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花月笑清风(景青)-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彼此彼此。”
言毕顾云便撑船将三人送至栈桥,很快湖船就消失在黑暗中。胤禛道:“尽快回吧。再晚就让人生疑了。”
第二日一早吃过了中饭胤禛一行人便要离去,宝络有百般不舍,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呢!可定好的行程不能变,如月和桃源的人依依惜别,又把装了金裸子的荷包和镯子给了宝络,只说是给荷生和莲子的见面礼。他们在这里执手相看泪眼,两个孩子正缠着胤祥不让他走,莲子还哭着拽着胤祥的袍子,直到后来胤禛下了令,说不完话的女人们才最后一次道别,而被冷喝吓住的莲子连哭都不敢了,躲到宝络的身后含着泪偷看胤祥,悄悄给他挥手道别。
回程的路上和满腹惆怅的如月不同,打马走在最前面的胤祥却是很高兴,他哼着小调让马走出有节奏的小跑,胤禛好笑道:“你是遇到什么好事儿啦?”
“是呀,两天就成了师傅,你看这个,”说着他显摆的拿出一个树枝弹弓,“荷生送的,打鸟一打一个准,小时候我就一直想要一个,可惜不能够,宫里别说鸟了连个笨点的老鼠都没有。还有这俚语小调,是莲子教我的。济兰,你觉得我唱的准不准?”胤祥又用吴县话重复唱了遍,侍卫官笑了,胤禛也莞尔,“你怎么还是跟小孩子一样?”
“好不容易出来游玩,对着一群乡下妇孺还要摆出什么皇子架子?哦,我可不是在说四哥,四哥一直都是那样说话的,能吓的小孩不哭可不是旁人能学的来的,这就叫威势天然。”
“胡说!”胤禛拿马鞭打了胤祥的马,那马一惊就乱了步子,十三爷拽着缰绳嬉笑道:“其实四哥也很好玩的不是么,要不然半夜也不会只带如月去玩,也不带弟弟了。怎么样,乡村的夜景可好。”
胤禛微笑一下也不解释,而是看了看济兰,这位侍卫仍是跟十三阿哥的马保持着半个马身的距离,他似乎没有察觉到四皇子的眼神。胤禛又回头看向马车,如月正好也向外张望,一对上黑马上那人的眼神她吓了一跳忙缩回了头,玉烟见她这样就问道:“格格怎么啦?”
“没事。”
“奴婢看您神色可是有些不济,可是没睡好?”
“唉,可不是么,昨儿那么晚回来,早上也起的早,说来还真是困了,我眯一下啊,等到了你可一定得叫我。”见玉烟应了,她就靠在车上,在摇晃中如月很快就睡着了。
回到行宫之后如月又过起了被圈在一方小天地里的日子,不过她倒是没有太多沮丧的心情,胤禛竟答应用空闲的时候教授她刻章,这可让如月喜出望外!所以这些日子她一直按着胤禛布置的课业在练习,再闲一些了就练练字画。或是练习心法。就这样过了两日如月得了消息说圣驾要从苏州回京。一个决定至少要让上万人劳心劳力,收拾着物品的如月暗自抱怨着劳民伤财之举,其实若真有康熙微服私访倒好了,省了多少事儿呢!抱怨归抱怨,她的动作还是不慢,听从着安排上了马车再往南去了。
在苏州时他们并没有立刻启程。大约因为皇帝还要再次视察河道巡视民情。过了一日胤禛回来却让她快做准备,说要伴驾去游寒山寺。如月一听惊得刻章都掉了,格格的好处就是没资格和贵人们同行,这回又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要妾身去呢?”
“你是让我揣摩汗阿玛的圣意?”如月听他语气不善就立刻闭嘴。抓紧时间重新梳了头插了步摇,略施薄粉点了唇,换上了藕荷色织绣氅衣。换上了一双锦鲤戏水的绣花鞋,“好了,现在就走?”这不是胤禛第一次见她打扮。还是那么快的速度,不过这么一打扮却有些不像平日的琅如月了,太出挑了?还是太正式了?胤禛没多想也没有指责,淡淡道:“记住了,谨言慎行。”
寒山寺对于如月来说再熟悉不过,当年还住在这里听了半个多月的钟声,现下以女装出现在庙里还是第一回。什么叫一语成真?这就是。居然真有微服私访一说。探首看去,前方康熙穿着便服。梁九功和魏珠穿了文士的服饰,听说太子身体有恙没有出行,所以就是胤祥和胤禛跟着。随行的女眷只有穆尓登额和如月,剩下的就是明的侍卫暗的高手。便装护卫里竟还有一人是如月认识的,当看到花白着头发的常无杀装成手无缚鸡之力的进香老者在小路旁的茅舍里吃茶,如月很有说不出的感觉。常无杀自然也是见到琅如月了,他完全没有露出一点惊诧,就和其他高深莫测的大内高手们一样,跟皇帝和皇子们保持着距离,眼睛随时在巡视着一切异常。这老头还在职呢,如月暗道,他们都不会退休的么,怎么看着也有快六十了吧。
忽听前方康熙道:“这是我第二次来此处了,似乎有所改善啊。”
随行大臣接话道:“是香客们集资改善的。”
康熙笑道:“灵则多客。不过这里清幽雅致,又紧邻枫桥镇,不仅是香客多,连游客也甚多。时人多提及张继,他写的诗有声有色,朗朗上口也无怪乎世人多爱,不过我还是喜寒山拾得说的那番话。哦,老四,你可还记得?”
胤禛上前回话道:“儿子记得。寒山问: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答: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过十年后,你且看他!”
“你觉得如何?”
“说的自然是好的。不过得需有心境之人方能做到,大多数人难免会受世人言论的影响失去做事的本心。”
“嗯,说的是。所以要坚守本心做事是需要大毅力的。”说着他盯了一眼胤禛,后者低着头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
康熙又道:“听说这寒山拾得是普贤文殊转世,所以才能做到如此境界。那么这寒山寺的典故你们又可知道?”
胤祥道:“该寺最早建于梁天监年间。后唐朝贞观年间有寒山者为友弃妻,出家为僧,他的友人拾得得知后毅然放弃所爱之人也随之出家,那友人就是拾得。”
穆尓登额好奇道:“原来如此,可为何寒山拾得两位高僧的形象并不肃穆庄严,反而很喜庆呢,看着人很开心。”
胤祥笑着解释道:“肃穆庄严的神佛太多,有和合二仙这样的仙家不是更能亲近百姓。”
闲谈间他们一行人已经进了寺庙。
魏珠伶俐的去找了主持,也不知他怎么说的,寒山寺的主持带着一群和尚前来招呼康熙一行人。康熙博学便和那主持论起了佛,胤祥拉着穆尓登额观看起了壁画,胤禛在旁认真的听着,如月是他的格格,也平心静气的在身后立着听。这时就见有个十三四岁的小和尚惊诧的说:“师兄,有没有觉得那位女施主很像当年的林公子?”(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五章 红豆
小和尚的声音本来不大,可这句话正好是在康熙和主持二人说话的间隙所说,于是人人都听到了,如月大囧,她低着头不做声。
就听那师兄忙道:“休要妄言!”康熙听了却呵呵笑了,和善的问道:“世人间相像者甚多,小和尚认错也是情有可原。不过你说的林公子是谁呢?”
如月只觉头皮发麻,那小和尚是个胆大的,也不怵,就老实的说道:“好几年前有位姓林的公子曾借住寒山寺,那会儿我刚进寺院,每日就做做扫地洗碗的事,林公子除了每日临摹石碑上的字就是帮着画匠画壁画,喏,这面墙的画就是他画的。”说着他就指了下康熙身侧的墙壁。
那上面所绘正是佛陀在菩提树下参道,帝王若有所思的看了眼仍旧低着头的如月,“哦,画的不错啊。”
小和尚道:“是呀,而且他对我很好,我做错了事师兄罚我,他却偷偷给我菜包子吃……”当发现说漏了嘴他立刻捂住嘴忐忑的去看师傅,他师兄的脸色自然是不怎么好看的,主持却很是自若,唱了声佛号后悠悠道:“既然吃了人家的包子,自然是要感恩的,那么静坛,你就去厨房为这几位施主准备斋饭吧。”
之后的游览如月是一点心思皆无,她生怕被叱责或是翻出以前的事去论究,康熙越是不问,胤禛越是淡然如月的心就越忐忑,是引而不发还是觉得此事不必深究?胤祥见她愁眉苦脸,便让穆尓登额去拉着她玩,可如月哪里有那个心情,敷衍着跟着十三福晋落在队伍后面听她说闲话。寒山寺并不是很大的庙宇,等游览完毕康熙还留下吃了顿斋饭,如月终于等到自己能用饭的时候早已经饥肠辘辘,她连汤带水的吃完了素面。又去拿饽饽,只见搁下箸的穆尓登额眼里含笑看着自己,“你还真是饿了,吃的好香。不过好像这会儿开心些了呢。方才你是怎么啦?”
如月见四下无人便嘿嘿笑了,“十三福晋您多虑了,我刚才心绪不高就是被饿的。”
“那多吃点呀。咦,又是你这个小和尚。静坛是不?”
小和尚点头,他的一双小眼始终盯着如月,如月一直是装作不认识他,可等看到第二拨蒸笼端上来竟就是当年的那白菜豆腐馅儿包子。她忍不住瞪了小和尚一眼,静坛愣了愣顿时开心的咧嘴笑了。如月不理他只管吃,等吃完了正和穆尓登额说着话儿。胤禛和胤祥进来了,胤禛瞥了眼那个小和尚没有理会,对如月道:“阿玛在跟主持论佛,大约还要待一个多时辰,吃完了饭随我四处走走吧。”
穆尓登额期待的看着胤祥。胤祥却对穆尓登额道:“我陪你去佛舍休息一下吧,瞧你的脸色可不是很好呢。”穆尓登额心里一甜,其实只要有丈夫陪着在哪里都是很好的。
四月的阳光很温暖,如月亦步亦趋的跟着胤禛,皇子踱着步欣赏石碑,他认真观看着文徵明唐寅张即之董其昌的刻字,如月偷眼也看着,她收集的拓本在那场大战中都遗失了。等从后殿绕出来,有一处塔林。那几株高大的乔木还在。正开着黄色的花,装点着周围的绿十分的繁盛,胤禛也抬头看。他听到如月在后面轻轻叹息,“这是什么树?”
寂静的墓园里这声音很突兀,如月看到胤禛的肩上落了几朵花瓣,“是相思树。也就是红豆树,他们多生长在热的地方,这种类型的是最靠近北地生长的,现在是花期,等到暮秋才结果。”
“楠榴之木,相思之树。”
“嗯。红豆生南国说的更明白。”如月上前抚着树干道:“听说当年王维写这首诗就是在此地,不过我觉得应该是更往南,或者是指岭南。但寄情这种事不要太较真才是。”
“那个时候你就是以林公子的名义住在这里?”
如月有点羞怯的看向胤禛,只嗯了声,她转头去看树上,阳光透过树叶落在脸上:“那个时候我游走江湖虽然很艰辛不过也很快乐。在避雨青帝观前我就住在寒山寺,拓了碑文,画了许多寺院和太湖的画作,也捡了这株树上落下的红豆,穿成了一条长手链,有这么长,”如月比了一下,“还为它做了打了络子,这么缠着戴在腕上很漂亮的。可是,”她苦笑着叹了口气,“我的游山具里的这些东西跟这串珠子都毁在观里了,好不容易能再到这里却又不是季节,只有花。”说着她从地上捡了一束黄花嗅了嗅,没有什么香味。
胤禛道:“这么说你还是很想过那样的日子?”
如月扔了花爽朗一笑道:“很多事也就只能想想,谁能一直随心所欲的生活呢?现在如此已经很好了,有您四爷这么大尊佛能挡风遮雨的,算很不错了,就是以后有这样的出行还请多给机会啊。”
胤禛转过身看着天边的火烧云道:“我可不是大佛,你能留在我这里不过是能为我所用,我可不是为谁都遮风挡雨的。”
“那倒是。”如月嘟哝了一句。
“八贝勒同道士巽元子走的近,你可知道?”
“他们不是一直走的很近么?”
“呵,你还是知道的,听说你也见过那位异士。可有旁的感觉?”
如月讶异道:“您这么关心这个人做什么?他不过就是江湖骗子。”
“骗子?你从何得到这个论断?这人断人不少从未有失算,我也听说他批八阿哥……此人我一直未得见,但应该不会是骗子。你可是看错了?”
如月知道他没有说完的话是什么,想了想才道:“至少他批我的命批错了。”
胤禛看着神色笃定的女子不说话了,如月咳嗽一声道:“四爷,这种人历朝历代都有,不过是为了造势罢了。其实所谓祥瑞大都是人造,或是天有异常那也不过是巧合。信不得的。”
胤禛垂下眼眸,“你不信天有异常是某种征兆?”
如月嗯了声,胤禛道:“曼珠死的时候你没有觉得有异常吗?虽然那时我看不到,可是能感觉到。”这回如月说不出话来了,她仔细想想,几乎每次撞鬼遇邪前不是有梦魇就是周围出现异常。
她无奈的叹了口气道:“这世上的确是有很多没法解释的事。”
“回京后,你同我去一趟西顶。”
“四爷!”
胤禛回头看着在树荫下的女子,她明丽的脸上显出忧色:“您不能涉险。”
“不查出究竟,我总是寝食难安。”说罢,他向来路看去,如月也不再说话,换上恭敬小心的神色走到胤禛的身后,不多时被留在塔林外的苏培盛急匆匆小跑而来:“主子,该走了。”
之后的行程便是登船启程回京。和来时不同胤禛单独住宿的时日变长了,虽然不知道原因如月却是放松了许多。所以每日她跟玉烟相处的时间是最多的,好奇心促使她很想问伍十弦的事,几次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这女子总是娴静的在做每一件事,似乎从来没有为情所困过,如月觉得太敏锐,眼神太厉害也不是件好事。又一想到当初佟佳慧选人的标准她就又不寒而栗的感觉,命犯七杀之人,她该有多厉害才能如此步步为营,知道自己早死从不畏惧,这又得是有多么坚定的心才能从容坐看自己生命的流逝,佟佳慧到底是有异能的人还是有天降仙子呢?让所有的人如此念念不忘,不知道康熙对她是否也是如此?这个神秘的女人在如月的心里扎了根,她试着画出她的样子,可每次都只能空白着脸。
佛诞日过了两日,在船上也能感到沿河的节日气氛,百无聊赖的如月正趴在舷窗上看善男信女们在码头等着去河对岸的寺庙还愿祈福,因为御船队伍太长,岸上等的香客们就很有些焦急,不过能看到当今太子的御舟还是有不少人跪下山呼万岁的。
胤禛进来时就看到如月双臂枕在船窗上,探出头去观望,听到脚步声这才面显尴尬的望过来,“四爷。”
胤禛走过来,看着桌上铺着的画卷,正是沿河风光,最上面的一幅是佛诞日那天的节日气象,运河中央行驶着成队的御舟,两岸皆是百姓,山上的寺庙香烟缭绕,画法写意,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意境,胤禛又翻看了其他几幅,却都是写实画,他也是常见西洋画的,但用水墨画出纤维毕现绘出人物还很令他诧异,画中人多是玉烟,又翻了几张却是空着脸的女子,穿戴很是考究,而且背景很像是御花园。“这是谁?”
如月低着头道:“胡乱画的,没有谁。”
胤禛没有再追问,淡淡道:“今日有筵宴,你也要出席。”
“是。”
“这幅画借我一用。”
如月诧异道:“这是随便画的,您若要妾身重新画过。”
“不,就这样。”胤禛的表情很微妙,说不出是个什么感觉。
筵宴是在下午举行的,如月本以为是常家宴,未料却很是盛大,几乎有头脸的随行人员都参加了,听说是昨日收到几本奏折,万岁爷看过后就很高兴,后来还是在宴中如月才知道矿业整顿进行的很不错,各省的私铸钱币得到了遏制。而且在西北还出现了瑞兆说是出现了块通体晶莹的神玉,里面的脉络正好是康熙制下的大清版图。当看到那么多人都在歌功颂德,而康熙也是龙颜大悦的模样,如月很坏心的站在后面想也不知道是偶然还是人造,竟然会这么当回事!(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六章 中庸
皇帝高兴,下面的人自然是要捧场的,各路人马的贺礼直让如月看得目瞪口呆,最引人瞩目的是太子胤礽进献的一尊高达两米的珊瑚树和一尊翡翠龙,说这块翡翠是从南洋进来的,是块质地极佳的绿翡,而且如此之大就算是见识广博的康熙都走上近前细细看过,当问到如何得来时,胤礽解释道:“此乃江南富商英若成进献。说是刚从南洋商人手里买下此物,这是块有数百年历史的老物,本是供在庙里的,后来因当地战乱流落到那商人手中,后来又辗转由英家购得,正逢圣上南巡便有意进献,英家族长说若非是遇到明君,将天下治理的如此太平,江南也不会富庶如此,他们英家也不能顺风顺水的经商,完全是托万岁爷之福。”
如月一听英家自然就想到了戴诺和英姿,她抬眼偷看胤礽,这位储君一脸的坦荡,眼里满是对帝王的仰慕之色,口里称颂不已,康熙显然也很受用,含笑而听。如月复低头暗思,看来英家巴结的是太子,不知江南首富姚家靠的又是谁,太子胤礽还是八爷胤禩?胤禛致力于整治江南颓风,不过看样子是困难重重,她看了眼端坐前方的男人,满心同情。
太子的礼物一出,再看其他的就有些逊色了。和太子的华丽不同,胤祥为康熙弹奏了一曲《鸥鹭忘机》,与他合作的是穆尓登额,这首清雅的古乐让喧闹的场面安静下来,如月看到康熙的脸色变的舒缓,不再畅快的笑,而是凝神细听,看着他的十三子思考着什么。如月不通乐理只是在看眼前这对璧人,所谓琴瑟和谐就是如此吧,胤禛此刻也在听着,他听出了乐曲里的闲云野鹤之意。海翁无机,鸥故不飞……当与胤祥的眼神相遇,甚是了解这位刚弱冠的十三阿哥的四皇子知道这是在表达立场,康熙和胤礽不肖说是定能听明白的,立场……无争之心,淡泊名利。很好。
演奏完毕全场轰动,有的称赞十三阿哥和十三福晋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有的又说十三阿哥文韬武略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难得是个全才,胤祥笑着说自己这点本事不足挂齿。要论全才当属太子二哥,胤礽呵呵一笑也不接话。和这二位的出彩相比胤禛只进献了把万民伞,这类东西已经由不少官员进献过了。但帝王还是表达了自己的喜悦,甚至是称赞他勤勉刻苦。出乎如月意料的是,自己的画竟也成了歌功颂德的道具,此刻正康熙饶有兴致的欣赏着这幅长卷,本是点着头。突然就失笑道:“画是很好,就是这印……月丫头,印章是谁刻的?”
如月不得不把自己暴露在所有人的注视之下,她跪下回话道:“回万岁爷的话,正是奴才所刻。”
“哈哈,你刻的,难怪呢。画是有功力的,早些年朕就见过你所绘的画,现下看还是很有长进的。不过你这刻章实在是不怎么样。却是坏了这幅画的意境。下去可要好好练啊。心意朕领了,梁九功,收好了。”说着他又一次笑了。
筵宴很热闹。因为地处安徽境内,所上菜品多取自当地著名食材,豆腐竹笋鳜鱼等等,美食当前,帝王在上,谁也不能痛快的大快朵颐,把酒言欢的倒是居多,只有胤祥尽着性子在吃。如月看到康熙看着他的眼神里没有半点责怪之意,反而笑意吟吟,果然是盛宠在身的皇子,也许就是知道胤祥毫无争夺的心又爱屋及乌的喜欢他的性子所以才无论去哪里都带着吧。胤禛倒是把自己藏得够深,进献的是对皇帝的敬畏和臣服之心。太子妃献了一对元青花万事如意的盘子,太子侧室李佳氏绣了百吉图,穆尓登额展示了琴艺,一群嫔妃无一不是奉上了贺礼,所以即使是格格的自己也是得进献的,不能喧宾夺主,也不能太过招摇,那幅画正好能用上,中庸甚至是平庸的贺礼啊,这是他的处事之道。想到这里如月有觉得方才的同情很多余,帝王家最无用的就是同情。
康熙今日的兴致明显很高,不过到底劳顿了多日饮多了些酒便有些头痛,他项来自诩身体康泰,从不言老,今日又是这样的场合他自然不会展现出来体力不支的样子,于是一直撑到最后这才回去休息了。比帝王还要糟糕的是胤禛,他本不能饮酒,可挨不住劝酒的人多,又是在皇帝眼皮子下,放做他日定会拂袖而去,但今日他到底还是喝多了。以前如月就听过他酒品不怎么好,不过此人严于律己几乎是不沾酒的所以从未曾见过,今日她终于有幸见到了。胤禛会不停的说话,说的不是公务就是完全不知所云的事,说起公务基本上是没有人愿意站在他旁边的,被人指着揭出老底可不是光彩的事,旁人也更不会对狗的话题感兴趣。
鉴于太子在康熙离席后就立即撤了,而胤祥更是不讲义气的去陪身子不适的穆尓登额。所以如月除了苏培盛是找不到其他人搭手的,二人实在是费了一番功夫才把胤禛劝到屋里,玉烟见到这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