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死忠粉重生了-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苦熬到第三天,期间死伤无数,终于等来了援军。
  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二批援军竟然也只有六千人。
  萧宓和赵家这边,折损过半,只剩下一千五六的可战斗军力,加上王家先遣部队还有一千八百多人,总共算下来才九千出头的人数。
  而裴家那边,除去损伤,再加上巡抚张柳园的三千巡抚亲卫,至少也有一万一,还有随时会找来的五千多城防军。
  这场战斗,依然敌我实力悬殊。
  若是有热油,弓箭这些也好,至少能进行火攻,远攻,但他们的据点不过是一座陌生的山,除了山上的石头,树木,便没有可以利用的资源了,就连那些,前几天也用完了。更糟糕的是,在山上过了两三天,粮食也变得匮乏起来。


第47章 黄雀(下)
  裴松这段时间一直待在长平,因为想等抓住萧家人之后亲自拷问。
  汇报萧家藏宝消息的,是王子安,但他能瞒着那么久,若非被萧家的小丫头摆了一道后无法拿出将功折罪的功绩,恐怕依然不会说出来。这说明,他本就是有心私吞的,所以裴松自然不会再放心把事情全权交给他处理。
  几个儿子,各有私心,也不合适。因此如今知道这个消息的,除了王子安就只有他自己。
  若能得到萧家藏宝,裴家的势力定能再上几个台阶,关系到家族兴盛的大事,他觉得花费一些时间亲自来督办,并没有什么不划算。
  派出一万军队后没几天,裴家又得到消息,萧家人是和赵家一起北上了。他们原本打算先弄倒萧家的靠山,再搜捕萧家,如今倒是省事了,一举两得。派去的一万人,绝对能让他们插翅难逃。
  不过,兵派出去十多天,事情的进展并没有想象中顺利。领那一万军队的二子裴长岩送回情报,他们一直在追捕搜寻赵家的队伍,眼看快要消灭赵家的有生力量,却又遇到了王家的两千援军。
  文城靠近临汾,王家要继续支援比从河内出发的裴家军队快得多。
  裴松思踌道,打蛇就要打死,既然已经招惹了赵家,那此次就势必要借着张柳园的力将赵家一举拍下去,因此,他决定再增援一万人,并且让张柳园向冯翊借兵。说不定就要和王家的主力部队对上了,兵力自然越强越好。
  哪知指令刚发出去,就收到了来自河内的急报,河内贫民山匪揭竿起义,有人趁乱放走了被转移关押到河内的徐元朗一家。
  原本他是想将徐元朗一家直接杀了了事,但张柳园不同意,说是一方守将,必须得经过皇帝同意才能杀,明面上他还是不想和朝廷对着干的,于是只好将其押到河内严密地关押起来。
  徐元朗才被他关押半个多月,如此短的时间内,要想吞并荥阳粱郡的军队根本不可能,徐元朗在荥阳粱郡经营多年,手下许多老将都是效忠于他的,若被他逃回去,后果不堪设想。
  不用等裴松吩咐,留守河内的大儿子裴长垣一发现徐元朗一家被放走,就一边镇压乱民,一边在前往荥阳的路上设了重重关卡搜捕徐家人。
  然而,最糟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徐元朗竟然躲过了围追堵截,回到了荥阳,迅速纠集结起了原本的军队。
  裴松一接到徐元朗回到荥阳的消息,就大感不妙,立刻给一直关系很密切的亲家谯郡陈家快马送去了书信,让其立刻出兵,合围徐元朗。
  谯郡因为紧邻同样屯兵的彭城,因此只有五万人的守军,是裴,徐,陈三家中势力最弱的。裴家统辖长平河内,屯兵八万,拿到萧家产业后,立刻扩充军备,如今有九万多人。徐家镇守粱郡与荥阳,面积宽广,一开始就有十二万,得到萧家馈赠后,也迅速扩张了自己的实力,如今已经接近十四万人。当然,与原先的军队比起来,新增的两万人战斗力还很弱。
  裴松深知,从他设计囚禁了徐元朗开始,就已经把徐家惹恼了,如今放虎归山,徐元朗必定会疯狂反扑报复。论单打独斗,裴家肯定是赢不了的,但加上陈家,胜算就大很多了。
  尽管已经以最快的速度增援了荥阳,但留在荥阳收编徐家军队的裴家三子裴长林所率领的三万人还是遭到了关门打狗般的袭击,拼死逃出荥阳,原本的三万只剩下一万,与裴长垣从河内派来的四万大军一起,继续进攻荥阳。
  双方战事胶着,河内那边原本游击作战看起来根本不成气候的起义军,竟突然纠集了一万多人发动猛攻。
  原本裴家九万多军队,裴松带了一万五到长平,分兵荥阳三万,河内留守五万,裴松带到长平的兵借了一万给张柳园,如今长平剩下五千,河内留一万待命。
  得知河内被进攻,裴松不得不立刻带着长平的五千人奔回河内,同时几乎八百里加急地传信到文城,令二子裴长岩放弃追捕赵家,立刻回师支援荥阳。集中所有力量拿下徐家,才是当下迫在眉睫的事。
  原本,裴松计划得很好,借助巡抚之力暗算徐元朗,慢慢吞并徐家势力,再夺得萧家藏宝扩充军备,这样他的兵力就能在短期内迅速达到二十五万以上。
  就算他杀了赵家人,也完全不必再惧怕相隔千里的太原赵霍,即使赵霍真的挥师南下,他与朝廷其他驻军合力,也能叫他有去无回。
  可如今,一个河内的民乱,竟然打乱了他所有的计划,徐元朗逃回荥阳,使得裴家立刻腹背受敌,军力的分散,更让裴家无论是在河内还是在荥阳战场都很吃力。
  尽管他一接到消息就立刻开拔回援,达到河内时,他的大本营还是被起义军攻陷了。若是以往,他绝对不会想到,区区一万多乱民竟能攻占他的军营,抢夺他的粮草。
  起义军攻占军营,夺得其中粮草,凭借这些迅速征兵,短短几天内就扩张到了三万人。去岁的雪灾,河内长平也都未能幸免,一个冬天过去,活下来的都是走投无路的青年壮丁,为了能吃饱一口饭去参加起义军是再正常不过了。
  明知不敌,他怎么可能去送死,直接绕开起义军逃往了荥阳战场。
  大敌当前,裴玉真这个女儿肯定要靠后了,她才生产完,还在月子里,根本见不得风,所以不可能跟着他一起急行军。留下一百精兵,嘱咐王子安照顾好她,裴松便直接走了。
  “你是说,河内被起义军攻陷了?”听到王三打听来的消息,王子安大惊失色,随即难以置信地问道,“这怎么可能?裴家不是号称有十万大军吗?”
  “听说主力军在荥阳与徐家作战。”
  “徐家……”王子安只说了这两个字,便沉默下来。
  暗自琢磨,徐家原本就有十二万大军,得到萧家馈赠后,又扩充了军备,如今不知道具体人数,但比起裴家,绝对是占上风的。不过,裴家还有谯郡的五万外援,谁胜谁负又不好说了。
  这样的五五之数,让向来谨慎胆小的王子安心里开始发慌。若裴家败了,他彻底投靠了裴家,必定也会遭到徐家的清|洗。而且萧氏言明将长平,河内至谯郡的产业都送给徐家,等徐家占领了长平,如今长平这些产业,他就一文钱也别想留下。
  如今再要去投靠徐家也来不及了,而且万一裴家没有败,他这样临阵倒戈的行为必定也不会有好下场。
  可也不能坐以待毙。
  将心中的顾虑与王三说了,他觉得始终还是要有所行动的,自己想不出办法,便两人商讨。
  “不如郎君先到京师避一避吧?”王三建议道,他和王子安一样怕死,当然想早些离开长平这块纷争之地。一得到消息,他便开始想对策了。
  “这天下再怎么乱,总不至于乱到京师去的。”
  王子安闻言,顿时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三十多年前,大魏从前朝篡夺政权,京师也未曾遭受战乱,那么多达官贵人繁华产业,就算是要改朝换代,新的统治者大抵也是舍不得让战火毁灭了京师的繁盛的。所以,京师很安全。
  裴家战败,长平势必会落入徐家手里,如今的产业他什么也别想留下。
  就算裴家赢了,他的境遇也好不到哪里去,他辛辛苦苦弄来的萧家产业,裴家一沾上就不肯松口,一副完全据为己有的做派,如今他可支配的钱财甚至还不如萧广在世时。而且裴松明显对他的能力不满意,不想重用他,就算裴家得了势,他也一样无足轻重。
  如此他何必要为裴家冒险留在长平,还不如去京师,说不得能开辟新天地,就算不济,也能做个富贵闲人。
  打定了主意,王子安立刻吩咐下去,开始收拢长平所有产业中的现金流和贵重货品,萧府内部的贵重财物也通通打包。
  裴松只留了一百兵士给裴玉真,其他人手都带走了,这点武力,还不如萧府本身的护卫力量,因此王子安肆无忌惮。
  裴家留下的人察觉到王子安的动向,立刻汇报给了裴玉真。
  若说是面对别的什么人做出这样的事情,裴玉真必定会怀疑对方的动机,并不动声色地暗地里想办法对付,可这人是王子安。她所做的竟是直接将他叫到房里,气呼呼地当面质问。
  她长相平庸,性情也不柔顺,前头的夫君一直对她很冷淡。哪知被休弃回家后,竟能遇到王子安这样一个面容俊美如神祗又才华横溢的男子,不仅能透过她平凡的外貌看到她的聪慧独特,万分欣赏她,还对她真心爱慕呵护有加。所以,两三年处下来,裴玉真早就对他死心塌地。
  如今,与其说是怀疑,不如说更多的是想要王子安向她解释清楚,再柔情蜜意地哄哄她。
  “父亲前脚带兵一走,你就开始收刮财物,是什么意思?难道觉得我裴家必败无疑了?”
  看着面容和身材一样臃肿,脸上还带着妊娠斑却一脸跋扈的裴玉真,王子安的眼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厌恶,然后立刻面上带着些被误解的受伤与愤怒:
  “没想到真儿竟如此误会于我!我做这些事是为了谁?难道仅仅是为我自己吗?”
  这反讦的话倒让裴玉真脸色稍缓,王子安一直把她捧在手里,呵护有加,如今看王子安难得有些生气的样子,她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误会他了。
  “那你是何打算?”
  见裴玉真脸上的神情和语气都缓和下来,王子安叹了口气,道:“真儿你那样聪慧,难道看不出来,如今战场形势不明,长平已经不再安全。如此,我怎么可能让你们母子冒险留在长平?”
  “我原是想着,你在月子里头,不想拿这些事来叫你伤神,打算直接安排好。却没想到你会如此揣测于我。你是我今生好不容易求得的挚爱,如今我们还育有麟儿,难道我还会害你们不成么?”这话王子安说得有些落寞。
  “玉郎,是我错了!”裴玉真闻言气势低了下来,如同个小女儿一样,拉着王子安的衣袖撒娇。
  两人柔情蜜意了一番,裴玉真才继续问道:“玉郎打算去哪里?”
  “我想送你们母子到京师暂避一段时日。等长平这边安定了,再接你们回来,真儿你觉得如何?”
  其实在此之前,王子安根本没想过裴玉真母子二人,如今被裴玉真闹这一出,方才觉得自己的打算还不完善。保险起见,他确实应该带着裴玉真母子。这样,万一将来裴家得胜,势力强大了,他还能为自己出逃京师找个借口。
  “你不与我们一起待在京师么?”裴玉真有些不满地道。
  “送你们去京师,是怕你们遇到危险,我堂堂男儿,当然要回来帮衬岳父!”王子安义正言辞地道。
  这让裴玉真更加信服,彻底打消了心中的疑虑。


第48章 重逢(上)
  在山上被围困的第四天,王、赵、萧三家都完全断粮了,几乎有些绝望的时候,裴家的军队却突然开始撤离了。
  然后就只剩下不到三千的巡抚卫兵。三千对九千,是有多自大才敢继续进攻。张柳园独木难支,一边骂娘一边带着卫兵飞快逃离,连辎重都没带齐。两大主力都跑了,河东城防军自然也不会再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跟着张柳园后头就撤退了。
  山上众人都有些懵,莫非这是想让他们放松警惕下山去的阴谋?赶紧派出侦查兵,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跑出了二十里察看。
  “裴家军确实撤离了!”
  侦查兵高声汇报出肯定的答案,露天的营地里响起一片欢呼,许多女眷喜极而泣,彼此依偎着掉眼泪。
  萧宓也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总算是熬出来了!却突然感觉眼前一黑,身体不受控制地向后倒去。
  正好看着她又站得很近的赵佶飞快冲过去,在落地前险险接住了她。
  “萧表妹!”
  然而萧宓双目紧闭,没有任何反应。
  “快!叫大夫来!”赵佶高声喊道,紧张得有些破声了。
  “宓儿!”萧氏穿过人群,从赵佶怀里将萧宓抢过来,大庭广众之下,男女授受不亲,叫杨氏和冉氏那样的人看到,不知以后又要说出什么话来编排她家宓儿。
  赵佶一怔,随即有些落寞地松了手,站起身,退了两步留出些距离来,视线却一直没有移开。
  不一会,李大夫从远处急急忙忙跑来,众人赶紧让出一条道。
  “萧娘子就是实在太累了,让她好生休息些时日吧。”李大夫把脉后道。
  连续十来日,萧宓都和医疗队众人一起料理伤兵和病患,每天只睡一两个时辰,整个队伍里只有这么两个大夫,想休息长一点时间根本不可能。李大夫觉得自己一个大男人都快扛不住了,更何况萧宓这样一个娇滴滴的小娘子。
  赵佶松了口气,看向萧宓的目光充满了心疼。
  这十多天萧宓是怎么过来的,他一直看在眼里,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被敌军追杀,她都一直在不停地救死扶伤,来往于颠簸的板车,穿梭于伤口狰狞鲜血淋漓的士兵之间,从容地指挥着她的医疗小队进行救援,自己也以身作则。她没有说过一句害怕,没抱怨过一声劳累,面对伤患,一直耐心细致,态度温和。
  这些日,她的形象是他从未见过的狼狈,手上,衣物上经常都沾满了血污,甚至有时候脸上也是,以往桃花敷粉般的娇美面容变得憔悴苍白,风情无边的眼睛里也满是干涩疲惫,眼底的青黑异常明显,可他却觉得,越发移不开眼了。
  她的坚韧果敢,淡然从容,让他对她的爱恋从心尖融入每一滴血液,涌进四肢百骸,无法剥离。
  他不知道,见过这样的她,以后还如何能与另外的女子朝夕相对,并肩而立。
  “快让萧表妹进去休息!”赵佶吩咐婆子将萧宓抱到临时的帐篷里去,无视众人的目光,自己也跟了过去。出来时,身上的黑裘披风已经不见了,很显然,是留在了帐里。
  杨氏见得这一幕,神色扭曲。逃亡期间,她的小儿子赵佚不慎与队伍失散,至今下落不明,她一直都十分悲痛,但赵佶根本没有好好安慰陪伴她,明知道她不喜萧宓,却一直对萧宓这个小贱|人关怀有加!
  同样关注着此事的,还有在场各家的一些年轻郎君,即使萧宓忙着救死扶伤顾不上注意外表,打了个对折的美貌风情,也依然是十分引人注目的。这些人互相间传递了个眼神,赵佶对这萧家的美人不一般啊,莫非是已经有些什么了?
  而杨映的母亲张氏,拿手肘杵了下杨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映儿,你可得争气些!”
  杨映自从柳老太君寿宴因为曲谱一事出丑后,就很少到国公府去,她毕竟年轻,出了这样的事,一时难以面对心上人。她的父母却着急得不得了,日日催着她来。
  他们还一直指望着,靠着杨氏,让杨映成为赵佶的正妻呢。
  以前在河东此事还不那么紧急,如今跟着周国公府逃亡后,就迫在眉睫了。
  杨映的父亲原本只是河东的一个七品文官,如今这一逃亡,便成了白身,杨家老大,在赵霍麾下做属官,品级也不高,整个杨家,迫切需要再次与周国公府加强联系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这些事杨映都明白,而且她自己又何尝想放弃呢。
  “阿娘你放心,我会好好努力的。”她盯着赵佶的方向,坚定地道。
  赵佶哪里会注意到众人这些细枝末节的情绪,如今他们已经断粮了,当务之急是早些下山去,寻找补给。从帐里出来,他就忙着安排下山的事去了。
  上山前,很多马车板车都无法拉上山,行李粮草都是人工搬运上来的,马匹也都从车上解下来赶到了山上。如今派人下山察看,车辆基本都还在,只要把马和行李搬下去,就可以出发。
  一切安排妥当,便开始前行了。在文城的一个县城进行了补给,队伍便继续北上,因为不顺路便也没再去临汾。
  却不知他们刚走没两日,王家一支万人的军队风尘仆仆地赶了过来,却扑了个空,明明是收到太原急报来紧急增援的,却白跑了一趟,如今不管是敌方还是友方,人毛都没一根了。
  此次没如预想的计划那样经过文城东南边的庄子,因此萧宓也暂时放弃了取出部分萧家藏宝的打算。要大额资助赵家,获得封爵,就算等到赵家占领京师也是不迟的,那时天下未平,打仗多的是地方需要用钱。况且,这一世提前起兵,结果如何还未可知。
  *
  距离赵信上次收到关于萧宓的消息,又过了十多日,南下的军士再次有人带了消息回来。萧家人跟国公府众人一起北上了。
  其实能探听到此事纯属意外。
  因为可治中风,再加上去岁雪灾时,萧家不仅出钱赈灾,神医萧大娘子更是亲力亲为帮流民看病,萧宓本人及萧家,在同济城及整个河东都广有赞誉。因此,赵信的下属军士没两天就确切地打听到,萧宓来自于长平大商贾萧家。
  在周国公府找了人,也没得到萧家人的去向,赵信的下属军士们便打算去长平看看能不能有所收获,既然故居长平,也可能是回家去了。哪知到了长平竟然无意间在一间酒楼听得隔壁包厢有几个喝醉了的什长说起,裴松要让河内再次发兵去文城,追捕逃亡中的萧家人和赵家人。
  当然,这只是顺带的信息,两个什长重点感叹的是,萧家如此富裕,若能捉到那些萧家人,此次必定能捞到不少好处,对于自己只能留守长平感到非常遗憾。
  事关重大,那军士便赶紧快马加鞭回太原跟赵信汇报。
  “萧娘子她竟然陷入了如此危险境况中!”赵信听完犹如热锅上的蚂蚁,着急得团团转,“不行,我要立刻率军去救她!”
  说完,立刻便要叫人点兵两万,他要亲自率军南下文城。
  当然,此举很快就被心腹小厮安平给拦住了,派一百人出去办事无伤大雅,但在这个风声鹤唳的紧要关头,率领两万太原守军离开太原镇守范围,绝对是打草惊蛇。
  “郎君,您万万不能冲动,若您贸然出兵,引来朝廷警惕,说不得主公的整个大计都要毁于一旦,这可牵涉到赵家上下所有人的性命!”见赵信脸上浮现犹豫的神色,安平再接再厉:
  “再者,主公若得知您为了一个女子竟然如此兴师动众,即使您迎回了萧娘子,也会使得萧娘子因此被主公厌恶。世间哪个做父亲的,会希望儿子身边有让儿子如此奋不顾身的女子呢?”
  “若您真的那么心悦萧娘子,就要为长久打算,务必三思而后行!”
  赵信也不是无脑之辈,安平都与他把厉害关系分析得如此明白,他肯定不能继续莽撞行事。
  于是,他首先装作关心家人,去跟周斯打听国公府众人如今的境况。
  在领悟到赵侑对萧宓可能比较厌恶后,他对于寻找萧宓这件事的保密工作就越发到位了,只怕叫他阿兄得知,会阻扰他与萧宓见面。
  周斯告诉他,他前两日刚收到情报,临汾两次援兵后河东周国公府众人依然在文城遭遇围困,他一得到消息就立刻上报给了赵霍,赵霍早就八百里加急送了书信去临汾,让王家再发一万援军去解救。如今援军应该都已经出发了。
  听得这话,赵信的心总算放下来了,也打消了亲自去文城的打算,他估计了文城那边敌我双方的形势,已经确定萧宓可以顺利脱险。
  如今剩下的,便是如何才能亲自去迎接萧宓了。
  他不敢小看自家兄长的情报系统,萧宓与赵家人一起来太原的事,迟早会被兄长知晓,他不确定兄长会不会不让他见萧宓。为防万一,他必须亲自去迎接。
  招来安平等心腹商议了一番,定下计策,让本来安排好去边界迎接的那位中尉意外受伤,然后他自己主动向赵霍请缨,揽下了这个差事。
  他这一系列行动实在太快,先前又不曾走漏风声,以至于赵侑留下的周法明等人刚刚得知消息,他便已经领兵出发了。
  *
  没有围追堵截,又可以光明正大走官道,粮草也齐备,行进的速度是以前的数倍。走了四天,萧宓等人就到了西河与太原的交界处。
  王家的军队将众人送到此处,便回转临汾去了。而萧宓等人,也很快等到了太原派来迎接的人。
  听得探子汇报,前方有太原留守前来迎接的军队,赵佶便命令将整个队伍都停下来原地待命。见得越来越近的赵家军旗,周国公府众人都激动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