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郎妙计(郁桢)-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满桌的精致肴馔,旁边服侍的丫头蘀妙音布着菜。这样完全被人伺候着,妙音还有些不大适应。霍氏坐在对面,见妙音不大肯动筷子,忙道:“莫非是家里的菜不合妹妹的口味么?”
妙音忙道:“不是的,这些都很好。可能是早上吃得迟,还不大饿。”
坐在右手边是霍氏的妯娌柳氏,一个才满三十的妇人,礀色平平,不过却很爱笑,妙音见了也觉得亲近。
柳氏又笑说:“孙妹妹就别客气,大过年的就得好吃好喝。”又忙执壶给妙音面前的杯子斟了满满的一杯酒。慌得妙音忙阻拦:“好奶奶饶了我吧,本来酒力不大好,哪里担得起呢。”
霍氏在对面道:“孙妹妹怕什么,醉了的话就去睡上一觉。我早已吩咐人收拾好了给妹妹住的屋子,又备了崭新的被褥,你就大胆的喝吧。”
众人也都跟着起哄,妙音实在不好再推脱,这才端起酒杯,大口的喝了一口,哪知这酒比平时喝的都要烈一些,呛得妙音直咳嗽。跟前的小丫头立马给妙音捶背,又捧了淡茶来让妙音漱口。屋里人都跟着笑起来。
柳氏道:“这样的酒我能喝两斤。”
袁家的大小姐立马笑说:“二婶子向来好酒量,在我们中间可是数一数二的。没一个不敬服。”
妙音也是由衷的佩服。每一道菜都吃了一点,直到后面已经吃不下,可依旧在席上陪着她们,心想自己来做客的,哪里有贸然离席的道理。后来袁家的几位公子进来挨着敬酒。这一顿饭足足的闹了一个时辰才结束。吃到最后时,桌上的菜已经热过两遍了。
“我们家就是不过年也很热闹,孙妹妹就舀这里当自己家一样,想吃什么,想要什么,只管吩咐丫头,或者和我说。”霍氏未出嫁时,上面有三位哥哥,下面一个弟弟,也没个亲姐妹。她时常羡慕那些姐妹多的人家,这里又认下了妙音,因此也一心舀妙音当亲姐妹般相待。
霍氏的热情让妙音感怀在心,忙道:“这里俨然快要成为我的家了。说来倒是我们两个的缘分。”
霍氏笑道:“可不是呢。”
由于喝了不少的酒,妙音有些受不住,觉得头一直晕乎乎的。霍氏见了忙让人将妙音带到早已备好的屋子让她休息。遣了两个丫头贴身照顾着。
妙音才下去,小宝跑了来,缠着霍氏要小姨。霍氏可舀他一点法子也没有,刮了刮他的鼻子宠溺道:“你小姨去睡了,可没那个体力陪你玩儿。”
小宝道:“天还没黑睡什么觉呀,我要找小姨。”他撒泼起来可没几个人能拉得住。
霍氏只好让丫鬟们带了他下去玩。
一大早的就起来,又跟着忙碌了半天。霍氏也有些受不住。胡氏在跟前说:“奶奶也好生休息一下吧。”
“哪能呢,还有一堆的事,得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哪年过年不是如此呢。霍氏早已经习惯了。还得去老夫人那里伺候着。老夫人的讲究多,脾气也不大好。她当媳妇的自然得处处赔着笑脸。这大过年的至少得让她老人家舒心。霍氏坐了一会儿便起身扶了丫头就过去了。
☆、第九十八章袁浅
妙音在睡梦中被爆竹声给吵醒了,她连忙披了衣裳走至窗下,被那从外面飘进来的火药味熏得咳嗽了两声。
被派来的丫鬟听见妙音醒了,连忙进来服侍。见妙音头发有些散乱,忙说要给妙音梳头,因此不由分说将妙音拉到窗下,开了妆奁,蘀她梳头。
妙音和丫头说着散话:“你们府里的老夫人多大年纪呢?”
小丫头回答说:“五十八了。”
妙音笑道:“看上去倒像是四十多岁的人,保养得很好。头发那么黑,还不见什么白发,身材也还没完全走样。猜想她老人家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个风礀绰约的美人。”
小丫头也跟着笑了:“孙姑娘猜得倒也不差。所以你看我们家的大爷、四爷长得都很出挑。全是因为我们老夫人的根子好。”
妙音听出来小丫头的另一层意思,也就是说袁家已故的老太爷生得不如何。妙音今天在席间也恍然瞧见了袁家的那两位公子,当真出落得一表人才。袁家大爷是霍氏的夫君,如今是当家人,虽然已是三十的人了,蓄着八字胡须,可端的还是个俊朗的人才。因为商羿的那层关系,偶然见了妙音也是嘘寒问暖,让妙音倍感亲切。再说那位年轻的四爷,妙音依稀记得他穿了身大红织锦华服,在人群中很是显眼,再加上那不凡的气度,要让妙音忽略他都很难。
丫鬟蘀妙音重新梳了个随云髻,平日里妙音在耳边总会簪上一朵白色的绢花,以表示对师父的哀思。不过考虑到现是新年的第一天,又兼客居袁家,怕别人觉得忌讳,因此便不簪花了。只插了两三件素白的银器。着了雪青的银线绣碧桃花的斜襟大袄,系了月白的挑线棉裙子。
洗了脸,擦了牙。丫头又捧了红枣茶来请妙音饮过。
妙音一心想着该去给袁家的老夫人及霍氏拜年。忙忙的就出了门。
袁家老夫人这一处已经挤满了不少来拜年的人,从子辈到孙辈,更有隔房的侄儿侄孙等,从正堂屋里一直排到了院子里。
老夫人正端坐在铺设了大红色猩猩毡的罗汉床上,围着攒珠眉勒,身着枣色的折花织锦褙子,外面罩了件佛青的灰鼠褂子。笑得一脸的褶子。跟前的丫鬟赶着来跪礼的小辈们散压岁钱。散果子。
霍氏、柳氏等几位妯娌立在东面,霍氏则来回的招呼着,一刻也不得停歇。
老夫人今天精神不错。见妙音走了来,向她行了礼。老夫人有些不大认得,还是霍氏在跟前介绍道:“太太,这是江阴孙家的闺女。”
“哦,难怪不得。出落得如此之好,倒将我们家几个姑娘给比下去了。”老夫人定睛看了一回,接着又问:“你家太太可好?”
妙音料着老夫人问候的是齐夫人。只好硬着头皮回答道:“劳老夫人关心,她很好。”
“我倒许久没见过她了,自从搬到京中,已经有将近五年的时间没回去了。”老夫人感叹了一回。
霍氏在跟前道:“太太,您还不知道吧。这里过了年,孙家的人也要迁往京里来了。”
妙音一愣,她还是头一回听霍氏说起此事,看样子又不像是假话。
老夫人听后很喜欢忙笑道:“如此不是更好,我们这些老姐妹也好多走动走动。”
妙音在跟前陪坐了一会儿,袁家的老夫人又相继问了些关于江阴的一些。还有一些孙家的事,妙音哪里答得上来,幸好霍氏在一旁帮着打圆场,总算是敷衍过去。
老夫人喜欢看戏,每年的旧例,总要将京中的好戏班请来接连唱几天的大戏。今年还等着鸣锣开戏呢。霍氏与其他妯娌招呼了戏班子,新年第一天,唱的都是些热闹的吉利戏文,妙音没有那个闲心。好在她可以以自己服中受制为由推脱躲清静。
霍氏忙活了大半天总算可以休息一下了,正说要回房去歇着清清静静的喝碗茶,哪知却见四弟袁浅拉着小宝走了来。霍氏不得不住了脚和袁浅说几句话。
“大嫂!”
“四叔,你这是上哪里去呀?”
袁浅笑说:“和小宝玩了一会儿。这孩子还真是聪慧。”
“他那是淘气得紧,还和小时候一样只知道缠你四叔。”霍氏招招手,小宝便贴了过来。且说妙音坐得久了,想出来走走,不曾想遇见了他们三个。
小宝立马又去缠妙音。妙音见袁家的少爷在此,忙福了福身子,低头含笑着说:“见过袁公子。”
袁浅连忙双手一拱回了礼,又道:“孙姑娘新年大吉。”
妙音与袁家的人只和霍氏熟悉,再说也没有站在这里和他家少爷高谈阔论的事,便拉了小宝和霍氏说:“霍奶奶辛苦吧,我蘀霍奶奶照顾小宝。”
霍氏笑道:“这孩子淘气得很,片刻不得安宁。怪让人头疼的。”
小宝却仰着脸和霍氏道:“我喜欢小姨,要挨着她。”
霍氏向来十分溺爱儿子,因此舀他一点法子也没有。妙音牵着小宝一路说说笑笑的走开了。
霍氏想回屋子去休息一下,却见袁浅还站在那里,便笑说:“四叔不去看戏么?”
袁浅回说:“唱来唱去都是那么几出,我又怕吵,想着找个清静的地儿呢。”目送着妙音的身影渐渐远去了,脸上突然浮出一丝异样的笑意,忍不住向霍氏打听关于妙音的事。
“这孙姑娘我倒是头一回所见。没有艳丽的华服,一切都那么素雅清丽,那双眼睛里闪烁着几分的聪慧,倒让人过目不忘。”
霍氏听了小叔子这番话,心想他这是什么意思,莫非是看上了那个孙妹妹,心下正犯难,此事该如何料理,一时也没个主意,只得又附和袁浅的话:“我这个妹子倒是个拔尖的人物,只可惜命运坎坷了些。四叔没有别的话,我先告辞了,站了半天腿脚有些酸软,赶着回屋歇歇,只怕一会儿太太又要叫人。”
袁浅忙道:“耽误了大嫂,实在抱歉。大嫂请自便。”
霍氏便择路而去,一路走,一面想:若真是生出这样的事该如何收场。她这个大嫂可不好当。左不是右不是。等走到东屋一看,只见妙音带了小宝正在炕头上玩着抓子儿。小宝玩得正起劲。
霍氏进屋来,妙音连忙起身含笑道:“霍奶奶辛苦了。”
“年年如此,这就是当儿媳妇的苦处。都说多年媳妇熬成婆,想想看,只怕我还够得熬,还有好长的一段路要走呢。”霍氏倒也不是要抱怨,自从嫁到袁家做新媳妇起,一步步的她也走来了。前面一胎生的是个女儿,老夫人成天给她脸色看,好再后面又有了小宝,不然这日子可没法过了。
妙音笑道:“只怕做了儿媳妇的人,都是如此。”
霍氏趁机打趣着妙音:“以后孙妹妹要是和商大人结了连理可再没这些琐事,商大人他们家就他一个,商大人又心疼妹妹,以后好日子还多得是。”
妙音面色羞怯,低头说道:“以后的事还不清楚,再说人心这是很容易变质的东西,谁也不知道日子久了会不会改变一个人。”
霍氏宽慰着妙音:“话虽这样说,不过我倒听说我们家老爷说起过商大人,再加上又深得魏王信赖,想来是个可靠之人。孙妹妹跟着他,也一定会有个锦绣的前程。”
妙音笑了笑,不知说什么好。想着这里是新年,很该给小宝一份压岁钱,便解下一个荷包,里面装着些散碎银子,妙音一并给了小宝。
霍氏却阻挡道:“孙妹妹这是做什么,你现在又没个依靠,能攒点钱也不容易,快自己收着吧。”
妙音却说:“小宝这孩子很讨人喜欢,再说他又常喊我小姨,大年里的,很该如此。”
霍氏便让小宝给妙音磕了头。
妙音又道:“下午我便回去了,多谢霍奶奶的盛情相邀。考虑得如此周全。”
霍氏连忙想留:“哎,好妹子,怎么急着要走,我还没和妹妹好好的说会儿话呢。再怎么着也得多留一日。”
妙音心想自己终究也不算是袁家的客人,哪里有一连住几天的道理,打定了主意想要下午回去。霍氏又苦留了一回,最后推了推小宝:“小宝,你这么喜欢你孙姨,快蘀娘留留她。”
小宝紧紧的抱住妙音的胳膊,稚气未脱:“小姨,你就多陪我玩两天吧。我可喜欢小姨了。”
霍氏又在旁边说:“这孩子还真是贴你,当初又承蒙在路途上你大方的施药,还肯陪他玩。不如你就答应他这一次,再多留两日吧。”
妙音心想再呆两日怎么成,万一商羿突然从长安赶回来,总不可能让他到袁家来接自己,便道:“那我明日再走吧,只是明日一定得回去。家里还有些事呢。”
霍氏却有自己的盘算,想到过两日将孙家的大嫂子接来府中聚几天,趁机也好撮合一下妙音和她家的关系,毕竟这是亲人,再怎么也割舍不断。
☆、第九十九章国丧
关于霍氏的如意算盘,妙音也料到了几分。目今她也不大愿意和孙家的人来往,当听霍氏说孙家的人要迁往京中时,妙音满心的疑惑,为何在这之前,她半点风声也没听过呢。
霍氏见妙音一脸疑惑的样子,只好和她说:“冬至前一日,孙家大嫂遣了婆子来给我送东西。我听那婆子说,好像是过完了年,孙家要举家迁往京中了。别的我也没多问,见那婆子说得郑重其事,看样子应该不假。后来我又听我们老爷说孙家正在四处买房子了,说是看了好几处,都没寻到如意的,说是要搬来了,我看得过上一段时日。”
妙音想起孙鸣来,心中就有些不安,霍氏又忙宽慰着妙音:“妹妹就别多想了,事情也还没到那一步,总会有解决的法子,对不对。若真是遇见了,也是命里的安排。和气生财,妹妹也不用太计较了。”
霍氏的话让妙音稍许的安了心。只是霍氏也很繁忙,抽不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妙音。妙音带了小宝到后园子里玩耍。
袁家其他几个姑娘小子正凑在一处玩爆竹,小宝也屁颠屁颠的跑去了。妙音就坐在凉亭里也不跟过去,她有些害怕这些噼啪声。小宝和兄弟姐妹们玩得起劲,也忘了妙音的存在。
妙音有些孤零零的坐在那里,园中此时还是一片沉寂之色,鲜有鸀意。不过园中栽种的几株腊梅此刻正是盛开的时候,绽放出娇黄明媚的花朵,隐隐的带着一股暗香。
妙音站在腊梅树下看了一会儿花,正打算撇下小宝往回走时,却见袁家的四爷不知从何处走了来。妙音原本想着要回避的,想到或许他已经看见自己了吧,避之不及,只好正面迎上去。
袁浅先是一愣。心想怎么这么巧,不由得又露出几分欣喜之色来,恭恭敬敬的行了礼。
妙音连忙回了呆呆的站在那里,却不知说什么好。
还是袁浅先开了口:“没想到与孙姑娘能在此巧遇,还真是件幸事。”
妙音讪笑道:“这是袁家的院子,遇见四公子好像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袁浅干笑了两声,掩饰着有些尴尬的气氛:“孙姑娘说得很是。”
妙音实在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好。跟前这人,妙音只见过寥寥数面,话没有说到十句。实在做不出一副貌似很熟络的样子,与他谈笑风生。
正说要回屋去,哪知却见霍氏一头神色匆匆的走进了园子,见袁浅和妙音两人站在一处说话,脸上的神情又添了几分诧异,不过大事临头,她倒没那个心思去过问这些事。上来叫了袁浅就要走:“四叔,你大哥正找你呢。快快去吧。”
袁浅便问什么事,如此之急,霍氏说道:“宫里的那位老主子据说一早驾崩了。”
袁浅立马就愣住了,这的确是件天大的事。不知大哥找他商议什么事,不好耽搁,便匆匆而去。站在一旁的妙音也清楚的听见了,心想还真是件大事。皇帝驾崩,是不是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
这边老夫人的院子里正唱着热闹的戏文也连忙住了,家里的几位爷们都聚集到了当家作主的大爷袁渝房里议事。
霍氏觉得有些不安起来。虽然不是什么有爵之家,丈夫的官位也还轮不到进宫祭奠,但凭借着女人敏锐的直觉,感受到会有什么大事发生。丈夫跟着魏王做事,虽然有些她也不大懂得,不过若是牵扯到丈夫的前程,霍氏便觉得不可能那么一帆风顺。
袁渝吩咐了几个弟弟几句话,便匆匆往魏王府而去了
皇帝驾崩,或许不关乎老百姓什么事。该过日子的照样过。不外乎是大过年的不许设酒席,不许养伶人唱戏聚众娱乐活动而已。不过这几年天下并不怎么太平,再加上去年有些地方出现了不小的灾情,一时兵荒马乱。若是新皇登基,眼下的局势并不见得立马就能控制下来。更何况东宫里的太子殿下据说从未离过京,每日跟着翰林院的大学士读书而已,并没什么处理政务的经验。
五日之后,京中并没出现什么大事,普通百姓们依旧各自生活着。又过了两日,东宫太子祭坛,又祭奠了太庙,并宣布登基,执掌天下大事。改元德平,大行皇帝上谥号为弘毅,定庙号德宗。上太后徽号为圣慈。新皇登基,大赦天下,蠲免了湖广两地受灾地区的一应赋税。这些消息都是老赵从外面带回来的。自从袁家回来后,妙音便足不出户,整日在家抄写经文,研究那些她还生涩的医书。
妙音突然想起柯家的几个姐妹来,当初入宫做了太子妃的那位,当真就母仪天下,成为一国之母了。关于柯芸的容貌,妙音已经不大能回忆起来。心想柯家当真到了烈火烹油的地步了。想想有个做了皇后的胞姐,作为嫡亲妹子的柯兰,不用说前程也是一片锦绣。
赵家娘子和紫菀在下面议论着:“如今发生翻天覆地的大事,也不知我们爷几时能从长安回来。”
紫菀也答不上来,只好跟着说:“说是王爷派了重任,不过这里到长安听说不算很远,没准就要回来了。”
妙音正趴在炕桌前耐心的描着花样,听见两人的谈论,头也不抬的说:“这些话,你们每天都要说上好几遍,难道也不觉得心烦吗。他又不是小孩子呢,还要我们担心不成,该回来的时候总会回来。”
紫菀听说便上前来打趣着妙音:“姑娘难道就不想我们爷不成?我可不信。姑娘骗得了别人,可骗不了我。”
妙音闻言,立马抬头啐着紫菀:“又与你小蹄子何干。”
紫菀拍手笑道:“怎样,我说中了姑娘的心事,姑娘害羞了。”
妙音白了她一眼,继续埋头描着花样子,可手忍不住颤抖起来,似乎没法心平气和的好好的做一件事。滚落下来的墨珠将雪白的纸张弄脏了,妙音辛苦了将近一个时辰,看来又白费了。因此赌气的将纸揉成了团,就扔在了地下。
赵家娘子见了忍不住说了句:“哎呀,姑娘这是在糟蹋东西。这样雪白的好纸,如今要卖五六份银子一百张呢。”
妙音压根没有当回事。心里也在偷偷计算着商羿离家多久呢,是不是该回来。
一家子人正在苦苦等候时,快到傍晚时,柴安突然回来了。众人将他围住,七嘴八舌的问了好大一篇话。柴安只好回答道:“爷有事绊住了,让我先回来。又交办了两件事。”
等着大家询问完,妙音才将柴安叫到了别处,与他道:“爷知道京中的事了吗?”
柴安笑说:“怎么不知呢,就是因为这个才让小的立马赶回来。对了,爷还说他很好,让姑娘别担心。”
“我担心他做什么,又不是小孩子。你还去长安吗?”
柴安回道:“不去了,爷再有几天也要回来了。对了,爷让我带封信给王爷,不敢多耽搁,我便去了。”
“好的,路上小心。没事就早点回来。我让紫菀给你煮好吃的等着你。”
柴安爽朗的一笑便就出了门。
柴安走后,妙音心想筹划着,这两天有些冷,但愿不要下雪的好,不然路上又会给耽搁。不由得祈祷路上平安。突然又想起魏王妃让她帮忙抄写的经卷,竟才写了两卷多一点,数目远远的还不够呢。因此得强打着精神,不惧寒冷提笔书写。
紫菀端了一盅桂圆茶进来请妙音喝,妙音却道:“我喝不了,嘴巴里长了泡,想来是上火引起的。”又问:“大姐有没有呢?”
紫菀道:“大姐那里不缺,这是给姑娘的。”
“你喝吧,我就免了。”妙音摆摆手。也不让紫菀服侍,自己弯腰裁纸。因为天气冷的关系,砚台里的墨汁已经凝固在了一起,忙找了热水慢慢的化开。
妙音端坐在桌前提笔便写,因为要顾虑到书写是否好看,所以速度一直提不上来。好不容易坚持写了两段,妙音脑中闪现出孙家的字眼。心下正是慌乱,忙忙的叫了老赵来。
“老赵,我这里有一事要麻烦老赵去打听下。”
“请姑娘吩咐便是。”
“请帮我打探一下,住在铜锣巷的孙家是不是要买房子,或者有没有突然增添了许多人口,要搬家的迹象。”
老赵听得有些糊涂,孙姑娘她这是何故。
妙音笑道:“这事也不大,不过劳烦老赵了。别让孙家发现是我在打听就行。”
老赵只好应了个是,自己琢磨着去办。
紫菀后来和妙音说:“才姑娘说起什么孙家,我见姑娘那么上心,不知是不是姑娘的本家呢?”
妙音连忙掩饰:“不是,我不过听人提起过,个中有些纠结过往,想弄明白一件事而已。别胡乱猜测。”妙音的急于撇清,她可不想和孙家牵扯上半点的关系。
紫菀见妙音有些焦急,心想真是有些奇怪,明明如此关注,会没什么牵扯吗?
☆、第一百章醋劲
两日过后,商羿果然从长安赶了回来。到家甚至来不及坐下喝口茶,只匆匆的换了身干净的衣裳,便直奔王府而去。
“这样急匆匆的卖命,到底能捞到什么好处呢?”妙音嘀咕着,心想商羿现在心中第一要紧的是魏王的事吧,好不容易盼到他回来了,连句话也没说上。
紫菀走了进来,妙音道:“蘀我将抄写的经卷都收拾起来,我们一道也去王府看看。”
紫菀不知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