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娇女:神秘夫君有点萌-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巡视过一遍赵府前后院,确定都洒扫收拾齐整,赵彩央便回了后院上房。

    下晌刚过,二门就来人报,“吴护卫带着人到了,直接去了前院。吴护卫请长史夫人去前院花厅。”

    想来是肥虎几个留在刘家村,刘涯单独送人回来了。

    不过怎么都去了前院?

    赵彩央眉角微挑,带着吴二媳妇三人去了前院。

    一进花厅,阿童就跳下椅子,围着赵彩央打转,到底不能像小时候那样又抱又叫的,匆匆作揖问候过

    ,就迫不及待道,“彩央姐!您过得好不好?易伯伯没跟着您一起过来?家里带了好多东西给你们,师傅呢?听刘涯大哥说,府衙正忙着,晚上师傅能过来吃饭吗?”

    赵彩央笑起来,揉了两把阿童的毛脑袋,问候过杜先生和杜林,无心答阿童的话,看向刘涯,“我娘和婶子呢?怎么不见人?”

    阿童闻言也不追着赵彩央问了,和杜林一起捂着嘴笑。

    杜先生眯着眼捋胡须,刘涯倒是脸色微红,有些磕磕巴巴的道,“梅箐姑娘和柳婶子都,都查出了有喜。梅箐姑娘才,才上身,柳婶子刚过两个月。家里一下有了两个孕妇,林叔就让吴婶子也留下了。说让夫人多费心,照顾些赵府这头。”

    梅箐和秦氏月份都轻,梅箐又是第一胎,齐氏哪里放心长住云南府。

    商量来商量去,保险起见只能让杜先生和阿童、杜林自己过来了,好在齐氏秦氏不来,赵府下人伺候吃用也不敢不尽心。

    这是天大的喜讯!

    梅箐进门半年有喜,秦氏盼星星盼月亮才盼来自己的孩子,再怎么小心谨慎都不为过。

    吴二媳妇和香草、水莲俱是满脸笑,冲着阿童连声恭喜。

    赵彩央只想说:贼老天,你是来逗我的?

    吴玲儿也就罢了,怎么娘家姐妹婶娘也来扎堆生娃了?

    她怎么有种再次穿越时空,碰上后世龙年赶趟生龙宝宝风潮的感觉?

    掐指一算,明年刘玉玲、吴玲儿、梅箐、秦氏接力似的生娃,这里头还有差着辈分的,可真够热闹的!

    赵彩央五味杂陈的吐槽完,一抬眼嘴角顿时抽搐。

    刘涯还算好的,磕磕巴巴说完就面色如常。

    阿童和杜林却滴溜溜的往她肚子瞟,阿童脸上明白写着一行大字彩央姐,梅箐姐都有喜了,你怎么还没消息?你不是先嫁出去的么。

    吴二媳妇和香草水莲还算收敛,只睃了一眼就呵呵干笑着,和刘涯没话找话说,问起路上见闻,顺带问候赵家人。

    杜先生这个一向高深莫测的老长辈,居然意味深长的看了她一眼。

    赵彩央痛苦的扭过头去。

    之前她怎么想来着?替阿童和杜林觉得压力山大?

    大个球!

    她还是操心自己吧!

    赵彩央默默把鸭梨顶到了自己头上,哭笑不得。

    府衙封印,这天晚上同知大人做东,请一众下属公/款吃喝,不忘让人给衙役、府兵送上热菜好酒,

    得了一片赞美声。。

    听说司老牛不请自来,凑到了府衙官员那一桌。

    里头自然有张家二房那位任司仓参军事的张怀帆,赵彩央总觉得司老牛是冲着他去的。

    张、袁两家说亲的事还没个影儿,司老牛就开始亲近未来二伯父,觉悟还挺高。

    也可见司老牛是对梨怜心上了心,赵彩央一面沉吟,一面安抚阿童,“你师傅不能替你们接风了,改天让他补请你们一顿。我们先开席,等他赶来三角胡同估摸着你们都该歇了。”

    阿童虽失望,却也没闹,反倒拉着杜林咬耳朵,两个小少年说着说着贼头贼脑的笑起来。

    赵彩央凑过去听,才知道他们商量着饭后就去后头练武场,比骑马比射箭,回头好给易生显摆显摆。

    原来小家伙把黄火,还有那一大包弓箭都带了过来。

    杜林陪着阿童练箭,你追我赶的,带着小书生杜林也能拉动和阿童一般轻重的小弓了。

    两人憋着劲要叫易生考校呢。

    赵彩央笑起来,易生爹也是满脸笑,举杯谢杜先生教导,替没能到场的儿子敬了三杯酒。

    杜先生呵呵捻须笑,连道“不必客气”,喝完就倒了。

    众人一愣,随即噗哧憋笑,赶紧让刘涯找人把杜先生抬下去安置,一场接风宴有说有笑吃了一个多时

    辰。

    赵彩央把稳重些的水莲留下,让她把赵府吃用安排好再回府,让刘涯也留下盯几天,好把前院大小事

    理清楚,敲打敲打守了一年空房的赵府管事们,省得出奴大欺主的无聊事。

    一行人回到五福胡同,正碰上打马回来的易生。

    武石武汉上前问过好,撒腿奔进外院书房,打点易生换洗。

    易生爹闻着易生一身酒味,催他赶紧进去,“杜先生已经歇下了,刘涯正陪着阿童和杜林在练武场耍

    。你去看一眼让他们早点休息,两个小子不见你是舍不得睡了。让彩央给你把醒酒汤备上,别耽搁太久,

    两个孩子不比大人,车马劳顿的可不能再熬夜。”

    要陪阿童他们以后有的是时间,他主要是为杜先生才赶回来的,一听老人家醉倒了,易生也就不急了

    ,将易生爹和赵彩央送到二门,偷偷握了握媳妇儿的手,才回外院换下官袍,也不骑马,一路吹夜风散酒气,大步往赵府而去。

    赵彩央径直跟易生爹回安享堂。

    娘家两件大喜讯,原先送的年礼就显出不足来,娘两个喊王妈妈取来库房册子,勾出几件寓意多子多福的摆件器皿,又商量着拟出一份药材单子,让王妈妈明天一早拿去给老太医看过,再叫人去采买,一并给青灵村送去。

    想起小跨院小库房里还压着最后两匹细棉布,赵彩央就让吴二媳妇去取来,包好添进礼单里。

    等她回雅源阁时,二楼东里间已经亮起了灯火。

    赵彩央从外门进净房,洗漱出来,就见易生披着长袍盘腿坐在炕上,炕桌上醒酒汤和夜宵汤面碗底噌亮,只剩一碟配菜醋拌黄瓜,一筷子一筷子的送进易生嘴里,吃得嘎嘣脆响。

    “媳妇儿,过来。”见赵彩央只穿着里衣出来,易生长臂一伸,等人近前就一把捞上腿间,抱孩子似的把她圈在怀里,握着她的脚捂进腿缝里,怪道,“怎么不套双袜子?待会儿冷了,钻进被窝又得捂好半天才能热。”

    这不有个现成的人/肉火炉么,赵彩央笑嘻嘻的张手搂着易生腰背,替他夹了一筷子醋拌黄瓜,“嫩不嫩?府衙宴席是不是没吃好?一碗汤面够不够?再叫小厨房下一碗?”

    “够了。刚才去看阿童,陪他们跑了圈马又练了会儿箭,回来这一碗面正正好。”易生张嘴,嚼着黄瓜笑问,“你庄子上送来的年货?这会儿哪来的新鲜黄瓜,吴德周还真有点本事。”

    有本事的不是吴德周,而是庄子上的长工和佃户。

    她画了个暖棚的图纸附上简单原理,她一知半解,吴德周更不懂,还是庄子上的老庄稼把式联合手巧

    的长工,才捣腾成功的。

    易生倒是提醒她了,明天给家里补礼的时候,让吴德周派个长工跟去,让赵家和刘家村也把暖棚整起

    来。

    青灵村、南村要是有人想弄,娘家和刘家村也能做个顺水人情,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反正她也没打算用暖棚赚钱。

    也不知道高得力逛庄子逛出成果没有,赵彩央正出神,易生已经消灭一碟黄瓜漱完口。

    低头见媳妇儿心不在焉,呆头呆脑又好笑又可爱,忍不住捏了捏她的脸,低笑道,“府衙年假从明天

    开始放到二月初六开市,总算能在家里好好陪陪你们了。白天没事我们就去阿童那儿,晚上就去安享堂多

    陪陪娘,好不好?媳妇儿,今天是不是两天一次的日子?”

    还真是!

    头顶鸭梨立时归位,赵彩央皱着鼻子看易生,将梅箐和秦氏有喜的事小声说了。

    “我听阿童说了,玉娘都快三岁了,柳婶子这胎来的正好,想来林叔也高兴的很。”易生随口接道,

    见赵彩央大眼忽闪忽闪,愣了愣朗声大笑,点着她的小鼻子笑道,“傻瓜,她们有喜是她们的事,你胡思

    乱想什么,娘都没催你,你自己给自己压力干什么?”

    赵彩央松了口气,其实她也不急,就是易生年纪摆在那里,至今膝下无子到底不是个事儿,易生爹其实也是盼着尽快抱孙子的吧。

    她一脸“老公你好体贴”的表情,逗得易生哈哈大笑,笑够了打横抱起赵彩央,长腿一跨,下炕直奔大床。

正文 第867章

    “傻媳妇儿,孩子要看缘分,别急,乖。”易生边走边不停落下轻吻,贴着她耳朵坏笑,“再说真马

    上有了,我还真有点舍不得……每天在府衙忙得吃饭不香,我可就指着这两天一次松乏松乏呢……”

    你松乏了,我可惨了,赵彩央自嘲一句,却被连串好消息刺激到了,不等易生压下来就翻身做主,骑在易生腰上去扯他衣裤。

    看着她饿狼扑虎的模样,易生笑得胸腔大震,干脆枕着手任她作为,凤眸里满是愉悦的光芒能让他媳妇儿这么热情主动,回头要不要好好谢谢梅箐和秦氏?不如等她们孩子落地洗三,他送份大礼,名正言顺的也不打眼。

    他这边老神在在,赵彩央那边已经将两人剥光,把矜持抛出九霄云外,啊呜一声扑了上去。

    易生笑着笑着就喘起来,又粗又重,哑着声音反客为主,抵着赵彩央弄得床帐乱晃。

    次日易生浑身都透着餍足,意气风发的带上旺旺兴兴,去赵府当武术师傅去了。

    等祭完灶,整个云南府的年味都重起来。

    把礼物和长工给赵家送去,赵彩央和易生爹就开始忙府里和赵府的过年事宜,到大年除夕就把杜先生三人,并刘涯和水莲都接了回来。

    有阿童和杜林两个正值半大不小的男孩,长史府这个新年过得格外热闹。

    大年初一派过红包,来拜年的帖子如雪片般飞来。

    赵彩央和易生爹有心躲了一年的交际,过年就无法再关门不理外事了,同知大人府打头,易生的同僚,二皇子、苏凤九并交好的几户人家,来吃席的去赴宴的,直忙到过了元宵节才清闲下来。

    期间张、袁两家终于放出消息,司老牛正式向梨怜心提亲。

    女方是望族张氏的表小姐,男方是海关衙门少傅大人的老来子,虽是鳏夫娶老姑娘做续弦,也着实让云南府市井狠八卦了一阵。

    少傅大人请了同知大人做保山,张家中门大开,人来人往比过年还热闹。

    赵彩央却是顾不上八卦,四月两道口岸官船就要下海,易生又开始忙得脚不沾地,元宵节都没能陪家

    小,一头扎进了府衙,她正准备换洗衣物让武石送去府衙,才交待完,门房来报高得力来了。

    赵彩央一拍脑袋,这才想起庄子的事,招呼高得力坐,“怎么样?看出什么道道没有?”

    高得力满脸踌躇,压着兴奋道,“许管事领着小的跑了几趟。小的是这么想的,您庄子位置虽不算顶

    好,却是清静,背靠山水,您说的那什么小吃街,小的看不如把左近闲地一并买下,打造成西市那样的铺面街道,那小吃街就成了。”

    见赵彩央赞赏的颔首,高得力咧嘴一笑,又有些不确定,“只是您的庄子到底离得偏了些,这小吃街开起来,招揽不来客人不是浪费您的心血和钱财么?要不,小的去找卢掌柜商量商量?”

    卢掌柜是得出力,不过不急。

    赵彩央摆摆手,“你既然看明白了,先去把地买下,找市署把文书都办下来再来找我。后头的事我另外交待你。”

    这是让他总管的意思?

    高得力险些喜得跳起来,忙高声应下,随吴二媳妇点了银票,乐颠颠领命而去。

    赵彩央铺纸提笔,正打算写小吃街计划书,错眼就见水莲闪身进来,表情颇有些古怪。

    水莲想笑不敢笑,更不敢抱怨,绷着脸一本正经报道,“武大管事又让送了一大箱子东西进来。”

    一旁伺候笔墨的香草一听,没忍住噗哧一声笑了出来,朝水莲投去个同情的眼神。

    赵彩央恍然。

    她让武大管事找东西,找了一年遍寻不着,找不着也不敢回回空着手回话,是以费尽心思搜罗些相似相近的东西进来。

    办事不力,武大管事不心虚也心急了,次次都能拉进一大箱乌七八糟的东西。

    小跨院的小库房如今是水莲管着,外院大管事送来的东西,就是一坨屎只要夫人收了,她也得妥妥当当的收好。

    偏偏那些东西堆在小库房里,丢也丢不得,伺弄也伺弄不好,都快把水莲给愁死了。

    见香草笑破夫人没有怪责,水莲这才一脸苦相,几乎是哀叹,“上回武大管事送来的那一大箱子还泡在水里、泥盆里发苗,绿芽不见一颗倒是把小跨院都熏出味儿了。这回不知道又送来什么闻所未闻的种子,再养下去,奴婢看高兴的就只有小猫咪和旺旺兴兴。”

    赵彩央让武大管事找的其实是玉米,让林叔寻西红柿时她也一并让林叔留意玉米,没寻着倒让她在东南异国的译本上发现个描述相近的农物,只是图样和记录都简单得模凌两可,似乎在东南异国当地也不是什么稀罕农物。

    她没把握,就把这事派给办事老道、人手广的武大管事。

    她隐约记得,后世史书中记载,玉米辗转传入九洲大地挺后期的,西红柿早发剑南道蜀地,她是运气好才占了先机,凭空找玉米她做好了无功而返的心理准备。

    武大管事再能干,也不可能跨国替她找东西,一个不好被边/境防军当奸细砍脑袋充军功,她去哪里喊冤,这不是给她男人添乱么。

    她慢慢心淡了,武大管事却不敢半道撂手,只得在岭南道广州府附近搜罗各式各样奇奇怪怪的种子送回来。

    种了一年怪种子毛都没长出来,苦了水莲,喜了猫狗,小猫咪和旺旺兴兴没事就往水里、泥盆里钻,权当玩耍的地界。

    “现种着的还留给猫狗们啃着扒着玩,新送来的你跟王妈妈知会一声,安享堂菜地辟一小块出来,交给管菜地的看着,你就别管了。”赵彩央决定放手,提起笔琢磨计划书,头也不抬,“回头跟武大管事说一声,这事到此为止,让他报份出力的名单来,你找吴麽麽数钱,把赏钱派下去,辛苦他们了。”

    两月一箱岭南道、云南道来回折腾,人力财力也是笔不小的花销,打了一年水漂还是收手吧,亏本的事她不想接着往下做。

    水莲高兴的了应了一声。

    粗使婆子已经照旧把箱子抬进小跨院,水莲想着回来再处置,脚步轻快的先去安享堂找王妈妈。

    她前脚才走,武大管事后脚求见。

    赵彩央不无意外。

    武大管事办事周全,随箱都会附上详细的来路说明聊表事没办好但他尽心,却从来没亲自为此求见过。

    说起来易生忙,武大管事更忙,他是易生心腹,除了外院大小事,还管着外书房和挂着别职神秘的清客幕僚,职责机要,赵彩央也就刚嫁进来认人时,见过武大管事一面,后来都是让人居中传话,话也不是递给武大管事本人的,是递给他身边的心腹小厮。

    这位“大驾”光临,赵彩央心头忍不住一跳,首先想到的就是刚搬进来的大箱子,本着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小心思,最终还是先去了小花厅,让人请武大管事进来。

    武大管事是个精瘦的中年汉子,长相颇有闽粤人的特征,略突的颧骨撑着紧绷的面皮,身瘦让他看起来精明且年轻,但常蹙的眉间又透出几分严肃和疲态,此时却是脚底生风,拱手行过礼语气轻松,“夫人还未看过箱子里的东西吧?老奴不负夫人所托,总算是把您说的那玩意儿弄来了。”

    柳暗花明,赵彩央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得心花怒放,来不及看茶就站起身。

    “夫人稍安勿躁,老奴想着夫人事忙,手边特意捡了一袋出来好跟夫人回话。”夫人有多得主子看重他一清二楚,武大管事不敢端架子,躬身送上个小包袱,态度恭谨,“听找来的人说已经过季,所以品相不太好,有些发硬发蔫,您将就着验看。箱子里头的是让人全都剥开刨下的颗粒,听人说是能直接做种入土的。”

    几支略微发白发瘪的玉米静静躺在包袱皮上,根部连着的包衣已经黄白无水分。

    模样难看,落进赵彩央眼里不亚于满眼黄金!

    见夫人满脸喜色,掩不住兴奋得爱不释手,武大管事心头大定,这才有心情嘀咕两句夫人爱好真奇怪,不爱红妆偏爱农物,嘴上却乖觉,不用主子问就紧着道,“能寻到夫人要的这玩意儿,多亏了重开海禁的干系,也是夫人主意把得住,没因为老奴办事无能就叫停,这一年功夫总算没白费。”

    她刚打算叫停,赵彩央呵呵,这才知道能寻到玉米是因为海关衙门。

    天津口岸和广州口岸在前朝时,因着临近东北及东南亚附属邻国,各有边境市场开放,如今重开海禁,朝廷特批这两处可重开边境贸市,不为敛财只为吸纳邻国消息,为出海做理论上的准备。

    南汉朝地广物博,在邻近小国眼里就是淘金地,老百姓不管官家如何举措,只管挣着拉货进边境换钱,即便要被上头刮去一层厚油水,盈利也比自产自销高出数倍。

    机缘巧合,玉米就被邻国小贩包装成寓意吉祥的观赏植物,送给卫军长官,一层层往上献就到了广州府海关衙门提举案头,邻国小贩无心插柳,反倒因此做成了贩卖观赏玉米的生意,自此成熟玉米已经入驻广州府大花市。

    广州六子行是岭南道商贸龙头,武大管事的手下消息灵通,本着宁可错过不可放过的谨慎,就这么瞎猫碰上死耗子了。

    赵彩央转着手中干瘪的玉米,皱着鼻子无语。

    西红柿也罢,玉米也罢,舶来品多少都让人敬而畏之,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就没个有眼力的想着发散思维,挖掘挖掘其他功用。

    其实也能理解,虽说南汉朝也是以农为本,但定性思维扎根久了,当官的墨守陈规,只埋头研究现有的据说朝廷每年的试种和试验田,研究的就是水稻大麦等既有农物,底下看天求温饱的百姓又怎么会吃饱撑的,拿田地人力冒险。

    观赏植物,古人还真爱信这种话,西红柿又红又圆又亮,玉米黄澄澄的那可是快赶上御用明黄色了,可不是寓意吉利的好观赏植物么!

    照这节奏,只怕广州口岸官船顺利下海后,广州府海关衙门就能把玉米敬上京城。

    也不知道胸怀大志的腾文帝见着这“祥瑞”,会不会乐得围着一把玉米啧啧转。

    估计玉米还得被斋戒沐浴,捣腾得真跟朵花儿似的,正儿八经的插到价值昂贵的花瓶里送到御前,供皇帝老子和满朝文武瞻观歌颂。

    赵彩央脑补得欢乐,嘴里不忘正经事儿,“听武大管事的意思,你弄来的这些已经过了收获期?这里头有没有什么说法?”

    还收获呢,夫人真指着这些东西下地收来吃?

    转念想到西红柿推广的成效,陈大管心头一凛,忍不住细看桌上玉米两眼,郑重道,“听下头人说这东西在广州府临界属国叫玉蜀黍,在当地是夏种秋收,一年一季。那里穷,好米白面少得可怜,当地人多是直接拿来当口粮吃,听说喂牲口也是用的这个。老奴也尝过一口,那味道……”

    武大管事呵呵,显然十分接受不了这种邻国穷人的“低等”吃食。

    赵彩央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东南属国和南汉朝各有国/情,武大管事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只怕单纯为了办好事交差,压根没把玉米看在眼里。

    再说干瘪的生玉米粒,能觉得好吃也是见鬼了!

    做到武大管事这位置,人哪里缺山珍海味,更何况广州府的官员,也难怪冷眼就错过好东西。

    定性思维真可怕。

    得好处便利的却是她。

    赵彩央垂眸沉吟片刻,心中拿定主意,将包袱重新打好,笑道,“辛苦武大管事,这事先到这里,回头再要麻烦你,我再让人给你传话。”

    这是真打算跟这玉蜀黍较上劲儿了?

    武大管事难免起了点好奇心,却是忙得无心关注这种小事,一路走回外院,想了又想,还是喊来送东西的手下,细细的交待起来,这些事毕竟是夫人在意的,不能马虎。

正文 第868章

    “夫人那里恐怕还会有别的交待,你也别急着回广州府。去帐房领钱租间客栈上房先住下,你平时要干什么我不管,但别给府里惹事丢脸。回头老爷怪罪下来,旧情也没得讲。”

    武大管事当初在广州六子行是说一不二的总管事,余威尚在,且做事向来谨慎周全,交待的话就没有

    一个字是废话。

    那手下忙恭声应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