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园娇女:神秘夫君有点萌-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姐说话从来不无的放矢,红梅闻言忙点头应下,不敢再多问。
梅箐却是低声追问赵彩央,“彩央,你不喜欢怜心大姐姐?”
和梨怜心有牵扯的是易风,她也说不上喜欢或者讨厌,不过是看不惯梨家的做派罢了。
不过齐氏和梅箐要是知道梨怜心的底细,恐怕就不是不喜欢这么简单了。
赵彩央想着抬眼看过去,见高得力在前头带路,不远不近正适合她们自在说话,便也不避着阿童,先说明当初从张大孙大郎手上救下梨怜心主仆的事,又将卢掌柜说的话简单概括,略去其中隐情告诉了梅箐和阿童。
梅箐愣怔片刻,脸上的疑惑转瞬变成浓浓的不耻,“原来就是她!”
再结合梨怜心来云南府后传出的美名,梅箐也想通了其中关节,厌恶道,“当这里没人知道她家里在京里的作为,就想着能抹干净以前做的昧良心的事不成?真是够恶心人的,藏着以前做的事就想卷土重来,将来谁娶了她谁倒霉!还好卢掌柜以前常往京城跑,这才记住了这人的嘴脸,否则我们还要跟其他人似的被蒙在鼓里。”
阿童虽不知道易风的事,但听了前因后果,也知道这梨家不是什么好人家,板着小脸道,“好在和我们家没什么关系,以后我们别和她们来往就是。”
正文 第686章
梨怜心目光落在小院屋檐上,看不到内里情形却能隐隐听到里头的喧阗声,那喧阗声却盖不住方才一闪而过的身影。
易长史比传闻所说,比她想象得还要英挺清俊。
匆匆一瞥,她本该欢喜,心中却有种说不出的恍惚。
明明不是同一个人,为什么易长史一掠而过的侧影却会让她想起易风。
两人身形有些相似,让她恍惚的却是易长史通身散发出的内敛气度,还有,还有行走间的仪态。
她说不出具体的感觉,却觉得易长史的侧影和易风的身姿有瞬间的重叠。
还未退婚前,易风每次回京都会去家里拜访父亲和母亲,虽发乎情止于礼,却仍旧不时想着法子见上她一面。
那时候易风站在内院的花园门外,就像刚才的易长史一样,只留给她一个半侧的身影,或是递给她外地买回京的礼物,或是简单问候她几句。
曾经有人这样珍视她,在乎她,可惜后来……
那时她才十二岁,如今已经二十二有余,却记忆犹新。
过去的事多想无益。
那么现在呢?
易长史一闪而过的身影再次划过脑中。
似乎只是这样惊鸿一瞥,就重重的印在她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梨怜心捏着绣帕的手指蜷缩起来,葱白的手指握在银红的绣帕上俞显纤弱,轻声缓缓道,“急什么?机会马上就又有了……”红梅听得眼睛一亮,看着小姐脸上柔和的笑容,不禁也跟着翘起嘴角,扬起笑脸。
小二接了赏钱,千恩万谢的将人送出雅间。。
回转时喊人收拾雅间的杯碟,寒风卷着雪花飘进来,小二这才发现雅间内窗扇大开,忙缩着脖子上前关窗,忍不住小声嘀咕道,“看着单薄瘦弱的,倒是个不怕冷的……”
走出一心堂的梨怜心低声咳嗽几声,伸手紧了紧身上小袄。
红梅替梨怜心戴好帷帽,低声请示道,“小姐,我们是直接回家去,还是去酒楼里?”
对过张氏酒楼的热闹不亚于一心堂。
梨怜心轻轻抚了抚帷帽垂下的长长纬纱,红梅话音一顿,有些赫然道,“舅夫人还在酒楼里,奴婢扶小姐回酒楼去。也好加件大氅。”
现在可不比原来在京中梨家的时候,无论是老爷夫人还是少爷,处处都护着小姐。
如今她和小姐寄人篱下,舅夫人又是个心思利害的,小姐哪儿有以往的自在。
要不是为了“巧遇”赵彩央,小姐也不会特意穿了当初那套碧色衣裙,这样单薄若是再病了,还不知舅夫人又要怎么言语暗刺小姐……
她本以为离了京城不要再看人脸色,小姐会过得更好。
现在确实步步都要仔细谋算,不能再出半点差错落人话柄,否则真是功亏一篑。
都说福祸相依,她只盼小姐能快点苦尽甘来,她也能有个出路……
红梅在心中一面想,一面抬头看了眼空中飘落的雪花,虚扶着梨怜心走向张氏酒楼。
梨怜心的舅母张四夫人喊了几家关系亲近的女眷,在张氏酒楼的雅间内吃酒闲话,见梨怜心主仆出去逛了半天空手而回,眼皮抬了抬,伸手拉着梨怜心坐到身边,十足慈爱的带着梨怜心和几家女眷说笑起来。
正文 第687章
梨怜心目光落在小院屋檐上,看不到内里情形却能隐隐听到里头的喧阗声,那喧阗声却盖不住方才一闪而过的身影。
易长史比传闻所说,比她想象得还要英挺清俊。
匆匆一瞥,她本该欢喜,心中却有种说不出的恍惚。
明明不是同一个人,为什么易长史一掠而过的侧影却会让她想起易风。
两人身形有些相似,让她恍惚的却是易长史通身散发出的内敛气度,还有,还有行走间的仪态。
她说不出具体的感觉,却觉得易长史的侧影和易风的身姿有瞬间的重叠。
还未退婚前,易风每次回京都会去家里拜访父亲和母亲,虽发乎情止于礼,却仍旧不时想着法子见上她一面。
那时候易风站在内院的花园门外,就像刚才的易长史一样,只留给她一个半侧的身影,或是递给她外地买回京的礼物,或是简单问候她几句。
曾经有人这样珍视她,在乎她,可惜后来……
那时她才十二岁,如今已经二十二有余,却记忆犹新。
过去的事多想无益。
那么现在呢?
易长史一闪而过的身影再次划过脑中。
似乎只是这样惊鸿一瞥,就重重的印在她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梨怜心捏着绣帕的手指蜷缩起来,葱白的手指握在银红的绣帕上俞显纤弱,轻声缓缓道,“急什么?机会马上就又有了……”红梅听得眼睛一亮,看着小姐脸上柔和的笑容,不禁也跟着翘起嘴角,扬起笑脸。
小二接了赏钱,千恩万谢的将人送出雅间。。
回转时喊人收拾雅间的杯碟,寒风卷着雪花飘进来,小二这才发现雅间内窗扇大开,忙缩着脖子上前关窗,忍不住小声嘀咕道,“看着单薄瘦弱的,倒是个不怕冷的……”
走出一心堂的梨怜心低声咳嗽几声,伸手紧了紧身上小袄。
红梅替梨怜心戴好帷帽,低声请示道,“小姐,我们是直接回家去,还是去酒楼里?”
对过张氏酒楼的热闹不亚于一心堂。
梨怜心轻轻抚了抚帷帽垂下的长长纬纱,红梅话音一顿,有些赫然道,“舅夫人还在酒楼里,奴婢扶小姐回酒楼去。也好加件大氅。”
现在可不比原来在京中梨家的时候,无论是老爷夫人还是少爷,处处都护着小姐。
如今她和小姐寄人篱下,舅夫人又是个心思利害的,小姐哪儿有以往的自在。
要不是为了“巧遇”赵彩央,小姐也不会特意穿了当初那套碧色衣裙,这样单薄若是再病了,还不知舅夫人又要怎么言语暗刺小姐……
她本以为离了京城不要再看人脸色,小姐会过得更好。
现在确实步步都要仔细谋算,不能再出半点差错落人话柄,否则真是功亏一篑。
都说福祸相依,她只盼小姐能快点苦尽甘来,她也能有个出路……
红梅在心中一面想,一面抬头看了眼空中飘落的雪花,虚扶着梨怜心走向张氏酒楼。
梨怜心的舅母张四夫人喊了几家关系亲近的女眷,在张氏酒楼的雅间内吃酒闲话,见梨怜心主仆出去逛了半天空手而回,眼皮抬了抬,伸手拉着梨怜心坐到身边,十足慈爱的带着梨怜心和几家女眷说笑起来。
正文 第688章
只是他说完等了半晌,等来的却是一阵沉默。
卢掌柜暗暗奇怪,抬起眼来看清易生的神色,顿时愣怔。
易生满脸寒霜,微抿的嘴角噙着一抹讥诮的冷笑。
他大概不知道?他知道的一清二楚。
只是没想到,梨怜心竟然来了云南府,还混得风生水起。
张家表小姐的声名他也听府衙同僚偶尔闲话时提起过,他对这些事并不上心,自然不会去打探。
却没想到真是……冤家路窄,张家表小姐竟然说的就是梨怜心。
原来,小时候跟着他一起玩的梨落竟然是哥哥的未婚妻,竟然比他大那么多。
怪不得那时,他就觉得奇怪,为何梨落老是喊他易大哥,难不成她是认错了人?
他与大哥长相酷似,却能长得让她认不出来?
她这是想要装作若无其事在云南道重新露脸,顺利联姻再为梨家出力?
易生嘴边冷笑更深,梨怜心,这次可不会让你再这么轻易如愿。
又长又暗的密道内似有寒风透进来,卢掌柜只觉得冷意四起,禁不住打了个冷颤,总觉得易生冷冽的神色饱含深意,意外中又不似太惊奇。
易生对易风那样敬重依赖,如今乍然听闻那中山狼梨怜心的消息,是否在为易风不平愤恨?
就连他这个做下属的,乍一见梨怜心,都忍不住重新涌起厌恶。
更何况易生和易风情同手足。
这么想着,卢掌柜不由开口试探道,“主子,以免万一,不如我安排些可靠的人手,将京城梨家以前做下的事散出去,揭了梨怜心的皮……”
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与其担心梨怜心将来攀上哪方势力给他们添乱,还不如就釜底抽薪,把梨怜心的名声搞臭了,看她还如何顶着“美名”在云南府地界招摇。
这样做他虽要冒些险,可能还会打草惊蛇,但只要小心行事步步为营,也未必不能做的滴水不漏。
卢掌柜心中拿定主意,见易生不做声,脸色一正正要继续游说,就见易生随意摆了摆手。
“背后有张家又如何,不过就是个寄人篱下的。”易生面色已经恢复如常,沉稳的声音不带一丝情绪,“看那张怀帆的行事,也猜得到张四爷是个什么做派。梨怜心也不见得借居得有多轻松自在。这事你不必插手,没事也罢,有事我自有办法治她。”
易生进了府衙,接手的第一个公务就是粮仓,张怀帆是司仓参军事,管的就是粮仓事务,易生和他接触最多。
易生这样说,必然是摸透了张怀帆的为人,对张家最有势力的张四爷一支已有了解,行事间有了底。
卢掌柜闻言暗暗松了口气。
不知怎么的,虽然易生才成为他的新主子不久,但易生简短的话却带着股安抚人心的淡然笃定,卢掌柜躬了躬身,正色应下。
易生和卢掌柜说完话,在外头晃了几圈便回了五福胡同。
三角胡同赵府内,赵家人正准备明日去古树庙上香的事宜,吴德周派人去古树庙打前哨,定歇脚的厢房,吴二媳妇则带着秋兰和冬梅收拾随行的包裹。
正文 第689章
等次日用过早饭,汇合了易生和易生爹,一行人便坐着马车往城外古树庙而去。
古树庙历经几朝,曾经接待过微服南下的开朝成祖皇帝和先皇,在广州道、云南道是颇负盛名的古寺,不论年节还是平日,香火都极其旺盛。
年初三来古树庙上香的人不知凡几,马车走到山脚下就再也前进不得半寸。
好在孙大郎和吴德周早做了安排,一早雇了上山的轿子等在山脚。
易生带着阿童骑马,其他人由狗蛋和肥虎护着,坐着轿子往山上而去。
山路经过几次修葺,俱都铺着大块的青石,虽下着大雪路上少不得有些泥泞,却也不算难行。
又有寺里的洒扫小和尚沿路打扫,在延伸往上的山路旁凉亭内施热汤热茶,上山的路倒别有一番热闹。
上山下山的人流中除了坐轿子骑马的,大多都是穿着寻常的普通老百姓。
善男信女脸上除了过年的喜庆,还带着浓浓的香火味,口中念念有词神色虔诚。人来人往的飘雪山路间,服色纷乱摩肩擦踵,是一番在水临镇地界难得一见的景象。赵彩央撩起轿子窗帘看得饶有兴致,身下颠簸了两刻多钟才慢慢停下,古树庙正门已在眼前。
拴马石旁系着烈火,易生护着阿童等在寺庙正门。
一旁的知客僧已经迎了上来。
轿子相继落下停稳,大家钻出轿子和知客僧打过招呼,汇合易生和阿童进了寺庙大门。
见外有狗蛋和肥虎几个跟着,内有吴二媳妇服侍,吴德周和孙大郎便留在外头,安置好抬轿子的人,交待了几句话,便原路返回,下山往停着两家马车的地方而去。
寺内人流比寺外山路的只多不少。
吴德周虽让人提前来古树庙打点过,却没有报出长史府的名号,易生一声常服不显山不露水,通身气概难掩冷峻,知客僧不知见过多少人,早练就一副通透心眼,听来人报说是赵姓和易姓人家要来上香,此刻见一行人的行事做派,再瞧易生这副模样,已隐隐猜出众人身份。
要说古树庙在这云南府地界和谁最有渊源,必定是和百年世家张家来往最深,但近日来关于新任长史的传言,寺内僧人也略有耳闻。
寺庙乃方外之地,外头形势如何变化,寺内也要懂得顺应形势之道。
知客僧挂着佛珠的手腕微低,行动中愈加恭谨,领着一行人劈了条人少清静的小道,往正殿径直走去。
当初易生爹和易生一路南下时,在沿途各式大小庙宇里都替易风点了长明灯。
古树庙内也点了一盏。
齐氏早和易生爹商量好,准备借着这次来古树庙上香,梅箐的生母上了柱香。
吴二媳妇早得了吩咐,让秋兰和冬梅仔细伺候着,趁着众人顺着各做大殿小殿依次烧香拜过去,便瞅着空找了方才那位知客僧,说了要点长明灯的事。
知客僧念了声佛号,指了个小和尚去后头准备,和吴二媳妇一道在旁等着齐氏几人上完香。
新香插/进香炉里,袅袅香烟如烟雾缭绕。
正文 第690章
赵彩央在心中祝祷祈愿,叩拜过后站起身来,冬梅抢先秋兰一步上前,扶着赵彩央起来,眼神却不停的往易生爹和易生那头瞟。
易生爹正好转头看过来,对齐氏几人低声道,“待会儿我和易生去厢房找你们。”
这是要去给易生母亲的长明灯添香油钱,正好空出时间让赵家给梅箐生母点灯。
众人应下暂别,易生爹和易生往安置长明灯的偏殿走去,赵家一行跟着知客僧去打点给四姨娘点灯的事宜。
看着易生的衣角消失在偏殿门后,冬梅才收回暗中窥伺的视线,垂着头眼神闪烁。
秋兰看得眉头大皱,看了眼毫无所觉的吴二媳妇,只得暗下决心,待会儿可要看好冬梅,别让冬梅在外头惹出什么不该有的事来,到时候别说冬梅,她和吴麽麽夫妻这些从府尹夫人身边出来的人,都得不了好。
真不知冬梅到底是怎么想的,秋兰在心中暗暗留意,紧紧跟在赵彩央身边,和冬梅一起左右簇拥着赵彩央。
点长明灯的香油钱是另外备好的,说定点灯后再做三天法事,齐氏将香油钱奉上,这事顺利敲定。
上完香点好长明灯,已经过去大半天,知客僧喊来个小和尚,带着赵家一行人先去定好的厢房歇息,稍后会送上斋菜。
后头厢房皆是给女眷歇脚的地方,阿童年纪小倒无所谓,林叔和狗蛋、肥虎几个却不好跟进去,另有小和尚带他们去落脚用饭的地方,只等歇过午晌再汇合下山。
吴二媳妇带着秋兰和冬梅,先去厢房准备茶水点心,刚铺好家中带来的椅垫,齐氏几个便辞过小和尚,进了厢房。
喝过半盏茶,易生爹回转,笑道,“易生去外头和林叔他们一起用斋饭,我们自用我们的,不必管他。”
古树庙后的厢房屋舍不少,刚才一路进来才知道厢房已经满了,俱都是留下吃斋饭的女眷,易生倒是不方便久留。
众人自然没有异议,围坐在一起用过一盏茶,等斋饭上来安安静静吃完,就有小和尚进来收拾空盘,说道,“诸位不妨歇过午晌再下山,这时候来往的人是最多的,不如错开时辰。”
今天人有多多,大家都是亲眼见识过的,这么大半天下来也是有些疲累,本就打算多歇一会,闻言便顺势应下。
阿童刚上山时还觉得新鲜,这会儿也有了困意,躺着不一会儿就打起了小呼噜。
安置好小的,齐氏和秦氏带着梅箐歇在一处,易生爹却喊了赵彩央,“好孩子跟我一块儿做个伴。”
易生爹是未来公公,齐氏无有不应,让秋兰和冬梅自去休息,只留吴二媳妇跟去服侍。
也不知是否因为易生不在,冬梅也没了多余的动作,老实应下自去歇脚,秋兰暗暗放下心来,跟着冬梅一道出了内室。
吴二媳妇守在门边。
赵彩央惦记着易生说要赏竹的话,还当易生爹特意拉着她是有什么话要说,没想到真是拉她做伴的,靠在床头闲聊几句便渐渐没了声音。
正文 第691章
转眼看过去易生爹已经睡得安稳,赵彩央暗笑自己多心,也跟着合上了眼睛。
也不知过了多久,耳边传来吴二媳妇的轻声低唤,“小姐,小姐,有小和尚来传话,说是易长史让您去厢房的后门。”
说话间易生爹和赵彩央都睁开了眼睛,吴二媳妇话说的毫不遮掩,是有意不瞒着易生爹——让人传话的是易长史,去不去要看赵彩央的意思,却不好越过易生爹这个未来公公去,她还是直言不讳更妥当些。
易长史敢让小和尚直接来传来,想来是有所依仗,吴二媳妇小心打量易生爹的神色。
易生爹睡意未褪,闻言却没有丝毫意外和不虞,笑着对赵彩央低声道,“易生跟我打过招呼,说是你难得来一趟,想带你好好逛逛游玩一番。好孩子只管去,别耽搁太久就是。”
是说她将来成亲后,这样无拘无束的出外游玩机会就少了吧。
易生的用意和易生爹的好意,都让她觉得心头暖暖的。
赵彩央笑着应下,起身略作收拾,吴二媳妇正犹豫着要不要跟出去,就见易生爹摆了摆手,“你就别跟去了,有易生在出不了事。你在这儿守着,待会儿算着时辰也好去后门迎彩央。”
小姐真得未来公公的欢心。
吴二媳妇想着又是高兴又是放心,再无犹豫忙恭声应下。
这边吴二媳妇服侍易生爹重新歇下,那边易生已经等在厢房小院的后门。
虚掩的门缝隐约能看见远处的一片嫣红。
鼻端冷冽的空气中似乎都混杂着淡淡的竹花香气。
赵彩央微微笑起来,扶着帷帽闪身穿过虚掩的后门,偏头就看见撑着伞等在墙外门边的高大身形。
易生长臂微微伸展,将头顶油纸伞偏向赵彩央头顶,伞面上覆着的积雪顷刻就顺着倾斜的伞面砸落在地上。
和寺内的人声喧阗不同,后山静谧得似乎能听见落雪掉落在地上的轻响。
赵彩央撩起纬纱别在帷帽帽沿上,侧着脸看向易生,“是不是说古树庙的竹林颇有盛名,怎么会没有人际,这样安静?”
仰视的俏脸还带着刚睡醒的朦胧红晕,一双桃花眼晶亮泛着雀跃之色。
易生嘴角微翘,示意赵彩央边走边说,“连着厢房小院的这片竹林不过是边角之地,现在是午晌时间没人过来,所以才清静。真正热闹的还要往后山腰那头去,那里想来人不少,我们就近走走就好。”
两人并肩而行,伞下的两道身影不过隔着半掌距离,易生行动间,坚实的手臂不时碰触在赵彩央肩头。
这样的距离,似乎能闻到易生身上那股若有似无的青草冷香。
既熟悉又叫人觉得心中莫名的安定。
赵彩央微微颔首,忽然不想再多说话打破这份美好的静谧。
似是默契使然,话音落下易生也不再言语,只静静陪着赵彩央漫步而行。
不过走了半刻钟,方才影影绰绰的翠绿渐渐明晰,竹林一角近在眼前。
鼻端的竹香愈加浓郁,而易生露在伞外的肩头上也已经覆上一层半指厚的积雪。
正文 第692章
赵彩央偏头看过去,见他肩头的衣裳的颜色都被雪水染深了几分,不由失笑,踮起脚来替易生打落肩头积雪,嘟囔道,“我戴了帷帽哪里吹得着风雪?你好好打伞遮好就是。”
素白的小手轻轻拍在肩头,动作轻柔,语气满是关怀。
易生本要抖雪的动作立时顿住,顺势半前倾着,好方便赵彩央拍雪,低沉的嗓音有笑意,“媳妇儿这是心疼我?”
这人就不能好好说话么?
她讲什么好话坏话,他都有揶揄的话语等着她。
赵彩央皱着鼻子丢了个白眼给易生,手下加重力道,拍得易生肩头的积雪瞬间落得一干二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