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死忠粉重生了-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宁蹙眉,从小有杨氏护着,她心思很简单,显见是从未想过这个可能性。她与王薄自小认识,本就互有好感,家里给两人定下这桩婚事,也算是完美。
王薄见到萧宓真的会动心吗?赵宁的神色几经变幻,最终坚定。
“我信王郎,也信宓儿。”
杨映叹气:“只盼表姐到时候别后悔。”
派去的下人很快回来,说王薄答应了见萧家的人,不过时间定在了后天,因为明天国公府会有一场小宴,在寿宴前,近亲们先聚一聚。
赵宁其实还是有些忐忑的,杨映何尝看不出来,却不再多言。结果几乎是可以预见的,这个傻表姐,以后还会对萧宓那样掏心掏肺么?
第二日的小宴设在挨着正堂的一个宴客厅里,一共坐了六桌,男女各三桌。以一盏六面的高大绣屏隔着,算是避讳,却又能听见两边人说话。
觥筹交错,丝竹悦耳。厅外对着的看台上,一些伶人在奏乐和歌舞。
厅里众人,其乐融融说着话,台上又换了一批伶人。
“阿娘,接下来这首曲子,可是和前头的大不同!”杨氏笑盈盈对柳老太君道,“这曲子是映儿谱的,词是阿佶填的,是两个小辈特意献给您的孝心呢!”
“哦?那我可要好好听听。”柳老太君一听也很感兴趣,杨映且放一边不说,这可是她最喜欢的孙子赵佶填的词,专门给她的孝心呢。
两边的宾客都纷纷侧目。这可是关系到周国公府的嫡系继承人,大家自然要给面子的,遂都安静下来,聆听这一首曲目。
在这样的场合,把两人放在一起说出来,杨氏的倾向和目的很明显。若是以往,杨映自然是无比欢喜,可今日她却是如坐针毡。她作曲赵佶填词的,就只有前些日子一起研究的那三首曲子。
如果杨氏事先给她知会一声,她肯定不会同意。可如今她却不能开口去阻止伶人弹奏……那曲子怎么来的,她心里再清楚不过,看着同桌的萧宓,她手心直冒冷汗。
杨氏原是想着,那日敲打了杨映,也该给个甜头,叫人偷偷把曲谱和词拿给伶人排练了这一出,本是想给今日到场的杨家人一个惊喜,却没想到成了惊吓。
另一边的赵佶,面对着众亲戚的瞩目,也微微蹙眉。
他阿娘怎么能不经他允许做出这样的事,公然把他和杨映扯在一起,这叫别人听了怎么想,他俩一起弹琴谱曲,情意相投,好事将近?
更关键的是,萧宓也在那边,她会不会误会他。
萧宓对他和杨映如何一点都不关心,反而是随着琴声逐渐响起,看了一眼强自镇定的杨映,脸上露出奇异的表情。
杨映这是傻了还是疯了?
第28章 打脸
“姐姐,这曲子怎么觉得有些耳熟。”萧粲悄悄在萧宓耳边道。
“回去说。”萧宓拍了拍她的手道。
杨映的余光时刻注意着萧宓这边的动静,见萧粲跟萧宓耳语,顿时紧张不已,眼见萧宓嘴巴动了动,却不知道她说了什么,心中越发忐忑。
一曲结束,大厅里响起热烈的掌声,不少人往台上丢了赏钱。
这琴曲确实是妙,赵佶的词也填得好,男客那边一片赞美恭维之声。女客这边,虽然说不来男客那边的各种专业的溢美之词,却也都纷纷夸好听,连带着夸杨映聪明伶俐。却也有与杨家主妇不太对付的,阴阳怪气夸杨映“多才多艺”。
且说前朝大夏覆灭大楚之后,几乎对大楚的一切进行了全盘否定和打击。
大楚的繁盛有目共睹,技术先进,文化璀璨,为使民众不至于怀念前朝,夏朝的太宗皇帝进行了一次堪比始皇帝“焚书坑儒”的文化大清洗,严苛的恐怖政策下,大楚的工艺文化在大夏三百多年的统治中几乎完全断层。
大楚最为后世诟病的,莫过于太|祖皇帝桓歆与亲妹妹桓皇后的那段淫|乱秘史。楚太宗之后,楚皇室向天下正名,说那桓皇后其实是□□生父收养的义女,与□□并无血缘关系,史书上也强令这样写。夏覆灭楚后,完全扯下了这块遮羞布,将大楚皇室钉在了“乱|伦后嗣”的耻辱柱上。
夏朝有名的贤后宇文皇后,主持重修《女戒》《女德》,以前朝的桓皇后为反例,提出女子应重德轻才,贤良,勤劳,孝顺,谦逊,宽容(如她这般)就足够了,而不该读太多书,也不该多才多艺,免得移了自身性情,也免得勾引男子犯错,更至于霍乱江山。
自此开启了长达三百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而今大魏才从夏朝手中夺取江山不过三十余年,这样的风气自然也跟着延续下来。
“我家郎君说,圣人言操琴可静心养性。女孩子习琴,有助于培养平和的性情,宽容的心胸,可不是别的乱七八糟的才艺!”杨映的母亲张氏立刻为女儿辩驳道。
扯到圣人言,另一位女客便没声了,圣人毕竟是神圣权威的,虽然她也不知道圣人到底说没说过这种话。
而男客那边,却有些年轻人对赵佶投去了艳羡的目光。
不得不说,延续三百年的陋习,到如今已经有些反弹了。
女子无才,读书也少,见识与饱读诗书的男子天差地别,夫妻之间变得很难有精神上的共鸣,反倒是一些烟花之地出来的妓子,为着迎合男客,多读了些书,也会些才艺,往往被男子引为知己。但也不是所有男人都想自降身份与那些贱籍女子相交相知的,有时难免就会幻想,若与自己门当户对的妻子也能与他们有共同话题,像古时候的恩爱夫妻那般,志同道合该多好。
年纪大了,会渐渐习惯妻贤妾美的模式,年少时,却难免有些离经叛道的想法。
一片和乐之中,杨映见萧宓也没什么激烈的反应,渐渐松了口气。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她还是太胆小了,萧宓应该根本没有证据证明那曲子是她原创的,贸然说出来,也不过是自讨没趣,所以只能乖乖咽下这口气。
心中正在思量着,以后到底是就此和萧宓撕破脸,还是想办法弥补关系,却听得男客那边出现了一个异样的声音。
“可笑之极!”一个年轻男子嘲讽的声音响起,所有人都顿时安静下来。
“有些人,可真是厚颜无耻!晋朝珍本上的琴曲,也竟敢冒认是自己所创!”
说话的人,是柳老太君的侄孙,柳家年轻一辈的四郎君柳峥,和赵佶一样好琴,是个音痴,因此可谓博闻强识。
“柳四哥,这话关系到女子名声,可不能乱说!”首先回应的是杨映的嫡亲兄长杨素。
“我与她一个区区女子,无冤无仇,若非她所作的事情实在令人发指,何必来与她攀扯?”柳峥义正言辞。
女客这边,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杨映身上。
杨映脸色煞白,心中难以置信,怎么会,萧粲不是说那些曲子是萧宓自创的吗,怎么会成了晋朝珍本上的了!
“我没有!你胡说!”如今只有死扛到底,毕竟其他那么多人都没说这曲子有问题,只那男子一人在说,谁知道他是不是出于什么难以预料的居心胡诌的!
杨映的声音隔着屏风传过来,柳峥脸上的讥诮之色更加明显:“呵!这可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赶巧了,那曲本我是新近才得手的,正在研究,还带来河东了!”
说着,吩咐随从去他住的院子里取来。
“柳四哥,莫不是这其中有什么误会?”赵佶道,看柳峥这言之灼灼的样子,他所言应该是不假。遂又想起,杨映虽说这曲子是她原创,可一开始连弹都弹不顺畅,而且曲中的好几段,正常情况下,都不是杨映如今的水平能想得出来的。
但若杨映真的被坐实了这件事,名声受损就不是一般的大了。而且,此事他自己和母亲杨氏都有牵扯其中。
“误会?她这是打量着,那《风宣玄品》是珍本,如今存世不多,不是对琴道深有研究,又手中恰好有此曲谱的人都未曾听闻吧?可惜,运气不好,遇到了我!”柳峥不接受赵佶递过来的求和梯。
又大声对众人道:“各位长辈兄弟中,定有人对古籍有所研究,等我拿来那曲谱,还请各位帮忙鉴定一番,免得那人说,我随便拿一本曲谱来污蔑她。”
这就是一定要把杨映怼死了。
他原本就觉得杨映冒用古代曲谱的行为很无耻,他都提出来了,还死不认错,就更不可原谅。所以,不顾风度,一定要把证据坐实,不让她再狡辩来恶心自己。
这一连番的变故,所有人都议论纷纷。
萧宓看着杨映煞白的脸色,有些难以言语的感觉。她一开始就听出来这首曲子的出处,所以觉得有些难以理解,杨映怎么会想到拿古代珍本上的曲子冒充自己原创的。那《风宣玄品》看过的人的确很少,可一旦被识破,那就丢脸丢到没边了。
而且如今这个时代,就算博个才女的名头又有什么用,也不知道她为何要冒这样的风险。
她并没有想过要得罪人揭穿杨映,可杨映还是被人揭穿了。这样的小概率事件也能碰上,只能说,人不能做坏事还心存侥幸。
眼下的局面是杨氏始料未及的,她原是想借着这个小宴,给众人传达她钟意自家侄女,儿子也很钟意这个意思,却没想到捅出这么大个篓子。杨映一开始口口声声说曲子是自创的,她也不懂那些,只知道侄女与儿子交流得非常愉快,哪里晓得,那曲子根本是从别的地方抄来的。
根本不用问,看杨映的脸色就知道,那柳四郎君说的是真的。这若真的坐实了,杨映的名声就算全毁了。而且这件事她也有责任,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哎哟,这确实是个误会,我这妇道人家不懂那些音啊乐的,他们表兄妹不时在一处探讨什么自创的曲子,自创的词,我听着这首觉得好听,以为也是像以往那样,由映儿作曲阿佶填词,便自作主张叫了伶人来排练,却没想到闹出这么大笑话来!”
杨氏一力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影响。
“姑姑说得对,确是如此。我没及时澄清,让各位误会了,实在是对不住!”杨映心中对自家姑母感激万分,连忙顺着台阶下了。
话都说到如此份上,柳峥若再揪着不放,就确是惹人厌了,既然对方已经承认是古曲,那也就罢了。
“如此看来,还真是误会,去叫飞舟回来,不必去拿曲谱了。”柳峥吩咐身边另一个小厮道。
事情就这样翻过了,可众人心里到底信不信杨氏与杨映的说辞,那就难说了。不管怎么样,面上是勉强说得过了。
一身冷汗的杨映只觉得背心冰凉,满心惨淡。虽然在大家面前圆过去了,但表哥那里要怎么解释,表哥以后会怎么看她……
抬头正好遇上萧宓有些怜悯的目光,顿时心头涌起恨意,都是萧宓的错,是萧宓自己爱慕虚荣,拿珍本的曲子冒充原创,这才误导了她!或者是她就是故意把曲谱放在那里引她上当的!
萧宓从头到尾不知道这其中和自己有什么关系。更不知道,因为她多看了失魂落魄的杨映一眼,就为自己拉来那么大的仇恨。
她默了好几张曲谱放在那里,有珍本也有自己原创的,萧粲却弄不清楚这些,当时杨映问,她就随口说是姐姐昨晚谱的曲子,哪里晓得,萧宓平时作的曲也不过是比一般人更有灵性些,要达到这样的大家水准还差得远。杨映倒是有眼光,却见识不足,费尽心思背的三首曲子全是萧宓从珍本上得来的。
第29章 同行
小宴结束,杨映不知该怎么面对赵佶,便跟着母亲张氏一起回了杨府。
杨氏有心替杨映挽回一下,因此将赵佶叫到了自己院子里。
“阿佶,今日之事,原是为娘自作主张了,你可不要怪映儿……”
赵佶的神色不复往日的温文有礼,有些烦躁地道:
“阿娘,这样一个品行低劣的女子,你也坚持要我娶么?”
“不过是小小的一首曲子,哪就说得上那么严重了?再者,映儿这都是为了谁,还不都是为了你。你不知道之前,不也和她交流得挺高兴么?”杨氏有些不以为然地道。
听到这话,赵佶又羞愧又愤怒。
羞愧的是,他自诩爱琴,却连那《风宣玄品》都没看过,而萧宓,他在花园里偶遇她那回,她弹了杨映给他看的三首曲子中的另一首,他原以为是杨映把自己写的曲谱给杨映看了,所以萧宓才会弹。如今想来,恐怕是因为那曲子同样来自别的珍本,而他却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相比之下,他是多么无知。而当时,他竟然在萧宓面前大言不惭。
愤怒的是杨映竟然用如此低级的骗局将他骗到,她怎敢如此大胆,莫非也是笃定了他孤陋寡闻?
“如果这样骗我也是为我,那大楚宣帝那位下药害死了他的顺婕妤,是不是也算是一心为他?”赵佶反驳道。
众所周知,大楚晚期的宣帝,死于马上风,原因就是众妃嫔争宠,其中有位顺婕妤为更好博得皇宠,给风寒才愈的宣帝下了助兴的红丸,于是宣帝当晚就做了风流鬼。
“映儿可是你亲表妹,怎能与那等妖妇作比?”杨氏不满地道。
“阿娘,我知你是想扶持舅家,可难道为了舅家,连儿的前程都不顾了吗?”赵佶有些失望地道,“四弟的生母尚且一心为他着想,上蹿下跳,就想让父亲给他定个大家女,而母亲您,却一心只想将杨家表妹与我捆在一起。”
“您可曾想过,四弟与我的岁数只差两个月,官职与我同品,又深受父亲赏识和重用,若他娶了大家女而我只能娶杨家表妹,将来我要如何自处?”
“阿佶……”见得儿子的神情,杨氏顿时有些呐呐无言。是啊,她一直以来确实太顾着娘家了,却忘记了赵佶自身的感受。
见杨氏面有愧色,赵佶面色也松缓下来:“母亲,帮扶舅家,怎样帮扶不行,难道非得要通过结亲?”
终于劝服了杨氏,想到今后他应该不用再娶杨映了,心中悄悄松了口气。
对于今日家宴上发生的这件事,赵宁提不起太大注意力,在忐忑难安中,第二天终于到了。
这一夜之间,真是辗转反侧,备受煎熬。一时想着反悔,不让王薄见萧宓,一时又觉得,不能对不起宓儿。
第二天上午,下人来汇报的消息,终于让她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萧宓没有亲自去见王薄,而是她母亲萧氏和萧家下仆萧义一起去的。
萧宓若是知晓,赵宁还有这番纠结,至少是会给她些暗示的。
穿越前有句话,“防火防盗防闺蜜”,闺蜜和男友,唯一该有的见面机会,仅仅是在自己的婚礼上。而作为一个合格的真闺蜜,也不应该主动去和闺蜜的男友未婚夫老公接触,认识,若真有事需要帮忙,通过闺蜜传达即可。
萧宓自然懂得这个道理,瓜田李下,该避嫌就要避嫌。赵宁是个很好的姑娘,也是未来地位超然的长公主,她可不想因为这些细节小事,与她产生了嫌隙。
跟王薄那边确定好,萧家对于临汾产业计划的人手,便秘密派出去了。至于其他地方,几乎都在前几日陆续将人派出去了。按照远近顺序,最远的地方人最先派出,最近的最后派出,以便尽量保证,所有计划在同一时间进行。
荥阳的徐元朗处,是此次计划最关键也对裴家及王子安打击最大的一部分,因此是萧诚亲自去的。
算着时间,柳老太君的寿辰那日,应该就是徐元朗行动之时,寿辰后再过两三天,应该就能陆续收到各地来的情报。萧宓有些期待,又有些紧张地等待着。
但就在这寿宴期间,又出了一个意外,让萧宓不得不离开河东,前往弘农一趟。
且说那柳家派来参加寿宴的柳峥,在河东这段时日,也陆续听说了萧宓神医的名声,于是便跟柳老太君提出,希望萧宓能跟他一起去弘农一趟。
他的祖母也就是柳老太君的嫡亲嫂子孙氏,得了头风,几十年来一直备受折磨,如今年岁大了发起病来就更是痛苦,偏偏叫了许多大夫来看,都无法医治。听说了萧宓非疑难杂症不医,便抱着很大的希望求上门来。
萧宓被柳老太君叫了过去,亲自跟她说这件事。
萧宓虽说立下了规矩,非同城患者,需要自行上门就医,不外地出诊,可那位孙老太君,论起来萧宓也该喊一声舅祖母了,既然要攀柳老太君的关系,怎么可能反而不认对萧宓的祖母小柳氏有养育之恩的郑国公府呢。
而柳老太君话里话外的意思,也是很希望萧宓去的。
“宓儿,姨祖母也不想坏了你的规矩,可你舅祖母她年纪大了,经不起路上来回折腾……”柳老太君自是好言好语在给萧宓说。
萧宓不得不答应,于是提出要求,要多借一些护卫:
“想必姨祖母也知晓我的顾虑,我那亲父如今对我和母亲应是恨不得除之而后快,我若出这趟远门,一般的护卫数目,总是叫人不安心的。”
柳老太君答应,给她派一百护卫,也承诺会保证萧氏和萧粲萧旗三人在府里的安全,萧宓这才应了弘农之行。
寿宴后的第三日,萧宓得知徐元朗那边的产业计划顺利进行,并且封锁住了消息,后来十来天,又先后收到了其他各地的消息。捷报频传,大局已定,萧宓终于放下心来,跟柳四郎君去弘农。
这样的事情,在周国公府很难成为秘密,该知道的,基本都知道了。
赵侑很不放心。萧宓一个年轻小娘子,在如今这样的情况下,离开河东,要在路上行走两日才能到弘农,安全堪忧。即使有护卫,他也不希望她有任何闪失。
再者,那位同行的柳四郎君,又是一位音痴,若两人在路上有点什么交流,又来一出志趣相投知音人的戏码,那就叫他追悔莫及了。
于是特意去找了柳峥,态度十分客气有礼:“听闻柳四哥后日就要回去,正好我也有事要去一趟弘农,不如便与你们同行?”
“那这一路倒是热闹了。”柳峥笑着道,“赶巧,你三哥上午也来跟我说,他有公务要去一趟弘农,约我同行呢!”
“人多些也好,更稳妥。”赵侑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犯疑,赵佶堂堂一郡的郡丞,有什么公务需要亲自去外地办?
回到院中,便立即让人去查。
得到结果,赵侑嘴角勾起了一丝冷笑,不知此事让赵佶那护儿心切的老娘知晓,他这弘农之行,还能不能去得成。
第30章 暗流
半月前
荥阳郡治成皋西市,此时正是人流量最多的时候,街边小贩叫卖,道路两旁的店铺,也客流盈门,熙熙攘攘,好一片繁荣景象。
一队上百人的卫兵奔跑着进入西市,各个手执刀剑,杀气凛凛,行人摊贩纷纷避让。
行至萧家天香阁附近,队伍分出五六人直奔天香阁而去。
“叫主事人出来!”当先一人大喝道。
自古商不与官斗,见到官府的人,伙计赶紧去叫了此处的掌柜来。
“不知军爷有何吩咐?”掌柜赶紧跑出来,笑脸迎人,态度谦逊恭敬。
“萧家家主已将此处产业赠与徐守备,你们全都滚出去!”卫兵趾高气扬地宣告。
萧家家主……他们是听命于王郎君的,萧家的命令管他们什么事,可名义上,这些店铺的所有权确实还是属于萧家。
“军爷,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好端端的家主怎么会将产业赠与徐守备,我们可没接到上头的通知……”掌柜还试图辩解。
“看来掌柜是在质疑我们徐守备的品行了,守备府有盖了萧家家主印的转让书,如此我等这就请掌柜去看个明白!”
“来人,将他们全部带走!”这些人都要先关起来,一方面是防止转移财产,另一方面也是阻止他们去向裴家通风报信。
“你们这是强占民财!”掌柜忿忿不平地大声呼喊道。
“竟敢污蔑守备!”卫兵在掌柜肚子上狠狠给了一拳头。
闹出这样大的动静,周边聚集了很多围观群众,卫兵大声道:“萧家家主仗义疏财,将此处产业转赠徐守备犒劳军士,有转让书为证,若有存疑,可向府衙查证。尔等也不要造谣传谣,说什么守备仗势欺压良商,那萧家主还在周国公府住着,可不是随便任人欺压的!此举纯属自愿!”
解释完毕,把店里众人全都驱逐出来,贴上了封条。
同样的事情,在荥阳、粱郡萧家众多产业中发生。
三天之内,全部流动资金,存储资金,粮食、棉花、布料、牲畜等产出都被搜刮干净,然后徐守备又派了依附于自家的商人,再次把店铺经营起来。
凭白捡了大便宜的徐元朗喜不自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席卷了自己镇守范围内的所有产业,收获不下于十五万两白银,当然,这是因为把萧家的存货全都搜刮走了而不仅仅是拿的单纯利润,此举有些杀鸡取卵了,但带兵的大老粗根本不懂这些。
接着就是长平、河内和谯郡了,这三个地方肯定是硬骨头,不过真金白银在向他招手,他又拿着货真价实的萧家转让书,自然要派人去走一走的。
由于徐元朗借故封锁了城门来防止走漏风声,王子安收到这个消息时已经是五六天以后了,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