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门大状元-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生病期间人家两口子对自己可是颇为照顾的。
  知府后衙。
  谢一林见到了陆山言夫妻两个; 还有两位坐陪的贵人,竟然是提前离场的钱翰林和孙大学士。
  谢一林一进来,这四人的眼神都看了过来 。
  谢一林淡定的走到了间,向着四人道:“学生见过位大人!”
  随后身子微微一转,又面向陆夫人:“一林谢过陆夫人,之前一直生病,今天才来特意感谢,还请夫人见谅!”
  陆夫人连忙笑着道:“贤侄客气了,伯娘应该做的,身子可是大好了?”
  “好了!”谢一林也笑了笑道。
  陆夫人点了点头,看向陆知府那边:“我到后面去看看酒菜准备的怎么样了?”
  陆山言道:“你去吧,多备两道清淡的,一林能吃的下去的!”
  随后转头对谢一林道:“一林啊,过来坐,刚刚两位大人还在夸奖你呢!”
  陆夫人闻言朝着钱翰林和孙大学士那边施了一礼,然后向后院走去。
  待陆夫人离开了,谢一林才入座。
  孙大学士道:“一林生病了,难怪看着比之前要清瘦了一些!”
  谢一林忙站起身道:“现在已经好了,有劳大人挂念!”
  “哎,坐坐,说来我们也算是你半师了,哈哈!”孙大学士笑了起来。
  倒是钱翰林在一旁忽然悠悠的来了一句:“你想要当这小子的半师还要问御史大人是不是同意呢?”
  孙大学士:……
  是哦,差点忘记这碴了。
  王子谦这位御史大人可不是好说话的主儿。
  谢一林笑了笑道:“老师一直教导学生的,两位大人提点一林,师说并未有忌讳之处!”
  钱翰林摸着自己的胡子:“不错,是个稳重的,还以为你这个年纪会急的满头大汗呢!”
  谢一林:……有这么严重吗?
  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说,大不了自己不说话不就行了吗?
  不过听这两人的话音,看起来和老师还算是比较熟悉的,至少没有敌意。
  过了一会儿,谢一林才知道,原来钱翰林和陆山言以及老师都是同科进士,论起来也算是比较熟悉的了。
  难怪说起话来很亲近的样子。
  晚饭,谢一林是在陆府吃的。
  喝的酒是谢一林带过来的,这些都是在药植空间里存放了一段时间的,喝起来,酒味香浓,入口溢香。
  饶是不怎么说话的钱翰林也是多喝了几杯。
  临离席的时候,还向谢一林讨酒,打算要带回京城喝,实在是这酒和普通的酒差异太大了。
  在京城里这么多年,也没有喝过这么有味道的酒。
  谢一林当即同意,说到时给送过去,结果钱翰林尽管是有些醉意,但这事儿上却是一点也不糊涂,马上就要拿到里。
  因为明天一大早他们就要离开河间府回京城复旨了。
  谢一林道:“在王氏别院里,不如我让侍卫过去给拉过来!”
  “好,现在就去!要多少钱你直接说个数,我们可不会吃拿卡要你这个小辈的东西!”孙大学士道。
  谢一林端起酒杯道:“学生生病时陆伯伯和伯娘照顾好多天,我也没有说要给钱啊,您二位和陆伯伯和我老师都是熟人,这酒就算是孝顺几位的,谈酒可就伤了学生的心了!不如学生敬酒,您几位喝了就行,行不?”
  “哈哈!这小子比王老头会说话,喝了!”钱翰林端起酒,不等谢一林再说一个字,一仰头就喝了一个干净。
  孙大学士笑了笑,也端起杯子,干了!
  这两位都喝了,陆知府自然也不能干看着,同样喝了。
  谢一林杯子里倒的本来就不多,所以也干了!
  谢一林故意接近彼此的关系,钱翰林他们也是喝的高兴了,到了最后竟然还邀请谢一林回京城再喝一顿。
  谢一林笑着自然是应下了。
  至于什么时候喝,是否真喝,那还要看到时候的真实情况再说。
  王雨从别院里又拉来了十坛子酒,这次是走的知府的后门。
  陆知府留了两坛,钱翰林和孙大学士每人给了四坛,他们都是带着人过来的,总是要有所打点的。
  更何况谢一林就在这里,酒还能缺了他的吗?
  钱翰林和孙大学士是被人给扶着回去歇息的,走路都有些打晃。
  送走了他们,谢一林也告辞了。
  “陆伯伯 ,明天我就要回家了,打算年后去京城参加会试,年底我再来拜会您和伯娘!”离家这么久,总是要在家里呆一段日子的。
  陆山言压低了声音道:“你老师之前来信让我提醒你,尽量的提前去京城,这次的会试可能会有点变化,府城你就不用特意过来了,以后咱们有的是时间来往!”
  “好,一林知道了,对了,我之前得了一个秘方弄了些果酒自己喝的,没有什么好东西给伯娘的,这两坛果酒就送给伯娘尝尝,这度数不高,女子喝也是可以的!”谢一林刚说完,王雨就从马车上又搬下来四坛酒下来,其两坛的外面还贴着果酒二字,至于没有贴的那肯定就是普通酒了。
  陆山言指着谢一林笑了笑:“好小子,成,伯伯就替你伯娘收下你的心意了,在路上要小心些!”
  “是,一林告辞!”
  谢一林上了马车离开。
  陆山言让人将酒都送到内宅。
  陆夫人一听还有给自己的果酒,马上就倒了两碗尝了尝。
  “还别说,味道真的不错,比普通的酒还要好喝呢!”
  “是不错,这孩子长了巧玲珑心思啊,只是从哪里一下子拉来了这么多的酒?”陆山言想的就是比他夫人多了。
  这前后可是十六坛了。
  关键是这酒比酒馆的酒还有味道。
  陆夫人斜了一眼:“你管那么多,人家都说了是秘方了,你可别打别的主意,那两人那里?”
  “哎,不用多心,我就是说说,那两人更不会多事,王子谦那才真的是不好惹的,我说这两个老家伙怎么坐在家里不走了,看样子就是在等这个的!”
  陆夫人使劲的点了点头。
  这么多年了,来河间府当考官的京城来人不下十几批,可是只有这两人来宅子里拜访,看来早就有想法了。
  谢一林生病知府这边派人照顾,也没有刻意瞒着别人。
  陆山言和王子谦的关系,府城和京城里不少人都是知道的,只是这酒?
  不用想也知道,肯定就是从京城知道的。
  还真是被陆山言猜到了,钱翰林和孙大学士早就听说了谢一林从家里带来的好酒孝敬他老师的。
  御史大人更是逢人就夸奖他的学生孝顺,好酒好吃的经常给送过来。
  这不,这两人厚着脸皮过来蹭酒喝了。
  其实自己又何尝不是特别喜欢这个酒呢?
  陆山言笑着摇摇头,自己又喝了一杯,果然是好酒!
  *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第二天的官道上,一辆马车上,有一少年正在大声的朗诵着。
  鹿鸣宴之后,有不少人都离开了府城往家赶去。
  谢一林就是这其之一。
  王雨赶着马车,马车上装着很多东西,有自己买的,也有陆家和风齐寒送过来的。
  至于其它的那些东西,则是让王风和王雷一起带回了京城。
  年后他还要去京城的,更何况那些东西就算是拿回家里用处也不大,要是年后一切顺利的话,以后就是在京城扎根也说不定。
  正好那两人回京,就让他们一起带回去了,省的自己还得再想法子往京城运。
  与他们这一辆马车不同,那俩人是一人赶了一辆马车去的京城。
  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又有谢一林给老师准备的东西。
  想着王风二人看到那些东西时的抽抽样,谢一林不厚道的笑了。
  谁让他俩说回京城不着急的,现在想着急也快不了。
  别的不说,就车上拉着的十坛酒,要是快了的话,那坛子就不禁掂,要是这酒洒了,老师肯定饶不了他们两个。
  要知道,老师对自己送的酒可是极为在意的。
  想到这里,谢一林笑的更灿烂了!


第116章 
  九月初下河村的清晨一片忙碌。
  村民们早早的就到地里忙碌了; 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在这个时节里,就算是再懒的人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偷懒; 这可关系着一年的收成呢。
  更何况现在的下河村可是远近闻名的村子,地里大部分都是药材,长势喜人。
  这一切都是谢老爷带给他们的。
  是的,下河村的人都称呼谢一林为老爷。
  举人!
  在村民们的眼里可是高不可攀的人呢!
  在衙役来报喜之后,就专门向村长说明了,拿了谢家那么厚的喜钱,总是要做点什么才行。
  村长二话没说,马上就挨着对全村男女老少都说了一遍。
  对此,村里人都是高高兴兴的应下了。
  村子里出了一位举人老爷; 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能给自己惹事呢?
  一辆马车由远及近。
  村口处有几个小娃娃蹲在路边玩耍,见有马车过来连忙站起来靠向路边,只是小眼神却是紧紧的盯着马车。
  村子里这两年添了马车,不过仍然是少数的,偶尔来一辆马车; 还是挺新鲜的。
  王雨见有孩子在路边; 就拉了拉马缰绳,免得惊到了路边的孩子。
  “吁!咱们到村口了; 少爷!”
  “终于到家了!”谢一林在马车里笑着应道。
  这个年代的官道也都是坑坑洼洼的一点也不平整,就算是在马车里坐着,全身也快要被颠散了。
  到家好啊; 不用再挨颠了!
  扭了扭脑袋,脖子发出卡卡的响声。
  这一放松,就看到了在路边正在盯着马车看的孩子们。
  同时,孩子们也看到了谢一林。
  “这是……谢老爷吗?”有一个娃娃怯生生看着马车上的人道。
  谢一林耳力多好啊,马车正好路过,他也正好听到了。
  当即就让王雨停车。
  “少爷?是不舒服吗?马上就到家了,回家再休息呗!”王雨道。
  待马车停了下来,谢一林从车上跳了下来:“到家了走走好,你先把马车赶回家,我去田里找爷爷他们!”
  这一路上已经看到地里都是人了,谢家人都是勤快的人,想必也是在田里忙活了。
  反正这是在村子里,王雨倒没有太过的担心,见少爷里还提着两包点心和一壶水,就赶着马车往谢家而去。
  谢一林来到那群孩子面前,孩子们都是盯着他……里的点心。
  包装这么好的点心,孩子们都没有吃到过呢。
  谢一林看着那个刚刚说话的孩子轻笑了一声道:“怎么看出来我是谢一林的,认识我吗?”
  那孩子:“谢老爷好,我叫吴有再,我堂哥有秀啊,那时候我见过你们去上学咧!”
  “都是村子里的孩子?”谢一林看向其它的孩子。
  吴有再得瑟的笑了笑:“是的,都是和我一起被我哥给教书的,今天休沐,我哥同意我们来玩的,谢老爷您别让我哥打我们了好不好?”
  谢一林看了看这十来个孩子,都是一脸紧张的看着他。
  忽然笑了出来。
  吴有再,吴北家的小儿子,这小家伙的名字意思很明显,就是再出一个秀才。
  当年那么小的一个,现在竟然长这么高了。
  有秀同学考了童生后,怎么也考不上去,就在家里教一些孩子识字,这事儿,在老爹的信里已经说过了,倒是没有想到,自己回村子第一个见到的竟然是这些孩子。
  将里的一包点心递了过去:“把这包点心平分给在场的所有人,分好了,我就让你哥不再打你!”
  “真的?我算数可好了,挨揍也是最多的!”吴有再咧了咧嘴道。
  想来学算数的过程不太美好,要不也不可能这么苦苦滴。
  谢一林轻点头。
  举人嘛,说话必须算数。
  吴有再双接过来点心,里面包的是十二块圆形桃酥,孩子们被桃酥的香味尝的直吞口水 ,可是却没有一个人伸的,他们也听清楚了,必须分好才给他们的。
  要是分不好?
  可能,大概,也许,给不给他们还不一定呢!
  他们现在也是会识字、能算数的孩子了呢!
  夫子说过这个时候他们是有学问的人,不能做出来让人觉得没学问的事来。
  吞口水什么的就忽略了。
  吴有再小心翼翼的将桃酥放在路边干净的石头上,然后让孩子们蹲下,他来数数。
  他细的数了遍,确认了,加上他十个孩子。
  这里面是……十二块?!
  吴有再小眉头皱起来了,这为毛要多出来的两块哪?
  谢一林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轻轻的笑意。
  虽然是堂兄弟,可是皱眉头的样子却是和有秀同学一模一样。
  随后,谢一林就见识了吴有再的脑袋瓜子转的有多快。
  就见吴有再小盆友抱着点心往不远处跑去。
  孩子们的脑袋都跟着转了过去,一个两个的小脸上浮现了迷茫:跑了??
  在孩子们即将要哭泣的时候,吴有再跑到了不远处的两个在门口忙活着的老人面前,将在纸包里还剩下的两块点心给了他们一人一块,然后又跑了回来。
  朝着谢一林看了看,见他没有说话,又来到小伙伴的旁边,每人又分了一块,然后,他里就只有一块了。
  “谢老爷,我分好了!”吴有再说着话,还将里包点心的纸递给了旁边的一个小女孩,小姑娘高兴的接过来,小心翼翼的包着她的点心。
  谢一林看在眼里问道:“为什么要这么分?”
  吴有再咧着嘴笑着道:“上次我哥带我们一起去了镇上见夫子了,夫子教我们要尊,尊……哦,尊老爱幼,不过没有多余的点心了,所以就将纸给了六丫!”
  六丫使劲点心,小脸上也带上了笑容。
  去镇上见夫子?
  看来自己没在村子里的时候,有秀同学做了很多事啊。
  “做的不错,回头和你堂哥说,明天来家里吃饭!”
  “哎,我马上就去和我哥说!”
  “去吧!”
  孩子们一溜烟的往村子里跑。
  不过,跑了十来步又跑回来了。
  “谢老爷……”
  “嗯?”
  谢一林站住脚,看向因为跑的太急略喘的小家伙们。
  “谢……谢谢您,夫子教我们的,收了人家送的东西要道谢!”年纪最小的六丫扬着小脑袋,有点紧张的说道。
  他们之所以回来,就是因为六丫想到了这句话,所以和吴有再说了,这些孩子们才又往回跑来的。
  谢一林忽然笑了起来 。
  谁说村里的孩子就愚笨无知的,只要教了他们知识,在一定的时候也必会教导他们。
  知识使人进步,并不分乡村还是京府。
  谢一林:“不用谢,夫子说的对,你们要好好学,有了学问以后都要做个有前程的人!”
  “好的!”孩子们拉着长长的童音齐声道。
  孩子们再次撒腿跑远,不时的还能听到来自他们的开怀的笑声。
  谢一林看了看里的另外一包点心。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这话,说的一点错也没有。
  此刻,谢一林心里有了一个想法,或者,这次回来也可以一起办了。
  将另外一包点心提起来,继续往自家地走去。
  虽然是分了家,不过谢家的地仍然是在一处的。
  远远的就看到在地里忙碌着的家人。
  正在地里挖药材的谢老爷子忙活了一身的汗,刚停下来抹了一把额头的汗,就看到有个穿着青衣长缀的大小子提着东西向自家地里来了。
  “那谁家的孩子,走错地头了吗?”谢大力抹着汗扶着铁锨道。
  坐在地里从挖的小坑里往外拔药材的白氏看了看道:“不知道呢,看着……面熟啊?”
  离的有些远,看不太清楚,人上了年纪,眼神不如以前了。
  这时,谢一林也看到家人了,速度加快。
  “爷爷,奶奶,爹,娘,我回来了!”
  “这是……咱们家……小林子?!”谢老爷子用汗布衫使劲的擦了擦眼睛道。
  谢志安在此时看到儿子了,大声高呼:“小林子回来了!”
  “哎呦,我的乖孙回来了哟!”
  白氏从地上猛然站起来,因为用力太猛,差点栽倒,可是把迎着谢一林跑过来的谢志安吓到了,连忙一把扶住了自家老娘。
  谢志安:“娘,没事吧?”
  “娘,别急,慢慢起!”谢志平也过来道。
  谢一林速度挺快,此时已经跑到了家人的面前。
  噗通!
  双膝跪倒!
  “爷爷,奶奶,小林子回来了!”
  “乖孙,快起来!地上脏!”
  “奶的乖孙,咱们不兴那一套,赶紧起来!”
  老夫妻两个过来一左一右拉着谢一林的胳膊,把他从地上拉了起来。
  “小林子,路上累不?”
  “渴不,喝点水!”
  “饿不?”
  “还有咱们自己带的饼子,先吃点!”
  万容已经哭成个泪人。
  孩子一走半年多,她这个当娘的人说不想是假的,现在看着长高了的孩子,万容心疼的揪揪着。
  高了,但,也瘦了。
  这是累的啊。
  谢一林了解元,来祝贺的人很多,万家也来了,就连两年没有过来的万秀才也亲自来了,更是说了考举人的不易,反正这么多年他这个当舅舅的都没有考呢。
  所以,万容知道,孩子考试比自己想像的更辛苦,而他们这些家人还不能在身边陪着,万容心疼的难受。
  谢一林将点心递了过来:“我带了吃的喝的,娘,别担心,爹,我很好!”
  扭头又看向谢志安夫妻:“大伯,伯娘,都挺好的吧?”
  谢志安:“好,好着呢!”
  汉子说着还抹了一把脸,看到大侄子回来了,他这个当大伯的也激动的眼眶有些发涩了。
  谢一林离乡半年多,再次见到亲人,心情激动的无法言表。
  从来没有这么激动过,这次,再次看到家人真的是感触太深了,脸颊微红的看着家里人。
  谢一林的眼睛都湿润了。


第117章 
  下河村的举人谢老爷回乡了!
  这个消息在镇子里一下子就被传扬开了。
  谢家摆席; 宴请亲朋好友。
  一天的流水宴,从早上到晚上都是人来人往的,好不热闹。
  “呼!比下地干活还累!”谢志安看着院子里终于恢复如实长叹了一口气道。
  万容也是满身疲惫; 可是脸上的笑容却是没有减少一丝。
  这样的累,就算是再多来几次也乐意。
  尽管是这样,可是收拾完家里,却是连挪下地方也没有了。
  谢老爷子满脸的庆幸。
  因为老爷子原本打算摆天的流水席,这还是谢一林反对才改成一天的。
  这要是天……老爷子有些不敢想像了。
  谢枝落夫妻在家里帮着收拾完了才回去了,眼下姐姐已经有了身孕,姐夫一家可是宝贝的紧,实在是不放心,走到哪里; 姐夫就跟在哪里,看的人有些……嗯,放心!
  本来还以为姐姐嫁过去会受些气,不过这次见到了,却是发现以前的受气包姐姐比以前开朗了很多,说话办事上也利索麻利了一些。
  能够让姐姐改变的原因 ; 有可能就是在赵家过顺心。
  这么一来; 他要前往京城也就没了牵挂。
  “爹,我下个月就启程前往京城; 年后的会试在二月,年后去的话会太紧!”
  “成,爹娘这里你放心; 一会让你娘给你收拾东西,这时候爹娘也不能去陪你!”过大年家里肯定是离不开了。
  谢一林本也没有打算要让家里人跟着,现在地里的活还没有忙完。
  万容一听,也忘记累了,赶忙坐了过来:“这么快就要去京城吗?不在家里过年了?”
  谢一林轻笑道:“在京城过也一样,娘,我现在已经长大了,别担心!”
  “是啊,孩子长大了,都喜欢往外飞了!”万容有些伤感的道。
  谢一林忙安慰:“娘,不管飞多远,我始终都是您的儿子,是不是?”
  万容笑了起来:“那当然是喽!”
  说话间,万容去收拾东西了。
  尽管说是下个月要去京城,可是东西还是提前就开始收拾的比较好,这样的话比较的仔细,有什么遗漏的,也好及时的补上。
  看着娘进屋去忙活了,谢一林拉着老爹一起去了老宅。
  有些事情老爹一个人还撑不起来,特别是关系到村子里的事情,还真是需要爷爷出面才行。
  尽管分了家,老人还是懂的比较多。
  到了老宅,就见老爷子正在满脸的愁容。
  “小林子来了,赶紧坐在爷爷旁边来!”谢老爷子见乖孙来了,连忙拍拍自己身旁的位置道。
  谢一林把带来的点心和酒放在桌上,顺着老爷子的的位置就坐了下来:“爷爷出了什么事了吗?”
  不止是爷爷,大伯和奶奶的脸色也有些异常。
  和之前在家里忙活着宴席的时候大不一样。
  谢老爷子叹息一声:“剩下的药材又要剩下了,今年剩的有些多,总不能都用来当种子吧?”
  “就算是当种苗也是留一些长势比较好的,你看村子里去年留了那些卖不出去的东西,今年种出来的越发的小了!”谢志平在一旁小声的说道。
  这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