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家人怕慕容清婉想不开,带着她去远郊山下庄子休养。

    这日,慕容仪带着朋友在远郊打猎,偶遇大雨,不得已就近去了家族的庄子住一晚。

    这位朋友不是别人,正是楚王府的义兄、刚获封从三品平南侯的周勇。

    慕容仪道:“管家说我婶子、十一妹在庄子,我去打个招呼。”

    周勇刚才把管家在大门口说的话都听到了,以为慕容仪会邀请他,没想到慕容家族讲究多,不让他这个外男见家里的女眷,只能坦言道:“我认识你婶子,也认识你十一妹。”

    慕容仪好奇的问道:“你在哪里认识的她们。”

    “前年,我来国都为义父办事,见过她们两回。”其实是周勇认识慕容母女,但人家不认识他。

    “那便……”慕容仪低头望到湿淋淋衣服及沾着泥巴的鞋,眉头微蹙,“换了衣服同去。”

    周勇道:“我也正有此意。这庄子可以我能穿的衣鞋?”

    “自是有的。”慕容仪心里狐疑:这人平时是个闷葫芦,今日怎么话多了?

    这般二人沐浴换衣之后去见慕容母女,次日一早离开时又一同去打招呼。

    三日后,官媒婆上了慕容家族求亲,说那平南侯周勇因妻子早逝,独身一人数年,没有子嗣,没有妾室通房,如今想要娶慕容清婉为正妻,请慕容家的长辈成全。

    慕容清婉的爹听说周勇杀人无数,怕女儿远嫁南地被周勇欺负,到时慕容家鞭长莫及,便道:“我女儿刚结束一门亲事,需缓一缓,过些天再说。”

    官媒婆吃了个软钉子,回去向周勇复命。

    此事传开,国都的众位贵女目瞪口呆。

    那个被未婚夫家婉转退婚的慕容清婉不知用的什么计,竟得了新贵平南侯周勇的心。

 708赐婚和报应

    虽然嫁过去是继弦,可是周勇拥有爵位,元配不曾留下一男半女,等于慕容清婉嫁过去生的儿子就是下一任平南侯,对了,爵位可以传三代,慕容清婉的孙子也能继承侯位。

    平南侯周勇是靠着自己本事得到军功,不是那种靠着祖宗封侯,并且楚王府献给皇帝那么多的金银财宝,可见楚军打敌国捞了很多的银子,周勇是高级将领,分到的银子绝对很多。

    平南侯周勇是个有银子的侯爷!

    有爵位有银子没有小妾通房儿女,就是这么一个优秀的人,今年竟然才二十三岁。

    “慕容清婉前辈子是积了多少大德,竟然这般好命!”

    “听说平南侯被慕容家拒婚了。这个慕容清婉,是不是去趟北地人都变傻了。”

    国都的众位贵女对慕容清婉各种妒忌。

    前未婚夫打听到慕容清婉的鬼脸在解除婚约的当日就消

    失不见,周勇竟是要娶她当唯一的正妻。

    这事闹得心里很不痛快,参加诗会时吃醉酒,把别人看成周勇,把别人脑袋打破了,前未婚夫也没落好,右脸颊被碎酒杯瓷片划了一道深深的血口子……

    慕容家有人正好在现场,听那急的脑门都是汗的郎中说前未婚夫会破相,忍不住嘲讽道:“原来这厮的灾难以前都是十一妹妹帮着挡了,如今这厮跟十一妹妹没有婚约,灾难就得他自己受着!”

    众人一听,还真有点那么回事。

    前未婚夫引以为傲的就是十分俊美的容貌,没想到破相了,顿时,气得晕厥过去。

    周勇再次去庄子见慕容母女,这回却是吃了闭门羹。

    周勇是个非常执着的人。他看中的女子,自是必须要娶回家,不然只要想到慕容清婉成为别人的妻子,就会妒忌到发狂。

    一连十日天天都去庄子,每次都带着不同的礼物,并非贵重的珍宝,而是亲手打的猎物、亲手用花草编的兽、花环,直到慕容母女被他的诚心打动,同意见他……

    暮秋的一日,艳阳高照,北地首届殿试进士入宫拜见皇帝。

    次日,慕容元鸣拒绝家族的安排,没有留在国都任官职,而是准备与众位进士一同返回北地。

    “北地是我的福地,燕王点了我当榜眼,对我有知遇之恩,我自是要报效燕王。”

    慕容元鸣的做法得到同榜进士的称赞,便连国都的一些名士也对他赞不绝口。

    “北地荒凉,我们家一直无人在北地当官,元鸣是开了先例,这样也好。”

    “元鸣也老大不小,还是成了亲再去北地。”

    “元鸣若在留在国都,哪家的女子都娶的,只是他去北地,哪家的女子愿意嫁给他?”

    “我看,不行就让元鸣自己选个知心体贴的女子,这样成亲后去了北地能够帮扶元鸣。”

    慕容家族的几个辈分最高的长者商议之后,就把慕容元鸣叫过来,让他自己选妻,只要身份不是特别低,家族就同意。

    “我是有意中人,她家里长辈继承爵位,到了她爹这一代削至从五品上的开国男。”慕容元鸣说的这位意中人,是他同窗的小女儿。

    同窗是慕容元鸣在白鹿书院读书时认识,拥有开国男的爵位,家财万贯,只是家里没有一个读书人。

    同窗终身的愿望就是科考拥有功名,四十岁时还跟着一群少年读书。

    后来,慕容元鸣患病没能考中秀才,同窗也是止步于童生,两人惺惺相惜。

    同窗的小女儿一直仰慕慕容元鸣,不愿意嫁给别人,为了等他一直拒绝别人的求亲。

    这次,慕容元鸣从北地回来,同窗就说要把小女儿嫁给他。他是愿意的,只怕身体有病婚后会被嫌弃,就坦诚相告,同窗的夫人得知后不同意,但是同窗的小女儿仍要嫁给他。

    “既然小姑娘是忠良后代,那定能配得上你。我们便为你去小姑娘的家里走一趟,若是她家里同意,那就把亲事定下来,这个月就完婚,好让你带着小姑娘去北地任职。”

    慕容家族的派出一个从三品的官员去了开国男同窗的府里,求出求亲。

    同窗的夫人见慕容家族这么重视慕容元鸣这个庶子,再加上小女儿为了嫁给慕容元鸣竟然闹上绝食,只能点头同意。

    这般定亲事、成亲,一切火速进行。

    慕容元鸣成亲之后,便带着新婚妻子谷氏离开国都去往北地燕城。

    慕容家族的这门喜事因慕容元鸣是北地新科榜眼,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很快,慕容家族又有喜事,这回更是引得国都所有人注目。皇帝赐婚新贵平南侯周勇和慕容清婉。

    慕容清婉被周勇的诚心打动,再者,她的表妹洪星华即将嫁给楚王,她去了南地也有洪星华做伴。

    慕容清婉答应了周勇的求亲,周勇特意去向皇帝求了圣旨赐婚,这般等二人成亲之后,慕容清婉虽是续弦,但是皇家赐婚的从三命诰命的侯夫人,妻凭夫贵。

    慕容清婉写信给李如意,多谢帮忙,还说以后李如意要见她,只能去南地。

    国都的慕容清婉、洛城的洪星华备嫁,满朝文官上奏折请求新帝明年开春开科考时,一日黎明,毫无征兆的皇宫的钟声敲响,打破了国都的宁静。

    皇宫传出噩耗,太上皇周催驾崩了。

    新帝登基才几个月,太上皇还没有退出人们的视野,有些人甚至认为太上皇会卷土重来夺回皇位……

    谁知,今年的秋天未结束,冬天还未开始,太上皇就驾崩了,他统治的时代彻底结束!

    太上皇的葬事办的不隆重也不简单,完全按照国规,只是他的墓挨着他亲弟弟的墓。

    他亲弟弟就是被他派护龙卫杀死。他死后却跟亲弟弟当了邻居。这是不是讽刺?

    还有,燕王周冰、楚王周景晨拒绝派人吊唁。

    太上皇的葬礼少了两位权力在位的亲王,这又是一个的讽刺。

    然而,这还不是最讽刺的事。

    传闻,太上皇遗体双足皮肉溃烂深至见骨。太上皇是疼痛奇痒至死。

    众所周知,太上皇派护龙卫取周景晨的性命,周景晨命大的很,只断了一双脚,活了下来。

    如今,太上皇死于足疾,死前受尽折磨,这是不是报应?

 709双喜与匆匆一年

    北风呼啸,自洛河以北的城府、县城、镇村全部笼罩在鹅毛大雪之中,一年之中最难熬的冬天就这么降临北地,还是以极其霸道的方式。

    这场大雪下了半日,傍晚前在北地千万百姓心里的祈祷中终于停了。

    当天夜里,长平县李家的长孙出生了,李健安、王燕当了爹娘,李山夫妻当了爷爷奶奶,李如意也升级当了姑姑。

    次日融雪最是冷的时候,李家的长孙女出生了,李福康、张银芳荣升爹娘。

    “我当爹了!”李福康欢喜的嘴都合不拢。为了能够守护妻子,亲眼看到自己的孩子出生,他推迟去白鹿书院。

    现在张银芳顺利生产,母女平安,李福康可以放心的去白鹿书院。

    李家长孙的大名叫李轩,长孙女的大名叫李蜜。两个孩子的名字都是他们爹娘起的。

    双喜临门,李家很想大摆喜宴,只是太上皇崩了是国丧,李山身为官员,家里在一年之内不能操办喜事。

    这般,李家低调的摆了几桌,请来亲朋好友庆祝。

    没过一日,李家给管家伍余年的大儿子伍大娶了媳妇,媳妇是李家今年买的奴婢,也是个老实人,跟伍大的娘张嫂一样埋头干活话不多。

    等雪融了,李福康就带着家里给的五百两银子启程去国都白鹿书院,同行的有伍大夫妻、两个护卫。

    这是儿子第一次离开李山夫妻去千里迢迢的地方,李山倒没什么,赵氏却是失眠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福康能进白鹿书院读书,就是他的福气,他聪明也能吃苦,你就等着听他的好消息。”李山当官久了,也比以前会说话会安慰人。

    赵氏幽幽道:“明年健安、英华、敏寒都去国都。”

    “家里不是有如意、腾高、飞跃姐弟,再说,还有轩儿、蜜儿!”李山一说起大孙子大孙女,忍不住乐出声。

    他的笑声在黑暗里挺突兀,不过赵氏听了心里格外踏实。

    这几年都是过的好日子,日子好了就过得飞快,一下子都有了孙子、孙女。

    赵氏脑海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不一会儿进入梦想。

    次年正月初六,李健安、李英华、李敏寒带了一千五百两银票及奴仆、护卫离开家南下国都。

    开春,李健安、李敏寒考上白鹿书院,李英华因患伤寒没有发挥好落榜,而后在慕容仪的推荐下参加国都著名书院洛河书院入院考试考中。

    至此,李家四个少年全都留在国都的书院读书。

    消息传至李家,李山夫妻特别欣慰。李如意把两个小弟弟送进童小姐家里的族学读书,派护卫每天接送。

    燕城作坊的买卖非常红火,春季的销售量便是去年上半年的总和。

    雪花糖、酱菜、腐乳等已经遍布大周国,连远在楚边边防的镇子都有的卖。

    这几年,江青云、周莫玄、李如意通过燕城作坊的货物跟番邦大商人交易了几十次,换回的大牲口累计十几万。

    如今燕城的百姓已经不稀罕瞧看番邦大牲口,那番邦肥羊、肥牛开始悄然上了燕城酒楼商业综合城自助餐人们的餐桌。

    番邦牛不能耕田只能食肉,所以不被大周国律法保护,成为人们解馋的美食。

    燕城酒楼商业综合城轻松的打败了聚英楼、客再来及六家商业竞争对手,买卖越来越红火,特别是拍卖厅,拍卖品的成交单价屡次被刷新,不久前竟是突破一万两银子,那可是一件拍卖品,竟然能拍出千金的高价,整个北方的富贵人家都震惊了,甚至传到了洛河以南,把那边的富贵人家吸引过来。

    转眼到了夏季,燕城酒楼商业综合城开业整整一周年,在这期间,纯利润高达二十三万七千五百两银子,光是拍卖厅就赚了十五万七千两。

    如此高的利润,远远超出所有人的意料。

    李如意为了回馈广大主顾,经过合伙人的同意,举办开业一周年庆典,自助餐九折、三楼四楼的货物九折再打九折,期限是三天。

    这回没有发传单也没有放烟花,因为还在国丧期间,周珞炎是皇室人,李如意又是朝廷封的县主,需遵守国规。

    不过,就是这样那三天燕城酒楼商业综合城人山人海,三、四楼的货卖到脱销。

    占了二十个铺子的万大、万二大赚特赚,把众位商贩羡慕的要死,纷纷请求周珞炎再开一家商业综合城。

    周珞炎跟几个合伙人道:“他们让我还在燕城开一家,那不是给我自己找一个竞争对手吗,他们当我是傻子?”

    燕城作坊、燕城商业综合城获得的巨大成功,知情的人都说李如意有点石成金的本领。

    不知不觉,又到了秋季,大周国为太上皇守的国丧终于结束。

    这回新帝不用众位文官上奏折请求,直接下了一道圣旨,明天三月初开科考,七月初国都会试、殿试。

    为何科考的时间拖的这么长呢,只因这次的科考不是北地一个地方,而是整个大周国科考,没有足够的时间,考生无法赶到国都参加会试、殿试。

    圣旨一出,举国学子欢庆。

    江青云明年开春出大孝,可在明年七月初以举人的身份直接在国都参加会试。

    他决定明年正月从北地出发去蜀地把家族所有的人坟迁至燕城,而后与李如意定亲之后去国都参加会试。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自十月起,皇宫陆续传出不好的消息,先是皇后流产,然后是新帝龙体欠安。

    大周国最尊贵的夫妻一旦生病,万众瞩目。朝中那些一天到晚叫唤新帝充盈后宫的官员也熄了声。

    之前将自家嫡女送进皇宫当妃嫔的官员心里暗暗懊悔。

    新帝登基一年多,后宫一共添了六名妃嫔,其中妃子三人,嫔两人、婕妤一人。

    然而除了皇后外,六名妃嫔无一人怀过孕,没有怀孕自是没有子嗣。

    本朝宫规,皇帝驾崩,没有子嗣的妃嫔只有两条路,要么入皇寺为尼、去皇陵给皇帝守墓,要么殉葬。

 710册封太子入住东宫

    去年太上皇崩了,皇后一道懿旨,太上皇的妃嫔凡是没有子嗣年龄超过三十岁的一律去了皇陵,三十岁以下的放出宫去,终身不能再嫁,这算是开恩。

    今年皇帝重病,若是驾崩,善妒的皇后还能平时跟她六位争宠的妃嫔开恩吗?

    在民间没有子嗣的妇人在夫君过世日子很不好过,在皇宫里面更是如此!

    现在六位妃嫔都老实了,把她们送进宫里想要得到荣华富贵的亲人除了懊悔,还害怕皇后的报复。

    在这个时候,皇帝、皇后为了稳固江山安抚民心,在与皇室众人及几位高官商议之后,于黄道吉日十月三日,下旨诰告天下,将周冰之嫡二子周莫玄过继到皇后名下,封为太子。

    太子就是皇位继承人,下一任皇帝。

    此旨一出,天下震动。

    各方势力想到了之前皇帝册封周莫玄郡王,频频召进皇宫,还有晋国夫人千里迢迢前燕王府……

    难道早在那时,皇帝、皇后就起了过继的心思?

    皇室的人那么多,为何偏偏选了周莫玄?

    周莫玄何德何能,怎么就入了皇帝、皇后的眼?

    周莫玄并非三岁小儿,他已经成年,过继到皇后名下,日后登基仍会孝顺燕王。

    燕王真是会生,竟是生了一个太子出来。

    那国都的老百姓都知道北地的燕王,也知道创造出虎狮兽的周莫玄。

    老百姓的心思,无论谁当太子,谁继承皇位,只要不会打战不苛刻百姓就行。

    国都外的老百姓对此事有些惊诧,虽然民间过继的事情常见,但是皇室过继还是头一回。

    “皇帝自己有个儿子,没封儿子当太子,竟是封堂侄当了太子。”

    “皇帝不怕太子继位后把小皇子杀死?”

    “听说小皇子是个傻儿。唉,若非如此,皇帝怎会把皇位传给堂侄,还要把堂侄过继到皇后名下?”

    “过继的人跟以前的爹娘没有关系,跟现在的爹娘也不亲热。”

    “皇帝为何不在皇室找个年龄小的孩子过继到皇后名下?”

    “听说燕王有好几个儿子,最小的儿子三、四岁。皇帝应把燕王的小儿子过继到皇后名下。”

    “太子真是有大福之人,被皇后娘娘看中过继。日后太子可就是皇帝九五至尊。”

    十一月六日,宣旨官、礼部尚书、慕容仪、太监总管率御林军五百人马不停蹄北上燕城迎接周莫玄入国都。

    已经进入寒冬的燕城笼罩在白雪之中,银装素裹,天地寂静。

    燕王府正门大开,身着盔甲的几百御林军如青松般站立于大门两侧,宣旨官高声宣旨,秦太妃、周冰夫妻、周景晨兄弟等人一律跪下接旨。

    “太子即日启程至皇宫入住东宫,钦此。”

    已于三日前知道自己被过继到皇后名下被封为太子的周莫玄表情复杂的磕头谢恩,“臣接旨,陛下万岁万万岁。”

    自太上皇崩了之后,这一年来,帝后四次传召周莫玄入宫,话里话外透出过继他的意思。

    他觉得皇帝皇宫有年轻的妃嫔,若是将来生下皇子,置他于何处?

    再者,他要是过继,就必须改叫亲生爹娘做“伯伯、伯娘”,心里接受不了。

    谁知,皇后流产、皇帝重病,这个时候,必须立太子以巩固周家江山,不然万一皇帝有了三长两短,病逝前未立太子,或是立了痴傻的小皇子为皇帝,众人不服,皇位引发各方势力争夺,大周国再次爆发内战。

    他即是皇室中人,还是郡王,应尽责任,只能听从皇帝、皇后的安排先去了皇宫再说。

    传旨官环视众人,问道:“不知童芸小姐可在?”

    童小姐就是童芸。这次被燕王府找来接旨。她是提前就知道有一道关于自己终身命运的圣旨。

    传旨官是个从五品上的太监,在国都见多了佳丽,见走上前者是位穿着银灰色长裙姿色中等的小姐,心道:太子龙章凤姿,心上人童芸却是容貌一般,不过,童芸穿的是素色衣裙,也是聪慧之人。

    皇帝病重。童芸听了母亲王氏的话换上了素色衣裙。

    “童芸接旨。”传旨官拿出一道圣旨,当场宣读。

    童芸再次跪下低头聚精会神的听旨,听到自己被册封为正三品的太子良娣,心情复杂。

    大周国朝规,太子妃以下,设置良娣二位,正三品;良媛六位,正四品;承徽十位,正五品;昭训十六位,正七品;奉仪二十四位,正九品。(摘自网络。参照唐朝。)

    太子良娣只在太子妃一人之下。

    童芸对周莫玄痴心一片,哪怕封了正三品的太子良娣,想到以后要跟别的女人且不止一位女人分享周莫玄的爱,心里很不是滋味。

    传旨官又问道:“长平伯可在?”

    穿着黑色裘衣的江青云出列,他仍在守大孝,不用穿朝服,朗声道:“江青云在此。”

    “长平伯江青云等人听旨。”传旨官又取出一道明黄色的圣旨,这次宣读旨意的时间较长,内容是关于东宫的官员配制。

    “册封贺南太子詹事,赵义太子宾客、海同安太子右卫率、郑峰太子左卫率、江青云太子中舍人兼农司苑监、慕容仪太子洗马……”

    太子詹事、太子宾客都是正三品官职。燕王府的大总管贺南、二总管赵义一跃成为正三品高官。

    太子右、右卫率是从三品官职。海同安与郑峰都是燕王府的亲兵队长,之前是从五品上的官员,这下也是连升几级。

    大周国的太子中舍人官职正五品下,这个职位说直白点,就是太子的秘书。

    农司苑监官职从六品下,就是农司的官员。

    江青云拥有正四品的爵位,但没有实职。这回的太子中舍人、农司苑监官都是实职。

    太子洗马官职从五品上,是教太子政事、文理,辅佐太子的官员。之前,慕容仪只是从六品下的文散官,这下也是一连升了几级。

    圣旨共册封了十六人,除去太子中舍人慕容仪外,其余十五位官员都出自燕王府。

    这般东宫官员配制除去慕容仪外,其余都是燕王府的人。

 711坦诚与目的

    贺南、赵义、江青云、慕容仪等人表情各异,高声道:“臣领旨,万岁万万岁!”

    一直板着脸不语的礼部尚书邹远明一脸恭敬的跟周莫玄道:“陛下、皇后心系太子,望太子迟早入住东宫。”

    邹远明今年四十五岁,是皇后邹云敏的堂哥,才华横溢,精通几国番邦语,十三岁考中举人,先先帝科举时的榜眼,曾在白鹿书院当过两年师长,后入户部、刑部,一直到现在当了正三品的礼部尚书。

    之前到北地巡察科考的礼部侍郎贺子良就是邹远明的得力手下官员。

    周莫玄望了两眼站在还远处红着眼睛忍住不落泪的高绣,心里酸楚,轻声道:“我明日启程。”

    赵义大步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