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娇女:神秘夫君有点萌-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文 第726章

    造德学堂在元宵节后开学,杜先生一行临走前也说了会在元宵节前回来,赵家人却难免挂心。

    尤其是秦氏和阿童,一面期盼一面担心,去小土庙给阿童爷爷的长明灯添香油钱时,还不忘求神佛保佑,杜先生主仆这次出行,可别再歪嘴斜脸满身伤的回来了。日子一晃而过,没等来杜先生一行,倒是迎来了刘能家木工店开张的日子。这日一大早,赵家除了赵彩央不好出门,梅箐和林叔一道,汇合刘好运一家,坐了两辆车往水临镇绝尘而去。

    ………………

    今天水临镇的镇内大街格外热闹。

    赵家和刘好运家的马车才驶进镇门,就听见一阵噼啪鞭炮声响,镇内大街中段人头攒动,硝烟炮响间喧阗声不亚于赵家酒廊开张时的热闹劲儿。

    张氏未语先笑,下了车乐颠颠的招呼林叔几个,也顾不上等刘好运,拉着一家老小就往前头热闹处走去。

    大车店的伙计熟门熟路,喊了两个跟班的领车,自己个袖着手跟去看热闹。

    伙计紧走几步,和赵家众人打过招呼,看向梅箐,小声说着话,“梅箐姑娘,今天赵姑娘没过来?我可听说刘家新开的这木工店有赵姑娘一份儿。”

    不远处木工店的招幌迎风飘扬,发出唰唰的破风响,上头大大“刘”字十分打眼。

    刘氏木工铺虽只挂了刘家的名头,但从动工修葺起,到后来一件件崭新奇巧的物什搬进店头,各成方圆摆成展示间后,刘氏木工铺的图纸皆出自赵彩央之手,摆在店头正中只供展示不卖的两把摇椅大有来头,乃是易长史和赵姑娘的私人物件的事,就疯传了整个水临镇。

    还未开始正式营业,刘氏木工铺的名声就先打了开来。

    今天出动刘家请来捧场的,还有许多或同行或同镇的人来一探究竟,凑个热闹顺便开开眼界。

    大车店的伙计早做熟了赵家生意,这几天没少去刘氏木工铺“瞻仰”那两把摇椅,逢人就要说道说道自家和赵家的关系,赵家的大车,从来都是托管给他们的。

    听伙计自来熟的口气,梅箐不以为意,笑嘻嘻道,“彩央过几天就要出门子,这会儿哪里能出来抛头露面的。”

    赵家已经定下日子,正月十八嫁妆先行,正月二十四赵彩央出门,到了云南府赵府歇息两天,二十七正日子从赵府出嫁。

    这消息从青灵村传到水临镇,县衙出身的易长史娶媳妇,娶的还是赵家姑娘,那些没有被邀请去云南府的人早有默契,就等着正月十八、二十四聚在官道围观,更甚者听刘好运说,官道的位置都被人事先占了,靠前的位置更卖出了高价。

    大车店鱼龙混杂,伙计自然也知道这事,闻言嘿嘿笑,“赵姑娘是个精明能干的,这回多亏赵姑娘关照我们生意,到时候我也跟着过去,大姑娘要是有什么吩咐,只管找我啊!”

    这些人,平时都是见惯了各式各样的人,对于这赵家人。他们是一百个满意。

正文 第727章

    从青灵村到云南府两天路程,嫁妆就不能似寻常那样一路抬过去,不仅要镖师护送,还雇了大车装箱。

    这租赁大车的生意就关照了伙计所属的大车店。

    直接找的就是这个伙计,这一趟拿的抽成都够他一年工钱,也怪不得他这样殷情热络。

    生意人也讲究与人方便,梅箐也不拿架子,和伙计一路有说有笑的走向刘氏木工铺。

    林叔一行拨开人群进了李氏木工铺,青灵村赵家的大门也被人砰砰敲开。

    而此时,青灵村,一片安静。

    正在看书的赵彩央突然听到前院敲门声。

    赵彩央忙放下手中闲书,开门看清来人,又惊又喜,“杜先生!杜林!你们怎么这会儿才回来!也不让人捎个信,婶子可担心死了!魏先生和成先生呢?”

    想到秦氏每回见他们回来,都将他们当货物似的里里外外检查一遍的可怖架势,杜先生和杜林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杜先生小胡须还在打颤,“魏先生和成先生直接回了造德学堂。我找你有事说。”

    杜林这回出去似乎又长高了些,颠颠的跟在杜先生后头,将小包裹塞给赵彩央,“彩央姐,这是云州特产,特意给你们带的。”

    云州?魏先生和成先生是同乡,这回回老家过年去的是云南府东北方向的小镇,怎么杜先生主仆带的云福州特产——云州虽也在云南道,却是在云南府东南面,快出了福建地界了。

    怪不得杜先生一行耽搁了这么久才回来。

    杜先生说这次出去另有私事,这私事就是指的去云州?

    赵彩央心头微动,请杜先生主仆请厅堂落座,分了茶问道,“先生找我什么事?”

    杜先生掏了两份信出来,笑呵呵交给赵彩央,“我有故交在云州做着小官儿,这次过去拜访就舍下老脸,让我那故交帮着写了两份推荐信,你收好,等阿童和杜林去了云南府下场再拿出来。”

    放着易生不写推荐信,特意去云州找“故交”,又怎么可能是个小管儿?

    杜先生之前就和易生提过推荐信的事,这会儿拿出这两封推荐信来,肯定是请到了更合适更体面的人出面。

    既然杜先生只说是“小官儿”,她也不必多嘴乱问。

    赵彩央不动声色的收起推荐信,说起送嫁的安排和造德学堂开学的事,“学堂过了元宵节,十六开学,到时候家里没人就要麻烦杜先生多费心。林叔已经跟刘伯伯家打过招呼,要是学堂有什么事,您就找刘伯伯。”

    赵家一家都要去云南府,村里只请了刘好运一家,但赵家还得在村里摆宴,刘好运留下帮着打点宴席,另有几户交好人家的媳妇子一块儿帮着打下手。

    刘好运是里正,造德学堂虽不是属于青灵村的族学,有事找刘好运出面却比找其他人稳妥——即便刘好运处理不了,后头还有县衙礼房的吴大人顶着。

    杜先生心领神会,却是话锋一转,“回头我会交代魏先生和成先生,我和杜林跟着赴宴的人一起过去。”

正文 第728章

    造德学堂的课业不能停,所以并没有请几位先生去云南府喝喜酒,而是和当地人一起在青灵村吃酒。

    杜先生先头答应的好好,这会儿却突然改了主意。

    赵彩央心中疑惑,眨着眼来回看杜先生和杜林,杜先生不是爱凑热闹的性子,而且几次出外游玩去的都是犄角疙瘩,云南府只是路过时逗留过一两天,可见对云南道的大府城是没兴趣的。这会儿突然要去,缘由还真让她不好猜。

    杜先生捋着胡须,状似无意的道,“这次去云州一路听了不少趣事,我想着见了易生也好说道说道。”

    趣事?

    杜先生曾经是京中高官,他口中的趣事,又要和易生说道,恐怕和官场政事有关吧?

    赵彩央想到这里,只觉得收在袖袋中的推荐信有些烫手,立马收起脸上疑惑,闭紧嘴乖觉应下。

    杜先生老眼一亮,心中暗叹,看来自己的老底赵彩央已经知道了,易生和赵彩央这小两口感情倒是好,易生竟像是什么事都跟赵彩央说,什么事都敢跟赵彩央说。

    不过这小丫头倒也是个藏得住事的。

    杜先生深深看了赵彩央一眼,止了话头闲聊几句,就带着杜林回了造德学堂。

    杜先生主仆刚安置好,赵家和刘好运家也从镇上回来,绘声绘色说完刘氏木工铺开张的热闹,秦氏一听杜先生几个都平安回转,左手拽着阿童,右手拎着药箱,就去造德学堂逮杜先生主仆,准备照例“验货”,确定杜先生主仆这回是全须全尾的回来。

    当天夜里造德学堂开了接风宴,自有一番热闹喧阗。

    杜先生说了要去云南府喝喜酒的事,林叔几个自然没有异议,秦氏就张罗着给杜先生收拾包裹。

    魏先生和成先生留在青灵村,因着杜先生本就单独教阿童和杜林两个,课程和人手分配上倒不需要做大的改动。

    学堂的事议定,杜先生便由着秦氏打点行装,自己带着阿童和杜林读书。

    赵家却渐渐忙碌起来,到了正月十八这天,大车店的伙计就亲自带了十数辆大车过来,林叔带着肥虎,指挥着房上房下,还有镖师装点嫁妆,镖师将书送到长史府,来回不过四天就回了青灵村。

    八十八抬嫁妆以及返回的聘礼依次装上大车,压得车轮都要陷进黄土地里,拉车的骡子挂着红花绸带,车厢贴上喜字挂着大红绸带,挤满了赵家隔壁作坊的大院子。

    次日天刚亮,大车店的伙计跟着,镖师分头护着头尾和车队中段,敲锣打鼓的就驶出赵家大院,浩浩荡荡的拐出青灵村,往官道上驶去。

    青灵村早就热闹起来,围观着赵家送嫁妆的盛景,一路看一路叹,只跟着马车拐得没影儿了,人群才慢慢散开。

    驶过乌头山脚下,还看不到水临镇镇门,就远远看见官道旁凑热闹的人流。

    除了官道正道,两旁挤的人群不亚于过年过节镇上集市的热闹。

    大车店伙计脸上笑开了花,好似他就是办喜事的正主,吆喝着锣鼓队使劲儿奏乐,还不忘指挥镖师队形。

正文 第729章

    这伙计跟赵家人熟,镖师头头也颇给他面子,跟着吆喝下去,让大家把车厢板卸下来,好好展示展示赵家十几辆大车的嫁妆。

    车厢板卸下来,就露出里头摆的满满当当的箱笼,八十八抬嫁妆都是实打实的实箱笼,顿时就晃花了众人的眼睛。

    围观人群的议论声转瞬就大了起来。

    这样风光的嫁妆,就是当年府伊家嫁女儿也没有这样的手笔。

    嫁妆先行的车队在水临镇这段官道上足足走了大半个时辰才稍稍收敛,出了水临镇地界才合上车厢板,渐渐加快行车速度。镖师收起方才的喜色,肃然护着车队。落在后头官道上的人群却久久不散,三五成群聚拢在一起,嗡嗡议论着赵家送嫁的风光。

    头一天嫁妆先行的议论声还没下去,轮到次日花轿出门时,未到吉时,官道两旁就早早热闹起来。

    来来往往间就有小贩见缝插针,做起了生意。

    刘四也是个会来事儿的,头天晚上就拉上六子嘀咕了大半夜,一大早还不等小贩吆喝开来,就有央生酒廊和乌头山铺子的伙计推着小车,穿梭在人流间大肆吆喝开来。

    等着看热闹的人一听东西出自赵家和乌头山寨子,立时就蜂拥上去,抓着叫卖的伙计一面掏钱,一面打探赵家的事。

    一时铜钱并八卦满天飞。

    刘四和六子顿时乐得见牙不见眼。

    刘七拔开人群挤到二人身后,又好气又好笑的一人敲了个爆栗,笑骂道,“你们跟人抢这个生意,凑这种热闹做什么!等到了云南府有热闹够你们瞧的!赶紧回去收拾收拾,等官道这头散了,我们赶紧启程!”

    刘四是央生酒廊掌柜,六子管着乌头山寨子酒水又管着乌头山铺子,刘七是乌头山铺子的掌柜,这三人就代表乌头山铺子和央生酒廊、乌头山寨子去云南府吃喜酒。

    刘四和刘七还好,手下几个兄弟要留在铺子里做活,六子却除了带乌头山寨子赋闲的人手同去外,还要帮着云祥酒楼苏掌柜运送酒水。

    刘七的话也没错儿,这会儿不是瞅空赚小钱的时候。

    刘四和六子却不以为杵,嘟囔道,“你急什么?瞧着架势不过午时散不了!我们恐怕要等下晌才能上路。你瞧瞧二当家平时是怎么做生意的?你可别小看这半天的收益!”

    赵彩央是怎么做生意的?

    那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都能扯到一块儿做,瞅瞅赵家的西红柿,瞅瞅青灵村的鱼塘,再看刘氏木工铺,但凡有点苗头的生意,赵彩央哪一样不是走在前头,放着长线钓大鱼?

    刘七被说得一噎,好半天才瞪回去,“那也得分个轻重缓急!我们这一去可是代表着赵家的铺子和乌头山寨子,不拾掇得齐整体面,丢的可是二当家的脸!”

    乌头山寨子这一拨人都要住到玉玲那里去,到时候一大帮人去长史府赴宴,别的不说,玉玲说不得还得耳提面命一番,至少不能丢了规矩想来到时候,他们这些商户出身的,可能都进不了正院席面。

正文 第730章

    刘四和六子这才面色一肃,忙喊了伙计过来交待几句,便跟着刘七一道往镇上走去。

    进了南北坊夹道,六子便和二人分道扬镳,脚步匆匆的往云祥酒楼而去。

    这头阿童也脚步匆匆的跑进赵家新宅,朗声道,“府尹夫人来了!”

    围在赵家新宅外的村民忙直觉让出道来,府尹夫人下了车,扶着吴麽麽满面是笑的跨进院门。

    张氏急走几步迎出门来,有些抱歉道,“里头正忙乱着,怠慢了府尹夫人。您先请去花厅稍等片刻。”

    虽不是嫁娶的正日子,但远嫁送轿也马虎不得,一应礼数照着正经出门的来,唯一苦的是赵彩央这个新嫁娘,同样的出门礼仪要来两趟。

    而秦氏和林叔作为家中仅有的长辈,内外忙乱不必说,送侄女出门少不得也要比寻常嫁娶多感伤一回。

    府伊夫妇正日子也是要去云南府吃酒的,府尹大人今天不得空,府尹夫人这个义母却少不得要走这一遭,送义女出赵家门。

    听张氏这么说,府尹夫人了然一笑,客气的和张氏说着话,才在花厅坐下,秦氏就风风火火的赶过来,忙让来帮衬的村里媳妇子上茶,热络的招呼府尹夫人。

    秦氏话里透着喜意,眼圈却是红红的,想来是刚才在赵彩央那里已经哭了一回。

    府尹夫人不由想起自家小女儿出嫁的时候,拉着秦氏感同身受的说起话来。

    张氏是个爽利的,吴麽麽又是个知情识趣的,两人不时插科打诨,花厅的气氛倒是更加热闹起来,秦氏的伤感也慢慢被喜悦代替。

    赵家旧宅东次间内,赵彩央却是翻着白眼,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她这个身子的体质特别敏/感,耳朵颈窝腰际怕痒就不说了,尤其闻不得浓重的脂粉味,当年进京城赵府,生生被满身浓香的赵家大夫人熏得涕泪横流,这会儿喜娘才上好新娘妆,就忍不住打起喷嚏。

    喷嚏声未落,头上凤冠就响起拉拉杂杂的轻响。

    赵彩央小脖子一歪,只觉得凤冠沉得要讲脖子压断,才要伸手去扶,一旁喜娘就囔囔起来,“哎哟,赵姑娘可别乱动了!这好容易才弄清楚,转眼就乱了。”

    说着就小心翼翼把凤冠取下塞进梅箐手里,又偏头笑看着喜婆麽麽,“吉时还早,就麻烦您再仔细弄弄发髻,梳得牢一些,省得赵姑娘再打几个喷嚏就全乱了套。一会儿还怎么坐轿子!”

    喜婆麽麽是赵家请来的全福人,这麽麽两个房头都是子嗣旺盛还全是男娃,纵观赵家走动亲近的人家里,再没有比这个专门做喜事的麽麽更合适的全福人人选。

    本来秦氏这个隔房婶子倒也合适,没想到越临近赵彩央出嫁的日子,秦氏反倒是家里最感伤的一个,每天见着赵彩央就照三餐掉眼泪,得了林叔几个白眼后,就只好默默抱着来来和福福述说心中感触,却仍是收不住眼泪。

    方才对着完妆的赵彩央,秦氏又是眼圈通红,喜婆麽麽看得又慨又叹,李家没有女儿可嫁,今天来赵家做全福人也是卯足了劲,听喜娘这么说也不嫌麻烦,拿起梳子仔细重新打理赵彩央的发髻。

正文 第731章

    喜娘心知赵家这活计打赏少不了,所以才这样细致卖力,见喜婆麽麽拿起了梳子,也不甘示弱的又拿起上妆的粉扑,啪啪啪的往赵彩央脸上补粉。

    方才打喷嚏抖掉的粉,转眼又加了三倍回到脸上。

    赵彩央连嘴角都抽不动了,闭息凝神抑制着打喷嚏的冲动,只能和梅箐挤眉弄眼:你别坐壁上观,过不了多久就轮到你了。

    梅箐想起方才赵彩央上妆前开脸,开脸的细绳子弹在脸上看着就疼,禁不住缩了缩脖子,忙收起了幸灾乐祸的笑,抿嘴肃脸的端着凤冠不说话。

    等到凤冠重新戴回头上,吉时已近。

    喜娘高亢的声音带着喜意咋呼开来,招呼着聚在东次间观礼的人散开,请喜婆麽麽和梅箐几个亲近人家的先出去,便亲自扶着赵彩央出了东次间。

    正厅神龛下,梅箐亲娘的牌位前供奉了新鲜的瓜果糕点。

    梅箐见赵彩央出来,忙递上点好的新香,青灵村赵家以后就是祖宅,她亲娘的牌位留在这里不会移去云南府,赵彩央出门前只有在旧家拜祭,这也算是将梅箐的娘当做了自己的娘对待,日后对梅箐也差不到哪里去。

    外人不知内情,这会儿正厅内只剩梅箐,赵彩央和喜娘三人,喜娘就是心中疑惑好奇,也不会这当口去多事乱问,没事人似的直觉退到门边等着。

    赵彩央举着香缓缓跪下去,将香交给梅箐插好,又结结实实磕了三个头。

    凤冠上的装饰接触青砖地面,发出清脆而冷硬的碰撞轻响。

    赵彩央半阖着眼睛,微微收紧双手,心中默默告别:婶子,当年在京城赵家庄叩拜您时,我许下的誓言没有食言。我一定会让梅箐过上好日子的,如今赵家自立门户过得越来越好,我没有白占这个赵彩央的身子,如今出门进了易家门,我一定会上孝婆婆,下侍夫婿,将来生儿育女帮扶娘家,一定,一定会过得幸福,过得完满。

    身子,请您地下有灵,继续庇佑赵家,保佑梅箐和我,继续看着我和梅箐一步步走下去。

    赵彩央抬起头来,抿了抿嘴等眼中酸涩缓和,才向梅箐伸出手。

    梅箐早红了双眼,看着赵彩央伸出的手,两个小姑娘的视线撞在一起,内里心绪翻涌如云卷云舒,蕴含着同甘苦共患难的二人才看得懂的种种情绪。

    过往种种如走马灯似的在二人面前一一闪过。

    赵彩央微微笑起来。

    梅箐笑中含泪,伸手握住赵彩央伸出的手,将赵彩央稳稳的扶起来,两人交握在一起的双手有力而温暖。

    环佩叮当中,喜娘扶着赵彩央穿过东墙小门,走进通往赵家新宅的游廊。

    梅箐跟在赵彩央侧后方,脚步不由自主的跟着赵彩央放得极缓慢。

    游廊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果树之间,隔断了外界的热闹和视线。

    这些果树还是秦氏从乌头山寨子讨来种下的,秦氏说,等到夏天结果子,第一茬果树结出来的果子最香甜。

    可惜她不能在赵家等到果树开花结果了。

正文 第732章

    等到夏天,也不知她有没有机会回来亲手摘果子,不过即使她回不来,想来家里人也会惦记着给她送过去。

    看着才盖好不久的游廊,刚发出嫩芽的果树,赵彩央忽然就无比流连起赵家来。

    这处她才住了不到一年的宅院,没想到这么快就要离开。

    走得再慢,游廊的尽头也已近在眼前,赵家新宅内的喧阗热闹已经清晰可闻。走过相连的小门,跨进新宅正厅,拜别长辈后,她就真的不在是赵家女,而是易家妇了。赵彩央忍不住顿了顿脚步,平复了一下心中起起伏伏的思绪,暗暗深吸一口气,再次抬脚,稳稳当当的跨进了赵家新宅。

    喜娘唱诺的声音还没落下,就传来秦氏抽抽噎噎的哭声。

    转头去看,就见秦氏满脸泪痕,捂着帕子直直盯着赵彩央,又哭又笑模样颇有些滑稽。

    林叔这会儿倒不似前几天,见到秦氏伤感着飙泪就要不耐烦的数落两句,现在自己个儿杵在秦氏身旁,眼圈也是泛红。

    反倒是现在一旁一脸书生气的阿童扬起小脑袋,左看一眼林叔右看一眼秦氏,转头和来来福福咬耳朵,“明天去云南府……就能见到大师父了,爹和娘为什么哭?”

    家里除了秦氏,就是阿童对赵彩央即将出门的事反应最大。

    是以为了哄阿童,大家统一了口径,只把赵彩央今天要送轿的事轻描淡写,只说她是提前去云南府等家人过去吃酒,过两天大家又能再云南府团聚。

    阿童懵懵懂懂,只知道过两天还能再见赵彩央,也就不如以往一听赵彩央要出嫁,就不管不顾的哭闹。

    秦氏听见阿童这话,再看一旁一家男人的笑脸,硬生生的憋住泪意,拿手肘去拐林叔,两人这才重新露了笑,免得在阿童面前露了马脚,今天又有得折腾,等花轿一出赵家门,赵家新宅的席面就要开起来,今天可没空哄阿童。

    看着这一家子和和乐乐,府尹夫人心中又是感叹又是欣慰,原本被秦氏带出来的泪意也淡了下去,脸上慈爱之色更重,以义母身份代替齐氏说了些对出嫁女儿的训诫话语,便冲喜娘微微颔首。

    赵彩央行过拜礼,听完府尹夫人的训诫才由喜娘扶着起身,抬眼想要去看林叔几人,头上就是一轻,红盖头已经将她罩得严严实实。

    入目是一片火红,垂下眼睛只能看见林叔几人的脚面。

    唯独阿童身量小,正正和盖头下的赵彩央对上了视线,粉嫩嫩的小脸顿时漾开明亮的笑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