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古代混饭难-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二郎道:“好。”
  两个人没有话谈,气氛有些沉闷,沈曦只得没话找话说:“小红和小海都睡了吧?”小红和小海是芳姐的两个孩子。
  张二郎闷声“嗯”了一下。
  沈曦又道:“张二哥,以后不用来接我了,我和赶车的李大爷很熟了,我都是雇他的车回来,不会出事的。”
  张二郎道:“我帮你拎东西。”
  沈曦……无语了,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
  两人就这么一路无话的走回了家,实在是尴尬的要命。
  
  回到家中,张二郎将东西放下就要走,沈曦说留他喝口水,他也没应,只是嘱咐沈曦早早休息,就径自去了。
  沈曦先将小沈侠收拾妥当喂好奶,然后将买来的馒头和卤肉热了热,又放了个鸡蛋汤,暖暖的吃了一顿。吃完后,又烧水洗了个澡,洗去了一身的风尘,然后躺在床上,睡了一个好觉。
  
  第二天过罢午饭,沈曦就带孩子去了芳姐家,和芳姐闲聊了一个下午,当芳姐追问她这两天去干嘛时,沈曦就将贝壳手工艺品的事情告诉了她。芳姐一直对她很好,沈曦不想用其他方式回报她,帮她发家致富是最好的选择了。
  一听沈曦说一次赚了二十八两银子,芳姐眼睛都瞪圆了,看那样子是既吃惊又怀疑还带点惊喜。
  等她清醒过来后,她的第一反应,就是拉了沈曦去捡贝壳,要沈曦做给她看。沈曦笑眯眯的说今天已经涨潮了,还是等明天吧。
  
  从第二天开始,沈曦跟着芳姐又开始赶海了,不过别人都是捡海鲜,她们则是捡一些漂亮的贝壳海螺海星等,好在大家各忙各的,也没人关心她们都捡了些什么。
  将贝壳处理好,沈曦在芳姐的热烈注视下,轻车熟路的做了一只小狗,一见沈曦真的做出东西来了,芳姐一下子就把沈曦搂在怀里,狠狠的抱了她一回,那力道大的,差点把沈曦的腰勒断了。
  “妹子,快教我,我也要学。这要真能挣钱,那大郎和二郎就不用天天出海打渔了,我也不用担心他们了。”
  沈曦自然是点头了。
  
  芳姐的手虽然没有沈曦灵活,不过她学的很用心,倒是张二郎,手十分的巧,他做出来的东西,连沈曦都得啧啧称赞。
  沈曦的手没有张二郎巧,不过她好歹在后世看到过不少样品,所以她做出来的东西也不差。这一次她做了许多小猫小狗小鸟,还做了两个大型的孔雀开屏、马到功成。一些颜色好看又太少的贝壳,沈曦就做了好多巴掌大小的可爱的小动物,还有一些贝壳簪子呀项链什么的……等积的多了,张大郎亲自赶了车,拉着沈曦和芳姐就又去了一趟宽城。
  
  这一次,由于女孩用的小饰品比较多,又都新奇有趣,价钱也不是太贵,沈曦的贝壳首饰受到了大家的欢迎,顾客多了,带动的那些小猫小狗小鸟也卖了不少。特别是那个大型的马到功成,竟然被个想送礼的顾客花了三十两银子买走了,那个孔雀开屏,比上次那个要大,也是卖了十两银子。沈曦在宽城住了三天,东西就卖光了她又得了不少银两。
  芳姐家由于做的多,自然卖的钱也多,特别是沈曦画图样张二郎做的一个大型的白梅迎春,竟然卖了三十五两,这让芳姐是喜极而泣,又给了沈曦一个狠狠的拥抱。
  
  尝到了甜头的两家人,回到家后,又尽快的捡了不少的贝壳,如果沈曦没有料错的话,随着她们做的东西越来越多,相似的东西必定会有人去做,那时候利润可就得下降不少,自己必须要趁机多做一些,多赚点钱。
  两家人又急匆匆的做了一批,芳姐家还好,人多力量大,就连两个孩子都被打发着去捡贝壳了,几天就做了不少。沈曦又要看孩子又要捡贝壳的,做的东西就没那么多了,沈曦见小件东西卖不上钱去,就专做大件的东西。
  托年关将近的福,这一次宽城这行,仍是满载而归。
  
  两家人赚了不少钱,沈曦就和芳姐商量,是不是让村子里的人都做,这东西以后肯定会降价,趁现在是刚起步,让大家共同致富,也算还了当初大家的相救之情。这本来就是沈曦想出来的主意,芳姐自然没有反对。
  沈曦和芳姐把村里的妇女们全都召集起来,将这门手艺传给了她们。一听说这个很挣钱,妇女们争先去捡贝壳,然后和沈曦学怎么制作贝壳工艺品。当她们去宽城卖掉第一批东西后,每个人几乎都赚了二三十两银子。一时间,沈曦在上渔村的地位节节攀升。对于会赚钱的沈曦,女人们对她是崇拜有加,她们第一次知道,原来钱是这样好赚,原来自己只待在家中,就可以比男人挣的多。
  
  回来以后,沈曦就告诉她们,抓紧时间快做,因为别人看到这东西这么赚钱,肯定会仿做的,到那时,这贝壳工艺品的价格肯定会下降不少,到最后,这些东西就会便宜的都没人要了。上渔村的人们听了这话,就连男人也暂不出海了,带着孩子去沙滩上捡贝壳。有那手巧的男人也会和自家娘子一起做,一时间,上渔村家家都做这贝壳手工艺品了。再一次去宽城,去的就不止女人了,上渔村几乎是男人女人一起出动,这一次,贝壳手工艺品又卖了一个好价钱。沈曦特意在十香坊走了走,发现有个别摊位,已经开始在卖贝壳项链和贝壳手链等小东西了。
  
  回到家中,沈曦告诉大家,小东西马上就不值钱了,现在年关将近,会有许多送礼的人采买礼品,小东西是入不了他们眼的,大家要是信她,就加紧时间做些彩头好的大东西,肯定会卖不少钱。
  上渔村的村民对沈曦是信服万分,于是小东西统统不做了,大家都向沈曦要图样,做大件工艺品,沈曦虽然画了一些样式,但个人力量到底有限,她鼓励大家都想样式,不要总被她的思路拘泥了。果然,一些心灵手巧的人很快就做出了不同的花样。
  在下一次去宽城的时候,十香坊如那雨后春笋般的冒出了许多贝壳饰品,一时间贝壳饰品价格大跌。至于那大件工艺品,由于样式和手工的限制,会制作的人很少,这就给了上渔村村民机会。见此情景,上渔村的村民不由对沈曦更加佩服。而恰恰是这次宽城之行,上渔村一对小夫妻联手制作的“百鸟朝凤”被一个富商买走,足足卖了五十两银子。那对小夫妻高兴的几乎热泪盈眶,而上渔村的村民,更是受到了鼓舞,对于制造大件工艺品是更加热衷了。
                      

☆、第 42 章

  
  就这样;在大家制作贝壳工艺品的热情中,年关近了。年关一近,这大件工艺品价值不降反升,平平常常的孔雀开屏什么的,都得三五十两,若有那别出心裁的;百十来两不在话下。
  这个春节,对上渔村的村民来说;既兴奋又忙碌又着急。兴奋的是,他们手中握着祖辈从来没有赚过的那么多的钱;忙碌的是,这工艺品太好卖了,简直是供不应求;着急的是,都快过年了,他们竟然连买年货的时间都没有,全家人都快忙翻了。
  
  在这两个多月的忙碌中,沈曦也攒了不少银子。腊月二十七这天,沈曦所做的东西都卖光了,她粗略的统计了一下,这段时间,自己竟然赚了三百来两银子。而据沈曦所知,村子里的人家每家都收入在一百五十两之上,而芳姐一家,得的银子只会比自己多不会比自己少。
  这一下,沈曦对养小孩没了后顾之忧,放开手脚去七里浦购买了不少年货,开始准备过年。
  
  大年三十这天,沈曦刚吃过早饭,村里的姑娘媳妇小孩们就陆陆续续的给沈曦送来了不少烧鸡烤鹅薰肉烤肠等东西,特别是临中午的时候,有不少人家都给沈曦送来了炖好的肉,做好的菜。沈曦知道,这是他们对自己带他们致富的报答,沈曦假装推辞了一番,就笑着收下了。
  这个大年三十,沈曦自己连一个菜也没炒,就吃了一顿无比丰盛的饭菜,吃的沈曦心中暖融融的。
  大年三十晚上,有好几个姑娘媳妇来串门,陪沈曦笑闹了半宿,直到有夜深人静,她们才结伴回家了。
  沈曦如同去年一样,也没有守岁,而是早早的躺到了床上,搂着小沈侠准备睡觉。躺着躺着,沈曦忽然想起了自己来这里的第一个春节,那时的自己正躺在瞎子怀中。才不过短短两年时间,自己得到一个男人,又失去了一个男人,几经生死,几经磨难,生了一个孩子,还发家致富了。这日子过的,怎么这么不真实呢,好象是睡着了在做梦一样。还有瞎子,自己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想他了,难怪网上总有人说,时间是最残酷无情的了。沈曦努力回想了一下瞎子的样子,除了他脸上那总蒙着的布条自己记得比较深刻外,就连他的模样,直到沈曦睡着,都没有想的很清晰。
  
  大年初一,沈曦早早的起来,自己换上了一身新衣服,小沈侠就更别说了,全身上下全是新的,红衣服红鞋子红帽子,红彤彤的好象画上画的吉祥娃娃一样。
  沈曦刚吃罢早饭,就迎来了第一拨拜年的人,这一拨是一群小孩子。沈曦对小孩一向很亲热,还是以前那一套,又是糖又是瓜子点心的,把孩子们打点的是心满意足。然后就象水笼头开了闸门一样,来拜年的人是络绎不绝,沈曦仔细的记了一下,到差不多中午的时候,村子中的女人和孩子几乎都来给她拜过年了。沈曦不禁小小得意了一下,自己的人缘,看来确实不错呀。
  
  正月初五刚过,就有的人家开始做贝壳工艺品了。沈曦没有亲戚探亲,天天闲着也是闲着,也天天去捡贝壳,然后在家做工艺品。不过外面天寒地冻的又下了雪,沈曦怕坐车路上出危险,就不愿再带小沈侠出去了,只好让这些东西堆积在家里,打算等天暖和了再卖。后来村子里的人提出帮她捎着卖,沈曦也让他们带了几件试试,不过正月里买东西的少,这东西自然卖的不太好,所以一个正月下来,沈曦也堆积了不少这些东西。
  二月以后,人们的购买力恢复了一些,不过市面上这些贝壳东西也渐渐多了起来。村里几乎天天有人去宽城,但价钱却是越来越低了。倒是沈曦让他们捎的东西卖了不少,因为沈曦说过,只要有人买,便宜点也卖。
  
  这天下午,沈曦正在搂小沈侠睡午觉,只听得外面传来一阵敲门声,沈曦应了一声,匆匆整理了一下仪容,就赶紧去开门了。
  一看到门外的站着的人,沈曦楞住了。
  “很意外?”外面站着七八个人,中间的男人,不苟言笑,眉头深锁,和他形象大为不符的是,他臂弯里,还抱了一个梳着两个小抓髻的小女孩。那小女孩一见沈曦看她,笑着向沈曦打招呼:“婶婶,我和爹爹来赶海啦。”
  外面站的这两位,竟然是沈曦第一次去宽城卖贝壳工艺品时,在沈曦摊位前玩了半天的小女孩和买那个孔雀开屏的冷酷男子。
  沈曦笑着将他们迎了进来,嘴里道:“原来两位是父女呀,这我可真没想到。”
  一进了沈曦的房间里,小女孩挣扎着从她父亲身上下来,兴高采烈的看着沈曦屋子中摆的那些贝壳工艺品。
  沈曦连忙去厨房烧了点水,沏上来了两杯茶。当她想要再沏茶给那几个随从时,那几个人却道自己来就行了,沈曦也不客气,就将厨房让给了他们,自己进屋去陪那父女俩。
  
  一见沈曦进了屋,那男人站起身来向沈曦道:“在下桓河,这是小女青芙。”
  沈曦回礼道:“桓公子好,青芙小姐好,我叫沈曦。”
  旁边的青芙在此时却插嘴道:“婶婶,这些东西都是你做的?可真好看。”
  沈曦笑道:“我这做的可不算好,我们村子里有手巧的比这做的还好哪。”
  青芙拿起一个小海豚顶球的道:“婶婶,我喜欢这个,送我吧。”
  沈曦很大方的挥挥手:“喜欢哪个拿哪个,和婶婶不用客气。”
  那桓河脸色一沉,严厉的向青芙道:“青芙,不得无礼。”
  青芙不屑的撇撇嘴,手里仍是紧紧的攥着那个小海豚。
  沈曦知道小孩子都是有叛逆心理的,而且已经知道要面子了,于是走上前去,和言道:“青芙可知道这是什么?”
  青芙被父亲的话影响了心情,脸上连笑都没有了,摇摇头道:“不知。”
  沈曦柔声道:“这个呢,叫海豚。海豚是生活在水中的,它们成群成群的生活在一起,心底可善良了,若是有船在海上迷了方向,海豚就会出现在船头,为船引路呢。”
  青芙看了一眼父亲,又转过头来向沈曦低声道:“婶婶,我很喜欢这个海豚,给我可好?”
  沈曦瞥见那桓河眉头都皱起来了,又要出言喝斥,连忙将他的话拦在嘴里:“有人欣赏我的手艺,我是高兴还来不及呢。等你走的时候,可别忘了带上它,这也算是咱娘俩相识一场的证物了。”
  那桓河听了沈曦如此说,才没有出声。
  
  青芙将小海豚放回原位,高兴的牵着沈曦的手道:“多谢婶婶。婶婶你不知道,你卖给我爹爹的孔雀开屏,被我叔叔拿走,我爹爹还很不开心呢。就连我那只小猪,被我小弟弟看见了,还和我讨要呢,不过我没给她。”
  沈曦见有这么多人赏识自己,也高兴道:“难得有人喜欢,你回去的时候多拿几件送给他们。”
  青芙眨眨眼道:“他们喜欢,我偏不送。我只要婶婶这只小海豚。”
  沈曦轻轻的点了点这个别扭小女孩的鼻子,温柔的笑了。大概没有人对青芙这样做过吧,小姑娘难得的羞红了脸。
  桓河在旁边看见她们温馨的互动,眼神也不由的柔和了许多。
  
  青芙不好意思的闪到旁边去看贝壳工艺品了,沈曦只得向桓河道:“还不知道桓公子来寒舍,有何贵干呢?”
  桓河说话一点起伏也没有,仍是硬梆梆两个字:“赶海。”
  沈曦笑道:“今日不巧,两次潮都退过了,只能明天早起去赶海了。明天的退潮一次是在下半夜,一次是午后。”
  那桓河道:“好。我们下午来。”
  沈曦道:“明天吃了午饭来将将好。”
  桓河点头:“好,我们明天再来。”
  青芙抱了小海豚过来道:“婶婶,我可真拿走啦!”
  沈曦笑道:“说给你了,就是给你了。你可小心些,莫碰掉了贝壳,再粘回去可麻烦呢。”
  青芙点点头,这才抱了海豚跟在桓河后面走了出去。
  桓河抱着青芙骑上停在门外的马,向沈曦点点头以示告辞,一夹马腹,扬尘而去。
  看着他们走远了,沈曦才回到屋中,想想这父女俩的事情,知道这次赶海不过是有钱人哄小女儿玩罢了,所以也没多往心里去,看看天色不早了,就下厨收拾晚饭去了。
  
  第二天午后,沈曦刚吃完午饭,桓河父女俩就到了。今天桓河和青芙都换成了利落的短打扮,颈间还围了围巾,身后还都背了渔篓,看来没少下功夫。
  沈曦本来本来没打算陪他们去,可青芙却一个劲的撒娇,非要拉着沈曦去不可,让沈曦给她去捉海星。沈曦刚一拒绝,小姑娘立刻就泪眼朦胧了,看不得孩子哭,沈曦只得将小沈侠送到了芳姐家,自己带他们去了海边。
                      

☆、43

  
  等到沙滩上的时候;潮水刚好退下去,青芙欢呼着跑上了沙滩,然后捡了一个贝壳,大呼小叫道,“爹爹,爹爹;你看我捡了个好漂亮的贝壳。”桓河走到青芙身边,看了看青芙手中的贝壳;点头道,“嗯;漂亮。”他弯下腰,也捡起一个半埋在沙子中的白色贝壳,递给青芙道;“更漂亮。”青芙把贝壳又塞给桓河,气呼呼道:“没我的漂亮。”然后又跑到一边去捡贝壳去了。每捡到一个贝壳,青芙都大声的叫着:“爹爹,这个漂亮不?”然后没有什么表情的桓河就会机械的点点头。
  当爹的无奈,做女儿的郁闷,沈曦看着这父女俩,就觉得有种不和谐。这个桓河,性子硬的象石头一样,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和女儿相处,小青芙摊上这么个爹,也难为她了。
  见桓河很无趣,青芙就把注意力转到了沈曦身上,她在石头缝里发现了许多海螺后,不停声的招呼沈曦:“婶婶,你来看,这是什么?”
  沈曦看了一眼道:“这个呀,叫海螺,礁石上这个东西可多了。青芙快过来看,婶婶抓到什么了?这个是海星呢……”
  “呀,这就是海星呀,它好软呀。”
  “看,梭子蟹,抓蟹不要捏它的钳子,不然会被夹的。”
  “婶婶,你懂的可真多。”
  ……
  
  在这广博的海岸线上,在这漫长无际的沙滩上,青芙露出了小女孩天真可爱的一面,在沙滩上尽情的奔跑,不停的笑闹,虽然猛烈的海风吹散了她的头发,她也毫不在乎,快乐的象个天使。
  沈曦本就喜欢孩子,特别是小青芙又漂亮又可爱,更是母性大发,反正海边也没什么人,索性也放开了胸怀,和青芙一起挖沙子,翻石头。两个人的欢声笑语,洒满了整个海滩。
  
  桓河跟在她们身后,静静的看着前面形如母女的两个人,良久良久,他蹲在一块礁石上,伸手捡了一条在水洼中挣扎的小鱼,手臂一扬,把它扔回了大海。
  
  一直玩到海水涨潮,三个人才回到沈曦家,青芙兴致勃勃的要吃海鲜,沈曦就在小女孩的团团转中,做了一个辣炒海螺,清蒸了虾蟹,油焖了大虾……吃的青芙大呼过瘾。而瘦削的桓河,却是让沈曦想起了瞎子,因为他和瞎子太像了,一样不说话,一样闷头吃,一样吃的多……
  
  沈曦家屋窄院小,自然不能留客。桓河他们吃完后,就向沈曦告辞了。沈曦又送了青芙几个小贝壳饰物,青芙才兴高采烈的走了。待他们走后,沈曦赶紧去芳姐家接回了半天没见的儿子,小沈侠一见到娘亲,扎楞着两个小胳膊就往沈曦怀里扑,抱着沈曦就不撒手了,把沈曦给满足的呀,直觉的自己头上顶上了圣母的光圈。
  
  桓河父女的拜访,对沈曦来讲,不过是生活中的小插曲而已。他们是富是穷,身份如何,沈曦根本就没有费半点心思在上面。等他们走后,沈曦就将他们抛到脑后去了,继续自己挣钱养儿子的日子。
  
  小沈侠长的很快,十个月的时候,他开始扶着墙学走路了,每每当他用那软绵绵的小短腿支撑着他那小身板,努力的站起来时,沈曦都会心惊胆颤,生怕自己的宝贝儿子摔着了磕痛了。一发现这种情况,沈曦会马上飞奔过去,把他抱起来。虽然知道自己这种行不可取,可沈曦就是看不得自己孩子受伤疼痛,可小沈侠却展现出了来自他的父亲瞎子那执着又坚强的一面,不论沈曦如何阻止,他都会在沈曦放下他后,再一次尝试直立行走。
  瞎子由于有残疾,即便毅力再好再坚强,这一辈子也只能在炕头上坐着,一事无成。而对于继承了瞎子性格的健康儿子,沈曦无比期待他的成长。
  
  贝壳工艺品由于仿制很容易,市面上是越来越多,价格也一落千丈,沈曦见钱赚的也差不多了,就不再花大精力制作这些东西,而是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自己的儿子。
  小沈侠在会走了以后,基本上家里就关不住了,天天向外跑,沈曦怕孩子出什么意外,天天跟在他后面跑,真是操碎了心。后来张二郎给小沈侠削了一个木剑,小家伙才算是不往外跑了,不过沈曦又开始担心家里的问题了,因为小沈侠天天剑不离手,看见蚂蚁了,刷刷挑几剑,看见鸡鸭了,刷刷挑几剑,看见蜜蜂蝴蝶飞过了,刷刷挑几剑,看见沈曦的门帘飘动了,刷刷挑几剑……虽然他的小手还没有什么劲,出剑也净跑偏,木剑也不锋利,但架不住他一天天这么捣蛋啊,沈曦管也管不住,只得无奈扶额,天天跟在儿子后面收拾乱摊子。
  
  到了夏天的时候,由于贝壳手工艺品不值钱了,村子里的人们也都不象以前那么没日没夜的做了,在有了空闲时间后,有了钱的人们就商量着起新房,特别是好几家要娶媳妇或刚娶媳妇的,对房子是尤其需要。
  上渔村的日子过好了,有钱了,就有不少姑娘愿意嫁到上渔村了。这个事情其实沈曦早就知道了,她还知道年前上渔村就有四个大龄男青年找到媳妇成亲了,年后也有两份,这些沈曦也都随过礼钱了。由于盖的房子多,村里的男人一商议,决定统一去购买建房用的木材什么的,这样还能便宜点。芳姐家也打算盖三间新房,是准备给张二郎娶妻用的。
  沈曦听到这个消息后,也赶紧和张大郎说了一下,自己也要盖新房,要用的材料让张大郎帮忙张罗一下,现在她住的那一间房实在是太小了。
  
  正事说完了,张大郎就出去和男人们办事了,只剩了芳姐和带着小沈侠的沈曦说闲话,芳姐碰了碰沈曦的胳膊,挪揄道:“你还盖什么新房呀,我家盖的那三间新房送你住,还顺带送你个能吃苦能肯干的男人,要不要?”
  沈曦知道芳姐是在开玩笑,以现在芳姐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