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娇女:神秘夫君有点萌-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人还是往日那副张扬的惫懒做派。

    赵彩央扶额,见林叔不明所以的愣愣点头,无语的翻了个白眼。

    其他人却是心中暗惊。

正文 第564章

    神弩兵身份和职责特殊,按说离职之后神弩服和神弩刀都要上交。

    赵彩央原本想着苏凤九只是和京城富家公子而已,才想着把云祥酒楼交给他管理,却没想到他也是神弩兵,神弩兵的首领必不是普通的寒门子弟,却能做出私下暗吞公器的事,真不知该说他心思乖张,还是该说他自有强硬后台不怕事?

    这人还是往日那副张扬的惫懒做派。

    赵彩央扶额,见林叔不明所以的愣愣点头,无语的翻了个白眼。

    其他人却是心中暗惊。

    即便知道此人来头,但云南卫所是云南道最大的重兵卫所,能做上云南卫所最高官职,又岂能是寻常人。

    刘好运看了眼苏凤九,又看了眼赵彩央,心中已是惊涛骇浪——这赵家简直……深藏不露,认识的故人一个比一个官高。

    其他女眷还不知其中利害,齐氏和易生爹却是知道,这卫所的指挥使司都指挥使乃是正四品武官,不论文武的话官阶还在易生之上。

    赵彩央正待开口,易生爹已经走到男眷游船上,见过礼沉声道,“凤九你既然来了就再住上几日。不知此次易生可是跟你一道回水临镇的?”

    “易伯伯安好。”苏凤九对易生爹十分恭敬,执了晚辈礼,才恭声道,“易长史是跟我一起来的,这会儿正在县衙兵房说话。我不耐听那些琐碎的事,就在外头等着。”

    说罢转头看向赵彩央,“我这一路南下可是甩下随从快马过来的,累死了两匹马,刚才睡了半个时辰精神是恢复过来了,却是饿的很。赵姑娘赏顿饭吃?”

    好么,敢情这位公事都推给了易生,自己跑到外头偷懒来了。

    偷懒也就罢了,还要骗吃骗喝。

    赵彩央翻了个白眼,一旁梅箐已经招呼船家加桌椅,扯着苏凤九坐下,一叠声就问起他的近况来和京城那边云祥酒楼的情况。

    往常两人一碰面就要斗嘴,刚才还打了一小架,现在倒真似多年不见的好友似的,招呼吃招呼喝十分熟稔的样子。

    齐氏此刻已经确定梅箐的心思,想了想没回去女眷游船,也坐到了一旁。

    林叔只说苏凤九是赵家以前的故交,招呼大家重新落座吃菜。

    听说易生就在县衙,赵彩央便让船家就地落锚,不再往下游去。

    肥虎本就看出苏凤九身手不凡,听了他的身份才去了疑惑,不敢说起了结交之心,只不卑不亢跟着林叔一起招呼苏凤九。

    男眷这边很快就说开来了,女眷那边突然面对这颇有些凶悍拉杂模样的苏凤九,又是个卫所武将,一边好奇的议论,一边目露敬畏的探看。

    有齐氏在那边陪着梅箐,字赵彩央便回了女眷游船这头,心不在焉的吃着酒菜,偶尔答两句关于苏凤九的问话,心思已经转到别的地方。

    苏凤九和易生交好,而这二人又和苏章关系非同小可,可见也颇得苏章的青睐。

    当年她们要对付赵府,苏章还主动提出帮忙……苏章是二皇子那边的人,而赵府是当朝太子那边的人。

正文 第565章

    按说神弩兵顶天了也是在神弩兵内部升任,苏凤九放着神弩兵这个实权肥差不做,竟然做了外放的地方武官,怎么算都是降职。

    只是神弩兵的人要调任,没有皇帝点头是不可能的,果然苏章是全心全力为新帝办事么……或者是皇帝在暗中支持二皇子?

    易生身为府衙长史,统管兵权,官阶虽在苏凤九之下,却是文官,于决策权之上苏凤九还得听易生的。

    他们两人又从小早就认识,看苏凤九对易生爹的态度就知他们关系斐然,这样看来,苏凤九的到来反而是易生的助力。

    任谁挖地三尺,恐怕都挖不出易生和苏凤九这层埋在暗处的关系。

    一个长史,一个云南卫所指挥使司都指挥使,一文一武各司其职又暗中联手,苏章可真是好安排,这样一联合,两道内除了大长官两道观察使之外,恐怕没人有易生和苏凤九联袂的实权大。

    苏章这样苦心安排,是要一步步打入云南府内部?

    苏章是否就代表着皇帝的意思。

    当年赵府和刘府的传言闹得沸沸扬扬时,皇帝下的那三道惩戒相关臣下的圣旨,她听易生说过。

    如今在细细琢磨,原来皇帝早在那时候就动了压制尚书府的心思。

    那么反过来想,尚书府和刘府是站在太子那边的,那么皇帝这么做不就是不认同目前的太子?

    原两道观察使八年前下马,现在督水监、巡盐御史这些重要官职也纷纷更替,难道说这些位置上原来的人都是太子派系的人马……

    念头闪过,赵彩央心头一沉,耳边传来苏凤九豪爽的笑声,“嘿,我这是赶路才来不及打理仪容。那些随手慢手慢脚,又要换船又要换车的,我懒得路上浪费时间,这才换马快行南下的。行装和随从过几天就能到,林叔别跟我客气,换洗衣服和住宿都不用您安排,县衙事了我就径直回云南卫所。那时候我家小应该也到了,自有人打理我的吃穿,您的好意我心领了。”

    到底受过苏凤九相帮的恩惠,林叔本想请他去自家落脚,听苏凤九说带了服侍的妾室过来,便也不再多劝,只好言好语的招待苏凤九用餐。

    别说高门大户,就是小门小户也没有正妻未过门,就抬了姨娘妾室的道理。

    武官外放不能带嫡妻嫡子,但能带妾室通房,这么听来,苏凤九竟然早已成亲。她们认识那么久竟然不知道。

    赵彩央眼皮一跳,抬眼就看见梅箐倏然僵直的背影。

    梅箐举着酒壶的手顿在那里,垂着眼看不出情绪,酒杯里的酒水却顷刻就溢满出来。

    苏凤九眼快抢下酒杯一饮而尽,张着大掌拍了拍梅箐的头顶,朗声笑道,“小丫头怎么还是咋咋呼呼的,当初突然也不跟我说一声就离开了,我还担心了一段时间,现在想着这一年多该长大不少,我怎么瞅着,功夫手劲都有长进,这遇事就手忙脚乱的性子倒是一点都没变!”

    苏凤九是少数知道赵彩央三人根底的人,本来这话处处都透着知根底的亲昵,此刻落在梅箐耳中,却叫她如打翻了油盐酱醋瓶,满心满腔五味杂陈。

正文 第566章

    头顶大掌的力道不乏轻柔,梅箐却觉得眼角发酸,胡乱应了一句,起身笑道,“苏二公子慢慢吃,我们回彩央那里去。”

    听说苏凤九早有妻室,齐氏暗暗松了口气,察觉到梅箐强忍的一眼,一口气又吊了起来,闻言忙跟着起身,笑着招呼几句,就揽着梅箐往女眷的游船走去。

    苏凤九和其他人不以为杵,刘能却是心思翻腾,睃了无谓的苏凤九一眼,眼神复杂的目送梅箐的背影越过踏板,走向女眷那头。

    甫一落座,赵彩央和齐氏便不动声色的将梅箐围在中间,拉着她一起跟阿童玩闹起来,起了话头说说笑笑,好歹将梅箐的异样先遮掩过去。

    席面过半,就听守在一旁的船家扬声道,“哟,那是长史吧。”

    众人向县衙那头的岸边望去,就见易生牵着烈火转到县衙后门岸边,想来是早知苏凤九躲在那里,举目四望才看向游船,抬脚就走过来,身后跟着的赫然是孙大郎。

    赵彩央抬眼看去,就见易生一身浅绯色官袍,衣摆随着步伐轻摆,玉树身姿在绿树杂草丛间飞扬而惹眼,视线一对上自己的,原本沉凝的凤眸中就染上清浅笑意。身后拎着个大包裹的孙大郎面带笑容,再看易生面色倒比离开水临镇去云南府时,更添了几分沉稳清远的神采,想来在府衙应该诸事顺遂。

    赵彩央心头微定,眼看着易生越走越近,眼中笑意慢慢溢出,抿着的嘴角不自觉翘了起来。

    浅绯色官袍越走越近,船家眼冒绿光。

    一面招呼人添桌椅碗筷,一面察觉到路人投来的艳羡目光,船家腰板越挺越直。

    孙大郎十分狗腿的接过烈火的缰绳,和苏凤九的骏马系到一块儿,上前踩好踏板一端,易生爹已经迎过来,笑道,“公事忙完了?用过饭没有?”

    易生撩起袍摆上船,视线掠过女眷游船落在端坐着的苏凤九身上,闻言点点头,沉声笑道,“已经吃过饭了,县衙那边特意留了饭。”

    下河镇县令大人特意整治饭菜,他却溜之大吉,苏凤九有些讪讪然,掩饰似的干咳一声。

    须臾就被此起彼伏的寒暄见礼声盖过去。

    苏凤九看着易生含笑和众人打招呼,游刃有余的样子目光微微闪烁。

    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他实在是没想到,当年那个跟自己光屁股长大后来又成了哑巴的易生,成日木着张脸似茫然似悔怨的易生,今日再见,已是一番不同风貌。

    他得知二哥的暗中安排后,只当易生不过是枚听命的棋子,来云南道赴任时还有些担忧,怕自己将来和易生联手,会不好施展。

    短短几日巡视各地卫所的相处,却让他真正认识到,此一时彼一时,原来易生不是二哥的傀儡那样简单,这一年多的功绩都是他自己实打实做出来的。

    包括这次能顺利拉督水监、巡盐御史的人下马,和易生在暗中配合有不可小觑的干系。

正文 第567章

    他不期然就想起当初易生在京城的时候,明着不会说话,却一直在暗中帮着二哥做事。还有易生当初决定离开京城时那决绝的态度,都让他觉得,自己当初是低估了易生太多。

    当时他和驸马爷同知大人都当易生是得了苏章生前嘱咐,才有了那样一番暗渡陈仓的手段。

    如今看来,却不尽然。

    本该是苏章替皇上的事,易生顶了上来,不仅没让苏章所托非人,做出的成绩更令他们出乎意料。

    原定计划也得以提早实现。

    他知道二哥最挂念最维护的就是易家,却没想到这个被二哥视为弟弟的易生,如今越来越有易风之性格……

    苏章越想心情越复杂,一惯的惫懒模样也收敛了几分,自斟自饮很是喝了几杯,也不知是感怀二哥,还是感叹易生。

    那头众人一番契阔之后,孙大郎打开手中包裹,捧给阿童看,眼神却不时往赵彩央身上瞟,嘴里道,“这是易长史给阿童准备的周岁礼。”

    包裹里杂七杂八的小玩意儿满满一大包,更多的是一些书本,和一些绢绣的团扇。

    明眼人一看,就知不是阿童能用得上的。

    这是明摆着借花献佛,要送的是另一个人,女眷都将目光落在赵彩央身上,虽都没有点破,却都笑得意味深长。

    赵彩央脸色微红。

    易生倒是眉角都不动一下,目光在赵彩央脸上一顿,转到易生爹身上,笑道,“还有些东西是给各位婶娘、嫂子的,爹您看着分一分吧。”

    欲/盖弥彰。

    齐氏几个年长的还好,刘好运一家的都忍不住笑出声,看着赵彩央推脱,一副心照不宣的样子。

    赵彩央脸色更红,孙大郎瞥了眼不做声的易生,直接将包裹塞给了赵彩央。

    这下林叔几个男眷也看出易生的心思来,数刘好运笑得最大声。

    苏凤九看得一头雾水,肥虎在一旁笑呵呵的解释,“苏大人想来还不知道,易长史和彩央姑娘已经定了亲。”在外人面前,肥虎几个不称赵彩央为二当家。

    易生和赵彩央定了亲?!

    苏凤九一愣,讶然的视线在两人身上来回打转,脑中闪过的却是另一道身影。

    一时竟有些意兴阑珊起来,抹了把嘴起身道,“县衙兵房的公文都弄好了?”

    见易生点头,苏凤九冲众人抱抱拳,“我还有公务要办,就不多叨唠了。等我安顿下来,大家有缘再见一定还各位今天招待的酒菜。”

    话说的十分客气,众人还礼不跌。

    易生告了假,明天才启程回去,便送苏凤九下船,一路低声说着公事,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梅箐塞了个油纸包给苏凤九,笑道,“我让船家包的吃食,你带着回去路上吃。”

    苏凤九扒拉了下络腮胡,笑呵呵揉了揉梅箐的脑袋,接过纸包笑道,“丫头果然懂事知礼不少。多谢,回头来云南府玩,云南卫所离云南府半天路程,哪天你来了还想找人比划,我一定奉陪。”

正文 第568章

    苏凤九在想如果他没有妻室,如果他是独身赴任该有多好。

    他的这个妻子,他一直都不喜欢,因此外人很少有知道他已经娶妻的事实。

    如今,他看到这么一个单纯的姑娘一开始对自己大献殷勤然后又一脸冷淡心里多少有些失望。

    可是,他的妻子,那个从小以嫁给自己为愿望的小女子,他也不能辜负。

    苏凤九现在说的这话,再听到她耳朵里也无法再泛起不该泛的涟漪,梅箐眼角酸涩,动了动有些发干的喉咙,才笑着应下。

    至少神色举止看着已恢复惯常的爽朗大方。

    易生眼角微动,苏凤九挥挥手让梅箐不用多送,便和易生告辞一声,牵着马拐去县衙,片刻就骑马出了县衙,一路往镇外驶去。

    游船重新驶动。

    孙大郎跟着易生坐到男眷这头,酒过一轮,易生看着围坐众人问道,“怎么没看到杜先生和杜林?”

    林叔笑着解释,“杜先生和杜林昨天就出水临镇了,说是去访友。”

    青松学院这段时间因着赵彩央的名声越来越好,报名的孩童出乎意料的多,杜先生便提议,他在云南道还有几位旧日交好的同窗,未入官途赋闲在家,他借着访友上门拜访,说不得能多请几位先生来学堂坐馆。

    他信心十足,赵家人却怕他们主仆刚养好伤,出去一趟又要挂彩回来。

    眼看着孩子一天天的多,孩子到底调皮,杜先生有些都应付不过来,于是就跟赵彩央说了自己的想法,赵彩央想着,这法子也是对不错的,比较学堂以后也是要越办越大,多些先生坐场总会应付得自如些,再者,杜先生把他的一些好友请过来,他自己便更能安心的教学了,何乐而不为?

    于是,她特意让玉玲挑了两个懂事的有点底子的兄弟跟着杜先生主仆一起走。

    赵家这才放心雇了车,让杜先生主仆出门。

    易生听完微微颔首,有些遗憾难得回趟水临镇,没能和杜先生说上话

    苏凤九这个卫所指挥使司都指挥使比预期的早到,也带来了新任漕运都史已进云南道的消息,他还想和杜先生透个底,讨教些公务上的事。

    想到漕运都史,易生不由偏头看向女眷游船,情绪莫测的目光落在赵彩央身上。

    赵彩央似有所感,抬眼看过来,眼中尽是疑问。

    易生嘴角扬起,几不可见的微微颔首。

    两人似有着不言而喻的默契,赵彩央了然点头回应,转头继续跟着阿童吃鱼。

    ===

    下晌时分日头最高,游船依次靠岸。

    众人收拾好随身行装下船,见齐氏要结算租赁游船的银钱,孙大郎忙上前拦下,掏出个荷包塞给船家,扬声道,“易长史来迟了,这游湖的花费我们长史来出。”

    说是为了阿童,不如说是因为赵彩央。

    众人心照不宣,又暗暗笑了一回,多的推脱一句没有,放到有意无意结伴走在前头,不过片刻,落在后头的易生和赵彩央就和众人隔开了一段距离。

正文 第569章

    孙大郎原本还傻愣愣要跟在易生近旁,被肥虎拎小鸡似的一把拽到了前头。

    回头见赵彩央和易生并肩漫步,才恍然大悟,笑嘻嘻的转过头不再多事。

    心知易生能逗留的时间不多,赵彩央开门见山,“苏凤九调任的事你一早就知道?”

    “苏哥哥的信上只说是自己人,没有明说是凤九。”易生偏头看向赵彩央,声音轻柔,“他也是旨随人到,要不是他提前到任,我也不知道会是他。本想着见了面知会你一声,他倒好,一听说下河镇临近呢县衙原先是我任职的地方,就把和兵房打交道的事都推给了我。自己乱窜,还真就遇上你们了。倒是……有缘的很。”

    她以为这次动的都是文官,没想到还有武官。

    这么听来苏凤九应该和新任漕运都史一样,为了能全须全尾的到任,走的都是低调路线。

    赵彩央想到这里,犹豫着将方才心里猜测低声说了,末了道,“你们这样联手,是要对付太子还是刘府派系的两道官员?你这新官上任……好不好做?”

    管中窥豹便可知全貌,就是苏章身边老幕僚也只能说透到这个地步。

    易生凤眸中闪动着璀璨光芒,嘴角止不住上扬,“媳妇儿果然聪明。不过没你想的那么严重,太子手再长,伸了这么多年也该伸到头了。这次两道几大重要位置都换了皇帝自己最亲信的人,往后不会再有大的变动。至于之前跟太子一直走的很近的刘丞相府……不过是两厢牵制,只求相安无事就行。”

    易生的话变相肯定了是太子和刘府都站在二皇子对立面的猜测。

    赵彩央心中微定,“那新任巡盐御史也是你们的自己人?你还没得到具体消息?现在有苏凤九过来帮你,若是漕运都史也是你们熟悉的自己人,岂不是皆大欢喜?”

    欢喜的是他们这一方人而已。

    两道官员不会再有大变动,但两道政事却还会有大变……

    易生敛下心绪,转头目光闪动的看向杨彩芽,“凤九已经告诉我具体消息,月底二皇子就能到任。”

    二皇子?怎么突然说起二皇子?

    她明明问的是新任漕运都史。

    电光火石间,赵彩央猛地反应过来,瞠目结舌,“二皇子就是新任漕运都史?!”

    二皇子是当今的皇子,身份高贵,本是不该来地方为官,苏凤九也是一直暗中跟着苏章,顺道打理一下云祥酒楼而已,如今竟然齐齐转行来了云南道?二皇子成了漕运都史,那她原先的盘算岂不是……赵彩央愕然,似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慑,一时愣怔。

    她越发的确定自己之前的想法是对的,皇帝开始不满太子的所作所为了,要借二皇子的手除掉太子。

    赵彩央对这南汉的历史还是知道不少,现任皇帝荒淫无道,是个十足的暴君,可是,历史上,也没有二皇子先太子一步做了皇帝,而是太子顺理成章的做了皇帝。

    如果是这样,那这一切做得还有什么意义?

正文 第570章

    赵彩央错愕,眼中闪动的惊喜眸光褶褶生辉。

    想到二人本就是旧识,不仅联手摆过赵府和刘府一道,二皇子更是帮了赵家天大的忙,好几次救了她的命。

    易生声音有些低沉,“听到他要来,你这么高兴?”

    必须高兴!

    她原以为要观望一阵子,还得费些功夫才能实现心中盘算,这下她占了人和之利,简直事半功倍!

    赵彩央思忖间忙点头,仰头笑道,“这下乌头山寨子的兄弟们可有奔头了,以后让孙大郎跟着他们也算是人尽其用。”

    怎么突然就说起乌头山寨??

    想到孙大郎回去跟他说过,玉玲听了杨彩芽建议,也打算在云南府置产。

    再想到乌头山寨子原来是些山民,也在救灾中帮了很大的忙,易生心念急转,讶然道,“你是早早打上了漕运都史的主意?你想让乌头山寨子那些人跟着二皇子一起去做事?这是不行的,毕竟官民有很大差别。”

    漕运都史最重要的一项事务,就是管理两道粮引,每次漕运都史换人,得了粮引的商户都得战战兢兢一番,忙着上下打点希望能在新任漕运都史手下,继续做粮食生意。

    和贩私粮不同,做粮食生意的商户有了粮引,就是得到官家批准和保护的,不仅能光明正大的做粮食生意,利益虽不如贩私粮,却也是进项颇为惊人的一门生意。

    况且云南道沿海的粮食产量不比内陆的旱地,产的粮食比内陆粮食质量好价格高粮又多,否则两道粮务也不可能占了大讯朝粮务的六成之多。

    也因此,才有不要命的人冒险贩私粮,那可是日进斗金的买卖。

    要是能通过易生这个长史的关系,和新任漕运都史搭上话,再花些银子打点,粮引也不是争不下来的,毕竟是公开竞争,粮引不止要用钱打点,更多是走关系。

    如今新任漕运都史御史是交情颇深的故人,又有易生在其中说项,这事几乎是十拿九稳。

    赵彩央想到这里,眼角眉梢染着潋滟笑意,强忍着才没有叉腰仰天狂笑,“易生,你可得帮我跟二皇子说道说道!我这个二当家,总不能自己跑去了云南府,就丢下满寨子人的生计和将来不管了吧。”

    让玉玲拿了粮引,正经做起粮商来,那可是商户中至高境界之一,以后他们以及他们的孩子父母生计不愁,乌头山寨更是没有了任何后顾之忧。

    就算玉玲不谙此道,有卖身给赵家的孙二郎帮着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