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贵女谋嫁(红豆)-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见杜若云一伸手,便将那安国候府门上的匾额摘了下来,随后往下一扔!

    “卡擦!”一声,那匾额受不住力道,掉在地上摔成了两瓣!

    人群中立刻哗然了,众人都露出了吃惊不已的表情来,本来大家不过是猜测一番,谁又能想到,这已经被抄家了的尚书嫡女,居然真的会将夫家大门上的匾额给扔了下来?

    不过说也奇怪,大门口闹这么大动静,可是里面的安国侯夫妇呢?还有秦世子与少夫人呢?他们都眼睁睁的瞧着自家被砸了匾额?众人都纷纷嘀咕起来。

    杜若云对这一切议论声都置若罔闻,她将匾额扔下去之后,便扶着梯子小心翼翼的下到了地面上。

    这时候,听到动静的侯府侍卫们终于鼓起勇气推开大门走了出来,当他们一个个瞧见地上摔成两瓣的匾额之时,纷纷都露出了震惊不已的表情来!

    杜若云拍拍手上的灰,冷笑一声,转身大步走下了台阶!

    人群自动纷纷让出一条道来,杜若云坦然自若的大步穿过人群,来到街对面。

    那里,已经静静的停着一辆马车。

    杜若云毫不迟疑的掀开轿帘,然后上了马车,下一刻,这辆毫不起眼的马车便风驰电掣一般窜了出去!

    马车里,杜若云一把从长风手里抢过玉哥儿,紧紧的抱在怀里,这一刻,她的眼泪才大滴大滴的落了下来!

    不一会儿,这辆马车便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之内,没有人知道去了何方。

    而侯府里的那些侍卫,直到这时候才知道自己闯下了大祸,他们也不敢迟疑,一帮人留下来收拾残局,一帮人飞奔进府,去向主子们禀报这件事情去了。

    此时,安国侯夫人已经被手下那些奴仆小心翼翼的抬到了屋内,而满身伤痕的秦萧也被抬了进去。母子俩的伤势半斤对八两,安国侯并不在家,如今府上唯一能拿主意的,便只剩下一个张敏瑶了。

    但张敏瑶也是一个大着肚子的孕妇,眼前这个烂摊子,她是一点也不想管,只请了两三个大夫来给安国侯夫人母子治伤,别的,她一概不理会。

    当门口侍卫匆匆赶来禀报匾额被砸这个消息的时候,安国侯夫人已经被大夫处理完了伤口,悠悠转醒,听了侍卫的话,她怒急攻心,一口气上不来又气昏过去了!

    张敏瑶又是好气又是好笑,这杜若云,将安国侯夫人与秦萧打了不说,居然还将门口的匾额给砸了!这是有多大的仇恨啊!

    想到这里,张敏瑶低头抚摸了一下自己的肚皮,决心以后离眼前这伤痕累累的二人远一些。

    杜若云砸了匾额,她也只是让人将被砸了的匾额捡起来,将府门关上,其余的事情,一概不管。

    安国侯府中发生的这件事情隔天便沸沸扬扬的传了出去。

    然而这一次,众人却对安国侯夫人没有多少同情,儿子娶的第一个媳妇儿你嫌不好,撵了出去旁人没话说,可这接着第二个媳妇又被休弃这是怎么回事?况且杜若云既没有沾花惹草,也没有与人通奸,她还给秦世子生了个儿子!这样好的媳妇儿,那你怎么也给休弃了?就因为人家娘家败落了?还想掐死自己的孙子,这样的恶妇,砍掉手也是活该!

    一时之间,众人想起昨日杜若云站在安国候府大门前,踩在高高的梯子上,手砸匾额的那股凌然之气,个个都在心中拍手叫好起来!

    当众人的舆论吵的最为凶猛的时候,安国侯夫人却与自己儿子躺在床上养伤,如今的他们,浑身疼痛,连床都下不了,如何还能有心思去管别的事情?张敏瑶才懒的出去辟谣,她每日里只呆在自己的芷蘅院里养胎,连秦萧都扔在了荣华院里养伤,她大概,是侯府中过的最为闲适的一个人了。

    众人见安国侯府里没有人站出来反驳,于是越发的认定他们是做贼心虚了,一时之间,舆论更是一边倒。

    当几天以后,安国侯从外面赶回来,看到府中闹腾成这个样子,顿时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可他瞧了瞧躺在床上伤痕累累的妻子与儿子,那股怒气便对准了站在一旁一点事没有的张敏瑶身上。

    “敏瑶,你身为萧儿的正妻,那杜氏闹腾的时候,你为何不将其抓起来?怎么就让你母亲与萧儿伤成了这样?”安国侯疾言厉色的道。

    张敏瑶闻言,眼睛里泛上一层水雾,她泪眼滂沱的道:“父亲,儿媳当时也想拦着的,可是您瞧瞧,儿媳肚子大成这样,如何能上前去?玉哥儿已经被那杜氏带走了,儿媳要是保不住肚子里的孩子,那才是不孝啊!”

    安国侯低头瞧了瞧张敏瑶那大如球的肚子,终究将满腔的愤怒咽了下去。他匆匆吩咐几个大夫一定要好好给屋子里的两个病人看病,然后便大踏步的走了出去,杜若云虽然不知踪影,但杜如海还在京城内,这笔账,他安国侯不会就这么算了!

    张敏瑶在他身后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来。

    由于安国侯夫人与秦萧如今躺在床上,侯府中的庶务自然而然的便落在了张敏瑶的身上。

    太傅之孙女又怎么会是小角色?用不了几天,整个安国候府便都抓在了张敏瑶的手上。

    而安国侯气冲冲的带了人去寻杜如海晦气的时候,才发现,自从皇上将杜府抄家了之后,杜如海一家人早已经悄无声息的消失在了京都里,他想要寻人,无异于大海里捞针。

    安国侯气的不行,却也只能暂且回府,暗地里派了许多手下去四处打探杜如海的消息。

    而当安国候府发生的这些事情传到苏熙芸耳朵里的时候,她不由狠狠的吃了一惊。杜若云居然选择了如此悲壮的形式离开,离去之前痛快淋漓的在侯府里大闹了那么一场,这简直太牛叉了!

    相比于苏黛云灰头土脸的离开,杜若云终究还是风光了一把。

    苏熙芸在脑海之中叹息一声,便将这件事情放到了脑后。

    两日之后,御书房内。

    一身明黄色龙袍的皇帝正坐在御案前奋笔疾书,忽然殿门口有太监进来禀报道:“皇上,皇后娘娘求见!”

    皇上写字的手不由一顿。

    “请进来!”皇帝淡淡开口道,紧接着,便又低头伏案书写了起来。

    不一会儿,穿着一身华贵宫装的皇后便一脸怒气冲冲的走了进来,直直走到了御案前面。

    “皇上,你为何要罢免将石家的九门提督之职罢免!”

    听了皇后的话,皇帝漫不经心的抬头瞧了她一眼,然后转手拿起御案上几道奏章递给了皇后。

    皇后诧异的将之接了过来,狐疑的看了皇上一眼,然后低头打开了奏章,只看了一页,她便惊讶抬头:“这些都是真的事情?”

    皇上点点头,道:“那李太医想要害苏氏,药碗里加了麝香,此事是震儿亲眼所见,绝不会有错,而底下那些奏章则记录了哪年哪月,太子妃与李太医见面,这些都充分证明,那李太医是太子妃的人。”

    皇帝说着,伸手拿起另一道奏章,道:“这一道奏折,上面则记录着那些当日聚众闹事之人里有为数不少的人都是石家派去……”

    “够了!”皇后忽然出声打断了皇帝的话。

    皇上愣了一下,然后不明所以的瞧着皇后,等她给自己一个解释。

    “皇上,你可知道,石氏已经时日不多,没几天好活了?”皇后梗咽着道:“她人都快要死了,你即使追究了这些又有什么用?那皇长孙不依旧长的结结实实的吗?甚至那苏氏也没有什么事情!但太子妃却要死了!”

    “皇上,您看在臣妾的面子上,不要再追究这件事情了成么?”皇后面上哀伤的道:“石氏已经没几天好活头了,您就让她再当几日太子妃罢!千错万错,终究抵不过一死,更何况她这一身的病都是震儿一手造成的,这也算是抵消了她的罪孽了!”

    皇上面上终于出现一丝动容来。

    “皇上,您答应臣妾罢!”皇后哀哀道:“为了一个苏氏,太子已经将杜尚书一家弄垮了,难道还要将石家也弄垮吗?不过是一个被人休弃过的女子罢了!这还当真是一个祸水!”

    皇上面色复杂,过了好久,他才慢慢出声:“好吧,那石氏朕就不追究了。”

    皇后的面上终于露出一丝喜色来。

    但紧接着,皇帝又开口道:“你先不要高兴的太早,朕虽然答应了你不追究石氏,但石家,朕却不会放过!”

    皇后满脸的喜色不由一僵。

    “只不过朕目前还没查出来石家有什么不轨之心,皇后你不用太过担心。”皇上再一次慢悠悠的开口。

    皇后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不由狠狠的瞪了皇上一眼,这老家伙,分明是在耍着她玩!

第474章 劝说

    皇上呵呵一笑,转而说起了别的:“下个月初六,胤卿的满月宴,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皇后点点头道:“请柬已经发出去了。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备好,怎么了?”

    “那就好。”皇上淡淡道:“届时边牧国的国主会派其太子前来我朝贺寿,你安排一下接待的人手。”

    “边牧国?”皇后诧异道:“他们不是正跟我朝开战的吗?怎么会派人前来贺寿?这事儿也太奇怪了吧?”

    皇上瞧了她一眼,淡淡道:“这也没什么,他们已经递了求和的信,这一次是正式依附我朝,给胤卿祝寿,不过是顺便的事情。”

    皇后听了点点头,道:“原来是这样,臣妾知道了。”

    彼时大齐与边牧交战已经有数十年,两国各有胜负,前段时间齐烨便曾训练过三万精兵送往边关,没想到才过两个月,那边牧国便选择了投降。这倒也是好事一件。

    皇后心中那因为太子妃而带来的郁闷心情顿时便好了不少。

    ……

    半个月之后,太子妃寝宫内。

    已经在床上躺了许久的太子妃石氏,这一日,居然下了地。

    林太医的汤药终究还是暂时吊住了她的命,有苏熙芸那番话激励着,石氏这段时日一直都乖乖喝药。也拼命的吃东西,她心中有了强烈的求生意念,在这样的情况下,那病歪歪的身子还真让她给养出了几两肉,身子骨也没有之前那么沉了,今日居然还破天荒的下了地,这一幕惊呆了寝宫内伺候的一干宫人,很快,便有人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皇后。

    彼时,皇后正拿着朝中官员的千金名册,努力琢磨着究竟选哪一位千金给太子做继妃才好,一听到这个消息,她顿时便将花名册给扔了,面上出现大喜之色,忙匆匆的带着宫人往太子妃寝宫而去。

    太子妃寝殿内依旧萦绕着阵阵药香,但比起之前已经淡雅了许多。有斑驳的阳光洒进来,照的殿内大理石地面光可鉴人,正殿内没有人,只有两三个丫鬟侍立在一旁,见皇后进来了,忙弯腰请安,但请安的话语尚未出口,皇后便已经匆匆绕过她们往内殿去了。

    卧室内萦绕着一股浓浓的脂粉香气,皇后一进来便皱起了眉头,可是下一刻,她便瞧见梳妆台前坐了一个一身华衣的女子,正手捧玉梳梳着身前那垂下来的三千青丝。瞧那消瘦的身形,是太子妃无疑。

    “彩凤!你大好了?”皇后面上露出一丝欣喜之意来,忙上前去。

    到了近前,她才瞧见今日石氏传了一件淡粉色华衣,外披白色纱衣。露出线条优美的颈项和纤细的腰身,裙幅褶褶如雪月光华流动轻泻于地,挽迤三尺有余,即便是坐在那里。那份流露出的绝世风华也依旧能够迷惑人的眼睛。

    皇后瞧见这一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石氏这是想见太子了,所以才挣扎着下了地,若非如此,一个病入膏肓的女子,绝非短短的半个月就能恢复过来。可这不是什么好事。

    皇后想起太子这几日都腻歪在苏黛云那荒凉偏僻的宫殿内的情景,又想起他死活都不肯来看石氏一眼的坚定神态,心中不由的叹了一口气。

    “母后,我美吗?”就在皇后暗暗叹息的时候,石氏忽然转过了头,对着她嫣然一笑。

    皇后顿时倒抽一口冷气,眼前的石氏虽然比之半个月前状态好了一些,可她依旧消瘦无比,面颊上并无几两肉,颧骨也高高耸起。而她又画了浓妆,那鲜红的嘴唇配上苍白而没有血色的脸颊,若是个胆小之人见了,定会吓晕过去。

    “很美!”皇后浑身起了不少鸡皮疙瘩,但却违心的说着赞扬的话,这一刻,她忽然后悔自己今日过来了。

    听了皇后的话,石氏高兴的咯咯笑了起来。

    皇后心中顿时忧伤了起来,可是下一刻,石氏忽然鼓起勇气,对着她道:“母后,儿媳如今已经大好了,太子殿下,他什么时候才会来看望我?”

    “过两天就来看你!”皇后连忙道:“这两日震儿出去办事去了,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宫内,母后向你保证,只要太子一回来,本宫就马上叫他来这里看望你!”

    “真的吗?”石氏面上顿时出现一股欣喜,她对着皇后道:“母后,过两天儿臣穿着这身衣裳去见太子,您说好不好看?”说着,她伸手扬了扬裙裾。

    裙子是好裙,材料上等,做工精致,上头还有专人刺绣的一朵朵栩栩如生的牡丹花,这曾经是石氏心中最爱的一条裙子,也是最能衬托她的美的一条裙子,但是如今,这么好的裙子,配上石氏那张有些吓人的脸,却一丝美感也无。

    “好看。”皇后又一次说了违心的话,但此刻,她除了这两个字以外,再也说不出别的话来。

    回到坤宁宫,皇后第一时间便派人将太子叫了过来。

    “母后,您找儿臣有什么事情?”大正午的,太子一路赶来,额头上都冒出了汗珠子。

    皇后瞧了他一眼,皱眉道:“瞧你累的,还不快去洗漱一番去?”

    太子嘻嘻一笑,忙退下去洗脸去了。

    不一会儿,太子便一身清爽的回到大殿上,却见皇后正好整以暇的端坐在贵妃榻上等着他。

    “母后,到底是什么急事,居然让您大中午的便将儿臣叫了来,儿臣早上不才刚陪您用了早膳吗?”太子目露不解之色道。

    皇后定定的瞧了他两眼,淡淡道:“震儿,你有多久没有去看望石氏了?你是不是都忘记她是你的正妃了?”

    “母后!您又来了!”太子捶首顿足道:“儿臣说过多少遍了!那石氏心肠歹毒,害的儿臣至今膝下只有一子,还是因为在宫外出生这才保住了性命。这一辈子儿臣都不想去看她一眼!您就不要逼迫儿子了!”

    “可她是你明媒正娶,正儿八经拜了堂的妻子!”皇后怒道:“如今她已经病入膏肓,你连看她一眼都吝啬吗?”

    听了这话,太子不耐烦的面孔上忽然露出一丝诧异来:“母后您说什么?病入膏肓?”

    皇后没好气的道:“你以为彩凤是铁打的啊?你那一脚有多重你不知道吗?彩凤如今不过是挨日子罢了。”她叹口气道:“所以母后才想让你趁着这个机会去看看她,不要让她走的死不瞑目。”

    太子听了这话,顿时沉默了起来。

    皇后见状,接着道:“彩凤是做过很多错事,母后也对她痛心疾首,可是她嫁给你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今临了了,你都不愿意去看她一眼吗?那个女子,她曾经陪伴你整整八年啊!”

    皇后说到动容处,语气也不由的梗咽起来:“这八年中,她对母后毕恭毕敬,从未做过违逆母后的事情,对她这个儿媳,母后很是喜欢,震儿,看在母后的面子上,你就去看看她罢!”

    皇后这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了,但可惜,听完这一番发自肺腑的话,我们的太子殿下却依旧黑着一张脸,面无表情。

    过了许久,他才冷冷开口:“母后,无论您说再多,儿臣也都不会再去看她一眼的!”说着,猛然站起了身,大踏步朝外走去。

    “你给我站住!”皇后努力冲冲的开口。

    太子闻言,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皇后一眼,语气冷淡道:“母后,您还有什么事情?”

    这一刻,皇后忽然失去了再劝说他的兴致,她心灰意冷的挥挥手道:“好了,母后没事,你下去吧!”

    太子疑惑的瞧了皇后一眼,之后便转头大踏步离开了。

    皇后躺在寝宫内,险些气个半死。

    一直到晚膳时间,她才总算是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容嬷嬷,你拿着我的令牌,去落雪轩里将苏氏请了来!”皇后语气淡淡道。

    容嬷嬷瞧了皇后一眼,立刻恭敬答道:“是,娘娘。”说完,她便退下去了。

    ……

    当苏黛云被容嬷嬷带到坤宁宫里的时候,看到的却是皇后正在用膳的情景。

    “黛云参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苏黛云不动声色的跪下来规规矩矩的给皇后行了跪拜大礼。

    果然,跟意料之中一样,皇后并未叫她起身。

    这些日子以来,苏黛云已经习惯了罚跪,因此面上并无异色。

    但跟往常不同的是,这一次,皇后并没有自顾自的用膳,而是抬头目光复杂的看了她一眼。

    苏黛云心中顿时打了个突。皇后那个眼神,好可怕!

    但是接下来,皇后却又收回目光,慢条斯理的从桌上夹了一筷子菜慢慢的吃着,仿佛刚刚瞧苏黛云那一眼只是一个意外。

    苏黛云低下头,继续跪着,她也还没有用晚膳,闻着餐桌上散发出来的阵阵香气,苏黛云的思绪顿时飘到了太子殿下的身上。

    不知道这个时候,他有没有回落雪轩里去?要是他回去了却没有见到自己会不会着急?想起太子可能会有的焦急神色,苏黛云嘴角不由的轻轻勾起。

    就在这时,皇后忽然放下了筷子,抬头望了她一眼。

    苏黛云连忙收慑心神,低头毕恭毕敬的跪好。

    “苏氏,你可知道本宫今日为何将你找了来?”皇后慢条斯理的开口道。

    “黛云不知。”苏黛云忐忑不安的开口道。

    “那你可知道太子妃病重的消息?”皇后冷冷开口道。

    苏黛云闻言,连忙道:“回娘娘,自然知道,黛云如今日日祈祷太子妃战胜病魔,早日康复。”

    “这个就不必了,你的祈福,恐怕会加重她的病情,你还是没事多祈祷你自己平安无事吧!”皇后语气里带了一丝讽刺道:“也不知道你到底哪一点好,居然就让震儿对你如此死心塌地!连太子妃那里都不去了!”

    这话不好回答,苏黛云低着头不吭声了。

    皇后瞧了她一眼,心中对她实在厌恶,也懒的跟她打官腔,直接就开口道:“苏氏,太子不肯去看望彩凤,本宫希望你能帮着劝说一下。”

    “娘娘,这个……”苏黛云的语气里充满了迟疑。

    笑话,石氏当初差一点就害的她们母子一起死在江南,苏黛云又怎么会希望太子去看望她?但皇后既然问了,她就也只能恭敬道:“平日里太子殿下说话,黛云只有听的份,从来也不曾劝过他做什么……”

    “不用装了!如果不是你,震儿他会对彩凤恨之入骨吗?”皇后语气不屑道:“你也不用在本宫面前解释那么多,本宫不爱听。你只要说一句话,到底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苏黛云低头思索片刻,然后抬头道:“既然娘娘吩咐了,那黛云就去试上一试。但到底能不能劝说的下太子,这个黛云却不敢保证。”

    “这话本宫可不爱听!”皇后皱眉道:“你要是愿意去做这件事情,那就一定要办成它!如果没有把握,那就趁早告诉本宫,省的旁人浪费功夫!”

    苏黛云闻言,面上神情不由一僵,她既然答应了皇后,那就一定会去尽力的劝说太子,至于后面那个不敢保证的话,她也只是担心无论怎样也劝说不下太子而已,没想到皇后的态度居然如此强硬。

    “娘娘,黛云会尽力去完成这件事情。”苏黛云开口道。

    皇后瞧了她一眼,淡淡道:“本宫给你半天时间,明日一早,倘若太子还是没去彩凤寝宫,那么本宫就会治你的罪!”巨有何血。

    苏黛云闻言,忙道:“是!娘娘,黛云知道!”

    听了这话,皇后脸上的表情才算是好了一些,她点头道:“你起来吧!以后来请安的时候,不用跪着了。”

    苏黛云听了这话,面上顿时显出欣喜之意来,她连声道:“多谢娘娘!”

    皇后冷眼瞧了一下她,嘴巴张了张,但最终却没有说什么。

    也不知道苏黛云使了什么法子,第二日吃过早膳,太子居然真的去了太子妃寝宫。

    皇后先是心中一高兴,但紧跟着,她便拉下了脸。

    这可真是讽刺,太子是她的儿子,她这个当娘的劝了那么多次,太子都没有答应,可这苏黛云只不过劝了一次,太子便同意了!

    这是不是意味着,在太子心中,苏黛云的地位比她这个当娘的还要高?

    一想明白这个,皇后心中对苏黛云的厌恶就更上一层楼了。

    太子妃寝宫之中。

    一大早石氏便得了太子要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