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一品宫女-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不容易克服心理障碍喝了口茶,玉璧还没咽下去就全喷了出来,然后扭头看向萧庆之,瞪大眼睛眨巴眨巴地冲他。不用想都知道她在想什么。萧庆之掏出帕子给她擦干净手上下巴上的茶水,说:“好好喝茶,总是这么没规矩。”
  
  “噢。”玉璧继续抱着茶盏纠结,不时抬眼看向文若青,萧庆之不会凭白无故说张才子王举人。这里边肯定有什么内情。看来。这位文才女是个有很有故事,很有过去的奇女子呀!
  
  咦。为什么这么一说她顿时间觉得“奇女子”三个字变了味道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萧庆之在她身边的时候,她就放心把一切交给他。然后自己在旁边看热闹。这样很堕落啊很堕落。不过为什么感觉这么美妙。
  
  从萧庆之这里,文若青哪里能讨得了好,顾盼无门,文若青只能败退。她实在是被萧庆之嘴里蹦出来的那几个字吓坏了。可怜巴巴地从茶馆出来,文若青心里明白。只怕在萧庆之这里,她已经没有希望了。
  
  不过,就算是这样,文若青也没有考虑过萧应之。
  
  京城勋贵子弟何止萧庆之一个,不是萧庆之自然会有更好的,王侯遍地、公卿满城的地方,文若青才不会绑死在萧庆之这棵不解风情的树上。
  
  回到侯府,萧庆之特地让婆子去把文若青请来,然后关起门来和文若青说了一些话,结果自然能让萧庆之满意,至于文若青满意不满意他就管不着了。不过他也没逼着文若青离开,从文若青的眼睛里,萧庆之看到了“野望”二字,这绝对是个想着攀高枝的。
  
  至于文若青怎么应付萧张氏,那就是她自己的事了,萧庆之没心思去管。
  
  “萧庆之,到底什么事啊,中午在茶馆不跟我说,非要这时候关起门来说。要不是我不方便,绝对要怀疑你心怀不轨。”玉璧大概知道可能是文若青德行方面有亏欠,但想象不到是如何的精彩。
  
  “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与人有书信来往,且差点与人私奔。文家在陈州把事情压下了,不过文若青在陈州大概是很难安排,所以文家才把她送到京城来。本来是想给子和做个侧室,只是没想到她心气儿这么高,她瞧不上子和。”萧庆之说着说着,想起顾白芷来,浑身一抖,幸好文若青不像顾白芷那么难缠。
  
  支着下巴,玉璧感慨道:“好端端的,谁愿与人作小,她的出身,要么跟我似的瞎猫逮着死耗子,要么就只能给人作妾。放着平平常常的好日子不过,非要到大宅院里去勾心斗角,真不知道她怎么想的。”
  
  萧庆之怎么听怎么觉得这话不对味儿,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你这么说我是那死耗子了。”
  
  嘿嘿笑出声,玉璧赶紧给他添满茶水:“快尝尝,今天中午在流云馆喝的那叫什么茶,真让人不敢恭维,喝茶还是自家沏的好。”
  
  由着她转移话题,萧庆之尝着茶点头,确实比流云馆的好上许多,而且他家小玉璧做菜也好,近来这些日子自觉胃口都被养刁了,在外边吃甚至还有些不惯。就在萧庆之想勾着玉璧以后多多下厨的时候,玉璧忽然凑上前,睁着灿亮无比地眼睛说:“诶,萧庆之,你说我们去江南以后开个茶馆怎么样。”
  
  悠悠然地把茶饮进腹内,萧庆之不急不慢地放下茶盏,这才开口说:“你如果答应天天给我做一顿饭,那我就答应给你开茶馆。”
  
  “做饭……”玉璧猛地有点摸不着头脑,做饭和开茶馆有什么关联,然后看着萧庆之的馋相她就顿悟了:“噢,我做的菜好吃是吧,那是当然,我的手艺我敢毫不脸红地说一句,跟御厨相比也各有千秋。”
  
  “哪里是各有千秋,比御厨做的好吃多了。”为了以后都能吃到小玉璧做的菜,萧庆之很痛快地就把良心这种东西抛弃掉了。不过,御厨做的菜再好吃,也不如小玉璧做的充满温暖幸福的家味儿,所以他也不算昧着良心说话。
  
  伸出小手,玉璧和萧庆之击掌盟誓:“好,就这么说定了,你得给我银子开茶馆。唉呀,萧大才子,你说取个什么名字好呢?对了,开个茶馆要多少银子,江南的铺面租金贵不贵,在江南你能不能镇得住场面?”
  
  一连串问题差点让萧庆这晕头转向,他定了定神,揉了把她的脑袋说:“名字不妨慢慢想,至于江南的铺面,前两年路过江南时,闻说上好的临街铺面上下两层每月需百两银。开茶馆么,静庐当年约费了三千余两银,江南比京城到底物价便宜一些,不过静庐是许多年前的事了,如今到江南应当也不低于三千两。”
  
  “三千两?好多银钱,我在宫中四年也才二百多两,这还是提了尚令,要不然也就一百两。你一个月俸银也不过百两,你能拿得出这么一大笔银钱吗?”百两换算成现代,可以算月薪十万了,在这时代算是高工资。
  
  “爵位有月例,还有田庄出产及茶馆等一些产业……侯府的账不是交给你了吗,敢情你是一个字儿都没看过啊!”萧庆之忽然觉得不对,这丫头怎么就能懒成这样。
  
  “啊,那个,那啥,我不是忙嘛。”
  
  “芍药,去让管家把账拿过来。”萧庆之有压力啊,娶这么位夫人,只怕日后里里外外他都得盯着,否则不知道什么时候,一回头小玉璧把自己连同他和家业一块给卖了。
  
  管家送来侯府的账,然后还打了一把玉璧的小报告,每每管家来给玉璧送账,玉璧总是种种借口,各式理由。
  
  被口诛笔伐的玉璧老实地翻开账本,强大的奥数底子在这时候显现出来,完全心算,翻了不多久就把今年的账给算妥了:“怎么就侯府一本账还分公中和长房?”
  
  “回夫人,公中的账是祖产祖业所出,比如爵位的田地庄子,以及旧年从族中分下来的田地庄子和各类产业,云州的茶场是老侯爷的,所以不在公中,也不从账上过。至于长房的账,则是侯爷的,侯爷这些年从陛下那里得来的赏赐,有田有地有庄园,古玩字画金石玉器都有。侯爷在长兴街上有三十七间铺子,每个月光租金便有六千多两……”
  
  管家把长房的账说得更细一些,就在玉璧以为嫁了个大富翁的时候,管家话锋一转说:“虽说每月能收个万两银钱上下,但侯爷每个月得支出去五六千两,加上长房的开销每月得二千余两,所以长房也不能算太富余……有这么多?”
  
  “回侯爷,是。”
  
  “你拿这么多钱干什么了?”
  
  “同僚间人情往来,吃吃喝喝,封金贺礼仪程等,我倒没细算过要五六千两一个月。”萧庆之实在是个甩手掌柜,倒从来没算过他的收支刚好平衡,每月多出来的不过是几百两的零头。
  
  仔细看了看账本,玉璧摇头叹气,这就是典型的败家子:“幸亏陛下时不时赏你,要不账面上可就难看了。这么些年大手大脚,你居然还能存下七万余两银钱,你得感谢陛下关照你。”
  
  “够用不就行了,我以后注意就是了。”萧庆之略微有点脸红,琢磨着自己平时是不是太不把银钱当回事了,以前就自己也不担心,过不下去了随便到哪儿都能捱过去。可现在不同,有家有室,饿着自己不要紧,总不能紧着自家小玉璧吧。
  
  “该花的别省,人情往来哪里是注意就能省下的,也不是过不下去。”玉璧看着那一长溜“不动产”,叹气,那些东西值钱不能当钱用,还是那一行数字最实在。
  
  嗯,这一趟出京,一定要在好山好水好风景的地方开个好茶馆挣钱,俗话说藏富江南,想在江南挣钱倒真不难。
  
  于是,玉璧和萧庆之对望一眼,心中定下同一个目标——此去江此去江南,要努力挣小钱钱
  
  
  第七十章有古怪
  
  四月中,初夏的微风穿城而过,柳叶柔软而青碧的垂满城郭,京城如今已经是一片夏季景象。一场细雨后,青石铺就的御街上,一骑青衣夹着绵绵细雨自城外而来,从这位青衣信使的坐骑来看,这、位信使来自江南。
  
  青衣信使一骑入城,进到宫门前翻身下马,信使等侯片刻后把信交给了一名着紫袍的官员,这位官员不是旁人,正是萧梁。
  
  “京城风欲起,此去江南只需安好,其他的……便看缘法。”萧梁清清淡淡地说完,转身复又进了宫廷,青衣信使带来的信,直接就送到了淳庆帝御案上。
  
  展信看罢,淳庆帝与萧梁商量了一些什么,但这场对话,没有任何人在场,到底说了什么,只有当事的两人清楚。
  
  此时玉璧与萧庆之都在府中准备,再过几日就要启程去江南,他们的第一站是吴州。
  
  出京的时候,玉璧才明白了萧庆之的钱都花哪儿了,因为他们收了一大票仪程银子,粗粗一算大约有万余两,从这仪程银子的数量上看,萧庆之送出去的人情还是有还报的。
  
  “对了,萧庆之,离京的时候父亲说,如果我们路过松山,就替他去拜访一位故人。”玉璧当时特想问问萧梁,是不是去看您在外边的风花雪月往事,不过晚辈不好问长辈这样的问题,所以她忍住了。
  
  故人,萧庆之有些意外,他前些年南来北往。没少路过松山,怎么父亲不让他替代去拜访那位故人:“父亲有没有说是何人?”
  
  摇头,玉璧还想问这个问题呢:“没有,那个。庆之……”
  
  瞪玉璧一眼,都不用玉璧开口,他就知道玉璧想问什么:“总说胡话。早跟你说得明明白白了,父亲那样的秉性,怎么可能。”
  
  “诶,好吧,我想多了。”不怪她多想,受足了电视剧荼毒的孩子,长大后都会满脑袋狗血无比的段子。一旦不曲折了都觉得稀奇。
  
  如果经官道去吴州,并不会经过松山,但另择一条道去吴州,就可以顺道去松山,替萧梁拜访那位故人。出于好奇。玉璧不时怂恿萧庆之选经过松山的路取道吴州,萧庆之拿她没办法,只好顺遂了她的心意。
  
  刑部和御史台的一行人听说这二位是取道见故人,想想便没有一道,所以萧庆之就和玉璧领了俭书和令武向松山行进。
  
  松山在江南,并不算多么有名的山岳,但松山上有一座松间禅院,说是禅院里边却全是出家的姑子。里边有几位禅修高深的师太,在禅宗里是大大有名的。从山脚往山上看,遍山松树间正开着不知名的白色花朵,开放得如云如雪,砌落满山时圣洁而灿烂。
  
  “怀静。庆之你看,这就是父亲让我们代为拜见的人,看来是位师太的法号。”萧梁给的书信上有静和两个字。玉璧就举到萧庆之面前给他看。
  
  “怀静?”这两个字让萧庆之觉得有些耳热,像是曾经听过一般。
  
  一路上山,阶边落花随分落下,端是无比清美的情境,因为景色太好,玉璧和萧庆之在山间行走得很慢。路上便遇到几位师太挑着水从左侧过来,玉璧连忙让开,萧庆之见了也赶紧退让开几步。
  
  只是坠在最后边的一位师太身体看起来不是很好,玉璧看向萧庆之,俭书和令武都没上山,这位师太随时都可能倒下的样实在很让人操心。师太又走在他们前面,水洒了,他们的衣裳也跟着被打湿。
  
  “这位师太,若是不介意,不如让我夫君帮您送一程,别看他身形不壮硕,力气可是一等一的。”
  
  那位师太回头,看了看玉璧,很和气地露出微微一笑,摇头说:“谢谢,但是不必。”
  
  师太坚持,玉璧就不坚持了,毕竟出家人的事不好干涉:“那您小心一些,对了,师太,松间禅院里可有一位法号怀静的师太。”
  
  那位挑水的师太回头望向她,又是一笑:“你找我做什么……您就是怀静师太,那真是太巧了,我叫玉璧,这是我夫君萧庆之,家父托我们来看您。您看,这里还有一封书信,是家父让我们捎过来的。”玉璧说着往怀里掏,掏来掏去没掏着。
  
  萧庆之看着她浑身上下火急火燎地找书信,不由得失笑,把刚才顺手收在袖袋里的书信递给她:“丢三落四,拿着。”
  
  赶紧接过,转手递给怀静师太,然后玉璧又凑上前帮忙卸下怀静师太肩头的水桶:“您慢慢看,水还是让庆之替你挑着。”
  
  萧庆之倒是好说话,玉璧一说他就把水挑在肩上,倒真像是个挑夫的架式,看来在军中真没少历练:“怀静师太,您与我父亲……”
  
  他的话还没说完,怀静师太就猛地回头:“你的名字叫庆之?”
  
  虽然心中有疑问,但萧庆之还是很守规矩地回话:“是,晚辈萧庆之,字子云。”
  
  “你幼年不是这个名字呀!”怀静师太喃喃道。
  
  “是,这是晚辈入京后上族谱时,陛下所赐的名字。看来师太与家父真是旧识,晚辈幼年名作萧顾南,上族谱时族中长辈言道此名不合字辈,是以陛下给赐了名字。”萧庆之一边解释,一边轻轻松松地挑着水上台阶。
  
  玉璧在一旁旁观,只觉得怀静师太的情绪有些激动,但并不显得很浓烈,只是情绪显得很矛盾,似乎对什么很满意,又对什么怀有不满:“罢了,庆乃天子尊号,你能得一庆字,足见你得天子看重。”
  
  说完,怀静师太又看向玉璧,笑容要更温和一些:“你叫玉璧,真是个好姑娘。心地良善。”
  
  然后,怀静师太说了一句让玉璧和萧庆之都很惊讶的话:“算来,你们可以叫我一声姑姑,我俗家姓萧。单名一个瑜字。令尊让你们来见我,也是为了让我看看你们,庆之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如今知道你成亲了,我心里也很高兴。”
  
  “真的是姑姑?”玉璧有点不太敢相信,以为是来看风花雪月故事的,没想到是来见亲戚的。
  
  “不然呢。”萧庆之目带不善,他家小玉璧脑子里真没装什么正经东西。
  
  接下来的路上,气氛颇有些诡异。几个人都没有说话。萧庆之走在最前边,大概没有感受到气氛变了,但玉璧看得分明,怀静师太眼里隐隐有泪花,虽然不明显。但怎么能瞒得过玉璧那双正燃烧着雄雄八卦火焰的眼睛。
  
  不过玉璧没有说什么,怀静师太此时明显不想被打扰,正在低头沉思着些什么。直到三人进了禅院,怀静师太脸上才有恢复平静清淡,依然还是那般古井无波,仿佛刚才的泪花与情绪都不曾出现过一般。
  
  “你们稍坐,待我去沏得茶来。”怀静师太说话温温从从的,让人听了很舒服,只觉得心中有静气自起。
  
  “师太。还是我去吧,你和庆之说话,沏茶这事儿我最拿手了。”玉璧觉得,怀静师太很有可能有什么话想单独和萧庆这说一说,所以她才找借口避一避。
  
  提着水壶去烧水,玉璧心里一直在构思一些恩怨情仇的故事。等到她烧好水再到院子里去时,怀静师太正在和萧庆之说:“出家已有几十年,今日能得见亲人,也算了却一桩心愿。日日修行,也无非盼你们在世上能安好,得知你们都健康平安,我便心生欢喜。”
  
  “师太请用茶,这是在松山不远处的集镇上过路时买的,尝着味道很是不凡,庆之也是连连夸好的。”玉璧说着也坐下,端了茶盏起来,茶是今年新出的绿茶,芽叶细嫩,滋味鲜爽,用松山上的泉水沏了,香气味道更是沁人心脾,一揭盖就闻到了淡而绵长的茶香气。
  
  怀静师太饮了一口,含笑点头道:“好手艺,庆之说你们此去将向吴州,那是个风物颇佳的地方,愿你们过得好。”
  
  不管怀静师太是笑是说,还是一行一坐,都透着一股子静气,让人觉得心头像有一片清凉的风拂过。常年累月修行并没有让怀静师太显得老迈,只显得很平和,眉眼间虽有风霜,但依然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年轻时是何等倾城的美人。
  
  送他们下山的时候,怀静师太从手上取下一串佛珠,递给玉璧,她摸摸玉璧的头发,面上略有不舍地说:“这是我戴了多年的佛珠,日日颂经加持也有一份愿力在,祈愿能护佑你们平安。”
  
  只是一串佛珠,玉璧看了眼萧庆之,她没有推荐伸手接过就戴在了手腕上:“师太,我们日后若得时间,一定还能看您。”
  
  “不必了,我早已是世外之人,如今凡俗了却,便可安心日日礼佛向法再无杂念。自然,若是路过,也欢迎你们来,只是不必刻意来访。”怀静师太说完送玉璧下山,然后玉璧又问了关于挑水的事,怀静事太说:“是院中早课,倒不是欺人,只是修行罢了。你也看到了院中自有井水,本不需挑水,这么多年也习惯了,不必放在心上。”
  
  怀静师太一直把玉璧和萧庆之送到山脚下,这才转身返回山上,怀静师太没有再回头,倒是玉璧拉着萧庆之一直在原地看着,看着怀静师太瘦削的身影一步步爬上台阶,一点点隐入林木之间。
  
  “我始终坚信,有那么一段风花雪月的浪漫往事,在某处!”玉璧坚定地点头。
  
  这句话招来一顿敲打,玉璧抱头鼠窜,但那颗八卦天雷狗血之心,依然坚定……
  
  其实,就算是这位怀静师太,在玉璧看来也很古怪,她就不信萧庆之这样灵光会没看出来。
  
  
  
  第七十一章钦差出马一个顶俩
  
  从松山到吴州路便不远了,走走停停也在三天后到了吴州城外,吴州和江南其他地方略有些不同,吴州外来的和尚不好念经,外来的官员更不好作,就是钦命御使到了吴州,那也向来是举步维艰。
  
  不过,能出仕做官的有几个是蠢的,萧庆之顶着御差的名儿来,不管到吴州府哪里,大大小小的官员都热情相迎。吴州的官员是这样的,你来我们热情接待,你要是来搞我们的,那不好意思,吴州不仅仅自古出文人,也出土匪。
  
  但,吴州官员的热情款待实在有点让萧庆之受不了,看着吴州府准备的宅子里,那一溜儿嫩得跟水葱似的小姑娘,萧庆之就知道从前听说过的那些只当一笑的传闻,如今正完完整整地呈现在眼前!
  
  “这就是你从前讲过的那个冷笑话?”玉璧看向萧庆之,眼神不善。
  
  “看来不仅仅是个笑话。”萧庆之摇头,挥手让俭书去跟管家交涉,要真把这些小姑娘留下,只怕不用淳庆帝治他,玉璧那小眼神分分钟能把他挫骨扬灰。
  
  “酒色财气,很多人都知道你爱茶,没拿酒来试你,这第一出是色,第二出就是财了吧。我说萧庆之,要是有个千八百万两,你就从了吧,给陛下卖一辈子命,也还不到这个数是吧。”玉璧简直觉得这些人是在犯罪,都是些十三四的小姑娘,搁现代都是花朵,现在却被人当作物品一样送来送去。
  
  瞥她一眼,萧庆之轻笑一声打个响指说:“对。要真有个千八百万两金子,我就从,给谁卖一辈子命也不值这么多。”
  
  吴州再富足,也没有到随随便便送千八百万两金子的。这可相当于本朝一年的国库收入,吴州官员要是拿得出来,那就不用来查了。直接有一个是一个,统统拖出去剁了。
  
  园子的管家听着这二位的对话神色木然,仿佛像是一个字都没听进去一样,但心里却在轻哼:“千八百万两金子,中书令来了也不带这么送添头的。”
  
  第二出果然是财,甫一进正堂,屋里摆了一株奇宝珊瑚。珊瑚通体高约两米,除了珊瑚本株,上边还点缀着无数用红蓝宝石作花芯的玉质花朵,直接能晃瞎人眼。红珊瑚本来就贵重,再加上那些红蓝宝石。『』这一株就算没有千八百万两金子,百万两银子是要的。
  
  “怎么没有府里那几株好看?”玉璧出京前辛辛苦苦对了一遍侯府的账,公中的不说,就单说萧庆之那间库房里的古玩珍宝,件件都是国库里挑好的赏下来的。一年三节赏下来,库房里早就堆满了能晃瞎人眼的好东西,所以这会儿见到这么一件,真不觉得什么新鲜。
  
  这也是看花了眼,要搁现代没见过好东西的时候。早瞎了。
  
  萧庆之冲她轻咳一声,示意她演过了:“管家,劳你把这些都送回去,到底是件贵重物件,随便放在这儿便是不失,有些许损伤也大为不妥。”
  
  也不知道是被这俩夫妻成心给气的。还是管家“气点”太低,应一声一拱手转身就走了,看背影都有些埋怨他们夫妻俩不明白什么是好东西。
  
  那株珊瑚被后来进内的青衣小厮客客气气请走,这时玉璧和萧庆之才算得了清净,俭书令武前前后后把府里看了一遍,回来禀过没问题,萧庆之才领着玉璧进内院去。这座园子本来是吴州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