。
“哎呀,丫头给你送酒来了!”赶紧起身往外走。
张青山和李大夫也跟着出去。
这次不止是张氏一个人,还有张氏的夫君王明阳。
王明阳是学堂先生,长得仪表堂堂,又是秀才出身,家境也不错,这样又有文化又有经济的女婿张青山和刘氏很是看中。
“小丫咋没跟你们一起回来啊!”刘氏问。
小丫是王氏的女儿,王氏如今只有一个女儿,五岁。
“没有,车上拉着东西,放不下她。”王氏道。
王明阳跟张青山道。
“爹,我先把酒买回来了,肉到时候提前一天卖,我怕放坏了。那边都订好了,到时候不用怕买不上。”
张青山看着驴车上排着六大木桶酒,连连点头。
“行啊。咱家菜有,就差肉了。”说着伸手去搬酒桶。
王氏拦住了。
“爹,你搬啥,快停下!”
这时正好张老大和张小叔从地里回来了,看到了连忙上来道。
“姐,姐夫回来了!”张小叔打招呼。
“大牛他老姑,明阳回来了!”张老大道。
242 母女闲话1
“嗯,回来了,回来给你们送酒来了!”
说着王明阳和两个兄弟一起抱着一桶酒进了院,放进仓房里。
张青山问李大夫。
“这些酒够吗?”
“我看再买三桶吧,多了咱退回去。宁可多了不能少了,你说是吧?”
张青山连连点头。
“那是啊。”
把酒搬下来放进仓房,张氏坐下歇着道。
“大牛他们呢?”
“割猪草去了。”张青山道。
“那我嫂子呢,好些了吧?”
张氏虽然住在镇山,可也听说了赵氏小产的事。
“在屋里躺着呢,人家那可是知道疼自己,一步都不出来。”刘氏阴阳怪气地道。
有外人在张氏笑着道。
“自己不知道心疼自己谁知道!我去看看我嫂子。”说着就要起身。
刘氏一把拉住。
“忙活了这时候了,歇会再去能咋地。”说着嘀咕了一声,“一个小月子整的跟有多大功似得!”
“娘,看你说的!”张氏拉了她一下。
刘氏又笑了。
“我这嘴就是不好,得罪人!你们在这说话吧,我和丫头去做饭,不是在这吃吗?明阳?”问女婿。
张青山道。
“这都啥时候了,在家里吃完再回去,歇歇脚。”
王明阳笑着。
“在这吃,吃完再回去。”
“那就好那就好,走吧,英子,咱们去做饭,叫他们爷几个商量吧。”
英子是张氏的名字。
娘两个进屋,张青山、李大夫继续刚才婚宴人数的问题。
进了屋,刘氏就开始了告状。
“英子啊,你都不知道,娘这些日子过的是啥日子!”说着眼圈就红了。
张氏叹了口气。
“我听说我大嫂小产就知道家里肯定出事了。正赶上我忙,没法回来,到底咋回事啊,外人说的什么你要卖小花?”
“呸!”刘氏有些激动,“我是亲奶奶啊,我能干那事吗!”
张氏连忙道。
“娘,你小点声,外面还有人呢,叫人听了不好。”
刘氏立刻收敛了声音。
“咱们去菜地里摘些菜,我再给你说。做几个菜啊?”
“明阳又不是别人,做两个就行。炖个豆角,拍个黄瓜,捞点干饭就行了。”
“那也太少了,咋也得整四个,你和明阳好容易回来一次,上次你回来都没站。再说了,还有人家李大夫呢。走吧,咱先去摘豆角。”
说着刘氏找了两个篮子,和张氏一人挎一个,走出了屋。
“我们去摘豆角,你们想吃啥说啊。”张氏呵呵笑道。
“姐,咱豆角子锅烀大饼吧,那个省事。”张小叔道。
王明阳笑道。
“我看行,连菜带饭都出来了,吃饭再喝点水,挺好。”
张青山道。
“哪能一个菜呢!豆角子锅烀大饼,再弄几个。”
“爹,弄那么多干啥,又不是外人。”王明阳忙道。
“好容易回来一次,再说这不还有你李大叔呢,大牛他奶奶,你照着六个弄吧。”
李大夫忙道。
“我就不在这吃了……”
“那哪行啊。”张青山道,“这还请你帮忙呢。”
张老大和张小叔也劝着,刘氏笑着。
“李大夫外道啥啊,这些日子可麻烦你了,吃个饭又不抵你的药钱!”
刘氏都这么说了,李大夫也不好说什么了,只好同意。
“你们说话吧,我们走了。”
母女两个来到菜地,一边摘豆角一边继续刚才的话题。
“……那家伙,你都没看到,那个小崽子都抄刀了!”刘氏继续刚才的告状。
张氏也没想到事情闹得这么大,吃惊地道。
“就小花?”
“就是那个崽子!”
“不是吧,那孩子看着挺老实的,咋变这样呢?”
“老实,我的老天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