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一品宫女-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担心,又不是只有你拿到这么差的茶叶,大家拿到的都一样,你照着平常的沏,不过水温要比平常低一成,也不要提壶高冲,容易把茶叶的涩叶激得更鲜明。这样沏出来就妥了,如果再不好,大家都不好,你担心个什么。”玉璧倒很淡定,又不是自家拿的茶叶差,既然是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难道杏花楼比谁差。那不可能嘛。
她这么说,何敏如也松了一口气,既然考的是沏茶的功底,那倒不要紧:“夫人说得是,那我照平常的手法沏着。”
说罢。何敏如利落提起壶来。把水放凉到温度差不多了,才提起来冲。只见她手端平放稳。水低低地沿着杯口缓缓注入茶碗里。洗茶的水滗除后再次注入滚水,茶叶又以很缓慢的速度如花朵一般绽放开,随后茶汤便有了黄绿之色。
玉璧在一旁只看不说。各人沏茶有各人的习惯。好与不好的心里有数,这时候打断了只显得很失礼。不过何敏如做得已经不错了,虽然焖泡的时间或多或少有不足,但偏差得并不大。
六道茶汤沏开。每一道用白瓷碗装好放下汤匙端到会场中间的长桌上,接下来就等初评的评委们来品评。初评再评都不打分。只给留和去的牌子,留比去多的就留下,去比留多的自然就走人。
“可怜了那些争先恐后报名来的茶客,这茶喝下去,八成要吐出来的。”玉璧想得没错,头回来做评委的都中招了,老评委们都很淡定,很干脆地闻一闻,看一看,然后拿小勺舀出一点点来淋在指头上放到嘴里沾一沾就算完。
“夫人,我们都得了六个去了,怎么办,刚好留和去平了。”何敏如很担心,生怕耽误了玉璧的斗茶会大计。
本着来看热闹的态度来的,虽然发下过豪言壮语说要拿茶王,但玉璧向来是定个高高的目标,然后又抱着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想法去行动,对于她来说结果固然重要,可过程热不热闹更重要:“没事没事,肯定能过。”
上午第一关过了,下午还有第二关,不能通过大不了下午纯粹来围观。
不过后来的评委大多给的牌子都是留,杏花楼最后以五块牌子的微弱优势低空飞过。这么说吧,杏花楼之下只有两家茶馆通过来,所以算起来杏花楼是倒数第三。一看这成绩,墨竹馆的谢春江就蹭了过来,难以置信地说:“夫人,杏花楼今儿怎么一回事,这可不像平时啊!”
做为墨竹馆的东主,谢春江早就成为杏花楼的死粉了,所以很难相信杏花楼今天的名次会这么低。要知道,就墨竹馆都得了前十,按谢春江的想法,杏花楼就算不得第一也不出前三,哪想,前三是前三,倒数的!
“过了不就行了,难道非得从一开始就拿出最好的水平来,那会把评委的嘴吃刁的,以后茶馆的生意还怎么做。”玉璧解释完就见谢春江很没形象地直瞪白眼,她忍不住乐。
“夫人就是这么爱顽笑,下午是茶诗,你这有没有准备好的,若是没有我给你踅摸一首。我的诗虽然比不得各大茶馆专程请来的大诗家,但也不至于过不得关。”谢春江盼着杏花楼给吴州这个行当里添把火,所以很大方地提出帮忙的意愿来。
却见玉璧神神叨叨地一摇头,笑眯眯地道:“我也请了位大诗家,还是年少便名闻天下的诗家。”
谢春江一听心痒痒,连连追问道:“到底是哪位诗家,是何处人士,哪一年中的进士,可曾为官?”
“秘密,谢东主既然方才热心要相帮,现在可要那位诗家帮忙?”玉璧投桃报李地提议。
“那倒不用,各凭本事,夫人能请到大诗家,那是再好不过,只盼着杏花楼能破十关摘得头筹才好。”谢春江倒挺有自知之明,凭着墨竹馆能走到第四天就算不错了,第五天是想都不用想的。不过做为一个死粉,他对杏花楼的信心空前庞大。
大诗家说的不是别人,正是萧庆之,家里摆着这么一位要不用,玉璧都觉得浪费。不过萧庆之很别扭,中午吃饭时跟他一说,他还有点不大乐意:“那年挂起书画印去了军营,我就发愿不再吟诗作赋,玉璧啊,你这是在为难我。”
扒口饭进嘴里,玉璧顺手夹了一筷子菜,然后埋头挑去菜里的姜末。至于萧庆之说为难,这不重要,她现在也算了解萧庆之了,只要哄得他心情大好,什么操守道德都可以抛弃掉。当然,这还有个前提,得她来哄,为了下午能顺利过关,哄哄就哄哄呗:“真不写了么,为我破例都不行吗?你要是真不写了,后来人读诗该多遗憾啊,诗史上少了庆之,那就是夜里少了一轮明月,冬天少了千山白雪。关键是,你要一直不写就算了,可偏偏你不但写过,还写过的每一首诗都令天下人口口传唱,你怎么忍心后来人都这么遗憾呢。照我说,还是写吧,发愿什么的,就当不存在好了,反正也没别人知道是不是。”
……
从前被人弄头晕头转向的丫头,如今已经具备了忽悠人的能耐,傅大厨看到可以含笑九泉了!
最后,萧庆之确实就被哄着了,半推半就地写了一首诗给玉璧。玉璧一得到诗,立马就当萧庆之不存在了,捧着诗就招呼着大家伙儿往斗茶会的会场去,留下萧庆之在原地久久回不过神来。
“陈玉璧,你好样的!”萧庆之这叫一个恨。
玉璧捧了诗去斗茶会,又碰上谢春江凑上来,谢春江也是文人呐,他是专程来看玉璧到底请了哪位大诗家的。结果玉璧把诗一展开给他看,谢春江立马就晕乎了:“是晋城侯?”
“嗯。”
玉璧一点头,谢春江更晕了:“晋城侯都多少年没写诗了,夫人,你怎么……不对,平日听人管你叫侯夫人,我还记得你姓陈,你……你该不会是,不会是晋城侯夫人吧!”
“他都没落名款,也没用印,你怎么看出来的?”玉璧还以为不会被人看出来呢。
只见谢春江一指小卷轴上的字说:“倒忘了说,我与晋城侯是同一样行大试的,只不过晋城侯行了武试,我行的文试。但晋城侯大才,那一年的题目正是侯爷所书,那字看过一次就不会忘,天底下能写如此一笔行书的,不会再有旁人。”
其实,也得怪玉璧承认得快,否则谢春江还不敢这么肯定。
“那你看能不能过,这么多年他都没作诗了,也不知道功底还在不在。”玉璧问道。
“怎……怎么可能不过,这可是晋城侯啊!”谢春江这样的读书人,大多都能把萧庆之过往的英雄事迹倒背如流,萧庆之对天下读书人来说,那就纯粹是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出身好,别人家的孩子品行好,别人家的孩子长得好,别人家的孩子文章好,别人家的孩子年少文成,年青武德……
“诶,看你这么喜欢,如果能通过就把这卷轴给你,到时候你拿回家裱起来留给后代子孙当传家宝。”顺手人情她倒送得快,也不知道萧庆之会不会吐血。
闻言,谢春江这叫一个激动,让玉璧把杏花楼三个字糊在卷轴背后,他屁颠屁颠地去跑腿儿。玉璧则在谢春江后边挥小手,说道:“谢东主,别事先说是谁写的啊,否则就凭他的名声,不论好坏都会让他过的。”
“你怎么这般小看人!”继杏花楼之后,不,应该说在杏花楼之前,谢春江就是萧庆之的死粉了,须知天下有不少萧庆之的死粉。
诗一送去,杏花楼形势一片大好,就是后来评委们知道诗是萧庆之写的后,纷纷强烈要求见一见萧庆之本人,评诗的大部分是年轻的士子,大多仰慕萧庆之得紧。
玉璧没想到,杏茶楼的名声没打出来,倒把萧庆之又给炒熟了一遍!
好在谢春江很持重,没有把杏花楼和晋城侯的关系说明白,否则这斗茶会不用进行了,杏花楼直接就能拿头名。
第一零零章 死忠粉遇上偶像
萧庆之的诗很没悬念地夺得第一名,杏花楼的名声也因为萧庆之这个无耻的抄袭者而声名大振,因为萧庆之把杏花楼那句诗改一改化用在他给玉璧题的茶诗里。不得不说,名句就是名句,就算经过玉璧一改,再经过萧庆之一改,这句诗还是焕发出动人的光彩来。
但是过了就好,管是怎么过的,倒是高兴坏了谢春江,晋城侯的手笔啊!他现在光顾着高兴得了真迹,倒忘了真人离自己都不远,捧着题着诗的小卷轴,一笑起来嘴恨不得咧到耳后根去。
“夫人,明儿我再跟你细说,我得赶紧回去把它裱起来,就跟你说的似的,好好收着,将来指着它当传家宝呐。”谢春江说完人就走了,压根不待玉璧回他的话。
这就是死忠粉的力量,玉璧摇头回家,她前脚才进门槛,萧庆之后脚就在门前下马:“你怎么身上有泥,今天又没下雨,芍药,快点准备热水。”
萧庆之看一眼袍子边上的泥点子,说:“刚从燕子塘回来,路上沾的。”
两人进屋,玉璧就奇怪了,萧庆之怎么不问问她那首诗的命运如何。得,山不来就我,我就去就山呗:“萧庆之,你就不问问我诗怎么样了?”
只见萧庆之毫不在意地掸去衣上尘埃,看他的样子,对他来说,袍子干净与否比诗入选与否要重要得多:“那还用问,定然是过关了,否则你不早跳着脚指着我鼻子骂。”
“胡说。我又不是泼妇!”
“是是是,我错了。看你这样,估计接下来还得要我帮衬,得了。接下来的书法、画作你也不用开口,我都给你包了。”要参加斗茶会的茶馆早早就会找好文士帮忙,每到斗茶会。有名的文士各个身价千金,甚至千金难求。萧庆之和玉璧都不太清楚这事,萧庆之今天下午问了问,结果五天十关里有三关和文有关,茶诗、茶书、茶画,茶书说的是和茶有关的书法,茶画自然就是和茶有关的画。
明天到最后一天斗茶会的安排的剩下八关是。第三关是识水,第四关茶点,第五关识茶,第六关书法,第七关识器。第八关茶歌,第九关茶画,第十关沏茶。
晚上,萧庆之跟玉璧略微说了说,玉璧也更有了计较。
第三关识水,玉璧和俭书商量着让素琴去,素琴味觉很灵,这一关倒不像当初玉璧在宫里学那么严谨,只要求分辨出是泉水、井水、江水、湖水、雨水等等。大约十种水,取前五十名进入下一关。
据说这关难倒不少人……
所以玉璧很放心地让素琴上。
上午轮到杏花楼时,素琴表现得很出色,辩识出了九种水源。杏花楼以第十四名过关,前十三名都分辨出了所有的水。到下午茶点,玉璧就只能自己上了。杏花楼里做茶点的师傅确实很厉害,但杏花楼的点心卖了有些日子了,早已经不新鲜,虽然还是那么受欢迎,但是老调重谈地拿来,肯定出不了名次。
一说到吃,萧庆之比让他画画作诗更上心,中午才一进门就问她下午做什么茶点,玉璧指着让人从乡间采来的一筐野蔷薇花瓣说:“野蔷薇团子。”
“听着都不好吃!”
“有本事你待会儿别吃。”玉璧扒完饭也不理会萧庆之,自己动手去做点心。这点心倒也容易,取糯米粉和玉米淀粉混合,再把粉和水按1:1撑到没颗粒后上锅蒸,蒸出来放到温热,把盐水泡过的野蔷薇花瓣用放凉的开水冲去咸味,然后花瓣与蒸熟的粉浆团子轻轻揉匀,最后把馅包进去。
成品会因为花色的深浅而有改变,因为采来的野蔷薇分深玫红和淡粉,玉璧就分两份揉,成品出来一份是玫红,一粉是浅粉,端是粉嫩可爱。味道也非常好,野蔷薇有淡淡的涩味,但是用盐水泡过后涩味全无,只剩下花瓣的香气和口感,十分独特。
外层咬下去就像吃了满嘴花瓣,里边的馅则是淡淡的甜味,保证了吃下去不会夺了茶的香气味,这才是茶点最重要的一点。
做出来萧庆之各尝了一个,看得出他说不上很喜欢,但味道确实不错,也很精致,光是卖相就说不出的好。玉璧又擅长摆盘,拿小木匣子填满野蔷薇花瓣,然后把团子一个个摆上去,萧庆之嚼完嘴里的团子后说:“味道不说最好,卖相肯定是最好的!”
事实证明,萧庆之在这点上很没有先见之明,这时代的茶点不像现代那么品种繁多,吴州也就是杏花楼开了后,茶点里才多了些新鲜的。再说了,东西先就是看个卖相,卖相好了吃得都舒心一些。
相对来说,前四关很简单。真正难的在最后头,接下来两天,从识茶到茶歌,杏花楼都或高或低地过关了。真正麻烦的是茶画和沏茶,谢春江的墨竹馆在识器这一关扑街了,他倒一点不气馁,一天到晚关注着杏花楼的进度:“侯夫人,今天的画是晋城侯画的吗?”
谢春江倒没听说过晋城侯画得一手好画,只诗赋分外闻名。玉璧连连摇头,展开画卷露了右下角的名字给谢春江看:“庆之说是孟涛先生的画作,他说很难求得,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就为这幅画,他还讹了我一顿饭呢。”
“才一顿饭,我愿供十年饭请晋城侯替我去求一幅,这可是孟涛先生的新作啊!你不知道孟涛先生已经多年不画画了吗,你不知道孟涛先生的画作有市无价吗?”谢春江双眼又冒出绿光来了。
“呃,这个不能给你,庆之说是朋友所赠的画作,不能转送他人。”玉璧说完卷起画来让芍药去送。
谢春江远远看了几眼,满脸依依不舍,直到看到芍药转身不见人了,他才说话:“侯夫人,下午的斗茶会有很多行里的大家来,还有不少闻名的文士到场,你可得亲自上场才行啊,吴州能不能拿一回斗茶会的茶王就看你了!”
“本来想请丁师傅上,可丁师傅最近家里有出请假了,那也只好我上了。”玉璧一路走来,总觉得自己在斗茶会上走得也太顺利了,除了第一关,好像每一关都很容易就过了,无惊无险的。
“那就好那就好,还请候夫人多沏一壶,我也好跟着沾沾光。”谢春江一听更不肯走了。
见谢春江坐着不动弹了,玉璧正好把心里的疑惑问出来:“谢东主,总听你们说斗茶会多难,可我怎么好像觉得并不是多困难……”
她没好意思说很容易,很简单,怕谢春江跟她翻脸。谢春江听了她的话则满脸“你应该懂的”笑容,看得玉璧直想泼他一脸开水:“侯夫人,你把晋城侯的诗作拿出去时就应该料想到这个结果,这分明是在告诉所有人,侯爷他在后边支应着杏花楼呢。再加上杏花楼本来就不俗,哪有不过关的道理。”
说完,谢春江又担心她最后一关不拿出水平来,又说道:“最后一关可不行,最后一关来品评的全是行里的名家大家,和有名的文士,这些人都要脸面的,不会给你放水,你可不能再像前几关似的不认真。”
“我每一关都很认真!”玉璧心想,早知道就不用萧庆之的诗了,她随便抄一首也不至于变成现在这样,弄得倒像杏花楼全是靠萧庆之的名头过的关一样。
下午,玉璧特意捧了一瓮龙心泉来,萧庆之下午也特意把时间空出来,陪她一起参加斗茶会。当然是便装,还得刻意注意掩饰一下装束,免得被人认出来,其实萧庆之就是想来喝玉璧沏的茶。
自从有了杏花楼,这丫头就鲜少给他沏茶了,每回都是:“俭书,让人给你们家侯爷沏壶茶来。”
“这是越州带回来的龙心泉啊,我记得味道不怎么好,你不是爱用雪水吗,我让人给你捎了来,怎么不用?”出京后,萧庆之也没再喝过雪水沏茶,其实就是从前在京里也没怎么喝过,玉璧沏的全给淳庆帝喝了,在这一点上,萧庆之是很眼红的。
玉璧也不答他,只烧开水给他沏了一泡,萧庆之一喝眼睛微睁:“有冷香,怪不得古书上说起龙心泉又谓之冷泉,和雪水的冷冽又不同,也和茶本身的冷韵不似。”
“回口是沁凉的香气,把茶味衬托得更加鲜明甘冽,时人不懂它,只道水本身味道不出众就弃用了,却从没想过它为什么有‘天下煮茶之水,龙心第一’的美名。本身不好没干系,能把茶衬托出来才是最重要的。”对于沏茶一道来说,水是骨肉,茶为灵魂,空有骨肉或空有灵魂都同样空洞。
“哈哈,老远就闻到茶香,看来我来得正是……时候。”谢春江话没说完就看到了萧庆之,想起从前在杏花楼里见过,玉璧还给他介绍过,谢春江好一会儿才意识过来,这就是晋城侯啊!
死忠粉遇上偶像,什么事儿都能干得出来。
玉璧赶紧一边沏茶去,最后一关已经叫了开始,杏花楼能不能挣很多很多小钱钱,就看现在了!
第一零一章 多少有些蹊跷
如果要问江南斗茶会之后,玉璧最想做什么,她绝对会说:“把谢春江吊起来往死里揍!”
别问她为什么,什么破名家大儒,什么狗屁不通的有名文士,全是一群拿了银子暗爽,然后暗箱操作把茶王给了楚州某家茶馆。也别问她为什么知道,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显然,楚州某家茶馆就有这样的存在,如果不是他们自家猪一样的队友爆料,玉璧可能还沉溺在江南灵山秀水多高人的印象之中。
结果倒好,没出几天,斗茶会就爆出丑闻来了,如果江南有办报,这几天的报纸头版头条都应该被“江南斗茶会惊天黑幕”,然后再来个副标题“论名士大儒的可收买性”,最后副版弄一堆名士大儒的各种言论。那些言论要么欲盖弥章,要么微感羞惭而矜持并隐寓地道歉。
不过,现在也差不多,整个江南,甚至当朝上下都在谈论江南斗茶会的茶王的含金量。结果宫里淳庆帝发来一旨诏告,命江南重开斗茶会,淳庆帝还嫌自个儿的社稷良臣在江南不够事儿,把斗茶会监督的责任交给了萧庆之。
“也就是说这界的茶王注定跟我没什么关系了,你看你看,陛下还非写明白说与会家眷应当避嫌。陛下分明是妒忌,陛下自己在宫中喝不着我沏的茶,就明发圣旨也不许旁人喝,哪有这样的嘛。”玉璧捧着圣旨研究半天,就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来。
同样捧着圣旨研究半天,社稷良臣萧候爷敢百分之百肯定——陛下就是像自家小玉璧说的那样。妒忌了!他哭笑不得地收起圣旨,陛下有时候还是要胡来,他们顾家就一群不靠谱的主:“你没看清楚,这届只重开最后一关。不过你确实要避嫌。看来就算你想参加,也只能拿明年的茶王了。”
“这不公平,陛下太不讲道理了。”玉璧捧着脸。心说我愁了这么久,被淳庆帝一张圣旨就给瓦解了,太划不来。
“那没办法,除非你愿意现在进京去跟陛下理论,你要真想去,把时间往后排一排就是,等你从京城跟陛下理论完回吴州。再重开就是了。”萧庆之看着玉璧,分明在鼓励她。
玉璧才不理会他这鼓励,揉了揉额头说:“算了,我就知道我没拿第一名的命,从小到大我几时得过第一了。”
“头疼了?你最近怎么这么容易头疼。是累了吧,你也是不该参加江南斗茶会,明明不是什么大事,看你把自己累的。”这操心小事的,比他操心江南官场事的还要累,真是小花朵不经风雨。
“有一点,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最近睡得不好,老迷迷糊糊的。心情好像也不是很好,还容易头疼。”听着好像犯了忧郁症的症状,可她真没遇上什么不顺心的事,江南斗茶会她本来也没放在心上,这都不能算不顺心的事。
“明儿领你去看医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