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明朝当嫡女-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今日姐姐站在一旁,像是没听到一般。
于嬷嬷见三小姐没把自己的话放到心中,又瞧见她看大小姐,不由心中气闷。自己好心反倒这三小姐当成驴肝肺了。
见于嬷嬷视线也看过来了。
苏三媛看向苏允,经过之前那件事,她对苏允的印象越来越差了,“允儿,于嬷嬷说你也是为了你好,还不快给于嬷嬷赔罪。”
听到责怪声,苏允愣住。
姐姐,她到底怎么了?
以前不是这样子的啊?
苏允低垂眼眸,掩饰心中涌起的委屈,给于嬷嬷施礼,道:“于嬷嬷,允儿下回不会再犯了。”
于嬷嬷摆了摆手,多看了眼大小姐,反倒见大小姐面上没有一丝波澜,于嬷嬷心中惊讶,也不再多说什么,只让两位小姐快些去给老夫人请安。
她们本就在福荷院内,这会再往前走几步就到老夫人的正屋。
大丫环瑞珠走了出来,施礼道:“大小姐、三小姐、于嬷嬷。”
听到屋外头的声音,老夫人悬着的心这会才放松起来,虽然知道这媛姐儿不会真的去投缳,可是心里头还是觉得这个时候多看看才会放心些。
昨日听杨尘子来信,说是郕王殿下已经请了来京城的谕旨了。不过这会来京城是秘密来的,可能会入住杨府一段时日。
以老夫人外甥的身份,众位苏府小姐的表哥身份,名正言顺的来苏府住一段时间。
不过双方相约,不准告知这些小姐郕王殿下的身份,否则郕王殿下就会立刻离开苏府。
☆、34 冒充的外甥,郕王
郕王殿下能主动提出要到苏府待几日,也是有心答应了杨尘子的要求。
这苏府上到了该出阁的年纪也就媛姐儿跟再过几个月就及笄的悦姐儿。
老夫人捧着一杯茶,饮了口,觉得格外的舒畅。
“这茶,是谁泡的,味道不错。”老夫人看向旁边伺候着的几个丫环,一脸祥和笑着问道。
屋里头的丫环正准备回答,就听到于嬷嬷的声音,以及两位小姐进来请安的声音。老夫人这会注意力不在她们身上,泡茶的丫环也不敢主动去邀功。
“老夫人,两位小姐都过来了。”于嬷嬷出声道。
苏三媛跟苏允相继走进了屋。
“祖母。”
两姐妹异口同声唤道。
老夫人笑了笑,出声问道:“你们俩姐妹,今日怎么一起过来了?”
“路上遇见的。”苏三媛乖巧答道。
老夫人将手中茶盏放下,正想说什么,外头又传来动静,隔了一会竟是杨氏领着苏常悦过来请安。
因昨晚让华安院的禁足令失效,老夫人自然不能厚此薄彼,便派了于嬷嬷过去一趟,让苏常悦禁足令失效。
再加上这段时间不比寻常日子,老夫人可不想发生什么不好的事儿,惹了闲话。
“母亲。”
“祖母。”
杨氏跟舒常悦给老夫人请安。
“你们也来了啊。”老夫人呵呵的笑着说道:“找个位置坐坐,难得你们几人今日过来请安的这么齐,我们一家子聊聊。今日也没什么事,就在我这边用过午膳,你们再回去吧。”
几个人答应了声。
这时屋外头传来动静,不多时,元姨娘走了进来。
“老夫人。”元姨娘请安道。
老夫人脸上依旧挂着笑容,最近几日直儿都在元姨娘那儿过夜。大概过几日元姨娘又该报喜了。想到这些,老夫人对元姨娘的态度更和蔼了几分,“找个位置坐吧。我刚刚还跟她们讲,让她们留下用了午膳再回去,你也一样留下来用了午膳再回去吧。”
“是。”元姨娘答应了声,便退到一边,由着边上的丫环指引,坐到一张官帽椅上。
“你们今日都在,我就同你们说件事。”老夫人笑眯眯道:“过几日,我外甥来京城办事,要在苏府待几日,你们几个姑娘,多跟我外甥接触一下,他家境倒也不错,谁要是嫁给他,将来也不吃亏。”
众人一愣。
老夫人这是想将苏府的姑娘,安排一个嫁给她的外甥?
杨氏突然想起,老夫人确实有个外甥,不过那个外甥不是什么好货色,几年前因为去青楼玩耍得罪了达官贵人,被关了好几天才放出来了,后来是老夫人出了钱,让他去了大同谋生活。
应该是好几年没有联系了。这会来京城,做什么?莫不是在大同名声又臭了,娶不到好姑娘,书信回来给老夫人哭求一个苏府的姑娘不成?
“老夫人,这横钰在大同是……是做什么的?怎么要到我们苏府来娶妻?”杨氏担心老夫人有心把外甥给她的悦儿,再过几个月悦儿就及笄了,再加上老夫人之前说了要把那死丫头许配给郕王殿下,这会心里头更加不安了。
老夫人蹙眉,细细的回想了一番,她这外甥是去了大同,不过前几年因为去了赌场遇到了歹人,死于非命。娘家张氏家族嫌说出去丢人,便将消息刻意掩了起来,再加上娘家离京城隔得远,消息也并未传来。
这么多年没有书信互通了,大同如今怎么样,老夫人倒也不太清楚。
只不过早年听老太爷讲大同是个好地方,矿产资源丰富。一般有势力的人,就是通过与瓦剌贸易往来,用私造的大批铁头箭矢给瓦剌换好马,再运回京城高价卖出盈利。
老夫人看着杨氏,缓缓说道:“我那外甥倒也争气,在大同那儿跟瓦剌有贸易往来,听说他名下的宅院、田地,都有好几处呢。”
杨氏垂眸,轻轻呢喃道:“老夫人这回,不如给横钰在寻个其它府的姑娘吧?”
老夫人脸上的笑容僵住,低喝道:“横钰是我外甥,这回我一定要给他寻咱们苏府的姑娘嫁他,这样才能亲上加亲。这件事,我已经跟直儿讲过了,他答应了,你们这些妇人也别出来瞎胡闹。”
“是……”杨氏答应了声,便不再吱声了。
她的视线,看了眼坐在那边挨着老夫人身侧位置的苏三媛,又看了看自己的悦儿,不由心头生出一计,低垂的眸中这几日的担忧散去,面上浮现起一抹深意的笑容。
苏常悦之前有听过张横钰,又见母亲慌张模样,便猜出了几分厉害。
母亲能这般生气,定是跟自己有关。
苏常悦咬着下唇,悄悄的朝着祖母方向看去,正巧对视祖母看来的目光,心中一虚,总觉得祖母是真的想安排自己嫁那个张横钰,心里顿时百般不愿意。
苏允皱着眉头,捧起一杯茶盏,饮了一口。祖母那外甥究竟是什么人?怎么能惹得母亲她们面色那般难堪?
瞧见祖母目光看了过来,苏允下意识地避开祖母目光,心中一颤,难道祖母是打算把自己嫁个她那个外甥?
难道她们都不愿意嫁的人,就非得自己来受这个委屈么?
苏允心里头,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若是祖母外甥来的话,肯定是要安排自己与她那外甥定亲,等到自己及笄以后,再安排婚嫁。
因为姐姐得了祖母喜欢,安排嫁给郕王殿下,二姐又有杨氏护着,祖母要是随意安排嫁人,那母亲还不得上演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可不是就只有自己,因为一出生就克死了母亲,不受爹待见的人,最合适么?
苏允气闷,将茶盏放到桌上,低眸,不开心的皱起眉头。
“你们也别觉得委屈,我那外甥,可强过京城许多达官贵人之子,又生的仪表堂堂,在大同就有好几条街的姑娘排着要嫁给他呢。”老夫人笑着摇了摇头,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苏三媛身上,“她们姐妹要是不愿意,媛姐儿,你这个嫡姐,可得起带头作用,知道么?”
“是。”苏三媛答应道,面上仍旧带着淡淡的笑容。
可苏三媛的笑,在她们这些人眼中,成了幸灾乐祸的笑,气得那些人牙痒痒的生闷气。
其实对这件事,苏三媛真心觉得无所谓,对她来说,嫁给做生意的人,确实会比嫁给郕王殿下好上千百倍。
可能也是因为知道明朝这段历史以后会发生的事情,苏三媛觉得,如果可以借这次机会,摆脱嫁给郕王殿下,真的是一桩好事。毕竟像皇宫王府这种地方出入不方便,可若是嫁入商户那种小宅院,那么借机出府去找白衣教护法的机会,还是大把大把的。
想着,苏三媛抬头,看向老夫人,问道:“祖母,不知道他到苏府以后,是住到哪个院子里?”
老夫人闻声笑了,还是这媛姐儿懂事些。
“我打算让他住到蔷薇院,你们觉得如何?”老夫人说道。
蔷薇院,挨着华安院最近,又是在内院之中,见到她们苏府的这些姑娘,也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事。
如果这样待在一起,郕王殿下还看不上苏府这些姑娘,那就只能怪苏府福薄。
“挺好的。”苏三媛答道。
众人抬头,都愕然地看向苏三媛。既然苏三媛这么愿意,那就让她去嫁吧。
☆、35 庵内偶遇
用过午膳之后。众人给老夫人施礼,便各怀心事,纷纷退了出去。
苏允追上元姨娘,拉住她走到边上,悄悄地问关于张横钰的事。元姨娘听了,便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苏允。
苏允这才知道,张横钰之前因为去青楼得罪了达官贵人被关了好几日的事儿。心里头不由觉得厌恶。
这种流连青楼的人,就算生的再仪表堂堂,也不能是自己未来的郎君!
心里恼着,就瞧见正屋老夫人牵着苏三媛的手走了出来,于嬷嬷跟瑞珠、景花、翠香几人在旁边跟着。
老夫人看到苏允跟元姨娘待在一起,便猜出定是苏允拉着元姨娘问张横钰的事儿。老夫人心中暗笑,面上佯装不知,问道:“元姨娘,允姐儿,怎么都站在这儿?是在聊些什么吗?”
“祖母,我们还没聊什么,就被你看到了呢。”苏允先元姨娘回答道。
元姨娘听了,也附和着点了点头。
老夫人不再多问什么,主动提道:“昨日谭婆子的事以后,我让媛姐儿跟悦姐儿都不要禁足了。正巧今日要到附近的庵里头还愿,就想带媛姐儿一道过去烧香,允姐儿,你要不要随祖母一道过去烧香祈福啊?”
苏常悦都不去,自己去做什么?
苏允心里头想着,便说道:“祖母,姐姐,你们去吧,我还有其它的事儿要做呢。”
“恩,那就随你吧。”老夫人点了点头,牵着苏三媛朝外头走去。
苏府外头,已经备好了马车。
不过马车只备了一辆,也坐不了太多的人,苏三媛担心一会坐的人太多,呼吸都变得困难,就让景花跟翠香回去忙其他的事儿。
景花看出了小姐的心思,忙悄悄捅了捅还想说什么的翠香,翠香看到景花给自己使了眼色,才不敢再说什么。
两人给小姐施礼,便退回了府里头。
马车渐渐驶远。
“景花,你刚刚怎么不让我说话?”翠香不解问道。
景花轻叹息,奇怪小姐怎么会收这个笨丫头呢?也只是一瞬息的无奈,景花还是回答她道:“那马车坐了老夫人、小姐、于嬷嬷跟瑞珠姐姐,我们若是再跟着去,不是就更加拥挤了吗?”
“原来是这样啊。”翠香这才恍然大悟。刚刚她就只是顾着小姐身边没有使唤的丫环该怎么办,倒是没有想到这层关系。
翠香再回头看去,景花已经先走进了府里头去了。
难怪小姐喜欢景花,小姐一说什么,景花就能懂,不像自己这样,还得解释了之后,才能明白过来。
翠香心里头自卑的想了想,听见家仆催促她进府的声音,她才反应过来,跑了进府。
马车里。
“媛姐儿,这回你要好好去照顾我外甥,知道吗?”老夫人想到什么,又伸手将苏三媛的手抓住,说道。
苏三媛点了点头,看老夫人,犹豫了一会,问道:“祖母,我如果嫁给他的话,是不是可以不用嫁给郕王殿下了?”
老夫人听了笑起来,用手轻轻点苏三媛的额头,笑道:“那是自然,你有听过一女嫁二夫么?不过听你这话,怎么,你不想嫁给郕王殿下啊?”
苏三媛避开老夫人审视的目光,她低垂眼帘,佯装害羞起来。
老夫人说道:“媛姐儿,你放心吧,我那外甥样貌各方面,绝对不会比郕王殿下差多少的。你若是嫁给了他,祖母保证,你不会吃亏的!”
“恩。”苏三媛答应道:“我听祖母安排便是了。”
老夫人笑了,跟于嬷嬷互视,说道:“你瞧瞧,这媛姐儿害羞了。”
于嬷嬷笑着不答话。
瑞珠一向安静,这会只是听着她们对话,觉得好玩,便笑了起来。
这一趟去的尼姑庵在城郊外,香火颇旺,听说里面供奉的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
尼姑庵地处在半山腰上,所幸马车能沿着斜坡载人上去,倒也免了人力攀爬。
苏三媛撩开布帘望了出去,山坡底附近那几处平地,坐落了几处村庄,小村古朴宁静、古树掩映,家家院落幽雅寂静。
“媛姐儿,瞧什么呢?已经到了,下车吧。”老夫人见马车停了下来,招呼了一声苏三媛,便依着于嬷嬷跟瑞珠的手,下了马车。
苏三媛见了也跟着借助于嬷嬷跟瑞珠的手,下了马车。
眼前这庵占地很大的面积,里头供奉有佛教“十八罗汉三大士”、“观世音菩萨”、韦驮尊神、燃灯古佛,还有道教关圣帝君、三官神、圣母娘娘,还有原始宗教信仰的龙王爷、鬼王老爷、降灾尊神等。
进出供香祈愿的人络绎不绝。
“这里原来是一处道观,在元朝统治那会,战乱濒繁,导致这附近一带的村民都离开了,这座道观就冷清下来了。后来太祖皇帝执政,有师太路过这里,见这道观荒凉,便待了下来,将这儿改成了尼姑庵,再加上许愿也是有求必应,来这儿烧香的人,也就多了起来。”老夫人主动解释道。
苏三媛这才大体知道了这处尼姑庵的来历。那从洪武年间到现在正统年间,这尼姑庵至少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想到这些,苏三媛不由多看了几眼。
“祖母,我并没有见到多宝如来佛像?怎么见你经常持诵的是多宝如来佛号?”苏三媛张望了各大佛殿,好奇道。
在前世,多数人都是念诵南无观音菩萨或是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极少听到有人念多宝如来佛号,也不知道其中的意思。
也许是这处尼姑庵香火旺,烟雾缭绕,坐落在各大殿的菩萨慈眉善目,让她莫名的虔诚起来。
“我当初听到师太讲起多宝如来佛像,是左手给世人散财,右手给饿鬼施食,一听便觉得这尊佛太慈悲了,所以就生起了持诵多宝如来佛号的信心。”老夫人笑语着答道:“另外多宝如来也是佛教的财神,我持诵这多宝如来佛号,也是希望我们苏府子孙,世世代代都不缺衣少食的。”
苏三媛点了点头,不再多问。
尼姑庵的庵主是静慈师太。
静慈师太从燃灯古佛殿中走了出来,瞧见老夫人一行人便走了过来,“阿弥陀佛,苏老夫人,你们今日过来上香,怎么也不派人过来说一声。”
“总不想一直麻烦到各位师父,今日我是带着孙女过来烧香,顺便摇支签,看看我们苏府所求的事,是否能顺利达成。”老夫人说道。
静慈师太静静地听着,等老夫人讲完,才说道:“苏老夫人一向虔诚心善,庵中油米材盐多赖于苏老夫人慈悲布施,如今所求之事,菩萨定会慈悲加持苏府。苏老夫人,你们且随我去上香吧。”
老夫人缓缓地点头,双手合十于胸前。
静慈师太这会在前面带路。
走廊迎面走过来一个男子,样貌极其出众,引得来进香的小姐妇人都停驻望过来。
“城公子。”静慈师太双手合十。
男子停下脚步,双手合十,算是给静慈师太还礼。只不过在静慈师太跟苏老夫人解释他是经常布施建庙的善人时,他的目光落在苏三媛身上。
苏三媛抬眸,看向他。
总觉得那双眸子有点眼熟,也觉得他的身形,似乎在哪里见过。
苏三媛皱眉,就见他从身旁与自己擦肩而过,再回头望去,他已经越走越远。
“媛姐儿,我们走吧。”老夫人回头见苏三媛瞧着那远去的男子身影看,也没有嗔怪媛姐儿胆大。那男子五官轮廓跟谪仙一般俊美,也难怪媛姐儿会多看几眼。就连多活了几十年的自己,方才看到那人,也以为是看到了神仙。
苏三媛想到静慈师太喊他做城公子,她一时没多想,便迈开步子跟上老夫人几个人的脚步。
可能是静慈师太提前打过了招呼,她们到的这处观世音菩萨殿格外安静,竟然不似其它殿一般人来人往。
老夫人跪到蒲团上,磕拜了三下,手中合十,默念求了一些事,才起身。
“媛姐儿,你去求一签吧。”老夫人说道。
苏三媛愣了下,“祖母,我该求什么呢?”
“就问问菩萨,你跟郕王殿下或者是我外甥的事,哪个会成?”老夫人嘴角勾起一抹深意的笑容。
苏三媛接过静慈师太递来的签筒,虔诚的跪到地上,闭目摇动手中的签筒。
☆、36 再不是那个姐姐了
签筒甩动,一支签摇了出来。
第十一签。
签文诗曰:欲求胜事可非常,争奈亲姻日暂忙;到头竟必成鹿箭,贵人指引贵人乡。
静慈师太拿过签看了起来,说道:“小姐求得这支签是上签,诗意上解的话,此卦因祸得福之象,凡事营谋吉利也。”
“这签,可有什么典故吗?”老夫人问道。
“典故是三国时书荐姜维的故事。”静慈师太说着,典故的内容倒是记不太清楚了。静慈师太拿过一本书籍,翻看了一眼,继续说道。
“姜维原为魏国战将,被孔明收服。姜维智勇双全,得孔明器重,孔明带兵六出祁山,病重命危,将己所著兵书二十四篇,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内有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传授给大将军姜维,望其秉承遗志。”
“喔,是这样啊。”老夫人点了点头,也不觉得这签的典故不吉利。她倒觉得姜维得孔明所著兵书,确实是因祸得福之象。
看来这确实是支好签。
老夫人笑了,打趣道:“媛姐儿,你刚刚求得是我那外甥还是郕王殿下?”
苏三媛听了怔楞了下,刚刚并没有想是谁,只是随手一摇,签就掉了出来。
迟疑了片刻,苏三媛神色一正,说道:“祖母,要不然我再摇一签。”
“施主,签已摇过了,就不要再摇了,否则就该不灵验了。”静慈师太插话说道。
老夫人向来信任静慈师太,这会听见静慈师太出声,也就让媛姐儿给菩萨磕头算作罢。对老夫人来讲,不管媛姐儿想的是外甥还是郕王殿下,都没有什么区别。反正看到掉出来的是好签,心就踏实许多了。
苏三媛抬头仰望观世音菩萨圣容庄严,慈眉善目,突觉得鼻头一酸,眼泪便从眼角流了出来。也许是菩萨给她的感觉,让她想到了前世的家吧。
抬手擦拭眼角的泪水,才复又跟上老夫人几人的脚步。
“叨扰师父清修了。”老夫人双手合十虔诚道。
“无碍。庵里头这些年也亏了苏老夫人布施,才能使庵里头如今这般庄严,使进出信男信女心生虔诚宁静。”静慈师太笑着答道。
顺着静慈师太目光看去,来来往往的信男信女络绎不绝。每当看到那些信男信女进到庵里头,都觉得他们自然而然地散发出虔诚恭敬的态度。
这样庄严神圣的地方,恐怕是十恶不赦的罪人,也不敢在里头胡乱撒野吧。
乘着马车回到苏府时,天色昏暗。
随着老夫人去福荷院用了晚膳,苏三媛给老夫人施礼退出,才往着华安院走去。
住在福荷院的苏允今夜也被喊来一起用晚膳,见姐姐退出,也跟着给老夫人施了一礼,便匆匆跟上姐姐的脚步。
老夫人瞧见苏允一副火急火燎的样子,摇了摇头,对于嬷嬷叹道:“以前看这允姐儿乖巧伶俐,现在怎么越来越毛躁了?反倒跟媛姐儿差了一大截。”
于嬷嬷想起上午的事,便说道:“可不是嘛,请安那会,三小姐为了追大小姐差些摔倒,我就说了她几句,三小姐还闹了性子,反倒是大小姐骂了她几句,三小姐才给我行礼赔罪。说起来,大小姐这段时间性子变得温顺许多。”
老夫人捧着一杯茶喝了一口,抬头看于嬷嬷,笑道:“这女大十八变,越变越讨喜。这样也好,我倒是省心了不少。”
于嬷嬷见老夫人笑的愉悦,也被感染了笑意,笑了起来。
在甬道上停下脚步。
苏三媛看向追来的苏允,不知道这妹妹又想要做什么,她提了一盏灯,视线余光瞥向荷花亭。
凉风习习,长发扬起,苏三媛惬意的半眯眼眸,等到苏允走过来,才看苏允,说道:“允儿,有什么事吗?”
刚刚走得太快了,这会苏允气喘吁吁,好久才缓过神来,道:“姐姐,怎么听你这话,好像不喜欢我来找你呢。”
听到苏允的嗔怪,苏三媛轻轻地笑了,伸手将碎发拢到耳后,淡淡的说:“那你陪我到荷花亭那边走走。”
苏允点点头,伸手自然地揽住苏三媛的手臂,亲昵道:“姐姐,我们可好久没有这样呆在一起了呢。”
是啊,确实好久了。
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