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一品宫女-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什么,陛下那边要沏茶了吗?”玉璧起身就要去准备,但宝梨一冲她乐,她又明白过来,茶水刚送去不久,这时候哪里需要送茶。
  捱到玉璧身边,宝梨笑嘻嘻地被推出来和玉璧交涉:“陈尚人,我们都用雪水沏过茶了,但怎么也沏不出那股韵味来,不知道陈尚人可不可以教一教我们。”
  见是问沏茶,玉璧又定了定神,说道:“试试用别的壶煮水,用别的壶冲泡,别总用一样的壶沏。且,最好一种茶叶用一把壶,这样不容易串味儿。”
  众人见她有些魂不守舍,也没再多问,就各自散去了。玉璧又重新沏了壶茶,喝几杯后定了定心神:“算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翰林院的“武斗”解决后,萧庆之进宫向淳庆帝回话,淳庆帝早就听了侍卫的转述,愈发对萧庆之满意起来,更得意于这么好的社稷良臣是自己一手教出来的,跟萧一堂没有任何关系。敢情不管是淳庆帝还是萧老侯爷,都觉得自己在萧庆之身上能胜对方一筹。
  “朕知道你的心思,安心,不会殃及无辜。”淳庆帝看萧庆之的眉眼就知道,这小子在担心那个看起来谨慎,却不太能藏得住话的小丫头。是此,淳庆帝对玉璧也更满意起来,这么个能看明白事儿,又能提出看法的丫头,会是萧庆之的贤内助。
  “陛下,还有一事不知陛下可知晓。”萧庆之想说的是昨天母亲留大公主在侯府夜宿的事。
  这事淳庆帝当然也知道,不过淳庆帝不知道萧庆之这时提的是这件事:“何事?”
  压低头,萧庆之有些无奈地说:“昨夜大公主留宿侯府。”
  其实这事让淳庆帝挺恼火的,大公主不懂事,萧张氏不明理,好在萧梁及时让两个儿子都在外边住下,要不然还不知道他那蠢到骨子里的庶长女能做出什么蠢事来:“朕知道。”
  听着淳庆帝语带不愉,萧庆之连忙告罪:“微臣有罪,这本是陛下家事,微臣不当多言。”
  “不能怪你,是白芷这丫头太不懂事。”淳庆帝说罢让萧庆之退下,又差人去皇**里送信儿,让皇后训顾白芷去,淳庆帝已经对这女儿不抱期望了,都已经不想再过问了。
  大公主接了宫里的信儿到凤藻宫,皇后含笑说了几句,语气温平,但内容尖锐。顾白芷知道自己在宫里父皇和皇后这边讨不到好了,她也不再对什么狗屁的父女之情抱有寄望。从凤藻宫出来,大公主连想都没想,转个身就往御茶房去。
  让顾白芷意外的是,萧庆之正好也在御茶房外的夹道上,看样子是要去茶水房找陈玉璧。她先是一怔,然后怒气不可遏制地升腾起来,嘴角挂着一丝冷笑轻声道:“看来那丫头是没听明白话,黄莺,你去跟你那表姐通通气儿,该干什么干什么,别让她太平。父皇看着我不让我动手,那丫头又不出御茶房的门,以为这样我就治不了她,笑话。”
  “是,公主。”
  萧庆之也看到了大公主,端正地施礼,说话也谨守着礼仪,大公主一阵着恼,恨恨地转身离开。萧庆之注意到了黄莺进了御茶房,他早就把御茶房里的人都过了一遍,黄莺和芳琴是表姐妹,早就提防着这出了。
  把玉璧从茶水房唤出来,萧庆之提醒了她几句,又说起了翰林院的事,只见他才提翰林院三个字她就缩着脖子一副小媳妇的可怜样儿,准备训斥的话就这么说不出口了,还柔和温煦地安慰起来,连他自己都觉得这样真是太没原则了:“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别担心,日后慎言慎行便是了。只是为难本侯爷要把你这么个口没遮拦地娶回府去,少不得日后还要替你像今天这样善后,也罢,谁让本侯爷上赶着要娶,只好担下了。”
  啐他一口,玉璧很爽快地承认错误,然后又问萧庆之以后要再遇上这样的事该怎么应对。萧庆之摆摆手,很狡猾地凑到玉璧耳边低声说:“捡不重要又能让谁听了都舒服的真话说。”
  “你就是这样明哲保身过来的吧!”玉璧白他一眼,心说这就是官僚作风了。
  萧庆之顺手弹了她额头一下,道:“胡言乱语,不说这个了,走吧。”
  一愣,萧庆之的话太跳跃了,她一时没跟上趟:“去哪儿?”
  “我帮你告了假,早上的话不还没跟你说明白吗?再说,明天令尊令堂进京,你也该出宫去准备准备。”萧庆之现在替玉璧告假真是顺手极了,甚至陈公公只要一看到萧庆之,不等他说就直接问要几天假。
  听到陈家二老要进京,玉璧打心眼里高兴,她来的时候年纪不大,结结实实地卖了几年乖,得了不少宠爱:“好几年没见爹娘了,不知道爹娘好不好,你先等等,我去收拾一下,这就跟你出宫。”
  见玉璧现在越来越不抗拒他,萧庆之在后边眼睛都笑没了,他觉得是玉璧心里有他,其实玉璧压根就是认命了,她倒想反抗,但是扛得过圣旨君恩么。
  至于说让玉璧对萧庆之有特殊的感觉,一时半会儿倒有些难度,萧庆之其人确实是讨人喜欢的,但让她说爱那就有些远了。比起来,玉璧觉得萧庆之是个适合同舟共济的,脑筋好使,也细心妥帖,跟着他过日子不用操心。
  换好衣裳和萧庆之走到宫门口,萧庆之让人把他骑来的马牵回去,和她一块钻上了马车里吩咐车夫道:“去城南。”
  “是,侯爷。”
  坐在马车上好一会儿,玉璧才忽然明白过来:“诶,怎么去城南,我该去哥哥那儿的。我说侯爷,您讲讲规矩礼仪好不好,就算不讲也顾顾我的闺誉,我可不想被人戳脊梁骨。”
  没想到,萧庆之很严肃地看她一眼说:“尽把人往歪处想,带你去认个门,等明年开春把那收拾收拾,就是咱们的家。”
  家……玉璧念叨了好几遍这个字眼,胸口不期然地竟有些温暖之意:“萧庆之。”
  “什么?”
  “谢谢你。”感谢他没有说府邸,没有说院子,也没有取个漂亮好听的名字,而是说家。
  见玉璧笑意浅浅淡淡,却迷离醉人,萧庆之暗自感叹,这丫头真是好哄啊!趁手捏一把玉璧的小嫩脸,萧庆之十分满足地说:“不客气,娘子!”
  ……
  真是个得寸进尺令人恨的家伙,瞪他一眼,她不乐意地道:“现在还不是。”
  “迟早的事,不计较这点工夫。”还是逗起来有趣,哄得她眉开眼笑固然赏心悦目,但瞪他的时候,更能令他心生愉悦。
  玉璧要知道他怎么想的,八成得给萧庆之贴个大大的“M”标签。
  “对了,如果那啥的话,以后是不是就不用在御茶房当差了?”玉璧心里巴不得,虽说她有点舍不得那免费的茶叶和各处送来的上好水源,但远离麻烦比什么都重要。
  却见萧庆之摸摸长出点胡茬的下巴冲她摇头:“我跟陈公公提过,陈公公说陛下不肯放你,让你成亲后继续在御茶房当职,不过你嫁给本侯爷后身份到底不一样,在这之间陛下会提你的职。到底提到什么地步,我不太清楚,左右不会太低,不过应该还是专司给陛下沏茶。”
  她这算不算古代职业妇女,玉璧心里这么想,嘴上又问道:“那我还用再住宫里的处所吗?”
  她这问题问得萧庆之满脸桃花一样的笑,轻呵着气在她耳边说:“怎么,现在就开始舍不得为夫了。”
  ……
  “你不正经的样子想人想扇你巴掌。”明明是个骨子里仪范再庄重严肃不过的人,不正经起来嘴脸自然令人不忍直视,简直败坏当朝官员形象。
  “好了,不逗你了,再逗你准又得跟我翻脸。快到了,先去家里看看,然后领你吃午饭去。”萧庆之说罢又收起那副不正经的神情,嘴里的话倒是没停下:“玉璧,日后真的要慎言,知道吗?”
  见他严肃,玉璧自然也不呛声,点头郑重地答道:“好,我知道。”
  此时,马车的帘子忽被一阵冷风吹得卷起来,车外一个略显清瘦的身影落入玉璧和萧庆之的眼帘,玉璧感叹着美人倾国,美人脸上有泪,真正是梨花带雨看煞行人。玉璧光顾着看美人,倒没注意萧庆之脸色却一滞,低声喃道:“甘霖。”
  
  
  
  第四十三章 世事哪能尽如人愿
  更新时间2013…1…26 15:40:34  字数:3297
  
  手机党在外边上传,慢到泪流满面!
  ………………………………………………………………
  雪霁天晴本就是观美人的好天气,雪光映得人脸上光彩分外动人,街巷边的美人仿如一株含着水珠子的花枝,楚楚盈盈地立在那儿,倒有几分坚韧的风骨,几分像梅,更多确实是像一株开在冬天里的水仙花儿,洁白如雪、亭亭如玉。
  看着这样的美人,心情都是好的,至少玉璧是这么认为的。见萧庆之也看美人,她倒没多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一大美人走在街上要没人看,那才叫奇怪:“啧,原来你也不是圣人嘛,还是爱看美人的。真当你满怀城府谋略,擅长掩藏自己的情绪,没想到,美人往街上一亮相,你也要多看几眼的。”
  此时,车帘复又落下,轻轻地叩在马车上响起细微的声音。萧庆之望着车帘有些微怅然,他并没有伸手撩起车帘去看,只是故人颊边的泪让他有些不是滋味。暗自祝福过的人,如今泪流满面,他并不是太喜欢这种感觉:“曾经匆匆见过几面,是薛氏长女薛甘霖。”
  虽然萧庆之的语气很平实,也没有太多情绪上的波动,但是玉璧就是听懂了,她听明白了他话里那种怅然的味道:“诶,从你的出身和品貌来看,什么样的姑娘都该手到擒来吧,为什么……呃,我不该问的,你可以不用理我。”
  “世事哪能尽如人愿,便是陛下也不能说想要的都能得到,何况,不错失一些人,如何遇上真正该遇上的人。”萧庆之目光灼灼地看着玉璧,话儿动听得比唱得还美好。
  可惜玉璧偏是个不怎么懂味儿的,嗯啊一声咂好一会儿嘴说道:“这话我信,那位姑娘我看着都心生怜惜,肯定不像我似的被你气得百折不挠坚强无比,说白了就是我脸皮厚呗。”
  不论多么看似不太美好的话题,到了玉璧嘴里都能变得那么欢实,萧庆之摇头唯有冲她叹气,胸口那些怅然却也就这么在叹气摇头中消散去了:“这才是我的好丫头。”
  “萧庆之,你真不下去问问怎么回事。”玉璧心软,尤其是看着美人楚楚盈满泪光的模样,更是心软得一塌糊涂。
  却见萧庆之轻轻伸出手拍了拍她的头顶,说道:“胡思乱想些什么,玉璧,每个人都有过去,可以回忆,但不能沉迷,尤其是在这里,在这个波深云诡的京城。”
  玉璧冲萧庆之摇摇头,却也不再继续这个话题,到城南别院外下马车,萧庆之伸手扶了她一把,因为有人扶她也没太注意,脚下一滑整个人差点磕在马车上。幸好萧庆之眼疾手快,要不然今儿准得脑门儿上顶一大包。
  拍拍胸口,玉璧心说:“这真不是什么好兆头。”
  还没进门就差点栽跟头,这当然不会是好兆头,她有时候确实有点神神叨叨。
  进了别院的门,只稍作收拾的别院看起来还有些缺乏人气,虽然园木错落有致,庭院干净整齐,但放眼望去却十分冷清。
  看完别院,萧庆之就领她去吃饭,陈玉琢早已经在静庐对面的饭馆等着了,见二人携手同来,一个走在前边回头望,一个走在后边不时嘀咕着些什么,看来令人觉得无比融洽。见状,陈玉琢想,这桩婚事大概也不止是萧庆之的一种选择,更多的或许是男女之情,这样,好哥哥才放心。
  次日,陈氏夫妇进京,二老一见玉璧就盯着好一通看,等看足了,确实这是自家女儿没错了,陈江氏才搂着女儿亲亲热热地问东问西。看到萧庆之时,陈江氏足足打量了好几圈儿,很明显对这个女婿非常满意。萧庆之今儿特地拾掇过,卖相绝对出色,陈氏夫妇见了笑得嘴都合不拢。
  晚上,陈江氏搂着玉璧凑在她耳边上说:“小妹啊,萧侯爷真是不错,咱们家小妹真是好福气。”
  因为陈氏夫妇对萧庆之的卖相非常满意,所以婚事谈得很顺利,双方商量着把婚期定在了三月初六。因着是淳庆帝赐婚,所以婚期定下来还要去上表宫中问淳庆帝的意思,淳庆帝许可后,双方家长才开始准备婚礼事宜。
  三书六礼都要尽到,年关也慢慢来到。
  腊月二十九那天开始下雪,到三十也没停,晚上宫中围炉,淳庆帝赐宴,百官列座,王侯公卿们也是一个都不少。而玉璧,今儿也是头一回以未来侯夫人的身份参加到这样的宫宴里,起先玉璧还有些担心自己应付不来。
  没想到,女眷们在花厅里,个个斯文有礼,主要是太后和皇后都在,谁也不敢当着这二位的面耍花花心思。
  “玉璧丫头,本宫在这先给你道声贺,子云是朝堂上下不可多得的好儿郎,能嫁得子云,是你一生的福气。”皇后对玉璧还是有点印象的,加上将要嫁的是萧庆之,皇后现在对玉璧说话,语气既平和又不再那么高高在上。
  “谢皇后娘娘。”玉璧起身行礼。
  皇后才说完,太后又冲她招招手,把她叫到近前仔细看了一番才说:“嗯,瞧这面相儿就是个命中带贵的,身子虽瘦了点,这脸倒是圆润得一脸福相。子云这孩子眼尖,沙里能淘出金,尘里能找出珠。”
  有太后和皇后头前夸着,接下来自然是各宫的娘娘们跟着夸奖,还有王侯公卿的正室们也或假或真地夸赞着。
  好不容易她寻个空抽出身来,没想却遇到了春妮儿,春妮儿现在还在敬妃身边侍候着,品级虽然不高,但却是个得脸的,从敬妃能带她来参加宫宴就能看出来:“春妮儿?”
  “陈尚人。”春妮礼数周到,却并不显得亲热。
  皱眉看着,玉璧没再多说话,本来还有心思聊几句,一看春妮这冷淡的样儿,她就明白了,以后她和春妮只怕都如隔天堑,再也聊不到一块儿了。
  她心里惆怅着,春妮儿心里却如油锅里倒了凉水一般激烈,从前同是小宫女,后来她先出宫所,她先升品级。但是玉璧却是连跨两级做了尚人不说,还不知道怎么地勾搭上了晋城侯,就此一跃从侍候人的,变成要人侍候的。
  再看向四周,那些与她们一届进部的上一等入选秀女,如今就算身份低微的,也已经是昭仪,不管到哪里,总是三五成群的人跟在身边前呼后拥。更有甚者,已经身为一宫主位,这却是仰望都仰望不到的高度了。
  “有的人就是这样命好,不知不觉地,不争不抢地,什么都拥有了。”春妮去倒茶水时,这么低声说了一句。
  “羡慕了,咱们羡慕不来的。”一边的小宫女说道。
  方才在暖厅里,哪个宫女没看到玉璧被捧成明珠的那一刹那,但凡有点心思的,谁心里不曾有个念头--为什么我不能像她一样。没太多想法的,或许就这么一念而过,但有很多想法的,或许就会从此生出无限的寄望,或者说野望。
  “有什么羡慕不来的,只看愿不愿豁出去罢了,你要能一门心思扑上去,你也能有个风光至极的将来。”另一个小宫女这般说道。
  春妮不像她们这么想,春妮知道玉璧是个什么样的人,她一直是这么幸运,要什么就会有什么。想要清静,就有红藻和玉枝相帮让她去了御茶房,什么都不想要,但却需要人撑后台的时候,晋城侯就出现了,他一出现,谁还敢随便拿捏她。
  这就是命,同人不同命,春妮心想:“为什么,我争都争不来的东西,她轻松地拥有了,还显得那么不在意。”
  如果让玉璧来答,玉璧其实也答不出来,她确实是运气好,但什么东西都不能说是轻松拥有的,何况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萧庆之这样的人,是能够轻松拥有的吗,这样一个人,待在他身边就要陪着一起经风历雨,谁也不知道会有怎样倾辄与不可捉摸的未来。
  “唉呀,这么说陈尚人与我们是同一年入宫的,真想不到,陈尚人真是得上天垂青啊!”裕和宫里一位叶昭仪这么说道,看得出这位脸上满是羡慕。比起做皇帝的小妾来说,做公卿正室是份更有前途的职业。
  “昭仪才算圣意垂青,我算得了什么。”玉璧心肝一颤,她真没想到还会遇上这样的事,看看这些个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小姑娘,想想她们在宫里做的那些事儿,她才真正开始庆幸,自己穿来出身平民。
  当然,也应该感谢萧庆之。
  你不计出身,以正室之位许我,又以一生以待,我会珍惜,也心存感激。
  等萧庆之接到玉璧时,她就是这么心存感激地看着萧庆之,弄得萧庆之都有此不习惯,这丫头几时拿这么好的眼神冲她笑过,几时这么温柔和气过:“怎么着,今儿宫宴上听了不舒坦的话?”
  “没有,只是觉得应当知足,萧庆之,谢谢。”日后的人生不管怎么样,现在总是被尊重着关怀着的,那她觉得自己不应该老给人脸色。毕竟婚又不能逃,旨也不能抗,与其反抗被欺负死,不如顺应并且享受。
  “玉璧,你应当明白,我要的不是你的感激,也不是你一句谢谢。”
  “那你要什么?”目前她觉得自己暂时能给的就这个。
  “你,以及……”萧庆之伸出手指向她的胸口,明明白白地是“心”啊!
  “我这个人很吝啬,想从我这里取之必先予之,而且我不保证一定能回应。”
  “真是个吝啬的丫头!”萧庆之爱怜地揉揉她脑袋,眼神望向车帘外卷进来的雪花,眼神忽地深邃起来。
  这京城,只需要一场春暖花开,就会无限地热闹起来,他们的能享受的平和时光已经不多了。
  
  
  第四十四章 咱上边有人
  更新时间2013…1…27 10:25:16  字数:3302
  
  后台渣了,明明定好时,居然又没发布出来,最近不是后台出错就是自己乌龙,恨呐~——————————————————————————
  一出正月,天还来不及暖起来,满眼脸痕辛酸无比的大公主就被淳庆帝“无情”地送走了。对大公主来说,淳庆帝的无情如同这个冬的雪,不同的是在大公主心里这雪将永远不会融化。对淳庆帝来说,这样的“无情”恰恰是他对女儿最后的保护,如果不是自己的女儿,早死了不知道多少遍。
  送走了庶长女,淳庆帝始觉得日子顺心起来,萧庆之一天比一天精气神十足不说,萧梁手中也正挥着利刃,替君王确去朝廷的陈腐枝桠。朝堂之上,一天比一天诡异,有时候气氛凝生得淳庆帝都不忍心再多说些什么。
  风雨初春中,萧梁拿西南派开始动刀子,这是淳庆帝与萧梁商量的结果,如果先拿东林派系开刀,那么来自内部的阻力会比想象中的大许多。但,西南的刀子要看起来恐怖,实际上柔和。相反的,东林派系的刀子要看起来柔和,动起来恐怖。
  先后次序一点也不能失,力度更是要拿捏得无比准确,淳庆帝对萧梁的信任来自于两人自草莽中结识而来的根深蒂固交情,更来自于萧梁个人能力的出众。不可否认,淳庆帝对萧庆之抱有寄望是来自于萧梁,虎父自应无犬子,再加上萧庆之确实不负寄望,所以淳庆帝才宁可舍弃一个女儿,也要周全他。
  夜来风雨寒更重,淳庆帝坐在御案前,偶尔抬头看一眼窗外。玉璧在他身边侍候着茶水,不时地递上来一盏温热的茶汤,淳庆帝看着她,暗暗点头,果然是个好丫头:“丫头,你替朕去看一眼,看看外边那些个老酸才还在不在。”
  “是,陛下。”玉璧站到窗边,微微挑开点窗缝儿,外边年轻的西南派系文臣正在雨里肃立,他们在萧梁的利刃之下确实已经开始懂得什么叫害怕了。但,他们是西南派系的年青文臣,他们自诩有着这个朝代最热血的情怀,所以他们不能退,反而更应坚守。
  有时候,玉璧觉得应该对他们抱以崇敬,这是一群怀有理想的人。
  更远一点的地方站着几个年纪略长一些的官员,那是东林派系的官员正在看着热闹,当然,也不是明着看热闹,他们总是有理由站在这里的。
  “陛下,文渊阁几位大人还在原处。”
  搁起笔,淳庆帝实在有些头疼,在跳跃的灯火里,淳庆帝首次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已经应付不起这样的境况了:“丫头,去传旨,让他们都散了吧。”
  每次都这样,在淳庆帝身边待久了,她倒是表面上愈发沉静稳重,但实际上,她无时不刻不是在腹诽着淳庆帝。每回都是随便给她一句话让她去传旨,要真照着传,转过身来淳庆帝就得教训她:“是,陛下。”
  转身推开门,雨帘之下站着的年轻官员们眉眼不动,连看都不看她一眼。她摇摇头,轻声说道:“诸位大人,夜深雨冷,陛下自来恤下和柔,诸位大人若不早早归去安置,陛下又如何能安枕。说句不当说的话,诸位大人这是陷陛下于不义,还请诸位大人多费思量。”
  一句“陷陛下于不义”让西南派系的年轻官员们齐齐看向她,却又都心知,这位他们惹不起,又只好低下头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