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道秘典-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了,我在上江听说苍风同时爱着两位美女,一位是法国美女,听说一直等了他八九年,还有一位是新结识的龙市美女,两人都是世间绝色,不分伯仲,当时听传言说这位最新结识的美女叫刘寒嫣,好像两人闹了矛盾,消失不见了。”十二长老有些不好意思的八卦道。

“呵呵,十二长老此次上江之行不虚呀。”大长老笑道。

“呵呵,看来再是奇才,这色欲一关也是难过呢。”三长老也笑道。

…。。
包括班禅在内,众长老都面带微笑打趣,一下让气氛轻松不少。

“那定时因为刘寒嫣,所以苍风才会有无法放下的忧虑。”九长长松了口气说道。

“九长老,待苍风不原再去看经时,带他到那湖去看看。”班禅说道。

“可是…。。”九长老有些犹豫。

“不必可是,一切按计划办就行。”班禅说完之后起身离去。

……。
苍风半阖双眼,入梦化身,自日出至日落,不曾动弹一下,一共阅书一千五百部,比之前翻看快了五倍,以这样的速度还要二十多天才能看完所有藏书。

回到住处的苍风仍感觉此法不甚如意,他决定明日以万物有情与化入梦化身共同施展,看是否能有新的突破。

苍风如此费心思考读书方法,不是因为藏书非得全部读完不可,虽然阁楼藏书非常全面,而且还有许多藏书应该属于孤本。

藏书固然珍贵,以苍风当下的心境,却没有那种全览而后快的欲望,他在寻求一种突破,一种自我的求索。

次日再入藏书阁楼,苍风盘坐蒲团上,微闭双目,一半神识去感应所有藏书,一半神识运转入梦化身,在此基础上化心神在有无为无为之间。

既然万物有灵,万物有情,那藏书也不会例外,苍风依照此宗旨,渐渐定下心神,慢慢感受。

此时的梦观众生再不是过去的梦观众生,在这种状态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大约二个小时时间,苍风终于与茫茫书海建立了联系,产生的共鸣。

那是一种十分微妙的状态,仿佛所有典籍都化作了大海中的水滴,又似一群孩童,各自诉说着自己的心事。

嗡嗡然,嘈嘈然,不辩所以,苍风再进一步使身心放松,进入无为,突然一切灵动在心间呈现,所有书籍的微妙世界各自独立与苍风建立联系,互不干扰,各自低声诉说。

余下的三万六千余部经书,不出半个小时全部汇集于苍风识海之中。

将这些经文铭记心中之后,苍风感觉一阵头晕,似是承受了一次重量级的意识冲击。

修习三个小时聚神灵光之后,元神衰弱的感受再完全去除,虽然这个过程比较危险,但苍风总算突破了。

这是元神修为的一种突破,神识与万物建立联系,可做的事情就太多了,其中奥妙,日后还要慢慢摸索。

元神恢复之后,他看到自己的元神灵体比之前大了一圈,看来这次尝试还是非常正确地。

苍风将神识再次外放,突然发现,阁楼中似有十三个神识也默默注视着他,苍风没有惊动他们,自己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自从他踏入布达拉宫,这些喇嘛的行为就比较古怪,虽然深意难猜,但总算没有坏心思。别人在观察他,他也同样在观察别人,只是双方都是无声无息,茶壶装饺子,各自心中有数。

苍风神识返回,将铭记的经文进行归纳整理,发现有百分之九十的内容都是重复,或是相似。

甚至还有不少经文内容完全相同,只是译本不同而已。

这些不同内容的经文字句,再进一步归纳,发现竟然很多都是铺垫,核心之处在于‘心’。

相比而言其中一部短小经文【心经】则最为核心。

而法门则是千奇百怪,无从说孰优孰劣,各有千伙。若与道宗经典相比对,其中涉及最多则是:心、法、悟、我、无、道。

心是心境,法是法门,悟是参悟,我是自身,无是非有非空,道即大道、天道。

虽然经文中多有提及佛、如来、净土,但这一切无非是道的化身,只是被不同的认识而命名而已。

心非心,非常心,若取大道,心的认识,心境的层次决定着最终成就。

法门万千,乃是出自心的感悟,由心寻道、证道的路径。是绝不可少的部分。法门总归来讲分为有为法和无为法。而无为法才是真正登陆大道大圆满的上乘门径。然而若无有为法,何谈无为法,有为法乃起步基础,不可或缺。

悟性,在修行方面是前进的工作,如是车辆等交通工具,好的车辆自然可以翻山越岭,跨越大的障碍,最终登陆彼岸天道,而普通车辆,则还未到彼岸时就已生命结束,何来彼岸天道。

我,是一个矛盾而统一的特殊体,以有为法求我,以无为法破我,我是起点也是终点,就好像画了一个大圆,无有起点,自不谈终点。所谓无我也是为我,所谓有我,也是无我。

无之一字,最难以名状,更似道教中的太上忘情,无非无,非实非虚。

道,这个你晓得,大家都在追求。但道的特征说法却最多,能证明的人都找不到,证明不了的人却总在喋喋不休。






第55章、狼狈为奸欲叛变,神识窥破身涉险
引言:世界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坏。

………………………………………………………………………………………………………。
没想这一归纳提炼,时间飞似流逝,至日落时方才归整到位,苍风随年轻喇嘛再次回到住处。

用餐、沐浴之后,苍风盘坐蒲团上,回味着元神之识的妙用,到现在已过去十二天时间,虽然一天只吃一顿,以他的修为倒没觉得饿,每天那非常充实,特别这三天来看书的总量超过了这些年看书的总和。

但至现在班禅还未见他,不知这活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切都搞的神神秘秘,正好晚上没事,不妨游览一下布达拉宫,来到这里还没时间到处看看。

苍风打定注意的游览,非是普通游客的游览,也非穿上夜行衣,飞檐走壁式的到处乱跑,他有了神识这秘器,没必要做愚笨的行动,布达拉宫高人多的是,怕是一出住处立刻就有人知晓,自己神出鬼没,反让人轻看。

神识无形无色,如同人的思绪,苍风神识外放,布达拉宫的一切渐渐映在识海之中,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比灵动,神识施展着梦观众生与万物有情,仿佛整个布达拉宫与他融为一体,几乎没有什么可以阻挡神识的察看。

苍风用神识观察到布达拉宫里,许多喇嘛或静修或读经,也用一些年轻喇嘛在看电视、睡觉。神识周游一圈,发现布达拉宫中有十三位喇嘛功力修为相当高深,在他神识靠近时都似有所察觉,但又不是非常明确具体。

十三位喇嘛中有九位他认识,其中八位是给他讲过经的老喇嘛,另一位是去上江和他交接卫经锋的格勒巴尼。

他没想到在十三位修为高深的喇嘛中竟然有位年轻喇嘛,年纪才二十余岁,根据经典中记录,这位年轻喇嘛应该是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

苍风对密宗格鲁派中两大领袖人物班禅额尔德尼与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不以为然。密宗宗旨为今生成佛,所有功法以求最快,甚至有些功法不管不顾世间道德、法律。灵童为何一直转世重生?不舍尘世?任何理由在这宗旨面前都非常苍白。

经书中曾对这两位领袖的转世灵童有详细记录,其中包括如何甄别灵童,苍风看完之后心中已经了然一切,这其中更多与政治因素相关。很多任转世灵童的修为并不高深,密宗中虹化修士有很多,但其中两大领袖的转世灵童,似乎极少有虹化飞升的。

以苍风当下的能力,查看布达拉宫,使用天眼通术也可以做到,在这十多天里,苍风一直不曾懈怠,每晚回到住处,必将天道技典中所有法术修习一遍,或许因为心境的提升,也或许因为藏经阁楼中有相关经典记述具体修炼方法,无论如何,苍风现在也可以视远近、微小等同吃饭喝水。

只不过天眼通术无法像神识周游那样灵动、鲜活。打个比方,一个是看电视,一个是亲身经历,效果不可同日而语。

但神识外放也有不足之处,以他现在的修为,神识也只过察看方圆五六里内的事物,再远就力有未逮了。

苍风自从悟透天眼通术的远观妙用后,便曾察寻过刘寒嫣,但是茫茫世界中却无有她一分踪迹,仿佛刘寒嫣的一切被某种原因给完全隔绝了。

并非他天眼通术不好使,他以天眼通术可以突然上江的一切,足够证明苍风的天眼通术修为有成。

佛教讲五眼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这三通苍风已初有所成。天耳通也是近几日刚刚参悟透。

天眼通术中包括: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苍风目前也只参悟透肉眼、天眼而已,其他三眼虽然明白其功能,但还未触及根本。

肉眼,是指视觉上的功能,普通眼睛可看视线内事物,而天眼通中肉眼通是指可以像普通眼睛一样视远、近、大、小等,看到的一切如同普通眼睛的感应是一样的。

天眼,则可看透普通肉眼看不到的东西,比如灵气、道力等等,这方面苍风在上江就曾参悟透。

慧眼,对于诸法实相已经完全明白,这就是慧眼,已经不再受到外相的干扰与朿缚。

法眼,看透一切法相根源,众多法门可无师自通。

佛眼,洞悉一切,如事物,如法相,如因果,如过去、未来等等一切。

天耳通中有项声闻通,他在听老喇嘛讲经的时候,似乎在那一刻就已无师自通了,但那时的他尚未觉察,只是后来查看众多经典时方明白是怎么回事。

他心通,在苍风刚触及大道时便拥有了移情共扉和他心通的异能。

宿命通,可知一切因果,前生今世一切种种。

漏尽通,了却一切因果、报应,修为圆满。前五通可苦修做到,但此通却要心境足够才能证悟。

……

苍风的神识周游布达拉宫时,十三位修为高深的喇嘛似有所感,却又不知所以,这与苍风自悟的法门有关,普通的神识周游只是以元神思觉遥感,而苍风却在此基础上加入了梦化众生与万物有情。

普通修士神识外放,与天眼通很类似,便苍风的神识外放却可与周围天地万物合而为一,所以十三拉修为高深的喇嘛虽有所感,却不明所以,这是根本的区别,苍风之所以敢如此做,当然对密宗的神识修炼法门比较了解,相信自己的神识别人无法察觉具体,若再加以时日,自己的元神修为再有精进,怕是凡间修士再不可能会有感觉。

正当苍风以神识察看布达拉宫时,忽然感觉到二股神识也在布达拉宫周游察看。这两股神识比之刚刚看到的那十三拉喇嘛要高明许多,若非苍风自悟法门可与天地合一,这股神识应该难以发现。

苍风小心翼翼顺着神识来路追踪过去,发现神识竟然来自天空。布达拉宫上空正有一朵浮云,表面看起来无有异常,但随着苍风神识的靠近,发现此朵浮云乃是以法力凝聚而成。

浮去之上站立两人,一人是年纪七十多岁的喇嘛,另一人样貌颇为古怪,似僧非僧、似道非道,像是来自异域的修士,年纪有五十几岁。

“罗增嘉措,是否都已准备就绪?”

“呵呵,这般小事,当然已全部到位,只等一个月后按计划发动即可。”

“可否要我助你一臂之力?”

“多谢归一上人好意,暂时尚不需要。”

“难道还要像四年前那样,不痛不痒的来几下?那没什么意义,那样做你依然控制不了整个藏区,而且还得再次跑到美国避难,要我说要干就干大的。”

“四年前只是小小试探一下,今次才是真正行动,这次运来的武器远超当年万倍,而且我的弟子已渡化十五万信徒,到时只要上人付诸你的行动计划,我这里还不是如探囊取物,自然手到擒来,哈哈哈哈。”

“布达拉宫里可有班禅和十二位修为不错的长老,你可有把握?”

“确吉杰布小儿,还未与前世修为完全融合,不足为虑,至于他们十三人的联手,我这里已有对策,上人到时就等着看戏吧。”

“嗯,既然你已安排好,我就不过问了。”

“上人难道真有把握颠覆龙国政权?到现在我都无法想透。”

“哈哈哈哈,罗增嘉措,你玩的都是小儿的玩意,哪能和我比,我苦心经营上百年,岂是你所能知。”

“是是,上人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一定能大奏其功。”

“放心吧,到了那天,藏区、青海归你,我定不食言。嗯?……”

“上人?……。”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回去好好依计划行事,我也回了,注意在这段日子里要低调、保密。”

“是,是,一切按上人吩咐。”

言毕两人各驾云头离去。

苍风在室内惊出一身冷汗。

苍风与高空处水汽、空气相融合,听到二人谈话内容,只就前两句就已明确此二人身份。罗增嘉措即是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他和身份还是七十年前被国民政府审批通过,所以行为一直与现在的龙国政权不合,而且举行过多次叛乱。

因为国际关系的复杂,罗增嘉措一直政治。避难在美国,没想到今次又要搞叛乱,而且规模远超之前的任何一次。

罗增嘉措打着佛祖的口号,习炼着密宗的法门,干的却是让人不齿的事情,被他迷惑的信徒跟着他叛乱后,哪个落得好下肠?而且还害惨了更多人。

这岂是佛祖信条?岂是慈悲心肠?纯粹成了别人手中的工具,还整天自以为有所得。

至于归一宗的归一上人,苍风算是首次遇到,归一宗是个神秘的门派,而且绝非正道中人,从记忆中的洞府就能知道一二。

没想到罗增嘉措为了私利,竟然与归一上人合谋造反,而且归一上人的阴谋更大,真不知归一上人凭借什么,才会如此有把握。

苍风本来一直小心翼翼,只是让神识躲在一旁悄悄去听,而不改去看,这是两种功能,一个是间接的感觉,一个直接的窥视。苍风最后忍不住想以天人合一的状态去窥视一下归一上人是何具体模样。

没想到刚一窥视,立刻被归一上人发觉,若非苍风神识退的快,退的隐蔽,很可能今天小命不保。

从归一上人传来的威压来讲,远不是布达拉宫中十三位喇嘛能敌。自己在他面前如同蚂蚁与大象。

这归一上人到底是人还是仙佛?应当不是凡间中修士。

不过即便是那一瞬间的窥视,苍风也看清了归一上人的面容、装扮。

归一上人样貌绝非龙国中人,也非世界其他国家人种,似是很多人种的糅合,仔细想想又不是。

归一上人肤色说黄不黄,说黑不黑,说白不白,说棕不棕,非常诡异。

全身罩在一张黑袍之中,两只眼睛似是无底的黑洞,透射着妖异、邪恶、狂魔样的光芒。

苍风与空气、水汽融合的神识被归一上人一瞄,似是神识不能控制,处于一种莫名狂暴的边沿。若非即时退避,苍风神识肯定要与周围空气、水汽脱离合而为一的状态。

到那时,苍风神识想跑都没地方跑,只要顺着神识找来,他的真身自然无处可藏,对上这样的高手,苍风有种无力可敌的感觉。







第56章、拉姆拉措显灵迹,空余悲伤作凡生
引言:你修的路,别人只是偶尔走过,别人的路才成就了你的方便。

…………………………………………………………………………………………………

苍风不明白达。赖喇嘛十四世为什么这么愚蠢,竟然与狼为伍,竟不知最后连骨头渣滓都不会剩下。

或许一切都是欲望的缘故,罗增嘉措已经被自己的欲望遮盖了双眼,在他的心中只要能控制藏区,一切都值得,却不知道,自己所作所为,到了最后,只是成全了别人,而毁灭了自己。为他人做嫁衣,自己还茫然不知。

真是可怜又可恨的人呢。

……

第二天一早,年轻喇嘛又要领着苍风去藏经阁楼,苍风因心中有事,想要见班禅,年轻喇嘛再次回转,带来的是一位年约六十多岁的老喇嘛,老喇嘛名叫仁波切,只字未提班禅的事情,只是说带他去浏览一处风景,苍风只得将心事放下,跟着老喇嘛出发。

仁波切苍风认识,是昨晚神识周游布达拉宫时,曾经看到的十三位修为高深的喇嘛之一。

同去的共两辆汽车,六名喇嘛。

苍风与老喇嘛仁波切同乘一车,但上车后却一直闭目养神,倒时旁边的一位年轻喇嘛与苍风聊的挺热火。

年轻喇嘛名叫嘉措,二十多岁,是位土生土长的藏民,六岁时就进入布达拉宫修行,对外面的世界非常好奇,听说苍风来自上江,就一直在追问上江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苍风来到布达拉宫没两天已掌握藏语,与本地藏民交流基本无碍。

车子在山路上绕来绕去,盘山公路如同九曲回肠,似是牵在大山之间的丝带,直到傍晚时分两辆车才来到一个叫加查的小县城。

加查县城虽然不大,如同平原的一座小镇,建设得倒是非常不错,因为地势较高,所以风清云淡,溪清草肥,好像是处较为现代化的世外桃源。

几人吃过晚饭,就住在镇上一所小宾馆,因为加查县是有名的旅游景点,宾馆、饭店倒是不缺少。

半夜修炼过后,苍风一时间睡不着,一个人来到宾馆阳台上,望着加查的夜空,天空非常纯净,没有一丝云气,一轮下弦月挂在黑空,还有满天闪烁的星辰,仿佛伸手就可摘到。

天空如此的美丽,苍风一时情起,想着若是刘寒嫣在身边多好,来西藏这些天里,他每吃到藏菜就特别留意做法,特别是今日晚餐时间,他还特意请教了饭店里的厨师。

回想着往日与刘寒嫣在一起的日子,多么悠闲,他来兴趣时,还常下厨做上几道拿手菜,刘寒嫣总是吃的津津有味,赞不绝口,脸上尽是幸福的微笑。

他来到西藏这些日子里,潜意识里把吃过的藏菜学会,他自己都没有觉察,那是因为他下意识中,还想着有天能与刘寒嫣再次聚在一起,他去下厨,把学到的新菜奉上,看着她幸福的吃相,心底里是多么甜蜜。

这些日子参悟佛经,虽然已有大成,对情不再刻意,但却难以真正忘记。

而夜空,更是让感情的大门开启,心中的思念一发而不收拾。

唉,真正做到出离尘世,是多么的困难和不舍。

不知刘寒嫣是否也在遥望着夜色中半圆的月亮和闪闪的星辰。

她六月十三日悄然离去,而现在已是七月十三日凌晨,整整一个月时间,依旧杳无音讯,那半个月亮,似乎正在暗示着另一半的隐藏。

……

次日一早,六人再次启程,车子开了近一个小时,前面再无道路可行,几人弃车,背上行囊,翻山越岭,又走了两个小时,来到山顶,一座白墙金顶名叫‘达布扎仓’的小寺庙屹立山颠,这座小寺庙已有600多年历史,属于黄教格鲁派。

六人在这里稍稍休息,喝口茶水,与等待多时的二十多位喇嘛一起出发。

又过二个多小时,终于来到一处湖泊,叫嘉措的年轻喇嘛告诉苍风这里就是拉姆拉措,

“佛说如意的自然本相,就是圣洁的“白。玛美朵(莲花)。当莲花在大地上盛开,“如意之宝”便要降临了……”

苍风在经典里看到过拉姆拉措的介绍,每次班禅的转世灵童鉴别,都要来到这里寻求佛祖的指点。

主持仪式的喇嘛会在虔心祷告后从湖面上得到启示。

因为之前对转世灵童的说法有些不敢苟同,所以对拉姆拉措是否能给以启示,也有点半信半疑。

拉姆拉措的美丽是独有的,这点不因观点而改变,周围群山围绕,蔚蓝的天空映在清澈的湖水里,有种说不出的美丽、出尘,似乎真有着某种灵动。

因为正值夏季。周围群山青翠一片,与山底的翠蓝的湖面,形成一幅美丽绝伦的画卷,使人能产生膜拜的情绪。

看到拉姆拉措,苍风想到了玛丽娜的眼睛,也许用拉姆拉措形容才更为贴切。

拉姆拉措的美丽,一尘不染,安静的仿若赏花的处子,让人一看到它就忘记了凡尘的喧闹。

苍风在观赏拉姆拉措风景的时候,二十多岁喇嘛,已经将随身带来的器物拿了出来,首先点燃自备的一堆干柴,然后点燃香烛,仁波切带领其他喇嘛一起诵读经文。

经文诵读了近二十分钟,然后除了干柴燃烧的噼里啪啦轻响,一切归于沉寂。

苍风知道仁波切在虔心祷告,无论信不信,他都要仔细体会这个过程,转世灵童这么多次,而今天又把苍风带来,相信应该不只是空穴来风。

苍风将梦观众生与万物有情同时施展,与周围几里的湖水合而为一。

本来静寂的湖水,仿佛在这一时刻注入了生命,又似这湖水打开了另一个时空的大门,从另一个时空中涌来一些不知名的能量。

苍风感觉到湖水在注视着他们这一行人,并且特别关注了仁波切老喇嘛,还有他。

不多时,苍风感觉到湖面上水汽升腾,确切来讲应该不是水汽,而是类似水汽的某种能量,形成的水汽有一亩田大小,里面具体又有什么变化,以苍风现在的天人合一的状态也无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