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如意说做就做,家里糯米有一点,但不多,就去县城一趟,除了买糯米,还买了做糯米切糕的配料。

    她想买的桂花蜜没有,只有荷花、枣花、槐花蜜,就买了荷花蜜。

    糯米切糕里面要放红枣,她用的燕城盛产的金丝小枣。

    她把金丝小枣取出枣核,用荷花蜜浸泡,然后放入糯米糕里蒸。

    带着淡淡荷花香气的金丝小枣糯米切糕,色香味俱全,十分诱人,李家人品尝后个个夸赞。

    李家四少年第二次进江府就带上糯米切糕,把它送给江青云。

    李健安有些局促,“家里没有桂花蜜,只有用荷花蜜替代,不知您可喜欢吃?”

    江青云拿筷子夹起一块糯米切糕放入嘴里,半晌,点点头笑道:“荷花蜜香气淡雅,甜而不腻,甚好。”

    李家四少年均是暗喜。

    江青云跟平日一样由四少年陪伴在府里走走,“那是我们府的池塘,明年开春可种上荷花,夏季就能赏荷。到时你们可带小神医来。”

    眼瞅着进入腊月了,白天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西北风越刮越大,天越来越冷。

    李家新推出的豆腐干与之前的豆腐皮一样受主顾喜爱,已经由第一天的二十斤增加到现在的一百五十斤。

    长平、尚县的酒楼掌柜又来了,向李家订了豆腐干,还订了混糖月饼等吃食。

    马松本人在北边,派管家跟李家买了五千斤豆腐、一千斤豆腐干、一千斤豆腐皮、两千个混糖月饼。这是马松今年最后一次跟李家交易,下次就得明年开春。

    金鸡镇的刘大人早早的就跟李家订了混糖月饼、豆腐、豆腐皮,这回又加订豆腐干。

    光是这些订量就让李山兄弟及伍余年父子忙的脚不着地,腊月初,又有燕城南边的两座城府的商人赶来买混糖月饼、豆腐干,李如意帮忙都忙不过来,就雇了几个短工看着烤炉烤混糖月饼。

    李山见这一切都被爱女料到了,心里再次服气,这就打消了卖掉下人的念头。

    腊月中旬,礼村就开始有要过年的气氛。

    在外面砌火炕的王族汉子轮流回家看望家人,他们原以为自己赚的银子很多,谁知家里的妇人孩子靠着卖豆腐也赚到银子了。

    卖豆腐没有砌火炕累,可是赚的也不少,最重要的是妇人孩子就能干。

    有这么多的银子可以过个肥年,这是以前不敢想象的事。

    猪肉、鱼、点心、糖、酒、花生、瓜子、鞭炮、布等等,过年吃的用的都可以放开手脚去采购。

    再也不会被一个铜钱难住,再也不怕回娘家没有面子,再也不怕孩子在集市上看到好吃的走不动路。

    这一切的好处都是王海夫妻争取李家给的。

 174福禄寿喜护膝

    王族纯朴感恩的人多,他们记得李家的好处,纷纷给李家送去年礼。

    李家不用买花生、瓜子、猪肉、糖,王族人给送的足够吃到明年开春了。

    许家也给李家送年礼,两条羊腿、一些婴孩的玩具,还有马氏、五狗子给李如意和两个婴孩做的鞋袜。

    自从许正从燕城回村,就不让四狗子、五狗子出去卖豆腐。

    许正带着长子二狗子每天赶着骡车去尚县卖豆腐,然后回来从尚县捎人到金鸡镇,这些天已经赚了二十多两银子。

    许家有了银子,盖了两间新房,给二狗子的定了亲事。

    二狗子未来的媳妇邓银花是邓村人。

    邓村离礼村三十几里地,在尚县北边。

    邓村比礼村穷很多。

    邓银花家里的境况比原来的许家还差。邓家吃了上顿没下顿,一到冬天,棉裤不够穿,家里人只能轮流出门。

    马氏选择邓银花,是因为邓家不但人好,并且人口简单。

    邓银花爹娘的憨厚在邓村是出了名的,夫妻只生了一儿一女。

    邓银花娘几年前过世,邓银花爹没再娶,就守着儿女过日子,去年给邓银花哥办了亲事,今年赶紧给邓银花定了亲事。

    邓银花爹怕邓银花嫁到许家受气,就没多要聘礼。马氏与许正商量,还是按照常理给了邓家三两银子,又给了猪肉、鸡、糖、面四样礼。

    李家、许家的长子先后定亲,两家的女主人有很多的共同语言。

    上午,马氏又到李家找赵氏商量,“我家二狗子明年十五岁,倒是等得,那边银花明年就十八岁了,上次我听亲家的话里话外的意思有点急。”

    邓银花的亲事是给生母守孝耽误了。不然早就定亲事了。邓银花比二狗子整整大了三岁。不过在当地有句俗话,女大三抱金砖。许家在此事上面没有不满意。

    赵氏直言道:“我记得你说过,银花的嫂子开春生了一胎,前些天又怀上了,一年给邓家添两个人口,邓家的房子不多,银花单独住了一间,你看要是银花出嫁,她那间房就能腾出来。房子是一方面,还有银花年龄确实大了,不好留在家里。而你也需要长媳帮忙。”

    马氏一说起长子的亲事就忍不住堆满笑容,道:“我与你姐夫过两日去跟亲家说正月办喜事,你看行不?”

    赵氏道:“行。怎么不行。咱们不是大户人家,没那么多的讲究。”

    马氏又说了一会儿话,问道:“你家啥时把燕儿娶进门?”

    赵氏早就跟丰氏约定好了,答道:“等明年燕儿及笄后再说。”

    另一间房,五狗子拿着两件护膝样品给李如意瞧看,“我听你的买了两匹棉布,黑色、蓝色各一匹,又买了十五斤棉花,找了小东、荷花先做了十件。”

    五狗子做不了豆腐买卖,冬天山里不能采草药,每天闲得要命,她哪里闲得住,前些天又来求李如意想个赚钱的好买卖。

    护膝是李如意给五狗子想的新赚钱的买卖。

    护膝这个玩意在前世从古到今就有的,今世大周国还没有人做出来。

    马上过年,李如意认为人人要给亲朋好友送年礼,护膝有新意又实用,且成本很低没有风险没有后患,就让五狗子找人做出来趁机卖出去。

    这才一天的功夫,执行力很强的五狗子就做出样品来了。

    李如意瞧着两件护膝,布料是品质比较好蓝棉布、黑棉布,摸着手感柔软舒服,里面装的是今年的新棉花,针线缝的细密工整,对于不讲究普通的人家肯定行,要是讲究的人家还差点。

    五狗子有些紧张的问道:“怎么样?”

    李如意试着绑在自己的膝盖上,护膝的带子看着结实,挺合适舒服,只是怎么瞧着都太素了,送人的东西不能低调,特别是过年呢,指着护膝的面道:“你让她们用金钱在上面绣上福禄寿喜的字,记住要双线。”

    福禄寿喜,多么好的兆头。

    不过是绣四个金字,立刻提高了护膝的规格。这样好的东西就是送达官贵人也使得。

    “好咧。”五狗子跟李如意学会识字,只是不怎么练字,字写得歪歪扭扭,就向李如意求了福禄寿喜四个字的字帖。

    赵氏得知了这事,夸道:“如意的这个主意可真好。”

    马氏感激的热泪盈眶,“我们五狗子有如意这么个好姐妹,真是前世修来的福气。”

    李如意见五狗子喜得快要手舞足蹈,怕回头赚钱少了落差太大,特意开口道:“我可先说好,护膝的做法简单,但凡有点心思的人买了去把它拆开,立刻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个买卖顶多卖几天。”

    “嗯。如意说的有道理。”赵氏刚才拿着护膝看了几眼就知道做法了,这里的人都不是傻子,要是护膝好卖,不出几天大家都会卖,到时五狗子就赚不到钱。

    “我晓得。”五狗子上次做的荷包买卖就是这样,刚开始只有她在卖,后来竞争对手春笋般的冒出来,导致她不卖了,这回的护膝跟荷包一样,只要会绣花会做针线活的人瞧瞧就会做了。

    李如意问道:“那你还这么高兴?”

    “现在的银钱不好赚,我能赚点是点,总比一个铜钱不赚的好。”五狗子眼珠子一转,问道:“如意,我决定今天把余下的布、棉花都做成护膝,让她们夜里全部绣上字,明早都拿去卖了。”

    既然只能卖几天,那就多卖一些。不过,做买卖得求个稳,还是要试探一下市场。

    李如意点点头道:“我看可以。你明天去试试销路,要是好的话,就加大产量。”

    “好。”五狗子这就走了。

    马氏想帮女儿一把,在李家只坐了一会,就回去了。

    赵氏想着这些天四个儿子常去江府向江青云求教,自家拿不出值钱的东西,问道:“如意,我给江老爷做两套护膝,你看使得不?”

    “使得。”李如意本来想送给江青云两套护膝,既然赵氏提出亲手做,那最好不过。

    “你看我绣什么好?”赵氏想着江青云那样的雅人,送福禄寿喜就显得俗了。

 175送青云的礼物

    “您可以绣竹子、松,都用银钱绣。”

    松、竹、梅傲骨迎风,精神可嘉,有岁寒三友之称,象征青不老的松、君子之道的竹、冰清玉洁的梅,因为它们在寒冬腊月仍能常青。(此段摘自网络)

    李如意觉得江青云是男子又在守孝,护膝绣松、竹为好。

    “竹、松品格最是清高。文人都喜欢。那我就绣这两样花式。希望能入的了江老爷的眼。”赵氏以前对自己的绣活比较自信,可是这次是要送给江青云的,听儿女描述江府的种种情境,那样的富贵,怕自己的绣活拿不出手。

    “护膝整个北地都没有,您的绣活是方圆几十里数一数二的,亲手做的护膝,怎么入不了他的眼。”

    “你这个孩子,我哪有你说那么好。”

    “有的。”李如意身上就穿着赵氏做的肚兜底裤,肚兜上面绣着牡丹花,底裤也绣了芙蓉花。赵氏眼睛这么不好,刚出了月子就给李如意做了贴身衣服。能有这样好的娘,真是前世修来的福气。不由自主的搂着赵氏的肩膀。

    赵氏打趣道:“多大的人了,还撒娇,要不要我喂你奶吃?”

    李如意脸皮厚的很,笑道:“你喂,我就吃。”

    赵氏摸摸爱女的头发,比以前稠密黑了,再看小模样也越来越清秀美丽,真是怎么看都看不够,心道:我这么好的闺女,以后不知便宜哪家的臭小子。

    次日,五狗子带着一百个护膝再拉上四狗子去了长平县城。

    一个护膝哪怕是上面绣了字的,成本不超过三个铜钱。五狗子卖十个铜钱一个,十八个铜钱一副。

    四狗子低声问道:“你卖这么贵,会有人买吗?”

    五狗子没好气道:“这都什么时候了,马上过年了,一斤大葱都能卖到三个铜钱。我这个护膝用好棉布、好棉花做的,还绣了字,才卖十个铜钱,已经很便宜了。”

    四狗子小声道:“你说的好像有道理。”

    “赶紧卖吧。早卖完早回去。”五狗子站在寒冷的北风里,不过一小会儿时间脸皮就冻得有些痛。要不李如意常说做小买卖辛苦受累。

    “瞧一瞧,看一看,福禄寿喜护膝,送长辈送亲人送好友,有心意有爱心。”

    “过年送礼送福禄寿喜护膝,有福有禄还有寿。”

    “快来瞧快来看,福禄寿喜护膝,过年送礼最佳选择!”

    兄妹二人不是头一次做买卖,都有经验的很,大大方方喊着李如意教的话。

    “护膝是什么东西?”

    “那两个小孩子我认得,几个月来我们县城卖过绸缎荷包。我邻居还买了两个荷包,上面绣着花,看着挺别致。”

    “走,过去瞧瞧。”

    很快,就有人过来瞧热闹。

    “上面还用金线、银线绣了字。这是啥字,我不认得?”

    “他们说了护膝上面的字是福禄寿喜。”

    “原来是福禄寿喜。好。真是吉利。”

    “小孩,护膝用来干什么?”

    “原来可以保护膝盖。”

    “戴上护膝给膝盖保暖,冬天就不怕膝盖关节痛了。”

    “护膝有这么好?”

    不一会儿有人就掏出铜钱买了两副护膝。

    “我买两幅送给我爹娘。”

    旁人笑问:“那你不送岳父岳母了?”

    那人有些脸红的道:“小生还没有娶妻。”

    有个黑脸穿着绸布的中年汉子高声道:“我有爹娘还有岳父岳母,我买四幅。”

    一个妇人做月子时凉了膝盖,春秋冬三季哪怕穿着棉裤膝盖都痛,数好铜钱塞给五狗子,道:“我给我自己买一副护膝。我要金线。”

    一传十,十传百。县城就那么大,不到一上午许多人都知道几个前卖荷包的兄妹又来了,这回卖什么膝,还有福禄寿喜,反正就是吉祥如意,买了就把福禄寿喜都买回家了,明年一年就会顺利如意。

    “卖什么膝的人呢?”

    “天这么冷,我懒得出来,我媳妇不干,非让我跑一趟买护膝。这可好,我白来一趟。”

    几个汉子站在县城门外找了半天,也没见有卖福禄寿喜护膝的,后来听卖大葱的老头说兄妹二人早就卖完回去了,“他们说明个还来。”

    五狗子火急火燎的往前冲,四狗子一旁跟着走出了一身汗。

    “妹,到家了。”

    “不回村。我要去金鸡镇进布、棉花、金线银线。”年前,金鸡镇的物价比长平县的便宜一些。五狗子后悔没多买些原材料。下回要是再得了李如意的点子,一定要多进原材料。

    “你要进多少?”

    五狗子很是霸气的道:“把所有的钱都花掉。”

    “妹,我带了二百五十个铜钱都给你,你做成护膝赚了银钱分我些,行不?”四狗子身上带着钱,却不敢全部花掉。

    五狗子道:“行。”自家兄弟还有什么说的。

    四狗子望了一眼擦身而过的富贵人家的马车,突然间感慨道:“要是姐姐在就好了,她的针线活好,也会绣字。”

    两人的姐姐三狗子今年十三岁,现在富贵人家当奴婢,签的是活契不是死契,刚开始包吃住每季三十个铜钱,后来涨到六十铜钱。

    三狗子是长姐,很小的时候就能帮马氏干活带弟弟妹妹。

    两人对三狗子的感情很深。

    五狗子道:“等我这次赚到钱,就跟娘说让姐姐跟着我做买卖,不去给人当奴婢。”

    四狗子目光感激,“太好了。你真能干。”

    “我要是有钱,还想供你读书,可是我赚的钱不够多。”五狗子一直把李如意当榜样。

    “真的?”

    “当然是真的。”

    “好妹妹。”四狗子很是动容,长这么大,就连爹娘都没说过要供他读书的话,妹妹才九岁啊,突然间有种想哭的感觉。

    兄妹二人在金鸡镇买好东西,正好看到有人在卖大鲤鱼,最小的有三斤多,最大的有七、八斤。

    卖鲤鱼的人夸口道:“我这鱼可是江鲤,鳞片是金的,刺小肉多,富贵人家才吃的上。”

    五狗子一看鲤鱼就觉得喜庆,可是手头没有钱了,跺脚道:“哎呀,我的钱都花完了买不了江鲤。”

    四狗子问道:“你想吃江鲤?”

 176卖到燕城

    “如意帮了我这么次大忙。我想买了送给如意。”五狗子盯着江鲤,琢磨着要不去药堂向郎中借点银子。

    闻言,四狗子立即掏出所有的钱,“妹,给你。”

    “好哥哥。你还有钱啊。”

    四狗子得意的道:“要不是我有钱,你能买的了江鲤吗?”

    五狗子数好铜钱,跟卖鱼的人磨了一会,最后如愿以偿,把最大的江鲤买走。

    兄妹二人拿着东西、提着江鲤从村口走回家,又放了东西,提着江鲤去了李家,这一路遇到几个串门的村人,都用羡慕的目光瞧着他们。

    整个村除去王海家,就是许家能每日都在李家买到几百斤豆腐。

    村人都后悔以前没跟李家搞好关系。

    赵氏好奇,特意去了厨房瞧看,“好大的鲤鱼,须都是金色的。”

    李如意正指挥着伍大剖鱼,指着鱼道:“五狗子听卖鱼人说是江鲤。金鸡镇离江有一百多里,这卖鱼人走了一百多里呢。”

    赵氏点了点头,“五狗子可真有心,送一条这么大的江鲤给你。”

    “护膝的买卖特别好,五狗子兄妹都来不及在我们家喝口水就走了。”

    “这两个孩子都是好的。”

    “五狗子跟我说,这次等三狗子回来就不让她再去当奴婢了。五狗子怕姨不同意,我说让您劝劝姨。您看?”

    “好。三狗子明年就十四了,一个女孩家家的,马上要说亲事了,还是回家里的好。”

    正在剖鱼的伍大听着母女说话,头也不敢抬,心里暗道:夫人说的在理。女娃在普通的富贵人家当奴婢,那种活契不是死契的迟早要离开回家,碰到不好的主子动手动脚,更有的被主子毁了清白,不好说亲事。

    “这么大条鱼,今个先吃一半,余下的我做成腊鱼年三十年蒸着吃。”李如意让伍大把肥大的江鲤剁成块。

    连着三日,五狗子兄妹的护膝在长平县城大卖,到了第四日,再去长平县城时,就发现有两个妇人提着篮子在卖护膝。

    同样的款式,用的同样的布,价钱比五狗子兄妹卖的还要便宜,一个护膝九个铜钱,一副护膝十六个铜钱。

    县城的人又不傻,当然是买两个妇人卖的护膝。

    四狗子气得狠狠瞪了两个妇人一眼,后者早就看见他们兄妹了,兴许是心虚,没敢跟四狗子对视。

    五狗子心里轻叹一声,这么快就被人模仿了,都被如意说中了。“哥,我们去别的地方卖。”

    四狗子问道:“去哪里?”

    “燕城。”

    “那么远?”

    “我们雇驴车去。”五狗子说去就去,立刻在不远处找了一辆驴车,谈妥价钱,这就出发。

    驴车在官道上奔跑,四狗子在车里坐着颠的屁股有些疼,望着两大提篮的护膝,那是三百副护膝,不知道燕城的人会不会掏钱买,心里忐忑不安。

    快到燕城时,五狗子道:“我们的护膝一个卖十六个铜钱,一副卖三十个铜钱。”

    四狗子瞪眼叫道:“你疯了,卖这么贵!”

    “这是燕城,有钱人比长平县城多的多。”五狗子提高声音道:“我们来回坐驴车的费用都要十几个铜钱呢!”

    四狗子央求道:“一个十二个铜钱,一副二十个铜钱不行吗?”

    五狗子摇了摇头,“不行。燕城的聪明人比长平县城的更多,说不定,明天就有人模仿做出护膝卖。”

    下午,四狗子兄妹就卖完护膝,把铜钱换成银子,坐着驴车返回礼村。

    这一趟除去成本、驴车费,竟是赚了四两多银子,比在长平县城多赚一倍。

    四狗子激动的笑声都有些发颤,“我们今个赚的银钱够买一头带骡车的骡子。”

    “明个我们还来燕城。”五狗子决定今晚再多雇几个人,一宿不眠做活,明个争取做出八百个护膝。

    回到礼村已近黄昏,五狗子都没有功夫去跟李如意说今日的情况,急匆匆的找人。

    许正、马氏听四狗子说他们把护膝卖到了燕城,均是十分震惊。

    五狗子特意道:“爹,燕城有钱人很多,明个你跟我们去燕城卖豆腐。”

    许正道:“燕城太远。”

    五狗子一本正经的道:“你在尚县每斤豆腐卖六个铜钱,在燕城可以卖十二个铜钱。”

    “真的!”这么大的利润摆在眼前,许正不动心是傻子。

    四狗子帮腔道:“真的,爹,我们的护膝在燕城城门前一会儿就卖光了,还有好多人想买,可惜我们没有货了。你就去燕城卖豆腐吧。”

    “我去跟李家说说。”许正要去李家打声招呼。

    李家给许家争取到在尚县卖豆腐。许家要是去燕城卖豆腐,必须给李家报备。

    李山做不了主,把李如意叫过来说了此事。

    李如意微笑道:“好了,我们家知道了,你跟王族人说一声。”

    “我这就去说。”

    李如意又道:“既然你是去燕城,明个再多给你三百斤豆腐、五十斤豆腐皮、五十斤豆腐干。”

    “那真是太好了。多谢。”许正喜的嘴都合不拢。

    李如意笑道:“许伯要谢就谢我爹,如今是他管着豆腐房做豆腐。”

    许正恨不得抱着李正亲两口,“好兄弟,明个我请你吃酒。”

    李山朗笑几声,道:“这几天太忙了,没功夫,腊月二十八以后。”

    从前几日起,李家的豆腐、混糖月饼买卖比三伏天的太阳还要红火,销售量快达到以前的六、七倍,日进几十两银子。

    李山忙碌的脚不沾地,累并快乐。

    许正去王海家坐了坐,出来后遇到几个王族人。

    “许兄弟,听你媳妇说你要去燕城卖豆腐?”

    “燕城来回一百多里,你怎么去那么远?”

    “我们家没有骡车,去不了那么远卖豆腐。”

    许正心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