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异世:原始部落种种田-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汪小雨设想要烧制的管道直径约十五厘米左右,管壁厚约两厘米五。
每一个管道长约六十厘米,其中一头特意做了个稍大的边能和另一管的小头相连,U形弯曲的地方也是一头大一头小。
装窑的时候直接立起来放,因为本身是通的,中空,烧起来受热倒是很均匀,这十五六平米的窑床一窑下来,如果U型弯曲管也按直通管来算,这些烟道管应该能连成二百多米长的管道。
这一窑烟道如果烧制出来没问题,但半地穴式的房屋建筑却让汪小雨犯了难,挖现成的房屋地板?
看着女娲部落虽然总体算是密集,但实际每个房子之间还是隔得挺远的,汪小雨决得最好另找一处新建房并铺设“地龙”管道。
汪小雨的建议很好,听起来都很美好,但是莫表示实施起来难度太大。
只是目前面临了劳动力会紧缸的问题,因为此时,黄豆已经黄了成熟了应该收获了,夏播的玉米成熟了,应该掰玉米棒子了,高粱野稻子什么的也应该收获了,萝卜过几天也可以开始拔了,毕竟如果种太久就是留种的萝卜,萝卜块茎会长布。
而她这几天用那唯一的泡菜坛子腌制的萝卜已经可以吃了,虽然只放了些盐和花椒辣椒,但泡出来的萝卜已经有了泡萝卜的一些风味,如果再泡久一些,定然很好吃。
然后烧陶窑添柴断不得人,为免疲劳出错还要换班。
建房子用砖和粘土混合建也更方便快捷,所以砖窑也得加紧时间安排人手烧。
打猎的人手也是必不可少的,甚至还要多加人手,因为寒季不久以后就要到来,能多捉一只活猎物回来养着,寒季食物就能多一些。
采野菜回来晒成脱水蔬菜也需要人手。
养殖的动物那么多,除了放羊,清扫羊粪兔粪鸡粪放到化粪池里沤肥料也需要人手。
而系统每天安排的任务还要有人去完成,毕竟大多数任务都是完成得越多,得的奖励越多,这几天的奖励比较一言难尽,竟然是一些菌类的种植包。
没错,就是华夏时她曾从网上买回来种植的蘑菇种植包那样的,一小袋一小袋只需要喷水保持湿润,然后在阴暗气温合适的地方就能快速长出蘑菇的种植包!
而前些天他们采集到的月月草正用系统给的脱胶方法浸泡脱胶,现在也到了精梳纺线织布的时候了,这也是需要人手的。
第256章 笑到内伤
寒季快到了,缝制兽皮衣服的时刻也该到了。
再有,烧陶和烧砖要用大量的柴,打柴目前也是一项大任务。
再来就是建大房子让所有女娲族人都能住进去度过寒季,这一听就是个超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手,一时半会儿恐怕是完不成的。
汪小雨这么粗略估算一下,也犯起了愁,听起来确实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御寒和饱腹做为寒季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怎么想都觉得铺地龙这件事对于谈寒季色变的女娲部落人而言,是刚需。
或者,换成其它的取暖方式行不行?比如每家房子里放个炉子取暖?
汪小雨很快否定了这一点,虽然屋顶有透气的窗户,但屋内空气对流并不好,在屋子里生火取暖很容易一氧化碳中毒。
那每家都做个炕又如何呢?这样操作起来好像更方便,屋内砌炕,屋外挖火膛,这火也不用烧太大,只要火燃着不灭炕上就暖和。
可是总不能一直赖炕上吧?
虽然事情很多,可是有许多都是短期任务,细细算一下,将人员合理分配,会不会好一些?
应该会好一些吧?只是没有纸笔,真不方便!
毕竟这么多人都是激活了血脉之力的,而且几乎找不到懒人,都愿意为了寒季,为了女娲部落贡献自己的力量。
莫早早地去做系统布置的每日任务:“每活捉两只猎物,奖励平菇菌种植包一袋。”
活捉猎物的事,就莫和小河做得最好,因此,二人是主力,此时虽然猎物也还不少,但是有许多候鸟已经开始迁徙,有些冬眠动物也减少了出现的频次。
因此能活捉的机会也降低了许多,汪小雨今日心理目标是活捉上六只猎物,获得三袋平菇菌种植包就不错了。
但莫和小河还有风叔各给了汪小雨一个极大的惊喜,让汪小雨差点笑到内伤。
莫带着一个没能激活血脉之力的青年上山,青年背活猎物,莫直接捉活猎物,一整天下来,也捉了十来只,獾,兔,山鸡,一只都没受伤。
小河就更让人惊喜了,人说狡兔三窟,小河却有本事带着安直接端了一个兔子窝,里面大兔子捉到一只,小兔子六只。
这还不算,她端兔子窝之前还挖到一窝老鼠,大老鼠跑了,小老鼠都还没长毛,七八只窝在一起,虽然小河也恶心这东西,不把它当猎物,但安说都拿回去,万一算猎物,奖励会得到多一些。
最神奇的要属风叔了,他拿来的东西,系统竟然在长时间的沉默(或者计算)之后,报出了两百零六这个数字,他一个人就挣回来了一百零三个平菇种植菌包!
原本最积极参加完成任务的风叔,原本一听到要活捉猎物,发现自己帮不上忙,有些失落地回去扫厕所去了。
后来不知怎么灵光一闪,拿了自己的鱼篓子跑到河边,捡了几只螺敲碎了壳扔鱼篓子里,然后放到河边水里,用木棒和绳子将鱼篓固定位置。
之后干脆跑回部落,借了全部落的几十个鱼篓子跑到河边,每过一段距离就这么放一个鱼篓子。
鱼这东西,腥气太重,不到寒季,几乎没人吃它们。
第257章 垫底的首领
但是寒季河水结冰,又不太好捕捉。
现在夫人建的陶窑能烧那么大的缸,不是也能把鱼养在缸里?
如果能养活,那寒季不是现成的食物又多一些了?
就算养不活,这鱼篓子诱进来的鱼应该也算猎物吧?
虽然还没见夫人种出来过,不知道平菇菌种植包种出来会是什么东西,但既然有种植二字,肯定不是什么坏东西,值!
这样,早上放到黄昏,虽然最后收鱼篓回来往缸里倒时,鱼并不多,但是虾和螺不少,系统竟然都算上了!
风叔嘴都没合拢过!
莫得知时,面上表情极其丰富,说不清该喜还是该恼,这任务还能这样交?
这不是钻空子吗?
两只小虾就算两只活猎物?
这难道就是小雨说的什么脑筋急转弯?
那小雨会不会嫌弃自己?
交了任务小河就兴致勃勃地指着粉色的幼鼠对安说:“烤,吃!”
安纠结地看着那幼鼠,一脸蛋疼之意。
汪小雨好笑地看着安,自从那次和猛豹“单挑”晕倒,她救了自己之后,就一直躲着自己,很是别扭。
她多次去表示感谢之意,人还没到跟前,安就一溜烟跑远了。
这次若不是小河捉的那些兔子幼鼠是她背着提着的,恐怕也是不会近她身。
“安,上次的事,谢谢你。”
安正在纠结小河要把那小小只的幼鼠烤来吃,突然听到汪小雨这么说,一时都愣住了。
她说不清心里什么感觉,当初救汪小雨也是行动快过脑子。
现在看到汪小雨神情真挚,倒是淡定了下来,抬高了下巴,傲娇地说:“我只是不想莫伤心。”
汪小雨知道她有些别扭,笑了笑:“无论如何,你救了我。”
“小河,烤老鼠去。”安一脸高冷,不再理会汪小雨,拉着小河脚步匆匆跑了。
汪小雨没嫌弃莫,莫却从猛豹眼中看到了讥讽之意。
莫眉头一皱,却并没动怒,看着满地的生坯:“小雨,这一窑还是烧大缸和泡菜坛子吗?不如开始烧你说的管道吧!”
汪小雨眼睛一亮:“你想到办法了?”
莫微笑着点点头,今天寻找猎物的时候都一直在考虑这件事,所以一整天才捉了十三只活猎物,小河和风叔比自己获得的奖励都多,他就垫了个底,这让他很是惭愧。
但现在看到小雨惊喜的表情,他的心里喜滋滋的,值了!
留下猛豹梧桐和青竹等人继续做大缸和泡菜坛子,她和莫则找了块空地,莫说人手和时间安排,她则用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
天气很快就会转冷,到时猎物能放的时间也长了,打猎的人手需要更多,吃不完的肉腌制后留到寒季吃。
最近十天不用增加人手,每天安排激活了血脉之力的四人加上未激活血脉之力的八人上山打猎即可。
十天后每过五天,各增加两名激发了血脉之力和未激活的人手。
寒季来临,平时做饭、烧窑、还有日后取暖都要大量木柴,现在准备再多木柴都不过分。
第258章 确定
因此,每天砍柴晾晒柴是必须的,过段时间如果天气没这么晴朗了,可能还需要烘干,或者烧成木炭。
每天安排二十人砍柴,砍柴需要时间,从山上将柴挑回来更需要时间,尤其是湿柴那么沉重,需要耗费的人力太多,湿柴晾干要一定的时间,但山林里阳光没那么充足,最好还是运回女娲部落再晾晒。
两只大野牛到现在一直悠闲地住牛棚里,此次从山上往下运木柴它们可帮得上大忙了。
采野菜回来晾晒成脱水蔬菜或者腌制成泡菜的人手,打猎的人打猎途中顺便摘采,另外再安排六七人上山去摘采。
要建房,烧砖窑的人手就要增加和轮值,不但如此,砖窑也要扩大,建好后由六人值守,两人一组,一组白天守,一组晚上守,就此轮值,保证六人都有充足的休息时间,黑夜白天上班时间也能均匀分配。
陶窑要烧制烟道,也是要人手烧窑和制坯,双火膛,且比砖窑大多了,也马虎不得,这需要安排至少十二个人倒班。
做任务需要的人手依旧和以前一样,根据任务的大小和不同,每天临时决定参加任务的人数。
负责给养殖动物打扫喂食的人数不用多,就礼叔乐叔两个人足够了,它们的食物除了礼叔乐叔去找的,再加上孩子们割草,捉虫子就足够了。
黄豆现在可以收获了,并不算多,两个人最多一天就收回来了,至于将黄豆粒剥出来,这个用汪小雨说的方法,先连豆枝一起放到几个竹匾里晒,晒干后再人工将黄豆拍打挑拣出来。
玉米高粱数量也都不算多,收集回来之后一串串束起来晾晒,也是五六个人最多两天就收回来了,接下来的晾晒也只需要一早一晚收拢。
从汪小雨到女娲部落那天到现在一直天晴,她都还没见过下雨。
拔萝卜,摘棉花这些也是短期内突击任务,暂时抽取大量人员,一两天就能全部完成。
再来就是挖红薯和芋头,红薯比较集中,多安排点人手一天就挖完了,芋头比较分散,可以不用专门去挖,待寒季来了,需要吃时再去挖。
按汪小雨的说法,红薯要挖个红薯窖储存,这大概也需要三四个人挖一天。
建房子要挖地基,要开采石头,挖土,这是个大工程,砖墙房子以前女娲部落并没有建过,现在有了建陶窑的经验,对于建砖房倒是不太担心。
建房子要小雨监督,他也要做为其中主力。
另外,小雨说的用月月草织布,小雨说那个机器她也没用过,还要研究,研究出来之后,这种细致的活,芭蕉性子沉稳比较适合,可以把织布的事交给她。
还有之后的棉花,等棉花可以摘的时候,房子应该已经建好了,没有什么时间冲突。
固定的人手加上活动的人手,基本够用,按莫的想法,汪小雨在地上画的也差不多,这件事就这么愉快地拍板了。
第259章 举一反三
纺织机琢磨起来也不算复杂,月月草纤维脱胶以后,汪小雨和芭蕉一个上午就弄明白了,这是很简单纺线和织布一体的机器。
织布用的是梭织法,纺好线后,经线自动排列得整整齐齐是,而小小的梭子在经线之间穿梭形成纬线。
纺好的线左右手一拉,韧性还不错,应该比较结实。
细细密密的这么一织下来,虽然进展缓慢,但是织好的地方,虽然没有汪小雨身上的T恤看起来那么细密柔软,但也是女娲部落破天荒的第一招。
月月草植物纤维织布成功后,汪小雨就沾不上边了。
别说汪小雨,就连芭蕉都沾不上边儿了,原因无它,因为怀孕的月亮把这活儿抢了去,谁也不让。
她怀孕后被大山禁止上山打猎,只能做些很简单的事,早就把性格活泼好动的月亮给憋坏了。
遇到纺织机这新鲜玩意儿,月亮简直爱不释手,恨不得一时都不要停,一直织下去。
这让汪小雨和芭蕉哭笑不得。
这纺织是一项很需要耐心的事情,不断重复着同样机械的动作会让人心生厌烦,若是往常的月亮,怕是最多能坐下片刻便不耐烦了。
现在却生怕别人和她争。
月月草纤维本身的颜色是浅浅的蓝绿色,织出来的布看着素净好看,有月亮织布,汪小雨和芭蕉则用水在石桌上画衣服的剪裁图。
当然,主要是汪小雨画,芭蕉看。
汪小雨脑子里现代的衣服款式不要太多,只是芭蕉说寒季来临是很突然的,这么薄的布料做出的衣服御不了寒。
所以汪小雨绞尽脑汁回想华夏御寒服常用的填充物,首先就是植物纤维填充——棉花,然后是动物纤维填充——比如鸭绒鹅绒,总之是禽类的绒毛。
动物皮毛的汪小雨就没考虑了,因为女娲部落寒季最多的衣服也就是动物皮毛制成的。
而在动物皮毛上加这么薄薄的一层,并不会有明显更好的保暖效果,这样做只会浪费材料。
鸭子和鹅少,但是野鸡、各种鸟类真心不少!
这竹楼下养的禽类并不算多,但是整个部落每天吃的禽类可不算少,这一直以来它们的毛和绒都没有利用起来,当废物扔了。
艾玛,汪小雨感到一阵肉疼!她怎么早没想到呢?太浪费了。
还好还不算太迟,按莫和芭蕉所述,寒季来临大约还有一个月,这一个月内部落里食用的禽类所有的羽毛和绒都分别集中起来,到时寒季御寒的衣物能多一些。
芭蕉这姑娘脑子确实够用,得知汪小雨所想的填充物要求轻便蓬松,提出月月草纤维脱胶后就挺蓬松的,不纺成线,填充到衣服里是不是也能保暖?
这句话就让汪小雨眼睛一亮!
对啊!有何不可?
而且月月草只是她尝试的第一种织布的植物纤维,其它应该也有适合织布或填充的植物纤维,既然现在系统教了简单的植物纤维脱胶方法,就可以多试验一些植物,找出适合织布或填充的植物纤维。
第260章 新房子
接下来的日子过得十分紧张而充实。
木柴围着女娲部落每个房子堆得满满的,竹匾新编了不少,因为要晾晒的食物很多。
收割的黄豆晒干后,没几天就开始收玉米,玉米串起来晾晒方便,但是会被老鼠晚上偷啃。
本来一个个饱满的玉米棒子上有着被老鼠啃过的痕迹,这让女娲族人和汪小雨都觉得十分肉疼。
艾玛!为了留种子,她们连尝尝鲜都忍住了。
汪小雨都打定主意,如果寒季食物够,她是要尽量保住这些玉米,来年春季种下去,收获更多的玉米,现在却被老鼠给啃了……
于是玉米棒子上的玉米全部被撸下来晒干,然后存到陶缸里,再放到她空间里,看那些老鼠还怎么啃!
布匹纺织也很顺利,月亮不能久坐,她每天只被枫婆婆允许上午纺一会儿,下午纺一会儿。
其他时间基本都是芭蕉占着,汪小雨有时会在芭蕉做饭的时候接手纺一会儿。
各种植物同时在不同的陶缸里进行纤维脱胶,果真还找出来了几种适合纺织的植物纤维,有些纤维特别短的,更适合填充。
汪小雨反复在脑子里想弹棉花的细节,但是她没有亲眼见过,只是在某次某个小镇上路过弹棉花的店子瞟了一眼,就这么一点印象,只能想起有个好像弓的东西,怎么弹的,她确实一点都想不起来。
小狼崽整天在女娲部落里跑来跑去,除了竹楼大家一致不让它们接近以外,别的地方都由它们来去自如。
虽然是狼崽,毕竟牙都没长齐,两只都萌萌的,大人小孩都不怕它们,还喜欢给它们吃的。
这两只小狼崽也特别聪明,它们记忆力特别好,谁给它们吃过东西,它们对这人就特别亲昵。
砖窑陶窑都有条不紊烧着,地基已经挖好。
按汪小雨的想法,借鉴福建客家圆形土楼的模样建立新房子,只不过她没有把握建楼,只建平房以防万一。
地龙的火膛口设计在圆心处,地龙管道成辐射状平面360度往外扩张。
火膛口这里顺便搭几口大灶,方便给地龙供热的时候也可以做饭或者烧水喝或者洗澡。
而地基则是围着圆心挖的,石头都是质地坚硬的花岗岩或者石英岩。
房屋虽然是一层,但是所有鉴于女娲族人都要住进来,汪小雨设想的是分为内层房屋和外层房屋。
从空中往下俯视,就相当于三个同心却不同半径的圆叠在一起。
里面两个同心圆之间的部分是四十间相连的房间构成的。
外面两个同心圆之间的部分,也是有六十间相连的房屋构成的。
里面那一层的40个房间,房门是靠近圆心,而外面那一层的60个房间,房门都朝外。
这样的做法,除了大门那里的房间外,其他每一间房和别的房间都有三面墙是共用的,节省地方,也节省工时。
地基已经挖好后,汪小雨突然觉得这样的建筑方式,如果说其他部落要攻过来,外面开门的那一层很危险,但是建成两层楼这样,她又怕垮掉。
最终汪雨决定把这圆形房子建好之后,按他们原来件房子的方法在这圆形最外面一圈,再挖一条深深的壕沟,保护起来。
第261章 挖竹笋
红薯还没开始挖,汪小雨空间里已经存放了三缸带壳的花生,两缸子晒干的稻谷,一缸半黄豆,一缸高粱米,一缸玉米,还有满满一缸子干豇豆,一束一束的不同种类的脱水野菜放了满满四篮子,还有做任务得到的一小袋一小袋的小麦种子,汪小雨也用一个篮子装了起来。
另外就是萝卜,这是目前最不缺的一种疏菜,地里还有好些没有拔,等寒季来了再去挖也不迟。
即使这样,目前泡菜坛子除了两个泡菜坛子泡的酸豇豆以外,其它都泡满了酸萝卜。
因为后面都在烧管道,只有第一窑烧制了一个小泡菜坛子,第二窑里稍微大一些的泡菜坛子十来个,等管道烧制时,还可以再烧制少量泡菜坛子。
因为挖竹笋的时候到啦!
这东西女娲部落可真不缺!
周围许多竹林,随便去挖挖一上午就能挖到满满两竹筐。
只是这东西和芋头一样,女娲族人也不是没吃过,但是并不觉得这是正常时期的食物。
寒季为了活下去,就连树皮草根都吃过,竹笋当然也不例外,好在能吃竹笋的时候通常都意味着寒季即将结束,所以竹笋即使苦涩难以下咽,他们也会吃,因为这代表着希望!
可是现在还没到寒季,夫人却带着小河和安去挖竹笋,还发动有空闲的人都去挖。
虽然夫人来女娲部落以来,做的事都是对的,但女娲部落的人因为脑子里固有的印象还是让他们对汪小雨挖竹笋的做法不太理解,所以他们都按兵不动,几乎没人去挖。
对于安这个一向和夫人唱反调的人,这次竟然闷声不响跟着一起去挖竹笋也是有些惊诧。
女娲族人的反应让汪小雨有些无奈,竹笋这东西,在华夏可比许多蔬菜都贵!
这时候,最直接的就是用行动证明了,她厨艺不行,但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母上大人做竹笋的流程她还是牢记于心的,有芭蕉的厨艺支撑,她只需要把流程转述给芭蕉,芭蕉就能还原至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精髓。
汪小雨和小河安三人在竹林里挖了半天的竹笋,安挑着担子就要往下走,汪小雨拦住了她:“我来。”
安瞪大了眼看着娇小的汪小雨,眼神里都是“你逞什么能”的不赞同。
汪小雨先将三把锄头放进空间,然后将自己那个背篓放进空间,之后将小河的那个背篓放空间,接下来,安就主动将两个竹筐直接奉上了。
这一来,安有了新的想法:“那他们砍的柴你是不是也可以毫不费力地拿下去?”
汪小雨摇摇头:“不行,少量的还可以,大量的我身体会出问题。”
安若有所思。
有大大的竹笋,也有细长的箭竹笋。
安干起活来比汪小雨想像的利落多了,剥竹笋皮,洗竹笋,将楠竹笋切成片,每一个动作都如行云流水。
这让汪小雨刮目相看,以前不怎么见安干活,还以为她是少有的女娲部落游手好闲的人,没想到人家做事比自己妥当多了。
第262章 生命力旺盛
汪小雨也生火烧水煮竹笋。
这竹笋煮了之后,泡水一天一夜,苦味就会消失,这时候再将竹笋晒或烤成笋干,或者直接烹饪即可。
次日,苦味消失的竹笋被汪小雨送了部分出去,最简单的就是凉拌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