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村姑桃花-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田地被一块块的翻开,露出被雨水淋透的黑土,肥沃又充满希望。
小麦种子已经种下,饥饿的麻雀们也看到了希望,成群结队的飞过来,时不时的趁人不注意,过来偷一口吃,让人防不胜防。那可是刚刚播种的种子啊,明年全家的口粮,要是被这些雀鸟给吃光了,叫人还怎么活?这简直就是在剜农民的心,全家老少齐上阵,连脚步踉跄的孩童都晓得拿根棒子满田地驱赶鸟雀。
麻雀被定为四害之一不是没有道理的。至少这个时候桃花根本体会不出这些唧唧喳喳、不食生产、与人争食的小东西有什么可爱的,恨不能拦起一道电网,把它们一网打尽,让它们粉身碎骨!
为了来年不至于颗粒无收,人们想尽了办法跟它们周旋,田间地头,顶着旧衣破帽的草人迎风舞动,起初还有些威摄作用,后来那些强盗飞累了直接停在草人身上歇脚。
桃花气得跳脚的是连她刚撒到地里的紫云英种子都不放过。这些天大家都不好过,连日的劳作本来就已经很疲倦,还不得不日防夜防防麻雀。现在才真真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境。
里正乔云远远的迎着走过来,紧皱着眉头,时不时看一下漫天飞舞的鸟雀,忧心忡忡。
“桃花你这地里种的啥?可要当心那些麻雀了。”
“云叔,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桃花一大早也来到了地里。村里的地全是深耕过的,种子撒下去还不能覆土,不然影响出苗。
“祖祖辈辈都这样过来的,有啥法子,只是今年特别多啊!”
老里正终是没熬过这场天灾,逃到山林里就去了,现在乔云就是整个水口村的顶梁柱。他两岁的小孙子正学着大人的样子。“喔喔~”的驱赶麻雀。
村民们把家里做饭炒菜的饭锅都拿出来了,一切铁器、能发出声响的东西,五花八门的摆在田梗上。发出嘈杂的声音。那宏大的场面看上去说不出的滑稽。可桃花能感觉到的只有深深的无奈及悲哀,这地里的产出,不仅是全家口粮的指望,还有要上交官府的税赋。如果交不出,等着他们的。怕真的只有卖儿卖女一条路了。
得想个办法,驱赶已经不起任何做用。什么爱护动物,心怀慈悲那都是浮云。现在村民与麻雀之间的关系是:对你的容忍就是对我自己的残忍。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再说了,麻雀虽小。肝胆俱全啊,那也是高营养、高蛋白的好食材,你绝我的粮。我要你的命,这也说得过去。
用什么方法好呢?
箭射?目标太小。损耗太多,一天下来神箭手也不知道能射几只。
撒毒?成本太高不说,还不知道麻雀上不上勾,现在地里到处都是吃的。
各种捕鸟神器是好用,可这里没有啊!
捕鸟网?这时代连塑料都没有,哪来的鱼线啊?有些头痛。
桃花埋头苦想,不防两只不长眼的麻雀把她当成了一个稻草人,大摇大摆的停在她身上歇脚!歇脚还不算,其中一只吃饱喝足之后,大大方方的撅起屁股,一泡像白石灰似的稀鸟屎劈头盖脸地向桃花浇下来。
哎玛,这也太鸟目无人了吧?明目张胆的挑衅?不把你活剥了放在餐桌上,咽不下这口气!
对了,你不是飞累了要歇脚吗?好,让你歇个够!前世的老鼠胶连老鼠粘上都逃不掉,就它了。
“粘胶,粘胶……胶……”可关于这个胶,又为难了,到哪里找这个材料去?
丁义一回来就见着自家主子在院子里团团转,嘴巴里念念有词。
“胶?主子要什么胶?”
“丁叔,你知不知道有什么很粘的东西?”
“很粘的?猪油?面糊糊?还有桐油也粘。”
“桐油?”桃花眼前一亮!
桐油可以熬胶的,这个有些印象!
说干就干。好在这个时代桐油还是很普及的,而且现在家里就有,当初建房的时候还有剩,堆在角落里,暴民进村都没人看上眼的。
桐油胶的熬制,就是一个把油熬干的过程,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火候的控制、以及搅拌的力度,火太大或太小,不利于油的蒸发,搅拌不均,油散得不够干净,胶的黏性就不够。
桃花找来一个陶罐,放了小半罐桐油进去,架上柴火开始熬制。
可想着容易做着难,手不能停,还要兼顾燃烧的柴火。
那些木材可不是那么好掌握的。不是烧得太旺就是一不小心给灭了,好不容易进行到冷却的过程,完了才发现好好的一罐桐油生生被熬成了果冻,半点黏性没有。
这怎么用啊?抹了把满头的汗水,桃花还是决定耐着性子再试一次。
很快,桐油再一次在烈火下鼓起一个个泡来,桃花双手不闲,拿起小棍儿搅拌。这回有了经验,随着鼓起的泡泡越来越多,火也必须撤下来,用中到小火慢慢熬制。
桐油越来越黏稠,搅拌的阻力越来越大,桃花的手开始发酸,又要看着火,有些力不从心。
“我来吧。”旁边适时的伸过来一只手,接过桃花手里的棍子快速的搅动起来,随着棍子的搅拌,一丝丝青烟冒出来。
桃花才看清,接班的是耿虎,浓眉大眼的一个孩子,平常言语不多,干活的时候什么活都抢着干,在那帮孩子里是个头儿。
“还要再搅吗?”慢慢的,桐油里冒出的青烟越来越多,似乎里面的桐油着了火,烤糊了似的,耿虎不确定的问了一句。
“继续搅拌,加快速度。”有人帮忙果然是方便多了。
青烟由多变少了,这时候也到了成胶的关键时候。桃花飞快的撤掉木柴,仅留了些微的火。罐子里的桐油变得跟糖稀一样,颜色由黄褐色变的带青色。
正是时候!桃花拿出准备好的抹布,把陶罐移到水盆里,整个陶罐迅速被水浸着,示意耿虎不能松懈,更使劲的搅拌,好让胶快速降温。不然过了火侯就是白忙一场了。
等待的过程桃花心里有些忐忑,陶罐的散热速度及不上金属锅快,不知道行不行,可手里没有趁手的工具,也只能凑和着用了。
还好,因为耿虎的给力,这一锅胶算是熬出来了,熬胶成功!让桃花斗麻雀的斗志更是高涨。
等到用给麻雀设陷阱的绳子时又犯了难。这个满身涂胶的绳子可不是随随便便的绳子都能用,最好用带弹力的绳子,这样麻雀被粘住挣扎扑腾的时候会有一种反作用力,让它不容易逃脱。
没有材料,也是没办法的事,用麻绳凑和吧。没多少时间,整个凑和的捕雀陷阱就做好了。
耿虎带着一帮兄弟在自家地里做试验。人多高的木头棒子树了三对儿,每对棒子顶端间隔三四厘米各系上三条涂了胶的麻绳,没有橡皮筋,这个麻绳桃花特别注意了的。太松了不行,鸟站在上面会往下坠,系紧了更不行,不然鸟一挣全逃了。
果然!拔走了草人,飞累了的麻雀第一时间就发现了这么贴心帮它们立起来的歇脚处。
有一只麻雀大大咧咧的停歇在上面,可是,不对啊,小爪子动不了了!展开双翅就要逃,发现情况不对就逃这是所有动物的本能。可是那脚爪子牢牢的被粘住了,翅膀扑腾起来,却并没有飞离,一个重心不稳,整个鸟身倒挂下来,连翅膀也被粘在另一根绳子上了!
有一就有二,不一会儿,整条绳上挂了十来只麻雀!耿虎他们大开眼界,还有这么捕鸟的?立马有好动的孩子上前把麻雀一个个的采收下来。是的,就是用采收。那些动作灵活,体态轻盈的麻雀这会儿像长在上面的蘑菇,一点反抗的能力都没有。
兰芝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布袋,直接往里面装就好了。桃花看她准备这么周到,心里好笑。这丫头真是对她太有信心了,难道就没想过她这法子不行吗?
法子有效就好。桃花派人去请乔云来,准备在水口村里推广开来。
还没等第二拔的麻雀采收完毕,乔云就来了。其实桃花地里发生的事,村民都盯着。
“这是……这麻雀都不动的等着捉啊?”看到那绳子上待采收的麻雀,乔云激动得直搓手。
“既然这些小东西赶又赶不走,不如干脆捉了来。”
桃花明白自己的这个办法确实狠了些,可以说是赶尽杀绝式的捕捉,把这一方的麻雀捉绝了都有可能。大家都为了口吃的,麻雀你要怪就怪自己生不适时吧,最好是机灵些,赶紧拖儿带女搬到山林里去,还能留个青山在。
当然这是桃花做为一个接受过尊重生命的教育,见过麻雀享受国家保护的现代人才会有的丝丝内疚心里。乔云及水口村的村民对于这样大肆的捕捉麻雀那是一点心里负担都没有,只有欣喜非常,激动不已,这预示着他们田地里的种子保住了,明年的收成有望。
☆、第一百二十章 油炸麻雀
内疚完,剩下的就是看着麻雀留口水了。酥炸麻雀、卤水麻雀、铁板禾花雀、枸杞子炖麻雀汤……味道不要太好哦!
可惜佐料不齐。等家里的那帮孩子在丁义的带领下到村里去装捕鸟桩,桃花急不可耐的跟兰芝回去准备美食了。看她急吼吼的拎装麻雀的布袋子,耿虎很有眼色的跑回去拿了好几个袋子来。
“别弄死了,取下来的时候手脚轻点啊。”
把麻雀宰杀去毛,白花花的肉,整整一盆子。跟兰芝两人仔细的清洗、去内脏,拿姜、葱蒜、酒和盐腌渍入味。晚餐饭桌上一大盆油炸麻雀香气四溢,个个吃得满嘴流油。
接下来帮着收麻雀的人手更足了,家里的十多个孩子尝到了麻雀的美味,个个自告奋勇,三五人一组,田间地头忙活开了。
尽管桃花知道麻雀很多,对收获有心理准备,但晚上还是被成袋成袋的麻雀吓着了!
桃花家出手帮村里人捉麻雀,村民自然是感激不尽,收到的麻雀都被家里的孩子们收起带回来了,也没人有什么想法。虽然在没吃没喝的时候,也不是没吃过麻雀,不过毕竟是些孩子们的把戏,也没几两肉。
可这样一收,都堆在这里就多了,那些麻雀还都是活的,关在布袋子里很不老实,唧唧喳喳吵得要死。最要主的是家里的布袋都用完了。
麻雀做得好了也是美食,拿到酒楼去换成钱也是好事一件。村民们虽然有点朝廷的救灾粮在吃着,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不如为他们谋一条生路?
不是桃花圣母。见村民们日子过得可怜是一方面,家里的布袋用完了也是一个方面。再就是她现在无依无靠。要在水口村立足下去,必须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第二天不等天亮,桃花跟丁义两人驾着马车拉上成袋的唧唧喳喳叫的麻雀儿上府城去了。这是桃花有史以来起得最早的一次。
一只麻雀叽叽还受得了,三五只也还行,可几百只同时在你身边叫是个什么概念?而且还是失去自由唯恐性命不保的麻雀,叫声那个惨烈、那个凄厉,顺带着连她的良心都不安了。
主仆两人一路狂奔。到达徐记酒楼时。人家还没开午市。
徐记的掌柜是徐家的家仆,自然也是熟面孔,徐怀仁在的时候。没少从桃花这里淘做菜方子。
见着桃花上门,那徐掌柜热情的迎上来。
“言公子多日不见,可还好?”
“还好,还好。有劳掌柜的记挂,近日得了一新菜方。不知掌柜的要不要试试?”
桃花客套话都懒得说了,实在在耳朵还有些嗡鸣,心情连带着躁了不少。
徐掌柜一听又有新菜方,笑得眉眼都开了。这小公子就是他的福星!去年的火锅那可是让徐记酒楼出够了风头,自己被家主赏了几回。正愁着今年恒河府天灾,业绩惨淡呢。
连忙把桃花引上楼。到雅间里密谋去。
可当丁义拿上去的是几只脱了毛的麻雀时,眼里不由得有些失望。
桃花也不在意。仔细的教厨房大厨怎样收拾,怎样码味,还写了两道方子,一个酥炸禾花雀,一个原盅炖汤。
接着一边吃徐掌柜送上来的早饭,一边等厨房的新品。
徐记大厨的手艺没得说,比起桃花这个半调子,会说能尝不会做的人来说,那就不是一个档次的,很快这两道菜就上桌了。
比起昨天晚上的油炸麻雀还说,今天的这道才叫美味。大厨就是大厨,要是有足够的见识,在古代也一样能做出现代的美食。
远远的端过来就闻到香味扑鼻,盘子上桌,一盘摆放整齐的炸雀儿色泽金黄,配上黄瓜刨丝儿的装饰,特别鲜亮,取一只入口,外脆里酥,口味甘香,拆皮入腹,连骨头渣都不用吐。吃完再配上原盅炖的汤,味鲜色白,雀肉嫩而不腻,点缀其间的红枣、枸杞既漂亮又进补。
徐掌柜在新菜品端进来闻到香味的时候面色就有了变化,言公子出手,怎么会是凡品呢,是自己想岔了。这回儿吃进嘴里,更是赞不绝口。当场拍板,定下徐记又一招牌菜。
桃花但笑不语,自己只是想来卖麻雀的,人家看上眼当然是好事,这样再要求由自己专供应该不是问题吧。
接下来谈就容易了,桃花既然能提供活的麻雀,徐记当然求之不得。要知道麻雀可不是那么容易捉的,就算捉住也难得有活的,而且这样大量的活的就更不容易了。
价格定在两文一只,确实很高了,那可是四个馒头的价。徐掌柜的拿出一百两银子非得给桃花做为买方子的报酬。
“还是别了吧,这方子你们看得上用就是了,以前你们也没少用,不用这么客气的。”不是桃花转性了视钱财如粪土,不爱钱,只是徐怀仁帮了不少的忙,现在田产、地产还挂在人家的名下呢,手头现在也并不是太缺钱,况且这方子还是随意剽窃而来的,就当结个善缘也好。
掌柜的越发敬重这个小公子,当初自家公子出门前有交代他关照着这个朋友些,结果城里一乱,也没顾上。现在人家再来还送这么重一份人情,果然是重情义的。
跟掌柜的谈好,收了一两多银子,又买了些粮食装上车,桃花心满意足的踏上归程,村民们的这场麻雀之灾算是化解得彻底了。不但平安无事,明年的收成保住了,现在连过冬的银钱都有了着落。
丁义瞅了瞅主子坐马车晕得苍白的脸,心痛得不行。
“主子对那些村民真是太好了,这么老远的路,下回就不用亲自来了。”
“那是,我对谁不好了?我就是好人一个!呵……”桃花自嘲的笑了笑。
“主子对谁都好。”丁义说得很肯定。
“马上要入冬了,家里那些孩子就闲了,你有空得去寻个师傅回来,就在家里开班上学吧。庆生哥、庆年哥要不要进城里上学?跟承志也好做个伴儿。”
人多了,操心的事也多,家里的那些孩子都是不错的孩子,往后就是她的左膀右臂,可不能养废了。
“全听主子吩咐!”丁义眼眶有些发红。
自家的两个孩子老早就辍了学,自己都供不起,遇到万金钱那档子事,原以为这辈子自己丁家就这样家破人亡完了,没想到遇上主子给了一条生路,得回了自己的家产不说,主子连两个孩子的奴籍都不肯入,现在还送他们上学。这样的大恩这辈子都报不完,一定要告诫自己的儿子孙子,不忘主子的活命之恩。
桃花已经昏昏入睡,自然不知道自己很正常的举动,带给丁义是怎样的感动。
水口村的村民可兴奋了,田地里的种子保住了!现在连恨得不行的麻雀都成了宝,按桃花的法子,捉到就给送过去,两只三文钱,当场付钱。
一时之间,村子里的麻雀踪影难觅,紧接着,捕鸟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出发,一支支奔赴外村,解救还处于水深火热中的难兄难弟。桃花有心提醒一句不要赶尽杀绝,可一想,现在人都难得活命,再提一只小鸟的死活实在有些矫情。
村子里日益安宁祥和,青壮劳力全都外出捕鸟,留下妇儒看守门户,桃花家的孩子们已经被勒令收心,准备读书习武。教书先生丁义已经找回来了,是河头镇一个久试不中的秀才。
那秀才姓齐,四十来岁年纪,一副标准的文人身板,弱不经风的。走路看人都得眯着双眼,显然是读书读得近视了。说话行事与大多数文人相仿,一板一眼的。
“你不是说她只是东家的小管事吗,你怎么能唤她主子呢?”
“汝不知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第一天见面就开始挑刺,很是不满的丁义对桃花的称呼。或是见桃花年纪太小又是女娃,很是不屑,连串枯燥的说教张口就来。
“付你工钱、管你吃住的就是这位,你管得着是东家还是小管事啊,我说是主子就是主子。”好脾气的丁义难得受不了。
对于这样的酸儒,桃花也有些吃不消,可十里八乡有功名的秀才也就这一位有空,这还是闹荒年才没了馆坐,赋闲在家的。
术业有专攻,虽然她自认为上了十六七年的学,怎么样也算是文化人,可要教这些孩子学现代白话文,还是太格格不入了,有她一个另类就算了,别误了别人,就勉强凑和学一阵子吧。
她有个发现,自己这日子过得,好多事就是个凑和。不过乔云知道后,却是兴奋异常,水口村太偏僻、太贫穷,一自以来就没有读书人,村里的孩子在山上跟着学了几个字后,让他积极性高涨,似乎看到了村子崛起的希望。
得知桃花请了夫子,就来跟她商量是不是让村里的孩子跟着一起学学。村民们一贫如洗这是没办法的事,不过出力建个宽敞的学堂却是可以的。
☆、第一百二十一章
这个提议不错,一头牛是放,几头牛也是放,一群孩子整天放在家里闹哄哄的也不是个事。
读书人在这个时代还是蛮让人羡慕的,有了桃花的首肯,自家的娃有可能会写能算,村民们的热情被完全释放出来,连捉鸟的事都放下了,迫不及待的要参与建房。
为了不耽误徐记的生意,再说建个茅草屋也不是个多大的事儿,桃花建议每天抽十来个人轮流建就是了。
学堂就建在桃花家的隔壁,乔云还专程划出两分地来,说是围一个小院。有那么多人热心的参与,桃花就不挂心了。等工程完工去看了一下,才知道那真算得上是个工程。
三间大小的房子没有间隔,全是从山里砍伐的大树做的支柱,屋顶虽然是茅草,却盖得又厚又密实,周围一圈篱笆小院墙都是碗口粗的木头围的,那叫一个老实!
课桌凳子也是现做的,村民们没人是木匠,却天生的会创造。一棵树从中劈开,两半合在一起直接拼成一个桌面,这样暴殄天物的做法,让桃花大开眼界。这叫前世守着木头的下角料如获珍宝的人情何以堪啊?
“咋样?娃们学字可以吧?”乔云粗大的双手抚摸着那些还有些毛糙的课桌椅目光温柔,言语中有骄傲,也有不确定。
“可以,很好,做得很……粗狂,有份量!”当然是有份量啦,那可是全村人对孩子们沉甸甸的希望。
“要是咱们村多几个你三叔那样的大官,多几个像你这样能写会算的聪慧娃……日子就好过啦!”那憧憬的目光透过厚重的桌椅仿佛能看到未来。
在他们朴素的认知里,读书识字的人是神奇的,他们对桃花的出格不是没有质疑过。但当他们见识过她学了能写会算的本事后,这一切都有合理的解释了。
整个水口村比农忙时还忙,村子里看不到一个闲人。男人们捕鸟挣钱,妇人们纺线织布,筹备过冬的衣服,帮上不上忙的孩子都在学堂。所有的村民都在感谢上苍让自己活下来,还有过上这么有希望的日子。
老乔家一行人出现在村口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忙碌而充实的景象。
“哟。婶子回来了?”
“啊!得旺哥回来了?”
“村里其他的人呢?回来了吗?”
“……”
一村的妇女。原本都围着村口的大樟树做着活计,闲话家常,看到久未见面的乔老头领着一家人回来。下了马车,个个围上前来嘘寒问暖,家里有征丁在外的人家忙打听自己家人的行踪。
老乔家人被团团围住,乔老头、乔得财、乔得旺、乔得喜一个不落的全部平安回来。让亲人久盼不归的人看到了希望,特别是得到了确实消息的人更是激动不已。有好几个当场撒泪,跪谢老天保佑。
也有一些人围着女眷寒暄。
“那府城里头是个啥样子?热闹不?”
“王婶子就是有福的,子孙都好本事!”
由不得不羡慕啊!去年还比一般人家日子难熬,一转眼就来了个大逆转。家里儿子卖出去的,回来就成了大官。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一个小孙女儿出门就能遇贵人。学了一身本事还当了小管事回来。男人们被征了向来十死九伤的兵丁,现在竟都平平安安的回来了!
“府城里头啊。可真是不得了,人多,房子多,漂亮东西看得人眼花。”
“特别是那些房子,一色的青砖大瓦房啊,还有的顶屋上还有一层还能住人!”小王氏很享受被恭维的人团团围住,充分发挥她的口才,把府城的所见所闻说得活灵活现。听得一众妇人婆子惊奇连连,向往不已。
“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