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说的小神医在哪个村?姓什么?”

    “礼村。姓李。”

    江青云接着问道:“豆腐也是她做出来的?”

    “是。哦对了,还有混糖月饼听说也是她做出来的。”

    “厨艺高超,还有这么精湛的医术,若她是个妇人,我还有几分相信,她不过是个不满十岁的女童,叫人如何能信?”

    “江老爷,这些事情都是真的。”

    江青云缓缓道:“李家为了让小女孩出名,就把全家所有人做的事情都安在她身上,真是用尽心机,这么做是要图谋什么?”

    他想到在安全脑之后,混糖月饼、豆腐陆续进了燕王府,砌火炕也差一点进了燕王府,难道李家是想把女儿送进燕王府,可是这个小女孩才九岁,年龄也太小了。

    王族的人连忙解释道:“李家的人都很坦荡,都是好人。”

    “我们家族就是得了李家的砌火炕方子,才能给各家各户砌火炕赚银钱。”

    江青云环视五人,见个个目光坦然,便道:“但愿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想错了李家。”

    王族五人不知用什么话来证明所言非假,只能瞧着江青云离开,心里均有些郁闷。

    奴仆见王族五人傻眼了,得意洋洋的道:“我们老爷是举人,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就没有不懂不明白的。”

    五人失声问道:“江老爷这么年少就中了举人?”

    “那是。我们江老爷看过的书比你们看的女人都多。”奴仆笑得有些猥琐。

    “我们连长平县都没走出去,看到的女人自是少。”

    “我们几个看到的女人肯定比你多。”

    “你整日呆在这里不出门,哪有我们见的女人多。”

    五人与奴仆不知不觉扯起了胡话,把小神医、举人老爷都抛在脑后。

    艳阳高照,云高风轻,天气好人的心情跟着轻快。丰氏一瘸一拐走到李家,坐在赵氏身旁。

 117批发买卖成了

    这几日丰氏天天都来找赵氏说话,话里话外透出的意思都是想让李家把豆腐卖给王族。

    之前赵氏没有搭腔,这回终于松口了,让丰氏传话给王族,“你们王族二、三十户人家,我们家卖给谁不卖谁的比较麻烦,我们家就只卖给你们家,至于你们家让谁卖豆腐谁不卖的就不管了。”

    丰氏立刻答应了。

    “我家卖给许家一斤三个半铜钱,每天二、三百斤,卖给你们家豆腐,也是三个半铜钱,一开始每天最多一千斤,后面看看行情酌情增加或减少。我家只有一个条件,你们王族卖豆腐不要去尚县,当然别的地方都可去。”

    丰氏连连点头,千恩万谢,这就回家去打发族人赶紧把王海叫回来。

    王海得了喜讯,回来时满面春光,也是感激丰氏为家族出力,趁着家里没人还亲了丰氏一口,把丰氏羞得老脸笑开了花。

    王海特意提了一坛好酒、十斤猪肉,带着丰氏、王燕去李家,李山正好在家,让李石准备午饭,两家坐一起吃了一顿。

    王海夫妻走后,李山就问李如意,“闺女,明个起我们家每天卖给王族一千斤豆腐,这个量大不大?”要知道李山每天长平县、金鸡镇卖的豆腐总量是五百斤。李山怕王族的豆腐卖不完压在王海手里了。

    李如意解释道:“您是一个人,只能跑两个地方,王族二十几家,方圆百里的县镇都能去,就连燕城都去的。我把话给您放在这里,一千斤豆腐根本不够卖,用不了几天,王伯就会求我们家多加量。”

    赵氏刚才得了王海夫妻好一通夸赞羡慕,心情颇好,笑道:“山哥,你在长平县、金鸡镇每天还卖一百多斤的豆腐脑呢,王族可以到处卖。”

    李山一想每天的一百多斤豆腐脑能赚二百个铜钱,恳求道:“闺女,你看我明个要不仍去长平县、金鸡镇卖豆腐脑?”

    “我们家要磨一千三百斤豆腐,比以前多磨五百斤豆腐,我和二叔忙不过来,再说了,豆腐脑得趁热吃,天冷了,谁会吃凉冰冰的豆腐脑?”

    李如意就知道李山会舍不得豆腐脑的买卖,也不想想多卖五百斤豆腐,还不用外出受累,最重要的是呆在家里没有风险能守着家人。赵氏马上要生了,李家四兄弟都在镇里上学堂,李石有许多活要做,李如意还指着李山帮忙什么的。

    赵氏菀尔,“如意的脑袋瓜子好使,你就听她的,没错。”

    李石洗了碗筷从厨房里到了大厅,张口就道:“哥,没有如意,你得不了四亩地。”

    李如意早就打算把豆腐卖给王族,不过主动卖给王族与王族求着李家卖截然不同,正好砌火炕方子出事了,李如意就把事情压了压,等着王族求上门来赔山、赔地,才让赵氏给丰氏回话。

    现在买卖都是李家说了算,王族买的量多,批发价却跟许家一样,还给许家空出尚县。

    李山白得了四亩地,心里一想起来就乐,笑道:“还是如意沉得住气。”

    王海夫妻回到家里,商量着一千斤豆腐卖给谁不卖给谁。

    豆腐买卖这么赚钱,王海夫妻当然想从中赚钱,只是怎么赚法还得想想。

    王海打算自己家卖二百斤,还有点小心思,想让大儿子、二儿子卖豆腐赚银钱,两个儿子各卖一百斤,余下六百斤给族人每家分个几十斤。

    丰氏一听两个继子就拿走二百斤豆腐,气道:“你还想让他们俩卖豆腐,你不想想看他们俩懒得油瓶倒了都不扶,那是做买卖的人吗?”

    王海解释道:“不是还有四妞、大虎、二虎吗。四狗子、五狗子能卖豆腐,四妞他们也能卖。”

    王立冬的伤还没养好,家里都是王四妞收拾。王四妞是个勤快人。

    王春分有四个儿子,长子王大虎十一岁,二子王二虎八岁。

    丰氏没好气道:“我的燕儿要嫁、志高要考功名娶媳妇,处处都得花银钱。你不能给王立冬、王春分二百斤豆腐,都已经分家了,就让他们跟族人一样分豆腐。再说了,王立冬、王春分就是两头白眼狼,这些天孝敬过你什么,王立冬还给你惹了一堆破事,把李家气的差点跟我们王族断交。”

    谁叫王立冬、王春分太不争气,王海被丰氏说的里外没面子无话反驳,只有听丰氏的话。

    夫妻俩决定之后就把几个族老及族人叫过来,从明天起每天王海家从李家买豆腐再卖给家族的人。

    一千斤豆腐,王海自家留三百斤,其余的七百斤原价卖给族人。

    这样算下来,王族每家能得个三十多斤豆腐,一斤赚一个半铜钱,每天三十多斤能赚近五十个铜钱,一个月就有一两五钱银子,一年近二十两银子,这对贫困的王族人来说是绝对是巨款。

    豆腐买卖是王海家跟李家谈成的,要没有王海家,李家还不卖给王族豆腐。王海一家自留的豆腐量差不多是族人每家量的十倍,也没有族人说什么。

    王海特意给族人道:“李家对我们王族有大恩。日后谁要欺负李家就是我们家族的敌人。”

    “那是。欺负李家就是欺负我们王族。”众人异口同声。

    一大早,磨房里飘荡着浓郁的豆腥味,三头驴子带着眼罩蒙着眼围着石磨,一圈一圈的拉磨,磨眼里的黄豆一点点的下去,被石磨挤压磨成了乳白色的豆汁。

    李山、李石兄弟看着三口石磨,把磨好过滤后的豆汁用一个个的大木桶桶装了放在一旁。

    李如意起床直奔磨房,她的任务就是用卤水点豆腐。

    磨房里面有口巨大的铁锅,一锅煮二百十斤水,她让李石把豆汁放进里面煮三开,放入凉水,她用大勺将卤水分几次放入搅拌成豆腐花状,让李石倒入模具内,等成形后把模具撤掉,就大功告成。

    刚出模的豆腐白生生热气腾腾,这是北豆腐,坚韧不易碎,煎炒炖煮烩做汤都行。

    李如意给李山嘱咐道:“爹,先给四狗子、五狗子称三百斤豆腐。”

 118母女卖豆腐

    四狗子兄妹买了豆腐连声道谢,这就出村去尚县卖了。

    王海家来买豆腐的是丰氏、王燕,母女推着板车。板车一车能装二百多斤。

    别看两人都是女流之辈,力气可不小,特别是丰氏,以前在娘家就是干活的好手,嫁给王海后也不偷懒,常在地里干活,手劲比村里一些男人都大。

    母女把一板车豆腐拉到家,早就有族人推着独轮车、提着木桶在大门口等待买豆腐。

    母女以前替李家收购过鸡蛋、面粉,在买卖上轻车熟路,两人分工,丰氏称豆腐,王燕收钱。

    丰氏眼力有准头,比纸厚不了多少的铁片往豆腐上面切下去,心里估计多少斤称出来的重量误差半斤左右。

    “嫂子,多给我家称点豆腐。”

    “婶,我起个大早就是为了多买些豆腐,你这铁片往那边去一点多给点可好。”

    族里的青壮年都去砌火炕了,来的族人都是妇人、半大的孩子。谁都想多买些豆腐多赚点银钱,跟丰氏、王燕说话的语气好得不能再好了。

    一车二百多斤豆腐,很快就卖光了。买到的族人拿着豆腐就要出村去卖了。买不到的族人催促丰氏母女赶紧去李家进豆腐。

    李如意朝丰氏母女道:“别着急,这锅豆腐马上就出来。你们在外面等会儿。”

    从大清早一直忙碌到上午一个多时辰,丰氏母女从李家到自己家来回折腾了三回卖出去了七百一十六斤,包括王立冬、王春分在内的族人都买到了豆腐。

    母女也是累了,稍坐片刻就去了李家,这最后一车豆腐是母女留着自己家卖的。

    李如意指着一版版的豆腐,“一千豆腐还差二百八十四斤豆腐,刚才煮了一锅豆腐多出了几十斤,现在是三百二十斤豆腐,多出来的三十六斤豆腐你们要不要?”

    丰氏犹豫了一下,方道:“要。”

    李如意知道丰氏是担心豆腐太多了卖不出去,微笑道:“六斤就算送你们的,总共是一千零三十斤豆腐,三两六钱五个铜钱,哼,五个铜钱也抹了,你们就给三两六钱银子。”

    钱都在王燕身上,这就拿银子付给李如意。

    李如意问道:“你们母女去县城路远,用我家驴车吗?”

    丰氏答道:“不用了,我花了三个铜钱雇了个人帮我们把板车推到县城,回来豆腐卖完了板车空的就不用这人了。”李山把驴子宝贝的不得了,丰氏就不借驴子惹李山心里不快了。再说了,就算借,也不能天天都借。

    王族人以礼村为中心,朝东南西北方圆四十里的县、镇、村卖豆腐。

    可别小看村里的人,有些地主就居住在村里,还有告老还乡的官员也是住在村里的祖宅,这些人的购买能力比县城里的百姓还要高。

    最先走出去卖豆腐的那拨王族的妇人孩子在丰氏母女还没有去县城卖豆腐时就已经回来了。

    独轮车、木桶都空了,妇人孩子如同凯旋而归的战士,个个脸上带着自豪得意的笑容。

    “我去卖豆腐,人家问这是哪里的豆腐,我说天下独一无二的礼村李家豆腐,人家一听二话不说就掏银钱买。”

    “我家三十八斤豆腐,全部卖光了。”

    “我家三十七斤豆腐还没走出十里地就被官道上骑马的贵人买了,连木桶都拿去了。”至于木桶肯定是得给钱,且给的钱不低,瞧这妇人喜得嘴合不拢。

    一个胖呼呼的妇人十分激动的跟丰氏道:“伯娘,三十几斤豆腐哪里够卖,依我看一百斤豆腐也能卖得出去。你给李家说说多卖给我们家族豆腐。”

    丰氏见这胖妇人是以前跟曲红走的近的堂侄媳妇,心里一阵厌恶,没好气道:“我没有你脸大,你去跟李家说。”

    “李家的门不对我开着,只对你开着。”胖妇人一点都不觉得尴尬,还给丰氏拍马屁。

    王燕等几位妇人走后,忍不住跟丰氏道:“娘,我们的豆腐在县城肯定好卖。”

    丰氏心里没底,只是不想打击王燕,便道:“以前你李叔每天下午去县城卖,一个时辰不到就卖完,今个我们上午就去县城,应是能卖完。”

    被雇佣的赵老头是几年前从外地流浪到礼村的人,当时饿的连话都说不出来,是丰氏给了他半个黑面饼、一碗水吃才活了下来。

    赵老头无房无地,就给别人家当短工,好不容易攒了一些钱在礼村买了半亩地种菜,又在菜地旁边支着一间茅草屋过活。

    别看他岁数大,个子高骨头架子大,干瘦却有力气,生命力特别顽强,一年到头不怎么得病,推一车几百斤的豆腐轻松自如,还让丰氏也坐上板车。

    丰氏怕把赵老头累着,宁愿走路一瘸一拐也不坐板车。

    三人说着话不知不觉就到了长平县城。

    这个时辰没有小集市,不过城门外几十丈远的官道两旁有几个村人摆着摊子卖鸡、蛋、菜,竟然还有卖鞋子的。

    丰氏给了赵老头三个铜钱让他回村,赵老头一直把丰氏当救命恩人,不放心母女俩在这里卖豆腐,不肯走就站在一旁守着。

    之前王海跟族人说好了,丰氏在长平县城外卖豆腐,族人不要去那里卖。

    县城里出来买菜的县民瞧到有卖豆腐的,都有些惊喜,围了上来好奇的问道:“瞧着你们面生,你们是哪个村的?”

    王燕羞得低下头。

    丰氏大大方方的答道:“我们是礼村人,卖的豆腐是李家豆腐。李家人以后不到县城卖豆腐,由我们家来卖。”

    “原来你们与李家人是一个村的,怪不得你们能卖李家的豆腐。”

    “我正想着中午吃啥,来,给我来一块豆腐。”

    丰氏见刚来就有买卖了,心里窃喜,不过有些话还是要说在前头,别引起误会,特意道:“豆腐一斤五个铜钱。”

    “李家人卖的李家豆腐一斤四个铜钱。怎么你们卖豆腐就成了一斤五个铜钱?”

    “一个铜钱能买一斤菜,五个铜钱都能买一捆菜了。”

    几个县民一听涨价了,都有些不高兴,语气带着两分埋怨。

    王燕心里一阵紧张。

    丰氏细声细语的跟几人解释道:“我从李家进豆腐价钱高,卖出去要是少于五个铜钱,就得赔死了,再说现在天冷了,地里的菜没了,连萝卜都涨价了,一斤得两个铜钱,大葱也涨钱了,一斤得三个铜钱。”

 119嫁到李家当长嫂

    几人说是那么说,谁都知道这几天的菜价上去了,一根萝卜两三斤,买一个就得五六个铜钱,炒萝卜废油,萝卜吃多了心还慌,不如买豆腐。

    “我家人口多,一斤不够吃。你给我切一块豆腐,从这里切。”

    “豆腐涨钱了,斤两得称足,称得高高的。我要一斤豆腐。”

    丰氏连忙给几人称豆腐,斤两自是给的足,一会儿就卖出去十几斤,王燕仍是负责收钱。

    几人手里捧着豆腐回了县城,被熟人瞧见了十个有九个要问一声“哪里买的豆腐?”

    “县城城门外,礼村的一对母女在卖豆腐,卖的是李家豆腐,以后李家人不来卖豆腐,就由这对母女卖。”

    一传十,十传百,不到半个时辰,城门外有人卖豆腐的消息就传遍整个县城,家里喜欢吃豆腐的这就拿着银钱去买。

    中午,丰氏母女就把豆腐全卖光了,恍如做梦,直到走到礼村被特意守在村口的十几个族人用无比羡慕的语气问东问西,才知道这是真的。

    “往日,李山傍晚才能回来,你们比他回来的早多了。”

    “豆腐买卖太好做了。”

    “你们一家卖三百多斤是我家的十倍,赚的也是我家的十倍呢。明个能不能让李家多卖给族里豆腐,好让我家多分点豆腐多赚点银钱?”

    丰氏母女插上门把铜钱拿出来数了又数,好家伙,除去成本这一趟竟是赚了近五百个铜钱。

    一亩良田在风调雨顺丰收年的收益就几百个铜钱。母女俩一天就赚了这么多。

    王燕瞅着八仙桌上小山一样的铜钱,眼睛放光,“娘,卖豆腐可比砌火炕挣钱多。”

    丰氏的嘴都要笑歪了,谁说女子不如男,她跟女儿卖豆腐一天就赚了这么多,比王海砌火炕都多,“发财了。我们家要发财了。”一天赚四钱银子,一个月就是十二两银子。

    “难怪四狗子、五狗子卖了几天豆腐就有钱买骡子。”王燕畅想自己家能买大牲口。

    “豆腐买卖李家可以自己做的,却是让我们做了。李家是我们家的大恩人。”丰氏激动之余,这就拿了五十个鸡蛋让王燕拿去李家道谢。

    王燕去而复返,鸡蛋没有送出去,“李家的人都在午休,门都关着,我怕吵着他们就没叫门。”

    丰氏便道:“李家做豆腐每天比鸡还起的早,也是辛苦活。”

    王燕却道:“辛苦赚的也多。”

    “那是。我们家要是能赚这么多钱,比这辛苦都行。”丰氏望着个子比自己还高的女儿,笑道:“卖豆腐买卖赚钱多,我好好给你置嫁妆。”

    “娘,赚的钱都给弟弟读书用。”整个大周国都是重男轻女,王燕能听到丰氏说这样的话已经很感动了。

    丰氏心里知道女儿说的是肺腑之言,拉着女儿坐下来说话,问道:“你明年十五就及笄,亲事还没有定下,我与爹商量过,想把你嫁给李家李健安。”

    王燕对李健安及李家的印象极好,心里很是愿意,脸羞得通红,只是有件事还是要问清楚的好,低头小声道:“爹不是想让弟弟娶如意吗,怎么还让我嫁进李家?”

    丰氏问道:“志高给你说的?”

    “不是。我听爹说的,爹还让我多跟如意走动。”

    丰氏还不知道有这事呢,这老头子真是够有心的,缓缓道:“那是之前,如今这不是有变化了吗,你又马上及笄,我与你爹商量还是把你嫁到李家去,至于你弟弟,他现在年纪小,心思还是放在读书上。”

    王燕继续问道“我若是嫁进李家,如意还能嫁进我们家吗?”母女又不是外人,什么话都能说的。

    丰氏语气里有些无奈,“李家那么宝贝如意,不会把她嫁到我们家。”

    王燕观察丰氏的表情,轻声问道:“赵姨跟你暗示了?”

    “可不是吗。我早就对如意断了念想,还告诉你爹,你爹直到前几天才断了心思。”

    王族把李家砌火炕的方子泄露出去的事,导致王海一见到李家就满心愧疚,这种情况下,怎么有脸向李家提亲让小儿子把李如意娶进家门,这就同意丰氏的提议,把王燕嫁到李家。

    王燕除了容貌普通,其余的优点多多,聪明、能干、温柔、善良、勤俭,绣活做的好,这几年来求亲的人家不少,李家要不是现在发达了,李健安都没有资格娶王燕。

    到了下午,四狗子兄妹俩从尚县回来,豆腐全部卖完,从村人的嘴里得知王族族人的千斤豆腐比他们还卖的快,心里的石头终于可以放下了。

    王族人为了感激李家,也想着让李家多卖给王族豆腐,陆续拿着一捆葱、两斤玉米面、六个鸡蛋等东西到李家串门。

    李家就是过年也没这么热闹过,李山脸皮薄,拿了王族族人的礼物,就跟李如意道:“如意,我在家里一下午都闲着,你就让我磨几百斤豆腐卖给王族。”再说了多卖豆腐李家还多赚银钱。

    “王伯、丰姨没有向我们家开口。”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王族的人要是这么容易就达到目的,以后再提出要求李家要是拒绝,肯定被王族的人说不仁不义。

    李山正发愁如何说服李如意增加豆腐产量,李家四兄弟带来了一个消息,张秀才的大舅哥马松三天后从北地回到金鸡镇,委托张秀才从李家买两千斤豆腐。

    若是别人,李如意会让他来礼村,张秀才是李家四兄弟的先生,身份不一般,便道:“爹,你与我明个下午去一趟金鸡镇跟张秀才签份买卖契约。”

    李山自是同意。

    到了第二日,父女午休之后赶着驴车去了张秀才的家,不是空手去,带了一小坛秋梨膏、一坛泡菜、两对腊猪耳朵、两大块腊猪肝。

    马氏与四岁的小儿子张澈在家里,长女张芸去邻居家找同龄的少女做绣活,张秀才与七岁的二儿子张祺都在学堂。

    张秀才的家离学堂很近,马氏打发仆人去把他喊回来,在等人的功夫,跟李山父女拉起家常,得知李家之前送的混糖月饼、泡菜、豆腐等吃食都是李如意想出来做出来,心里很是惊诧,不由得对李如意高看一眼。

 120可怜妇人求医

    这个时代,女子的模样好、厨艺好、手工好在择偶时都是可以拿出来说的优点。

    李如意的模样好、厨艺好,只这两点,以后上门求亲的人肯定多。

    马氏有心想让张芸跟着李如意学学厨艺,可李如意会的都是李家的密方不能外传,只能打消这个念头。

    “你们李家做买卖很有一套,两千斤豆腐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签份买卖契约对双方都好。”张秀才回到家里,立刻跟李山父女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