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山笑过之后,问道:“家里要做多少冬衣、棉被、鞋子?”

    赵氏就知道李山会有此问,缓缓道:“如意三身新衣、两双鞋,我们每人两身新衣、两双鞋,棉被每人一床,还有我们马上出生的两个儿子的小衣服、被褥。”

    闻言,李山感觉心都在滴血。昨个为了省钱,带着李石走了七十里路都不舍得花一个铜钱买个馒头吃。心里对于赵氏的奢侈非常的不理解。

    李如意见李山脸一下子黑了,忙道:“爹,今个下午我就烙饼让你去县城小集市卖,卖了就能赚到银钱。”

    原来她是打算下午让两个哥哥带着李山去小集市走一趟熟悉一下,没想到张秀才把哥哥都留在了学堂,只能让李山独自去了。

 77油酥烧饼

    家里一下子少了四个人,李山、李石倒没觉得什么,赵氏、李如意觉得冷静许多。

    午饭简单吃点,短暂的午休之后,李如意开始教李石揉面,“今个我们要做的是新鲜吃食油酥烧饼。”

    “油酥烧饼是什么?”

    “用面、芝麻做的一种饼,得用烤炉烤。”李如意早就想卖烧饼了,这不一有了烤炉做完混糖月饼就开始做油酥烧饼。

    前世北方人最爱吃的饼其中之一就是烧饼。烧饼又有芝麻烧饼、油酥烧饼、麻酱烧饼、发面烧饼、糖烧饼、椒盐烧饼、千层烧饼等。

    油酥烧饼是大众最爱吃的烧饼之一,相比别的烧饼做法简单。李如意就决定最先做油酥烧饼卖。

    制作油酥烧饼时有一道工序,饼胚先上锅里煎再放入烤炉里面烤,这比做鸡蛋灌饼、葱花饼,甚至比混糖月饼都复杂。

    李如意见李石揉面的动作飞快,“二叔,不要着急,我们的时间充裕。”

    “我不急。我有劲。”李石心无旁骛,整个人沉浸在揉面的欢乐之中。

    面揉好之后,李如意又教李石做饼胚。

    每个饼胚半个巴掌大,粘了白芝麻的饼胚上了铁锅煎成两面黄色,白芝麻定了型就盛出锅,六十个为一组,拿到后院的烤炉里面烤。

    叔侄二人分工。李如意负责煎饼胚,李石负责烤饼胚。

    第一批六十个油酥烧饼成功出炉,香气四溢。

    叔侄二人分着吃了一个,松软咸香,味道极好,跟鸡蛋灌饼、混糖月饼不是一个味。

    李石激动的道:“如意,油酥烧饼真好吃。”

    “这是你和我做的。”

    “哈哈,是我和你做的哦。真好吃。”李石眼睛精亮,表情多了几分自信,若是不熟悉他的人看到这个表情,以为是个聪明人。

    叔侄二人顾不得跟李生夫妻报喜,接着干活,要在一个多时辰之内再做出二百四十个油酥烧饼,还要做出五十张葱花饼。

    赵氏在给四个儿子做书包,听丈夫说女儿在做新鲜吃食,忍不住进了厨房瞧看。

    “如意太聪慧能干,想出来的吃食,我们都没有见过更是没有吃过。”李山站在一旁,跟赵氏一样帮不上忙,终于体会到赵氏之前的心情。

    赵氏感慨道:“二弟能给如意搭把手,比我们都强。”

    “爹,油酥烧饼一个卖两个铜钱,两个卖三个铜钱,您切记无论谁来都不能降价。”李如意又教李山怎么吆喝,见后者一本正经的学习,鼓励了几句,心里暗道:若不是娘怀着小弟弟,今日我一定陪爹同去。

    申时初,李山赶着装有两大竹篮的驴车这就出发去县城小集市了。

    李如意心里有几分担忧,望着驴车直到看不到,忍不住道:“娘,我爹性子非常倔强,可能做不了买卖。”

    赵氏心里也担心丈夫卖不出去饼,不过不能让女儿担心,便道:“你爹小时候跟你祖奶奶卖过饼。”

    李如意曾听李健安说过祖奶奶卖饼的事,当时还疑惑为啥没有一直卖下去,问道:“我爹小时候卖饼卖的好吗?”

    “不好卖。我听你爹说,你祖奶奶做的饼没有你做的好吃,刚好别的卖家做的饼做的好吃。”

    李如意感慨道:“祖奶奶做的饼味道一般,竞争对手又太强,导致我爹的饼不好卖。”

    “是。”赵氏不再多想,继续去给儿子做书包。

    李如意做了那么多的饼,累得很,坐在赵氏对面吃梨子歇息,见赵氏眼睛都快要贴到布上面了,忍不住再次劝道:“娘,做绣活很伤眼睛,以后你就不要做了,把精力都放在带两个弟弟上面。”

    “等你弟弟出生再说。”

    “您别担心家里的开销。我有的是法子。”李如意心道:如果爹不是做买卖的料,那我就雇短工去卖饼,每天给短工开十个铜钱,有的是人愿意干。

    日薄西山,李健安四兄弟从镇里下学回来,得知李如意做了新的吃食让李山去县城卖了,均是有些担心李山卖不出去。

    且说李山赶着驴车来到了长平县城城门外时,小集市刚刚开始,别人不认识他,却是认得他家的驴车。

    “这不是李家兄弟的驴车吗,怎么今个他们没来?”

    “八月十四之后李家兄弟就没出过摊子。”

    “大兄弟,你是李家兄弟的什么人?”

    有几个老主顾走过来七嘴八舌的询问,李山一一回答。

    众人得知李山是李家兄弟的生父,今后李家兄弟都上学堂,就由李山来卖饼,均是祝贺李家兄弟。

    李山趁热打铁,赶紧向众人推销自家新的吃食—油酥烧饼,“白面、芝麻、菜子油做的油酥烧饼,又酥又香,天下独一无二,一个只卖两个铜钱,两个只卖三个铜钱,早到早买,晚到买不着哦。”

    他性格倔强,但是脾气好也乐观,脸上总挂着笑容,看着就喜庆。

    有人问道:“大兄弟,油酥烧饼比葱花饼小,怎么卖两个铜钱一个比葱花饼贵?”

    李山笑呵呵答道:“油酥烧饼比葱花饼厚,芝麻可比大葱贵多了。”

    “给我买一个尝尝。”

    “三个铜钱,我买两个。”

    几个老主顾都捧场的取出铜钱买了油酥烧饼,一些爱凑热闹的人围了过来,问他们味道如何?

    “李家的饼当然很好吃。”

    “自从李家卖饼,我就没买过别人家的饼。”

    “大兄弟,我再买九个铜钱的油酥烧饼带回家。”

    有个体型的胖胖老主顾直接又买了六个油酥烧饼,用实际行动说明油酥烧饼十分美味。

    有个身材高大的妇人高声道:“油酥烧饼来两个,葱花饼来两张。”

    见状,围观的人纷纷掏出铜钱买油酥烧饼品尝,有那有钱的直接一次性买走二十个油酥烧饼。

    李山收着铜钱,心里乐开了花,真没想到宝贝女儿做的油酥烧饼第一次就能卖的这么快。

    后面闻讯赶来买饼的人眼瞧着大竹篮里的饼快要卖完了,急的往前挤,有个白发老头抱着一个生着大眼睛的两、三岁的小童,被后面的人挤得向前扑倒。

 78书本飘墨香

    千钧一发,李山眼疾手快把白发老头与小童扶住,牛眼一瞪朝众人喝声道:“别挤!”

    他身材高大魁梧,声音洪亮,这么一吼,竟是有些威严,众人都不敢动了,有的人还往后退了一步。

    白发老头站稳了惊魂未定,小童吓得哇哇大哭。

    “这个饼送给你吃,你别哭了。”李山见小童哭得可怜,送给他一个油酥烧饼。

    小童眼泪汪汪盯着油酥烧饼,却是不接。

    “你家要供四个孩子读书,我孙子哪能白要你家的饼吃。”白发老头摸出三个铜钱,买了两个油酥烧饼抱着得了饼开心笑的小童走了。

    这个小插曲李山记在心里,以后只要人多了就会提醒不要拥挤。

    李山卖了饼,怀揣一大堆铜钱,心情十分激动,牢记宝贝女儿的话,不在集市逗留,赶着驴车返家,路上不捎人也不歇息,就这么一口气回到了礼村。

    进入秋天,天黑的早,此时夜幕低垂,礼村的人大多患有夜盲症,又舍不得点油灯,吃过晚饭都呆在家里不出门。

    李健安、李福康却是坐在村口树下的大石头上等待,听到驴车声音,再借着月色瞧看,果然是李山赶着驴车,连忙跑去相迎。

    父子三人兴高采烈的坐着驴车回到家中,家人得知所有的饼都卖光了,特别是油酥烧饼大受欢迎,都十分欢喜。

    李石、李如意把香喷喷热呼呼的饭菜端上来,其中就有一大木盆的油酥烧饼。

    “油酥烧饼真好吃!”

    “放了这么多的油、芝麻,不好吃才怪。”

    “今个的油酥烧饼用的面是二叔和的。”李如意特意表扬了李石,后者喜得眉开眼笑。

    “我们家的饭菜全村最好吃。”

    一家人围坐一桌,吃得热火朝天。

    饭后,赵氏见李山没有动静,柔声道:“山哥,你把卖饼的钱都拿出来交给如意。”

    “哦,我差点忘记这事了。”李山刚才一直听四个儿子说学堂的新鲜事,都把卖饼的银钱忘记了,“如意,我在路上只顾着回家,还没来得及数铜钱。”

    “没关系。我来数。”李如意连着数了三遍铜钱,在家人期待的目光中笑道:“五百零九个铜钱。”

    赵氏、李健安四兄弟已经习以为常,不过还是很高兴。

    李山很是激动的道:“这么多!”他与李石在燕城修建城墙一天合起来才五十个铜钱。

    李如意红嘟嘟的嘴唇微张,“爹,您别忘记这里面含着成本、人工。今个三百个油酥烧饼、五十张葱油饼用的白面、油、葱、芝麻合起来大概一百个铜钱,还有柴木,烤炉锅灶驴车的磨损,您、我、二叔的人工,这些算起来差不多一百个铜钱。今个下午卖饼的纯收益就是三百零九个铜钱。”

    李山笑得嘴都合不拢,半晌,问道:“人工为啥要算银钱?”

    李如意似笑非笑的道:“您与二叔在燕城修建城墙,一天五十个铜钱,现在你们在家里做饼的买卖,我仍给你们算五十个铜钱的人工。”

    李山忙道:“修建城墙多累,做饼的买卖不累怎能算五十个铜钱的人工?”

    “爹,您不是要买田吗,这些钱您就攒着买田吧。”

    赵氏笑道:“如意,你这个孩子逗你爹干啥?”

    “我是说真的哦。”李如意在赵氏、四个哥哥的注视下,数出五十个铜钱给李山。

    李山啥也没说,把铜钱收了起来。

    赵氏瞟了李山一眼,有些嗔怪的道:“瞧瞧,如意一直记得你要买地的事。”

    李福康寻着机会问道:“爹,县城里的主顾有没有问我们兄弟?”

    “有。”李山想到小集市的主顾十个有九个夸赞四个儿子聪慧是读书的料,心里很是自豪。

    李健安道:“爹,等我们腊月停课就去县城做买卖。”

    李山目光慈祥,柔声道:“你们好好读书,以后定要考中秀才。”

    “秀才哪是那么容易考中的,爹不要给哥哥压力。”李如意之前听王志高说全县近千学子,每届考中秀才的只有几十人,就拿礼村来说,几十年都没有出过一名秀才。

    “慢慢来。不要着急。”赵氏最是清楚科举的难度有多大。

    在娘家时,她的三个哥哥五岁启蒙,七岁上学堂,十四、五岁开始参加科考,第一次考中童生,但是没有考中秀才。

    她的四个儿子上学堂的年龄比三个哥哥晚四至六年,意味着参加科考也得晚四至六年。

    “我们去看书。”李健安这就回房读书,三个弟弟跟着去了。

    赵氏稍坐片刻,特意去瞧看儿子的书本,出乎意料的看到了《家语》、《孝经》、《诗义折中》、《书经图说》、《算术》五本书,还有用来临摹字的名人字帖。

    大周国的书本很贵,镇里的书铺一本薄薄的《家语》就卖五百个铜钱。

    张秀才给学生的书都是以前学生留下来的手抄本,比书铺的书便宜多了,五本书加上名人字帖,四套合起来才收李家四兄弟三两银钱。

    “你们一入学堂就要学这些书吗?”

    李健安答道:“是。”

    李福康见生母表情很是激动,忍不住道:“娘,今个先生考了我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还有算术,我们兄弟都答出来了。”

    “娘,多亏你以前教我们识字、算术,不然今个先生出的题我就会答不出来。”

    “谢谢娘。”

    李健安问道:“娘,你能看懂这些书本?”

    “看得懂。”

    “娘,您懂的真多。”

    “你们好好学,不懂的可以问我。”赵氏贪婪的嗅着书本上的墨香,伸手抚摸久违的书本的纸张。当年她的读书天赋比三个哥哥高,她爹不止一次说她要是个儿子就好了。

    李如意不知何时进来了,见油灯光线暗,怕伤哥哥的眼睛,将自己卧房的油灯取来放下,又把堂屋的油灯拿到李英华、李敏寒的房间。

    夜深人静,卧房的床上响起赵氏的低语,“山哥,你存着银钱是要买地?”

    “不是。我给石头存的。”家里条件好有银钱了,四个儿子都上学堂读书,他想给弟弟李石娶媳妇。

    这些天,丰氏、马氏都跟赵氏暗示过得给李石娶妻,然后把李石分家出去。

 79或娶或嫁

    “石头那么能吃,赚的银钱还不够他吃的,你们家养了他这么多年,赶紧给他娶妻,把他分出去单过。”

    “石头只是李山的堂弟,又不是亲弟,李山和你对石头这么好,回头他娶了妻就得忘记你们的好,不如等他成亲就让他离开。”

    丰氏、马氏的话在赵氏脑海里回响。

    李山见赵氏没有吭声,语气带着几分愧疚,低声道:“石头今年都二十了,我在他这个年龄已是四个孩子的爹,他连亲都没成。我想明年给他娶个媳妇。”

    赵氏缓缓道:“你觉得二弟这个样子,娶个什么样媳妇的合适?”

    “像你这样心善的就行,别的我都没要求。”李山心道:哪怕是个寡妇,只要没带孩子也行。

    赵氏的心善是在礼村出了名的,只说她善待小叔子李石十五年这一件事,就把许多妇人比了下去。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太心善也不行,还得聪明些,不然夫妻都傻,成亲后日子怎么过下去?”

    李山激动的问道:“素梅,你同意我存钱给二弟娶媳妇?”

    “你们回来之前,我们就在家里商量过此事。”赵氏想到儿女的大气厚道,语气带着十足的自豪,“二弟跟着你去外面做了六年工,每年赚一两多银子,这些银钱都给他,另外再添一些,我们准备给他十五两银子盖房子成亲娶媳妇。”

    李山喜得侧身搂着赵氏,在她耳边笑道:“素梅,你怎么没跟我说起此事?”

    赵氏没好气的道:“你要把所有的银钱拿去买地。我还给你说什么?”

    李家人今夜难眠,不远处王海家也是如此。

    王海早出晚归,刚回到家里,疲惫不堪。

    丰氏特意给他煮了一大碗鸡蛋面条,等他吃完打了饱嗝一脸的满足,方道:“今个志高一回家就给我说了,健安四兄弟不但入了学堂,还直接进了第二级学舍。”

    “是有此事。赵氏是秀才之女有学问,是她教的健安四兄弟。”王海从来不敢小看赵氏。

    “赵妹妹是有才华,可也得健安四兄弟聪明肯学。”

    “那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王海心里想到了原配生的两个儿子,自己在种田、为人处事上用心教了他们那么多年,就是愚蠢懒惰学不会。

    丰氏见王海目光黯淡,又不是他肚里的蛔虫,不知他想些什么,问道:“你觉得健安是个好的吗?”

    王海夸赞道:“健安是李家长子,在外面能做买卖,在家能种地,稳重憨厚,现在又上了学堂,他很好。”

    丰氏小眼睛一亮,声音带着几分激动,问道:“我们把燕儿嫁给健安怎么样?”

    “这个……”王海脑海闪现李如意的笑脸,心道:如果燕儿嫁到李家去,那么志高再娶李如意就成了换亲,两家都会被人瞧不起。

    “这个什么,你要是点头同意,我明个就去探探赵妹妹口风,要是李家同意,我们就把燕儿跟健安的亲事定下来。”丰氏越说越激动,全然没看到王海阴晴不定的脸。

    王海一字一句的道:“我不同意。”

    丰氏以为耳朵听错了,盯着王海的老脸,问道:“你为何不同意?”

    若是分家前,王海与丰氏的感情一般,他不会跟丰氏说出心里话,分家之后夫妻感情比以前好多了,再加上不能跟大儿子、二儿子商量事情,就把心里话跟丰氏说了。

    “你别惦记着如意当咱们的儿媳妇。”丰氏轻叹一声,“你能想到的,我自是能想到。”

    “娶一个好媳妇能好三代,相反能毁三代。”王海对这句老话深有体会。

    当年他娶曲氏就是看曲氏模样生得好看,谁知除此之外再无优点。

    两个儿子的性格都随了曲氏,懒惰贪婪,胆小自私。曲氏在生前非要把两个娘家的远方侄女嫁给两个儿子。如今孙子、孙女品性都不好。

    “我们想娶,李家不愿意把如意嫁过来!”丰氏语气带着几分幽怨,嗔怪道:“志高上面有两对不省事的哥哥嫂子,下面还有目无尊长的八个侄子侄女。李家嫌弃我们家复杂。”

    王海惊诧道:“这不是已经分家了吗。”

    “前后院住着,分家也得走动,再说又不是大分家,徭役仍在一起,出了什么事仍得一起承担。”丰氏对继子、继儿媳、继孙子孙女意见很大,挑眉道:“前些天,曲红还跑到李家闹事,跟如意兄妹打架。这事你都忘记了?”

    王海轻轻拍拍额头,差点都忘记这事,板着脸骂道:“曲红这个泼妇,真该让立冬休了她。”

    丰氏心里暗喜,不过为了女儿的亲事,眼珠一转,劝道:“立冬要休曲红也得等三妞、四妞都嫁人了。”

    王海一听王三妞的名字,想到这个孙女连着五回向他要嫁妆,最近的一回竟是跑到村口众目睽睽之下拦住他要嫁妆,心里很是抑郁,挥挥手不耐烦的道:“我睡了。”

    丰氏急道:“老头子,我就当你同意把燕儿嫁给健安。”

    “过些天再说。”王海还是想把李如意娶进家门当小儿媳。女儿哪有儿子重要。

    黎明,天空飘落星星雨点,不一会儿就变成大雨,哗哗的雨水声音惊扰了礼村人的晨梦。

    赵氏躺在炕上,朝起身穿衣的丈夫喃喃道:“下雨不做买卖。今个上午休息。”几个月来她已经习惯家人下雨天不做买卖。

    “不做买卖就赚不到银钱。”李山刚做了三天买卖,第一天只一个下午就赚了三分银子,第二、三天早上下午共赚了五分银子,正在兴头上呢。

    赵氏伸手拉住李山,嗔怪道:“让你躺着睡就躺着。”

    李山只能听从爱妻的话,脱了衣服躺回床上,却是睡不着,听着外头的动静。

    赵氏还困着,不过怕李山倔强要去做买卖,只能打起精神给他说了下雨天做买卖危险,特意举了几个例子。

    李山感慨道:“这一下雨,我们家少赚好些银钱。”

    “劳逸结合。你就踏实的好好休息一天,也让我的如意休息一天。我的如意才九岁呢。”赵氏的声音到了最后只剩下呢喃,忍不住又睡着了。

    闻言,李山又对宝贝女儿心生愧疚。别人家都是大人养小孩,李家是倒过来了,这都怪他这个当爹的没有本事。

 80无比恐惧

    李如意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推开窗看天气。今个的雨下的可真大,来势凶猛,有暴雨的势头。

    她来到礼村几个月,经历了春、夏、秋三季,马上过冬季。

    仲秋节之后,天气明显降温。听五狗子说早晨上山都能看到地上有白霜。

    一场秋雨一场寒。这一场大雨之后,气温又会降低几度。

    天气要是再冷下去,她准备晚上把炕烧起来。

    看着破旧不堪不能抵御寒冷的衣服及芦花被,庆幸几天前让赵氏找人做衣服、被子。

    既然醒来就不睡了,就在卧房的空地一遍又一遍的打军体拳。

    前世的军体拳共有三套,作为军医的她在边防时跟着官兵学过。今世在礼村没有跑步的场地锻炼身体,就打军体拳强身健体。

    刚到礼村时,原身非常瘦弱,在李家吃不饱饭,走路说话都没有力气,哪有力气打拳,直到李山兄弟去燕城修城墙,她带着哥哥做买卖赚到银钱之后才能吃饱饭,才有力气打拳。

    这具身体比几个月强了许多。要知道她第一次烙百张葱花饼时,累得全身混身上下酸痛,消耗着巨大的体力都要晕过去。

    不但她如此,赵氏、李家四兄弟的身体也比几个月康健许多,最明显的就是没有夜盲症平时不会坐着冒虚汗了。

    又过了一会儿,外面传来轻微非常熟悉的脚步声,那是李健安、李福康。

    学堂每旬的最后一天休息,今天下雨正好赶上休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