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门大状元-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想起来整理这些?”
  “是王总管要看每个季节的温差,说是要种植东西用到的,这些……可以吗?”何白卜有些心慌。
  难道不合格吗?
  要不大人的脸色怎么越来越难看了呢?
  谢一林:“合格!”
  尽管是有些太笼统了,可是也是非常难得的参考资料了。
  在路上的时候本来就是打算要找何师爷商量冬天的事情,再过个把月就要过年了,首防的就是这暴雪了。
  雪灾!
  在没吃没喝没暖的地方是能要人命的。
  “粮食可都分发出去了?”
  何白卜:“是的,发下去了,各县监督员每三天都会有一篇奏本过来,没有发现异常!”
  “以往的冬天有雪灾的时候都是怎么做的,你照实了和我说!”谢一林突然问道。
  何白卜为难的左右看了看。
  谢一林:“直说,王雨不是外人,有问题我们需要提前想办法才行!”
  就看这二十年以来的记录,就能够断定,今年有暴雪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只有了粮食吃还不够,还要解决暴雪的问题才行。
  何白卜听后顿了顿才道:“大人,往年什么也没做,就是等雪停了之后派一队人马去收……收尸!”
  谢一林还没说话,王雨倒是先问了出来:“收什么?”
  王雨没有听清楚。
  何白卜一咬牙将话说的清清楚楚的:“收尸,收那些被冻的人的尸体,每年都至少有上百人因为寒冷、暴雪死掉,可是,没有办法!”
  是的,没有办法。
  没吃的,没棉衣,在寒冷饥饿交迫的暴雪天里,除了等死还能干什么?
  谢一林闭了闭眼睛。
  之前还在为那些被处理掉的前几任镇守使鸣不平,此时,谢一林却是突然觉得,这些人都该死 。
  在其位谋其政。
  可是这些人呢,占着茅坑不作为,他们不死谁死?!
  “大人!”何白卜见谢一林安静了,轻声的唤了一声。
  谢一林摆手:“你继续说!”
  “没……没了!”人都死了,尸体也收了,还能干什么?
  谢一林想了想:“令,所有县令带着县衙内的师爷前来镇守府商议过冬一事,令他们每人必须想到至少三个办法,不得重复,有好的建议,奖,说不出来的,罚!”
  胡白卜:“是,大人,我马上去办!”
  “等一下,还有一个事情,选几个地势比较低洼,住的人不是太密集的地方,到时候让他们一块带过来!”
  “是!”
  “去吧!”
  胡白卜快步离开。
  镇守使安排的这些事情,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传达到的,所以要赶紧的找人去通知了。
  好在现在不下雨也没有多大的风,明天应该能够全部知道了。
  谢一林一个人坐在原处好一会儿才开口:“王雨,你说如果我们这边要是开个贸易会怎么样?”
  “贸……易?大人这是什么意思,我不是太懂?”王雨挠挠头。
  让他拿剑砍人没有问题,可是大人说的这些话太深奥了,他都听不懂了。
  谢一林:“就是……集市上那些卖东西的,这里我也没看着有什么大型的集市!”
  王雨讪讪的道:“没银子,有集也没什么用处!其实之前还真有过的,只是都是找人干活,后来慢慢的就没有了!”
  谢一林明白了。
  民众都没有银子,连口吃的也没有的他们,哪里还有去赶集的想法。
  银子?
  这个不太好办。
  总不能让他每人都发下去百八十两的吧。
  别说谢一林没有,就算是有,他也发不起,这整个祈台城有多大,有多少人啊。
  就自己那点家当根本就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不用银子的贸易,那么就是……以物换物!
  集市的原型就是以物换物啊,后来是为了方便才都开始用银子,那么再回到以前不就可以了。
  差点就钻到死胡同去了。
  脑海中有了想法,谢一林拿起笔来就开始写。
  计划案。
  一、二、三、四。
  一共四种计划案。
  谢一林没有丝毫停顿的就写了出来。
  写完后,谢一林揉揉手腕。
  “放出消息去,让有手艺的人都准备些东西,到贸易区开放之后能够拿来换东西!”
  “换什么东西,少爷,咱们带来的东西可不多啊,不禁换的!”
  谢一林:……他也没说要换自己家的东西啊。
  哎!
  还别说,王雨这么一说还真提醒他了。
  自己还真有很多东西能够换出去,只是家里人也不知道罢了。
  药植空间的那些成吨成吨的白菜萝卜就是现成的。
  将这些东西换出去,只要是吃了这些,谢一林相信,祈台城的冬天就好过多了,至少很少生病了,要知道这些白菜萝卜可都是从药材空间里生长,又存放了那么长时间的。
  也就是存放在这里面,要是在外面的话,十来年的白菜萝卜,别说吃了,看也不好看吧。
  老的硌牙的白菜萝卜。
  谢一林这么一想,嘴角抽了抽。
  还好,自己的药植空间并不会影响到这些,要不可真是要浪费了。


第150章 
  将东西拿出来,自己的药植空间也能够空出来一些地方。
  只是; 要怎么拿出来才行呢?
  总不能一下子就多出来一些东西吧; 那样肯定会把人给吓坏的,至于办法; 总会想到的。
  只是临时还没有想出来而已。
  胡白卜做事还是挺让人放心的。
  第三天; 祈台城镇守使谢一林召开了第一届公开会。
  会上; 县令和各地跟随而来的捕快等人踊跃发言,积极的让胡师爷都差点没忙得过来。
  尽管谢一林交待这是开会,是非正式的。
  胡白卜仍然是一丝不苟的将内容都记录了下来。
  后来实在忙不开了; 胡师爷不得不简要的记录其中最主要的内容 。
  不是不想记,而是这些人太积极,胡师爷这么多年的笔杆子也应付不来。
  踊跃到一言不和就要打架的样子; 胡师爷也是长了见识了。
  镇守使大人坐在主位上倒是相当淡定; 不时的还会加几句见解,这样一来; 下面的争吵更剧烈了。
  是的; 争吵。
  从刚开始的没人说话; 到后来的讨论,再到现在的……争吵!
  变化就是这么快。
  原因也不难理解; 那就是在一旁的桌子上的摆放着的东西。
  谢一林在众人一到来的时候就和他们说明白了,这是奖品。
  至于处罚则是一年内祈台城不会对那个县令所在县府做任何补助。
  一年已经是最久的期限了; 就照现在的模样,一年没有救助粮也会饿死一大批。
  光看着那奖品,众县令和带来的人眼睛都冒绿光了。
  必须抢来!
  此时是所有在场人的想法。
  就算是之前没有想到多少; 现在也是要绞尽脑汁的多想几个,万一被大人表扬了呢?奖品不就到手了。
  那奖品其实也不是什么多么贵重的东西。
  桌子上的奖品是写在一张领取函上的,上面谢一林已经签完字,只待赢取的人拿着领取函前往镇守使府库房领取即可。
  那张领取函上的名称是:一百袋粮食!
  一百袋!
  粮食!!
  这在饿不着的人眼里只是普通的吃食而已,可是在边关这多年来连救济粮也快断掉的地方来说,却是救命粮。
  所以,在谢一林让他们说出自己想到的办法时,一个个的争先恐后的阐述着自己的想法,争的面红耳赤的也丝毫不退缩。。
  这可关系着能不能把救命粮搬回自己的县府呢!
  拼了!
  随着时间一点点的过去,还真是被争吵出来了几个比较可行的方案来。
  谢一林就点出来让他们继续讨论,哦不是,继续争辩。
  最终,争辩赢的是祈台城辖下最远的望边县令赵致远,而他也满脸泪痕的双手捧着一百袋粮食的领取函趴在地上一直给谢一林磕头。
  如果说祈台城是最穷的府城,那么望边县算得上是祈台城最穷的县了。
  因为临近敌国,每年的侵扰数都数不清,在这样的情况下,县内的村民能过上好日子简直就是不可能的。
  还好有边关将士的严防死守,否则望边县还在不在这里都难说。
  “大人啊,我望边县今年不用再死那么多人了,呜呜呜呜!”
  “您是不知道,每年看着收尸车收着的那些冰冷的尸
  体,属下这心里难受啊!”
  “只是大人咱们能不能不要种草,我望边县地广人稀,种那么多的划以后想拔也拔不掉啊,呜呜!”
  边说边哭,赵致远的话让其它县令也都小心翼翼的。
  谢一林:“各位在座的也是这么想的?”
  其它人都是连忙点头。
  他们都不想种草,想种粮食。
  粮食能吃,草也能吃,可不是人吃的啊。
  这位谢大人刚上任不久,就能够给他们弄来粮食,这就是能耐。
  只是种草这想法,真不敢苟同。
  粮食给送来了,他们欢迎的紧,可是这草真的没有多大的用处?
  难道要在冬天里铺着过冬,这个法子他们也是知道的,可是也用不了那么多吧?
  一个个的都一脸期待的看着谢一林,希望能够得到谢大人的点拨。
  谢一林继续道:“临时还不能和你们说,万一被别的府城学去,咱们就失去先机了,有一句话提醒你们,如果没有把草种好,年后你们可别再找我哭,哭并不管用!”
  嘎!
  还在抹眼泪的赵致远突然间熄声了。
  众人:这家伙以前是学变脸的吧,说停就停。
  谢一林没有管赵致远,又道:“这么说吧,借来的粮食给你们发下去多少,你们就得还多少,能不能还得上,就看这些草的长势了!”
  众县令呼吸都有些变了。
  要还粮食他们是知道的,在发下去的时候,谢大人就和他们说起过,不过还的时间在众县令的想法里,至少也得二三十年之后了。
  可是没有想到,谢大人竟然告诉他们地里种的那些被他们看不起的草就能用来还粮食?!
  这惊喜可太大了。
  以后就把地里种的草当祖宗了……
  随后,谢一林又提起了要做贸易的事情。
  “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就过年了,知道大家没有银子,所以就以物换物的来换取自己需要的一些东西好了!”
  “大人英明!”
  这是最好的办法。
  谢一林并没有就此歇语,而是继续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各个县府要办,彼此之间也要办,每个季度还要办一个更大的,比如地点如果在祈台城,东西更全,人也更多,你们认为如何?”
  赵致远连忙问:“大人,普通人能够来此处吗?”
  谢一林:“自然!”
  “只是有很多家里年老体弱的人不适合长途跋涉,年纪轻壮的汉子又有很多不太懂这些的!”
  “我们县和望边县相邻,来府城有些远啊!”
  此时,各个县令纷纷说起了自己的难处。
  谢一林就是静静的看着他们。
  一直等到众县令闭嘴。
  众人都低眉顺眼的,担心谢大人一生气将他们给撵走了。
  谢一林却是笑了起来。
  “解决问题是为官之首,各位在一些事情上应该算是上谢某的前辈,不过还有一句话就是,宝剑锋从磨砺出!”
  “困难多的是,如果所有的事情都我一个人解决了,那么,诸位,还有必要存在吗?”
  “属下该死!”
  呼啦!
  下面跪下一大片。
  那些没有及时跪下的也连忙跪了下去。
  他们刚刚忽略了镇守使的身份,只是习惯的以为这些事情说出来就能够随便的帮他们解决了的。
  毕竟
  这位谢大人一来边关,马上就有人得知这边缺粮食,马上就送过来了。
  而他们所说的都是小事一桩,还用多做考虑吗?
  分分钟就给解决了啊。
  可是他们却忘记了,身为县令也是为官之人,长年的不作为已经让他们的心思麻木。
  谢一林虽然是年轻,可是新官上任,谁还没个三把火想烧烧的?
  原本是没有打算的,见这些家伙竟然将自己的份内之事也想扔给他,那就顺便烧一烧吧。
  有些人,烧烧也许还能够变成个金钢钻也难说。
  再也没有人敢再拿地方上的小事来说,而是相当用心的听着谢大人的教诲。
  他们已经知道了,这位新任镇守使大人,不但年轻,还特别的有心计,手段也特别的高超,让他们这些老油子都不敢有多余的想法。
  能变好谁还想过这吃了今天没有明天的的日子哟!
  随即,谢一林当场就将半个月后举办第一届贸易会的时间定下来了。
  腊月初八!
  过了腊八就是年,赶在这一天办完,还能够让道远的人赶回去过个年。
  比如望边县这种特别偏远的,就算是走回去,半个多月的时间也足够了。
  “大人,下官有一事不明,不知能否请大人解惑?”赵致远往外迈了一步有些不自信的问道。
  谢一林平静的吐了一个字:“讲!”
  赵致远硬着头皮问道:“贸易的东西有什么多的东西吗?可有什么要求?”
  不是他头铁,实在是他自己想了好久,也没有想到县里有什么可拿来交换的东西。
  可是又担心贸易会里会出现很多粮食之类的,如果他的县下没来,那就太让人难过了。
  再想到别的县里的人都高高兴兴的换了自己需要的东西过年,而自己县下则是和往年没有不同,那就更悲催了。
  谢一林看了看他,又看看其它人。
  都是一样的脸色。
  毕竟,都一样的,穷啊。
  好东西真没有。
  “贸易会里比较多的东西鉴于边关这边的情况特殊,最多的是以粮食和蔬菜为主,这些由我来亲自联系,既然是以物换物为主,也不会太贵的离谱,至于要求,你是想问对于县下人们想要拿来交换的东西的要求,是吗?”
  赵致远使劲点头。
  大人真是个明白人。
  他都没好意思说出来。
  谢一林:“没什么要求,大到骏马香车,小到吃喝拉撒能够用到的普通家什,只要是能够拿来的都可以,你们用不到的其它人说不定能够用得到!”
  赵致远突然道: “大人,是不是咱们种的草也是……”
  谢一林点头,看向赵致远的目光带着赞许:“不错,能够时刻的记得,以后也算是贸易会的一种物件,不过在收割之后一定要保存好,你们那里比较远的,可以晒干再运来,霉烂的东西可不会有人要!”
  “多谢大人提携!”赵致远又想哭了。


第151章 
  赵致远这次是被感动的想哭!
  谢大人,大好人啊!
  还能够想着提醒他们种收草之后的事情; 太尽心了; 太让人感动了。。
  实在是这些年都没有遇到这么正儿八经的为他们着想的上封了,这一遇到一个吧; 一点点的改变都让他们激动的难受。
  能够让他们这些人看到希望; 就是好人!
  好官!
  绝对的!
  其它县令也是一脸认真; 都悄摸的记在心里了,他们县里也种了不少的草呢。
  原本真是没有在意的,可是现在不在意是不可能的了。
  草能当粮食; 要不是谢大人亲口说的他们都不信。
  可是谢大人说的,他们就信。
  因为谢大人给了他们粮食,虽然是借的; 关键是前几任连借也借不来啊。
  这可不是一点两点的粮食; 还有这么多的办法给他们摆在面前,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他们能够活的更好。
  就算是之前被通知来的时候还有些情绪; 现在也都消失不见了。
  这样的通知; 多来几次,也乐意。
  各县令往回赶的时候; 都是疾如风。
  不用任何人催促,这可是关系到他们下属的性命的大事; 怎么能敷衍。
  此时敷衍了下属,那么下一年,下属就会用性命来敷衍他这个县令。
  那可不是他们能够承担的起的。
  更何况有镇守使大人撑腰; 必须以让下属的村民拿出更多的东西来贸易会才行。
  他们都回去想办法了,谢一林这边也没有闲着。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是不可能收回来的。
  而谢镇守使也没有想过要收。
  县令们回去安排自己要带到贸易会的东西,谢一林也没有闲着。
  当天就直接去了边关大营。
  说是要感谢老爷子的相助,实际上在离开的时候又向叶将军借了二十个骑兵。
  骑兵嘛,自然就是骑术超群。
  二十个骑兵在叶子明副先锋的带领下,当天晚上就离开了边关,前往地方,有去各个府城的,也有去京城的,他们身上带着的是数千张的邀请函。
  只要将这些邀请函能够回来一张,谢一林说了就会帮着他们边关的将士的送来一百斤的蔬菜和粮食。
  虽然不是白送,可是也是让叶峰当即就拍板同意。
  他们不缺银子,边关将士的俸禄虽然是来的比较不及时,可是并不似吃食一样的断掉,因为那些人不敢。
  将士们真摞挑子不管了,谁来?
  没人敢来挑这个担子的,至于粮草之类的,那就是慢上几个月也是常有的事了。
  既然是谢镇守使能够联系来,还省的他们自己去找了。
  自己出去找,不得人情,不得人力,还不太好找。
  至于谢一林要怎么找,叶峰和老爷子都没有问,打交道这么多年以来,这小家伙说到做到,向来都是实打实的。
  有着与谢一林的交情在这里,又有着双方都有的好处,立马就将叶子明调出来带着人出去送邀请函了。
  别的不说,就京城的那些人,不管有没有的吧,叶二少亲自去送邀请函,你们还不得表示表示?
  一点不表示的话,以后再和叶家攀关系,那就是绝对不可能的了。
  所以,不管是谢一林还是边关将士,都是极其重视这次的贸易
  会。
  双赢!
  这样的事都会积极去做。
  *
  京城。
  在叶二少短暂的出现,又迅速的离开之后,一下子就热闹开了。
  各大镖局瞬间就忙碌了起来,有的更是打出了可以合镖的由头,反正目的地是一样的,对于那些小商家凑不齐一个商队却又想要去参加的是非常好的选择。
  尤其是各个小商家的人更是想要过去的,别的不说,米粮绝对是不会缺的。
  至于想要过去的原因 ,自然就是邀请函上所写的原因了。
  在邀请函的最下面,有一行小字是这样写的:
  凡是参与第一届贸易会的,都将成为祈台城的贵宾客户,即优先办理自由出入祈台城的通行令!
  这可是比什么都要实惠的多。
  因为那里是边关所在,近些年一直都是严防死守的不让进出。
  不管是外面的,还是国内的,一律没有自由进出之说。
  可是这次不一样,优先办理啊。
  有的人还真是需要,比如经商的那些大商户,又或者是在边关有亲戚的,当然了,这些亲戚基本上都是刑犯居多。
  能够被发配到那里的,往往就是生死不相见了。
  因为去不了,发配过去的人也出不来,时间久了,自然也就彻底的失去了联系。
  生死都无人知晓。
  跑一趟,搭点脚力钱而已,能够用银子来办好的都不叫事儿。
  要知道那个通行令就算是你花银子也不一定能够办得下来。
  尤其是近十年来祈台城的镇守使活的都不长,这通行令更是不好办。
  现在不同了,能够优先办理通行令。
  所以,一下子,京城里的大小商户都忙碌了起来。
  各大世家,朝廷命官也都是一样的在忙碌着,只不过这些人就比较的隐晦了。
  毕竟,悄摸的发大财才最稳妥。
  皇宫,御书房里。
  皇上和王子谦正坐在一起喝茶。
  皇上将一本奏折扔到御史大人的面前:“蔡太师参你徒弟的,你不管管?”
  王子谦放下茶杯,双手捧起奏折,边看边叹息:“我那徒弟可是在为百姓做实事,其它人怎么说是他们自己的事儿,哎,老臣心里苦,咱也不敢说啊!”
  皇上:“……你不比谁都能说?说说呗,你给叶家二小子带走了什么,听说好几大车呢!”
  王子谦淡定无比的将奏折又双手捧放在原处,这才又叹息了一声道:“皇上,老臣就那么点小心思,一共也就是几十小车的东西让我小徒弟帮衬着换点吃喝,那些老家伙不让人收就罢了,还在这里盯着老臣,您说老臣冤枉不冤枉?”
  皇上白了他一眼。
  这个老家伙最近变了,变的更狡猾了。
  再也不是那个能够跳着脚骂人的老狐狸了,现在比狐狸还狡猾。
  要不是守城的暗卫来报,他都不知道王子谦让叶子明竟然带走了五十车的蔬菜和粮食去。
  那五十车上可是全部都塞的满满的,暗卫也跟着挨车的检查了,确实没有别的。
  四十车的白菜,十车的杂粮。
  是的,就只有这两样。
  白菜也基本上叶家的那些退下来的伤残家伙种出来的,今年的卖不出去的尤其多,皇上也知道是蔡太师让人做的,不过看在蔡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