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园风华农女的盛世庄园-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百三十七章 挑拣
沈氏在这这么闹,赵德喜和刘氏也觉得丢人,可是沈氏提的要求实在是没办法答应,要不,以后在村里还咋做人。
赵云儿冷冷的看着大门外沈氏的哭闹,对赵德喜和刘氏道“爹娘,别管,让奶闹吧,闹一会等她没劲了自然就回去了,我们现在上去劝,只会让奶越来越来劲。”
沈氏边哭闹,边看着赵德喜这边的动静,心想着要是老二不来劝她,她可怎么下台,这时候忽然听得一声喊“闹什么?”
赵云儿抬头一看,赵老头过来了,看着在地上哭闹的沈氏,脸色气的通红。沈氏也看了赵老头一眼,心里开始犯嘀咕,赵老头咋来了,赵老头一向不主张她过来闹,现在过来看着这样会不会生气,想着要不然自己收场得了,可是这么草草收场,自己脸面上又下不来,只能小声的在那哼着,一边看赵老头的脸色。
赵老头看了看站在一旁的小沈氏,他就知道每次小沈氏来都没好事,沈氏跑这来闹,说不定就是她挑唆的,赵老头对一边的小沈氏道“还在那看啥看,还不赶紧把你姑拉回去。”
小沈氏见赵老头这次是真的发怒了,慌忙过去拉沈氏,沈氏等了好久,终于有个台阶给她下,利索的站起来,跟着小沈氏回家去了。沈氏走了,看热闹的也都散了,赵老头却没走,跟着一起回来了。
进了屋,赵老头道“别跟你娘一般见识,你娘她年纪大了糊涂了,别人挑拨两句她就信了。”
赵德喜对赵老头的这套说辞已经听腻了,反正每次沈氏一干啥不好的事,赵老头就说沈氏是老糊涂了,让你没办法跟她计较。
赵老头又道“我刚才没事去地里转了转,你们的麦子过个十来天就能收了,还得说是你们照看的好,一个个的麦穗都沉甸甸的,看来不能少产了,可是咱们那边的地,是生生的被我给耽搁了,当初没有及时浇水,现在地里稀稀落落的。”
赵德喜道“爹,没事,到时候要是你和娘不够吃,我再补贴给你们。”
“我知道你是个有孝心的,可是也不能总靠你,我刚看看了村口的告示了,你们办学堂这事做的对,连我也跟着脸上有光。”赵老头道。
赵德喜抬头看了赵老头一眼,不知道他说的是真话假话,这些年了,赵老头很少这么肯定他做过的事,赵德喜道“咱们现在有这个条件,只是不希望咱们村的孩子,将来出去是睁眼瞎罢了。”
“你说的对。”赵老头道“我听里正说,学堂的教书先生都已经找好了?”
“嗯”,赵德喜道,是里正帮着找的,先下已经住进去了,就等着后天开学了。
赵老头道“你看咱家三个读书人呢,老大,大郎和老四,虽说都没啥功名,但是当个给孩子启蒙的先生还是绰绰有余的。不过既然你这边都找好人了,说这些也就没用。”
“只是老二,你应该明白爹的心思,这手心手背都是肉,没有不疼的,现在你和老三的日子都过好了,我也就不操心了,可是你大哥和你四弟我是在是放心不下,他们从下也没下过地,干不了地里的活计,你说这以后可咋办呢。”赵老头有些难过的说道。
赵云儿心想,赵老头能不能不这么绕弯子,有话直说不好吗?他就绕吧,赵德喜不一定听得懂。
果然,赵德喜道“爹,各人有各人的命数,你就别操心了。”赵老头到喉头的话一滞,他以为赵德喜会问他,该怎么帮着他解忧呢。看来这老二还是跟以前一样,脑子都不会拐个弯,还是明说算了。
赵老头道“当爹娘的哪有不为儿女操心的,老二啊,有些事呢,我也就跟你明说了,家里现在都快断粮了,你给我和你娘的粮食,本来是能吃一年的,但是你看看现在家里多了六口人,你说我总不能看着他们饿着,就把你给的粮食都换了玉米面撑着,还让你娘拿了银子出来买了几次粮食,才撑到现在。”
赵德喜很想说,难道要自己拿粮食去养活拿一大家的懒蛋,但终究还是憋住了。
“我今天来也不是问你要银子,要粮食的,你大哥四弟常天在家闲着也不是个事,现在地里的活干完了,你看看你这边有什么合适的活计派给他们,等他们自个有了工钱,也省得拖累我和你娘。”赵老头道。
说了这么久,赵老头才说明了来意,赵德喜道“园子里那边,该安排人的都安排好了,没啥空位,新建的厂房这边倒是需要人手,可是他们又不会砖瓦活,只能当个小工,帮着搬砖和泥啥的。”
赵德喜没有一口拒绝他,这让赵老头颇感欣慰,可是又有些不乐意,在他骨子里,老大和老四都是读书人,读书人天生就比村里这些泥腿子高一等,可是现在只能干小工,还得帮着那些个泥腿子和泥递砖的,这不是矮了人家一等嘛。
赵老头道“这个活计怕是他们干不了,这些年都不干力气活了,怕是干不了搬砖这种活,你再想想还有没有啥合适他们干的,写写画画什么的都行,那学堂不是才一个先生吗?咱们村这么多孩子,再找一个也是行的,还有那园子那么大,平时需要写个文书,记个账啥的,让他们去也行。”
赵云儿在心中嘲讽了一下赵老头,这都到什么时候了,赵老头还挑挑拣拣的,学堂就算是缺人都不敢用他们,作为教书先生,要先正自身,老宅那几个人的人品可不敢恭维。
赵云儿道“爷,当时园子招人的时候你不说,现在人都满了,而且现在园子那边交给二柱叔管着了,总不能为了咱们自家人把村里上工的人再赶走,这让村里人知道了,四叔他们的名声不是更差了,而且学堂那边,爷,你也别怪我说话难听,要是赵老大或者四叔过去教书,我怕是没几个人敢来报名读书了。”
赵云儿的话明晃晃摆在眼前,就差直接说老宅人品行不好了,可是老大和老四这两年做的事也实在是上不得台面,他还没法反驳。
最后赵老头只得妥协的道“罢了,既然这样,我回去跟他们商量一下,要是他们愿意过来当小工,明天我就让他们过来找你。”
赵德喜点了点头,赵老头正打算出门,忽然又停下了,转头对赵德喜道“老二啊,家里现在是实在没吃的了,晚饭还没有着落,要不你先掂对两袋粮食给我,等秋下收了麦子,我再还回来。”
赵老头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这粮食是不给也得给,赵德喜道“我这就套车,送两袋麦子过去。”,赵老头跟着过去帮忙了。
第三百三十八章 搬
翌日,老宅也没过来人找,也没说要来上工,赵德喜说,老宅那边的人眼光高,看不上这种活,不过不来正好,来了还犯愁他们干不了啥,还得开工钱,到时候惹的村里人心里不平衡。
吃过早饭,村里就有人带着孩子来陆陆续续的报名,要上学堂,在山上和厂子里上工的,家里有适龄孩子的几乎都来报名了,没有在赵德喜家干活的,也带着铜板来报名了,毕竟一年一百文的束脩却是便宜的相当于接济了。
谁知道二柱也来了,排在报名队伍的后边,赵云儿走过去问道“二柱叔,你这是给谁报名啊,杏花和王诚哥可都是识字的,况且她们年纪也大了。”
王二柱看了看周围人群欲言又止的,赵云儿就把他带到后院,王二柱这才开口“也不怕大侄女你笑话,我是替我那不成器的弟弟家的儿子报名的,既然都跟你说了,我也就不排队等了,先回山上园子里了,那的事还多。”然后给了赵云儿一百文钱就要走。
赵云儿拉着二柱道“二柱叔,他怎么不自己来?”
王二柱道“我那个弟弟是个混不吝的,昨个晚上竟然跟着小沈氏他们几个没在这上工的村民来闹事,结果被我给撞见了,我说你们家认识亭长,吓唬了几句他们才散了,结果我那个弟弟非让我跟你们说,让免了他家儿子的束脩,要不就赖在我家,我也实在是没办法,帮着他把银子交了算了。”
赵云儿道“那小沈氏下午从这回去还不死心,不过二柱叔,我记得三柱家不是两个孩子吗?”
王二柱道“我也问过,结果三柱说闺女要留家里干活呢,不让来,算了大侄女,毕竟是别人家的事,咱们也管不了那么多,你帮着把名字记着就行了。”
王二柱走了,赵云儿摇摇头,还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村里来登记念书的,一上午就处理好了,儿童乐园那边也准备就绪,单等着明天开门了。
下午的时候,刘姥爷和谭姥姥赶着牛车来了,来的只有这老两口,刘氏见了爹娘,赶紧把老两口带进屋里歇着,刘氏道“爹娘,咋现在这个时候来了?家里不忙了?”
谭姥姥道“这不是抽空过来,你们三个都在这,哪有不想的道理,你爹念叨你们都念叨了好几天了。”
刘氏道“都怪我们,忙的都没空去看爹娘,二姐和小弟都在忙,让人叫他们回来。”说着让清泉去园子和地里叫人了。
刘姥爷道“别听你娘瞎说,我们这次来是有事,这不是家里的屋子盖好了,后天打算搬家,过来跟你们说一声,强子还整天扑在麦地里?”
刘氏道“可不是自从山上的园子建好了之后,小弟就开始全心的扑到麦地里了,现在麦穗已经沉甸甸的了,大概在端午前后就能收割了,他就一天到晚的守着,生怕出一点纰漏。二姐也整天在园子里上工,忙活的很。”
“好好”刘姥爷欣慰的道“看到你们一个个日子过的红火我也就放心了,”
刘氏道“爹娘,怎的这么着急搬家?”
刘姥爷沉声不语,谭姥姥接过话茬,笑着道“能有啥原因?不过是屋子收拾的都差不多了,早点搬过去算了,再晚点梨园地里的活都起来了,省得到时候忙不过来。”
但是刘氏却看出点不对劲了,此时也不好多问,到时候后天过去就知道了。
过了不一会刘文强和刘素娟都回来了,坐着跟刘姥爷他们叙旧,刘姥爷看着刘文强的样子倒是没怎么变,就是刘素娟的变化有些大,头上的头发又变的乌黑起来,精气神也跟以往不一样了,在加上穿戴也好了,这让他想起二闺女十七八岁的情景,就是这样利落能干的样子。
刘姥爷心里痛快,中午难免贪杯,多喝了一点,直到傍晚时分才醒来,刘氏要留着老两口住一晚上,老两口怎么都不肯,说是后天搬家,家里是还多,可是刘姥爷喝的多,醒来还是昏昏沉沉的,刘氏和赵德喜就让刘文强跟着一起回去了,帮着忙活几天,等搬完家再回来。
打发走了刘姥爷他们,第二天就是开学的正日子,一大早的学堂就打扫干净,开了门,门口还挂着一大串鞭炮,章郎中哦不,从今之后就叫章先生了,破天荒的今天也起了个大早,一副笑眯眯的模样,站在大门口,很是喜庆。
到了吉时,赵德喜放了鞭炮,就算是正式开学了,在门口等着的猴孩子们一窝蜂似的涌了进去,村里大人看孩子进去了,也各自回去上工了,有些外村的人听了信也来看热闹,寻思着是不是把自家孩子也送来习字。
等人群都散去了,赵云儿看见小沈氏趴在墙角鬼鬼祟祟的,发现赵云儿在看她,慌慌张张的跑了,赵云儿由着她去,反正也翻不起什么大风浪。
第二天是刘家搬家的日子,赵德喜早早的把活计都安排好了,亲自驾着马车带着满车的礼品,叫上刘素娟,跟着老婆孩子往梨花沟去了,进了村,遇见以前认识的关系好的就打招呼,一直到大门口。
进门看见院子里空了不少,应该是前两天就开始往那边搬东西了,刘姥爷看见他们过来了,赶紧帮着卸车,还说道“你说你们来就来吧,还带这么多东西。”
刘文强也笑呵呵的出来,道“爹,你就别说姐了,现在姐家可是大财主了,万一东西不拿过来,放仓库发霉了可怎么办?”
刘姥爷正想数落刘文强两句,就听对门传来一声讥讽“呸,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不过是村里没见过世面的小门小户,还大财主呢,说这话也不嫌脸红。”
话落就见刘姥爷脸色一变,一般别人家有喜事,大伙都是说吉利话,像这种还真少。赵云儿往大门口看去,只见对门的大门开着,大门口坐着个妇人,浓妆艳抹的,只是那薄薄的嘴唇略显刻薄。
“爹,她是谁?”刘氏问道。很显然大家都看到了,可是如果这妇人是从小在这长大的,跟刘家门对门的,刘氏没有不认识的道理。
刘姥爷道“先不说这个,先进屋去,你娘还在等着呢,正好你们赶马车过来了,还能帮着往那边运点东西。”
赵德喜道“唉,好,爹有啥需要往新宅子搬的尽管说,这些日子忙的都没过来看看新宅子,这正好过去参观参观。”
刘家老两口平时在村里为人比较好,来帮忙的人多,谭姥姥忙着招呼客人,也没顾得上跟他们说几句话,刘氏和刘素娟也没闲着,一直在帮着搬东西,过了辰时该搬的东西都搬好了,放了鞭炮在新宅开火做饭,就等着中午开饭了。
第三百三十九章 人心
刘姥爷家的新屋子占地并不小,是正经的四合院,坐北朝南的五间正房,看着甚是排场,刘姥爷嫌在家里做酒席麻烦,就在镇上酒楼定的,送来热一下就可以吃,午饭在一阵欢声笑语中结束,来帮忙的人陆陆续续走了之后,大家忙着收拾了之后,这才有空坐着慢慢说话。
刘氏道“大哥,咱们家为啥这么着急搬家?”
刘大舅看了一眼自己的爹娘,然后道“爹娘不让跟你们说。”
刘姥爷道“算了,都是过去的事了,还说来干啥,咱搬到这边以后安安生生的过日子就行了。”
刘文强道“爹娘,你们也太好性子了,我回来这两天都看出来了,对面那两口子就是故意找茬,亏的我小时候还跟大奎玩,想不到这些年不见变成这样了?”
“大奎?”刘氏和刘素娟异口同声的道“就是小时候跟咱们一起长大的大奎?”
“可不就是他”刘文强道“这几年他在镇上做点小生意,去年年下才回来,你们看着门口坐着的那个女的了没,就是他在镇上讨得媳妇。”
“难怪不认得呢。”刘氏道。“可是咱们家跟他们无冤无仇的,怎么闹成这样了,我看今天咱们搬家大奎也没过来,按说门对门的应该过来帮忙才是。”
刘文乐道“还帮忙呢,不来找茬就不错了。”
赵德喜道“爹娘,这到底是咋回事?”
谭姥姥看了一眼刘姥爷道“老头子,两家都闹成这样了,你就跟孩子们说说吧,也免得他们瞎担心。”
刘姥爷道“去年的时候咱们家不是做罐头吗,经常有马车过来拉罐头,你们都知道,咱们家以前的大门有点小,而周公子派过来拉货的马车有点大,就进不了院子,我就把大门扒了,改了个大一点的大门,这你们也都知道。”
“这事是因为这个大门起的?”刘素娟道。
刘文乐道“是也不是,这大门就是个引子,去年冬天年下的时候,大奎在镇里挣了点银子回来了,穿的是绫罗绸缎,一副高人一等的样子,回来没几天就给他最小儿子办了周岁生日宴,可碰巧赶上那天周公子来拿货,拿的还挺多,忙活了一上午,就忘了过去赶礼了,谁知道这两口子心眼小,就记仇了。”
刘氏道“那咱们家忙,他们也能看着,就这点事犯得着吗?”
“你听我说完”刘文乐道“之后爹娘还专门买了个长命锁,上门赔礼了,可是那两口子,东西倒是收下了,冷嘲热讽的话可没少说。说咱们家有钱了,眼里没人了。”
“这话是咋说的,我怎么听得一头雾水。”刘氏道。
刘文乐道“起初我们也不知道咋回事,后来村里有一户人家有喜事,爹去吃酒了,大奎从小到大那个最好的玩伴也去了,酒喝多了,就跟爹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你们也都知道,咱们梨花沟世世代代都穷,大奎自认为在镇上待了几年,做了点小生意,由娶了一个镇上的媳妇,当然认为自己高人一等。”
“结果回来一打听,不是这么回事,看着咱们家的罐头生意红红火火,村里也都说咱们家现在过起来了,日子是咱们村的头一份,大奎就红眼,心里不平衡了,起初还没啥,只是见了咱们家人不打招呼,后来听说大奎在镇里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差,连税银都交不起了,就回来买了十几亩地种地了,看着咱们家越来越好,还建了新屋子,心里的怨气就越来越重,非说是咱们家大门改的大了,吃了他们家运道,把他们家好运气都吸过来了。”刘文乐继续道。
谭姥姥道“这不是无理取闹吗?你去看看咱们家的大门和他们家不是正对着的,是错开的,就着,还整天在村里嚷嚷着,说咱们家大门挡了他们的运道,非得让咱们家把大门拆了。我和你爹也算是看着他长大的,不愿意计较,早早搬过来,图个清静。”
“咱们挣咱们的钱,又没有碍着他们家,简直是无理取闹。”刘素娟道。
刘姥爷道“这就是人心呐,以前咱们家日子不好过,他们家还算是有点小钱,现在咱们家越过他家去了,他心里就不舒坦了,笑人贫贱恨人富啊。”
赵德喜道“是这个理,这种人离得越远越好,以后咱们就消停过咱们的日子,他们家说啥咱们也听不见了。”
赵德喜话音刚落,就听见外头有人喊“叔婶,你们在不在?”
赵云儿认得这个女声,就是刚才在大门口坐着冷嘲热讽的大奎媳妇的声音,说话间,两个人就进屋了,一男一女两人打扮的那叫一个光鲜,乍一看还真像城里人,只是那一身的小家子气藏都藏不住。
刘姥爷道“大奎,要来吃喜酒你可来晚了,人都散了。”
那个叫大奎的干巴巴的笑了几声道“叔,我们不是来喝喜酒的,今天我和夫人过来是有事跟你们商量。”
赵云儿被那句“夫人”恶心到了,啥身份呢,就学别人,还夫人?呸。
大奎见满屋子的人,没人再搭理他,就看了自己媳妇一眼,那妇人眉开眼笑的道“我说叔婶,你们这么办事也太不地道了吧。”
谭氏拉下脸道“大侄媳妇,你说这话我老婆子就听不懂了,我们就搬个家,不偷不抢的,有什么不地道的地方?”
大奎道“叔婶,村里人都知道是你们家原来的大门挡了我们家的运道,你看看你们都搬走了,还不把大门拆了,让别人怎么说,这不是诚心跟我们家过不去嘛。”
刘姥爷此时脸色阴沉的不像话,平时大奎在外头说说就算了,他一个当长辈的就当听不见,不愿跟他计较,今天这是欺负上门了,而大奎也是这么想的,虽然现在没有刘家有钱,可是他还是想要压刘家一头,要是今天能让刘家把这个大门拆了,那他在村里的地位就不一样了,毕竟现在村里的首富都由着他欺负,那他在村里还是老大。
“大奎,你现在自己出去,我当今天什么都没发生过,以后自己过自己的日子,井水不犯河水。”刘姥爷压着火气道。
“大叔这话可就不对了”坐在一边的大奎媳妇像是没看见刘姥爷的脸色似的,阴阳怪气的道“是你们家理亏在先,要说不计较,也得我们家大奎说,啥时候轮到你们说了,我们俩今天能亲自上门,算是给你们家脸面了,别给脸不要脸。”
“文乐,文强,你们俩还杵在那干啥?没看别人都欺负上门了,抄家伙给我打出去。”刘姥爷道。
赵云儿心里默默的点个赞,刘姥爷的性子还真对她的脾气,不欺负人也不能让别人把自己欺负了。
刘大舅和小舅早就压不住心里的火气了,听了刘姥爷的话,抄起一旁的扫地的笤帚就往这两人身上招呼,大奎看着刘姥爷平时性子好,没想到这么火爆,转念之间,大奎的身上已经挨了两下,疼的呲牙咧嘴。
第三百四十章 很熟
“停……停,你们赶紧停下,一帮刁民,小心……小心我去报官,还不快……停下,我……我有话说。”大奎媳妇身上也挨了几下,虽说刘文乐没有多用力,但也够受的,她一边往院子里溜,一边喊着。
两兄弟一直把这夫妻两人追打到院子里,大家也都跟了出去,刘姥爷道“文乐停下,看看她要说啥。”
刘文乐住了手,大奎看着平时老实巴交的刘姥爷,道“叔,你也太狠心了,怎么说我也是你看着长大的。”
刘文强道“你还知道啊,咱们从小一起光屁股玩到大,你这么追上门的欺负人就地道了?”
刘姥爷道“你们要说什么就快说,说完赶紧走,大喜的日子,我不想闹的难看,但是拆门这事就别提了。”
大奎媳妇道“干啥不能提,你们家大门就是阻了我们家的运道,说不得还把我们家的钱财都吸到你家了,要不,这短短的半年,你们家怎么能盖的起这个新屋?”
方氏平时是不爱说话的,此时也被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