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女帝不好当-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啊,你居然敢拿朕打趣。”凤绫音捏了捏他鼻子笑道,“赶紧给朕批折子。”
  “我又没说错。”苏砚之耸了耸肩,随手拿起一本折子,打开一看就笑得趴桌上了。
  “你笑什么?”凤绫音莫名其妙。
  苏砚之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王大人说,陛下也老大不小了,昭怀帝姬的孩子都快生了,陛下后宫空有四位公子,肚子却一点动静都没有。她提议陛下赶紧举行选秀,为后宫添些新人。”
  凤绫音撇嘴道:“哪里有四个公子?现在不是就剩你一个吗?”
  “这话要是让王大人听见,肯定明天就把他家里那对双生子送到陛下床上了。”苏砚之笑道。
  “她还有对双胞胎儿子?”凤绫音愣了一下。
  不过送对双胞胎进来干吗?不怕她分不清谁是谁吗?而且还要一起送,她真的是个有节操的女皇帝啊!
  “有,那对双生子的美貌也是出了名的,而且据说生得一模一样,就身上的痣位置不同。还说他们兄弟俩有心灵感应,最好还是嫁给同一个女人。去年大婚的时候王大人就想把他们送进宫了,可惜没满十五,颜姬殿下不让。”
  “还好不让。”凤绫音松了口气,苏砚之进宫时才十六已经让她很有罪恶感了,只能把他当弟弟养着。
  要是那对没满十五的双生子进来,难道她要把他们当儿子养吗?
  “可是今年他们满十五了,可以进宫了,这回颜姬殿下一定不会拦着。”苏砚之笑道,“而且为了皇家能够开枝散叶,颜姬殿下说不定还会多送几个美人进宫给陛下。”
  “那可不行,朕如今忙于国事,实在没心情临幸后宫。”凤绫音一把搂过苏砚之的肩膀笑道,“砚之秀色可餐又才华横溢,不如你从了朕,好堵住王大人的嘴巴?”
  苏砚之连忙甩开凤绫音的手道:“陛下这话若是让楚大哥听到了,一定会跟你闹的。”
  凤绫音神色瞬间黯淡下来:“他若是真能和朕闹,那倒也好了。”
  “是我失言,陛下别难过了。”苏砚之拍了拍自己的嘴,“只是陛下只拿我弟弟,就别开这样的玩笑了。”
  凤绫音捏了捏他的脸道:“你脸皮薄,朕才喜欢逗你玩。这宫里除了你与青荷,个个都喜欢板着脸,朕除了你们两个还能逗谁?”
  “行吧,谁让我吃的是陛下的俸禄呢?陛下想逗就逗吧。”苏砚之又翻了一本折子,愣了一下,接连又翻了四五本,奇怪道,“怎么这么多人都劝陛下选秀啊?这是约好的吗?”
  凤绫音连忙将那些折子打开看,十本里头有八本都在劝她选秀,气得她直接将折子扔在地上。
  “这些人是怎么回事?如今栖凤随时可能遭遇战事,她们没本事带兵打仗就算了,居然还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朕已立储君,何须她们费这份心?”
  “陛下息怒,虽说储君已立,但宣和帝姬毕竟还小,多有几个皇女也不是坏事。皇室子孙兴旺,也有利于安定社稷。“苏砚之道。
  “哦?你真这样觉得?朕怎么记得自己刚登基的时候,社稷可不太安定啊。”凤绫音挑眉。
  “这……”苏砚之低下了头。
  凤绫音如今只有一个皇女,自然是不行的。不是他想乌鸦嘴,只是孩子尚小,未来会怎么样实在不得而知,还是多几个继承人选比较好。但皇女也不能太多了,否则就会发生当年五凰夺位的场面。
  “这些老家伙正经事不想就想着怎么把自己的儿子送进宫来,朕明日非给他们个教训不可!”
  凤绫音将那些提出选秀的名字一一记下,准备明天向他们发难。
  若是平时他们提出这样的要求,就算是串通好的凤绫音也不会生气,毕竟她身为女帝,为皇家开枝散叶本来就是她的责任之一。如今她一直不肯临幸任何一个男人,是她的任性。
  所以平时他们提出选秀,凤绫音会觉得不好意思。可如今战事在即,他们完全不为战事考虑,不为百姓考虑,只为他们自己考虑。
  提出选秀的,哪个不是家里有儿子的?

☆、第二百零七章承宣出兵

  第二日早朝,凤绫音是板着张脸进大殿的,底下的臣子都诚惶诚恐,不知道凤绫音这是遇到什么事情了,才会这样出来。
  平日凤绫音出来,就算心情不好,脸上没笑,看上去也是温柔可亲的。可今天她那张脸,简直就像是夏日雷雨前的黑云天啊!
  “臣等叩见陛下。”
  “都平身吧。”凤绫音挥了下衣袖,就坐在凤椅上不动了,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们。
  众人都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楚尚书上前一步,正想开口询问,凤绫音便抢在她前头开口了。
  “听说王爱卿家里有一对貌可倾城的双生子是吧?”凤绫音忽然笑道,“恰好陈尚书今日就要领兵前往边境了,不知道王爱卿可否为我栖凤的军队做点贡献?”
  王大人不明所以:“陛下的意思是?”
  “王爱卿既然急着将儿子送出去,不如送给军队啊,镇守边境那是随时都可能牺牲性命的。所以我们高居于朝堂之上,不仅要为将士们准备好粮草,也要犒劳一下他们的身体是吧?既然如此,不如就将王爱卿的儿子送出去吧,让他们随军伺候着。”
  王大人吓得直接跪在地上:“陛下,这万万使不得啊,微臣的两个儿子年纪尚小,又娇生惯养的,只怕还没到战场就不堪重负死了啊!”
  凤绫音笑道:“也是,只有两个的话数量太少,万一死了也就白去了。”
  “是是是,陛下英明,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凤绫音又道:“既然如此,那就多派几个人去吧。孙侍郎家里有三个未婚的儿子,张侍郎的儿子也是才貌双全,还林大人李大人许大人钱大人吴大人郑大人邓大人,家中都有适龄的儿子是吧,一起送去吧。”
  “陛下万万不可啊!”被点到名字的人全部都跪下了。
  “为何不可?几位爱卿不是都急着把儿子送出去吗?怎么?不能送给我栖凤的大军吗?”凤绫音冷笑。
  “陛下,这……”苏尚书上前道,“微臣还请陛下三思,我栖凤自立国以来,军妓都是年轻的死刑犯,从未选过良家子弟。何况军妓一职,自陛下登基以来就废了,如今重立这项规矩,未免有失妥当。”
  “苏大人所言甚是,还望陛下收回成命!”那几个呗点名的大臣连忙磕头附和。
  “原来是要死刑犯吗?那也容易得很。”凤绫音笑道,“几位大人如今当众抗旨,这不就是死罪吗?母罪子偿,所以送几位公子随军吧。”
  “陛下!”这回苏尚书也跪了,“还请陛下三思。”
  楚尚书和钟尚书也站了出来,齐齐躬身道:“还请陛下三思。”
  凤绫音无所谓那些总想搞事的大臣要跪多久磕多久,但这几位尚书她还是很尊敬的,栖凤江山如此稳定,这几个尚书功不可没。
  “几位尚书都起来吧,这事就此罢了。倘若这几位大人以后再递上让朕选秀的折子,那朕就不会再客气了。”凤绫音道。
  王大人不太服气:“这宫中选秀乃是常事,陛下子嗣单薄,选秀不是天经地义吗?”
  “这个时候你叫朕选秀?”凤绫音将王大人昨天呈上来的折子扔她脑门上,“边境战事随时可能被挑起,在这个时候你让朕选秀?你是要将士们浴血奋战的时候,让朕沉浸在温柔乡里吗?”
  “微臣不敢,只是……”王大人咬了咬牙还是说了出来,“北齐此次攻打的是东临,未必会打到栖凤。”
  “都快到三水关了还未必会打到栖凤?一旦三水关失守,不就进了我栖凤境内吗?到时候朕派王大人前往边境镇守三水关可好?”
  “这……”
  “王大人若是想证明自己没有私心倒也简单,你给朕一个承诺,说你此生都不会让你儿子嫁进宫来,朕今日就饶了你。”凤绫音冷冷道。
  王大人没法子,虽然不甘心,却也只能应下了。
  “既然如此,此事就罢了,几位大人也莫要在不适当的时候提出不适当的事。这后宫是否需要添人,朕心里有数,不需要劳烦各位爱卿操心。”凤绫音长袖一挥,“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这日正好也没什么要紧事,众人见凤绫音还在气头上,便齐喊了声“臣等无事启奏”,凤绫音听罢便宣布退朝了。
  她回到飞凰宫的时候还是板着脸的,苏砚之见了不由看向凤绫音身后的青荷。青荷朝苏砚之扮了个鬼脸道:“陛下今天在朝堂上发了好大的脾气,把那几个大臣骂得跪在地上连连求饶,好不威风。”
  苏砚之笑着问:“既然陛下今日已经骂过他们了,那应该也发泄过了,怎么还闷闷不乐的?”
  “那几个家伙就是喜欢挨骂的,每个月都要不安分一回,专门想办法惹朕生气。既然他们那么喜欢挨骂,朕怎么能不成全他们呢?”凤绫音揉了揉自己的脸笑道,“至于这气我早就消了,摆脸色不过是给他们看的罢了。”
  “我就知道,陛下每次摆脸色都要摆到飞凰宫内才停,我早就知道了。”苏砚之笑道,“今天的折子不多,陛下去送送陈尚书吧,这里我来处理就好了。”
  凤绫音忍不住又走过去捏他的脸笑道:“果然还是砚之最贴心,青荷,给朕取身便服来。”
  “是。”
  凤绫音换上便服以后,又命人带上一壶好酒,便乘着马车到了城门口。她其实不知道在哪里等陈尚书会比较好,不过在城门口肯定就能等到的。而且站在城门之上,还能目送很久。
  果然,凤绫音刚到城门没多久,陈尚书就带着军队经过此地了,她身边还站着换上戎装的陆承宣。凤绫音很高兴,她觉得盔甲才是最适合陆承宣的衣物,将他本就轮廓分明的脸庞衬得更加英姿勃发。而且此次出征,陆承宣带了两把刀,一把是陆家祖传的宝刀,一把是凤绫音送他的斩月。
  陈尚书见到凤绫音,连忙下马行礼:“微臣见过陛下。”
  凤绫音连忙扶住她,微笑道:“陈爱卿,朕来送送你。”

☆、第二百零八章人选不足

  “微臣多谢陛下厚爱。”陈尚书道。
  她心里很明白,凤绫音此次前来,不止是为了送她,也为送送这些栖凤的将士,更是为了送送陆承宣。所以陈尚书与凤绫音客套完了之后,便将陆承宣推了出去,让凤绫音与陆承宣聊聊。
  凤绫音虽然牵挂陆承宣,但是她也不知道要对陆承宣说什么,最后只能让人再倒一杯酒笑道:“陆公子再陪朕喝一杯吧。”
  陆承宣点了点头,接过酒杯,将酒喝完之后认真道:“属下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
  凤绫音笑着拍了拍他肩膀道:“朕也希望你回来之时能自称微臣,朕一直都想与你做一对君臣。”
  “属下亦是如此期望的。”陆承宣道。
  “那朕就送到这里了,一路保重。”
  陆承宣点头道:“陛下也要保重。”
  “那是自然。”凤绫音笑了。
  她是堂堂一国女帝,为了国之根本无论如何都要保重,也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情绪。喜,未必是真喜,怒,也未必是真怒,悲伤恐惧等情绪更不能让人知道。
  所以此刻面对这一众将士的离去,凤绫音纵使担心纵使不舍,面上也十分镇定,嘴角还带着一丝微笑,仿佛对此战势在必得。等到大军彻底出城,站在城楼上的她眼里才透出一份担忧。
  而这丝担忧又是留给城中人看的,证明她不是真的对将士们的性命无所谓。
  唉,当个女帝不容易,还得修个表演系,没有影后水平的那都不是合格的女帝。
  回到宫后,傅女相便把前二十甲的卷子给递了上去,这次秋试主要是她负责的。凤绫音把这二十人的卷子都看了一遍,不由皱眉。
  “这些卷子傅女相都看过了吗?”凤绫音问。
  傅女相道:“回禀陛下,为了避免有人徇私,此次秋试共有三百份卷子,微臣都看过了。”
  “那质量为何如此良莠不齐?前十份倒还不错,虽然寻不出春试三甲那样的文采,但在前十也说得过去。后面五份还行,算是中上之才,可是这最后五份,实在平庸。”凤绫音道,“女相既然看完了三百份,难道这三百份里连二十份像样的都挑不出来吗?”
  “回陛下,确实挑不出来。”傅女相道。
  “什么?”凤绫音不敢相信,前来参加秋试的不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吗?怎么连二十份都挑不出来?
  上回春试她不想让士族意见太大,所以只选了十人。如今士族对此已经松了口,所以她想多选些人,没想到竟然无人可选。
  傅女相道:“陛下不信的话,可让公子砚把那三百分卷子都看一遍,相信公子砚选的,应该与微臣一样。”
  凤绫音挑眉:“你怎么知道公子砚的事?”
  “微臣上回来飞凰宫找陛下时,偶然遇见的。当时公子砚批折子的时候太过入神,没注意到微臣来了。”傅女相笑道,“公子砚文采出众,颇有见地,陛下愿意让他处理一些政务倒也不足为奇。”
  凤绫音无奈极了,苏砚之有一个不太好的习惯,就是写东西的时候总要念出声来,比如批折子写批注的时候。凤绫音一开始总会被他干扰,时间久了就能把那声音自动屏蔽了。
  他声音其实很轻,但是习武之人感官灵敏,有心的话就能听清楚,傅女相功夫不错,怕是将苏砚之那傻样给看得一清二楚了。
  “这事你可同别人说过?”凤绫音问。
  傅女相道:“陛下放心,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微臣心里清楚。”
  虽说后宫不得干政,但不让干政是怕后宫祸乱朝纲纵容外戚。一开始她看见苏砚之坐在凤绫音的桌前批折子的时候也很震惊,想着等凤绫音来了一定要好好劝诫她。可当她听见苏砚之低声念叨的时候,不禁就愣住了。此人许多想法都与她不谋而合,有些见地甚至远高于她,实在是个济世之才。
  她不禁想,可惜眼前这人是个男儿身了,不然定能立足在朝堂之上为社稷江山谋福。
  她觉得苏砚之很有意思,便没有出声打扰,就站在一旁静静地听。后来苏砚之口渴了,伸手取了杯茶来,这一抬眼就看见了傅女相,吓得他直接钻进了桌子底下。傅女相忍俊不禁,开口叫苏砚之出来,她也说了这事她不会告诉任何人,谁知道苏砚之钻出来以后就钻进了凤绫音的房里,不肯出来。
  她觉得好笑,但也能理解,这事若是被有心之人知道了,非得闹个天翻地覆不可,到时候不仅苏砚之性命不保,苏家也会受到牵连,甚至凤绫音也会在朝中失去威信。
  所以这事她谁也没说,就连凤绫音后来进来了,她也没提过。
  凤绫音叹了口气道:“有时候折子太多,朕一个人看不过来才会让砚之帮忙的。”
  “微臣明白。”
  凤绫音又问:“你倒说说,为何这回前来秋试的人比春试的人多,却连更好的卷子都选不出来?”
  傅女相道:“微臣以为,人多未必是好。本来第一次科举,选的就是寒门中最好的,这第二次自然是次等了。寒门不比士族,能读书的人太少了,这人才自然也没那么好选。”
  “既然如此,那这回也只定前十吧。”凤绫音无奈道。
  “是,臣明白了。”
  凤绫音想了想又道:“朕想在民间开设学堂,女相以为如何?”
  “臣以为学堂可行,只是如今战事在即,国库不可轻易动用。”
  “国库可以先不用,先把地方选好吧。还有那十个没中选的,留在朝中调教一番,日后送去学堂当人老师吧。”凤绫音笑道。
  “这倒也好,待放榜之后,微臣就着手去办。”傅女相也笑道。
  “嗯,这事就交由傅爱卿全权处理了,爱卿办事朕一向是放心的。”
  傅女相不到三十,年纪轻轻就能坐到这个位置,就是因为她为人聪慧,办事妥帖,也很有见地。她算是洛上卿的学生,是被洛上卿一手提拔上来的,不过她这人确实很有本事,六部尚书在朝二十多年,无人对其不满。

☆、第二百零九章传来捷报

  东临的军队起码有十年没经历过战事了,不比北齐天性上的凶残,最终还是被逼到了三水关。三水关是东临与栖凤交界的地方,栖凤与北齐这场仗终究还是打起来了。
  陈尚书手臂有旧伤,早已舞不动刀,所以她只能待在军营中指挥,几支军队分别交由信任的人去带,而她养了二十年的一支亲兵则交由陆承宣带。
  她手下亲兵都知道陆承宣是她的学生,也知道陈尚书与陆明柔一向交好,所以看在陈尚书的面子,对陆承宣还是服从的。
  只要陆承宣能带好这一支军队,能立下威信,那以后的事情也好办多了。
  凤绫音看着边境传来的战报,心中不免焦虑,现在的情况不算坏也不算好,陈尚书带的军队及时赶到了三水关,有他们挡着,北齐的军队一时半会儿还打不进来。只是两边都僵持十几天了,北齐那边一直不退兵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北齐对这三水关似乎是势在必得,所以费了半个月也不肯离开。而东临与栖凤一直守着三水关,然而三水关的地势实在不妙,长期僵持下去,只怕迟早是要让北齐攻破的。
  她忍不住翻出了以前陈尚书带兵的记载,陈尚书此人虽然武艺高强,但用兵的水平其实一般,每回先帝让她带兵,都是比较好打的战役。遇上棘手的,出战的一直都是陆明柔或者卫兰。
  在行军布阵方面,陈尚书其实只是庸才,如今也只是胜在经验丰富罢了。而陆承宣虽然熟读兵书,但到底还是纸上谈兵,没有过行军的经验,凤绫音也放心不下。
  这场仗究竟会如何,她实在没有把握。
  “陛下也别太担心了,既然黎渊大人愿意把斩月送给陆大哥,又肯替当众在朝堂上陆大哥是将星转世,说不定陆大哥本来就是将星。”苏砚之劝道。
  “希望吧。”凤绫音叹了口气,又翻起了那些折子。
  最近秋试的前十位学子都分别入朝了,朝中大臣每日禀报的也无非是他们在朝中的状况。遇到王大人这种不太安分的,自然会放大一个人所有的缺点,凤绫音觉得在她手底下工作的学子也太可怜了。
  在几个尚书手底下的就舒心多了,不知道先帝升尚书的标准是不是脾气好,这几位尚书大人就连最严厉的钟尚书对于新人也是悉心教导的,凤绫音估计被分到几位尚书手下的几个新人,再过上一两个月就能独自担任工作了。
  至于在王大人手下这几个……
  凤绫音想了想,觉得自己还是先去衙门看看他们,根据他们的能力特长再另外调任为好。王大人要不是擅于交际油嘴滑舌,有些搅浑水的工作适合她,凤绫音早就想找个借口罢黜她了。
  朝中的事情都还算顺利,学堂的地址也选好了,甚至连钱都准备好了。只是每次遇到战争国库亏损都很厉害,钱虽然准备好了但还不能用,因为边境那里随时缺钱,一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她就得把那笔钱拿出来了。
  所以她得等战争结束了,那笔钱要是还没动过的话,那她就可以立马开设学堂了。
  唉,科教才能兴国啊!栖凤千年来只有士族才能为官的规矩实在太死板了,耽误了多少人才。
  没入朝的那十人其实才学是有的,凤绫音去女相府上看过他们,发现他们大概只是考试的时候太紧张了,答不到点子上。
  当然也有才能确实平庸的,没什么特别的见地,不过胜在书读得多,带孩子入门没什么问题。
  而且再平庸的人,被傅女相和几个尚书调教一番以后,也会跟着聪明点的。
  凤绫音对他们说了,虽然不确定时间,但是学堂是一定会办的。一旦她们成为了学堂的老师,朝廷每个月都会给他们发放俸禄的。那十个女子听到这话,都喜出望外,她们如今住在傅女相安排的地方,不仅衣食无忧,也有补贴可拿,日后真当了学堂老师,待遇应该会更好。
  她们都是寒门子弟,从未过过这样好的日子,也不知道日后能做什么,如今朝廷都为她们安排好了,她们心里都十分感激。
  已是冬天,天气越来越冷,凤绫音下令聚集了一批善于缝制衣物的男男女女入京,让他们为前线的将士缝制冬衣。而前线的将士也没有让他们失望,没多久边境那儿就传来了捷报。
  “回禀陛下,北齐的军队已经被赶到飞雁关外了。”
  凤绫音喜出望外,奇道:“之前不是说三水关地势不好,易攻难守吗?不是还说,陈尚书他们想突围都难,根本打不出去吗?”
  “回禀陛下,是陆公子。听说是陆公子带着一支武艺高强轻功不错的小队潜入北齐军队,放火烧了他们的粮草。北齐没了粮草,军心涣散,便被钻了空子。”唐昔道。
  “是承宣做的?”
  “是,也是用了陆公子的计谋,我军才顺利将北齐的军队赶出飞雁关的。如今陈尚书已将陆公子封为副将,军中无人不满。”
  “好!承宣果然没让朕失望。”凤绫音高兴极了,“那他们现在呢?是要休战还是继续?”
  唐昔道:“依陈尚书与陆公子的意思,是要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