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碧曦[快穿]-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想想之前杨氏似是不经意间提到的,希望苏碧曦能够帮杨家也拿一个皇商的名头,提携一下亲戚。
有什么,比直接娶了她这个文锦翁主,更能提携亲戚的办法呢?
苏碧曦现在坐拥着万贯家财,一旦再嫁给他人,便跟卓氏跟杨氏没了半分干系。如果嫁的是杨郎君,那杨家能亏待了自己的女儿杨氏吗?
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只是苏碧曦之前曾经跟司马相如私奔过,如今又是朝廷敕封的翁主,他们再想求娶,便也只能通过她的父母来图谋。
只不过既然卓氏夫妇都赞同了,身为女儿的苏碧曦,自然也是要顾及父母的一片心意,这中间还夹着自幼疼爱她的长兄卓文华。
苏碧曦看着杨氏虽然殷勤,但眼角眉梢志在必得的神色,缓缓摇了摇头。
第154章
杨氏自从卓氏被封为皇商之后,以皇商宗妇的身份出门交际应酬,很是在长安城过得风生水起。
她今日穿着莲青色夹金线绣石榴花袍子,配娟纱金丝绣玉兰花裙,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钗,腰间缀着滕花玉佩压裙,端的是一个贵气逼人的贵妇人。
她见苏碧曦摇头,忙牵着苏碧曦的手,略带着几分愁绪地劝着,“咱们女郎自是命苦,在时下这个地界,一个女郎单身独户地,如何过得了日子?长安城里的世家官宦举宴,哪个不是家里长辈带着?高门大户里的规矩,各家女郎的禁忌爱好,世家郎君的身世品行,当家主母们的规矩礼仪,我这进了长安城,真真是两眼一抹黑,闹了不知多少笑话,赔了多少礼。不怕阿妹笑话,阿嫂之前有段日子,根本就不敢出门,生怕出了丑,丢人不说,还给卓氏脸上抹黑。”
她见苏碧曦面色柔和,温婉的脸上带着关怀,仔细地听她说话,心下更多了一份把握,“阿妹之前……阿嫂也是女郎,自然知晓女郎的苦。阿妹如今的婚事,可算是君姑心上一块大石,时时为阿妹操心。世间郎君千般,也并不都是司马相如那般负心薄幸之人,总是有好的。君舅跟你阿兄,就是顶顶好的例子。”
卓王孙虽然势力了一些,但是平日里待妻子还是好的,也只有几个通房,在外人眼里实在是很不错的郎主了。
卓文华自娶了杨氏以后,也只有一个良妾并一个通房,于女色上并不热衷,对杨氏也很是尊重,夫妻两个也算是相敬如宾。
对于和离的事情,苏碧曦对家里的说辞是司马相如当官之后,另择了高枝,看不上卓氏的门楣。
民不与官斗,司马相如又是京官,天天能见着天子,他们卓氏当时只是一介庶民,只能认下此等羞辱。
卓夫人因着此事,还狠狠哭了一场。卓王孙更是气得把给司马相如的奴仆宅子俱都收回,恨不得撕了这个混账。
时下人皆认为纳妾为常事,绝不会接受苏碧曦因为司马相如纳妾便要和离。
杨氏如今想给苏碧曦再谋一份亲事,还是自家兄长,其实在外人来看并无什么不妥。
亲上加亲,本就是人所乐意见到的。
退一万步说,自家女儿嫁到了媳妇家里的兄长,亲家就算是顾忌到媳妇,也不会对苏碧曦不好。
苏碧曦毕竟已经是再嫁,还守过寡。
杨郎君如今没有嫡子,只有一个嫡女并一个庶子庶女,苏碧曦一嫁过去,只要生下了嫡子,便是再好不过了。
即便没有嫡子,把庶子养在名下,也是一条退路。
两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卓氏根本不怕杨氏不善待苏碧曦。
只见苏碧曦仍是笑了笑,趁着她手边花插里粉色的梅花,越发显得人比花娇,“阿翁跟阿兄自然是好的,阿嫂的心意,我也是知道的。只是,馆陶大长公主那里,已是帮我相看了一个郎君……”
杨氏即便是对苏碧曦的财帛有心,但是给苏碧曦说了自家兄长的心意,仍就是好的。
对于苏碧曦这个年纪的再嫁女郎来说,杨郎君也算是不错的了。
嫁过去便是杨氏宗妇,原配还没有留下嫡子。只要有意把日子过好,君舅君姑看在郎主妹妹的份上,也是不敢磋磨自己的。
可是且不说苏碧曦无意于杨郎君,就说她现在已经跟刘彻定情,在太皇太后孝期过后就可能要入宫的情形下,光是知道她被求娶这件事,刘彻恐怕都要发一阵脾气,她又要费尽心思去哄。
她现在只能态度坚决地拒绝杨氏,而最好的说辞莫过于自己认下的义母馆陶大长公主了。
借杨氏一个胆子,也是不敢跟馆陶大长公主作对的。
果然,听苏碧曦提起了馆陶大长公主,杨氏的笑迅速僵在了脸上,脸色忽地刷白,眼神惊惶,“馆陶大长公主,给阿妹定了亲事?”
“是啊,义母一向疼我,早早为我寻了一门亲事”苏碧曦状似没有看见杨氏的脸色,低下头端起茶盏抿了一口,“义母如此为我着想,我如何好辜负了义母的心意。”
这番话在杨氏的心里,就变成了岂止是不好辜负馆陶大长公主,根本是不敢才是。
苏碧曦一个半路出家的翁主,哪里能跟汉室跟诸侯王比肩的馆陶大长公主抗衡?
馆陶大长公主是什么人,汉室天子的姑母,女儿更是汉室皇后。
这样一个身份的人,又是苏碧曦的义母,给苏碧曦说了一门亲事,哪里是卓氏能够置喙的。
杨氏来时的喜气一下都褪了干净,心里发沉,强笑说:“既是馆陶大长公主挑的亲事,自然是顶好的。”
就算不是好的,也不是她能管的了。
杨氏留下诸多节礼,连苏碧曦留饭也不肯,推说年节事忙,便告辞回了卓府。
这两日刘彻因为忙着察举跟年节的事,遣了人来说晚上都不过来翁主府,苏碧曦便趁着有闲暇,往京郊置办的田庄里去了。
这个庄子里的奴仆都是她亲自置办,并且用玄术在他们身上置了一些小禁制,让他们不得背叛于她。
没办法,这个田庄里所栽种的都是她从其他世界带来的红薯土豆等能够大规模种植,比稻谷还要能够容易存活的粮食作物。等到她培育出了适合这个时代气候的种子,便要让朝廷推而广之。
农耕文明的社会,这些红薯和土豆不知能够多养活多少人。诸多不适合栽种水稻的地方,也能够有了活下去的盼头。
而且还有棉花。
棉花对于在边关长时间作战的将士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西疆冬季严寒漫长,冰雪千里,每年冬季都能够冻死极多的普通士兵。
保暖而实用的棉花,可以称得上是西疆将士的救命之物。
自遇见刘彻以后,她就把能够搜集到的培育战马的法子都给了他。如今培育战马的牧师诸苑,已经尽数开始培育新的良种马,在已有三十余万匹马的基础上,培育适合西疆战场的战马。
在如今的战争中,士兵的折损尚且不说,战马在西疆的耗损实在令人心惊。充足的战马储备,马具的改良,乃至于平时的护养,马病症的防治,都是乃至刘彻都需要关心的大事。
刘彻今日便跟卫青一行,来到了北苑,查看战马的培育境况。
卫青生性温厚宽仁,待人处事也多为他人着想。刘彻对卫氏大恩,对卫青的提携知遇之德,他心中只恨不得能够为刘彻肝脑涂地,效死以报。
刘彻派遣他去西南夷督办军事,他严明军纪,善待当地夷族,又配合官员整理了当地驻军,上下莫不赞之,刘彻也很是满意。
他们今日要来验看按照新的法子驯养的马匹耐力,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来一场比试。
卫青点了麾下羽林骑的数名男儿,与他们一起比试。
数十名羽林郎一齐冲出,在马场跑了将近半个时辰方回转。
经过驯养的战马,体型高大,体质结实,行动灵敏,马蹄小而坚实,骨骼粗重,肌肉发达。在急速奔跑了这么久之后,仍然有余力,耐力与速度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卫青与诸多羽林郎回到刘彻身边,待诸多羽林郎皆下马饮水后,卫青安置好所有的马匹,方回到刘彻身边。
刘彻见了卫青,便示意身边的黄门给卫青递水,待卫青饮水后,便拍着卫青的肩膀笑道:“朕的建章监果然没有找错人,这群羽林郎在你手下,个个都是有真功夫的。卫青,你方才在马上的英姿,可是连阿姊都夸了的。”
在他们赛马的时候,平阳长公主也带着儿子来北苑选马。听闻刘彻也在,便也过来拜见。
卫青便过来与平阳长公主见礼。
他原本是平阳长公主府邸马奴,平阳长公主是他的主人,他从来都尊敬的。
平阳长公主一双美目笑意盈盈,吩咐旁边的使女呈上帕子给卫青,方柔声道:“侍中不必多礼。久不见侍中,今日得见,果然已是气济师然,胆力绝众,陛下果得一良将也。”
“阿姊说得好,卫青就是朕之孙武啊。阿姊不是要给阿襄选几匹马,便让卫青帮着选吧。”刘彻对卫青寄予厚望,自是乐得听人夸赞的。平阳长公主是他的亲姐姐,与他血脉相连,她所处的曹襄,刘彻自是也疼爱的。
卫青拱手一礼,神情肃然,垂首应道:“喏。”
这么一本正经的样子,不过就是选几匹马,给小孩子玩闹而已。平阳长公主掩面笑开,眸中流光婉转,心下感叹,这可真是一个呆子啊。
而此时,正在从长安郊外回长安城的苏碧曦,看见忽然从小道上涌出的大批暴徒,心中就不那么畅快了。
第155章
自先秦以来,游侠便在天下大行其道。
这还是剔除了流民,偷鸡摸狗的流氓地痞之外,稍微有些好名声的游侠。
韩非子就曾经说过,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这些拥有些武力,武器,且身强力壮的游侠,从来都是当权者忌惮的对象。秦始皇曾经销毁天下武器,施行严厉的户籍制度,都没能禁止得了,也不可能禁止得了游侠。
流民,游侠,流氓,乞丐,从来都是时代必然的产物,也根本无法彻底解决。
尽管游侠也会行侠仗义,也会助人为善,但是这样一些有武力,实力,甚至是势力的游侠,绝不是帝王所能心平气和地接受,却也没有办法根治的。
这些人不为朝廷所用,却可以为任何人所用。
苏碧曦有感于此,每次来到长安郊外,都会携带翁主府的大部分府卫来保证安全。
即便长安时天子脚下,她受天子青睐,又是馆陶大长公主义女,早已是锋芒毕露。
之前跟刘彻劝说王太后,她已与王氏一系结下了不可化解的仇怨,心胸狭隘的王氏绝不可能对她毫无怨怼。
退一万步说,哪怕是王太后杀了自己,王太后是刘彻的亲生母亲,以刘彻的为人,是绝对不会杀了王太后给自己偿命的。
她本身有武力,也有各种本事护身,却是她最后的底牌所在。
小心谨慎,总是没有错的。
他们已经走在返回城内的路上,却忽然从四面八方飞出一只只锋利的箭矢,从幽暗的密林中朝着翁主府一行激射过来。
“有刺客!”
“趴下!”
“隐蔽!”
所有人登时大乱,护卫的兵士立时便寻找遮挡,飞一般地跑到马车,石头或者树木的背后,顺手把身边能救的人都拉了一把。
只是跟随的奴仆使女动作慢了不止一步,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的,几乎立即便被射成了筛子一样,倒了下去。
惨叫声,尖叫声不绝于耳,场面一下子无比混乱了起来。
待箭矢全部射出后,暴徒们穿着各色衣裳,只是用布巾蒙面,拿着刀剑斧钺各色兵器,忽然从两边的密林中蹿出,劈头便跟幸存的府卫缠斗了起来。
暴徒人数至少三倍于幸存的府卫,尽管府卫都是陛下从羽林卫里精挑细选的好手,可毕竟寡不敌众。
骑着马的翁主府长史桑弘羊因为跟苏碧曦在马车里下棋,所以躲过了一劫。
苏碧曦现在出行的马车,俱是由她亲自改造过的,不仅舒适平稳,马车上用的俱是极为坚固的精铁,窗户,车门都是由一层帘子并一层铁板制成。
箭矢一射出的时候,马车里的齐妪,阿青都吓得面无人色,苏碧曦跟桑弘羊两人便立刻把铁板阖上,便把马车变得跟铁桶一般。
翁主府侍卫长在箭矢停下以后,立时便来敲响了马车门,急道:“翁主,不妨先行返回城内,再搬来城中京兆府兵,某可在此为翁主殿后。”
他是陛下派给文锦翁主的,若是今日翁主有了不测,他的下场只有一个。
苏碧曦的田庄由于占地广,又很有些需要防范的东西,因此离官道有不短的距离。路边树林茂密,此间又是一座小山谷,夹在两座山丘之间,实在是极好的设伏之处。
也幸好林木繁茂,若是暴徒们在山谷扔下巨石,他们正在山谷之中,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苏碧曦并不打算先行离开,如果她今日抛下自己的人走了,如此贪生怕死,他日何以立足?
她紧皱着眉头问道:“府卫如今还剩下多少人?”
侍卫长已经粗略点算过人手,“尚存三十余人,且不少人身上有伤,恐难退敌。”
暴徒至少有近百人,且早有准备。他们已经奔波了一路,本就疲乏。如今暴徒们以逸待劳,他们现在不过是在拖延时间罢了。
这些暴徒个个身手皆不错,还知晓一些御敌的阵法,实在不是一般的地痞流氓可比。
领头的那个石青色深衣的,功夫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高手之列。侍卫长方才跟他交手,都觉得自己不如他。
正因为如此,他才急着劝苏碧曦赶紧离去。
苏碧曦若是能够活着离开,他们死便死了,家人还能得到陛下抚恤。翁主一向待他们厚道,四季衣裳,年节礼物从未断过。他们为翁主而死,翁主定会替他们好好照料家人。
他们为了保护翁主而死,他们的儿郎还能再进羽林卫。
若是翁主也死在这里,陛下岂止是震怒?
届时,他们这些保护不力之人,岂不是死了都要蒙上污名?
拼杀声已经越来越近,侍卫长急得满头大汗,“翁主速离!”
齐妪跟阿青也跟着劝道:“女郎,侍卫长所言甚是,女郎赶紧走吧。”
一旁的桑弘羊也要力劝,他是翁主府的长史。文锦翁主一旦出事,陛下绝饶不了他的。
只是他还不待开口,电光火石之间,一道白紫相间的身影从眼前闪过,却是苏碧曦已然跃出了马车,手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把寒光凛凛的长剑。
她的武学技巧在无数个轮回之中早已修炼得登峰造极,对于群战尤其有血液里的兴奋感。
她一跳下马车挥手便挡下了迎面而来的一击,顺势直接用长剑在暴徒喉咙划下了一道,反手刺入了从后面扑来的暴徒身体,毫不费力地把剑拔出。
所过之处,她身边的暴徒就如同纸糊的一般,瞬间倒下。
马车上的桑弘羊,齐妪,周边还在跟暴徒们搏斗的府卫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杀人直取要害,毫不拖泥带水,杀人如切菜般的白衣女子,当真是自家那个娇娇弱弱,只爱弹琴绣花的翁主?
莫不是他们都在做梦?
可是那一具又一具倒下的尸体明晃晃地提醒他们,这一切都是再真切不过的事实。
他们一群羽林郎,被一个弱不禁风的女郎护住了。
对于翁主府一行来说的好事,对于刺客来说,就是噩耗了。
尤其是对于领头之人,内行看门道,以他的武学修为及眼力,自是知晓,以苏碧曦的修为,在场之人,唯有他能够跟苏碧曦抗衡一二了。
甚至他都没有多少胜算。
这个女郎不仅不在一个地方逗留,不断地在四周移动,几乎是在收割人的性命。
在群战之中,尤其是己方人数低于对方的时候,不断的位置变换会为己方争取空间,更会引发对方的混乱,更是一等一的偷袭良策。
武学修为卓绝之人,以一敌百,实在不是什么稀罕事。
但是这些兄弟都是跟随他多年之人,他如何肯看着他们去死。他摆脱了府卫们后,便迎上了苏碧曦。
真得跟这个神秘莫测的女郎交手,领头人才发现,这个女郎的武学修为何止是高于他,已然是超出他甚多。
无论是对于招式的运用,长剑的长处短处,还是节奏的把握,乃至于这位女郎每出一招,他用手中大刀前去抵挡,都觉得虎头剧痛,像是被上百斤的东西砸来一般。
这个女郎的武学修为竟已是如此之高!
他们此来,原以为准备了箭矢,几乎可以算是手到擒来,却不想恐怕是根本没有命可以全身而退。
他死不要紧,跟着他的那么多兄弟,他何其忍心,把他们的命全都送在这里。
任何战斗比试,只要萌生了退意,连平时一分的实力恐怕也无法拿出。
领头人方有了退意不过一瞬,苏碧曦手中气劲打出,隔空打中了他的穴道,把领头人当场制住。
苏碧曦加入战局之后便发现,这群人不仅懂得运用各自武器的优势,甚至还会军队中粗浅的战阵。一人受了伤,很快便会得到救援,那人的位子也会被填补。
这样一群人,一定是互相熟识,而且相处时日不短,对彼此都有情义。
一支有情义的队伍,通常有一个重情重义的领头人。
擒贼先擒王。
她离了马车,便一边斩杀身边之人,一边朝着领头人冲将过去。
而制住了修为最高的领头人,剩下的人哪里是苏碧曦的对手,又已群龙无首,士气涣散,大都生了怯意,片刻功夫便被苏碧曦及府卫制住。
府卫们马上把暴徒捆在了一起,清点过伤亡后,侍卫长便来回苏碧曦,“回翁主,府卫共伤十人,死十六人,府中奴仆死五人,伤一人。”
毕竟之前的箭矢太过厉害,一下就让他们伤亡惨重。
“很好,非常好”苏碧曦这么久还从未吃过这么大的亏,如若不是她手上有功夫,只怕他们全部都要折在这里,嘴角扯出一丝冰冷血腥的笑,看着眼前毫不畏惧的领头人,“我已是很久没有刑讯过人了,只怕都把这些手段都给忘了。现下,还要多谢你给我这个机会。”
第156章
翁主府是在先前藩王府邸上改建的,一应规制都没有被削减,从府门到垂花门用轿子都走了一盏茶的时候。
杨氏来到苏碧曦日常起居的正房,一座四进的院子宽敞大气。浓冬季节,不仅有四季常青的松柏,满园的绿萼梅,玉蝶梅,宫粉梅,残雪照水梅各色梅花竞相开放,繁花似锦。
北风吹过,从枝头落下的梅花掉落在白雪之上,更是美不胜收。
杨氏拢了拢身上的海棠红斗篷,不知怎的,觉得被风吹得格外地冷,直直侵入骨头里去,让她心下阵阵发寒。
翁主府的使女给她拉开厚厚的富贵牡丹绣花门帘,穿过一座镶嵌珠玉配绣牡丹落地屏风,引她到了待客用的花厅,梅花的幽香扑面而来,苏碧曦已经在等着她了。
她见苏碧曦今日头上难得的戴了金累丝嵌红宝石双鸾点翠步摇,手上还配了赤金环珠九转玲珑镯,着缕金百蝶祥纹穿花云缎裙,端的是贵气逼人的模样,就笑开了:“阿妹今日这身好看。我乍一见,还以为天上的仙女下凡来了了。”
杨氏一向是很会说话的,好听的话谁都愿意听,苏碧曦便微微垂首,嗔了她一句,“阿嫂总是拿我打趣。”
“可不是打趣,蜀中谁不知道,我家的阿妹是何等貌美俏丽的女郎”杨氏态度越发和气,“阿嫂今日带了些家里新作的粔籹((jù 女))并卵廥(xì)来,还配了些甜汤,你上回便说喜欢的,我便带了来。”
苏碧曦上回只不过随口说了一句,杨氏今日便带了来,实在是有心了。她让芷晴把点心现下装碟,就放在面前的梅花几上。
两人寒暄过后,杨氏便叹了口气,担忧地看着苏碧曦,“前几日翁主府的人来报信,说阿妹竟然在城外遇见了劫匪,你阿兄与我差点被吓得魂都没了。虽说你阿兄已经来看过你,我心里总觉得不妥,还是想来先接你家去。一家子骨肉,总是在一起,能够安心些。”
苏碧曦遇见刺客后,卓文华立时便来看过她,当时就提出要带她回卓府去住。杨氏的女儿当时有些风寒,她要在家里照料,便没有跟着来。
没几日便是过年了,杨氏此时亲自来接她,也是她做嫂子的一片心意。
“阿嫂说的很是,我也是打算这几日便家去,赖着阿兄阿嫂,过几天清闲日子。”苏碧曦说了些话,便觉得有些口渴,拿起手边杨氏带来,芷晴已经热过的甜汤,端到了嘴边。
杨氏眉头几不可见地动了动,却是端起了手边的茶盏,微微抿了一口,仍是笑道:“阿满跟阿雅都甚是想你,成日跟我问,姑母何日陪他们顽。你可快些回来吧,这两个天魔星,我都要受不住了。”
卓满和卓雅是杨氏跟卓文华的一双儿女,是杨氏的命根子。一说起他们,杨氏的眉眼都是笑意,心下软成了一滩水。
“他们两个都乖巧懂事,可见是阿兄跟阿嫂教得好”苏碧曦已经端到脸前的甜汤被她放了回去,脸上也是对于侄儿侄女的疼爱,“阿嫂怎么不喝甜汤?里面搁了桂花,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