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老头还在回味着刚才骟猪的过程,动作还可以再利索些,到底年龄大了,不过才不承认自己老了,连小神医都夸他一点就通。

    佃农板着脸问道:“你手里拿刀,刀上还有血,你对我们家的猪做了什么?”

    张老头回过神来,高声道:“快去拿桶来装好东西。”扬了扬左手的东西,“猪蛋蛋,吃了大补!”

    张冬瓜觉得胯下有点凉意,再看张老头,觉得张老头的笑容好阴森,失声问道:“啊。叔,你把猪蛋蛋割下来了?”

    张老头像是打了鸡血般底气十足,大声道:“对。傻小子,你叔我杀了一辈子的猪,猪头都割了无数个,割一对猪蛋蛋算什么!快来帮忙,你叔我今天要把两家公猪的蛋蛋都割了!”

    “叔,你疯了,你割公猪的蛋蛋干什么?”

    “不能啊,你这么做,猪还怎么活?”

    “你怎么能伤我们家的猪!”

    三人冲上去。一个佃农瞪眼急了要夺张老头手里的刀。

    张老头嚷道:“你们不懂。南地的人把公猪的蛋蛋割了,公猪长的快,三个月就能出栏,只要三个月!”

    李如意出现在门口,阳光照耀在她的脸上,眉眼十分清晰,容貌非常清秀,高声道:“你们听张爷爷的。”

    张老头在两个佃农难以置信的目光注视下大声道:“小神医,这里就交给老头子,今日一天就把你家的猪全部哪啥了。你放心。”

    “那就谢谢您了。”李如意在鸡棚转了一圈返回猪圈,“张爷爷,弄了多少头了?”

    张老头激动的道:“十头了。”特意指了指刚才骟过的十头猪,得意的道:“没有一头出事,那啥了后都好端端的。哈哈。”

    “您的本事这个!”李如意朝张老头竖起右手大拇指。

    五十头猪当中有一多半是公猪,不到一个时辰就被张老头骟的只剩下一头,他跟三人道:“留一头公猪配种就足够了。”

    李如意等张老头出来,问道:“您累不累?”

    “不累。这比杀猪的活少多了,都不算是活。”

    “您老当益壮。”

    “我的命还是你救的,我这身子骨现在能有这么好,也是拜你所赐。”

    “您别夸我了,您是长寿的命。”

    “哈哈。小神医真是会说话。”

    “公猪骟了长肉快。公鸡也是一样。您是不是把我们家的公鸡也骟了?”李如意没有离开就是为了这事呢。

    张老头反问道:“鸡也要那啥?”

    “当然。”

    “那就那啥。”

    李如意见张老头一幅大义凛然的模样,忍俊不禁,“那就劳烦您老人家了。”

    近一千只小公鸡都得骟掉,一天时间可不够,张老头忙到黄昏就回家去,这一路提刀骟鸡的手一直在颤抖,到了家里连忙用热水泡了会,吃完饭叫上张屠夫往自家的猪圈去。

    “爹,这么晚你去猪圈干什么?”

    “今日我要让你开开眼。”

    “有什么好事?”

    “傻小子,很快你就知道了。”张老头心里那个激动,迫不及待的要在儿子面前一展身手。

    半个时辰后,张家猪圈传来小猪凄惨的叫声,闻者毛骨悚然。

    “傻小子,瞧清楚没有,这可是门手艺,你要学会了,平时能靠着它赚钱。”

    “爹,猪好端端的,你把猪的两个蛋蛋割了干啥?”

    “为了让猪长肉快。傻小子,你别一脸不相信,用不了几日你就知道好了!”

    张老头都累得手颤抖了,大晚上的过来把自家小公猪骟了,就是为了让猪能多长一夜猪肉。

    “爹,你还让我学?”

    “少废话,这门手艺传男不传女,我也是经过那人同意才传给你,要不然就带进棺材去。”

    张屠夫在张老头的威胁下只能学习骟猪,当时就把自家的一头公猪给骟了。

    张老头临走时,特意给张冬瓜嘱咐道:“明个你就跟族里人说,这些公猪都骟过了,长肉快得很,谁要想骟公猪就到镇里找我们父子,熟人一头公猪五个铜钱,不是熟人一头公猪收八个铜钱。”

    “是。叔。”张冬瓜嗅着空气里的血腥味,望着张老头的眼神都有些敬畏,不敬畏不行,老头手里的尖刀能把猪的蛋蛋割了,哪天要是一生气,再把他的蛋蛋给割了怎么办。

    张家骟猪的事很快就传开了。

    张老头为了让人信服,特意把一头猪的蛋蛋放在了猪圈。

    只要人来猪圈,张冬瓜就会把血呼呼猪蛋蛋拿出来让人看,还会学几声猪惨叫,把来者吓得脸色都变了。

    尚县有几户养猪的人家听说此事,还特意过来看看。

    “你们家的猪骟了蛋蛋,流的血多不多,会不会死?”

    张冬瓜道:“血流得不多。猪不会死。这不都活得好着呢。”其实张冬瓜那两日提心吊胆,怕没蛋蛋的猪会死掉,结果瞎担心。

    “公猪没了蛋蛋,那不跟太监一样,怎么会长肉快?”

    张冬瓜就摆摆手道:“猪跟人不一样。”

    这些人都不相信,摇摇头走了。

    他们回到尚县逢人就说张屠夫父子想银子想疯了,从未养过猪,第一次养猪就养二十头,还自创骟猪,被骟掉的公猪肯定会痛死病死,简直就是一个大损招。张屠夫父子会血本无归。

    五狗子在尚县摆茶水摊子,听到此事,因为张家跟李家是姻亲,就特意去李家跟李如意说了。

 304冷漠拒绝

    李如意云淡风轻的道:“我们家的公猪全骟了,公鸡也全骟了。”

    “啊。你们家连公鸡也骟了?”五狗子目瞪口呆。

    李如意微笑道:“我记得你们有十几只小公鸡,我让我家佃农去把它们骟了。”

    五狗子见李家养了两千多只鸡,就跟着养鸡。

    这事是五狗子张罗的,当然也是她出钱。

    她让四狗子搭了一个鸡棚,然后买了一百只鸡,跟李如意讨了养蛆的法子,然后也用蛆养鸡。

    她一个人忙不过来,就把这活交给了三个弟弟。

    农家的孩子早当家。六狗子、七狗子、八狗子现在每天要养蛆、喂鸡、打扫鸡棚等等。

    “哦。好。”五狗子眼珠子溜溜转,“得等我娘不在,不然她肯定不同意。”

    “明个燕儿姐及笄,我娘和我都会去你家,到时让佃农把你家的骟公鸡,怎么样?”

    “好。”

    李如意拍拍脑袋,“哎呀,我忘记了,你家的鸡刚买回来太小还骟不了,等过些天。”

    五狗子笑道:“过些天也行。”

    次日,赵氏、李如意坐着自家驴车去礼村参加王燕的及笄仪式。

    大周国对于女子及笄要举行仪式,哪怕是农村也要请来亲朋好友庆贺。

    寻常人家的少女及笄就是摆一桌酒,请众位女眷吃顿饭。大家在一起说些吉祥如意的话。

    王燕的爹是里正兼族长,又是军官李山的长儿媳,地位比寻常村民的女儿高。宾客来了几十人,一共摆了六桌。

    王海夫妻给王燕做了一身红绸长裙,一套银饰。

    人靠衣装,马靠鞍装。王燕长发束起,穿上崭新的红裙,戴着银光闪闪的首饰、发饰,漂亮了许多,获得众人的夸赞。

    准婆婆的赵氏代表李家送上贺礼,准小姑子李如意送上吉祥祝福的话,将仪式推向高潮。

    丰氏神采奕奕,跟众人道:“我们燕儿就是个有福气的,一出生我们家的日子就一天比一天好。”

    “可不是。燕儿最有福气了,能嫁给李家长子,十里八乡的姑娘谁不羡慕她。”

    “燕儿今日可真漂亮。”

    “我看赵夫人跟燕儿说话很和气,小神医跟燕儿关系很好,燕儿以后嫁到李家去,日子肯定好过。”

    来的女眷除了王族的妇人还有王海好友的女眷,这些人话里话外都非常羡慕王燕能高嫁到李家。

    赵氏是军官夫人,是在场的女眷里面地位最高的,坐的位置紧挨着丰氏。

    她听到众人的话,想想一年前参加王族一位少女的及笄,根本无人知道礼村有个李家,没有人尊重她,现在十里八乡的都知道李家,人人都尊重她。

    这一切都是爱女李如意的功劳,等李如意及笄,一定要办一个很大的仪式。

    李如意难得回一次礼村,被村里的一群少女围住说话,五狗子都挤不进去。

    “如意,以前我跟你的关系可好了,我们还一起去山上挖过野菜。”

    “我听说你家养了几千只鸡,几千头猪?”

    “听说三狗子当了你的弟子,她可真是命好。”

    “你三哥在书院读书怎么样?”

    “英华哥哥怎么好久都没来村子了?”

    “敏寒哥上次说要来我家教我弟弟识字,这一说就是一年多。”

    这群少女问来问去,一半在问李英华、李敏寒的情况。

    李家六个儿子,老大、老二已经定了亲事,老五、老六还是婴孩,老三李英华、老四李敏寒年龄正好又没说亲事,成为众女要嫁的对象。

    李如意好不容易摆脱了这群少女,正要与五狗子去许家说话,就被站在厨房门口王四妞叫住了,“李小姐,你还记得我吗?”

    王四妞梳着三丫鬟,穿着七成新干净整洁的衣裤,一张巴掌大的小脸,一双目光怯懦的眼睛,竟是比以前利落好看,不过没有自信,取而代之的是自卑。

    她的生母被族人杀死,生父被逐出家族,三姐沦入青楼,就算王海夫妻接管她,要给她找门亲事,那也找不到好亲事。

    她的情况村里人都知道,好少年的人家只要到村里一打听就不会娶她。

    她不想一辈子活在家人阴影之下,想来想去没有好的法子。

    刚才她在大厅听到众人跟李如意说话,突然间冒出一个念头,要是她能跟着李如意学医,有一技之长,哪怕以后不嫁人,也能养活自己。

    李如意淡淡道:“四妞。”嘴里说着话,脚步却没停,往大门口行去。

    五狗子望向王四妞的目光带着探究。

    王四妞一路小跑追至,“李小姐,求求你教我医术,我能吃苦,我能干活,我能……”

    五狗子挡在李如意身前,板着脸道:“能吃苦能干活要拜如意为师学医术的人从村口摆到村尾。”

    王四妞见李如意都走出大门,生怕再也看不到她,急得跺下脚又追出去,哽咽道:“李小姐,我,我嫁不出去,不想留在家里吃白饭,我求求你嫁我医术,这样我学会以后好养活我自己。”

    李如意仍是淡淡道:“我们家也不养闲人。”

    五狗子把王四妞拉开,一本正经的道:“你爷爷是里正还是族长,你们家有权有势,肯定能给你寻门好亲事,你就别跟如意哭诉了,你这样让别人听到还以为你爷爷亏待你了呢。”

    王四妞以前跟五狗子说话都是趾高气扬,哪像现在这样低声下气,这一切都是在失去爹娘之后,委屈的哭道:“爷爷对我很好。可是我不能赖着爷爷。爷爷很忙很累。我一点都帮不了他。我很没用。”

    曲红夫妻、曲族对李家做过的事历历在目,李如意不是滥好人,绝对不会收王四妞为徒,把王四妞带进家门,对于王四妞的话没有听下去的欲望。

    “你跟我说没有用。我不会收你为徒。你要想学医,天下可不止我一个郎中。”李如意的声音不低不高,跟过来的几个少女都听到了,望向王四妞的目光带着蔑视。

    “燕儿姐马上要嫁进李家,你也要进李家,你想要干什么?”

    “你以前骂过如意还瞧不起李家,现在还有脸拜如意为师?”

 305又有竞争对手

    几里外的长平县城,闻名全县的秦家点心铺。

    身材瘦高穿戴干净整洁的小二满脸笑容,自豪的道:“掌柜,二百个皮蛋都被小的卖光了,连带着糕点也卖出一些,生意比以前好。”

    胖胖的秦掌柜腆着肚子双手背负,“不错。你干的好。”

    小二接着道:“有些主顾没买着皮蛋,要付定金买,小的没经过你的同意没敢收。”

    秦掌柜眼睛眯成一条缝,摇了摇手道:“定金就不要收了。明天我还会进二百个皮蛋。”

    一个生着白眉毛的老头走进来,底气十足的高声道:“听说你们铺子卖皮蛋,我赶紧过来,给我十个皮蛋。对了,一个皮蛋四个铜钱,是不是这个价?”

    小二笑脸相迎,“对。我们铺子的皮蛋四个铜钱一个。不过今日卖光了。”

    老头仰着脖子问道:“这么快就卖光了?”

    “明日我们铺子会进皮蛋,老人家明日早点过来买。”小二笑呵呵要把老头送出去。

    老头唉声叹气,“算了。没有皮蛋。我买些糕点,不然回家两手空空,我那孙子肯定会闹。唉,我那孙子白白胖胖十分聪慧啥都好,就是太馋嘴了,上回在亲家寿诞上吃了半个皮蛋,一直记得,不给吃就天天哭。”

    小二夸赞道:“你可真是个好爷爷。”

    老头提着半斤糕点走了。

    “掌柜,明天能不能多进皮蛋,小的怕二百个不够卖。”

    “先这样卖三天,看看行情再说。”秦掌柜倒是想多卖,只是没有那么多的货源。

    “你可真有本事,能从李家进来皮蛋卖。”

    “这次的皮蛋不是李家的。李家的皮蛋进货就得四个铜钱一个,卖出去要五个铜钱。”秦掌柜的倒不隐瞒,也没什么可隐瞒,因为用不了两天县城里就不止他这一家铺子卖皮蛋。

    小二十分惊讶,问道:“那是谁家做的皮蛋?”

    “燕城那边的一户人家做出来的皮蛋。”秦掌柜说话时脸颊的肥肉轻轻抖动,低声道:“整个县城是我第一个知道此事,我跟那户人家定了两千个皮蛋,每天两百个皮蛋。”

    “原来是这样。”小二心里很好奇,问道:“掌柜,李家的皮蛋是独门手艺,燕城的那户人家怎么学会的?”

    秦掌柜的心情好,也就跟小二多说了几句,“那户人家是开酒馆的,卖煮鸡蛋、炒鸡蛋,天天跟鸡蛋打交道,家里的人脑子都聪明爱琢磨,这不琢磨久了,就把皮蛋弄出来。”

    小二满脸羡慕,“他们家的运气也太好了。”

    秦掌柜不以为然的道:“我听他们家的人说为了做出皮蛋,废掉了三百多斤鸡蛋。”

    小二瞠目结舌,“这么多鸡蛋都浪费掉了?”

    秦掌柜道:“那是当然。他们家不这样敢干,怎么能琢磨做出皮蛋?”

    “也是。他们家现在会做皮蛋,财源滚滚。”

    秦掌柜走后不久,有两个妇人结伴过来,小二觉得两妇面熟。

    年龄大的老妇人板着脸道:“我花了二十个铜钱买了五个皮蛋,回家就吃了一个,皮蛋不是那个味。”

    中年妇人气呼呼道:“你们秦家铺子卖的皮蛋不是李家皮蛋,味道不好吃!”

    小二心里咯噔一下,眼珠子转了几转,倒有些急智,怕被别人听到不好,连忙把两妇请到里面说话,道:“我家卖的皮蛋确实不是李家皮蛋。”

    两个妇人异口同声的道:“什么,我买的皮蛋不是李家出的!”

    小二摊开双手道:“对,皮蛋不是李家出的,却是燕城城里大酒楼的名厨亲手做的。名厨做出来的菜,就算是素菜一盘也得十几、二十几个铜钱,皮蛋才要四个铜钱。”

    两个妇人一听是燕城大酒楼名厨做出来的皮蛋,心里有些意外,没想到还吃到了名厨做出来的吃食。

    “名厨做出的皮蛋味道不如李家皮蛋好吃。”

    “真的不好吃。你吃吃就知道了。”

    小二笑道:“这不还便宜一个铜钱吗。今日你们来的早买着了,后来的主顾都买不到,他们都说明日一早就来。”

    两个妇人想想,皮蛋每个便宜一个铜钱,又是燕城名厨做出来的,算了,就这样吧。

    短短几天,方圆百里就有几家点心铺子、酒楼售卖皮蛋,这些地方的皮蛋价钱比李家皮蛋便宜。

    人们有占便宜的心理,大家就不买李家皮蛋,改去买点心铺子、酒楼的皮蛋。

    不过,人们在吃过皮蛋后,发现没有李家皮蛋好吃,有权有势的人家就再也不去点心铺子、酒楼购买皮蛋,那些想吃皮蛋又觉得李家皮蛋卖的贵的,仍是去买。

    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夜小雨过后,秋天正式来了。

    天变凉了,吃食比夏天放的时间长,李家的豆腐买卖又开始好起来。

    清晨是李家最繁忙的时候,李山亲自出马,带着李石、几个仆人在豆腐房做豆腐卖豆腐。

    礼村的人推着板车在豆腐房排成长队买豆腐。

    这般一直忙碌至上午,做出来的豆制品全部卖出去,李山等人才能坐下来喝豆浆吃饼休息。

    除去豆制品,还要卖皮蛋、糖蒜。

    李家的吃食做出好口碑,方圆百里的富贵人家只吃李家的东西。

    比如皮蛋,现在市面上不止一家卖皮蛋,但是李家做的皮蛋最好吃,富贵人家不差钱就吃李家皮蛋。

    “上次小姐带着我们做的松花皮蛋今日就好了。”

    “外头有人会做我们府的皮蛋,还到处售卖,小姐就想出了松花皮蛋。”

    “这回看外头那些人怎么跟我们府争皮蛋买卖。”

    几个军奴蹲在地上大口吃夹煎鸡蛋的发面饼喝豆浆,张口闭口我们府,在李家几个月的生活,已然把自己当成这个家的一份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大块头李石早饭能吃十块发面饼五个煎鸡蛋三碗豆浆,饱餐一顿,满足的憨笑,看到李山,想到什么,开心的道:“哥,昨天如意说今天中午吃松花皮蛋。”

    干净整洁的四合院,结满黄色梨子的梨树下,有一个圆石桌,桌边四个圆石墩。

    “不知能否成功?”李如意坐在铺着棉垫的圆石墩上亲手剥着被草灰包裹的皮蛋。

    站在她身后的是奴婢曲三春,蹲在她脚下的是已经长成大狗的招财。

 306雅致的松花皮蛋

    曲三春好奇的望着脱去草灰蛋壳完全暴露出来的皮蛋,阳光照耀下,皮蛋上面的花纹若隐若现,凑上前看去,皮蛋上面的花纹清晰可见,花纹竟然是松叶的形状。

    顿时,曲三春忍不住夸赞道:“松花皮蛋,松花,原来真的有松花的花纹。小姐,您真是太聪慧了!”

    李如意将松花皮蛋捏开,一分为二,露出里面的蛋黄,深黄色呈泥状,微笑道:“成了。”将一半皮蛋放进嘴里,另一半塞进曲三春的嘴里。

    曲三春惊喜道:“小姐,松花皮蛋真好吃,比皮蛋好吃。”

    李如意笑问:“怎么个好吃法?”

    她真是佩服大周国的百姓太有智慧,李家皮蛋没卖多久就有人摸索做出来还大量的上市场售卖。

    为了能够继续在皮蛋上挣钱,也是为了以后鸡棚的鸡蛋有销路,她把松花皮蛋做出来。

    松花皮蛋的做法只皮蛋多一条,就是往草灰泥巴里面放一定比例石灰。

    “奴婢说不上来,就是好吃。”

    “鲜嫩。蛋黄更软。”李如意心道:要是放点醋、酱油就更好吃了,醋能去掉松花皮蛋里的碱,酱油能提味。可惜这里都没有。

    “对。就是这样。奴婢也这样认为。”

    招财见没它的份,不满的汪汪的大叫。

    李如意坏笑着把手上的草灰全部抹在招财灰白色的毛上。

    招财傻傻的以为李如意在抚摸它,还伸舌头去舔李如意的手讨好她。

    “我去制药。你告诉厨房,中午吃松花皮蛋,再给江府那边送去两坛。”李如意手里还有一个松花皮蛋,这是要拿给在药房里面制药的三狗子。

    “你啊老粘着小姐,跟人一样精。”曲三春把总在李如意面前装傻卖乖骗吃的招财带出四合院往大厨房走去,一边走一边跟招财道:“松花皮蛋多精贵,可不是你能吃的。”

    李家的松花皮蛋端上了江府的饭桌,福伯还特意指给江青云看,“老爷,您看这就是松花,皮蛋上面不止一处有松花,甚是精妙。”

    江青云仔细端详盘里被一切为四瓣的松花皮蛋,被皮蛋里面的松花花纹深深吸引,半晌,俊脸露出一抹笑容,朗声道:“松、梅、竹是岁寒三友。松又有君子松的美称。如意能把松花花纹做进小小的皮蛋里面,雅致独特。”

    福伯有些激动的道:“对。老奴看到松花皮蛋时就有这样的感受,老爷真是说到老奴心坎里去了。”

    江青云兴致很高,温声道:“福伯,你坐下来与我同品尝这一道松花皮蛋。”

    “这可使不得。”福伯脸上的笑容掩饰不了满心欢喜。

    “我让你坐下就坐下。”江青云想到了最近忙着鸡棚养鸡、养猪的周伯,正好今日他也在,便道:“来人,把周伯找来与我、福伯同食松花皮蛋。”

    松梅竹岁寒三友。江青云、福伯和周伯正好是三人。

    小小的松花皮蛋让主仆三人坐在一桌共进午饭,拉进了彼此的距离。

    “老奴听闻外面有几家卖皮蛋,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