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翻译非常的敬业,哪怕无辜的被秦浩的脚踢了好几脚,仍然大声的翻译道:“他说狼国大巫师的人要杀你,你一定要好好活着,活着给他们伟大的狼国皇帝治病。”

    秦浩嚎道:“我就算死了,也不去狼国给狼国皇帝治病!”

    “你冷静一下。”翻译道:“就在刚才,他已经死了。”

    “死吧。死的好!”秦浩想起了丁秋收、贺福,再想到自己失明,忍不住失声痛哭,“你们要给丁秋收、贺福和我报仇。”

    一直在场的两位军医在安置了狼国人的尸体之后,过来安慰秦浩。

    “老弟,活下来就比什么都强。”

    “你能在狼国人手上活下来,就是个奇迹,你可不能辜负老天给你的命,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燕军的人把秦浩扶出去,到了黄昏,给他送来一碗肉,还有一小坛酒,“我们两位军医敬你是条汉子,请你吃肉吃酒。”

    秦浩在床上躺了一下午,思考将来的生活,打算像两位军医说的那样好好活着,活着总比死了强不是吗。

    “我何时能回家?”

 561深深的后怕

    冬日的一个午后,太阳懒洋洋的躲在乌云背后,天地无风,冬雪即将到来之前,长平县城因为一个人的回来发生了小小的骚乱。

    长平县药铺大门前,人满为患。

    “秦郎中被狼国人掳到了吉城,后来被边防燕军救出。秦军的人把秦郎中送回来。”

    “刚才我听我媳妇说,她看见秦郎中。秦郎中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秦郎中眼睛瞎了,什么都看不见,下马车都得靠着扶着才行。”

    “秦郎中离开长平县都快半个月了吧,他家里人急死了,天天到衙门问他的下落。”

    “狼国人为何掳走秦郎中?”

    长平县百姓都认识秦郎中,得知他大难不死归来,纷纷跑来探望。

    药铺掌柜脸上依稀有泪痕,面色复杂的出来高声道:“各位的心意秦郎中领了,天气寒冷,请各位都回去,日后再叙。”

    有个胖子曾是秦郎中的患者,问道:“能否让我们见见秦郎中?”

    药铺掌柜朝众人拱了拱手,很客气的道:“秦郎中已从后门归家,不在药铺,还请各位这几日先不要去他家里,让他好好与家人团聚。”

    “听说秦郎中双目失明,可是真的?”

    “秦郎中为何被狼国人掳死?”

    “杀害药铺的车夫、药徒的凶手可曾查出?”

    众人纷纷向药铺掌柜提出疑问。

    “这个,我不知道。”药铺掌柜见众人不肯散去,只有坦言道:“边防燕军的军官把秦郎中送至药铺后,便去长平县衙门,还要去燕城衙门,听军官说带来公文要结案。”

    闻言,众人向药铺掌柜谢过,去了长平县衙门。

    药铺掌柜从秦郎中失明回来的事情当中缓过神来,也去了长平县衙门。

    当日下午,长平县衙门门口的墙上就贴出了告示,上面的内容是关于长平药铺两人被杀、一人被掳的案件破了,凶犯是狼国人,原因是他们要掳走秦郎中给狼国皇帝看病,结局是这伙狼国人与另一伙狼国人自相残杀全部死亡,唯一的幸存者秦郎中双目失明归来。

    长平县的人纷纷表示真相非常出乎意料,对于受害者特别同情,对凶残的狼国人无比憎恨,至于狼国皇帝,都诅咒老天爷赶紧收走害死这么多的人的老家伙。

    李家的佃农在县城买盐,正好听说这件事,还去衙门门口亲眼看到告示,又让人念了几遍,硬生生的记住了主要内容,然后急匆匆出县城禀报李家。

    “小的一听狼国人遍寻神医给狼国狗皇帝看病,一下子就想到了小姐,小姐就是神医,小的害怕狼国人还会再来长平县……”

    “你可曾看到秦郎中?”

    “没有。听县城的人说秦郎中被狼国人虐待至双目失明,很惨,已经回家去了。”

    “你受累。这是赏钱,你拿去买块肉吃。”

    “小的请管家转告小姐千万别出府,若是有紧急的事出府,一定要在白天,还得多带人手。”

    伍余年向李如意禀报此事的时候,只从她的脸上看到愤怒的表情,却没有惊诧。

    “好。我会谨慎再谨慎。”李如意脑海里想到江青云特意到李家跟她说的话,也就是没有被长平县衙门公布的隐情。

    据督查司调查得到的情报,潜入燕城寻找神医的共有两批人,分别是狼国太子、狼国大巫师的人。

    狼国大巫师的人得到的信息,神医姓李,经常出入燕王府,还治好了燕军众位将军军士的疑难杂症。

    他们为了阻止狼国太子的人找到真正的神医,特意制造假的信息,让狼国太子的人误以为秦浩是神医。

    要不是狼国大巫师的人从中捣乱,狼国太子的人就能顺藤摸瓜找到李如意。

    秦浩、车夫、药徒算是替李如意挡了一劫。

    伍余年恭敬的道:“小的这就去县城把告示抄一份带回来请您过目。”

    半个时辰后,当李如意看到告示全文,异常气愤之余是深深的后怕。

    在前世,从未听说过跨国掳走医生杀害医护人员的国际大案。

    而在今生,由于敌国是半奴隶社会半封建社会,皇帝为了延续生命,用尽一切歹毒之极的手段,派出大批的死士潜入大周国到处抓神医杀人。

    她感觉到人生安全没有保障。

    同时,车夫、药徒的惨死,秦浩的失明,让她深深的悲悯、同情,以及对狼国人的愤恨!

    李家人得知此事后,在大骂狼国人、同情受害的秦郎中三人之后,纷纷道:“如意一定要听话,不要出门。”

    “妹妹好生在家里呆着。”

    “周双、周英,你们可得好好守着如意。”

    李山生怕狼国人潜入家里掳走爱女,情绪焦躁不安,最后决定立即给家里添十只狗,必须是那种凶猛看家在行的大狗。

    次日,燕城郑刺史派官员给两名被杀的受害者家眷送去抚恤金,每人五两银子,钱不多就是个心意。

    郑刺史还给秦浩送去三两银子,表彰他没向狼国人屈服,对大周忠心耿耿,并派出一位很有名气的老名医去给他看病。

    老名医从秦家出来,没有回家,而是去了太医院燕城分院求见两位太医。

    正好贺少朝值守,问道:“你说的秦浩可是被狼国人掳去大难不死的秦郎中?”

    老名医央求道:“就是他。他的眼疾小人治不了。贺太医若愿意给他看病,小人这就把他带来。”

    若是别人就算了,只是秦浩不仅是同行,还是不向狼国人低头的英雄。老名医就舍下老脸相求。

    贺少朝直言道:“你的医术不在我之前,你若是治不了,我又岂能治得好。”

    “你可是太医院的太医。”

    “太医又如何。”贺少朝走到窗前,见天气已晚,道:“明日,我与你走一趟长平县去秦浩家,若是我也治不好他的病……”

    老名医激动的道:“您能亲自去秦浩家,小人已是感激,若是治不好也无妨。尽人事听天命。”

    “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抢着说,看把你急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秦浩是你的私生子!”贺少朝难得跟老名医开玩笑,见老名医慌乱摇头还一个劲解释,笑道,“你放心,我不会外传。”

 562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下午。

    贺少朝、老名医带着秦浩坐着马车来到李家的大门前。

    贺少朝已不是第一次来,李家的奴仆都认得这位慈祥没什么架子的老太医。

    “太医大人,这些天小姐一直在府里,您请大厅坐,小人去禀报小姐。”

    贺少朝笑呵呵道:“我从长平县而来,什么礼物都没给你家小姐带,还带来一个病人,你家小姐会不会让我吃闭门羹?”

    “不会的。您说笑了。”

    老名医早就听说长平县小神医,不过,他每天不是在药铺坐诊,出诊各地,就是在山里采药,一直没有机会拜访李如意。这次正好有个机会。

    而作为这个机会的提供者秦浩,他本人曾经质疑李如意的医术,认为李如意担不起神医两个字。

    他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竟以患者的身份进入李家求李如意诊治。

    三人往大厅行去。

    贺少朝特意跟老名医道:“我与小神医是忘年交。小神医不是一般小女子。”

    老名医点头。

    到了之后,李山出来招待三人,得知患者是九死一生的秦浩,语气带了两分敬意道:“原来是秦英雄。”

    秦浩坦然道:“什么英雄,任何一个大周国人被狼国人掳去了,都会像我这样。”

    他这个人一直心高气傲的很,还爱玩点小聪明,不过,在大是大非上清楚的很。

    李山上下打量秦浩,道:“我瞧着秦英雄有些面熟。”

    秦浩语气不卑不亢的道:“李大人真是贵人多忘事,小人与你见过面。大人家佃农的媳妇在长平药铺就诊,大人与小神医去了长平药铺,就在那里与小人有一面之缘。”心里暗道:我可一直记着你们父女呢。

    李山经这么一提醒,一下子想起来,失声道:“你变化很大。”

    “我经此劫难,双目失明,瘦的人都快脱相了,别说大人,前日我回到家里,我家人都认不出来。”秦浩说至此,绑着黑布带的眼睛湿润了,语气有些哽咽。

    在场的人无不目露怜悯。

    李山连忙安慰道“能活下来就是好的。”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贺正朝缓缓道:“说不定小神医能治好你的眼睛。”

    “我说贺老,你还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一来不是要药方,就是带着病人。哦,你有好事怎没想着我?”李如意清亮的声音从厅外传进来。

    李山高声道:“闺女,贺太医这回带来的患者是秦英雄,就是被人人夸赞的秦英雄,长平县药铺的秦郎中。”

    “原来是秦郎中。”李如意进了大厅之后,望到站在贺正朝身旁穿着宽大灰袍子眼睛绑着黑布的秦浩,心里也有些意外,失声问道:“我听说秦郎中的眼睛被狼国人剜去,可是真的?”

    外面的人说什么的都有,说秦浩被狼国人剜去双目已是轻的,还有人说他被狼国人砍断四肢割了舌头。

    贺正朝迎了上来,答道:“不是。他的双眼都在,只是看不见,什么都看不见。”

    秦浩心里无比的期盼,连忙把黑布解了下来,睁着一双无神还带有泪水的眼睛,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李如意走至,看清楚秦浩的眼睛,跟贺正朝道:“我要是知道秦郎中的双眼都在,就去秦家给他诊治了。贺老,还好,你做了一件好事,把他带过来。”

    贺正朝道:“我们都是杏林中人,他又是被狼国人所伤,我要是不把他带过来,我良心上过不去。”

    秦浩感激道:“谢谢。”

    老名医盯着李如意好一会儿,发觉自己失态了,喃喃道:“小神医的年龄可真小,比小人的孙子年龄都小。”

    贺正朝等李如意给秦浩把过脉,问道:“能不能治?”

    “我还没问话呢。”

    “那你问。”

    李如意让秦浩坐下情绪放松,“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失明?”

    “不知道。狼国人绑了我的手脚,把我的眼睛用黑布蒙了,将我放进车箱之中几天几夜。我一直什么都看不见。等我被燕军将士救了,是他们发现我失明。”

    “你在车箱呆着的时候,眼睛有没有看到光亮,哪怕微弱的光亮。”

    “想不起来。”

    “你再想想。”

    “我在车箱里面,每次过了很久很久,狼国人才打开车箱,给我喂一点水,就那么一小会功夫,我的眼睛都是被黑布蒙着,什么都看不见。”

    “你不知道白天黑夜?”

    “不知道。”

    “脑袋有没有碰到硬物或是被重击?”

    “有。两伙狼国人厮杀时,车箱从驴背上摔下来,我的脑袋重重碰到车箱的箱顶,当时,我就失去知觉晕厥。”

    李如意肃容道:“导致双目失明的原因有几种情况,中毒,脑袋碰到硬物、受到重击,令眼神经被压迫、颅肉出血,还有,精神过度紧张。按照你的脉像,没有中毒,那么就是后面几种。”

    秦浩双手握紧太师椅扶手,声音有些颤抖,“是。我也这么觉得。”

    李如意轻声道:“你在被狼国人掳住的时候是黑夜,驴车翻了,你从里面滚出来,那时眼睛可能已经看不清了,只是你不知道。”

    老名医感叹道:“要是那个时候治疗就好了。”

    李如意也不隐瞒,道:“是。患者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贺正朝道:“唉,他被燕军将士发现时已身处吉城,那里距此处六百多里,哪怕当时就赶过来,也需要一、两日。”

    老名医见秦浩又哭了,长叹一声,问道:“能不能治好?”

    李如意答道:“慢慢恢复,一个月差不多能看见……”

    老名医忍不住叫道:“你这个小孩子别逗人,他已经这么艰难,可经不起逗!”

    “我没有逗人。你莫急,听我讲完。”李如意跟老名医说了两句话,就再次望向秦浩,“一个月差不多能看见,我说的看见是指看见光亮,然后再慢慢的恢复,要是顺利的话,半年能恢复以前的七、八成视力。”

    秦浩惊喜问道:“当真?”

    “真。”李如意缓缓道:“只是你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最终只能恢复七、八成。”

 563感恩戴德

    贺正朝很是兴奋的道:“这可真是极好。恭喜秦郎中,你又能重见光明!”

    顿时,秦浩像打了鸡血一下,声音高昂,很是激动的道:“我的眼睛以前极好,夏天能看见几丈远的蚊子,冬天能看见雪花的形状,日后哪怕我的眼睛只恢复七、八成,也比很多人强!”

    老名医难以置信的问道:“真的能治好?”

    贺正朝把老名医拉到一旁,打趣道:“瞧把你紧张的,敢说秦郎中不是你的私生子!”

    “真不是。我真不认识他娘。”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你就等着几个月再去见秦浩,看看他的眼睛如何?”

    那边秦浩已经再三向李如意鞠躬道谢,本是要磕头,被李山一把拦住,“秦英雄的病赶快好起来。”

    “你的颅内有淤血,压迫眼神经,我这就给你开药,先开三日的,每一日两次,三日后,你来我家,我看看情况,若是淤血散了些,施以针灸,若还没散去,仍是接着吃药。”

    秦浩一个劲的答是。

    稍后,李如意开了药方及食谱回来,老名医刚想拿过来瞧看,被贺正朝抢了先。

    秦浩在李如意这里吃了一颗定心丸,得了药方食谱,满心欢喜满怀希望的跟着贺正朝、老名医准备离开。

    李如意特意把三人送至大门,望着秦浩上马车的干瘦背影,心里感慨道:抱歉!你替我挡了灾,我为你治病是应该做的事,你还对我感恩戴德。唉,这叫什么事。

    秦浩回到家里,刚进门就把好消息告诉家人,他家人自是惊喜交加。

    过了几天,经过李如意的治疗,秦浩的双眼在白天能够感受到有光,这就是好兆头。

    又过了半个月,秦浩能够看到一丈以内的人影,这比李如意预计恢复的快。

    长平药铺的掌柜、郎中、药徒,被秦浩治好的患者,还有街坊邻居、亲朋好友,经常过来探望。

    秦浩逢人便夸李如意医术高超,不愧是小神医。如今的他,已经被李如意高超的医技折服。

    时光飞逝,转眼间,大周国的内战爆发已达百日。

    南方、中部混乱不堪,百姓苦不堪言,由于隔着一条长长宽广的洛河,没有过多的影响到北方。

    只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腊月底的北方,白茫茫一片,仍是无尽的肃穆苍凉。

    北方最大的城府燕城,往年这个时候,条条大街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而现在只有主要街道才有此景。

    如果仔细观察,哪怕是在主要街道,一些铺子、饭馆的大门紧闭,已现萧条。

    燕王府。议事厅。

    郑刺史、燕城长史、户部的几位官员正面色愁苦的向周冰父子禀报商税的事。

    “从九月起,燕城的两成商户离开,导致商税大幅度降低。”

    “其余的商户上缴的商税只是第三季的七成。”

    “照此下去,明年商税很不乐观。”

    “往年第四季的商税比前三季商税都高出一、两倍之多,今年跟前三季执平。”

    “并非下官等人无能,而是局势导致商事萧条,商税降低。”

    北方的农税可以忽略不计,财政收入主要靠的是商税。

    周冰用商税支付燕军的粮草、军饷、装备等费用,还要支付水利、修路、防灾等相关民生的大事。

    商税锐减,周冰又拿什么去支付以上的开销?

    虽然周冰父子在内战开始时就想过这个问题,但是没料到商税降低如此多?

    众位官员离去后,周冰父子急召几位幕僚商议如何应对此事。

    一个生着白羊胡子的老者恭敬的道:“王爷,恕小人直言,本朝的商税并非针对所有的商人,收税只收那有门面的商户的税,没有对游商、隐在民间的商户收税,若是把这些游商、隐商的商税收上来,定能让王府的库房充盈。”

    周景望俊脸神情严肃,道:“此事以前便议过,不可行。只因游商都是民间的贫苦百姓,若对他们收税,收多少税合适,不好掌握度,再者容易引起衙役贪污,游商不满,令王府失了民心。”

    另一个五大三粗的中年汉子跟着道:“世子所言极是。游商辛苦奔波一天,赚不了几个铜钱,若再收他们商税,哪怕收一百个人,每人五个铜钱,不过几钱银子而已,收一千个人,也才几两银子。官不与民争利。小人认为不可向游商收税。”

    白羊胡子老者睁着混浊的老眼,一本正经的问道:“请问世子与董先生,游商赚的收不用收税,那隐在民间没有铺面的隐商为何不能收税?”

    中年汉子姓董,燕城当地人,生父一名官员,生母是一青楼女子,生父的原配也就是他的嫡母在没生下儿子之时,暗中把他生母杀害,然后把他寄养在名下,后来生下儿子,就把他丢进井里,万幸的是被奶奶发现救下送进庙里。

    他在庙里长至十岁,被名士收为弟子,学成之后考中进士,荣归故里,为生母报仇,将杀人犯嫡母送进监牢,却被家族的人蔑视不耻,生父去世之前甚至不愿意见他。

    他为人正直,在官场上不顺,又被小人陷害丢了官职,心灰意冷隐居时,被燕王周冰派人请来当了幕僚。

    “隐商,隐藏着商人的身份,却干着商人的事,请问邓先生,你可知能够以隐商的身份做买卖的都是什么人?”

    白羊胡子老者就是邓先生,眯着老眼道:“还请赐教。”

    董先生直言道:“他们都是官员的亲朋好友,都跟官员有关系。不然,买卖怎么能做长久?”

    “既然他们与官员沾亲带故。”邓先生缓缓道:“那就更要收他们的商税。”

    董先生有些激动的问道:“怎么收,是要看账本,还是要去钱庄查有多少存银,收多少合适,派谁去收,若是隐商抗议不交该如何惩罚?”

    “先商议收不收,再出细则。”邓先生望向周冰,语重心长的道:“王爷,隐商的商税若能收上来,王府将不再为缺银发愁。”

 564真能吹牛

    周冰微微点头,显然对邓先生的提议有些心动。

    不过,在局势不稳定的情况下,对有权有势的隐商收商税,夺掉北方许多官员的利益,极有可能会引发官场震动,甚至导致骚乱。

    要知道,每个官员都不是一个人,他们的背后有一个家族一个势力圈子。

    燕王府若强收商税,那就直接站在许多官员及他们背后家族、势力圈的对立面。

    矛盾可想而知!

    董先生激动的道:“王爷,如今北方需要的是安稳,千万不能乱,这个时期不适合出台任何新政,特别是会引发激烈矛盾引发动乱的新政!”

    邓先生也急了,高声道:“谁都知道北方需要安稳,可是没有银子,王爷拿什么给燕军将士发军饷,难道让燕军的将士口袋空空的过年?这样会寒了将士的心!”

    董生生冷声道:“令燕军将士寒心的是朝廷,不是王爷。这些年来,王爷自掏腰包给燕军花,花的还少吗,只是如今不比往常,收不上商税,王爷的钱少了,不能再给燕军那么多,给少点行不行?难道燕军会抱怨,燕军的将士都是那种碗米养恩人、斗米养仇人的愚蠢自私的人?”

    一个向来以燕军为重的胖胖的中年幕僚忍不住抱怨道:“之前朝廷克扣燕军的军饷、粮草、装备以及北方的各种费用,但是好歹给一点,自从内战开始,朝廷一个铜钱都不给,那些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