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锦绣佳妻-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入大溪者也。国清之东为螺溪,发源于仙人鞋,下坠为螺蛳潭,出与幽溪会,由城东而入大溪者也;又东有楢溪诸水,余屐未经。国清之西,其大者为瀑布水,水从龙王堂西流,过桐柏为女梭溪,前经三潭,坠为瀑布,则清溪之源也;又西为琼台、双阙之水,其源当发于万年寺东南,东过罗汉岭,下深坑而汇为百丈崖之龙潭,绕琼台而出,会于青溪者也;又西为桃源之水,其上流有重瀑,东西交注,其源当出通元左右,未能穷也;又西为秀溪之水,其源出万年寺之岭,西下为龙潭瀑布,西流为九里坑,出秀溪东南而去。诸溪自青溪以西,俱东南流入大溪。又正西有关岭、王渡诸溪,余屐亦未经;从此再北有会墅岭诸流,亦正西之水,西北注于新昌;再北有福溪、罗木溪,皆出天台阴即天台山北面,而西为新昌大溪,亦余屐未经者矣。溪,亦余屐未经者矣。,俱无甚奇。
国清之西,其大者为瀑布水,水从龙王堂西流,过桐柏为女梭溪,前经三潭,坠为瀑布,则清溪之源也;又西为琼台、双阙之水,其源当发于万年寺东南,东过罗汉岭,下深坑而汇为百丈崖之龙潭,绕琼台而出,会于青溪者也;又西为桃源之水,其上流有重瀑,东西交注,其源当出通元左右,未能穷也;又西为秀溪之水,其源出万年寺之岭,西下为龙潭瀑布,西流为九里坑,出秀溪东南而去。诸溪自青溪以西,俱东南流入大溪。又正西有关岭、王渡诸溪,余屐亦未经;从此再北有会墅岭诸流,亦正西之水,西北注于新昌;再北有福溪、罗木溪,皆出天台阴即天台山北面,而西为新昌大溪,亦余屐未经者矣。防盗
45。2016/10/27
世子夫人张氏怀了孕,大夫看了之后说她胎息微弱,身子也不是很好,需要好好的精心调养,安心养胎才好。
“老太太,你看这天也渐渐热了,要不让世子夫人去靖山别院里好好休息一阵子,避避暑。等过个几个月,天气凉快了,孩子也坐稳了,再把她接回来。”
这么多年都没有孩子,老太太秦氏高兴之余也希望张氏能好好的养好身子,生个健健康康的孩子,不要再像花姨娘那样生出个病秧子,劳得上上下下的人都跟着操心,最后还是没有站住。
老太太秦氏身边的刘嬷嬷是秦氏嫁到安国公府来的时候带来的贴身大丫鬟,后来秦氏又做主给她找了门好的亲事,嫁了人的大丫鬟就变成了管事娘子,几十年过去了,管事娘子又变成了管事嬷嬷。
刘嬷嬷知道老太太秦氏最关心的是什么,再加上张氏又才被花姨娘气着了,现在又诊出来是怀了孕,加上花姨娘那泼辣性格,世子郑家祥又偏爱花姨娘,只怕张氏在府里待着也无法静心养胎。
刘嬷嬷说出这样的提议老太太秦氏是明白其中缘由的,也知道这是刘嬷嬷的好意。
靖山别院是老太太秦氏的陪嫁庄子,里面的人也都是老太太秦氏的人,全部都是家生子,是值得信任的人。张氏到靖山别院里养胎是再好不过,起码旁人的手伸不到靖山别院里去,她的安全是足够得到保证的。
“那就安排安排,让张氏到靖山别院里住上些日子。”老太太秦氏就吩咐了刘嬷嬷去安排此事。
老太太秦氏会安排张氏到靖山别院里去养胎,而不是把花姨娘移出去也是有所考虑。张氏怀了孕,自然不能伺候郑家祥,而花姨娘又是个三天一小吵五天大吵的性子,郑家祥又偏偏宠爱花姨娘,这对张氏养胎肯定是不好的。把花姨娘移到庄子上去,又没人能伺候郑家祥了。那就只能移张氏,张氏要是不走,她又不能伺候郑家祥,那郑家祥多半都是要去花姨娘那儿住的,只怕会让张氏更生气吧,要是气着了那就不好了,怎么说张氏也都是个高龄孕妇了,还是小心为好,把她送到靖山别院里去养胎是再好不过。
老太太秦氏也是这么过来的,自然也知道怀孕的时候不喜欢看到那些讨人厌的女人们,那些都是要抢她的丈夫,生的孩子都是要抢自己孩子地位的孽子。
老太太秦氏这一辈子生了郑家祥一个儿子,两个女儿,而安国公郑鸿盛其他的姨娘妾室通房没有一个人生出的儿子站住了,最后也就只有两个庶女长大成人。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怎么来的,那些年又是怎么过的,老太太秦氏心里清楚明白得很。现在安国公府里人丁单薄,孙子辈里就郑安阳一个庶长子,老太太秦氏有时候都会觉得这怕是当年那些事情的因果反噬,才会造成现如今的结果,所以她从几年前起开始信佛,希望借此能得到一丝心里安慰。
刘嬷嬷去了张氏的芳华园,让张氏屏退了下人,把老太太秦氏的担心和关心都一一跟张氏说了个清楚明白,再把老太太秦氏想要安排她去靖山别院修养的事情说了。
张氏也不是个榆木疙瘩,自然知道老太太秦氏是为了她好。她这么多年跟郑家祥相处下来,在他的偏心偏爱的对待中,早就对他的感情淡得很好,他要住花姨娘那儿,他要宠爱花姨娘,她都不怎么在意了,她这么多年不挣不抢,时时处处让着花姨娘,一是她本就是这么个平淡的性子,二是是她早就看开了。此时让她为了养好自己的孩子到靖山别院里去静养,她自然也是愿意的,只有一点她不放心,那就是女儿郑如意。
“只是如意那儿……”
“世子夫人你放心,大小姐是老太太的嫡亲孙女儿,老太太会好好看顾她的,不会让她受委屈。”
得了刘嬷嬷的承诺,张氏也就放心地点了点头,答应了去靖山别院安心养胎。
此外,花姨娘因为冲撞了张氏,差点儿害得张氏流产,老太太秦氏伐了她禁足半个月,在房里好好的学习规矩,并叫了两个嬷嬷过去看着花姨娘,每日里总要让她跪上一个时辰。
对于这样的处理张氏还是满意的,花姨娘仗着郑家祥的宠爱作威作福了这么多年,很多时候郑家祥知道了,也都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老太太秦氏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她不太爱管儿子房里的事情,所以这么多年来花姨娘从来没被狠狠的罚过,以至于她越发的嚣张。像这一次要不是张氏怀了孕,花姨娘也最多过来跟她道个歉,敬杯茶也就完了。好在这次老太太秦氏出了手,花姨娘才没讨到好去,连带着郑如玉也天天被关在房里,被罚抄《女诫》《女训》一百遍。
安国公府里一直是老太太秦氏在管家,既然已经决定了张氏静养的事情,两三天也就把所有的安排做好了。张氏也就带着一大堆的丫鬟婆子等去了靖山别院。
等世子夫人张氏一走,半个月时间一晃而过,花姨娘的禁足也解了禁。
这半个月来,花姨娘没有见到过郑家祥心里也有些慌,回想起上一次郑家祥为了张氏怀孕被气到的事情到她屋里发火,还伸手打了她一耳光,花姨娘真怕自己就此失了宠,连忙就给郑家祥身边的小厮塞了银子,让小厮配合她的计划,引了郑家祥去见她。
那一日夜里,郑家祥应酬了回来,本来就喝得微醺了,小厮就将计就计,依了花姨娘的计划,做了个顺水人情。
花姨娘使出了浑身解数尽心服侍,把郑家祥哄得是心情大好。郑家祥一高兴,就一连三天宿在了花姨娘房里。此后,花姨娘又耍了耍小性子,哭了一哭,跪了一跪,又认了错,直哄得郑家祥叫她心肝,私底下给了她不少好东西。
这世子夫人张氏一走,没有了正室夫人在头上压着,郑家祥又重新到了花姨娘房里歇息,花姨娘也就又抖起来了。花姨娘一抖起来,乖了半个多月的郑如玉也憋坏了,一看事情过去了,父亲郑家祥也不追究了,就再次原形毕露了。
这一日,去外祖母家定国公府玩了好几日的郑如意回来了。郑如意是张氏唯一的女儿,张氏又是定国公夫人陈氏唯一的女儿,陈氏自然喜欢郑如意这个外孙女儿喜欢得紧,郑如意去跟她告别要回安国公府的时候,陈氏就给她塞了许多的好东西,包括郑如意手上的那个花式新颖的金镯子。
郑如意很喜欢外祖母送的这个金镯子,不光是因为款式新颖好看,还因为是外祖母给她的东西,她就格外的喜欢,从得了之后就日日戴在手上。
殊不知这还没戴几日了,就被眼皮子浅薄的郑如玉看见了,郑如玉先是磨了郑如意要。这金镯子是外祖母送的,郑如意如何肯给,两人拉扯中,郑如玉便恶向胆边生,把郑如意推进了荷花池里。
这便有了郑如意穿越的事情。
在靖山别院里刚刚静养了一个月的张氏得了消息,一下子没惊得昏过去,好在听到郑如意没有事,才终于放下一个提到嗓子眼的心。她一刻也待不下去了,连忙就吩咐了张嬷嬷收拾东西,紧赶慢赶地赶回了安国公府。
这便有了穿越后的郑如意和世子夫人张氏的相见。
郑如意乍一见世子夫人张氏就把她当做了前一世的亲妈,一时间百感交集,进了屋里就忍不住搂着张氏哭了起来。
张氏并不知道郑如意的所思所想,只当她了被郑如玉推下荷花池里受了委屈,当下心里一酸,也忍不住跟着抹起泪来。
两母女搂在一起呜呜哭了一通,足有片刻才舒缓了心里的郁气,收住了眼泪。
张氏命张嬷嬷吩咐了丫鬟捧了水来洗脸,丫鬟服侍张氏和郑如意重新梳妆擦粉,好好休整了一番才算完。
“母亲,你现在怀了孩子,一定要注意身子,静心安胎。刚才是女儿不对,不该引得母亲也跟着我一起哭了一场。”
张氏现在已经有三十二岁了,在这个年纪还怀上了孩子,真正是高龄孕妇了,孕妇最忌情绪激动,大喜大悲。情绪过于激动是会引起流产的,特别是张氏才从靖山别院里回来,一路上坐马车特别辛苦,一番折腾总是不好的。而这个古代医疗条件又这么落后,孩子一旦怀上就必须生,半途流产这种事情常常最后会弄出一尸两命,即使母体保住了,也多会落下病根,身体亏损严重,要想养好都不容易,再想怀孕生孩子那就是做梦了。
郑国公府里多年没有女子怀孕,张氏和郑家祥关系又很一般,是以张氏好不容易才怀上这个孩子,对这个孩子也是格外的看重,不光是张氏自己,整个府里都对这个孩子十分的期待。
张氏是很希望这一胎是个男孩就好了。郑国公府里子嗣单薄,现如今郑家祥就只有郑安阳这么一个儿子,还是庶子。要是张氏这一胎生下来是个儿子,那就是嫡子,身份地位则不是一个庶子可以比的。张氏也能更加坐位世子夫人这个位置,自身也更加的有底气。
想到孩子,张氏脸上也焕发出了容光,“我这次怀孕一点不好的反应都没有,想来这个孩子是个疼娘的孩子,比怀你的时候还要轻松得多,想来必定是个好的。”
郑如意早就听过身边的嬷嬷说过许多遍张氏怀她的时候如何的难受辛苦,一天到晚吃什么吐什么,一直吐了五个多月才渐渐好起来。
46。2016/10/28
郑如意听张氏夸肚子里的孩子听话会心疼娘让她并不觉得不难受,郑如意也没有一丝不高兴,反倒是替张氏松了一口气,怀孕前期孕吐不严重,孕妇没有什么不适,能吃能喝休息好,身体也能长得好一点,胎儿也就能长得好一点,到后期就更能供给胎儿需要的营养,孩子也才能保证健康。
不过郑如意还是想到了其他的地方,她也看过一些这种宅斗小说,豪门大户里也不乏类似的事情。
“娘,你现在吃的饮食还是张嬷嬷在管着的吗?”
张嬷嬷是张氏从娘家定国公府带过来的人,是定国公夫人陈氏调教好了给张氏的嬷嬷,张嬷嬷一直伺候着张氏的饮食起居。郑如意有此一问,也是怕别的人在张氏的饮食里做手脚。
张氏一听郑如意这话就明白她是个什么意思,心里也是一阵烫慰,她的女儿是真的长大了。
“我的饮食一直都是张嬷嬷在管着,这一点你不用担心。”
定国公夫人陈氏当初调教张嬷嬷的时候为的就是照顾女儿的这些,定国公夫人陈氏也是出生世家豪门,看的多,懂的也多。她又只有张氏这么一个女儿,从小捧在手心里长大,嫁了人也希望她过得好,不要在这些肮脏事上栽跟头。
张嬷嬷是专门学过一些基本的识毒辩物的本事的,一般送到张氏手上的吃食,都是她先试用过才端上来给张氏,有张嬷嬷看着张氏的饮食也让人放心。
郑如意道:“有张嬷嬷管着我也就放心了。”
当年张氏怀郑如意的时候就是张嬷嬷不加他人之手管着张氏的饮食,张氏那会儿吐得那么厉害,张嬷嬷就变着法子给张氏做好吃的,一直把张氏照顾得很好,孩子也一直在肚子里健健康康的生长,等到张氏生产的时候也十分的顺利。郑如意对张嬷嬷自然是放心得很。
郑如意又道:“娘,你房里的丫鬟婆子也让她们不要用香了。”
本来夏天天气热了,一动就流汗,用香什么的压一压,身上的味道也会好闻一些,可是怕就怕有心人在香里面动手脚,掺上会让孕妇滑胎的香,然后让孕妇中招,这也是古装宅斗电视剧里面必备的情节之一,郑如意可不想让张氏遇到这样的情况。
张氏忍不住就笑了,真没想到自己的女儿一个月不见就懂了这么多,连这些细节都注意到了,以前她老是觉得郑如意没长大,教她一些东西她也不爱学,每次都敷衍了事,让张氏这个做娘的也很是担心。现在听郑如意说起这些来,心里也很是宽慰不少。
“你能想到这些真是不错。张嬷嬷早就已经吩咐了下面的丫鬟婆子了,现在能近我身的丫鬟婆子基本都不用香了。”
张氏虽然性子和善,不争强好胜,对于花姨娘的嚣张跋扈也是一忍再忍,但并不是说她是什么都不懂的笨蛋,她只是不想也不屑去搞那些污七遭八的事情脏了自己的手。
其实张氏并不是什么都没有想过的,她曾经也想过一些主意,但最后都没有做。
张氏从嫁进安国公府开始,先是三年无所出,后来郑家祥抬了卫姨娘和花姨娘,偏爱卫姨娘,她也是哭过怨过恨过的,可是卫姨娘对她是真的恭敬,她也就放下了许多心结。等到卫姨娘一死,她与郑家祥之间的情谊有一次由浓转淡之后,她却似乎看开了。男人的心要是不在自己身上,搞那些污七遭八的事情也一样拴不住男人的心。她也就绝了那些心思,只一心一意地教导女儿,只盼着她平安健康长大。
只是让张氏没有想到的是,她竟然能又怀上了孩子,这也许就是老天爷看在她没有做过什么亏心事的份上奖赏给她的吧!张氏伸手抚上肚子,心里十分满足。
郑如意又陪着张氏说了一会儿话,见张氏有些乏了,就扶她到床上休息。孕妇都有嗜睡的症状,张氏躺在床上一会儿就睡着了。
等张氏睡着之后,郑如意对一旁伺候的张嬷嬷道,“张嬷嬷,母亲要多多拜托你照顾了。”
“大小姐不用这么客气,奴婢是世子夫人的嬷嬷,定国公府的家生子,奴婢一家都得了定国公府的厚待,照顾世子夫人是奴婢的责任,奴婢会尽心尽力照顾世子夫人的。”
张嬷嬷一家都是定国公府的家生子,一家人得了定国公府的照顾,儿子从小跟着二少爷张士铭读书习字,前几年得了定国公府的关照,现在也在定州下面的一个小县里面当了一个县令。现在也算是当官的人家人。张嬷嬷没有跟着儿子去享福,而是一直留在张氏身边照顾,也是为了报答定国公府一家对她的恩情,对张氏也就是真的一心一意,半点儿马虎都没有。
听了张嬷嬷的话,郑如意满意地点了点头。她会说这样的话,一是张氏现在还真的需要张嬷嬷这样的能手在身边照顾;二是想着敲打敲打一下张嬷嬷,让她记得自己的身份,摆好自己的位置,不要生出一些不好的念头来。不过好在张嬷嬷并不是什么有歪心思的人,一心一意地只想着伺候好自家主子,郑如意也就放了心。
郑如意出了芳华园,回到如意苑,正准备休息一下,丫鬟百合就跑进来说四季园里出事了。
“那个叫小玲的丫鬟上吊死了。”
啊……
郑如意吃了一惊,连忙问百合到底是怎么回事。
郑如意对那叫小玲的丫鬟也是有点印象的。
丫鬟小玲是花姨娘房里的针线丫鬟,手指灵巧,人也伶俐,会绣很好看的花样,每每做出来的针线都很得花姨娘的欢喜。
因着针线出众的缘故,小玲经常在花姨娘面前露脸。小玲原本打算把花姨娘伺候好了,找个机会求个恩典能放出府去,毕竟花姨娘是那么的受宠,她在世子爷郑家祥面前说的话有时候比世子夫人张氏都管用,只要花姨娘高兴,总是会有机会能出去嫁人的。
小玲已经快十八岁了,她不想在安国公府里做一辈子伺候人的丫鬟,她想能出得府去,带着这些年攒的私房钱,还有自己的一门手艺,找个合适的人家嫁了。
在安国公府里生活虽然不错,主子们待人也算宽和,月银也比一般的人家还多些,每次绣了好的东西,花姨娘也会赏她些东西,她这些年攒的私房钱也是很丰厚的,只是待在安国公府里始终只是一个伺候人的丫鬟。她家哥哥已经娶了亲,嫂嫂也很贤惠,娘上了年纪需要人照顾,哥哥嫂嫂就把娘伺候得好好的。娘都经常跟说她,她哪天要是出得了府去,就去给她找个好人家。
谁又愿意一辈子伺候人了?
小玲自然也不愿意一辈子伺候人。
有想法总是好的,小玲有这自己的心思,就总往花姨娘面前凑,只为有一天能放出府去。
十八的姑娘一朵花,小玲是长得有那么有几分姿色的,起码在花姨娘的房里是能排得上前三位的好看。她小时候黑黑小小的,没想到这几年长得越发的貌美,脸蛋儿白里透红,水灵水灵的,配上那双黑溜溜的大眼睛,就像一个粉嫩的水蜜桃,真让人忍不住想要去咬上一口。
因为花姨娘美貌并不出众,她也知道自己不是靠美色迷了郑家祥的心,再加上她这些年使劲了浑身解数,也只得了一个女儿郑如玉,连个儿子都没有,没有儿子傍身,底气就不是那么足。女人总是会老的,郑家祥总有一天会被更漂亮新鲜的女人抢走,所以她不敢在她的房里放漂亮的姑娘,她选丫鬟的时候都选的是很普通长相的丫鬟。只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小玲竟然就这么越长越好看了。
起先花姨娘也是没注意到这一点的,只是小玲有她自己的心思,整天就想着在花姨娘面前怎么露脸,而花姨娘也算欣赏她的手艺,就经常召她来看看绣个花呀什么的。小玲去花姨娘房里去得勤了,难免碰到在花姨娘那儿的郑家祥。
那一天,郑家祥正好在花姨娘房里见着了小玲,忍不住赞了一句这丫头好生好看。其实郑家祥当时并没有生出什么歪心思,就是平日里在花姨娘这儿见多了样貌普通的丫鬟,乍一见一个长得比较粉嫩水灵一点的儿,就忍不住夸奖了一句。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郑家祥说那样的话确实是没什么其他的意思,而听在花姨娘的耳朵里却不是那么一回事儿,大醋坛子也就这么打翻了。
“好你个贱蹄子,竟然是这么个心思,看我怎么收拾你。”
如同恍然大悟一般,花姨娘在心里气得咬牙切齿,更不得扒了小玲的皮。
“我就说这贱蹄子怎么这么喜欢往我身边凑,原来是自以为长得有几分颜色,就想在我这里钻空子,好让世子爷看上她。”
呸!
想的美!防盗。
47。2016/10/29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
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
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见在。
这首词乃宋朱希真所作,词寄《西江月》。单道着人生功名富贵,总有天数,不如图一个见的怜活。试看往古来今,一部十六史中,多少英雄豪杰,该富的不得富,该贵的不得贵。能文的倚马千言,用不着时,几张纸盖不完酱瓿。能武的穿杨百步,用不着时,几竿箭煮不熟饭锅。极至那痴呆懵董生来的有福分的,随他文学低浅,也会发科发甲,随他武艺庸常,也会大请大受。真所谓时也,运也,命也。俗语有两句道得好:“命若穷,掘得黄金化作铜;命若富,拾着白纸变成布。”总来只听掌命司颠之倒之。所以吴彦高又有词云:“造化小儿无定据,翻来覆去,倒横直竖,眼见都如许。”僧晦庵亦有词云:“谁不愿黄金屋?谁不愿千钟粟?算五行不是这般题目。枉使心机闲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苏东坡亦有词云:“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于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这几位名人说来说去,都是一个意思。总不如古语云:“万事分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