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一个王族的少年没想到被会三狗子的妹妹五狗子嫌弃,一时失神踩在石头上摔了一跤,衣服被石头划破,郁闷的想要哭。

    五狗子还得意的大笑。

    三狗子哭笑不得,“五狗子,你干什么呀?”

    五狗子嘱咐道:“姐,你可得选个好人家,不能随便嫁了。”

    李如意提醒道:“你姐姐的亲事好像自己做不了主,得你爹娘做主吧。”

    五狗子便道:“我已跟我爹娘说了。”前几天就说了,可瞧爹娘的表情没把她的话当回事。人小言微,她又是女孩子,在爹娘跟前根本没有话语权。她要是像李如意就好了,李家好多的大事都能做主。

    李如意道:“我看你不如当着你娘、我娘的面说说。”心道:不止是要选个好人家,还要多送点嫁妆。不是每个婆婆都跟我娘一样通情达理豁达通透。

    五狗子恍然大悟般道:“对啊。姨的话我娘肯定能听进去。”

    这时有人频频回头瞧看,五狗子还以为那些人是在看三狗子。

    “那个就是李家的姑娘如意,她就是小神医。”

    “听说李家豆腐是李家姑娘想出来的。”

    “我们村张老头都要病死了,是小神医救了他的命。”

    “你们村的小神医是哪个?快指给我瞧瞧。”

    “金鸡镇药铺郎中不给我村的人瞧病,我们村就找小神医。小神医不收我们银钱,还把我们的病瞧好了。”

    “我听说燕王府还赏赐过小神医。”

    “原来燕王府都知道小神医,山窝窝里出了金凤凰,李家真是了不得,出了一只金凤凰,你们礼村跟着李家沾光了。”

    前往金鸡镇的除了礼村还有别的村的村民,一些人在路上聊天时就提到了名声初显的李如意。

    他们很好奇李如意长得什么模样,更好奇李家祖坟是不是冒青烟,得了这样一个好女儿。

    李家四少年、伍家少年、许家人听到众人的议论,立刻将李如意三女包围起来。

    李如意前后左右都是自己人,那些好奇想过来攀谈的人根本无法靠近。

    快到金鸡镇时,李家人遇到在此等候一会儿的张金海三兄妹。

    张银芳梳着三丫鬟,戴着一根梅花锡钗,穿着红色的棉袄黑色的裤子,看着很干净利落,只是瞧了李家四家少年一眼便直奔李如意而去,“如意妹妹!”

    李如意拉起张银芳冰凉的双手,问道:“大冷的天,你们站在这里多冻?”

    张银芳微笑道:“我爷爷说你们今晚会来,让我们兄妹过来迎你们。”

    李福康心道:家里已经拒绝张家,怎么张家对我们家还这么殷勤?

    张金海跟李家四少年道:“我听说你们要考书院,就找我们师长同窗要来我们书院这几年的考题。我也是今个才拿到,给你们吧。”话毕,从怀里取出一个信封,交给了李健安。

    李家四少年又惊又喜,不约而同的道:“青松书院的考题!”

    张金海目光诚恳,笑道:“对。这里面还有我那年考过的题目。我听说你们有个举人老师,你们把这些题目做了,让举人老师给你们指点一二,这样参加考试就有把握了。”

    他家里只是卖猪肉的,无权无势,偏偏他读书好,为人处事又好,交了几个朋友,连师长也对他颇为关照。

    青松书院已经休课,他仍有能耐拿到书院几年的试题。

    至于李家拒绝了张家,他还帮李家四少年,这是因为他爷爷张老头认为只要李福康还没跟张芸定亲事,张银芳就还有机会,再说了,还有李英华、李敏寒呢。

    总之,张老头就是想把孙女嫁进李家。

    李家四少年连忙道谢。

    张金海谦虚的道:“谢什么,小神医还救过我爷爷的命。”

    这边李如意跟张银芳介绍道:“这就是我的好友五狗子及她的姐姐三狗子。”

    张银芳性子活泼,大方得体,又没有瞧不起村里的人,很快就跟三狗子、五狗子聊上了。

    九岁的张铜江跟在张金海屁股后面像个小尾巴,不时的跟李家少年说几句话,还跟伍大兄弟说话。

    金鸡镇的主街、辅街已全部挂起了彩灯,各式各样的彩灯上面还画着图案,五颜六色的灯光照的镇子如同白昼。

    此时,男女老少,人山人海,方圆十里八乡的人都来了,异常热闹。

 221灯会险出事

    张金海跟众人高声道:“彩灯是由镇里的驿站及富贵人家出银钱买的,还有几盏特别大的灯是郝县令送来的。郝县令在我们镇任职许多年有了感情,升官当了县令还想着我们。”

    突然间远处传来锣鼓的声音,还夹杂着人们激动亢奋的尖叫声,众人都十分好奇的望过去。

    仍是张金海大声道:“今年的上元节驿站的刘大人请来了县城的焰火队,那是焰火队在舞狮子踩高跷,他们会顺着街道游行,一会儿就会走过来。我们不要往前去,就站在这里等候。”

    “原来是焰火队!”

    “镇里好几年没来过焰火队了。”

    “刘大人由驿站副官升职正官,心里高兴,请来焰火队让我们也跟着高兴。”

    周边的百姓都十分激动,有些急性子的人等不住跑去瞧看。

    很快,从焰火队的方向传来人们的惊呼声,“观音菩萨!”

    “快来瞧,观音菩萨下凡了!”

    “观音菩萨好庄严!”

    “没想到今年的焰火队里面还有观音菩萨。”

    这下许多人都激动的蜂拥而去,有个五、六岁孩子被挤的摔倒在地,孩子的长辈连忙抱起孩子气的大骂,还有一个老头的帽子被挤掉了也是气得跺脚骂人。

    眼看着就要引发骚乱,张金海蹙着眉头一边拦着众人不让去,一边大声吼道:“大家都能瞧到观音,别急别挤,有小孩子,别挤着小孩子!”

    李英华反应最快,连忙跟着大声朝人群喊道:“小心脚下,别踩着人。”

    李健安嚷道:“大家都站在两旁别动,给焰火队留出路来。”

    众人跟着大声喊起来,有了他们的提醒,几个成年男子自发的维持秩序制止骚乱,一场危险就这么解除了。

    李如意看在眼里,暗赞张金海机警,心道:若是哥哥上了书院,也会像张金海一样优秀。

    锣鼓声渐近,长长的焰火队浩浩荡荡的走过来。

    走在最前面的是两只红色的大狮子,每只狮子由两个人舞,狮子还会眨眼睛,远远的都能看到狮子的眼睫毛很长,十分有趣。

    大狮子后面是四个穿着女人戏服踩高翘的丑角,他们都是五大三粗的男子,黑黑的脸上抹着劣制的白色香粉,脖颈与脸的肤色形成极为强烈的反应,边走边掉粉,厚厚的嘴唇涂着比血还红的胭脂,搞得其丑无比,然后还男扮女装,穿着女裙,发上戴着钗子,再踩着两尺高的木头制高翘,每走一步,身体前倾,屁股撅着,简直丑到极至。

    偏偏这样,人们看得津津有味,觉得踩高翘就得这样,不丑就没那个味就不滑稽就不热闹。

    李如意忍不住笑道:“真丑。”

    踩高翘的后面是六个敲锣打鼓吹唢呐的,有青年也有老头,每人都穿着红衣黑裤,脸上都抹了白色香粉,不过有了踩高翘作对比,他们就没那么丑了。

    有个老头大声道:“他们吹的是打枣!”

    “正月听打枣,年底丰收。”

    “吹得真喜庆,比娶媳妇都喜庆!”

    原来六个人吹吹打打的曲子大有来历,竟是在盛传民间几百年的曲目《打枣》。

    《打枣》要表达的是秋天枣子熟了,男女老少拿杆子打枣的丰收场面。

    枣子红色喻意吉祥如意,打枣代表着丰收,这些都是人们内心的期望。

    上元节演奏《打枣》很是应景,深得百姓的喜爱。

    “快看,观音菩萨!”

    “这个观音菩萨是谁扮的,又端庄又好看!”

    “听说观音菩萨是小坎村的一个汉子装扮的,这个汉子年年装扮菩萨,方圆几十里很出名。”

    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焰火队行走的观音菩萨的身上。

    这位观音菩萨身材高瘦,脸上只涂了淡淡的粉,长脸长耳,浓眉大眼,目光温和,因装扮不识人间烟火的菩萨,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穿着高领白衣,高领掩盖住脖子上突出的喉结,亦男亦女,左手拿着一个黑色的罐子,右手拿着一根尺长的树枝。

    在他的身后是传说中的金童玉女,这是由两个五、六岁的小童装扮的,一个穿金衣,一个穿银裙,都梳着包子头,脸上抹了脂粉,看着很可爱。

    之后是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上老君、龙王爷四位神仙,都是由青年汉子装扮的,都涂了脂粉穿着戏服。

    装扮王母娘娘的汉子五大三粗,粗壮的身躯快要把戏服撑破了,一路走脸上一路掉粉,丑得与前面踩高翘的有一拼。

    观音菩萨是佛教。玉皇大帝四位神仙是道教。大周国以道教为主,佛道教之间有争斗。不过大过年的,老百姓瞧的就是热闹,无论哪里的焰火队都是这样。

    最后压轴的是两个走旱船的,一红一绿两条半丈长的旱船,两个人每人走一条。

    旱船是用彩纸糊的,彩纸上面还画着鲤鱼戏莲、五谷丰登的吉祥图案。

    为了引人注目,走红船的穿着绿衣,走绿船的穿着红衣,两人还在下巴上贴了长达两尺的黑胡子,很是有趣。

    焰火队围着金鸡镇的主街、辅街走圈,身后跟着许多的百姓,所过之处引起欢笑声无数。

    灯会有了焰火队更加的热闹,人们兴致高涨,都觉得今晚没白来,后面的一年都有话题聊天了。

    李如意在人群中被二叔、哥哥团团护着,感受着大周节日的热闹气氛,看着一盏盏在风中摇曳的花灯,一时有些恍惚,不知前世是记忆还是一场梦。

    “很晚了,我们回家,别让爹娘等的担心。”身为长子的李健安这就跟张家兄妹道谢,邀请他们到李家做客。

    李英华走出几步,没等着李福康跟来,扭头见他站在原地不动,高声道:“二哥,回家!”

    李福康目光望着不远处,那里有个穿着红衣的少女跟一个身材魁梧的青衣少年有说有笑,少年不止一次的摸少女的头发还伸手捏捏少女的脸颊。

    “我说二哥,你发什么呆,是不是冻傻了?”李英华笑呵呵的推了李福康一把,而后无意中望到不远处的少年少女,特别是看到少年很随意的把手放在少女的肩膀上面时,脸上笑容一点点消失。

    李福康双拳紧握。

    “你们在看什么?”李如意走至,顺着李福康的目光望去,面色大变。

 222亲事突生变故

    原来少女是张秀才的女儿张芸。少年不知是何人。

    张秀才已经跟李家透露有意把张芸许配给李福康,就等着李福康考上书院两家就定亲事。

    可是在今晚,李福康亲眼看到张芸与别的少年结伴游灯会且行为亲密的场面。

    哪怕这个少年是张芸的亲戚,两人的行为也不能如此亲昵,就像李家四少年是李如意的亲哥哥,都不会在她十岁了,还捏她的脸颊握住她的肩膀。

    张芸比李如意大三岁,今年十三岁了。

    李福康万万没想到张芸是这样随便的女孩子,或者那个少年是张芸心里喜欢的,张芸才会默许少年的亲昵动作。

    李英华疑惑问道:“那是张芸?”

    李福康心里很难受,冷声道:“是她。我们走!”

    “等等,我们过去打个招呼,让张芸知道我们不是傻子。”李如意心里在想,如果张芸是普通人家的女儿倒也罢了,可她却是张秀才的女儿,李家要是放弃张芸跟别人家结亲,怎么向张秀才解释?

    或许,这里面是不是有误会,唯一的办法就是当面证实。

    “二哥,走。”李英华拉着李福康的胳膊。

    李福康压住心里的怒火跟着弟弟妹妹走过去,张芸正与少年有说有笑,都没发觉李家兄妹到了身前。

    李如意伸手扯了一下李福康的衣袖,让他不要发作,而后开口叫道:“张芸。”

    张芸扭头看见李家兄妹,其中还有李福康,见李福康目光冷漠,不知怎地条件反射般的瞧了一眼身边的少年,然后心里竟是莫明慌乱起来,一时忘记说话。

    少年容貌俊朗,穿戴华丽,环视李家兄妹,笑问:“表妹,他们是谁?”

    张芸清了清嗓子,露出一个有些勉强的微笑,“表哥,他们是我爹的学生。”又跟李家人介绍少年,“这是我的表哥。”

    “原来是你的表……哥。”李如意拖着长音,心道: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情哥哥呢。

    少年正是马氏三哥的儿子马良辉。

    前些天马良辉在尚县的街道上巡查,无意中捡到一位贵人的荷包并归还,这个荷包对于贵人来说意义不一般,贵人失而复得,很感谢马良辉。

    贵人见马良辉人高马大又会点武功,就向尚县县令推荐他当了捕头,还说等两年就把马良辉带到军队去当军官。

    马良辉今年十七岁就当了一县的捕头,风光无限,他过年时听马氏透露张秀才要把张芸许配给农家子为妻,觉得张芸怎么能嫁给农家子,就央求生父要娶张芸为妻。

    今日,马氏三哥带着马良辉来张秀才家,目的就是向张芸提亲。

    张秀才在饭桌上被马三哥灌酒喝醉酒,马三哥还没来得及跟他说,不过当着张芸姐弟的面跟马氏提了。

    马良辉提议与张芸姐弟瞧花灯。

    在看焰火的时候,马良辉与张芸跟张祺兄弟及下人走散了,没多久就遇到了李家兄妹。

    马良辉不以为然,“原来是姑夫的学生。你们是哪里人?”

    李英华不卑不亢的答道:“礼村。”

    马良辉目光扫过李家兄妹,又瞧了瞧神情有些紧张的张芸,淡淡道:“我当捕头这么久还没听说过礼村。”

    李福康迎着马良辉嘲讽的目光,“看来你不是在长平县城当捕头。”

    马良辉似笑非笑的道:“不错。本捕头在尚县衙门任职,以后你们要是在尚县遇到麻烦碰到官司,可以来找我。”

    张芸轻声道:“表哥,李家不会有事的。大过年的别说这么不吉利的话。”

    众目睽睽之下,马良辉握住了张芸的手,然后朝李家兄弟露出一个得意的笑容。

    李福康见张芸并没有甩开马良辉的手,很明确的知道了张芸的选择,这一刻对张芸的所有好感荡然无存。

    “他是无心,我们不会介意。张芸,我们走了。”李如意话毕转身便走,再也不看张芸一眼。

    张芸望着李家兄妹离去,心里一空,仿佛失去了很珍贵的东西。

    唉,她也实是不得已。今日,她娘特意跟她说,她身上有大片的红色胎记,只有嫁给马良辉,才不会被夫君被婆家嫌弃……

    马良辉右手搭在张芸肩膀上,俯身在她耳边道:“表妹,他们是泥腿子出身,哪有那么容易考中,就拿姑夫来说,这般才华横溢,也只是止步于秀才。”

    “万一他们考上了呢?”

    马良辉语气十分坚决,“没有万一。”

    张芸心情沮丧,轻声道:“我们走吧。”

    在回家的路上,连李石都看出李如意不高兴,问道:“如意,你怎么了?”

    李如意道:“二叔,我只是有点冷,想赶紧回到暖烘烘的家里。”

    她是真的感觉身上有的冷,而她那二哥是心冷吧。

    刚才要不是亲眼目睹又上前去证实实难相信。

    这件事不知道张秀才是什么态度,不过,李家是不会娶张芸。

    突然间五狗子的声音响声,“如意,你觉得观音菩萨好不好看?”

    “好看。”李如意心道:有踩高翘的人对比,能不好看吗?

    五狗子有些紧张又有些兴奋的道:“我喜欢上观音菩萨了,怎么办?”

    李如意扑哧笑出声,喝了两口冷风,赶紧闭上嘴。

    五狗子语气里充满了憧憬,“我要是能嫁给装扮观音菩萨的那个人就好了。”

    李英华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五狗子,你羞不羞,还要嫁给观音菩萨。”

    五狗子气呼呼道:“李英华,你竟然偷听我们说话!”

    四狗子连忙道:“英华,刚才好多小女孩说要嫁给观音菩萨,你别笑我妹妹。”

    李英华言之凿凿的道:“我没笑她,我只是让她别痴心妄想。”

    众人一路打趣五狗子,五狗子脸皮再厚也羞得满脸通红,不过大晚上的谁也看不清她的模样。

    进了村先到许家,一路憋着坏的李敏寒特意大声道:“五狗子,我刚刚听镇里卖馄饨的老爷爷说装扮观音菩萨的少年早就成亲了,娃都能满地跑了。”

    五狗子恨不得一脚把这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踢飞,叫道:“李敏寒!”

    李英华拉着李敏寒往前跑,边跑边喊,“五狗子这么鲁莽,我看只能嫁给山匪头子当压寨夫人了!”

    孪生子在五狗子的叫骂声中哈哈大笑跑了,不过乐极生悲,在村路的上坡时竟是一起踩到石头,扑通一声,摔了一跤。

 223决定放弃

    李如意连忙走至,嗔怪道:“叫你们笑话五狗子,哼,有没有摔痛?”

    两人痛得呲牙咧嘴,爬起来还怕妹妹担心,异口同声的道:“没有。”

    李如意担忧的道:“走两步看看。”

    难兄难弟搀扶着往前走了几步,越走越快,又嘻嘻笑出来。

    李健安道:“他们皮燥肉厚,摔一跤没事。”

    李山听到儿女的说话声,连忙从屋里走出来,借着灯光见几人除了李福康外,脸上都带着笑容,问道:“你们玩得可好?”

    李石激动的道:“好。大哥,镇上好多的灯,还有焰火队,观音菩萨都来了。”

    李山笑道:“今年镇里竟是把焰火灯请来了,早知道我该让你娘去瞧瞧。你娘最喜欢看那些。”

    李如意在李福康耳边轻声道:“二哥,你要不要跟爹娘说下张芸的事?”

    李福康面色阴沉,轻轻点头。

    他性格直爽开朗,从小心里就藏不住事,大大咧咧,不过他这样的人也有一个好处,火气来的快也去的快,不会抑郁更不会想不开。

    李如意劝道:“你说过后就把这件事放下。”

    李福康等着二叔与兄弟都去洗漱,这才气愤的跟李山说了此事。

    李山那天在张家时跟张秀才说的好好的,就等着李福康考上书院去张家提亲,没想到半途闹出这件事,要不是今晚儿女去镇里看花灯偶遇张芸表兄妹,还被蒙在鼓里。

    “行了,这事我知道了,你不想娶张芸,我也知道了。我会跟你娘商量。”李山又拍了拍一脸委屈二儿子的肩膀,安慰道:“口说无凭,我们两家又没有定亲事,张芸选择她表哥也没什么。”

    李福康一想爹说的也有道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张芸又没有跟他正式定亲,想选择谁就选择谁。

    可是他的心里仍然委屈难受。

    李如意等李福康出了大厅,跟李山道:“我二哥要是不跟您说,今晚都会睡不着觉。”

    “我这就跟你娘说去。”李山安慰二儿子时说的很好,跟赵氏说时忍不住抱怨,“没想到张秀才一个女儿许两家,幸亏孩子们今晚亲眼瞧到了。”

    赵氏心里比李山还难受,不过眼下要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难过,当下想了想,便道:“明个你就去张秀才家里一趟,把这件事说清楚,我们家高攀不起,那就成全张芸和她表哥。”

    李山沉声道:“行。”

    夫妻二人为了这事竟是一夜未眠。

    次日一早,李山把豆腐房的活交给伍家父子,就独自步行去了金鸡镇。

    不巧的是,张秀才不在家,马氏、马招父子见了李山。

    李山生就一幅憨厚模样,被马招几句话就套出是礼村卖豆腐的,原来的老家在几百里外,十几年前逃荒而来,没有一点根基。

    马招话里话外都透着瞧不起。

    李山跟马氏的另一个哥哥马松没少打交待,没想到马招与马松的性格截然不同。

    马松平易近人,说话谦虚,马招只是曾经当过捕头就摆着官架子,一幅高高在上的模样。

    这段日子,李山托李如意的福见过县公爷、县主、几位将军,个个的官位甩马招十几条街去,没有一个跟马招一样招摇。

    李山心里暗道:真是狗眼看人低。

    他的性格倔强,不达目的不罢休,愣是在张家坐了一个多时辰,忍受了马招父子的若干冷嘲热讽,终于把张秀才等回来了。

    张秀才看到李山的表情,再看看马招一幅蔑视的嘴脸,心里暗叫不好,瞟了几眼马氏,见她面无表情,便把李山请到书房说话。

    李山以前十分尊重张秀才,在昨晚之后,少了几分尊重,

    刚才被马招羞辱,马氏坐在一旁没有任何反应,心里对张秀才又少了几分尊重。

    “昨个福康兄妹在灯会上偶遇张芸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