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长孙皇后-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果然,独孤老太君长吁一口气,很是豪爽的说道:“你喜欢便给你……我呀,就是要堵堵这帮人的嘴。”
一直相随着看牡丹的薛婕妤、张婕妤、尹德妃等人都哄笑起来,搞得万贵妃倒不好意思,直是作福说道:“妾身错了,错了,妾身以后再也不说这样的话了。”
轻敲了敲万贵妃的头,老太君又和蔼可亲的看着我,“俗语说得好:牡丹宜干不宜湿。说的便是它怕积水,所以这‘蓝芙蓉’拿去后不要浇太多水,一直保持这些土偏干即是。俗语还说‘清牡丹、浊芍药’的话,所以这牡丹的肥一定不要下太足,一年施三次肥就绰绰有余了……”
一边说着些牡丹的繁育、培养知识,一边拉着我走到屏榻边重新坐下,在将所有的牡丹知识给众人普及一遍后,老太君这才伸手摸向我的肚子,“这两个小家伙可还安份?”见我点头,她又道:“上一次我李家的双生子,还是我那个苦命的儿媳生下元霸、元吉,可怜的元霸……”
知道老人家最不能伤神,忆及这段时日元霸老入我梦中,我急忙笑道:“老祖宗,您还别说,也许这肚中的孩儿和元霸有缘呢。”
“哦?”
“观音婢不知道这孩子上身的时候,老是梦到元霸,所以还前往净土寺为元霸祈福了10天。不想一回来后便查觉有了。您说是不是有缘?”
万贵妃本就被老太君搅得想起智云,正在那里伤神的人听我说的话后,‘咦’了一声,说道:“有这么巧的事?”
确实是巧啊。如今再梦到元霸,他都是笑嘻嘻的,还穿着我替他缝制的战袍。念及此,我笑道:“观音婢时有在想,这两个孩子也许不是老天赐给观音婢和秦王的,而是元霸赐给我们的。我一直捉摸着待这两个孩子出生的时候,过继一个给元霸。”
听了我的话,所有的人都震动了。
过继在古代可谓大事,一旦过继,这孩子就和你无缘、无份了。
嫡子过继,事关重大。
在古代,没有多少嫡妻能够有这份胸怀。
可我不一样,只要是过继给元霸,我一点也不会舍不得,而且会很开心。
“好孩子,乖孩子。”独孤老太君将我搂入怀中,一阵‘心肝、宝贝’的夸奖,然后含泪带笑看着一众嫔妃,“你们瞧瞧,为什么我这个老婆子会这么的疼这个孩子,那是因为她有值得我疼的地儿。你们以后啊都向她学着点。观音婢,我的儿,你放心,就算你将这孩子过继给了元霸,但我老婆子向你保证,这孩子一样由你养大。”
这段时日,能够感觉得到这两个孩子在我肚子中大闹天宫,对他们的喜爱也泛滥成灾。过继我舍得,但如果不养在我身边我还真有些舍不得。老太君的这句话是再好不过的结局,我喜道:“这是观音婢的福气,观音婢一定好生养大元霸的孩子。”
老太君闻言,一个迳的抹泪点头,“好好好。不枉元霸和二郎兄弟一场,也不枉元霸最喜欢你这个二嫂。”
“好了,老祖宗,您再哭的话可别把元霸的儿子吓着了,吓得缩回去,变个姑娘家的出来。”
闻得郑盈盈一言,老祖宗‘噗哧’一笑,乐得直戳着郑盈盈的头,“你就是个猴。只知道逗我老婆子开心,应该想想办法逗建成开心才是,趁早生个大胖小子,明白不?”
脸一红,郑盈盈羞道:“是。”
见此情景,尹德妃急忙打开话题,亲热问道:“观音婢,你怀的可是两个呢?有没有确定是男孩还是女孩儿?”
张婕妤也急忙问道:“是啊,是啊,和我们说说。”
我知道,尹德妃、张婕妤二人和李建成的关系好得狠。如今这番问话不过是为了不让郑盈盈陷入尴尬的境地。想来李建成出征前对她们二人有交待,交待她们二人照顾郑盈盈。看来李建成对郑盈盈还是有感情的,想必他们二人的关系应该不再似先前那般的紧张……
我揣度间,万贵妃嘴快的替我回了话,“我看,定然是双生子。瞧瞧乾儿那个令人喜爱的劲,此番观音婢怀的定然又是两个惹人喜爱的小男娃。”
一向以修行为重的薛婕妤此时居然也插了话,“我看啊,保不准是两个女娃儿,我大唐合该添两个一如观音婢的女娃儿才是,想她们的母亲才冠京中,这两个女娃儿又该有怎样的风采?你们说说看,是不是很期待?”
一时间,众嫔妃叽叽喳喳的议论起来,有赞成万贵妃所言的,也有赞成薛婕妤所说的……
老太君笑眯眯的看着一切,最后摆手说道:“你们啊,都太片面了。要我这个老婆子来说,我老婆子期待观音婢替我李唐添一对龙凤胎……”老太君语毕,下面一众人恍然大悟,‘是啊,是啊,我们怎么没有想到’之声阵阵袭来。老太君颇是得意的看向我,和蔼可亲的问道:“御医怎么说?”
我急忙笑着回答,“御医昨儿个还号过脉,说脉像不一,一儿一女的可能性极大。”
“龙凤胎!”屋中一众惊叹声。老太君更是惊喜说道:“可告诉了二郎。”
“还没呢。”
“御医有没有说你临产的日子会提前?双生的一般都会提前。”
“预产期本在2月底,但御医说按这两个孩子现在的长势,有可能提前到正月底或者2月初,他也拿不准。”
轻摸着我的肚子,老太君担心的说道:“这样说的话,就快了。我的儿,怕不?”
“已经有经验了,老祖宗不必担心,观音婢不怕。”
“要不,我让渊儿命二郎回来一趟?生产的时候有他在你身边,你也心安些。”
李渊素讲孝道,虽然尊为皇帝,但他每天会前往淑景殿请安。我知道老太君定然也会经常和他提及前线战场的事,这也是三哥让我来老太君面前耍宝的原因。闻言,知道现在正是讲中原之战的最好时机,我急忙摆着手,“前线战事紧张,观音婢不想分他的心。”
一听我说及前线战事,尹德妃、张婕妤等人便开始紧张起来。
“我们家的祖业可都在洛阳,也不知有没有受战火的波及?”
“我舅舅的家产都在那里,不知道王世充知不知道这层关系,有没有为难我的舅舅。”
“我大姑父也在洛阳,不知道有没有帮助王世充,如果他帮了王世充我便不认他这个姑父。”
于是,话题被她们扯到了一众田产、家产的问题上,没有人关心战场的事如何。我只得静静的听着。
半晌,眼见得下面的议论静了下来,万贵妃担心的看着我,问道:“观音婢,这仗都打了半年了,前线状况到底如何?秦王有没有写信告诉你一二?”
后宫素来不得干政。朝中就算有前线的消息,她们也不敢过问李渊。也只有在贵妇、命妇相聚的时候闲话一二。
我将李世民从前线传回的消息捡重点略说了些,然后故意将战事扯到如今四面楚歌的形势上,最后说道:“好在河东有太子殿下,中原有秦王,分庭阻挡住了突厥和王世充的会师。”
“也就是说,无论建成和二郎他们哪一方面撤军,都有可能让我李唐死无葬身之地?”
听得独孤老太君的话,我急忙解释,“倒也不至于,我李唐是天定的宿命,怎么可能败给突厥、王世充的联军?只不过不可小看王世充,虽然现在他只守着一座孤城,但秦王如果班师的话,王世充的势力就会重新振作起来。老祖宗您想一想,秦王夺下的洛阳城外其它的五十个州郡原来那可都是王世充的属地,如果秦王这般快便撤军,难保那些州郡不会又重新联合起来投奔王世充。这样的话,我李唐先前的努力便都白废了。最可怕的是给了王世充这口喘气的机会,以后想再消灭他就更难了。”
闻言,独孤老太君略有所思,最后点头道:“有道理。”
只觉得眼皮一跳,我按下心中的激动。有了老太君这句话,我敢肯定,李渊将再度拔出供给给李世民,让他围死洛阳。
不出所料,不出几日,李渊又向东都战场提供了大量的军需辎重,意思非常明显,就是要李世民不要放过王世充。
------题外话------
*^_^*
谢谢15982228889的票票!
第二卷 观音婢 075章 龙凤劫8
武德四年(621年),正月。
随着李唐的又一批辎重抵达东都战场,唐军再一次向洛阳发起了总攻。
不得不说,王世充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将才。就算洛阳被困数月,他不但仍旧将洛阳的防御设置得极佳,而且军纪严明。
唐军的总攻屡屡未见成效。
但是,王世充也感到了后怕,他再一次向窦建德发出了求救信号。当然,在等待回信的日子里,他也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时不时的出城打一下游击。
狡猾得似狐狸的李世民也擅长打游击。可想而知,王世充的游击战略屡番被李世民识破,不是丢数百人便是丢数千人。
王世充清楚的知道再这样下去不待窦建德的援军到来,他的人马就要先被李世民一点点的蚕食掉,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王世充再也不出洛阳城,而是在城中静候窦建德的援军。
其实,仗打到这个地步,谁胜谁负明眼人已相当的明了,李世民夺下洛阳不过是时间问题。
李世民若夺下洛阳,下一个要对付的便是窦建德。
正所谓唇亡齿寒,窦建德不可能不知这其中的道理。出兵助王世充已成必然,再也不能打着原来‘坐山观虎斗、渔翁得利’的心思了,此时再不扶弱除强,王世充今日之下场便是窦建德它日之下场。
所以,我估计窦建德发兵兵助王世充也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若王世充真等来窦建德的援军,李世民的形势便不看好。
窦建德尚未做出决定,李渊却慌了神,他担心窦建德答应了王世充的请求,那样身处东都战场的次子便有危险,一旦次子有危险,函谷关、关中将相继告急,远在河东的长子也将身陷危境。
李唐根基必将动摇。
权衡利弊之下,李渊决定稳打稳扎,是以下诏:诏秦王班师回长安。
诏书虽下,但李世民那里似断了音讯般一直便没有回音。
至于窦建德那里,也没什么动静。
我想,联‘郑’伐‘唐’不是小事,窦建德不但要做好部将上下一心的思想工作,更有着长远的打算。有道是‘中原鹿正肥’,谁能够在中原之战中取得胜利,谁就能够成就霸业。而窦建德正准备利用这次机会成就他的霸业。所以他要想一举成功,便不得不做好全盘的筹谋,不得不准备相当充足的辎重。而这些,还需要一个过程和时间。
转眼入得2月,李世民那里仍旧没有消息传来。
我敢肯定:他会逆诏,不会退兵。
今天是龙抬头的日子,李渊带着一众文武群臣去祭拜了天地,祈求李唐风调雨顺。
轻叹一口气,我手摸着肚子,看着窗外的夜空怔怔出神。我有感觉,这两个孩子应该就在这一、两天便要出生了。
“你们也迫不及待的想出来看这个世界,是不?”
虽然已是开春季节,但长安的春天仍旧透着冬的寒意。深沉的夜空不时飘荡着细小的雪花。
“娘娘,别看了。把窗子关上罢。来,喝点参汤。”
说句实在话,虽然有三哥、顺德、秦妈妈等人无微不至的照顾,但随着临产的日子临近,我想得最多的人便是李世民。倒不是情爱的原因,而是一种依赖。遥记得生乾儿那一次,是他在窗外的鼓励才让我有了生下乾儿的信心。
接过秦妈妈手中的参汤,我一边喝一边问道:“天机他们可有消息传来?”
“没有。韦氏仍旧一如原来般照看着她的布庄,而郑军也没和她有多少来往。倒是她那个太子妃堂妹去过韦氏布庄两次,不过每次去都要带几车的战袍走。”
洛阳城中现在最缺的是粮而不是布匹。韦泽倒也机灵,将所有库存的布匹都拿出来,郑军要多少她奉献多少,分文不收。
听天机星传来的消息,洛阳城内,如今一匹绢才能买到粟三升,十匹布才能买到一升盐,各种衣服、饰品、珍玩,毫不值钱,换不到多少粮食。百姓将城内的草根树叶都吃完了,便将米渣拌上浮泥充饥,吃完之后都发病,身体浮肿,没有力气,死者遍地。
天机星等人也有饿的时候,每每这个时候,他们便出城打打牙祭。
感觉有些对不住他们,我叹道:“辛苦他们了。”
“有什么辛苦?如果找不到老爷、夫人的遗骸,他们啦,肯定比饿死还难受。”
那倒也是,谁叫他们都是英雄呢?
英雄嘛,都有点子大丈夫情结。
如果连先堂主的遗骸都找不到,就有点‘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感觉。
“观音婢,难怪一个月了,二郎那里一直没有消息,原来是出事了。”
将参汤碗放在茶几上,我吃惊看向匆匆向我走来的三哥,问道:“什么事?”
似乎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吓到了我,三哥急忙扶着我坐下,“也不是什么大事,你不要急,听我说。这封信是乾儿写来的,这个二郎生怕我们担心,居然什么也不说……”
原来正月初,王世充趁着唐营将士修筑营寨的功夫,亲率2万人马出城攻击李唐大营。李世民急忙率‘玄甲军’在邙山下列阵,同时命屈突通率50人渡谷水进攻王世充后翼,并自信的以为“王世充已经穷途末路,这次把全部兵力都投入战场,准备决一死战,今日可一战破之……”
求胜心切的李世民在数十‘玄甲军’的掩护下一马当先便冲入敌阵。希望从郑军侧翼冲入以乱敌人阵脚。
但令李世民万没想到的是他奇袭不成,反而使他自己身陷险境,颉利送予他的‘飒露紫’被郑军流箭射死,他在落马之时被蜂涌而至的‘郑军’包围。
知道‘飒露紫’阵亡,我吃了一惊,惊问道:“乾儿呢,乾儿可好?”要知道,承乾爱极这飒露紫。
“乾儿伤心在所难免。他能够写来这封信就说明他没事,你放心,乾儿看得开得狠,还说有藏天、藏雪陪着他,多少冲抵了他失去‘飒露紫’的悲伤……”三哥语及此,很是疑惑的看着我,“观音婢,你怎么就不担心二郎呢?”
“他的武功盖世,担心个什么?”虽然如此说,但看三哥很是莫诲的眼神,我吃了一惊,“难道他受伤了?”
轻缓的摇着头,三哥叹道:“不知为什么,我总有种感觉,感觉你和二郎仍旧有哪些不对劲的地方,到底不对劲在何处,我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我焦急的欲从三哥手中夺信,“到底怎么样了?”
三哥将手一扬,把信放入怀中,说道:“放心,二郎没事。”
明知道他将是未来的帝王,但仍旧这般担着心,无非是担心因了我这个异数的存在会改变他的命运。
看着三哥揣度的眼神,我叹声问道:“三哥,你何苦让妹子这般焦心?”
三哥闻言,连忙鞠躬认错,又道:“若非副将丘行恭忠心护主,硬是将二郎甩到自己的坐骑上,硬是为二郎杀出了一条血路。二郎这个时候应该已然落入王世充手中。而王世充可以挟着二郎令唐军退军,更可以挟着二郎向陛下开条件,好险。”
原来,恁李世民武功盖世,但在‘飒露紫’阵亡的瞬间,他仍旧失了神,就似呆了般的看着飒露紫,一动不动。
好在有个丘行恭。
我有点明白李世民为什么在大敌当前会呆若木鸡,因为他对‘飒露紫’的喜爱不下‘白蹄乌’。
可以说,在东都战场,这是他第三次差点将丢命。
真险!
似乎能够体会到他当时的心痛,可惜的是我现在不能以无极的身份出现在他身边为他排除万难。
“他如今迟迟不奉诏归京,必然是铁了心要夺下洛阳了。”虽然‘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但这种不奉诏归京的将领往往会被皇帝忌讳,更会被皇帝认为这些将领有反心,如今李世民一方面攻不下洛阳定是心焦万分,另一方面却得承受住来自于李渊的疑心,于内于外,他的日子都不好过。念及此,我又道:“三哥,不要管我了,你去东都帮他一把,他现在需要你。”
看了我的肚子一眼,三哥说道:“我若在这个时候离开你出现在二郎的面前,他杀我的心都会有。你又不是不知道他的那个臭脾性,说翻脸便翻脸。我看,最好是写信问一问,也许是乾儿夸大了事实也说不定。再说他身边有卫公、如晦等人……”
知道三哥所说有理,我的语气颇带着无奈的成分。“总是这般不要命的打,到底是为哪般?”
听得我的感慨,三哥笑道:“还不是想早些回来守着你,看着你们的孩子出生。”
我睨了三哥一眼,一笑没有回声。他根本不知道我和李世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所以还是不要让他知道的好,免得他操些冤枉心。是以我说道:“三哥言之有理,如果此时你到了他身边,他不但不会感激,而且还会觉得你是在给他添乱。”
语毕,突然觉得肚子一坠,生乾儿时的感觉猛地袭来。
由于出其不意,我慌乱的伸手去抓茶几,放在茶几中装参汤的瓷碗被我拂下茶几砸到地上碎裂。
“观音婢。”
“娘娘。”
三哥和秦妈妈一左一右的扶住我,焦急的问着,“怎么了?”
咬着牙,我从牙缝中吐出“要生了”三字,语毕,我不仅直是呼“痛痛”。
起初有些慌乱,但很快三哥便打横抱起我急急将我放在床榻上,接着他往外跑,“观音婢,别怕,三哥去传稳婆。”
“妈妈,替我将面纱戴上,我不想让她们发觉我的真容,这件事,不能浮……”
“放心,放心。娘娘只管生孩子,其它一切事都交给老身。”
“我总觉得会出事,妈妈,顺德叔呢,一定要他守好三思园。”
“好,娘娘别说话了。一切都交给老身。如云、如月,快,快按先时的安排去准备,娘娘要生了。”
素来安静的‘三思园’一下子热闹起来。所有的夫人、贵人都聚积在了三思园外。
来这些人有什么用,只会令我分心,是以我吩咐道:“妈妈,让她们都散了。”
我的话她们还是听的。很快,她们便散去。
呵呵,可以说,她们是做得最随心所欲的妾室了,至少不受晨昏定省的折磨,也不受正室的折磨。
“娘娘,放心,闲杂人等都走了。顺德已带人马将‘三思园’围得水泄不通。还有,要不要通知房夫人、你三嫂、二嫂等人?”
“算了,太晚了。她们肯定都休息了。再说她们也要带孩子,不要去打扰她们,明天去报喜便是。三哥呢?”
听到我虚弱的声音,三哥急忙在外柔和答道:“观音婢,放心,三哥一直守在这里。”
还是三哥好,有他在,感觉心也定了许多。
很多年了,我已然忘却了生承乾时的疼痛。直到这一次我再次深有体会。随着稳婆们在我旁边安慰着一些‘娘娘别怕,娘娘生过小王爷,有经验了,第二胎会非常顺利’的话,我极力的咬着牙,迫使自己不要叫唤出声。我唯一记得的是:我得保存体力。
好在,在生产前我喝了参汤,应该有足够的精力生下这两个孩子。
事实确实如此,虽然痛得我难以承受,但这第二胎很好生。随着第一个孩子的哭声在房中响起,稳婆们惊喜说道:“呀,又是个小王爷。”
小王爷?呵呵……本来他不应该是王爷的命,最多是个小郡王,但因了我承诺过过继给元霸,那他王爷的命是命定的,稳婆们唤他一声‘小王爷’也不为过。
“天啦,肥墩墩的,特别是这眉宇间,居然有一颗朱砂痣,怎么看着都像那年画上的善财童子。”
自这个孩子出生,我肚中不再有动静。想来是他太过着急的原因,而另外那个估计有点懒惰,暂时还不想出来。听着稳婆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看着她们将小肉球身上的血污洗得干干净净,我心痒得难受,“给我瞧瞧。”
------题外话------
*^_^*
历史中,李泰出生于620年,李丽质出生于621年……咳咳,我总觉得女人生孩子挺辛苦的,而且小李同志也太过分了哈,让小观同志一年一个的。所以这文中有所改动。大家勿拍砖,纯属心疼弱质的小观妹妹哈!
第二卷 观音婢 075章 龙凤劫9
闻言,一个稳婆急忙将尚未裹襁褓的孩子递到我面前。
一看之下,果然,果然像年画中的善财童子,特别是两道浓眉间的那颗朱砂痣就像21世纪的人说的美人痣般,还有,还有那一身的肉……那胳膊、腿啊的一如承乾出生的时候就像一节节的嫩藕。
再看那眉眼……为什么,我的孩子没有一个彻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