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如意还以为能跟着李山进燕军瞧瞧,没想到她只能在外面等着,不过想想也是,燕军是军营,岂是什么人都能随便进入的。

    不一会,李山兴冲冲出来了,随行的有两人,一个是齐林,另一个穿着军装的体型胖胖的老年军官。

    四名军士一看到老年军官,不约而同齐声高呼,“万将军!”

    胖子朝四个军士骂道:“你们四个小兔崽子,有眼不识泰山,把小神医拦在门外。”

    “万将军,属下不知道小神医来了。”

    “不知哪位是小神医?”

    “李大人,你怎么不早说,小神医来了。”

    “小神医可算来瞧我们。”

    四名军士都是老油子,脸皮比城墙还厚,话毕往福伯三人那里瞧,不知道哪个是小神医。

    何照更是个老油子,蒲扇似的大手拍了拍一个军士,豪放的大笑两声,“兄弟,你别看我。我可不是小神医。”

    齐林咧着大嘴笑道:“小神医!”上次在李家用饭的事回到军营吹牛一直吹到现在,把别的军官羡慕的扯着嗓门骂他。

    李山有些激动的跟李如意道:“闺……儿子,这位是万将军,他听说你来了,要把你请到军营去坐会。”

    一着急差点说漏,还好几人都没听出来。

    “如意见过万将军、齐叔。”李如意鞠躬行礼。

    “小神医,啊,闲侄,快里面请。”万将军瞅了齐林一眼,心道:你小子运气真好,成了小神医的爹,被小神医叫叔叔。

    李如意微笑道:“您先请。”

    万将军见李如意很懂礼貌,心里暗赞,领着几人进了军营。

    福伯盯着万将军肥胖的背影,跟李山小声道:“万将军请小神医坐坐是假,请小神医给人治病是真吧?”

    李山摸摸脑袋,刚才他找负责批军奴条子的军官,齐林就带着这个万将军急冲冲的跑了进来,然后万将军就要到军营门口把他闺女接进军营。

    “应该是。”

    何照凑到福伯耳边道:“肯定就是。”

    齐林朝李山摊开双手摇了摇头,一幅不知情的样子。

    突然间,万将军回头盯着何照,“你小子瞧着面熟。”

    何照停下脚步,站直了答道:“万将军,小人曾在燕军七队当过六年军士,您那时是昭武副尉。”

    “原来你是胡瘦猴的兵。”万将军说起胡瘦猴竟是有两分伤感,扭头不再理会何照,仍是大步流星往前走。

    何照跟福伯小声道:“胡瘦猴是胡校尉。我所在的七队队长胡校尉与万将军是好友。他们在军营几乎形影不离。我离开七队去了燕王府没两年,听说胡校尉在边防死于狼国骑兵马蹄下。”

    福伯忍不住骂道:“可恨该死的狼国骑兵。”

    齐林跟着骂了两句狼国骑兵。李山也骂了几句。

    军营里都是一人多高比较矮小的茅草房,一座二、三层的木楼都没有。燕军驻燕城军营的房子就是这样破旧,更别提在边防军营的房子。

    从古到今,军人的居所都十分的简陋。

    燕王对燕军不薄,燕军一日吃三餐,眼下离午饭时间还早,大部分军士都在校场操练,只有很少的军士在干着擦兵器、做饭等杂务。

    军营大门距离校场大概二里路,万将军要带李如意去的地方看不到校场,不过从校场传出来的呐喊声非常清晰的传进李如意的耳朵里。

    李如意问道:“能让我去校场看看吗?”

    “当然可以。”万将军想到几位老战友所求,搓了搓胖胖乎乎黑乎乎的大手,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贤侄,今日有点事,你就在校场外面瞅一眼,以后你想看,看几天都行。”

    很快,李如意如愿以偿的站在校场入口,面对校场内乌泱泱清一色军服的人群,竟是激动的热泪盈眶,耳朵快被他们的呐喊声震聋。

    何照有些亢奋的道:“人比我在燕军时的多。”

    万将军自豪的道:“王爷励精图治,这些年我们燕军增兵三成。”想到了牺牲在边防的战友,忍不住骂道:“总有一日,我们燕军会灭掉狼国那群狗娘养的!”

    李如意大声道:“万叔,我们走。”

    “走!万将军嘴里还嘀咕道:“肯定会干掉狼国那群狗狼养的。”把李如意几人带离校场。

    李如意几人被何照带到了类似休息厅的地方,仍是茅草房,不同的是这间非常的大。

 261谦让的老军官

    在此等候的几个穿着军服的老头正在吹牛,看到几人都起身站起来。

    作为无私献出几种药方的神医且是被燕王十分看重的李如意自是值得燕军上下敬重,哪怕几个老军官也不例外。

    他们可都吃过驱虫药打下一窝一窝的虫子,没见到李如意之前,心里就把她当成了恩人。

    “贤侄,我就开门见山,这几位都是我们燕军的老人,王爷也是知道他们的。他们患疾病多年,每回发病都很痛苦,你能不能给他们瞧瞧病?”万将军早就忍不住了,本来是为了求李如意给人看病,还骗她说是坐坐。这种骗小孩子的事做起来还真没脸。

    李如意道:“能。”

    几个老头见李如意答的很痛快,均面露喜色,李如意能把将死的许将军几人的病治好,就肯定能把他们的病治好。说不定几天后,他们就能生龙活虎的上校场把小兔崽子们打倒在地。

    “老贺,你的病最重,你先去。”

    “你的手抖的都拿不起刀,我的病没有你的重,你先去。”

    “胡说,明明你的病最重,你让老子先去?”

    万将军一看几人竟是让上了,“贤侄好不容易来一趟,我说你们几个能不能痛快点,老贺先上,赶紧的!”

    一共六人,官职从七品校尉至五品的将军,年龄最老的七十一岁,最小的也有六十二岁。

    李如意用了不到半个时辰给六人诊断开了药方,承诺七日后会来军营给他们复诊。

    六人已经被病痛折磨多年,吃过几十种药方的药,仍是希望这次吃小神医的药能够痊愈。

    万将军盛情邀请李如意等人在军营用饭,得知李山是来挑选军奴,不再挽留,亲自把李如意几人送出军营。

    就这样耽误了一个时辰,不过,李如意几人没有半点怨言。

    李如意道:“爹,七日后我们再来。”

    李山自是满口答应。

    何照感激道:“多谢小神医。”

    李如意不以为然的道:“我爹是燕军的一员,我给燕军将士治病义不容辞。”

    福伯问道:“南郊那边比较偏僻,怕是没有好馆子,可要在这里用饭?”

    何照忍不住开口道:“小人曾经去过关军奴的地方,极臭极脏,一般人受不了那个场面。小人劝你们别吃了饭去。”

    李如意便道:“那别吃了。把人选好出来再吃。”上了马车跟福伯道:“您给我说说燕城的军奴。”

    福伯谦虚的道:“老奴只知道军奴,对于燕城的军奴知道的不多。”

    燕城有几千名军奴。他们来自各地的罪官家眷、奴仆及土匪、水匪,还有犯了重罪的罪犯。

    没有官员领走及将被发往边防的军奴占燕城军奴总人数的两成,都被关押在燕城南郊的一个大庄子。

    “闺女,你瞧瞧领军奴的条子。”李山刚才从燕军军营领到了条子,上面写着他的姓名、官职、隶属军营、要领军奴的人数,还盖有燕军的印章。

    领军奴的条子是统一格式,所有的官员必须凭条子领军奴。

    马车到达目的地,这是个被高墙围住的大庄子,看守大门的是两个军士。

    隔着高墙都能闻到一股腐败的臭气,像是到了臭水沟。

    李山拿出条子,军士立即放行,整辆马车都能进去。

    李如意从车窗里看到大庄子比燕军军营破败的多,难以想象人在下雨雪的天气住在这种没有房顶的茅草屋是多么难熬。

    所有的军奴都被关了起来,不用干活,相应的就没吃的。官员为了让他们有口气在,两天给吃一顿玉米面糊糊。

    李如意几人所见的军奴,男女老少都有,大多披头散发,瘦骨嶙峋。

    福伯在李山的脸上看到怜悯表情,缓缓道:“官员一般不敢要军奴,怕他们身上有病,把病带回去。您家不用怕,有小神医在。”

    马车行驶缓慢,恶臭的气味从车窗里面飘起来,让车上三人有些不适。

    三人下了马车仿佛掉进了粪坑,身体很不适应,心里都想着挑好人就赶紧离开。

    福伯自报家门,而是笑呵呵塞给管理军奴的官员一个小银锭,立刻得到军奴名册,然后跟李山父女从里面挑了十二个,见到只剩下几口气的十二人后,李如意给他们把脉,从中选了八个。

    李如意特意跟官员道:“夏天将至天热了,这里得铺生石灰杀菌,不然容易发生疫病。”

    福伯见官员不以为然,便道:“这位是被王爷称赞过的小神医。”

    马车前面缓行,八个军奴赤足排成一队跟在后面,等出了这里,李如意找了一家当铺,只用十个铜板从里面买了八双旧鞋让他们穿上,而后又用了三十二个铜板买了八个馒头、八碗茶水给他们吃。

    李山几人简单用了饭就离开南郊回长平县,李如意着急回家,就在途中雇了两辆骡车让八个军奴坐上去。

    黄昏之前,李山父女赶回家里。

    李如意吩咐道:“伍叔,你带他们去淋浴房把头发上的虱子洗没了,再把他们的旧衣服都烧掉。”又让伍大这就去县城布铺按八个军奴的身材买八套粗布衣服来。

    赵氏早就等急了,这比预料的时间晚了一个时辰,见到二人就问道:“山哥,可还顺利?”

    李山见到赵氏立刻眉开眼笑,“顺利,人都带回来了,一共八个人,他们现在去淋浴房把虱子洗掉。”

    赵氏听李如意说挑选军奴的过程,问道:“这么快就选好了,你们怎么才回来?”

    李山自豪的笑答:“万将军请闺女给几个大人瞧病,耽误了时辰。”

    赵氏好奇的问道:“万将军是谁,那几个大人又是谁?”

    “万将军的官职比齐叔还要高,从四品上,几个大人都是我们燕军的老将军,官职最低的也比我高三级。他们都对我很客气,我是沾了闺女的光。”

    李如意见赵氏表情复杂,便道:“您上次暗示江哥哥别让我抛头露面出诊给人瞧病,江哥哥将此事告之王爷,王爷应是跟燕军有所交待,万将军不敢找上我们家,就让那些老军官天天在燕军军营等着我爹。今天正巧,我跟爹一起去了军营。”

 262胸口刻字

    “原来如此。多谢青云向王爷递话,多谢王爷体恤你是个女娃。”赵氏轻轻点头。

    李如意朝赵氏眨眼睛,“娘,您放心就是,他们都不知我是女扮男装。”

    李山忍俊不禁,“万将军还说要把孙女嫁给如意。”

    “什么?这个万将军真有趣。”赵氏也了笑起来。

    李山自豪的道:“七日后我和闺女还去军营,闺女得给几位老军官复诊。”

    “好。”赵氏再次嘱咐道:“你把如意看好了。”

    李家四少年从学堂回来,一进家门就听伍二兴高采烈的道:“少爷,我们家有军奴了,还是八个军奴。”

    李福康笑问:“他们现在何处?”

    伍二麻利的将大门关上,答道:“他们都在沐浴房洗澡,都洗了好久,我大哥去县城给他们买旧衣都回来了,他们还没洗完。”

    李敏寒疑惑道:“怎么洗这么久,难道身子虚弱晕倒了?”

    “不是。小的进去瞧了,人都好好的。小姐说了让他们把虱子全部洗掉才能出来,他们身上太脏,快把皮都搓破了。”

    李英华眉头微蹙,道:“那得好好洗洗。”

    李家人以前贫穷,但是很爱干净,原因就是李山夫妻经历过疫灾,知道干净卫生是可以有效的预防疫病。

    伍二忍不住低声道:“少爷,小的看见军奴胸口都有一个巴掌大的字……六个军奴都有。”

    “不是八个吗?”

    伍二低着脑袋小声道:“还有两个是女的,小的可不敢去看她们。”

    李家人吃过晚饭了,八个军奴才从沐浴房出来穿上崭新的粗布衣服来到大厅磕头。

    六男两女,都是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目光黯淡,不过已经没有在军奴营时的死气。

    赵氏及李家兄弟均是心生怜悯。

    伍余年充当了管家的角色,给八人介绍几位主子。

    八人在听到李如意是小姐时,望向她的目光满满的感激。

    八人不是傻子,从军奴营到李家这半日,新鞋、坐骡车、沐浴、新衣都是李如意赏赐,并且这位不大的小姐是个很做主的,以后生死还要依仗她。

    李如意见八人洗净之后气色还不错,真实容貌显露出来,又穿了新衣,比下午强许多,面色和蔼,挥挥手道:“你们去吃了饭再到这里来。”

    伍余年领着八人去了大厨房吃青菜鸡蛋面条。

    “你们能进主家真是前世修来的福。瞧瞧这身新衣、新鞋,比我们刚来主家都好。主家体恤你们,特意给你们每人煮了一个鸡蛋,还说明个起给你煮汤药补身子。你们多久没吃过鸡蛋了?”

    伍余年的性子内向,不爱说话,可是这些天太高兴了,又被李如意提为管家,心情特别激动,话就多了,一路走一路说,说了一堆话,结果没听见有人回应,却听见呜呜的哭泣声,扭头一看,八个军奴有一半都哭了,还有一半哽咽着。

    “以前不好的事都过去了,以后只要你们对主家忠诚,不偷懒不贪财,事事都听主家的,就会都是好事。”

    伍大做的汤面条,军奴每人一大海碗面条,浮在面条上面的是一个实打实的荷包蛋,面条汤上面还有几滴猪油。

    伍余年把伍大叫出来,让八个军奴在里面踏实的吃。

    那边大厅李如意跟家人介绍八个军奴的情况。

    两个女军奴都曾是官宦人家的奴婢,一个是厨娘,一个是绣娘。

    官宦人家出了事,主子被砍头,奴仆全部改成军奴。

    她们都是家生子,家里的其他人在来燕城的路上受不了折磨患病死了。

    六个男军奴当中四人曾是南地官员的家奴,一人是铁匠,一人是木匠。

    南地官员犯的是重罪被朝廷诛三族,所有的家奴改成军奴分散至大周国各地,发至燕城的原本是七人,活到现在的只剩下他们四人,如果不是李家选中他们,明日就会被送去边防。

    铁匠、木匠曾经是国都的普通老百姓,只因招惹了贵人,被害的家破人亡,自己还成了军奴。

    李山语气有些复杂的道:“那里面还有好几个三、四品的官员。”

    赵氏惊呼道:“这么大的官也当了军奴?”

    “可不是吗,我们瞧到名册也吓了一跳,还问是不是写错了,那里的官员回答说绝对错不了。福伯跟我们说三、四品的官员能贬成军奴,犯的罪一定很大,牵扯也很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让我们千万别要他们。”

    赵氏深以为然,“那是。我们家庙小可装不下那么大的佛。”

    李山接着道:“那里面还有几个是杀人犯。”

    李家四少年异口同声的问道:“杀人犯怎么没被判死罪?”

    李山答道:“他们有功名在身,没有判死刑,夺了功名贬为军奴。”

    赵氏立刻道:“我们家可不能要杀人犯军奴。”

    李山道:“还有宫里的人,宫女、太监都有。”

    赵氏瞟了一眼李山,“你想要宫女军奴侍候你?”

    李山神情古怪,李如意嘻嘻笑,“娘,宫女都是老的,最年轻的都有四十九岁。”

    李福康好奇的问道:“怎么还会有宫女、太监?”

    李如意打趣道:“二哥,你也想让宫女侍候你?”

    李福康笑道:“四十九岁能当祖奶奶了,要是来了,是我侍候她,还是她侍候我?我是瞧话本上写着宫女、太监犯了事都是杖死。他们知道许多皇帝皇后的秘密,怎么会放他们出宫到北地当军奴?”

    赵氏便道:“你倒是想的挺多。”

    李如意前世看过许多书,有一本是根据历史记录写宫人生活比较权威,解释道:“皇宫大了去了,宫女、太监有等级,等级低的一辈子都见不到皇帝、皇后,怎么会知道皇帝皇后的秘密?”

    李石一边吃着果子一边问道:“太监什么样?”

    李如意笑道:“福伯让我们别要太监军奴。我和爹对太监都不感兴趣,没点太监军奴,也没见到太监。”

    李家兄弟听了这些,心里非常好奇,很想去瞧瞧,却听李如意道:“你们幸亏没去,不然饭都吃不下。你们看我和爹晚饭吃的少吧。”

 263命硬克主

    李山摇了摇头,“实在是太臭太脏,我们家的驴圈都比那里面干净。”

    李如意道:“我都觉得那里面的官员嗅觉有问题,能忍住不调走。”

    李山开口道:“有油水捞。”又道:“福伯替我们给那里面的官员送了一小锭银子,我瞧着有二两,那个官员面不改色的收了,肯定是常收礼的。”

    赵氏一听又花了二两银子,问道:“不是不用花钱吗?”

    李如意便道:“绣娘、厨娘、铁匠、木匠、护卫,不花钱能挑到这么好的军奴?再说了,要是拿银子买人,八个成年人至少二十两,这才花了二两。”

    “也是。”赵氏心里觉得丈夫当了军官,有俸禄了,但是开销也增加了,俸禄怕是存不了。又问道:“你们让福伯破费了?”

    李山自豪的道:“闺女把银子还给福伯了。”

    赵氏赞同道:“对。我们家选军奴,不能让江家出力帮忙还出银子。”

    当晚,李山夫妻就按着李如意的建议给八个军奴都派了活。

    自此,李家有奴仆看门巡逻,绣娘做衣服,厨娘做饭,木匠做家具,铁匠打铁器。

    下了一夜的雨,起先沥沥拉拉,后来毛毛细雨,到了早晨变成倾盆大雨。

    曲三春站在屋檐下仰视院子里两人多高的梨树,雨水令视线模糊,只能看见梨树的枝杆,看不清树叶。

    往日这个时候,曲三春侍候的李如意早就起来去习武场练武,今日被大雨阻拦,仍躺在床上。

    曲三春三十六岁,今年本命年,身材略高,体型不胖不瘦,皮肤微黑,容貌很普通,尤其是颧骨凸起,嘴巴很大,女子在大周国这样的面相被算命先生说成克夫。

    曲三春从小就被人说成克夫相,她压根不信,谁知在过人生第一个本命年时,跟她定亲的未婚夫就被火烧死,在第二个本命年,她的第一任丈夫被马踩死,三年前,她的第二任丈夫、儿子被水淹死。

    所有人都说她的命太硬,娘家人不收留她,她有着一手好绣活手艺,却没有个落角的地方,后来被婆家骗了卖给一个大地主家当绣娘。

    大地主不知从哪里听到她命硬,又把她给卖了,这回卖到了一个官员府里,两个月前官员犯事,主仆都被贬为军奴。

    几经辗转,她被送至燕城军奴营,最后到了李家。

    李家人对她很好,就在她以为终于有个落脚之处,终于可以活下来,昨天礼村的一个老妇人跟赵氏说她一脸克夫相,瞧着命硬,不旺主家,让赵氏赶紧把她送走。

    她善良勤奋从不与人为恶,老天为什么一次次的让她陷入绝境?

    她整夜失眠,心在流血流泪,就像现在的雨。

    李如意关切的声音响起,“三春,为什么哭?”

    曲三春连忙转身,跪下道:“小姐,奴婢,没什么……”

    “地上有水,你快起来。”李如意单手扶人,“你从昨天起就有点不对头,发生什么事?”

    曲三春无比伤心的哭道:“小姐,奴婢求求您,别让夫人送走奴婢,奴婢要是回去就活不了。”

    李如意问道:“你没犯错,我娘怎会送你走?”

    “奴婢面相不好,昨个有人跟夫人说奴婢命硬,让夫人送走奴婢。”曲三春说这话时,语气并没有带着恨意。唉,说她命硬的人太多了,恨不过来。

    李如意前世是孤儿,就被人说命硬把全家人都克死了,能够理解曲三春此时的心情,温声道:“如果是这事,你不要往心里去,我娘不会那么做,我也不会让我娘那么做。”

    “您又救了奴婢的命。奴婢给您磕头。”曲三春再次跪下重重磕头,磕了几下,额头一片乌青。

    李如意双手将曲春三春扶起,“你起来,以后把差事做好,别的不要多想。”

    曲三春鼻间嗅到李如意身上淡淡的药香,抬眼见少女目光清正,心生依赖,含泪答道:“是。”

    “来,到厅里给我说说你以前的事。”李如意转身去了大厅,“我看你是个有故事的人,你把故事说了,心里就不会那么压抑。”

    家里一共两个女军奴,曲三春侍候李如意,田红侍候赵氏。

    曲三春性子内向,不爱说话,侍候李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