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周国的贵人多吃羊肉,猪肉吃的少。羊肉比猪肉贵。
丰氏夫妻靠着李家赚了很多的钱,礼村除去李家就数她家有钱,王海靠着砌火炕还认识了许多人。
丰氏脸上笑意浓浓,“我上回听如意说吃羊肉下奶水,正好去县城看你姐夫,顺便买了羊肉回来,一半送给你家,你吃了多下奶水,也好给我两个外甥多吃。”
赵氏把六儿子抱至丰氏面前,跟小婴孩道:“来,给丰姨笑笑。”
“他这么小哪里听得懂。”丰氏话音刚落,就见小婴孩嘴角上翘笑了,小脸粉嫩,目光非常单纯,极为可爱,“哟,他真的听懂了,太聪慧了。”
“嗯。他们兄弟像如意聪明的很。”赵氏说到爱女,语气又温柔了一分。
坐在一旁的王燕起身张开双臂,“姨,让我抱抱弟弟。”
赵氏把七儿子交给王燕,打量王燕几眼,今个小姑娘擦了少些粉,还抹了点胭脂,比以前瞧着好看多了,可是容貌还是太普通了,配长子还是差点,无意中看到王燕长着茧子的双手,这下心里又平衡了,作为李家的长媳,品性第一,容貌普通些无妨。
次日,丰氏母女又来了,王燕打开小包袱,里面装着两身棉制红色绣着吉祥图案的婴孩衣服,双手呈上,微笑道:“姨,这是我给弟弟做的冬衣。”
赵氏眉开眼笑,拿着衣服放在眼前瞧看,夸赞道:“燕儿的手可真巧,这红色看着就喜庆也耐脏。”
李如意把衣服拿过来瞧看,在小婴孩身上比划了几下,语气带着羡慕,“燕姐的手红比我强太多了。我这双手笨的很,就是做不好绣活。”
王燕得了夸赞,心里暗喜。笑道:“你做出了那么多新鲜吃食,卖出那么多的银钱,你的手还笨啊?”
赵氏伸手摸摸自家女儿的头发,跟丰氏道:“我的厨艺不精。我家那口子说如意的厨艺随了祖奶奶。”
“你的厨艺比我的可强多了。我家死老头总说我做的是猪食,他也不想想,猪食是猪吃的,他在说自己是猪。”丰氏在说王海时,语气里多了两分温柔。分家之后,他们夫妻的感情比以前好多了,后来托赵氏的福,他们夫妻收鸡蛋白面、砌火炕、卖豆腐的活,赚了很多银子,日子越来越红火,感情就更好了。
赵氏跟李如意道:“你姨爱吃腊肠,你燕姐爱吃粉蒸排骨。”
赵氏出了月子就管起家务,除了厨房都是她的事。李如意现在负责厨房及家里的买卖,其余的不用管了。
第三日,丰氏母女不好意思再过来了,不过,李山夫妻也明白了,趁着这几天不做豆腐轻闲,就找了媒人上王海家提亲事。
王海不在家,丰氏早就跟他商量过,当即十分欢喜的同意。
双方交换了生辰八字,李家下了聘礼,又到镇里备案,这门亲事就是铁板钉钉的事。
腊月上旬,李家长子李健安与王海的女儿王燕定亲。李家与王族的关系更近一层。
厚厚的雪融化,官路刚通一天,天又下雪了。
雪花不大,一个时辰后转成大雪,漫天都是鹅毛大雪,很快就给江府披上一层雪装。
突然间,一个老者痛苦尖叫声在房间里响起,打破江府的宁静。
154初见
周伯发病了,疼的满地打滚,逮到什么都用脑袋撞,差点撞在前来看望他的江青云的大腿上。
刘婆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老头子你别吓我,你别这样。”又跟满脸惊愕担忧的江青云哭道:“老爷,这才过了不到十天,他又发作了,原先不是这样,原先几个月才发作一次。这样下去,他熬不住会把自己疼死没命。”
两个护卫把疼的已经失去理智的周伯按住了,福伯怕周伯受不了疼痛咬舌自尽,把周伯打晕了。
“周伯午休时旧疾发了,疼的从床上滚下来。”
“天可怜见的,周伯都快六旬的人了,痛的尖喊尖叫跟杀猪一样。”
“听说前几天老爷带着周伯去了燕王府,把燕城所有的名医都请来给周伯瞧病,竟是没有一人能治周伯的病。”
“老爷又要派人去燕王府请太医了。”
“老爷改主意了,带着周伯去找礼村小神医瞧病了。”
周伯为人好不苛刻,江府的下人都很关心他的安危,一直注意着他发病后的一举一动,得知江青云亲自出面陪他去礼村求医,心里均是为他祈祷,还觉得平日内向寡言在江青云是个极好的主子。
官道的雪被西北风一吹结成了冰,冰渣路很毁马车的车轮,也令马车减速。
十几里路愣是走了一个时辰,等马车到达礼村时,已近黄昏,农家炊烟袅袅,礼村人准备用晚饭了。
王夏至的家在村头,仍是他家的人王夏至爹把江青云等人领到了李家门前。
两辆华丽而低调的马车停在篱笆墙外,同行的还有四个骑
骏马的青年男子。
自第一辆马车上走出一个穿着黑衣裘衣绝美的少年。
只见他面如白玉,额头饱满,剑眉星目,琼鼻薄唇,黑发如墨,气质清贵。就是过分削瘦,眼窝深陷,看着有几分病态。
随后是一个老者,这位是江府的管家福伯,少年则是燕王府秦太妃的嫡亲外甥江青云。
王夏至爹老眼昏花,看不清江青云容貌,不然定要惊叹这世上竟有如此美少年。
福伯高声道:“请问这是小神医的家吗?”
王夏至爹跟着道:“李山,你家来了贵人,贵人家里有人病重,来找如意瞧病。”刚才听那位神仙般的公子说府里的人要疼死了,不由得心生怜悯,这就好事做到底,把李山叫出来。
李家紧闭的大厅里一下子走出好几个人,都是男子,为首的是身材魁梧的李山,后面跟着四个儿子,还有三个男仆,浩浩荡荡的不知道以为是要去打架。
福伯见来这么多人,心道:李家是个大家族?
他朝着为首的李山高声道:“我家公子是长平县三里外江府老爷,已有举人功名,今日想请小神医给府里的老人瞧病。”
李山父子一听又是江府,江府的老爷这般年少,还是举人功名,这可了不得。
上回两个护卫来请李如意时并没有说江青云是举人。李家是刚知道。
举人跟秀才可截然不同。举人可以直接当官,虽然顶多是七品县令,那也是进了官场有了仕途。秀才可没有这样的好事。
整个金鸡镇就没有举人,就连长平县的举人也是屈指可数。
江青云是举人且这般年少,看他的穿着气质,就知是出知名门,比那种寒门出来的举人又强很多。
李山冲着江青云的身份也不敢得罪,连忙道:“原来是江举人老爷。”
江青云目光炯炯,语气有些焦急,“在下江青云,听闻你家有个小神医,特带周伯前来求医,还请小神医出手医治。”
李山不敢怠慢,“江老爷里面请坐。”
江青云向福伯微微点头,后者立刻小跑至马车前掀开车帘,把满脸是泪这些天都瘦了几斤的刘婆喊下来,又招呼两个青年把被打晕过去的周伯从马车里面抬下来。
李福康跑进厨房跟指挥伍大、伍二往蒸屉里放包子蒸的李如意有些激动的道:“妹妹,上次那个江府又来人了,这回江老爷本人都来了。江老爷瞧着比我多不了几岁,就已经是举人。”
这番话的重点是江老爷少年中举,不是江府有人来瞧病。
不怪他大惊小怪,要知道别说金鸡镇就连长平县都没几个
举人,长平县距燕城很近都是这种情况,离的远的县城更是如此。
寒窗苦读十年,学的特别好,运气特别好的,才能考中秀才。秀才再想考中举人,那真是百里挑一,难上加难。
李如意将二哥对江青云一脸羡慕敬佩的目光尽收眼底,“江老爷来我们家是给自己求医还是?”
“他是给他府里的老奴。爹让他们进厅里了,让我过来给你说说。”
“我去瞧瞧。”李如意洗了洗手这就去大厅。
李福康亲自泡了茶水端过去给江青云喝。
江青云来之前听那两个护卫描述过李如意的模样,知道是个不同于普通村姑的小姑娘,不过亲眼目睹,还是有些惊赞。
李如意个子不高,体型清瘦,梳着三丫鬟,只戴了一根梅花银钗,穿着绿色棉布竖领斜襟上衣、灰色用银线绣着梅花的棉布长裙,脚踏粉色绣花鞋。
绿色显得活泼生机勃勃。长裙的梅花与梅花银钗相对应,显得优雅恬静。
本是最普通的棉布衣裤,被李如意这么一穿,让人看着很居家温馨。
衣着其次,主要是气质。李如意的大眼睛黑白分明特别明亮仿佛会说话,走路昂首挺胸目不斜视透着自信,让人觉得落落大方,娴静美好。
李山对江青云又敬又畏,进了大厅之后就没坐着,始终站着,见爱女来了,赶紧给她介绍,“闺女,这是江府的江老爷、福管家、刘婆、周管事。生病的是周管事。你能瞧瞧周管事得了什么病?”
李如意的目光在江青云、福管家、刘婆身上打了个转,在江青云身上多停留了几秒,看的是他的人,也是他身上的裘衣。
黑貂裘衣,在前世是奢侈品,在今生更是有权有势的贵族才配拥有的稀有物。
一个普通的举人可不能有这样一件黑貂裘衣。
这个少年举人的身份绝对不简单。
155可能是胆结石
江青云对于李如意打量自己有些不悦,心道:作为一个郎中,心思该放在病人身上,这个小姑娘上来不看病人,却是看别人,这是何道理。难道小姑娘根本不是什么神医,而是浪得虚名?
李英华指着靠坐在太师椅上的周伯,蹙眉道:“妹妹,他们说周管事在午后发病,疼痛难忍‥‥”
刘婆早就等急了,哪怕不相信一点点大的李如意有高超的医术,都已经来了就得试试,岔话道:“我家老头子痛死了,我们怕他咬舌自尽,不得已把他打晕。他晕了不到半个时辰就痛醒了,我们不得不把他送到你这里来,求你给他瞧瞧到底是什么病,怎么会这么痛,能痛的让他不要命?”
“上次你们府派人过来,只说患者肚子痛,我不能凭着一句话就能确诊患者得的什么病。”李如意走至,伸手翻看周伯的眼皮,接着给他把脉,“我可事先说好,我没有官府颁发的行医文书,不是官府认可的郎中,你们把患者带上门来,我是看着患者不易你们心诚这才给瞧瞧。我分文不取,若是治不好,你们别找我及我家人的麻烦。”
一番话说的直白明了,这是先兵后礼。
她前世时听过见过的医闹多了去了,哪怕是在部队医院,也发生过医闹,也有病人家属打医生的事。
今生她连在外行医的资格都没有,李家无权无势,所以哪怕她的医术比整个大周国的郎中都高明,也不敢随心所欲的给患者瞧病。
刘婆丝毫不觉李如意说话难听,反倒认为直来直去挺好,忙道:“不会。我们不会恩将仇报。”
江青云刚才还怀疑李如意,现在听了她说的一番话,又觉得她很有底气。难道她真的拥有高超医术?
这压根就不是一个小孩子能说出来的话。福伯心里惊讶李如意的沉稳老练。
赵氏不知何时进来了,走到李如意身旁,朝江青云福了福,“我女儿童言无忌,还请江老爷不要怪罪于她。”
“无妨。周伯已看遍北地的名医,都说治不好,若你女儿治不好,我不会怪罪她。”江青云看到赵氏时,有些明白为何李如意这般大气从容。
李如意没有功夫听江青云说话,开始问刘婆,“患者第一次发病是何时?”
“四年前。那时我家老头子发作只痛了一个时辰就不痛了。”
“这四年来一共发作几次?”
“一共七次。”
“患者平时是不是喜欢吃油腻的吃食?”
“我家老子不喜吃油腻的吃食,他喜欢吃素。”
“是不是不吃早饭?”
“对。我家老头子就是不吃早饭,已经好些年不吃早饭了。”
“发病之前吃过什么?”
“午饭。”
“午饭吃了什么?”
“烧豆腐、小葱芝麻油拌豆腐皮、煎豆腐、炒鸡蛋、蘑菇虾仁、烧萝卜、米饭。”
蜀地一年四季都有青菜,便是冬天也有,燕城却是不行,冬天漫山遍野看不到一片绿叶,吃不到青菜,每日只有萝卜,还好有李家豆腐、豆腐皮,江府的厨子每天都要做这两样。
周伯吃素,自到江府的第一天吃到豆腐就赞不绝口,于是每天餐桌上少不了豆腐。
今日周伯发病之前的午饭就吃了许多豆腐、豆腐皮。
李如意心里有些明了,“平时很少喝水?”
“对。你怎么知道的他很少喝水?”刘婆有些激动问道“你知道他得的是什么病?”
李如意并不回答,伸手按在周伯腹部的一处,问道:“他是这里痛,对吗?”
刘婆如小鸡吃米点头,“对对对。”
“初步诊断是胆有病。”
“胆有病是什么意思?”
“胆有病就是胆结石,胆里有了石头,导致疼痛难忍。”李如意见刘婆一脸惊愕,解释道:“人体的胆是个不起眼的器官,不像肝脏胃肾被人熟知,可是胆一旦生病发作令人痛不欲生。”
刘婆觉得李如意说的话通俗易懂,可是活了这么多年,从未听哪个郎中说过人的胆生病,更别说胆结石了,喃喃道:“我家老头子竟是胆有病?”
江青云忍不住高声问道:“胆里怎么会有石头?”就用拳头比划了一下,“你说周伯的胆里生着石头?”
“我刚才说的很清楚,初步诊断还没有最终确诊。”李如
意非常反感外行的质疑,哪怕这个人是皇帝老子也不行,语气带着几分嘲讽,“我说的石头没有拳头那么大。人体的胆才有多大,怎么能生那么大的石头?”
人的胆生长一个米粒大的石头就能痛的生不如死,怎会生长拳头那么大的石头。
江青云在医学方便没有涉猎,有些窘道:“那有多大?”
“有手指这么大,也有米粒那么小的。”
江青云摇摇头,“我认为人的胆里不会生石头。”心道:这又不是神仙故事,还说胆生石。
李如意板着小脸,冷声道:“那是你认为的,事实上人体不止胆,别的器官也会生石头。”比如肾结石,患者的疼痛比胆结石还要是大,那可真是求生不能求死不能。
江青云心里对她的好感一扫而光,盯着李如意,想从她的表情里看出破绽,“我读杂书千本,没有一本记载过人体生石。”他在书上看到过人受到惊叫达到极致能导致胆被吓破死亡。
李如意心道:你连郎中都不是,只是看了一些杂本,就敢说这样的话?淡淡道:“目前的医疗水平对人体自身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哪怕是前世现代医术还有许多人体的病不能治疗,比如说各种各样的癌症,还比如说皮肤病、精神病等。更何况大周国非常落后的医疗水平。
江青云愕然。
李如意这时才看清楚江青云的容貌,眉眼如画,举手投足之间透着儒雅,生得极好,身份也好,真是个幸运儿,不过,用郎中的眼光看他,却觉得他的身体过于赢弱有短命的倾向,看来世上没有完美的人,“你看得杂书再多又如何,世上有很多的事情解释不了,不是吗?”
156闻所未闻
江青云自认才华横溢,且不读死书,走遍大周国的南北城府,竟是被李如意问住了。
他看了杂书上千,也解释不了江家为何落到现在这个下场。
可是人体真的能生长石头吗?
李如意不再看江青云,望向刘婆,问道:“我要问患者本人,这样才能最终确诊。你看行不行?”
刘婆有些为难,急得想跺脚,失声道:“我家老头子醒过来就会痛死。”
“有我在怎会让他痛死?”李如意一脸自信,“我会用银针封住他的几处穴道,减少疼痛,让他的疼痛在身体承受范围之内。”
“伯娘,您就听我妹妹的。”
“我妹妹给人瞧病从不失言。”
“我妹妹曾经说过早确诊早治疗。”
李家四少年纷纷劝刘婆。
赵氏跟着道:“我女儿只是光听你说,不问你夫君本人,无法确诊你夫君患得是什么病。”
福伯劝道:“刘婆,老周的病不能拖,时间不等人,小神医既然说了,你就依言行事。”
银针术就是针灸,非常考验郎中的眼力、腕力、医术水平。
药铺里的郎中不跟着师傅学个十年,在猪皮、动物、自己身上试扎几千次,是不敢给患者扎针。
有的名医专门精通银针术,几针下去就能令晕厥的患者醒来或是大幅度减轻患者的疼痛。
银针术又是名医的不传之密。
周伯瞧过的几十个名医,只有三分之一的人会银针术。燕王府派来给周伯瞧病的两位太医都会银针术,不过精通的只有一位。
江青云心里好奇李如意的银针术是什么水平。
李如意回卧房取来药箱,在江府人探究的目光注视下一针下去就把周伯扎醒了。
周伯感觉这回醒来跟以前不同,仿佛被马蜂咬了一口,有点麻的感觉,“哎哟,痛死我了,我还活着吗?”
刘婆忍不住落泪,语气带着疼惜,“老头子,你还活着。我不是就在你跟前站着吗,你瞧瞧,老爷、老福都在。老爷亲自把你送到礼村找小神医瞧病。”
李如意让刘婆把周伯的上衣都解开,朝着周伯的腹部扎了几根。
周伯立刻感觉身上的麻意更重,疼痛却是减少了,要是一直是这样的疼痛就能忍受,哪里会撞门碰墙寻死寻活。
“老头子,你好些没?”
“好多了。不那么痛了。”周伯的目光落在面前一点点大甚至比江青云还小好几岁容貌清秀眼睛非常有神的小姑娘身上,感激道:“多谢小神医施针为我减轻痛疼。”
李如意前世的中医没有西医发达普及,她的银针术是跟三位来自中医世家的医生学的。
前两位都是隐身在教研室的老人,最后一位医生是在边防民间的老人。
三位老人的后人不肯学习中医,他们为了家传的银针术不在自己手上消失,纷纷传给肯学习的年青人,李如意在医学上面天赋很强,又肯学习,自然成为他们的弟子。
李如意学习了三家银针术,这还远远不够,在边防通过给军队、地方的几千名患者施针,不停的巩固加强银针术医技,并与西药、中药结合,精益求精,成为业内施展银针术的排行前列的大名医。
来到大周国后,李如意在几个月用猪皮、动物做了许多的经验,并给十几位求医的患者施针,让银针术恢复到前世的最高水平。
刘婆感激道:“多谢小神医。”
江青云不再用审视的目光看李如意,心道:这样的医术也不能称之为神医,顶多是个会银针术的郎中。
李如意望着周伯,能让患者减少疼痛,这是从医工作者应该做的,而她的目标不仅仅是这些,问道:“我有话问你,这几年你有尿过血吗?”
周伯想都不用想,“没有。”之前的名医问过这个问题。他的尿正常,没有尿过血。
“你的脾气越来越暴躁?”
“是。”
“你自生病后就受不得惊吓?”
“是。”周伯心里震惊,暗道:以前老天在我头顶打雷我都不眨一下眼睛,自从生了怪病后就变得胆小如鼠,有人在身后拍我的肩膀,都能把我吓一跳。之前没有郎中问过我,小神医竟是能问起,看来小神医知道这个怪病的症状。
“有时吃东西口苦?”
“是。”周伯心里越来越震惊。
李如意又问了几十个问题,把周伯问的口干舌燥,最后一本正经的道:“我现在确诊你患得是胆结石。”
胆病分为胆结石、胆囊炎。前世医疗设备先进,做彩超、CT就能区别两种病。
今生大周国的医疗设备落后,没有能够检测人体器官的医疗机器,李如意只能多问患者,然后凭着多年的经验判断。
周伯一脸惊诧还有恐惧。人胆结了石头,怎么还能活,他这是要死了吗?
他没活够,他不想甩下已经失去儿孙的刘婆就这么一走了之,不想离开还未成年未娶妻生子的江青云。
一瞬间,这位老人泪流满面。
刘婆忍不住抹泪道:“老头子,原来你患得是胆结石。胆结石这个怪病,以前从未听说过,难怪那么多太医名医都治不好你。”
李如意继续道:“你这个病的病由是你不吃早饭。”患胆结石原因多种,不吃早饭是其中之一。
刘婆气道:“天啊,老头子,你听听小神医说的,你就是那么倔强,就是不听我的。你要是天天吃早饭,怎么会得胆结石?”
“不吃早饭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