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闺玉计-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田蜜诧异的看向他,有点不明白了——他刚才使劲挖坑,不就是想让她帮忙吗?为何阿潜找上门来,他却一口拒绝?
    崔希衍巍然不动,再度对外面道:“转告待御史大人,就说是本官的意思。”
    丞相大人发话,换做其他仆从早就执行去了,百信的管事却还期期艾艾的多了句嘴:“当家的……”
    田蜜朗声道:“照丞相大人的意思做吧。”
    待管事的离开,田蜜就奇怪的看向崔希衍,问道:“为什么啊?”
    崔希衍轻笑一声,恨铁不成钢的敲敲案几,晒然道:“丫头,你就不会为自己想想吗?”
    丫头?田蜜怪异的看着崔希衍,看着他那张温和浅淡的脸,那张脸看起来不过三十左右,不比她前世大多少,竟然脱口一句丫头……
    不过,听他说,宣衡大她八岁,他大宣衡八岁,也就是说,他年长她十六岁,而她现在也不过十六岁……
    田蜜轻叹了口气,歪了歪脑袋,道:“大叔,你究竟想让我怎样?”
    崔希衍哭笑不得,“不要叫大叔,我还这么年轻,可没你这么大的晚辈。”
    笑过后,他又敛容道:“姑娘,此一次,是朝廷求助于你。”
    他道:“即便是朝廷求助你,也没有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道理。你若是轻易如了他们的意,那他们今后无论怎么使唤你,都不会看重你。”
    见田蜜神情一震,他继续道:“如今,你在京都虽有些影响力,但不过是商业圈子里,在朝廷,还只是徒有捐赠之名,名虽是美名,却远远不够。”
    他道:“世子若是归来,就定会承袭王位,你若想站在他身边,就必须要得到朝廷的认同,这认同,光靠钱不行,要知道,有好些清流,你越是有钱,他越是觉得你俗气,偏偏,那些人笔杆子还都挺了不起,就那么一写,你一辈子都洗不清。当然,你若是能得到他们的认同,那又另当别论了。”
    他饮了口茶,见田蜜凝神听着,他忽然笑了一笑,本是极淡的一张脸,一笑,霎时狡黠如狐,“要想让朝堂上那帮人看重,就得揣着身份,摆高姿态,所谓真金不怕火炼,你本事真,还怕他一时的冷嘲热讽?”
    田蜜伸手给他添了茶,顺势问道:“所以,丞相大人的意思是?”
    “明日早朝便是最后的期限,若是户部拿不出办法,言官御史们没辙,便是连魏老爷子都爱莫能助,这个时候,你可以的话……”他招手让田蜜附耳过去,嘀嘀咕咕一阵,随后,田蜜脸上也露出了与他同版本的狐狸似笑容。
    一大一小两只狐狸在房间里嘀咕着,神情轻松自在,而被拒绝入内的人,脸色就不那么好看了。
    好吧,事实上,阿潜那张清冷冷的脸,根本分辨不出好看还是不好看。
    “丞相……”他俊逸的长眉微微凝了凝,清涟的眼眸幽深,过了片刻,回过神来,往外走去。
    阿潜走到百信门口时,见一辆熟悉的官轿停了下来,他脚下一缓,瞧见走出来的竟是户部尚书。
    堂堂户部尚书,竟然亲自来百信请人。
    阿潜不由回头看了看二楼窗口,眼眸清透,似是看到了什么,也似是没看到,他转身向户部尚书迎去,见了一礼。
    户部尚书还了一礼,神色有些匆忙,他见阿潜从百信出来,便问道:“潜御史也是来请田姑娘的?”
    “是啊。”阿潜点头。
    “那你怎么一个人出来?”户部尚书瞪眼道:“不会是她架子那么大,连你的面子都不给吧?”
    “我并没有见到田姑娘。”阿潜摇摇头,直言不讳的道:“是被丞相大人拒绝了。”
    “丞相……”户部尚书面有惊奇之色,他奇道:“丞相可是少有的保持中立的,他跑这来插一脚,又是何意啊?”
    阿潜摇头,“不知。”
    户部尚书更愁了,眉间的皱纹都能夹死苍蝇,念叨道:“我去请魏老爷子时,老爷子可是钦点了她的,还让我亲自来请,我也是听说这姑娘于财道上颇有些见解,或许会有奇思妙想……也说不定,这才巴巴跑来,没想到,竟被丞相捷足先登了。”
    “丞相向来唯陛下马首是瞻,这次在姿态上虽是中立,但谁知道呢?”他摇摇头,苦恼道:“别看他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这落入他手里的东西,还从没有飞了的,他直接拒绝了你,我这……”
    他脸色有些犯难,却是一咬牙,道:“我也去试试!”
    说罢,大踏步向百信高大的门楣走去。
    阿潜便也在一旁多站了会儿,果然,不多时,户部尚书也夹着尾巴灰溜溜的出来了。
    阿潜身上看不出半分灰心丧气,他轻弹了弹官袍,漫步而去。
    朝堂上的风云,被京都老百姓嚼了整整一日,个个愁眉深锁,恹恹而归。
    这一日,户部议事厅里也是人满为患,但奇怪的是,明明有那么多的人,但在真正需要出主意时,却又没有几个出声的了,只有灯,亮了一整夜。
    满面疲容的众人揉揉脸,是时候,上早朝了。

☆、第两百五十八章 力压群臣

寅时,钟声响,宫门开,百官依次入内。
    今日早朝,一番例行公事后,整个大殿都静了下来,静等着皇帝发难。
    皇帝看了眼那群眼里血丝密布,满脸疲惫不堪的臣子,眼里讥诮幽深而尖锐,他直言不讳的道:“听闻诸卿昨儿个商量了一日一夜,不知商量出什么对策没?”
    垂头,一个个都垂头。
    皇帝轻嗤,阴鸷的眼看过一个个胆敢反对他的人,最后落到那个宁折不屈的年轻御史身上,点名道:“潜待御史,你说呢?”
    清涟的眸子顿深,眉宇微凝,阿潜出列,在一众或看好戏或担忧的目光下,他静默了片刻,有些衰败的垂首道:“臣以为,可削减沉叠繁琐的官员或官职机构,以减少俸禄开支。”
    此言一出,自是引起了一众怒目。但谁都知道,这也是没办法的答案,是万众瞩目下,不得不说点什么中生生憋出来的一句。
    果然,皇帝笑看了不忿此计的官员们一眼,满含深意的看着阿潜,道:“不失为一个节流的手段,只是见效太慢,节省下来的也不过九牛一毛。”
    也不去管低垂着头僵硬的站在行列外的阿潜,皇帝目光再一扫,从那群脑袋深垂的人里又点一人,“不知户部尚书又有何高见?”
    户部尚书在四面八方针扎似的目光下出列,他忍住擦汗的冲动,硬着头皮道:“臣以为,一、可清查吏治,将贪墨的财物充入国库;二、可清点商户税款,追缴偷漏税款;三、恩及牢狱。以钱财抵减罪行;四、四……”
    他由下往上小心翼翼的瞟了眼玉阶上的皇帝,咽了口口水,深低着头道:“四、可卖官贩爵。”
    户部尚书一连话落下,倒是让大殿静了一下,人人都暗探着上面的神色,估摸着可行性。
    “以钱抵罪,卖官贩爵……”皇帝低沉而危险的吟着这几字。阴鸷的眸子看得户部尚书双腿微颤了。他方冷冷一笑,道:“考虑倒是可以考虑,但跟巨额军需比。也同样是九牛一毛。”
    “至于清查吏治与税款,”绣着五爪龙袍的广袖猛地一挥,皇帝沉声道:“朕看户部尚书是老糊涂了,不记得朕早就施行过了!”
    被皇帝说老糊涂意味着什么。户部尚书很清楚,他下意识滑跪在地。冷汗淋淋的道:“臣知错,圣上息怒。”
    “哼。”皇帝冷哼一声,照样不管跪在冰冷地面上的户部尚书,鹰眸一转。抓住那群人中唯一一个姿态还算硬朗的,问道:“魏师如何看?”
    魏老爷子步出列来,他无视四周认真看来的眼神。面上别无情绪,刚直说道:“依臣看来。大军与其求助千里之外的朝廷,不如依靠自己。”
    “靠自己?”皇帝的眉头皱了起来,群臣的眼里也全是不解。
    军需从来都是朝廷调拨,如今大军深入敌军腹内,举目皆是敌人,不靠朝廷,那还能靠敌人不成?
    魏老爷子脸上密布的皱纹根根硬朗,他苍老却一点不浑浊的眼睛,以比皇帝还坚毅的神色,直视着他,沉沉落下四字,“以战养战。”
    以战养战这四字一出,满朝文武皆睁大了眼睛,他们震惊无比的看着魏老爷子,嘴唇动了动,竟发不出半点声音。
    魏老爷子竟想出了这样的办法来,他竟然还敢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出来,他可知道此言一出,他魏老的名讳,会被染上多大的污点?
    这确实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但这也是最残酷最冷血最灭绝人性的方法,即便是见惯了生死的武将,也不敢轻易附议,即便内心里支持,面上也只能深深低头。
    大殿里,魏老爷子弯背如弓,声音冷漠,他道:“与其压榨我国的百姓,倒不如压榨东楚的百姓!”
    此言一落,便是皇帝都扣紧了扶手,他阴鸷的眸子微眯,胸口不寻常的起伏着,也不知是惊骇,还是激动。
    以陛下的习性……
    一直保持着垂首之姿的阿潜猛地跪下,他清冷的眼眸毫不畏惧的直视着皇帝,毅然道:“绝不可!”
    他这一跪,回过神的言官御史们跪成一片,激烈反对道:“不可啊陛下!”
    继而,堂下络绎有人跪倒,高呼道:“请陛下三思!”
    便是站着的,也是孤站,身姿僵直,兀自挣扎道:“魏师言之有理,与其压榨本国百姓,不若……”
    后面的话,仍没勇气说出口。
    因为,谁都知道,这个时候说的以战养战,绝不是收编敌军俘虏、收缴敌军兵器、夺取敌军粮草那么简单,若是如此,我军早以漂亮的完成了,是因为这些远远不够,才需要加大力度,而这力度……
    大殿中,跪的人僵硬,站的人也僵硬,唯有一人缓步走过或跪或站的人群,来到魏老爷子面前,不带温度的轻笑一声,道:“本相一直以为,战争使人疯狂,甚至于灭绝人性,却没成想,在前线的将士还没灭绝人性,倒是后方的人先疯魔了。”
    此言说罢,他脚步微转,看着满朝文武,问道:“史上将以战养战奉行到极致的谁,诸位不可能不清楚吧?”
    见所有人都低垂着头,崔希衍并没有去看玉阶上的皇帝,只道:“是至今仍被称为第一暴君的那位君主。他带兵打战,过一城屠一城,烧杀抢掠,无所不用其极,所过之处,十室九空。”
    十室九空这几字微凝,那双从来温淡的眼眸淡漠如冰,他冰冷的眼眸凛凛扫过站着的众臣,冷声喝问道:“诸位是陷我皇于不仁不义之地吗?!”
    本来便是在强撑的众臣顿时直直的跪在冰冷坚硬的大殿上,他们腰背不堪重负,弯成罪人的形状,喘着气,咬着牙。不敢作声。
    皇帝看着跪了满殿的朝臣,又眯着眼看自己的丞相,他声含微怒,语带威胁,“丞相若是不赞同,那就拿出更好的办法来。”
    被压下的朝臣心有不忿,不由附和道:“是啊。丞相大人有何高见。说来便是。”
    同僚的激愤或期待,并没有引起崔希衍情绪的变化,他长身立于殿中。向上施了一礼,道:“此一事上,臣心有余而力不足——”
    话方说到这里,就有人面露不屑。岂料他语调一转,淡定接道:“但。臣请了一位有能力的人来。”
    群臣皱起了眉头,不明白他请的民间高人是谁,阿潜、户部尚书、魏老爷子却是突然抬头,眼里是一模一样的揣测:难道。是她?
    崔希衍躬身道:“还请陛下宣她入殿,听听她怎么说。”
    皇帝目露沉吟,户部尚书趁机道:“还请陛下宣她入殿。多一个人也多一份主意。”
    阿潜亦叩首,“微臣附议。”
    魏老爷子也躬了躬身。面上仍旧没多余的表情,只道:“臣也附议。”
    见这几人都表态了,众臣虽不明所以,但秉着对他们的信任,也纷纷附议起来。
    皇帝听着这一片附议声,便也不再沉吟,扬声道:“宣她入殿。”
    当太监尖细的声音穿过殿宇,满殿跪着的群臣忍不住扭身往中间看去,只见明晃晃的殿外光芒中,一道矮小的身影出现,起先逆着光,只觉得那身影格外娇小,渐渐近了,再近了,却发现,不止娇小,容颜还十分娇嫩,像一朵养在闺阁中的娇花似得。
    这样的人,若不是众臣曾见过她,听过她的事迹,只怕会当成儿戏。
    但即便知道那些,那也不过是传闻,她本人真有那么厉害吗?如此娇小的……女子。
    一时间,群臣的心里不自在了起来,若是被个姑娘家比下去了,这满朝文武的脸往哪儿放?但若是连她也没有法,那……那便是一场生灵涂炭。
    田蜜进来时看见的景象,便是丞相站着,满殿的大臣都跪着,不止跪着,还都用一种十分复杂的目光看着她,若不是她素来镇定,怕是会御前失仪了。
    满殿的目光注视中,田蜜目不斜视的行至玉阶前,她一丝不苟的行了个大礼,伏地道:“田蜜拜见皇帝陛下。”
    皇帝阴鸷的眼睛眯着,凝眉道:“你就是丞相请来的参谋?”
    田蜜不卑不亢的道:“回陛下,正是小女。”
    皇帝没让她起来,他宽厚的身体往后倾了倾,居高临下的看着她,直问道:“你有什么办法?”
    田蜜抬头,澄透的眼睛看着高位的帝王,说道:“发行国债。”
    “国债?”皇帝皱眉,群臣跟着皱眉,便是丞相也在皱眉。
    国债是个什么东西?
    田蜜知道他们不知道,便解释道:“债,就是债务的意思,简单说来,就是国家的债务。”
    没让他们追问,她继续道:“道理很简单,平时老百姓没钱了,通常会向亲友借、钱庄借,甚至借高利贷,那么,国库空了,国家为什么不能向百姓借呢?”
    国家没钱了,为什么不能向百姓借?
    这个问题,群臣还在思索,那干净澄澈的声音已在继续:“国债,是国家以自身信用为基础,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既然是借款,即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借款,也是要付债务人利息的。所以,国债可以说是朝廷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她虽然跪着,腰身却挺得很直,澄亮的眼睛看着高台上的帝王,不卑不亢的道:“陛下,国债,因为债务人是国家,所以它是信用度最高,也最安全的投资工具。比起强制性征税,这种自愿的借贷,应该更能让人接受。”
    她道:“陛下,东楚与我国世代交战,国民不堪其扰,如今我军只剩敌方王城没破,相信国民也如陛下一般,万众一心,希望能一举铲除这个最大的隐患。”
    这话说进了皇帝心里,他态度和缓了一些。
    田蜜见此,继续说道:“增税不可行,但发行国债却可行。”
    “赋税由来不向特权阶级征收,而多是面向平民百姓,百姓中也分地主乡绅和贫苦大众,到最后,赋税压榨的通常就是那些贫苦百姓。而国债就不同了,国债面向的自然是有闲钱的地主富豪及权贵世家,这些人并不差钱,若是能让他们出资,尽举国之力,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国债的发行目的之一就是筹集军费,发行战争国债是各国政府在战时通用的方式,也是国债的起源。只是,在这个时代还没兴起罢了。
    田蜜心中有数,她见皇帝与大臣们都陷入了沉思,便不动声色的说道:“国库一时空虚,向民众寻求帮助,这并无不妥,待眼前难关过去,我们休养生息,几年或十几年后,偿还国民的本金与利息,不过是轻而易举。”
    “而且,对于百姓来说,既助了我军一臂之力,多年以后,不止能拿回钱财,还能得到利息,这不是两全其美吗?”她微微一笑,道:“况且,据我所知,向朝廷请求的军需,通常是军需官在之前就预算好了的,也就是说,他是留了一定时间给我们筹集并运送,如此,抓紧一点,一切还来得及。”
    皇帝不由再一次打量了下眼前这姑娘,见这姑娘从始至终都有条不絮不卑不亢,他不由眯了眯眼,眼里满是深思。
    六神无主的朝臣已经完全说服了,他们张口想表达自己的意见,却被皇帝抬手制止了,他问玉阶下的女子,“倘若在规定期限里仍未筹够呢?”
    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毕竟人心难测,就算所有人都同仇敌忾,但是,万一呢?
    说是真担忧也好,说是为难也好,他就是想知道她是否还能再度让他刮目相看。
    群臣静了,大殿静了,静得针落可闻。
    田蜜静静的看着皇帝,沉静的说道:“有的。”
    真有?众臣侧目,皇帝追问:“是什么?”
    田蜜却道:“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小女斗胆,想请陛下满足小女一个请求。”
    百官凝眉,皇帝面上却露出一丝兴味,问:“哦?你想要什么?”

☆、第两百五十九章 请求与战事

田蜜抬头,看着皇帝,声音清楚的落在大殿里,“倘若小女的方案可行,小女想请陛下免去魏老爷子御用账房之职,并终身禁止他接触账务。”
    她说这话的时候,表情坚毅,声音清亮,十分认真。
    听的人却分外惊讶,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她竟会在大殿上提出这样一个请求。
    为什么?魏老爷子荐她又挺她,并不曾得罪过她,她为何要将魏老逼至如此地步?
    别说百官不懂,便是丞相也闹不明白,在他看来,田蜜既不狠辣,又不蠢笨,他实在想不通她为何会做这等损人不利己的事。
    皇帝笑意冰冷,问道:“魏师与你有何冤仇?”
    “往日无冤,近日无仇。”田蜜脸上并没有多余的表情,她坦然接道:“只是,魏师作为天下账师之首,竟在朝堂之上说出以战养战这等残忍的方法,小女认为,他已不合适再当这行表率。”
    这个理由吗?确实,也有一定道理……知道此事严重性的官员们,表情沉寂了下去。
    皇帝看了眼全身僵硬,面色毅然刚直的魏老爷子,眼中思绪深深,道:“魏师以为呢?”
    魏老爷子看了那娇小的背影一眼,掀袍跪下,拱手道:“倘若田姑娘真有办法,老夫愿意。”
    殿中一时诡谲了起来,朝臣们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表情讳莫如深。
    皇帝得了魏老爷子这话,便对田蜜道:“你的请求,朕允了,朕的问题,你也该回答了。”
    “诺。”田蜜垂了垂头。澄透的眸子看着皇帝,说道:“只是,小女接下来的这个方案,有一定的副作用,并且,这副作用的影响可能还比较深远。”
    皇帝微眯了眯眼睛,问:“副作用?”
    “是。凡事有利必有弊。端看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小女以为,只要操作得当。使利大于弊,便有一定可行性。”她道:“可以说,这个办法,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小女唯一能保证的,是它一定比再次增税带来的负面影响小。俗话说。两利取其重,两害取其轻,它轻一些,是以。小女认为它可行。”
    皇帝轻眯着眼睛,看着她道:“你且说说是何方法。”
    田蜜微微垂首,照旧是干干净净的四个字。“锻造钱币。”
    皇帝的眉头霎时皱了起来,百官顿时抬起了头来。他们面上的反对之色不言而喻。
    皇帝没有给百官发言的机会,他微倾了倾身,无形中有股压力直冲田蜜,沉声问道:“二皇子造假币一事的影响还未消退,姑娘在此时提出造币之法,又与他有何不同?朕记得,上一次深受其害的,正是姑娘的百信吧?”
    皇帝沉沉的话语中,已是包含威胁,田蜜脸色却仍然镇定,她道:“自是不同。”
    她理所当然的道:“二皇子造的是假币,朝廷造的是真币,二皇子以假币谋私,朝廷以真币充军饷,这怎么能比?”
    皇帝听着,目光向群臣看去,群臣了然,便有户部尚书抬头道:“恕臣直言,无论是假币还是真币,只要是大量的货币流入坊市,就必然会造成钱贱物贵,如此,叫苦不迭的还是老百姓啊。”
    皇帝的目光一低,田蜜不动不摇的应道:“诚然,尚书大人说的,正是弊端。”
    她就这样轻描淡写的把户部尚书的话变成了自己的,然后道:“不过,倘若钱与物共同增长,就能使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户部尚书皱起了眉头,并不懂那姑娘的意思,他不由回头看了眼魏老爷子,魏老爷子与他接触了一下,面色同样不解,他便直言道:“还请姑娘明言。”
    从始至终,田蜜没回头一下,她面向皇帝,不急不缓的道:“造币是利是弊,还看怎么使用,倘若甫一下将大量货币投入市场,那自然会引起反弹。所以,直接用新造的币购买大量物资,不行,直接把钱财分发给百姓,也不可能。”
    她看着皇帝道:“陛下,恕小女直言,上次增税,国内各州府都有许多百姓不堪重负弃地而逃,目前,这些人有些返回了故土,有些却仍流落在外,流民会带来什么危害,想必各位都清清楚楚。”
    她并没去看身后点头的大臣们,只是看着皇帝,继续说道:“依小女之见,一来,新铸的币可以适量的在坊市中购买物资,也可以在周边国家购买物资以减轻对国内市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