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园风华农女的盛世庄园-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闻起来香甜,因为蛋糕的价格高,村里鲜少有人去买,也没人尝过,只是听人家说过。
一时间,一传十十传百,大半个村子的人都来杏花家,美其名曰帮忙,其实是想借机去看看那个大蛋糕,要是有机会能尝上一口就更好了,来的人远远比张氏和王二柱预想的要多得多,院子里都要站不下了。
第二百六十六章 酒席
杏花本来在屋里梳妆,听说周通送来了一个大蛋糕,拎着裙子就跑出去看了,最后拿了一个小的在闺房里偷偷的吃了才算过瘾。
院子里人头攒动,张氏却隐隐有些担忧,找到王二柱道“她爹,咋的来了这么多人,我看院子里很多跟咱以前都是没有礼账往来的。要是早饭准备的不够吃可就丢人了,还有午饭要不要跟周家那边打个招呼,免得那边准备的不够。”
王二柱道“这个你就不要担心了,刚才常跟周通一起来的那个赶车的伙计过来专门跟我说过,说是准备的东西足足多了一倍,让咱们不要担心”
跟王家一墙之隔的赵家老宅此时确是另一番景象,赵欣儿在厨房边烧火,边暗恨,杏花那个村姑怎么能跟自己比,周通真是瞎了眼了,可是眼下也没办法,只能把柴火折的咔咔响,赵老头和沈氏在炕上坐着,最近天气越发冷了,虽然天天赶着王氏上山打柴,可是王氏哪里干过这样的活,每次半天才能打一小捆,柴火还是不够,老两口就坐在炕上很少下床。
赵老头道“老婆子,给我拿十文钱,我去隔壁赶礼,咱两家一直都有礼账往来。”
沈氏哼了一声,道“去什么去,咱们家现在这样,哪有钱?老二肯定去了,拿的应该还不少,就顶了咱们的了。”
赵老头吹着胡子道“这事哪有顶的,就几个铜板,快点拿来,要不咱这住这么近,不去让人笑话,别当我不知道,你给老四的钱都是大把大把的,现在这点铜板舍不得?”
赵老头的话说到了沈氏的痛处,每次给赵德宝银子都是在她身上剜肉,疼的很,可是谁让老四是她的心头肉呢,舍不得不给,正想跟赵老头呛呛两句,就看到小沈氏进门了。
“姑,你们怎么还在这坐着呢,那边马上就开席了,我去看了,鸡鸭鱼肉啥都有啊,还有城里人吃的那个很贵的蛋糕,等会去晚了怕是被人抢光了。”小沈氏开口道。
赵老头看了一眼吐沫横飞的小沈氏道“我记得你们两家没有礼账来往吧”
小沈氏道“嗨,来往来往不都是走出来的情分吗?这次去了不就有来往了,现在王二柱家跟你们老二走的很近,老二很多事都是交给王二柱主持,手里权力不小呢,咱们村好多本来没礼账来往的都去了,想着拉拉关系,以后好办事,而且我也看了,那酒席丰盛的啊,别说花几文钱礼账钱,就是几十文也吃不到那么好的东西,而且我们一家四口都去,怎么都吃回来了,还有得赚,行了,我就是没看到你们,过来说一声,我得赶紧过去了,免得好东西被人分完,你们也赶紧的啊,我给你们占两个位置。”
沈氏听了这番话,心眼也活动开了,这些日子吃的不好,肚子里早就没油水了,老二送的那点饺子,冬至的时候她也没舍得多吃,都在外头冻着那。
要是酒席真的如小沈氏说的那样好,还真是划算,想通了,沈氏从炕柜里拿出八个大钱,对赵老头道“走,咱们去隔壁吃席去。”
一起生活了一辈子了,赵老头哪能不知道沈氏在想什么,说实话他也馋了,老二给的买肉钱都让沈氏死死的攥在手里,舍不得花,一边下炕一边道“八文钱太少了,再添两个。”
沈氏穿着赵德喜送来的崭新的厚棉袄道“少什么少,快走吧,等会误了酒席。”
沈氏出门喊了王氏赵德成一起去,她不是心疼老大一家,只是觉得在王家吃一顿,自家就能省一顿。赵德成本来就觉得丢人,今天人这么多更不去了,王氏却是巴不得过去呢,好歹能混一顿饱饭,她都不记得自己多久没吃饱了,赵欣儿就坐在厨房,不动也不说话。
沈氏见这一对父女俩一副德行,骂骂咧咧的道“不想去就别去,今个做的早饭留在晚上吃,你们饿着。”
赵老头道“好了,快走吧,隔壁那么多人呢,也不怕人家听见了笑话。”
沈氏惦记吃的,挪着小碎步就往隔壁跑,王氏在后头赶紧跟了过去。刚进大门就看见坐在大门边一桌的小沈氏在喊她们,沈氏赶紧过去了,小沈氏道“你们可来了,这不位子都坐满了,要不提前来占着就得坐第二茬了”
沈氏过去跟赵老头一起坐下,王氏跟在后边看着院子里的桌子都坐满了,不知从哪寻来一个凳子挤在赵老头身旁道“爹,我看着也没位置了,咱们挤挤算了。”
赵老头只好往旁边移了移,一桌的人都不高兴,毕竟多一个人,分到的吃的就少一点,不过大家都没心思生气,因为菜很快就上了,先是几个小蛋糕,一桌五个,两人分一个,一下就被分光了,当然王氏是没有的,谁让她是加进来的。
吃过蛋糕都交口称赞,说这辈子也没吃过这么好的点心,接着就是正菜,整只的鸡鸭鱼肘子,用大海碗盛着,分量十足,味道也好,一桌十个人都是空着肚子来的,到最后都吃的饱饱的也没吃完,有些脸皮厚的就偷偷回家拿个小盆把剩菜都端回去,足足吃了三茬来贺喜的热不才吃完。
张氏去厨房看看,还剩下不少,心里安安满意,多亏周家想的周到,要不今天可就丢人了,吃过早饭人散了一些,都回家去了,顺便溜达着消化一下,中午还等着去镇里吃更好的呢。
梳妆好的杏花在屋里坐着,有赵云儿冰儿陪着,杏花早上就吃了两块蛋糕,赵云儿笑道“现在这么着急。等你嫁过去,让你吃个够,”
杏花笑道“到时候你想吃了,跟我说,我给你送。”
“切”赵云儿道“这东西我会做,还用得着你送?”
赵冰儿嘟着嘴道“会做事会做,可是就是懒。”
几个人在斗嘴就听见院子里有人喊,新姑爷来了,杏花顿时脸色发红,不再说话。
赵云儿跑出去看,只见周通从马车上下来,一身红衣,比平时更显俊朗,给张氏和王二柱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后边还跟着几辆马车,小厮开始从上边抬箱子下来,放在院子,小厮把箱子一个个的都打开。
周通道“岳父岳母,这是我准备的聘礼,今天先送过来这些。”
乡邻看着这些东西倒吸了一口凉气,上至金银打造的头面,下至绫罗绸缎,应有尽有,这十里八村的还没见过这阵仗,王家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周通把杏花接走了,后边陆陆续续的来了很多大马车,虽不华丽,但是地方大,能坐的人多,村里好些人都去了,除了腿脚不灵便的,刘氏和赵德喜也跟着去了,赵云儿不想去酒楼热闹就自己回家了。
第二百六十七章 说亲
王家的这次订婚宴让村里人啧啧称赞了许久,也让闺阁中待嫁的小姑娘羡慕了很久,等人们从这个喜庆中回过神来的时候,就已经闻到了浓浓的年味。
腊月二十,刘氏一大早起来就跟黄婆婆洗萝卜,切肉片,打算炸丸子和酥肉,用刘氏的话说,早点准备好,免得到了年根的时候慌乱,早点做也能给老宅和刘姥爷他们那边送点。
吃过早饭,郑玥来了,送来了今年酒楼的分红,足足有两万两,县里的酒楼也开了一段时间,生意火爆。郑玥道“今年生意好,除去给你这边的分成,比其他年最好的时候挣的还多,我娘乐的都合不拢嘴了,直夸你是个财神奶奶。”
赵云儿笑道“不过是几个菜方子罢了。”
郑玥道“本来县上的酒楼利润还要高一些,谁知道新来的县太爷提高商户的税收,平白多交上去好些。”
赵云儿已经记不得第几次从不同人口中听到这个新来的县太爷了,但是都不是什么好事,赵云儿问道“你在衙门里不是有认识的人?知不知道这个新来县官的底细。”
“你是说以前的白师爷?”郑玥道“已经回家养老了,新县令来了据说把衙门里来了一次大换血,能换的都换了,不过听说是大有来头的。”
两人又坐着说了一会话,郑玥就走了,郑玥前脚刚走,后脚赵老头就来了,要知道赵老头可是不常来。
赵德喜道“爹,你今天来的正是时候,孩子他娘正在炸酥肉,先进屋坐一会,等炸好了连带着丸子那些端一些回
去。”
赵老头道“不忙,今天我过来是有事跟你说。你进屋里来。”
赵云儿也跟着去了堂屋,赵老头坐下,赵云儿给他到了一杯热茶,赵老头道“今天屋里来人,你也知道你大哥现在那样,你等会中午早点过去帮忙陪陪客。”
“今天谁来啊?”赵德喜道。
赵老头道“前些日子不是跟你说过要跟欣丫头找个婆家吗,现在有人给介绍的邻村王家庄的一个,家里就爷俩,今天过来看看,你过去陪一下。”
赵德喜道“爹,我等会就过去。”
赵老头点点头,“也是一般的庄户人家,就是家里穷了些,不过话说回来,欣丫头那名声也算是臭的不行了,不是那种家里穷的娶不起的人家,人家也不要他。现在咱也不挑,只要人家不嫌弃就行。”
赵德喜道“成,我等会就过去。”
说了事赵老头就要走,回头叮嘱了赵德喜一句“等会你过去的时候带点菜肉什么的,你娘那性子你也知道,家里啥都没准备。”
赵德喜道“知道了,放心吧爹。”
赵老头点点头,背着手走了。赵德喜把这事跟刘氏说了,刘氏把炸肉丸子生肉拿了好多放篮子里,让赵德喜带过去。赵老头走了没多久,赵德喜就拎着篮子去了老宅,谁知道客人已经先一步到了。
赵德喜进门先去了厨房,把菜肉放下,王氏还在厨房忙活,不过破天荒的穿了一身新衣裳,不过不大合身,大约是赵竹出嫁前穿过的吧。
赵德喜进了堂屋,就看见赵老头坐在主位上,而另一边坐了一个年纪约四十岁的汉子,身上穿了一身新衣服,还带着褶子的,一看就是压箱底的,面上有些局促,在那汉子的下首坐了一个月二十岁左右的青年,皮肤黝黑,似是有些害羞,涨红了脸。
赵老头见赵德喜进来到“老二,你来了,这是你王家大哥。”
赵德喜见过礼,就挨着赵德成在一边坐着,赵德成还是那副半死不活的样子。
赵老头道“老大,出去跟你媳妇说,让她去东屋把欣丫头带出来吧,这人都来齐了。”
赵德成闷哼一声,出去了,赵老头道“我家这孙女情况你们也都了解了。”
王家汉子道“嗯,都听说了,不过只要是过去能跟我儿子好好过日子就行,前头的事没啥好计较的。”
王家就这么一颗独苗叫王狗子,本来家里有三亩地,日子过的还可以,可是自从狗子娘生了狗子之后就生了一场大病,之后就一直小病不断,时时要看郎中,家里的日子就越来越拮据,眼看着狗子到了成亲的年龄,可是十里八村的姑娘都嫌他家穷,不愿嫁过去,正好赵老头找的村里的媒婆过去一说,王家就同意了,虽说赵家姑娘不是清白之身,但是人家不挑家境,也不要彩礼,只要娶回来能好好过日子,传宗接代就行,王狗子本就是个孝顺老实的,自然爹娘说啥是啥,他也没别的想法,只要他未来媳妇能跟他一心一意过日子,好好伺候爹娘就行。
东屋那边赵德成和王氏进去的时候,赵欣儿还在炕上呆坐着,旁边放的新衣裳也没换,头发也没梳。
王氏叹了一口气道“欣儿,娘知道你不情愿,可是现在都这个地步了,认命吧,我瞧着那小子挺老实的,到时候应该能对你好。”
赵欣儿抬起头来,已经是满脸的泪水“娘,再老实有啥用,难道你让我跟着他们吃苦受罪,当一辈子的村姑?我实在是不甘心。”
王氏见赵欣儿哭的伤心,也难过,不过还是劝道“娘也不想这样,现在这不是没办法嘛,乖,听话,赶紧换上衣裳洗洗过去,要不你奶生气了,今天晚上就能把我们赶出去。”
赵欣儿还是不动,王氏只好硬拉着她去洗漱换衣了,赵老头他们在堂屋等的不耐烦的时候,王氏拉着赵欣儿终于进来,不过看赵欣儿红肿的眼睛就知道哭过。
王氏笑道“这孩子知道要嫁人,舍不得爹娘,偷偷的在屋里哭呢。”
赵老头面色不虞,他了解这个孙女,心比天高,不是舍不得,而是在哭没给她找个金龟婿吧。不过还是忍住了,跟王汉子道“你们看看,这就是我家孙女,平时见人害羞。”
王汉子看向赵欣儿,这丫头细皮嫩肉的倒是好看,只是这么瘦弱的小身板,能干的来农活吗?坐在一边的王狗子偷偷的看了赵欣儿一眼,脸就红到脖子根了,眼前这姑娘,皮肤白皙身量瘦弱,就跟戏文里说的小姐一样,可不想村里粗手大脚的姑娘,心里十分满意。
赵老头把这父子俩的反应都看在眼里,对王氏道“老大媳妇欣丫头,没啥事了,去厨房忙活饭菜吧,中午好好招呼王家兄弟。”
王氏赶忙起身道“哎好,爹我和欣儿这就去。”着急忙慌的就拉着赵欣儿出去了,生怕她说出什么胡话来。
等王氏娘俩都出去了,赵老头才道“咱们都是庄户老实人,就不走那些虚的套路了,刚才你们都见过了,觉得咋样。”
这次王汉子还没开口,王狗子就红着脸着急的道“挺好。”
第二百六十八章 团圆
王汉子瞅了自己儿子一眼,平时三天才说句话的人,今天上赶着表达意见,看来是相中了,罢了,难得遇见一个不嫌弃自己家穷,自己儿子还看上的人。
赵老头道“既然这样,咱们就尽快,能省得礼节就省了吧,正月里你们挑个好日子把人接走就成了,聘礼什么的依着你们,能出多少出多少,没有咱们也没啥。”
王汉子听赵老头这么说,心头微微舒服一些,他家现在可是连几百文都拿不出来了,王汉子笑道“行,不过要不要问问孩子爹娘的意见。”
赵老头摆摆手道“这事我就能做主。”
王汉子道“那行,我们今天回去就找人看日子,到时候过来回话。”
赵德喜拿过来的都是熟食,稍微加工一下就能吃,王氏也很快准备好了饭菜,沈氏依旧没出来,王氏给端了好大一碗肉进去,赵德喜和赵老头陪着这爷俩吃完了饭,王家汉子食量大,加上伙食好,一桌子的肉吃了个精光。
过了几天王家那边给了回话,说是正月十六是个好日子,就定在那天迎娶,赵欣儿的事就这么定了。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刘氏早早的就去镇里买好了糖瓜,晚上祭了灶神,刘氏道“她爹,我想明个去一趟梨花沟,给爹娘送点东西去。”
赵德喜道“应该的,老宅那边已经送过去,咱们也好久没去过那边了,该过去看看二老,这样,反正明天也没啥事,带着孩子咱们一起去,团圆团圆,也让两个老人家高兴高兴。”
“要不要把二姐她们叫上。”刘氏道。
赵德喜道“要是二姐她们能去,自然更好,等会你过去问问,看他们得空不。”
“嗯”刘氏答应道“我这就去。云儿跟我过去吧,咱家炸的这些东西也给你二姨点。”
到了刘素娟家的时候,刘素娟刚祭完灶神,正端着香炉往院里走,差点就跟刘氏撞了个满怀,刘素娟道道“怎的这么晚过来了,先屋里坐,我先把香炉放外头,要不,屋里呛得没法待了。”
麦芽听着声出来了,手里拿着微黄的糖瓜给了刘氏和赵云儿一人一个,道“快吃吧,我娘今年买的,可甜了。”
见麦芽这么热情,刘氏和赵云儿不好推脱,拿着吃了起来,刘氏把手里的篮子放下道“来尝尝小姨家炸的丸子和酥肉,看好不好吃。”
麦芽拿了一块酥肉在嘴里嚼着,直点头“比我娘做的好吃,我娘有点炸老了。”
刘素娟从外头进来带着一阵凉风,笑道“这孩子说我啥坏话呢?自从跟凌薇去学了刺绣,这性子也变的跳脱了。”
刘氏道“就是得这样才好,像个孩子的样子,哪像云儿,一天操心操的像个小管家婆。”
刘素娟道“云儿那是做大事的”,说着把篮子里的东西倒出来,又放了萝卜糕和麻花进去“这是我今天刚做的,你们尝尝。”
刘氏也没拒绝,礼尚往来才能长久,“我还记得二姐以前做的炸麻花最好吃了,正好我也馋了,我就是做不好,二姐我今天过来是想问问你,我们明天打算回去梨花沟一趟,你看你得不得空,咱们一起去。”
刘素娟道“我们娘俩这大冬天的也没事,你这么一说,我倒是心里挺不得劲的,从秋下过来,一次都没回去过,是该回去看看了。正好我给爹娘套了两身棉衣裳,明天给带过去。”
“那行,咱们可说准了,明个辰时我过来接你们。”刘氏道。
刘素娟道“这么几步路,还来接啥啊,明天一早我和芽儿就过去。”
“那行”刘氏道“要是没啥事我们就回去了,明个还得早起。”
腊月二十四一早,赵德喜赶着马车带着妻女和刘素娟麦芽一起去了梨花沟,马车一进院就闻到了浓浓的香味,屋檐下还挂满了腊肉。
刘姥爷和谭姥姥本来在厨房忙活,一见到两个女儿和外孙女回来,顿时乐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刘姥爷道“正好这都回来了,咱这一大家子提前吃一顿团圆饭。”
谭姥姥见刘素娟这段时间不见,人也养胖了,心里更是欢喜“赶紧进屋去吧,你们嫂子在厨房里炸馓子呢。等会趁热嘎嘣脆吃点。”
刘氏道“娘,你们进屋去吧,我过去帮忙。”说着拉着刘素娟一头扎进了厨房。
赵德喜就忙着从车上把带来的年货搬下来,刘姥爷见那一串串的腊肠道“就是想这个味了。”
赵德喜道“爹,你尽管吃,吃完了我再给你们送。”从车上拿了一个包袱递给谭姥姥道“娘,这是二姐给你们做的棉衣。”
谭姥姥心里熨帖,也总算是享着二闺女的福了。炸完馓子,姑嫂三人又忙着整治午饭,都是现成的东西做起来也快,一个时辰后,堂屋的桌子就摆满了,刘姥爷家添置了一个大圆桌,一家人都坐的下,只是屋里就稍显拥挤了。
谭姥姥道“那天去集上,你爹就看上人家这个大桌子,非得买回来,说你们过年回来用,这不提前用上了。”
刘姥爷道“今年托你们的福,挣了点银子,等过了年盖一个宽敞点的屋子,用这个大桌子就不挤了,再说当年你们大哥成亲也没给准备一间新房,也是委屈你们大嫂了,等明年盖好了,把最大最宽敞的给你们大哥。”
赵云儿道“姥爷,咱家的梨罐头还有多少?”
刘姥爷道“就剩下一点了,这不前几天周公子说,过年生意好,一下拉走了几百罐,没多少了,估计出不了正月,就没有了。”
赵云儿点头,刘文强吃了一个大肉丸子道“姐夫,咱那边的麦子咋样了。”
赵德喜道“不错,现在看着还是绿的,应该没啥问题。”
刘小舅道“那就好,心血总算是没有白费,娘要不咱们年后也买点良田,种麦子。”
谭姥姥道“要是你姐姐家这次能成,咱们也买点地,我已经和你爹商量好了,那地一半一半都登记在你们哥俩名下。”
刘小舅刚要开口拒绝,就见刘姥爷摆摆手“这事是我和你娘定的,你们就不要参合了。”
刘氏道“娘,那个王家姑娘还来纠缠没?”
谭姥姥道“来,怎么不来,隔三岔五就来门口守着,不过咱们现在也不怕了,村里人都知道是那姑娘纠缠,也没啥闲话。”
美玉笑道“不但没啥闲话,上门给小叔提亲的还多了呢,媒婆都是前脚挨着后脚的来,可是小叔一个都看不上。”
刘文强给美玉夹了一个大鸡腿道“小孩子家家知道啥,吃饭也堵不上你们的嘴。”
一顿饭吃了一个时辰,直到桌上都剩下残羹冷炙,说来也奇怪赵云儿在家总觉得鸡鸭鱼肉的肥腻,今天竟是吃了许多,吃过饭刘氏帮着大嫂收拾了,一家人又坐着说了会话,眼见着日头西斜了,就赶着马车回去了,赵德喜喝了点酒,赶车赶的飞快,害赵云儿担心了半天,还好最后平安到家。
第二百六十九章 道理
腊月二十六那天,刘氏又收拾了一些腊肠和新鲜猪肉还有一些大米,让赵德喜给老宅送去,虽说份例里该给的已经给够了,可是架不住赵老头要养老大一家子,都换成粗粮了,过年再吃粗粮,看着也不是那么个事。
赵德喜把东西放在牛车上,正打算出门就看见张氏慌慌张张的进门了,“你们老宅出事了,大郎被人绑回来了,后边还跟着一些五大三粗的汉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