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鬼面将军宠娇娘-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安侯府崇安堂。
  宁如玉也得知了二皇子被罚回去闭门思过一事,想起前段时间他针对霍远行的那些行径,如今落到这步田地,也是他活该,她禁不住要拍手称快。
  “遇到什么事了这么高兴?天上掉银子了吗?”霍远行一进门就看到宁如玉一脸的笑意,欢欢喜喜的模样,心情十分好,忍不住就开口打趣她。
  “有一件比捡到银子还开心的事情。二皇子被景宣帝处罚了,可不就是比捡到银子还高兴吗?”宁如玉眉飞色舞的道。
  霍远行看她这副模样,怎么看怎么有一副幸灾乐祸的味道,果然不能得罪女人,女人的心眼儿可比针尖都小。
  宁如玉起身拉着他在一旁的位置上坐下,笑眯眯的看着他,那打量着他的眼神,怎么看怎么诡异,好像是在研究他似的。
  霍远行先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轻轻咳嗽一声道:“婷婷,你有什么话就直说,不要用这种眼神看着我,我觉得有点吓人。”
  宁如玉便稍微收了收打量他的目光,挽着他的胳膊道:“二皇子会这么倒霉,是不是你干的呀?”
  咳,咳咳咳!
  霍远行端着茶杯喝水,听到宁如玉的问话,被茶水呛得猛地咳嗽了几声,好容易才平复下来,诧异的看着她道:“你怎么会这么认为?是谁跟你说了什么吗?”
  “没有没有?”宁如玉摆了摆手,“没有人跟我说什么,我就是胡乱猜的,之前二皇子那么对你,让你回来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实在太过分了,我就猜想他如今这么倒霉,是不是你在背地里做了什么?”
  依照宁如玉对霍远行的了解,这完全是有可能的,霍远行可不是好欺负的人,二皇子干的那些事,早就得罪了不少人,霍远行完全有可能在里面掺一脚。
  宁如玉却不知道,她的这种猜测,虽然没有猜中事实,却也□□不离十了。
  然而霍远行却不愿意承认,伸出食指轻戳了一下她的额头,“你脑袋瓜子里一天到晚在想些什么?你的夫君是这样的人吗?”
  宁如玉好想点头,在心里默默的道,你就是这样的人啊。不过最后她也没有把这句话说出来。
  “二皇子会被处罚,那是因为他自己多行不义必自毙,关我什么事啊。”霍远行一点儿也不想承认他在这件事里面干了些什么,有些事情没必要让宁如玉知道,免得她担心。
  “好吧,这都是二皇子自己咎由自取。”宁如玉总算相信了他的话——这个结果就是二皇子自己造成的。
  “本来就是。”霍远行一本正经的道,完全看不出来他有所隐瞒,演技真是好的不得了。
  宁如玉也没有再纠结这件事,而是问起其他的事来,“听说皇上身体很不好,似乎病情又重了?”
  霍远行道:“皇上的病会加重,都是让二皇子气的,沈贵妃如今也不能再去乾元殿了,换了如嫔在伺候。”
  如嫔没有孩子,是景宣帝比较喜欢的妃子之一。
  “上回你说写了信给师傅,有回信了吗?”宁如玉会这么关心这些事,倒不是说她有多么关心景宣帝的病情,而是觉得自从他病了以后,朝廷像是没有了主心骨,连拿主意的人都没有了,到处混乱成一团,各种消息到处乱飞,搞得人心惶惶的,而且他还没有立储君,万一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到时候为了那个位置,几个皇子争来争去,头破血流,受苦的还是百姓,所以她希望他能够尽快好起来,再坚持一下,哪怕真的坚持不下去了,还是从众皇子里选出一个可靠的储君才好,那样才是社稷之福,百姓之福。
  霍远行神色有些沉重,道:“师傅前几日回到信给我,已经在赶回来的路上,再过几日应该就能回京了。”
  “那就好了,师傅回来应该就有法子救皇上了吧。”宁如玉对霍远行的师傅很有信心。
  霍远行却不如宁如玉乐观,“这个不好说,得等师傅回来了才知道,皇上已经派了五皇子去接师傅了。”
  但愿一切顺利吧。
  翌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天气很好,没有下雪,晋都城里到处张灯结彩,街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热闹非凡,喜气洋洋。
  去年的元宵节霍远行带兵在西南打仗,今年终于有空在家陪宁如玉了。
  武安侯府里,霍远行让下人做了一些样式精巧的花灯挂在大门口和回廊上,各式各样的花灯美轮美奂,晚上点燃花灯,回廊里亮成一片,一直延伸到院子里,一片红红火火,金光灿灿。
  厨房里煮了汤圆,个大饱满,皮薄馅多,馅是由芝麻、花生、红糖、红枣等物做成,又甜又香,非常好吃。
  一家人围坐在桌子边吃汤圆,下人做汤圆的时候在某一个汤圆里放了一枚铜钱,一大锅的汤圆分成好几碗,每人一碗,谁要是吃到了有铜钱的汤圆来年运气就会很好,顺顺利利一整年。
  大家坐着吃汤圆,霍远行用勺子舀了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汤圆,一口咬下去,牙齿被磕了一下,顿时一愣,张嘴吐出来一枚铜钱来。
  “哈哈,铜钱在你那里。”老夫人姜氏笑道:“来年运气肯定好。”
  霍远行手里拿着铜钱,把玩了一下,笑道:“还是祖母疼我。”
  对面坐着的霍远诚,低头默默吃着汤圆,一句话也没说,只他身旁的福哥儿年岁还小,不懂这些,天真地道:“为什么吃到铜钱就会运气好?”
  “小孩子,吃你的汤圆,问这么多干嘛?吃完了赶紧回去写字。”霍远诚斥道。
  福哥儿缩了缩脖子,再不敢说话,低头默默吃汤圆去了。
  宁如玉扫了一眼霍远诚脸上的表情,再一看老夫人姜氏那喜滋滋的模样,猜到霍远行能吃到那一枚铜钱,肯定是老夫人姜氏故意安排好的,老夫人确实很疼爱霍远行,不过霍远行为这个家付出得也多。
  吃过汤圆,在陪着老夫人姜氏坐了一会儿,说了说话,就各种回房了。
  元宵节府中一样有日常事务要处理,霍远行体恤宁如玉怀了身孕辛苦,亲自帮她分担管家的重任,她也乐得清闲。
  今日宁如玉跟着丫鬟们又学着做了一双小孩子的虎头鞋,黄色的鞋面上绣着两只老虎耳朵,一只鼻子,一张嘴,虎头虎脑地十分可爱。
  “夫人做的这双虎头鞋好可爱,比我们做的都好。”红珠拿着虎头鞋左看右看舍不得放手,她还没做过这么好看的虎头鞋呢,虽说宁如玉是跟她们学着做,老虎的样子可比她们做得还可爱,真是心灵手巧。
  碧莲打趣她道:“那是因为你做的时候都是照着老样子做不动脑子,而夫人做的这个虎头鞋是夫人亲手画的样子,当然比你的做得好。”
  “所以我承认我没有夫人聪明手巧。”红珠也不恼,立马就承认了自己跟宁如玉的差距,模样认真极了,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这时霍远行处理完了事情从外面进来,脱下身上的狐裘披风交给碧荷,走到宁如玉身边的榻上坐下,丫鬟送了热茶上来,宁如玉起身把茶接过去,递到他的手上。
  丫鬟们都退了出去,霍远行喝了茶,看到案几上放着的虎头鞋,虎头虎脑的样子很可爱,伸手拿起来看了看,“这鞋子做得好,谁做的啊?”
  “你猜?”宁如玉偏头看他,眼眸中透出狡黠的光芒。
  霍远行伸手拉住她的手,看着她道:“是你做的?”
  “你前两日明明就看到我画老虎的样子了,你还问?”宁如玉朝他撇了撇嘴。
  霍远行伸手去摸她的肚子,宁如玉佯装生气的模样拍开他的手,不要他摸,霍远行轻笑出声,敏捷地躲过她拍打的手,反而一把抓住了她的手,大手握住小手,一起贴在了她的肚子上。
  “我感觉你肚子好像又大了许多。”霍远行摸了摸道。
  宁如玉嫌弃地瞥了他一眼,“你每天都摸,你就知道今天比昨天长大了许多?”
  “我说真的。”霍远行又在她的肚子上摸了几下,“你有没有发现,你的肚子比其他孕妇的肚子要大,你这个样子该不会是怀的双胞胎吧?赶紧的,让我给你把把脉?”
  “你确定我肚子里怀的是双胞胎比别人的肚子大,而不是因为这个冬天我吃得太多,被你养得太好,长得太多的肉,再加上怀孕,才肚子变得大了些?”宁如玉嘴上这么说,心里还是很期待,要是真的怀的是双胞胎那就好了,最好是一男一女,凑成一个好字,那就更好了。
  “你是长肉了,还是孩子长大了,我能不知道,你快把手给我把把脉,我给你检查一下。”霍远行一本正经地道。
  宁如玉将信将疑地把手伸了过去,霍远行手搭上她的手腕,凝神给她把脉,过了一会儿,霍远行又从左手换到右手,微微蹙着眉头,看得宁如玉一阵紧张。
  “怎么样?”宁如玉紧张地吞咽了一口。
  霍远行抬眼看她,脸上是似笑非笑的表情,缓缓地道:“好像真的是双胞胎。”
  “你,你确定吗?”宁如玉简直不敢相信,话都说不顺畅了,险些咬到舌头。
  霍远行点了点头,“我确定。”
  “这,这……”宁如玉吃惊不已,低头看自己的肚子,左看右看,好像是比一般怀孕的妇人肚子大,居然怀的是双胞胎,简直太神奇了。
  宁如玉怀了身孕之后,霍远行时不时也给她把一把脉,好确定她身体健康,只是她的月份小,霍远行也就没往她怀的是双胞胎的方面想,再加上他学的医术不是妇科方向,不是很擅长妇人怀孕这一块,之前他也就没有看出来她是怀的双胞胎,只是觉得她肚子比平常的孕妇大一些而已,是今日觉得大得有点多,才忽然想到这个上面,没曾想一把脉,还真是怀的双胞胎。
  怀了双胞胎是大喜事,这下可高兴了,今日又是元宵节,真正是喜气盈门。
  宁如玉让人去告诉了老夫人姜氏一声,老夫人一听,笑得合不拢嘴,拍手直笑好,道:“早上明宗吃到带铜钱的元宵,我就说他今年运气一定好,看吧看吧,这才几个时辰,她媳妇儿就诊断出怀的是双胞胎,这就是喜事好运气啊,今年明宗一定会顺顺利利,逢凶化吉,吉祥如意的。”
  “恭喜老夫人,贺喜老夫人。”丫鬟们都向老夫人道喜。
  “快去开我的库房,给明宗媳妇儿送些补品啊,吃的啊,用的啊过去,她现在怀的可是双胞胎,马虎不得,要多补补,多补补才好。”说着老夫人又忍不住欢喜地笑起来,眉梢眼角都洋溢着喜悦之色。
  宁如玉怀的是双胞胎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武安侯府,当消息传到大房那边,唐姨娘正在陪着霍远诚说话,想求他晚上带她出门去逛元宵灯会。
  得知宁如玉怀的是双胞胎,唐姨娘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她跟了霍远诚那么多年,也就只生了福哥儿一个孩子,这宁如玉嫁进武安侯府才一年,一怀孕就怀双胞胎,真是同人不同命,福气都让她占完了。
  唐氏看到霍远诚脸上的表情不好看,忍不住就说了几句酸话,“怀孕就怀孕,双胞胎了不起啊,有什么好得意的,还在整个府里到处宣扬,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无聊!”
  “你闭嘴!吵死了!”霍远诚心烦得很,噌地站起身来走了出去。
  “爷,爷……”唐姨娘连连叫了好几声,但是霍远诚都聪耳不闻,唐姨娘委屈得红了眼眶。
  走到外面回廊上,被冷风一吹,霍远诚烦躁的心情更郁郁了,回想这几年的日子,自从姜婉玉死了之后,他就没有顺畅过,先是四皇子被禁足,到现在都没放出来,然后他在衙门里坐冷板凳,一直不受周围同僚的待见,再接着就是母亲唐氏生病,一病病了几个月不见好,他不得不府里庄子上两头跑,前些日子好不容易搭上了二皇子,以为终于可以翻身了,哪知道二皇子也是倒霉,还没风光两天就出了事,现在也落得一个闭门思过的下场,真真是没有运气!他一下子茫然起来,不知道该怎么走下去,以后到底该何去何从呢?
  ……
  用过晚膳,时间尚早,霍远行又陪着宁如玉喝了消食茶,坐了一会儿,管事来回禀说马车已经准备好了,霍远行才带着宁如玉出门去,坐上马车到街上去看元宵灯会。
  到了街上,马车在街头的入口处找了个宽敞的位置停下,霍远行扶着宁如玉下了马车,身后是丫鬟婆子侍卫,一行好些人往前面走。
  街上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沿街有各种小摊在叫卖,还有耍杂耍的,卖灯笼的,猜灯谜的,写春联的,各式各样,应有尽有。
  去年腊月里晋都城西城区以及周边郊区有不少人受了灾,没想到元宵节灯会依旧这么热闹,沿街挂着的各种样式的灯笼汇成了一条长长的灯火之龙,人人脸上都是喜悦的笑容,一点儿也看不出来受灾的景象,当真是太平盛世呢!
  “我们去前面看看。”霍远行牵着宁如玉的手,小心护在她的身侧,以免她被过路的行人撞到。
  两人很快到了猜灯谜的摊子前面,霍远行抬手指向最上面那个琉璃如意吉祥灯道:“我争取把那个灯笼赢给你。”
  宁如玉一看到那个琉璃如意吉祥灯,就想起去年的这个时候,当时霍远行不在她身边,时候肯定听碧荷说过当日的危险情形,所以今日他才想要赢一盏琉璃如意吉祥灯给她。
  宁如玉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高兴地道:“好啊。”                        
  作者有话要说:  以前的女主老是怀不上,这本的女主是一次抱俩,挺好挺好,但是有点儿小纠结,是两个儿子好?还是两个女儿好?还是一儿一女凑个“好”字好?
  留言发红包,没人都有哦~~~


☆、第182章三更

  宁如玉手里提着霍远行猜灯谜赢来的琉璃如意吉祥灯笼; 高兴的笑得嘴都合不拢。
  “你真是太厉害了; 那灯谜的谜面才出来; 你马上就说出正确的谜底了; 我当时看到那谜面; 还没反应过来那是个什么东西呢; 完全就是一脸懵逼状态。”宁如玉很好奇霍远行是如何猜到谜底的; 那么偏门的一个谜面,太考验人了。
  “那个涉及到行军布阵打仗的内容; 你平常接触不到,所以猜不到; 我在军营里待了那么多年要是都不知道; 那才是白历练了一场。”霍远行一点儿也不觉得猜个灯谜有多厉害; 那个灯谜不过是他擅长的内容罢了; 要是换成考其他的内容; 他也不一定就知道,能赢这个灯笼不过是他运气好。
  街道两边的灯火璀璨; 两个人手牵手往其他地方去; 宁如玉看到街边有卖豆腐脑的摊子,舔了舔嘴唇想吃。
  “我有点儿饿了。”宁如玉眼望着豆腐脑摊子,旁边还有卖烤肉串的摊子; 香辣味的羊肉串,闻起来就流口水。
  霍远行顺着宁如玉的视线看过去,见摊子前面围了不少人,都等着吃豆腐脑和烤肉串儿; 生意十分红火,只是这个味道闻起来香,东西不一定做得干净,就道:“你怀着身孕不能随便吃外面的东西,万一做得不干净吃坏了肚子怎么办?你要想吃我们就去醉仙楼,那你的厨子做的肯定比他们做的好吃。”
  在外面吃这种小吃摊,不过就是为了尝个味道,吃一个气氛,因为大家都吃,就想去凑个热闹。
  不过想想自己肚子里两个宝宝,宁如玉再想要吃也只能忍了,毕竟孩子事大,吃东西事小。
  “那我们就去醉仙楼吧。”宁如玉把视线从小吃摊上收回来,接受了霍远行的提议,两个人就往醉仙楼去。
  刚走出去没多远,迎面碰到朱思琪和徐崇灏,两人也是一起出来逛元宵灯会。
  “如玉,你手上这盏花灯好漂亮啊。”朱思琪手上原本提着一盏花灯,但是一看到宁如玉手里的琉璃如意吉祥花灯顿时眼前一亮,跑上前盯着花灯看了又看,又把自己的花灯跟宁如玉的花灯比了比,瘪了瘪嘴,嫌弃地道:“之前我还觉得我这盏花灯够好看的了,现在跟你的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太叫人伤心了。”
  朱思琪的模样夸张得很,好像真的很讨厌她手上的花灯似的,可是宁如玉看她把花灯牢牢提在手里,时不时还瞟一眼旁边站着的徐崇灏,就知道她其实喜欢得紧,哪里有半分嫌弃的影子。
  “好啦,你这个花灯也是很不错啊,样式也很新颖,色彩又十分绚烂,提在手里光彩夺目,非常好看呢!”宁如玉适时地夸上几句,免得徐崇灏送给朱思琪的花灯继续被嫌弃,也成功化解了徐崇灏的尴尬,让他不至于那么可怜。
  “如玉,你说的是真的吗?你真的觉得这个花灯好看?”朱思琪似乎还不放心,拉着宁如玉的手追问道。
  宁如玉笑道:“当然好看啊,这肯定是灏表哥送给你的吧?这么好看的花灯你还嫌弃,要不把你的送给我吧!”说着就要动手去抢她的花灯。
  朱思琪赶忙把花灯藏到身后去,用手拦着宁如玉,急急忙忙的道:“还是算了吧,你已经有一盏花灯了,那么好看,就不要抢我的了吧。”
  宁如玉抿嘴一笑,就知道她刚才说的那一番话口不对心,明明就喜欢得紧,还要傻兮兮地说反话,也是太在乎的缘故吧,现在被她一逗,一下子就露馅了,可见她是真的喜欢,这让刚才一直紧绷着一张脸的徐崇灏,嘴角边也露出一抹笑来,只要她喜欢,他也就放心了。
  两个女人凑在一块儿就有说不完的话,宁如玉邀请朱思琪和徐崇灏跟他们一起去醉仙楼吃东西。
  朱思琪当然欣然前往,徐崇灏当然也是朱思琪走哪儿她就走哪儿,反正今晚上他就是她的跟班加保镖,完全听她指挥。
  两个女人走在前面,叽叽喳喳的说着感兴趣的话题,两个男人则安静的并排走在后面,负责保卫他们的安全。
  很快就到了醉仙楼,小二领着他们到二楼包厢。
  宁如玉点了几道招牌菜,又让朱思琪点,朱思琪也点了两道自己喜欢吃的菜。至于两个男人,没人问他们意见,显得有些可怜。
  倒是店小二十分懂得做生意,主动问两个男人想吃什么?
  两个男人本来就是陪自己女人来吃东西的,霍远行看了看她们点的菜品没什么问题,就说不要了,徐崇灏也是一样。
  店小二退了下去,包厢里只听见宁如玉和朱思琪说话的声音,霍远行和徐崇灏都一脸平静地默默喝茶。
  菜很快就送了上来,有宁如玉喜欢吃的糖醋里脊,一个人就消灭了半盘子,又吃了好几块烤鸭,霍远行看她吃这么多肉,举起筷子给她夹了几筷子青菜,要给她盛了一碗汤。
  “不要光吃肉,吃点青菜,再把这碗汤喝了。”霍远行道。
  宁如玉冲他笑了笑,道了一声谢,听话的把碗里的青菜吃了,又把汤也喝了,吃得心满意足。
  “真好吃。”宁如玉放下手中的碗筷,眼睛还盯着桌上的麻辣鱼,本来还想再吃两筷,无奈肚子太小已经装不下了,不得已只好放弃。
  朱思琪也吃得很开心,被麻辣鱼拿得直喘气,徐崇灏倒了一杯茶水给她,温声道:“慢点吃,又没人给你抢。”
  “不是,是太好吃了,差点把舌头都要吞下去。”朱思琪说完俏皮地吐了吐舌头,举起筷子又夹了两大块麻辣鱼吃起来,又麻又辣吃得不亦乐乎。
  等到吃完已经是半个多时辰之后,天空又开始纷纷扬扬的下起雪来,陆陆续续已经有人往家回,再晚一点说不定要下大雪。
  宁如玉和朱思琪还没玩够,但是时候确实不早了,两人约定了过几天再见,就互相告辞离开了。
  霍远行扶着宁如玉上马车,宁如玉回头给朱思琪挥手再见,“我先走了,记得来府里玩。”
  “好,我过两天就去看你。”朱思琪笑着答应道。
  马车开始驶动,渐渐远去。
  徐崇灏伸手牵起朱思琪的手,温暖的掌心包裹着她略微冰凉的小手,嘴角微微往上勾起,露出一抹笑来,温和的道:“走吧,我送你回家。”
  长夜漫漫,以后两个要走的路还有更长。
  ……
  当天夜里,宁如玉和霍远行回到武安侯府,两人都有些累了,就简单洗漱了一下上床睡了。
  也不知道睡了有多久,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
  宁如玉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烦躁地咕哝了一句,“天都还没亮,是谁在外面吵?”
  霍远行安抚的拍拍她的背,柔声道:“你睡吧,我出去看看究竟是什么事?”
  宁如玉“唔”了一声,翻个身又睡了。
  霍远行下了床,在架子上取了一件外袍穿上,大步走出去。
  碧荷赵兴就守在门外,见到霍远行从屋里出来,忙行了一礼。
  “出什么事呢?”霍远行皱着眉头问。
  碧荷道:“二太太没了。”二太太就是霍远诚的母亲唐氏,因为生病,一直住在庄子上,过年也没有让她回来,没想到就这么没了。
  “什么时候的事?”霍远行揉了揉眉心问。
  “庄子上来了人,说是丑时没的,问现在要怎么办?”碧荷道。
  霍远行略微思索了一下,道:“大爷和大老爷怎么说?”
  一个是生为儿子,一个是作为夫君,这人没了,总该拿句话来说。
  碧荷道:“大老爷去了老夫人那儿,现在还没有出来,大爷现在在前厅等你,侯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