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门大状元-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御史大人这个老师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让一个寒门子请来的。
  将军府的叶家也不是那么轻易的帮着自己除掉太师府的师爷等人的,这一切都有皇上的影子在里面。
  自己在边关这么多年,说不怨也是不可能的。
  此时,此刻。
  人死如灯灭,万事皆已休。
  镇守使府衙门口,摆好香案。
  带领着所有的人,朝着京城的方向,重重的跪了下去。
  三跪九拜!
  之后,朝天朗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
  一路走好,臣,为您送行了!”
  “万岁万岁万万岁……”
  祭拜之后,该干的事还是要干,只是没有以前的那么热闹了。
  皇上归天,万业停歇。
  当然了,也不是一直都停歇着的。
  日子还得正常过下去。
  十天后,一切回归正常。
  祈台城这时陷入了一片诡异的气氛中。
  因为他们的镇守使接到了调往京城的调令。
  新任镇守使也已经到任,那就是五年前升职的县令赵致远,五年后的他被调回边关再次升任。
  谢一林看着面前哭成一团的县令们,满脸无奈。
  “安静!”
  “是!”包括赵致远在内的所有人都停了下来。
  只是因为实在太难过,还有些轻微的抽泣。
  赵致远虽然说现在算是又升职了,可是他一点也不高兴。
  他清楚,如果不是这一任的镇守使谢一林,包括他在内的所有人都不可能有升迁的机会 。
  就是因为谢镇守使没法升迁,所以他们这些得了恩惠的县令在这些年中,基本上都升上去了。
  尤其是以自己最快,这转眼间又升了。
  虽然是回来了,可是他更清楚,用不了几年,自己还会再动。
  谢镇守使在边关的动作可是不小,十年内的成绩是最显著的,只要自己不作死,就靠着现在的一切就不用担心升不上去。
  可是他是个有心的人,这一切都是因为镇守使的缘故,他感恩,更感激。
  天知道他在想着自己会老死在边关县令的时候,有多么的绝望。
  谢一林见众人算是平静下来了,继续道:“该交接的事情已经和赵镇守使交接了,其它的还要靠你们自己,做官不要求你们做个好官,至少要做个无愧于心的官,只要一心为民,福报也不会太晚!”
  “大人说的是!”可不是吗?
  现在的他们大多都是后来调来的,之前的那些都已经升出去了。
  “大人,您什么时候出发?”坐在谢一林身侧的胡白卜道。
  谢一林:“还没向胡大人道声恭喜,何时准备赴任?”
  胡白卜连忙站起来道:“回大人的话,下官打算在您离开之后前往,时辰还多的是!”
  胡白卜的升迁令也到了,现在已经是庆同府的知府,只所以一直没有马上去赴任,就是为了要等谢一林,为他送行。
  谢一林:“请坐,咱们这么多年的兄弟了,就不要如此客套了!”
  “是!”胡白卜这才再次入座。
  不管是胡白卜,还是赵致远,又或者是其它被调走的以前的县令们,对于谢一林这位镇守使那是一百二十个服气。
  他们能够有这么一天,全是拜谢镇守使的能耐,只靠他们自己真做不到。


第188章 
  “我打算三天后离开; 这两天正好在家里收拾一下,从明天起赵大人就正式上任; 希望各位大人能够携手并肩; 将边关做到更好,谢某代表边关所有的百姓; 谢过各位了!”
  说完,谢一林一躬到地。
  赵致远等人连忙回礼。
  齐声道:“下官谨记,绝不辜负!”
  都是聪明人; 谁不想往上走啊!
  谢一林这次被调回的是京城; 调令上虽然并没有说官职所在; 众人却清楚; 这职位肯定小不了。
  要不是之前有人捣乱,谢一林兴许早就升上去了。
  离开府衙,赵致远一直送到大门口。
  两人站在府衙门口; 两人什么也没说,相互深施一礼。
  赵致远开口:“大人可再过些日子离开的!”
  他回来赴任; 是他自己提前半个月过来的; 家里人并没有接过来。
  目的当然就是因为谢一林现在还在这里; 等人回京城了再想攀关系就不方便了。
  谢一林很大方的道:“祈台城有事可派人联系谢某; 能帮得上忙的; 没有二话!”
  这些人都是自己人。
  在力所能及的照顾是应该的。
  至于亲远疏近之类的; 谢一林自然不会傻傻的去做,他也是没想过的。
  人脉就是最好和永久的资源。
  “多谢!”
  “多谢!”
  一人谢的是对自己多提的提携和照顾。
  一人谢的是以后的百姓父母官。
  随后,两人相视一笑。
  回到镇守使府; 谢一林就和家里人说了三天后要离开的消息 。
  谢老爷子和白氏顿时老泪纵横。
  盼到了!
  等到了!
  真的让他们回家了!
  “万岁万岁万万岁!”
  谢老爷子带着家里人一起在院子里向着京城方向磕头。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
  老人离乡数载,说不想是不可能的。
  之前谢一林让家里人收拾一下,没说具体离开的日子,就是为了要一点点的让家里人接受。
  大喜大悲的对老人可不太好。
  担心一下子说了会受不了。
  就算是早就给了提示,在听到能够回家了,老人仍然是止不住的激动。
  梦里都想着念着的地方,终于能够回去看一眼了。
  好不容易情绪稳定了,把脉之后觉得自己家里人没有问题了,这才商量着如何收拾。
  这些年,家里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全部带走是不可能的,不过大部分是要带回去的。
  带不走的诸如家具等,就让顾家拉去了,全部放在顾明月的院子里。
  能够用得到的单独放着,这些是要运到京城的。
  不太用得着的是另外放着,这些是要带回老家的。
  不管是自己摆放着,还是送人都是极好的。
  两天的功夫,镇守使府里的东西收拾好了,由顾家出面将一些东西,送到镖局派了两趟镖,一趟往京城,一趟往长吴县,安稳的运送过去,这样倒是方便了不少。
  放在马车上装着倒是不碍事,可是还得雇人看着押运,倒是不如直接雇镖局了。
  因为这次是先要回老家祭祖探亲,然后再奔赴京城。
  新皇下旨安排的,更合谢家人的心思。
  第三天,镇守使府门口停着四辆马车,这都是坐人的。
  第一辆马车是四位老人,第二辆马车则是谢一林两口带着两个闺女,第三辆是谢宇书带着三个弟弟,第四辆则是牛二一家人和路上所需要的吃用。
  顾家人早早的就赶过来了,他们要送谢家人出城门。
  尤其是顾明月和顾大嫂妯娌几个,都是早就哭红了眼睛。
  这些年和谢家人的来往特别的密切,尤其是这个小姑子一直都长在跟前,现在要离开前往京城了,下次再见面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尽管说是每年都会争取回来,可是真的离开了,再回来就有些困难了。
  不说京城的事多,就眼皮子底下的这些离子都是照顾到了。
  来回路途太远,下次难说日子了。
  “不用送了,回吧,前面就是城门了!”顾家一行人一直跟着,眼看着祈台城的城门就到了,还没有要回去的打算,谢一林只好开口了。
  总不至于要送出城。
  顾明月也道让哥哥们都回去忙活。
  顾为民等人却是道:“不差这一会,再送送,送出城我们就回了!”
  顾明月的眼圈更红了。
  她也不舍,可是却也不得不走。
  身为谢家妇,相公和孩子都需要她照顾,公婆他们都需要自己出力,自然是不可能留下的。
  能够和娘家人多亲香一会儿,顾明月也就没有再说让他们回去的话了。
  在城门内处,有不少的侍卫看到谢一林过来了,离着老远的就打着招呼。
  谢一林也回应着他们。
  再往前走就出城门了,谢一林站住了脚步。
  “祈台!”希望以后越来越好。
  “那些当官的没有来送的吗?”万容在一旁小声的嘀咕了一句。
  谢志安忙示意她不要说话。
  儿子已经挺难过了,没看着脸上的样子有些让人猜不透了吗?
  镇守使大人要离任了,连个来送的也没有,不是更难过吗?
  谢一林道:“无事,再过几天就是贸易会了,一切都会继续好下去的,咱们走吧!”
  两旁的侍卫站的笔直。
  谢一林朝他们微微点头。
  抬头挺胸迈大步,一家人一起向着城门外走去。
  “谢大人来了!”
  城门外,不知道谁喊了一声。
  原本安静着的城外,因为谢一林的身影,一下子变了。
  沸腾了!
  哗啦!
  两侧早就在不知道什么时候站满了人。
  此时,更是全部都跪倒在地。
  “青天大老爷!”
  “谢大人吉祥!”
  “给谢大人请安!”
  “青天大人一路平安!”
  “快快请起,各位乡亲,赶紧起来!”谢一林伸手去扶。
  只是,没有一个人起来的。
  “大人,容我们再跪一会儿,以后,想跪您,您也看不到了啊!”
  跪在人群最前面的赵致远等人,此时扶着的两个两个老农带着哭腔的道。
  谢一林双手伸出,用力的将老人扶起来:“老人家万万不敢当!”
  见人还是不起来,谢一林只好道:  “咱们有话好好说,您老要是不起来,那我现在就走,话也没得说了!”
  老人愣了一下,然后在谢一林的用力下站了起来。
  亲近谢大人都来不及,怎么能赶着谢大人提前离开呢?
  更何况他们还有事情没有和谢大人说,肯定不能让谢大人走。
  前面的人站起来了,其它的人也就随着站了起来。
  “赵大人这样做不妥,耽误耕种大事,就是我等的大罪了!”谢一林不满的看向赵致远。
  尽管现在赵致远和自己是同级,可是却仍然不耽误说教。
  让这么多的人在城门外等着,本身就说不过去。
  要是被人给参上去,赵致远这苛刻乡民的帽子就摘不下来了。
  当然,谢一林的名声也好不到哪里去。
  赵致远连忙告罪:“下官知错!”
  旁边老农却是道:“大人,是我们自愿的,赵大人他们也是我们给请来的,希望能够送您一个物件!”
  谢一林:“老人家这可使不得,您能来送我出城,就很高兴了,其它的物件都不用了,您该吃吃,该喝喝,咱们不兴那些!”
  在位期间都没有收受一文钱,现在要回京了,更不可能收取乡亲的礼物了。
  只是,当谢一林看到立在面前的东西时。
  却是再也忍不住了。
  谢一林的眼睛湿润了!
  他一向是一个能够想得开的人。
  可是当看到老农所说的物件时,却是真的被感动了。
  万民伞!
  是被另外六位老农送过来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可是就是这些老人,此时却是满脸的不舍。
  “谢大人您的大恩大德,咱们祈台城的所有人都永远牢记于心,永生永世不会忘记!”
  “永生永世,不会忘记!”
  “您的救命之恩不会忘记!”
  “我们别的不会,就连夜做了这万民伞,希望谢大人不要嫌弃做工不精,咱们已经是很细致了!”
  这些人,有原先吃不饱穿不暖的原著居民,也有后来投奔过来的灾民,更有一些是听着名气特意过来开荒留下的人,不管哪一种,谢一林都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就从在小道消息里得知谢大人要离任,众乡民就一直在想着要怎么为谢大人送行。
  最终,一些老人提到万民伞。
  接下来,那些会些手工的人都被集中到一起,不分日夜的赶制了这个万民伞。
  只是赶制还不行,还要让所有的人都在上面签了名字。
  这才是最紧张的,因为实在是担心来不及,上面不止是祈台城的乡民的名字,就连周围所有县府的也都有。
  一个不落的全部都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哪怕有的人不会写,也是请教了一些识字的书生,在最快的时间里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
  他们做这些,只是为了要让谢一林知道,他们是记着这位镇守使大人的好的。
  谢一林双手紧紧的握住伞杆:“太贵重了,一林,受之有愧!”
  万民伞,万民所向!
  他所做的都是一个为官之人应该做的,可是得到的却是所有乡民的掏心掏肺的真诚以待。
  这样的心意,让他如何不惶恐,如何不感动?


第189章 
  最终; 在乡民们的注视下,谢一林郑重的接过万民伞。
  “谢过各位; 这万民伞一林接下了; 定当以此为鉴,为民服务!”
  “青天大老爷!”
  原本阴沉沉的天,此时却,突然间洒下一片阳光。
  将城门外的一切都映照在阳光下,温暖又温馨。
  收下万民伞之后; 终于要离别了。
  “各位请回!”
  “谢大人一路平安!”
  分别最终还是来临。
  谢一林扶着家里人上了马车; 他自己则是步行离去。
  身后; 是黑压压的送行人群。
  谢一林步行数十里; 看着仍然没有散去意向的人群,只得强压着心底里的激动道:
  “希望咱们祈台以后有着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在京城,到时候,科举中榜着; 少我边关怎么行?你们来找我,我请你们喝酒!”
  “大人说的都是对的!”众人高吼。
  谢大人都要离开了,还是关照着他们。
  这是希望他们家里会有科举考子啊。
  回去就得让去念书去; 祈台城现在已经有自己的书院了; 虽然不知道有没有机会,既然谢大人说了; 试试也是应该的。
  万一中了呢,岂不是就有机会去京城找谢大人了。
  这可是他们的父母官!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 乡亲们,请回!”
  直到谢一林向着众人深深施礼,众人这才停下了送行的脚步。
  谢一林坚持着,赵致远等人这才带着人往回走。
  看着人群往回走,谢一林这才离开。
  万民相送数十里,风光无限,心酸不已。
  万民伞送行镇守使的事儿,让谢一林更是坚信,必须要做一个能够为民做事的好官。
  去了京城亦如此!
  这片生活了十年的地方,有忧虑,有复杂,更多的是成长。
  心理和性格上的成长,情绪的更不用说了。
  祈台,别了!
  边关,再见!
  谢一林离开了,新任镇守使赵致远仍然延用了之前的很多东西。
  比如贸易会仍然是每年的四月下旬,腊月初八,再比如每年的雪祭,还有一心为民。
  这些都是他们自己要求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希望过的更好的希望。
  既然是自己所希望的,那么这条路不管怎么样都要走下去,哪怕就是吞着血也得完成。
  有谢一林等人升职在前,说明这条路是行得通的。
  所以,他们这些人也都是要向着这条路前行的……
  *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长吴县河中镇下河村的傍晚,是村民们最休闲的时刻。
  或坐,或倚,或站,或蹲,在村子里的大树底下随处能够见到忙碌了一天的村民,夕阳暖暖的照下来,让疲惫的村民有了些许的缓和。
  四辆马车由远及近,看着陌生马车进村里来了,村民们停下了闲聊,都看了过去。
  吁!
  一声长长的呼喝声,在最前面的马车停了下来,后面跟着的三辆也相继跟着停下来。
  马车一停,车帘撩起。
  “在这里歇凉呢?”从马车上下来的人向村民打着招呼道。
  距离马车最近的村民愣了一下,问道:“贵人是去哪家?”
  “吴老三你
  说我去哪家?”谢老爷子声音里带着激动的道。
  十六年了啊,终于回来了。
  哪怕就是听着点乡音也是让人激动不已。
  吴老三:……贵人竟然认识自己?
  后面的马车上,谢志安和谢一林也跳了下来。
  此时,已经走到了谢老爷子的身旁。
  “谢……谢二哥!?”吴老三终于认出来了。
  实在是因为谢志安和走的时候差别不太大。
  谢志安向着周围笑着道:“各位乡亲,好久不见啊!”
  “那这位是……谢老叔??”
  谢老爷子:“终于认出来了,不容易啊!”
  “我的老天爷啊!”
  “谢老哥您这是回家了?不是说还有半个月吗?”
  “急着赶回来了,老家都不错吧?”
  “好呢!”
  “老爷子比走的时候贵气多了 ,一眼没敢认!”
  “哪里哪里!”
  谢老爷子笑着道。
  还是听着家乡人说话顺耳。
  谢一林眼看着爷爷和老爹有要长聊的打算,在一旁就提醒道:“爷爷,您老一路辛苦了,先回家收拾一下,再和乡亲们坐下来说话也不迟!”
  闹轰轰的现场一下子安静了。
  所有人的目光同时看向了谢一林。
  谢一林微笑回视。
  “谢……老爷!”
  “谢大人……”
  “给谢大人请安!”
  人群里,人们都在试探着搭话。
  当吴老三一下跪,其它人也都哗啦一下跟着跪下了。
  “给谢大人请安!”
  谢一林官居高位,下河村能够有今天,可就是拖了人家的提携呢!
  感恩,他们都知道感恩的。
  谢一林伸手虚扶:“赶紧请起!”
  众人又重重的磕了一个头这才起来。
  看向谢家人的眼神都带着火热的。
  这和走的时候可不一样。
  现在可是衣锦还乡!
  没看前两天已经有那么多的东西运回来了吗?
  也是那个时候,村子里的人才知道谢一林要被调往京城当官了,这次回来是祭祖的,虽然是知道还要半个月左右才能到,可是村民却是在除了忙活自己的事情之外,就是在村口地头的呆着。
  希望能够第一眼看到归来的谢大人。
  让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的是,确实是看到了,可是第一眼竟然没有认出来。
  吴老三还在尴尬中:……这事被自己给办砸了吧?
  打完招呼,谢家人就被听着信赶来的谢志平一家子给接走了。
  再不接走,可能还得继续站在村口说话。
  “回头家里来坐坐啊!”
  “好嘞!”
  谢老爷子临走的一句话,让村民们高兴的都乐的眼睛裂到耳朵后面去了。
  原本只是村子里的一句客套话,可是现在却是听着特别的亲切。
  到了家,入眼的就是一摞被盖着草毡的木头,还有收拾的整整齐齐的院子,进了屋,一切仍然都是整齐有序又干净的。
  谢志平道:  “被子日头好的时候都晒得了,屋子里也都打扫干净了,枝儿两口子每个月都亲自带着人过来,得知要回来,每三四天就来一次,昨天刚来的……”
  这次的贸易会谢志平并没有跟着去,以前每
  次都跟着去,也是为了要去看看老爹娘,现在爹娘都往家里来了,他自然不会再去。
  更何况商队里已经成了规模,就算不去,也不会少了谢家人的那份。
  谢志平待谢老爷子喝了些茶水之后又道:“爹的院子也都收拾好了,爹今儿个还过去看看吗?”
  谢老爷子还没开口,白氏马上道:“当然回去了,可是好久都没睡那炕头了!”
  谢老爷子看向谢一林。
  老爷子也想回去,只是又担心给乖孙惹来什么不好的说法。
  谢一林笑着道:“我送爷爷奶奶回去看一眼,晚上咱们一起吃饭,这么多年没团聚过了,第一顿饭咱们一大家子得热热闹闹的吃才行!”
  “成!听乖孙的,这就走!”谢老爷子急切的站了起来。
  谢志平听着也开心。
  他听出来了,一大家子自然也包括大房头那边的。
  谢志安和谢一林一起送老爷子去老宅,东西自然也是不少的。
  万容就带着牛二媳妇等人在稍微收拾一下,带回来的东西太多,收拾一下是必要的。
  至于饭菜,到镇上叫一桌席面就行了。
  老宅被翻新了。
  一连四间大瓦屋,是谢志平和谢志安哥俩一起出的银子给翻盖的。
  不过里面的一些物件还在,看着这些眼熟的东西,老两口的眼神都有些发红。
  都见到了,亲切的紧啊。
  白氏将随身的东西放起来,老爷子则是拉着谢志平讲讲家里的事情。
  离家十六年,说不陌生是不可能的。
  村里的其它族老有三位走了,现在的村长是原里正的儿子,给村子里办事什么的也挺上心。
  谢家的地都在谢志平的头上,粮食也一直没少过,每次前往边关贸易会的时候,都会将口粮给捎带过去。
  虽然谢一林说过不用,他们在那边并不缺口粮,不过谢志平一年也没落过。
  亲兄弟,明算账。
  粮食都是自己打的新的,口味就不一样。
  现在村子里已经有了自己的学堂,吴夫子已经教了十多年,教出来的童生也有一个巴掌之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