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园风华农女的盛世庄园-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素娟道“哎,这不是小事嘛,上工回来,麦芽煮饭,我就去山上捡点柴火,慢慢的这不就多了嘛,现在我和芽儿两个人过日子,柴火又不要钱,干嘛不多捡点,冬天屋里暖暖和和的才舒坦。”
第二百三十九章 入户
刘氏道“人人都想生儿子,现在看,闺女更好,芽这么小就知道心疼你,帮你干活了,二姐你福气在后头呢。”
刘素娟道“谁说不是呢,你看云儿多能干,胜过多少个小子,今天这雪下的大,不知道啥时候能停呢。”
刘氏道“就是怕这房子不结实才过来看看,哪成想二姐你这么能干。”
“这算啥。”刘素娟道。
赵云儿看了看院子里没有鸡的影子就问道“二姨,当初搬家的时候那些鸡咋没看见。”
刘素娟笑道“这你得问芽儿,这不下雪了,她怕小鸡冷,就给挪到东屋了,我就说这鸡家家户户都养在外头的,哪就有那么娇气了,可是这孩子非心疼那几只鸡。”
芽儿不好意思的道“娘,别说了。”
刘氏道“你这边没事我也就放心了,我先回去了,你们早点吃饭吧。”
刘素娟抓着刘氏的手道“等等,这糊糊等会就好了,喝一碗再走,也让他们小姐妹说说话,芽儿就是少个玩伴。”
刘氏道“让云丫头留下吧,我和她爹先回去,家里也备饭了。”
刘素娟道“那也不着急,等会喝碗糊糊再回去,大冷天的,不耽搁你们回去吃饭,再说我还有事要跟你和妹夫说。”
刘氏道“咱们亲姊妹,还有啥话不能说的,你现在就说说呗。”
刘素娟道“那我就不绕弯子,我想把这小院买过来,你这院子当初花了多少银子,我给你。”
赵德喜坐在地上的椅子上,道“二姐,这话就外道了,你和芽儿尽管在这住,这小院就给你们了,还给啥银子。”
“就是二姐,我还巴不得你跟芽儿在这住一辈子呢。”刘氏道。
刘素娟道“我知道你们两个的好意,但是这件事你就听我的吧,这些年我们娘俩在成家过的你们也都知道是什么日子,后来回到娘家,村里人说三道四,现在出来了,我只是想有个属于我们娘俩的小窝,你们就说个价钱吧,我买过来,心里住着踏实,出门腰杆子也能挺直。”
麦芽也希冀的看着刘氏,她跟刘素娟一样,希望有个属于自己的家。
刘氏犹豫了一会道“行,二姐,这屋子也是你出银子修葺的,当初这院子买的时候也就八两,你给六两银子就成了,让她爹去里正家把这地契的名字改过来。”
刘素娟利索的从炕柜里拿出来六两银子给刘氏,刘氏道“不着急,二姐,这银子你啥时候宽裕了给都成。”
刘素娟道“现在手里有银子,你就拿着吧,娘上次来跟我说家里卖罐头挣钱了,又给了我点,放心,我现在不愁银子。”
刘氏只好接过来给了赵德喜,赵德喜接过银子,就打算回去找里正去过户,刘素娟又道“别着急,我还有事要求你们。”
“我想和麦芽落户在这,你们能不能帮我说说,我倒是无所谓了,就是芽儿,她得有个户籍,要不以后说亲什么的也被人瞧不起,我知道这事不好办,所以问问你们看有啥办法没?”刘素娟继续说到。
刘素娟考虑的是实情,外来户又没个户籍,是要被人瞧不起的,赵德喜道“咱们村要入户的话是要半数以上的村民同意,这倒不是难事,这一年多,我和素心在村里也帮了不少人,想来他们是能同意的,咱们先把地契办了,等雪停了三个人跟着挨家挨户的跑一跑,兴许能行。”
刘氏点点头,道“二姐,这事我们去张罗应该能办下来,留你就放心吧。”
刘素娟听他们这么说,心里才微微的松了口气,同时也觉得这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那边玉米糊糊熬好了,麦芽一人盛了一碗加上白糖,玉米糊糊熬的稠,里边有红枣和白糖的香气,在这大雪天喝起来格外的舒服,喝完了连身上都暖烘烘的。
吃完了玉米糊糊,拿着刘素娟给的六两银子,三人冒着大雪回家去了,路上鲜少有人,静悄悄的,一眼望去,银装素裹的甚是好看。
吃过中午饭,,赵德喜就拿着地契去里正家,让他回头帮忙把名字换了,赵云儿自觉无聊也跟着去了,两个人打了一把油纸伞,路面上的雪已经很厚了,赵德喜走的很慢,赵云儿一觉深一脚浅的在后头跟着。
凌里正见他们来了,将他们带进里屋去,里屋暖和,孙氏和凌薇正坐在炕头上绣手帕,赵德喜坐下来就把地契和刘素娟入户的事说了。
凌里正道“地契这个好办,等雪停了,路好走了,我去换个带官印的地契回来,这样他们孤儿寡母的也有个保障,不过这入户的事我说了可不算,要咱们村超过一半的人家签字画押同意了,我才能帮着办入户,你过你们可是试试,你们依着你们两口子在村里的人缘应该是没啥问题。。”
孙氏也道“咱们村那么多家都明里暗里的受过你家恩惠,这点小事,他们会同意的,先不说别人,我这边先给你画一个同意。”
赵德喜笑道“那就谢谢孙婶子了,我是打算和素娟挨家的跑一跑,到时候再说。”
凌里正点点头,“你尽管去办,只要拿到了画押同意的心间,剩下的事就交给我了。”
赵德喜赶忙道谢,凌里正又聊起了地里的麦子,凌里正道“我今天早早的就去了地里,扒开雪一看,你猜怎么着,里边的麦苗依旧青的,竟没有被大雪冻死。”
这是赵云儿意料之中的,自然没有觉得有多惊讶,倒是跑过去看凌薇在那绣手帕,白色的丝质手帕上有朵鲜艳的牡丹,甚是好看。于是不自觉地的道“薇姑姑手巧,绣出来的花竟像真的似的,我都能闻到香味呢。”
孙氏笑道“就你这丫头嘴甜,这绣花最是费眼睛,我跟她说别总绣这个帕子,一个才给八文钱,现在家里也不缺吃短喝,可是非是不听,自从不在厂子里上工了成天的绣。”
凌薇道“娘,你跟云儿说这些干嘛?这不是没事嘛,闲着也是闲着,打发时间。”
孙氏摇摇头,自己的这个老来女自从上次被曹宁退亲之后,好像心死了,再没考虑过这方面的事,别人给介绍的她也不见,一门心思的想着挣钱,自己也心疼她,不敢说重话,可是年纪一天天的看着大了,总不能这辈子都不嫁人,真是愁死人了。
赵云儿不知道孙氏在想什么,只是看着凌薇这栩栩如生的绣法,想起前世自己见过的双面绣,以前自己去旅游的时候看过顶级绣娘绣的双面绣,那可真是漂亮,于是跟凌薇道“薇姑姑,我以前听人家说过一种绣法叫双面绣,是在同一块底料上,在同一绣制过程中,绣出正反两面图像,轮廓完全一样,图案同样精美,那叫一个漂亮。”说着把自己前世看到的双面绣仔仔细细跟凌薇说着。
第二百四十章 绣
凌薇的刺绣在村里算是顶尖的,听了赵云儿的话,眉心微动,听赵云儿描述,他能想象出来那样的作品得有多好,开口道“云儿,你是听谁说的?我怎么没听过,听你说竟像你亲自见过一般。”
赵云儿心虚的咳嗽了两声道“我也是小时候去我姥姥家,遇见一个游方的姑子,她给我说的,她还有块那样的手帕,给我看过一眼,因为太好看了,所以记得,今天也是看薇姑姑的手帕才想起来。”
凌薇点点头,似乎很容易就接受了这个解释“天外有天,这世上高人多的很,就是不得见。”
“薇姑姑你可以试试,看看能不能做的出来,现在咱们这的市面上还没这种东西,要是能做出来可是独一份的。”赵云儿道。
凌薇有些心动,按赵云儿的描述,要是真能做出来不知道有多好看呢,就点点头道“行,我琢磨琢磨,到时候要是能做出来,我第一个拿给你看。”
赵云儿道“好,那我就在家等着好消息了。”
那边赵德喜和和凌里正的话也说的差不多了,赵德喜道“凌叔,那我就先回去了,这雪是越下越大了,等会就更不好走了。”
凌里正点点头,“这天气也干不了啥活了,忙了一年了,该在家好好猫冬了。”
赵云儿和赵德喜出来,路上一个人都没,之前两个人过来的时候的脚印也被新下的雪给盖住了,赵云儿腿短走起来费力一些。
赵德喜突然蹲下来道“丫头,上来吧,爹背你回去。”
赵云儿本是抗拒的,自己又不是真的十几岁,再说就是十几岁在这也算是半个大人了,再让赵德喜背,是一件很难为情的事,可是不知道怎么的,看着赵德喜宽厚的背,觉得心里温暖,不自主的爬了上去。
赵德喜就背着赵云儿往家走,赵云儿拿着把油纸伞,赵德喜的背宽厚而温暖,让她觉得在这异世温暖很多,不多会就到了大门口,赵云儿怕赵冰儿笑她,挣扎着下来了,赵德喜在后边喘了口气,这才进来,心想,孩子真是大了,再等两年就背不动了,莫名觉得有些感伤,他家的云儿这么好,将来不知道那个臭小子得了去,真是便宜他了,不行一定要把自己的两个闺女看好,不能让人轻易的就给骗走了。
赵德喜后进屋的时候,刘氏在软榻上纳鞋底,冰儿在一旁学着做针线,赵云儿就在一旁,把刚才在凌里正家发生的事跟她们说着,赵德喜嘴角微微翘起,这才是家,回来就浑身舒坦。
刘氏道“云儿,你去拿纸笔,写个让你二姨入户的文书,趁着着下雪天,大家都在家猫着,我和你爹去跑一跑,看看能有多少人签字。”
赵德喜调笑道“刚才忘了,该让里正帮着写一份,咱家云儿的字可是又大又丑。”
赵云儿嘟着嘴道“反正比爹你写的好看,而且现在人家的字写得好了,好不好?”
进来送茶的明月道“小姐我去拿吧,要是老爷小姐不嫌弃,我写,虽然没有多好看,可也能将就。”
不多会明月拿来了笔墨纸砚,按着赵德喜的叙述,一点点的写着,只见清秀漂亮的小楷跃然纸上,不过片刻就写好了,赵云儿惊讶的道“只知道你和清风饭做的好,竟不知你还识字,字写的这么漂亮。”
明月道“小姐夸奖了,不过是跟着以前的主子在书房伺候,学了点皮毛。”
刘氏道“你们几个都是能干的,你们下去歇歇吧,这大雪天的也没事。”
明月下去,刘氏对赵德喜道“你看看,咱们是挨家挨户的跑?还是怎么着。”
赵德喜沉思了一下道“还是先从相熟的人家开始跑吧,要是够半数了,后边的就不用去了。”
刘氏点点头,道“也对,你等等我,我收拾收拾,咱们先去张嫂子家,戴上印泥,云儿也跟着一同去,要是有不识字的,你也能帮着写写名字,你爹他认识一个字,不认识一个字的不行。”
赵云儿只能认命的点点头,其实她现在只想就着大雪天美美的睡一觉。
一行三人跟着先去了张氏家,路过老宅的时候遇见赵老头站在门口往外张望,大门开着,从大门到堂屋扫出了一条
路,赵德喜看见了赵老头就打了个招呼。
赵老头到“德喜,你们这是要去哪?”
赵德喜道“去二柱哥家一趟,商量点事。”
赵老头道“要是不着急的话,就进来坐一坐。”
赵老头亲自相邀,赵德喜又真的没啥急事,没有拒绝的理由,于是跟着就进了屋,进了屋,赵云儿感觉跟外头没啥区别,就是光线暗了,依旧是冷飕飕的。
沈氏和赵竹坐在炕头上,身上还盖着个毯子,赵老头和赵德成坐在椅子上,倒是没看见王氏和赵欣儿,估摸着是在东屋。
赵老头让他们坐在靠着墙边的小凳子上,道“老二,你这去隔壁是有啥事?”
赵德喜心里本不想把这事跟赵老头说,可是到时候村里传开了,再传到赵老头的耳朵里,就更难看了,于是从怀里拿出明月写的的文书道“这不,素心的二姐想在咱们村落户,我们就帮着挨家挨户的跑一跑,看看大家能不能同意。”说着把文书递给了赵老头,赵老头仔细的看着。
在炕上帮着赵竹绣嫁衣的沈氏剜了赵德喜一眼道“一天天的就知道忙活外人的事,小竹子的婚期都快到了,你也不知道过来问问,你以为给五两银子就功德无量了?”
赵德喜不说话,反正每次来都被沈氏怼,他也习惯了,赵老头对赵德成道“去拿笔墨来。”赵德成听话的出去拿笔墨了。
沈氏见赵德喜不接话,气从心中来“怎么了,是没听见我说话?还是不想理我这个老婆子了?”
赵云儿道“奶,我爹哪是那个意思,不过是小姑有您和爷在跟前看着,自然不会出什么岔子。”
“哼”沈氏干哼了一声“你们心里讨厌我老婆子我知道。”
“孩子好容易来一趟,你吵吵啥”赵老头不耐烦的道,沈氏成天不是说这个就是骂那个,他着实有点烦,不过心里也隐隐的怨老二,自家的事每次都是三催四请的,别人的事跑的倒是快,不过这个面子还是得给,跟老二处好了,一切事都好办。
赵德成拿来了笔墨,赵老头签了名,按上手印,赵德喜心里微微有些回暖,心想赵老头心里还是有他的。
这时候王氏从外头进来,热情的跟他们打了招呼,然后对沈氏道“娘,得把晚饭用的玉米面量出来了,晚上我做几个窝窝头。”
沈氏啪嗒一声撂下手里的活计“吃吃吃,就知道吃,一个个饿死鬼投胎的,一文钱不挣就知道张口要吃的,咋不撑死你们一个个的,蒸什么什么窝窝头,晚上就喝玉米糊糊,这天啥都不干,在家呆着还想吃干的。”说着从地下的柜子里用小碗舀了一碗玉米面倒进王氏端进来的盆里。
第二百四十一章 雪后
王氏强撑着挤出一抹笑,端着玉米面出去了,沈氏瞪了赵德喜一眼,那里边红果果的表达着一个意思就是,你看你爹娘现在还吃着玉米面呢,而且还吃不饱,你就不问问?
其实在场的大家都清楚,赵德成回来这么久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没啥收入,这一大家子都靠着赵老头养活,赵德喜送的那点白面肯定不够吃,因着之前发生的事,赵老头也没脸再去要吃的,估计就自己把白面换成了玉米面,凑合着过。
赵德喜虽说现在有点心疼自己爹娘吃不饱,但是他不能开口,就像云儿说的,只要这次管了,估计就得管一辈子,于是赵德喜默默的低下头。
赵老头把赵德喜的反应看在眼里,又瞅了瞅坐在自己身边的赵德成,微微的叹了口气,两兄弟的情分硬是让老大给磨没了,要不老二不至于这样,偏偏老大到现在了还拉不下脸,回来这么久了,油瓶倒了都不扶,村里人已经开始传闲话了,这可怎么办好?这老天爷是不是偏偏要跟自己做对,自己看中的两个儿子,一个比一个不争气,偏偏看不上的老二和老三日子越过越好。
赵老头把签字画押的文书拿给赵德喜道“这距离小竹子出嫁也没几天了,咱们村里都是提前良田来帮忙,到时候你早点来,没啥像样的嫁妆,再没个兄弟撑腰,这嫁过去日子肯定不好过。”
赵德喜道“爹,放心吧,到时候我肯定来。”
赵老头点点头,用胳膊肘碰了碰坐在身边的赵德成,示意他跟赵德喜说两句话,赵德成低着头,一副不情愿的样子,赵老头无奈的摇摇头。
“爹娘,要是没啥事,我们就先走了,还有不少人家要跑呢。”赵德喜道。
不等赵老头说话,沈氏又开口道“老二,院子里的柴火不够烧了,让你们家长工多砍一点送来,这大下雪天的,冻死我和你爹了,一天天的一点眼力劲都没。”
赵德喜往院子里望去,可不是,只剩下一小堆柴火放在院子里被大雪压着,都不知道盖点东西,或者把柴火移到屋里
去,等雪化了,柴火都打湿了,这么多人竟没一个人操心,又想起上午在刘素娟家看到的一大堆柴火垛,一个女人都能干来的事,老宅这一屋子人,四肢健全的竟然没人干,是不是自己撒手不管了,这些人能把饿死冻死?
虽然不情愿,但是赵德喜还是应下了“娘,等雪停了,路好走了我就上山砍柴去。”
沈氏道“赶紧的啊,这柴火可;烧不了几天了,再说你妹子成亲的时候也要用。”
赵德喜点点头,就要往出走,赵老头觉得让老二砍柴这种事要是让村里人知道,指不定怎么笑话老大和他们家人懒呢,于是加了一句“到时候就让你大哥跟你一起去砍柴,毕竟办婚事,用的柴火也不少。”算是给自家一块遮羞布。
一家人从老宅出来就去了王二柱家,诚小子在厂房那边照看,屋子里就只有杏花和王二柱两口子,屋里烧的暖烘烘的,一家三口在剥花生。
刘氏就拿了个小凳子坐下帮着剥,张氏道“刚就听见你们在那边院里说话了,去那边是有啥事?”
刘氏道“也没啥事,爹叫我们过去也就是为了小竹的婚事交代两句,你们这是?不年不节的剥这么多花生。”
张氏笑道“是杏花托了周通买来了,说他哥成天在厂子里看门,万一晚上饿了也没吃的,就炸点花生米让他哥带着。”
刘氏道“两个孩子都是知道感恩的,都是好的。”
“对了,你们大雪天的跑过来是有事?”张氏问道。
刘氏就把刘素娟入户的事说了,张氏二话没说就让王二柱签字画押了,这之后又去了黄大伯、周氏几个相熟的人家,数了数上头的签名也有十来个了。
忙完这些,天色也不早了,三人就商量着,明天在来,下雪天又是冬天,天黑的早,三个人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麻麻黑了,只是雪势一点没停的意思。
吃过晚饭,就都早早的歇下了,第二天早上赵云儿是被扫雪声给吵醒的,拉开窗帘一看,雪停了,清泉黄爷爷和赵德喜他们正在清扫院里的雪,用平板车一车车的往外拉。
赵云儿赶忙爬起来,开玩笑,自己一个雪人都没堆呢,怎么能让他们把雪全都拉走倒了,结果刚一出门,冷风夹杂着雪粒子就顺着领口往衣服里灌,赵云儿冷的打了个哆嗦,又回屋加了件厚棉袄,这才出来。
赵德喜见她起来了道“云儿,怎的不多睡会,下雪也没啥事。”
赵云儿道“爹,先别把雪都清走啊,我先堆个雪人。”
赵德喜笑道“知道你喜欢,后院的雪都给你留着呢,反正现在后院也不住人,那雪就留着给你慢慢玩。”
赵云儿歡呼一声,往后院跑去了,推开门,只见后院的雪整整齐齐的,一个脚印都没有,太阳出来照着泛着金光,小矮桌上的雪都堆成一个馒头了,可见这两天的雪势有多大。
赵云儿小心翼翼的踩下去,雪一下就没过小腿了,之后就开始尽情的撒欢,堆雪人。赵冰儿起来也加入到堆雪人的行列中,就连小黄也来到后院凑热闹,把一院子的雪踩的都是狗蹄印。
到吃早饭的时候雪人也堆好了,在初冬的阳光下格外的漂亮,小姐妹俩一起搓着通红的手去前院吃饭了,赵德喜他们基本上把前边两个院子里的雪清理干净了。
赵云儿洗了手就上桌,只见赵德喜拿了一个煮鸡蛋,吃的心不在焉的,赵云儿问道“爹,你这是怎么了?”
赵德喜道“今天出门倒雪的时候,听说村里有好几家屋子不结实的都被压塌了,还好是人没事。”
“那二姨他们?”赵云儿道。
刘氏道“你二姨他们没事,屋子好好的,我一早就去看过了。”
“那爹你在愁什么?”赵云儿道。
刘氏道“可能是听说,老宅以前咱们住的那个西屋塌了一间。”
赵云儿撇撇嘴,他们之前住的就是茅草屋顶,这么大的雪又没人清理,不塌才怪。
赵德喜道“主要也不是因为这个,我是在想,这么大的雪,屋子都能压塌,咱们种的麦苗不知道会咋样,会不会经受不住,压死?冻死了?”
这么一说刘氏也担心起来,赵云儿知道雪越大,来年收成就越好,一点都不担心,但是又不能明说,只得安慰道“爹娘,别瞎想了,麦子根是埋在地下的,应该没啥事。”
不过很显然,她的劝说并没什么效果,赵德喜和刘氏依旧是一脸的担心,就在这时候,王二柱在外头喊道“德喜,德喜。”
赵德喜应了一声,王二柱就循声进了屋,手里还拿着一片麦叶,脸因为兴奋而通红。
第二百四十二章 有戏看
还没等赵德喜开口,王二柱就说道“看看,这是我早上去地里去看的麦苗,在大雪下头,还是绿油油的一点都没冻死。”
赵德喜也激动的放下碗筷来查看,刘氏也围过去,三人在那边兴奋的议论着。
赵德喜道“我本想着吃过饭再去看看,谁知道你逼我还心急,一大早就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