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带一个小儿。我们上次去燕城酒楼,我弟弟全部不收钱。”

    入了座位去拿吃食,才发现这是三楼,吃食都在一楼、二楼,来回得上下楼。

    到了最近的二楼,发现荤菜只剩个底,素菜的品种不多,还不好吃,唯一的水果也是供不应求。

    楚杰是图便宜,可没想到这么差,一个劲的跟曲三通说好话,还说下次请她去燕城酒楼吃。

    曲三通听楚杰只请她一个人,压根不提她兄弟,特别是连曲二通都不提,亏得曲二通还说过楚杰好话呢。

    她正吃着没滋没味的饭菜,心里算着三个大人两个孩子吃这顿饭花了二百个铜钱,这么多钱愣是没吃到一样好的,便连茶水都那么次。真是一次差的体验。

    楼梯那边传来人们的尖叫及盘子摔碎的声音,有人摔倒,然后这一倒,后面的人跟着摔倒,一下子倒下一片。

    动静大的像地震,把所有人吓傻了。

    曲三通记得哥哥带着两个弟弟去二楼拿吃食,说不定就在楼梯,吓得与众人赶紧过去瞧看。

    “我的脑袋!”

    “我的手!”

    “疼死了!”

    “我的屁股!”

    “哎呀,我还活着吗?”

    “谁撞了我?”

    十几个人倒在楼梯上,男女老少都有,不幸的是曲二通兄弟就在其中。

    曲二通皮糙肉厚,又在边缘,只是摔倒没有事,曲四通也没什么事,就是吓坏了哇哇哭,曲五通直接滚到楼梯最下面,小脸还被碎瓷片划破,鲜血流了半脸,吓人的很。

    曲二通都摔懵了,隐约听到曲三通哭道:“五弟的脸出血了,会不会破相?五弟,你的脑袋痛不痛?”

    最不幸的是一个怀有四个月的孕妇,摔下楼梯,当场下身流血,血顺着裙子流下来,吓死人了。

    孕妇的夫君、大伯子、大嫂都摔了,还摔得不轻,可是一见孕妇出血,赶紧爬起来看她的情况。

    这一看不得了,八成要流产了。这顿饭是大伯子要请的,大嫂本是不同意在聚英楼吃,说自助餐刚开张人肯定多,可大伯子以为聚英楼跟燕城酒楼自助餐一样好吃还有秩序,非要来这里。

    这下好了,四个人全部在楼梯摔倒,孕妇更是要没了孩子。

    出了这么大的事,聚英楼的掌柜徐东秋脑袋都大了,赶紧从一楼往楼上跑,而就在这时一楼的几个人因为抢盘子打起来……

    黄昏,雨过天晴。燕城天际出现一道异常漂亮的彩虹。此时,燕城酒楼商业综合城再次迎来人流高峰。

    李如意穿着鹅黄色的长裙,端坐太师椅,听着底下人打听到的聚英楼消息。

    “郝行风只是聚英楼的二股东。马将军的夫人邓氏才是聚英楼的大股东。徐东秋就是邓氏从娘家带过来的邓家家生子奴仆。”

    马将军是燕城守军的主官,官职从三品。

    李如意与三女对视一望,难怪聚英楼敢在这么短的时间开自助餐,原来有这么硬的背景及人脉。

    “昨天到聚英楼吃饭的食客有一半是燕城守军的人。今天燕城守军的人来的更多,大概占了所有食客的八成。”

    “上午,聚英楼开业来了三位燕城守军的将军,邓家也派了一位嫡公子来了,就是马家没来人。”

    “雨大台阶、楼梯滑,有对老夫妻在台阶滑倒,听说腿骨断了走不了路,还有十几人在楼梯滑倒,有位孕妇小产,有两个小二说话特别难听,孕妇的家人气愤不过把两个小二、徐东秋打了。”

 644姻缘和损失巨大

    “吃食做的不精致,荤菜少的很,食客怨气大的很。雇的杂役少,洗盘子碗筷速度跟不上,人多盘子少,导致食客抢盘子打起来,听说有两个人脑袋打破了。”

    只听说抢食物打架,没听说抢盘子打架,这可真是可笑之极。

    ……

    几个打探消息的人说的眉飞色舞,语气深深的幸灾乐祸。

    童小姐缓缓道:“亏得如意考虑周到,在门前铺上草垫子,又安排人在楼梯口一个劲的提醒。”

    齐小姐感慨道:“那对老夫妻、孕妇真是可怜。”

    “这些年燕城就没下过这么大这么久的雨。偏偏今日让聚英楼赶上。”郑怀玉直摇头,“这聚英楼怎么不选个好日子看好天气再开业?”

    李如意冷声道:“四个字:利欲熏心。”

    三女深以为然,道:“聚英楼看我们酒楼这么红火眼红的不得了,急匆匆的开业,这下好了尽出事。”

    聚英楼开业状况百出,更是害的食客摔断腿骨、流产,已经不足为惧。

    李如意不再关注聚英楼,把所有的心思放在燕城酒楼商业综合城,这几日需办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修缮五楼楼顶。

    她特意把总管事及五楼的几个管事叫来,“我们商业综合城的楼高,在修缮楼顶时万万不能出任何安全事故。”

    众人深以为然。

    为了保险期间,李如意甚至下令五楼停业三天,确保全面安全……

    燕城酒楼商业综合城修楼顶的时候,聚英楼开业几起事故在燕城传的沸沸扬扬。

    老夫妻、孕妇都是燕城守军低级军官的亲朋好友,这下哪怕聚英楼的大股东是燕军守军主官的夫人,也没有人再来。

    两日后,李如意竟是在燕城作坊见到聚英楼食客楼梯滑倒事故的一位受害人—曲五通。

    曲二通兄弟的叔叔曾是李如意的患者。这回曲叔叔把曲五通带来了,求李如意给曲五通的瞧瞧脸上的伤口。

    “孩子这么小脸就破了相。唉,这几天,我嫂子哭得眼睛都肿了,我侄女更是一个劲的后悔。”曲叔叔把快要哭出来的曲五通往李如意跟前推。

    李如意见曲五通左脸颊一道两寸长的血口子,非常醒目,这就是碎,问道:“用过什么药?”

    跟着一起来脸色愁苦的曲爹连忙把方子递上来,道:“内服的药吃了。外敷的药只用了半个时辰,五通叫唤说又痒又痛,她娘就赶紧把药洗了。”

    李如意捧起曲五通的小脸,仔细瞧看伤口,在边缘有很细小的红点,“痒是正常,痛就不正常,八成是小患者肌肤脆弱,药物对肌肤有刺激,清洗干净停止敷用正确。”

    曲叔叔语气恳求,问道:“小神医,您看能不能治好?”

    李如意跟曲五通柔声道:“要是你怕痒老摸伤口那就治不好。”

    曲五通睁着大眼睛,似懂非懂。

    曲叔叔连忙道:“五通,你可千万不要摸伤口。”

    曲五通有些委屈难过的哭了。

    “没事。”李如意摸摸曲五通的脑袋,然后抬起他的小脸,再指向异常俊美的江青云,“你看那个哥哥,他很好看,你要是想长大后像他一样好看,就不能摸伤口。”

    众目睽睽之下,江青云被心上人夸赞,心花怒放,唇角上翘。

    曲五通点了点头。

    李如意又向曲爹问了曲五的饮食习惯、过敏史,然后通开了内用药及外敷药,“天气炎热,七日应是够了。”

    曲爹再三确认小儿子的伤疤完全能好,惊喜异常,道:“等五通病好来给您磕头。”

    五日后,曲五通病愈。曲三通与王雄定亲。曲家、王家到燕城酒楼商业综合城吃自助餐。

    楚家的楚杰原本觉得自己生的英俊,对曲三通志在必得,没想到为了省钱,在聚英楼吃一顿自助餐,亲事泡汤,郁闷之下把聚英楼恨上了,逢人便道千万别去聚英楼。

    这真是一顿自助餐定姻缘。

    聚英楼的自助餐眼瞧着客人越来越少,面临关门。掌柜徐秋东在开业那天被食客打伤,到现在还虚弱着呢。把二股东郝行风愁的直上火,下巴长出一个大火包,不知道怎么跟大股东邓氏交待。

    这时,城南的一家名叫客再来商业综合城开业。

    客再来商业综合城共有三层,面积合起来约燕城酒楼的四分之一,比聚英楼大一些。

    客再来前身是锦绣楼,是座成人衣铺,主卖南地的丝绸,只因内战,客流量减少,南地的丝绸运不过来,无法吸引富贵人家,导致关门。

    锦绣楼的老板周明雄心勃勃,很不甘心,看到燕城酒楼商业综合城非常成功,就跟长辈商量,从家族借了银子,把锦绣楼改成客再来商业综合城。

    客再来的第一层是自助餐,第二层是商铺,第三层是剧场、拍卖厅。

    自助餐最多能容纳四百多人。开业当天每人打九折,七十二个铜钱,三天后每人八十个铜钱。

    第二层共有十间商铺,其中一半是卖成衣,另一半是卖杂货、粮食、酒。

    第三层的剧场很小,大概能坐五十人,每天演三场,上午、下午、傍晚各一场。

    拍卖厅也不大,最多能坐一百人,开业当天就有一场。

    周明给全城的大商人发了请帖,包括燕城酒楼商业综合城的四位女股东。

    李如意等四女对客再来挺好奇,但是都没去,派出总管事当代表。

    这位总管事可不是一般的管事。他曾是万族的家生子,后来跟着万侧妃进了燕王府,成为燕王府的管事,专门打理万侧妃母子所有的商铺,接触的人非贵则富。

    总管事从客再来回来之后,脸色很不好,一上来就禀报拍卖会的事。

    原来,客再来只收客人拍卖成交价的一成的五成费用,只是燕城酒楼的一半。

    今日客再来拍卖会共拍出一万三千五百七十两银子,获得的费用是六百七十八两五钱银子。

    现场的大商人纷纷说客再来的费用比燕城酒楼少一半,以后就到客再来拍卖。

    燕城酒楼商业综合城的利润八成来自拍卖会,若以后没有人来,损失巨大。

 645挫折与麦田增产

    郑怀玉气道:“依我看这客再来开业请咱们去,就是给咱们一个下马威。”

    “算是正面告知。”李如意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人效仿开了商业综合城,而那些大商人之前在燕城酒楼拍卖厅时信誓旦旦的以后就到这里拍卖,结果在利益面前,立即改去客再来拍卖。

    童小姐问道:“如意,我们该怎么办,也要把费用降一半吗?”

    齐小姐蹙眉道:“我们降,他们肯定也会降。”

    这才过了几天轻松日子,又有烦心事。做买卖可真不容易,做大买卖就更不容易。

    总管事赞许的点头,道:“小人也是这样认为。咱们商城不能降价。”

    齐小姐问道:“那客人都去客再来拍卖,没有人来咱们商城拍卖,怎么办?”

    “先这样,等我想出办法再说。”客再来的周明是个纯粹的商人,周族有人在朝中当官,官职只是六品并不高,李如意怕三女暗中使手段收拾客再来,特意嘱咐道:“我们是正经经商,对待商业竞争对手,只能用正常的商业手段,不能用别的。”

    经商的最重要的口碑,一旦口碑差了,买卖就很难做的长久。

    李如意不想让燕城的大商人认为她们以势欺人,不想被燕城的大商人孤立。

    四女轻轻点头。

    总管事站在一旁,老脸一红,在客再来的时候就想着用非常手段导致客再来的拍卖厅出事,竟是被李如意猜中,这下收起了心思。

    李如意问道:“客再来的自助餐如何?”

    “小的试吃过,不错,比不上咱们商城,可是比聚英楼强很多了,光是荤菜就有八种,炖鸡、烧鸭、蒸鱼、炒猪肉、烧猪肘子、焖羊肉、炒小河虾。

    素菜的品种有二十样。凉菜四种,其中有皮蛋。热汤两种,粥两种。

    水果两种,还有两种点心,茶水一种,茉莉茶,酒是那种十五个铜钱一斤的坛酒。”总管事细细的回忆,突然间提高声音,“对了,他们家有火锅,不是红铜制的,是那种铁制的,也是用的好炭,不冒烟的那种。”

    童小姐惊呼,“他们也有火锅了?”哪怕不是红铜火锅,就是铁火锅,那也是有了火锅。

    郑怀玉不以为然,道:“大热天的吃火锅,没有放冰,那得多热。”

    “对。”总管事有些激动的道:“客再来的一楼是很热。小的怕凉不怕热,在那里吃了一会儿自助餐就流汗,别人食客都是汗流浃背。”

    李如意心里算了一下,客再来的自助餐也能赚钱,但是不会多。

    自助餐就是吃的人越多,成本越低。

    客再来一层的容纳量摆在那里,每天进的食材远远不如燕城酒楼多,又没有从燕军进货的渠道,是以食材的进价会比燕城酒楼高的多。

    至于二层的十家商铺,李如意觉得数量少,无法形成规模,不足为患。

    “剧场唱的什么戏?”

    “听说买了沙城一个戏班子,大概十几人,能唱文戏也能唱打戏。看一场戏,一个人五个铜钱。小的觉得唱的难听,打的也不热闹,看了半场实在呆不下去就离开了。”

    李如意继续问道:“你不爱听,兴许别的客人爱听。中途退场的客人多不多?”

    “不多也不少,小的退场之前,大概走了七、八个人。剧场总共能坐五十人。”

    李如意环视几人,缓缓道:“看来客再来的老板打的主意是只靠拍卖厅赚银子。”

    总管事目光敬佩,“小神医说的极是。几个大商人也是这么认为。”

    童小姐等总管事走后,问道:“如意,我们的拍卖厅收费不能降价,也不能暗中出手对付客再来,那要竞争过客再来?”

    “拍卖厅的关键是拍卖成功及交易安全。我们只要做到每一场每一件拍卖品都做到,保持很好的口碑,时间久了,自是有人来我们拍卖厅拍卖。”李如意轻叹一声,道:“只是目前,我还想不出竞争的好办法。”

    童小姐向来性子急,很是沮丧的道:“我们的商城开业以来,拍卖厅的纯利润高达八千三百多两银子……难道今后就赚不到银子了?”

    齐小姐眼珠子一转,低声问道:“要不,我们暗中降价,当众收客人一成费用,暗中给客人退一半的费用?”

    “你当客再来的老板是傻子啊,他能打听到我们拍卖厅利润很高,就能打听到我们暗中给客人退一半的费用,到时,除了取笑我们,还会用再次降价打击我们。”李如意摇了摇头,又感慨道:“拍卖刚刚形成,就被客再来破坏行业收费规矩。”

    郑怀玉倒是比童小姐、齐小姐沉稳的多,道:“我觉得我们现在哪怕拍卖厅没有拍卖,整个商业综合城也不会赔银子,既然这样,先不要着急,一边想办法,一边观望。”

    李如意点了点头,道:“我赞成。”

    这一天,因为客再来拍卖厅的事导致四女都闷闷不乐,而几十里外的李山正在完成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

    一年一度的夏收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穿着草鞋在田地里挥洒汗水干活的佃农,将一担又一担的打好的麦子挑到田埂旁边的空地称重量。

    哪怕前些天有场大雨,一些麦子被淋倒,也无法降低李家使用积粪肥田法种下的田地的亩产量,甚至……

    佃农额头全是大汗珠子,激动的对负责称重量登记在册的李家奴仆道:“这两担是一百六十七亩的。那两担是一百六十八亩。”

    “一百六十七亩产麦子二百二十五斤!”

    “一百六十八亩产麦子二百二十六斤!”

    李家奴仆高声大喊,只为了让穿梭在田地之间劳动的佃农们听见这一个个的喜讯。

    以前在风调雨顺的年里,每亩良田顶多产麦二百斤,今年用了积粪肥田法在良田种麦子,收获之前经历大雨袭击,亩产量竟然高达二百二十斤以上,一下子提高了一成多。

    一家佃农种六十亩良田,这下子就至少多出一千二百斤的麦子,打成黑面是近千斤。

 646国之大才

    一斤黑面批发价一个半铜钱,近千斤黑面那就是近一两半的银子。

    特别是在别人家的佃农因为大雨每亩少收十几斤麦子的情况下,

    李家的佃农简直是无比的惊喜亢奋。

    李家近五百亩良田,这下子多出一万斤麦子,打成黑面就是八千多斤,比去年多赚十几两银子。

    “好!太好了!”

    “积粪肥田法好得很!”

    李山欢喜的笑到脸部肌肉僵硬,翻来覆去就是这几句话。完全忘记了当初自己强烈反对所有的地使用积粪肥田法。

    两个骑着高头大马穿着绿袍、红袍的官员匆匆赶至。他们是北地的农司的农官,奉周冰之令前来统计积粪肥田法的良田的亩产量。

    这次总共来了七位官员,其中五位留在江家的麦子地。

    这两位穿绿袍的是从六品上官职,红袍的是从五品下官职。

    麦子亩产量增加一成多可比番邦大牲口改良北地大牲口品种的功劳大的多。

    毕竟北地荒凉青草少,养的起大牲口的农家不多,而麦田每户农家都有,麦子是能让人吃饱肚子不会饿死。

    农司的两位官员早就认识李山,这回趁着统计亩产量,再次游说李山从燕军出来调入农司。

    好在李山没有让高兴冲昏头脑,知道自己的水平有限,以前种田还行,现在竟然不如举人江青云,再次拒绝。

    正午,日头很毒,佃农仍然热火朝天的收割麦子。李山怕佃农晕倒,强制佃农去阴凉处休息。

    正好,李家奴仆赶着装有解暑的绿豆汤、夹着鸡蛋大饼的驴车来了,李山热情似火的邀请两位农官跟着吃饭。

    佃农吃的鸡蛋大饼喝着绿豆汤,再望向金灿灿的麦穗,一个个喜的嘴都合不拢。

    真是上辈子烧了高香,这几年能够当李家的佃农,在内战时都有饭吃有衣穿,不用去流浪,如今又靠着李家,学到积粪肥田法……

    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头吃光饼,也不休息,走至李山跟前,恭敬的鞠躬之后问道:“老爷,听说府里打算再养几百只肥猪、几千只鸡?”

    李山穿着旧衣盘腿坐在地上,停止吃饼,抬头答道:“是有此事。”

    燕城酒楼商业综合城的自助餐火的不得了,每天需要杀两头猪、几十只鸡才够食客吃。

    李如意不打算从外面进猪肉、鸡肉,准备下个月起从李家进。

    李家的猪吃豆渣、玉米棒,公猪都骟过,肉质比外面的猪好,非常适合做烤肉。

    李家的鸡吃蛆虫长大,公鸡也是骟过,鸡肉肥美的很,红烧、清炖、卤、烤等味道都极好。

    哪怕价钱贵,也是物有所值。

    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持高品质,树立好的品牌。让吃过的食客赞不绝口,还回再来。

    “那可太好了。”老头想到的是又可以给李家杀猪、杀鸡挣点银子。

    两个农官早就听说李家养了许多的猪、鸡,猪肉、鸡肉的品质很高,一直没有机会瞧看,这回可来着了。

    于是,在麦收结束之后,两个农官参观了李家的鸡圈。

    “这个李家可真不简单,养牲口竟然比我们农司养的好。”

    “不行,我得上报大人,把李山调到农司。”

    江家。周伯带着一百多个佃农、二百多个短工非常投入的收割麦子。

    五名农官在麦田之间像蚂蚱一下上蹿下跳。

    如此炎热的天气,身为一府之主的江青云也出现在麦地,亩产量增加一成多的大喜讯,令他的俊脸笑容不断。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就是通过研读大量的农书想出了积粪肥田法。”

    “我家的良田是李家的几倍。李家的良田麦收已经结束,平均亩产量一成多,跟我预料的一样。”

    “如果前些天没有大雨,我们两家的良田亩产量会更多。”

    “我终于靠着书本为农民办了一件实事。”

    置身于黄金色麦海的江青云满满的成就感自豪感。

    农司统计出来的积粪肥田法亩产数据在燕王府的早堂上出尽风头,文武官员齐声祝贺周冰喜获积粪肥田法。

    在一个云淡风清的下午,周冰带领周景望及众位文武官员来到江府的良田。

    为了验证积粪肥田法,江青云特意留下五十亩良田没有收割麦子。

    众目睽睽之下,周伯与一百多名佃农再次投身麦海疯狂收割。

    文武官员各派出三人负责称麦子及监督。

    不到一个时辰,五十亩良田收割完毕,又过了两个时辰,打成麦粒装筐称重,哪怕称太大有点压分量,称出来的斤数仍旧震撼人心。

    “北地的农民有福了。”

    “这五十亩良田使用积粪肥田法种植麦子,每亩产量高达二百二十五斤,比长平县最好的良田产量高出二十八斤。”

    “农民最大的心愿就是良田多产。如今有了积粪肥田法,哪怕老天爷不开眼的灾年也能有近二百斤的产量。”

    “江公子真乃国之大才!”

    “王爷慧眼识英!”

    “王爷千岁千千岁!”

    “恭喜王爷!”

    文武官员的夸赞、祝贺声络绎不绝。

    白衫少年江青云风姿绰约,站在文武官员当中如同鹤立鸡群,偏偏非常低调,只是浅笑不语。

    周景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